皇妃大还是睿敏皇贵妃妃大

提示信息 -
游久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抱歉,指定的主题不存在或已被删除或正在被审核
Powered by万贞儿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万贞儿
万贞儿(1428年-1487年),明宪宗成化帝的宠妃。恭肃贵妃万氏,青州人氏。父亲万贵为县衙掾吏,因犯法被流配边疆。万贞儿年仅四岁便被选入孙太后宫中,充入掖庭为奴。明宪宗朱见深两岁的时候被孙太后立为太子,与此同时,时年19岁的万贞儿做了他的贴身侍女。公元1465年,英宗皇帝去世,朱见深继承了皇位,改元成化,成为明朝第八位皇帝。第二年,万贞儿为宪宗生下一子,宪宗大喜,遂封万贞儿为贵妃。可惜不到一月,皇子夭折,宪宗和万妃都悲痛非常,万妃后来也不能再生育,当不了皇太后,因此对其他能生育的妃嫔痛恨非常,毒杀了宪宗好几个儿子。万妃勾结宦官外臣,弄得朝廷上下贪污一气,连宪宗也不能制止。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因殴打宫婢用力过猛,心病突发逝世,享年五十九岁。明宪宗痛不欲生,说道:“万氏长去了,我亦将去矣。”辍朝七日,谥万贵妃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数月之后,明宪宗也以忧郁过度而亡。
纠错 关闭纠错
所处时代明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青州诸城(今山东潍坊市诸城市)出生时间公元1428年去世时间公元1487年陵&&&&墓北京市天寿山顶万娘娘墓丈&&&&夫【明宪宗】地&&&&位皇贵妃谥&&&&号父&&&&亲万贵
的父亲万贵因亲属犯罪而被谪居,为了使日后有所,他托付同乡把年仅四岁的女儿万贞儿带进皇宫当。年幼的万贞儿十分懂事,深得孙氏皇后的喜爱。到了正统十四年,万贞儿已经成了十九岁的妙龄少女,她没有如他父亲希望的那样得到皇上的,而被已成为的孙氏派去照顾年仅两岁的朱见深。这是他们的开始,幼小的太子从此以后与如同保姆的万贞儿。万贞儿在朱见深的眼中像姐姐,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叫的东西在年轻的太子心中萌发,他居然爱上了大他十七岁的宫女万贞儿,这是为皇室所不容的。天顺八年,明英宗驾崩,十八岁的皇太子朱见深即位为帝,是为宪宗。当上皇帝的朱见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册封心爱的万贞儿为皇后。但他的生母周太后强烈反对,万般无奈下宪宗只能屈服,立宗室女吴氏为皇后,改立万贞儿为贵妃。年轻美貌的皇后并没有打动宪宗,他依然与万贞儿如漆似胶,形影不离。虽然宪宗对万贞儿宠爱有加,但在万贞儿心中无宠的皇后仍然是她的眼中钉,她并不满足于贵妃的位分,她要成为皇后,六宫真正的主人。于是在一次皇后的斥责杖刑后,万贞儿不失时机地向宪宗哭诉,眼见心爱的女人受苦,血气方刚的宪宗下令废后。两宫皇太后的强烈反对使万贞儿与皇后宝座再次擦身而过,而将尊贵的身份拱手让给了王氏。那王皇后天资聪颖又性情淡泊,早就看透了宫廷中的道道,她对万贞儿一味忍让好让这万贵妃无可乘之机,以达到明哲保身的目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已经三十七岁的贵妃万贞儿生下了宪宗的第一个儿子,狂喜的宪宗晋封万贞儿为皇贵妃,并许诺立其子为太子。然而万贞儿并没有高兴多久,一年后,她的儿子居然夭折了,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儿子。成化二十三年正月,皇贵妃万贞儿去世,时年五十八岁。得到消息的宪宗不禁嚎啕大哭,哀叹道:“贞儿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就在这年的八月,明宪宗朱见深驾崩,终年四十一岁。
1464年,明英宗病死。自太祖起,皇帝死后,都要妃嫔宫女陪葬,但英宗死后,此例免除,何故?这要由继位的宪宗谈起。英宗死后,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年号成化,又称成化帝。这朱见深,因父亲经历复杂,他的经历也随之复杂。他两岁时,发生“土木之变”,叔父做了皇帝,他被立为太子;父亲返国被软禁南宫,叔父要废他的太子地位,汪皇后力争,但无效,他与汪皇后一起被废去名位。之后,他在生母周贵人及汪氏的爱护下成长,到父亲“南宫复辟”时,他仅得10岁。由于叔父代宗几天后死去,英宗要让代宗的妃嫔宫女陪葬,也包括汪氏在内。朱见深即向父皇说情,使汪氏得免。英宗临死前交代要废除殉葬制度,朱见深即位后立刻施行这一举措,完成了他父亲的遗愿。
朱见深两岁立为太子时,开始服侍他的,是19岁的宫女万贞儿;他10岁再立为太子时,万贞儿已27岁;到他18岁即位时,万贞儿已35岁。他不忘万贞儿对自己的爱护和体贴,也不因她比自己年长17岁、颜色渐衰而嫌弃,册封她为贵妃。更为少有的是,明宪宗朱见深在位23年,始终如一地专宠万贵妃,1487年,58岁的万贵妃病死,宪宗很伤心,也一病不起,于同年而逝,享年仅41岁!他专宠了万贵妃一辈子。无论怎样,这都是段千古佳话,而朱见深终其一生都只爱万贞儿一个女人。这一点此后历代君主也只有他的儿子明孝宗朱佑樘做到了,一生只爱张皇后一人。历朝历代得宠的妃子很多,但若论情况之离奇却谁也比不过明宪宗的爱妃万贞儿。一个大皇帝十七岁的女人却牢牢占领了丈夫的心,并且拥有他一生的宠幸,这真是让旁人百思不得其解,就此说来,万贵妃倒是当之无愧的最有魅力的女人!故事的主人公是大明王朝的第八位皇帝朱见深和年长他十七岁的贵妃万贞儿。妻子比丈夫大了十七岁,这样的差距,即使在今日看来,也是有些奇特的,更何况是民风守旧的明朝。是的,万贞儿从宫女到贵妃一步登天地创造了奇迹。
明史列传第一 后妃
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四岁选入掖廷,为孙太后宫女。及长,侍宪宗于东宫。宪宗年十六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帝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遂封贵妃。皇子未期薨,妃亦自是不复娠矣。
当是时,帝未有子,中外以为忧,言者每请溥恩泽以广继嗣。给事中李森、魏元,御史康永韶等先后言尤切。四年秋,彗星屡见。大学士彭时、尚书姚夔亦以为言。帝曰:“内事也,朕自主之。”然不能用。妃益骄。中官用事者,一忤意,立见斥逐。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佞幸钱能、覃勤、汪直、梁芳、韦兴辈皆假贡献,苛敛民财,倾竭府库,以结贵妃欢。奇技淫巧,祷祠宫观,糜费无算。久之,帝后宫生子渐多,芳等惧太子年长,他日立,将治己罪,同导妃劝帝易储。会泰山震,占者谓应在东宫。帝心惧,事乃寝。
二十三年春,暴疾薨,帝辍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弘治初,御史曹璘请削妃谥号;鱼台县丞徐顼请逮治诊视纪太后诸医,捕万氏家属,究问当时薨状。孝宗以重违先帝意,已之。
据清代张廷玉等人所修《明史》记载,经历丧子之痛,万贵妃开始对其他怀孕的妃嫔或已经降生的皇子大加谋害,而宪宗却对这个女人无计可施,未加责罚,相反却是一再的退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朱见深具有强烈的俄狄浦斯式的恋母情结。据正史记载,朱见深自两岁开始就由万贞儿带着。英宗土木堡之变之后被困瓦剌,朱见深的叔父趁机抢去皇位并罢免他的太子职位,从此他便跟随万贞儿住在后宫,直到英宗卷土重来。在这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朱见深和万贞儿相濡以沫,在他最落魄的时候万贞儿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由于古代主子和侍女之间的特殊关系,万贞儿在他心目中就有了多角色的朦胧的定位——母亲、姐姐兼情人。总之,朱见深倾其一生都对这个女人有特殊的依恋,不论她做得多么过分,他都能忍让、退避。他离不开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他生活的支撑。
《明史》中记载:“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也就是说宪宗每次出游,万贵妃总是戎装侍立在旁,这给宪宗一种安全感。另据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记载,“妃怒挞一宫婢,怒极气咽,痰涌不复苏”,“讣闻,帝不语久之,但长叹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于是挹挹无聊,曰以不豫,至于上宾”。也就是说,听闻万贵妃死后,宪宗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只是长叹一声:万贵妃去了,我也快要去了。宪宗对万贵妃的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但两者本质是不同的。杨贵妃是四大美女之一,有惊人的美貌,而万贵妃,得宠的时候已经35 岁,已经是半老徐娘。所以宪宗对万贵妃的爱应该着重在一个“情”字上,或是亲情,或是友情,或是爱情,总之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或者宪宗真有某种心理或人格障碍,而这种障碍唯万贞儿才能解除,故而离不开。 二是万贞儿善用心计,想方设法笼络宪宗。她是陪伴朱见深时间最长的女人,对朱见深的弱点颇为了解,可以轻易地玩弄他于股掌之中,利用他来达到自己 “擅宠”的目的。
《明史》中记载:“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既立,摘其过,杖之。帝怒,下诏曰:‘先帝为朕简求贤淑”也就是说,万贞儿擅宠之后,醋意大发的吴皇后凭借优越的地位和超凡的自信指责万贞儿的过错,并亲手杖打了万贞儿,结果引起宪宗大怒。宪宗一怒之下下诏“废后”,并将吴皇后打入冷宫。《明史》里面对这件事是这样评价的:“宪宗年十八即位,妃已三十有五,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一“迎”一 “谗”,说明万贞儿心计颇深。也就是说,她凭借宪宗的宠爱,趁机大讲吴皇后的坏话,并提议废后,宪宗一“怒”一“疼”,竟从其言。时至今日,由于史料有限,且无第三人在场,历史事实中的万贞儿究竟有没有这么做,已无从可考,但可以证实的是,万贞儿并没有在宪宗面前为吴皇后说情,这也是为什么《明史》会把 “废后”这笔帐算在她头上的一个佐证。之后上台的王皇后对她已是忌惮三分,只能忍气吞声。《明史》还记载:万贵妃“母以子贵”的梦想破灭之后,为了达到 “擅宠”的目的,开始千方百计迫害未出生的皇子,通过买通太监给怀孕的妃嫔灌药,导致“饮药伤坠者无数”。所幸的是,一个跟万贞儿长得很相似的宫女纪春红怀孕之后,太监张敏感叹宪宗无子,动了恻隐之心,私自将堕胎药量减半,竟保住了孩子,即为孝宗。
《明史》记载:“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从这件事来看,这个女人心计太重、心机太深。因为她知道宪宗知情,也知道宪宗不会把她怎么样,因为她是宪宗最需要的女人。三是万贞儿高超的房中御夫术。在明末清初查继佐撰写的《罪惟录》中,描述万贞儿“貌雄声巨,类男子”,可见万贞儿绝非是美女中的极品,连宪宗的母亲周太后也大惑不解地问儿子:“彼有何美,而承恩多?”宪宗答道:“臣有疝疾,非妃抚摩不安。”这话已经说得非常露骨了,万贞儿尽管不是美女,却有美女不可替代的好处。不过这一观点大多见于小说野史。很多小说都根据这一点把万贵妃塑造成了一个风骚淫荡的女人。四是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很多小说野史中,比如《成化年间的爱情故事》、《明史演义》等,都提到宪宗很小的时候,偶然知道万贞儿有一个情人叫杜箴言。在宪宗十一岁那年,因为嫉妒和自私,他派人把杜箴言杀了。万贞儿偶然得知这件事,大受伤害,就开始了漫长的有爱有恨的报复过程,对宪宗时而若即若离,时而嗔怪冷落,而这恰恰抓住了宪宗不容易得到的才是最好的心理,于是对万贞儿越加痴迷。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万贞儿腰上一直戴着虎符玉佩,这就提醒宪宗,她心里还想着那个赠玉的人。万贞儿也有心计,虽然有意无意地让宪宗意识到这一点,却又把握分寸,让宪宗产生淡淡的醋意,而又不至于惹得他恼羞成怒大开杀戒。不管怎么样,万贞儿是个非常有心计的女人这一点是肯定的,她巧妙地利用了宪宗从小对自己产生的依赖心理,并将这种依赖化解和转换为男人对女人的爱慕,中间又夹杂着母性和亲情的魅力,这让宪宗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万贞儿。而宪宗自身又是一个弱势内敛的皇帝,喜欢留恋过去的岁月和时光,这与万贞儿的细心谋划正相吻合,从而造成了万贵妃独享恩宠20年。
《明史 孝宗本纪》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讳祐樘(cheng),宪宗第三子也。母淑妃纪氏,成化六年七月生帝于西宫。时万贵妃专宠,宫中莫敢言。悼恭太子薨后,宪宗始知之,育周太后宫中。十一年,敕礼部命名,大学士商辂等因以建储请。是年六月,淑妃暴薨,帝年六岁,哀慕如成人。十一月,立为皇太子。
《明史 嘉礼二》
册妃之仪。自洪武三年册孙氏为贵妃,定皇帝不御殿,承制官宣制曰:“妃某氏,特封某妃,命卿等持节行礼。”但授册,无宝,馀并如中宫仪。永乐七年,定册妃礼。皇帝皮弁服御华盖殿,传制。至宣宗立孙贵妃,始授宝,宪宗封万贵妃,始称皇,非洪武之旧矣。嘉靖十年,帝册九嫔,礼官上仪注。先日,所司陈设仪仗如朔望仪。至期,皇帝具衮冕,告太庙、世庙讫,易皮弁服,御华盖殿。百官公服入行礼。正、副使朝服承制,举节册至九嫔宫。九嫔迎于宫门外,随至拜位。女官宣册,九嫔受册,先后八拜。送节出宫门复命。九嫔随具服候,皇后率诣奉先殿谒告,及诣皇帝、皇后前谢恩,俱如册妃礼。惟圭用次玉,谷文、银册少杀于皇妃五分之一。二十年,册德妃张氏,以妃将就室,而帝方静摄,不传制,不谒告内殿,馀并如旧。
《明史 列传》
宪宗废后吴氏,顺天人。天顺八年七月立为皇后。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既立,摘其过,杖之。帝怒,下诏曰:“先帝为朕简求贤淑,已定王氏,育于别宫待期。太监牛玉辄以选退吴氏于太后前复选。册立礼成之后,朕见举动轻佻,礼度率略,德不称位,因察其实,始知非预立者。用是不得已,请命太后,废吴氏别宫。”立甫逾月耳。后父俊,先授都督同知,至是下狱戍边。谪玉孝陵种菜,玉从子太常少卿纶、甥吏部员外郎杨琮并除名,姻家怀宁侯孙镗闲住。于是南京给事中王徽、王渊、朱宽、李翱、李钧等合疏言玉罪重罚轻,因并劾大学士李贤。帝怒,徽等皆贬边州判官。
孝贞皇后王氏,上元人。宪宗在东宫,英宗为择配,得十二人,选后及吴氏、柏氏留宫中。吴氏既立而废,遂册为皇后,天顺八年十月也。万贵妃宠冠后宫,后处之淡如。孝宗即位,尊为皇太后。武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十二月上尊号曰慈圣康寿。十三年二月崩,上尊谥曰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合葬茂陵,祔太庙。
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贺县人。本蛮土官女。成化中征蛮,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时万贵妃专宠而妒,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柏贤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至五六岁,未敢剪胎发。时吴后废居西内,近安乐堂,密知其事,往来哺养,帝不知也。
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使怀恩赴内阁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敏,同安人。
孝宗既立为皇太子,时孝肃皇太后居仁寿宫,语帝曰:“以儿付我。”太子遂居仁寿。一日,贵妃召太子食,孝肃谓太子曰:“儿去,无食也。”太子至,贵妃赐食,曰:“已饱。”进羹,曰:“疑有毒。”贵妃大恚曰:“是儿数岁即如是,他日鱼肉我矣。”因恚而成疾。
安无学术,既柄用,惟日事请托,结诸阉为内援。时万贵妃宠冠后宫,安因内侍致殷勤,自称子侄行。妃尝自愧无门阀,闻则大喜,妃弟锦衣指挥通,遂以族属数过安家。其妻王氏有母至自博兴。王谓母曰:“向家贫时,以妹为人娣,今安在?”母曰:“第忆为四川万编修者。”通心疑是安,访之则安小妇,由是两家妇日往来。通妻著籍禁内,恣出入,安得备知宫中动静,益自固。侍郎刑让、祭酒陈鉴与安同年不相能。安构狱,除两人名。
初,孝穆皇太后之薨,内庭籍籍指万贵妃。孝宗立,鱼台县丞徐项上书发其事。廷臣议逮鞫万氏戚属曾出入宫掖者。安惊惧不知所为,曰:“我久不与万氏往来矣。”而刘吉先与万氏姻,亦自危。其党尹直尚在阁,共拟旨寝之。孝宗仁厚,亦置不问,安、吉得无事。
彗见三台,时等言:“外廷大政固所当先,宫中根本尤为至急。谚云‘子出多母’。今嫔嫱众多,维熊无兆。必陛下爱有所专,而专宠者已过生育之期故也。望均恩爱,为宗社大计。”时帝专宠万贵妃,妃年已近四十,时故云然。又言:“大臣黜陟,宜断自宸衷,或集群臣佥议。不可悉委臣下,使大权旁落。”帝虽不能从,而心嘉其忠。
悼恭太子薨,帝以继嗣为忧。纪妃生皇子,六岁矣,左右畏万贵妃,莫敢言。久之,乃闻于帝。帝大喜,欲宣示外廷,遣中官至内阁谕意。辂请敕礼部拟上皇子名,于是廷臣相率称贺。帝即命皇子出见廷臣。越数日,帝复御文华殿,皇子侍,召见辂及诸阁臣。辂顿首曰:“陛下践祚十年,储副未立,天下引领望久矣。当即立为皇太子,安中外心。”帝颔之。是冬,遂立皇子为皇太子。
初,帝召见皇子留宫中,而纪妃仍居西内。辂恐有他患,难显言,偕同官上疏曰:“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重以贵妃保护,恩逾己出。但外议谓皇子母因病别居,久不得见。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而皇子仍藉抚育于贵妃,宗社幸甚。”由是纪妃迁永寿宫。逾月,妃病笃。辂请曰:“如有不讳,礼宜从厚。”且请命司礼监奉皇子,过妃宫问视,及制衰服行礼。帝皆是之。
钱溥尝以不迁官,作《秃妇传》以讥辂。高瑶请复景帝位号,黎淳疏驳,极诋辂。辂皆不为较,待之如平时。万贵妃重辂名,出父像,属为赞,遗金帛甚厚。辂力辞,使者告以妃意。辂曰:“非上命,不敢承也。”贵妃不悦,辂终不顾。其和而有执如此。
成化二年十二月,以本官入直文渊阁,进工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江西、湖广灾,有司方征民赋。定之言国储充积,仓庾至不能容。而此张口待哺之氓,乃责其租课,非圣主恤下意。帝感其言,即命停征。四年进礼部左侍郎。万贵妃专宠,皇后希得见,储嗣未兆。郕王女及笄未下嫁。定之因久旱,并论及之。且请经筵兼讲太祖御制诸书,斥异端邪教,勿令害政耗财。帝留其疏不下。五年卒官。赠礼部尚书,谥文安。
万贵妃有宠,中官梁芳、陈喜争进淫巧;奸人屠宗顺辈日献奇异宝石,辄厚酬之,糜帑藏百万计。有因以得官者。都人仿效,竞尚侈靡,僭拟无度。弘偕同官疏论宗顺等罪,请追还帑金,严禁侈俗。事下刑部,尚书陆瑜因请置宗顺等于理,没其赀以振饥民。帝不许,但命僭侈者罪无赦,然竟不能禁也。
时帝未有储嗣,而万贵妃专宠,后宫莫得进。言者每劝上普恩泽,然未敢显言妃妒也。惟森抗章为言,帝心愠。森已再迁左给事中,会户科都给事中缺,吏部列森名上,诏予外任。部拟兴化知府,不允,乃出为怀庆通判。未几,投劾归,不复出。
魏元,字景善,朝城人。天顺元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成化初,万贵妃兄弟骄横,元疏劾之。四年,慈懿太后崩,将别葬。元偕同官三十九人抗章极谏,御史康永韶亦偕同官四十一人争之,伏哭文华门,竟得如礼。
张泰,字叔亨,广东顺德人。成化二年进士。除知沙县。时经邓茂七之乱,泰抚绥招集,流亡尽复。入为御史,偕同官谏万贵妃干政,廷杖几毙。出督京畿学校,以忧去,家居十余年。
梁芳者,宪宗朝内侍也。贪黩谀佞,与韦兴比。而谄万贵妃,日进美珠珍宝悦妃意。其党钱能、韦眷、王敬等,争假采办名,出监大镇。帝以妃故,不问也。妖人李孜省、僧继晓皆由芳进,共为奸利。取中旨授官,累数千人,名传奉官,有白衣躐至太常卿者。陕西巡抚郑时论芳被黜,陕民哭送之。帝闻颇悔,斥传奉官十人,系六人狱,诏自后传旨授官者俱覆奏,然不罪芳也。刑部员外郎林俊以劾芳及继晓下狱。久之,帝视内帑,见累朝金七窖俱尽,谓芳及韦兴曰:“糜费帑藏,实由汝二人。”兴不敢对。芳曰:“建显灵宫及诸祠庙,为陛下祈万年福耳。”帝不怿曰:“吾不汝瑕,后之人将与汝计矣”。芳大惧,遂说贵妃劝帝废太子,而立兴王。会泰山累震,占者言应在东朝。帝惧,乃止。孝宗立,谪芳居南京,寻下狱,兴亦斥退。正德初,群阉复荐兴司香太和山,兼分守湖广行都司地方。尚书刘大夏、给事中周玺、御史曹来旬谏,不听。兴遂复用,而芳卒废以死。
“自古妃嫔承恩最晚、而最专最久者,未有如此”沈德符《万历野获篇》。
“万氏丰艳有肌,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明史》。
“妃怒挞一宫婢,怒极气咽,痰涌不复苏”,“讣闻,帝不语久之,但长叹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于是挹挹无聊,曰以不豫,至于上宾”。《万历野获篇》。
《胜朝彤史拾遗记》
万妃,青州诸城人。父贵,为本县椽史,以坐法谪居霸州。妃生四岁,选入掖廷,为圣烈孙太后宫人。及笄而妍,充小答应给事仁寿宫。宪宗为太子时,见而悦之。因窃侍太子,旋命司秩,改侍太子宫有日矣。及即位,吴后初立,犹以宫人礼视之,加扑责。吴后废,王皇后继立,鉴吴后事,每损意优容之。妃亦警敏,故善迎帝后意,且笼络诸嫔御,诸嫔御畏之,无敢忤者。上尝游幸诸宫,必令妃裤褶为前驱。猥亵备至,然犹未立为贵妃也。成化二年正月,生皇第一子,上大喜,为遣中使四出祈?诸山川之神,三月封贵妃。既而皇子死,妃亦自是不再娠,于是大?冒忌,绝嫔御进幸。即偶有进幸者,必药之,堕其胎,且有从是死者。柏贤妃生悼恭太子,暴卒。即孝宗之生,顶上有寸许无发,皆药所中也。
时中外汹汹,皆知妃无状,上将乏嗣,将忧之。言者每劝上溥恩泽,广御幸,然未敢显言妃之妒也。硒事中李森言及之,而妃宠益甚。初居昭德宫,后复移安喜宫,进封皇妃,服用器物,每侈僭在中宫上。会彗星见,六科给事魏元等上疏曰:“窃见春来,灾异叠仍。近者彗星又见东方,光侵台垣,此皆阴阳相薄之所致也。臣闻阴阳分政,不可参贰。顷传中宫、昭德,彼此相亢,一若有参贰之者。
曩者大学士彭时、礼部尚书姚夔每以为言,陛下谓:“此系内事,朕自处置。‘臣等闻命以来,屏息倾听,将半年矣,而处置未闻。(原评曰:彭姚二公疏谏不另出,附见于此,此亦作法。)但传尚食所司昭德进馔,不减中宫。夫宫墙虽深,视听甚近。衽席虽微,悬象甚著。陛下富有春秋,震位甚阙。岂可以宫庙社稷之大,听其蛊蔽而不思’固国本、安民心‘哉。”不听,妃益骄恣。凡四方所进献,珍异奇巧必归之妃。中官即用事,稍忤妃,立见斥逐。妃所亲幸者,出外镇守如钱能、覃勤、汪直、梁芳、韦兴辈,皆假贡献科民财,中外骚扰。至为妃求福,凡一切祠庙宫观斋醮忏礼之费,竭水衡输之,宫中币藏为之一空。上尝指语芳、兴曰:“币藏之空,由汝二人,汝知之乎?”兴惧不敢言,芳仰言曰:“臣为陛下造齐天之福,何为藏空。”即以所建祠宇历数之。上曰:“我或恕汝,恐后人无汝恕者,盖指东宫也。”芳等退而惧。时上方钟爱兴王,或为芳等谋曰:“不如语昭德,劝上易之,立兴王。是昭德无子而有子,兴王无国而有国。如此则共保富贵无已,岂直免祸哉!”然之,言于妃。先是东宫生母死,孝肃皇太后养之,每嘱之曰:“贵妃召尔食,勿食也。”既而妃进太子羹,太子却之,曰:“疑有毒。”不食。妃恚曰:“是儿数岁,即如是,他日鱼肉我矣。”气愤不能语,至是力劝上易储。会泰山震,台官奏东朝有戒心。上览奏,悟曰:“天意也。”事遂寝。
二十三年春,上郊天大雾,人皆讶之。明日庆成宴罢,上还宫,忽报责妃死。
妃体肥,是日以拂子挞宫人,怒甚中痰死。上闻报怃然曰:“万使上去,吾亦安能久矣。”为辍朝七日,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初妃父贵,以兵马指挥使进都督同知,兄通,锦衣卫都指挥使。通妻王氏出入掖庭,大学士万安呼“丘嫂”,每邀之来家,敬礼之。朝士幸进者,争趋通门。弘治初,言者藉藉,御史曹?请削妃谥号,而鱼台县县丞徐顼请籍万氏家。穷治纪太后暴死状,孝宗不从,遂已。语具纪太后记。
王皇后,上元人,中军都督追赠阜国公王镇女也。英宗初择太子妃,以后与废后吴氏、柏氏留宫中,意属后。英宗崩,太监牛玉请太后册立吴氏,而后与柏居别宫。宪宗不悦,下牛玉诏狱,仍废吴后立后焉。时万妃有宠,吴后与妃不相中,因见废。后贤而有智,鉴吴氏,一以曲处之。尝游西苑,妃车先后行,岁时朝见,不执妃礼。昭德宫酝酿,每加于中宫。帝尝令妃戎服侍酒,使太监段英掌宫,后一无所忌。成化二十三年,孝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孝宗崩,后传谕内阁:“自古帝王能力?孝行,竭事慈宫,如大行皇帝者,恐不多得。先生辈应定一佳谥传之。”故事上列帝谥,率上十六字,而末统以孝。惟孝宗独用为庙讳,感后旨云。弘治十八年,武宗即位,加尊太皇太后。正德五年,加上尊号曰慈圣康寿太皇太后。十三年二月,后崩,合葬茂陵。三月上尊谥曰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即帝位时十七岁,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两宫太后为替新皇帝选择皇后人选颇费了一番心思。她们在英宗生前亲自替儿子选定的十二名淑女中,再行认真挑选,选了王、吴、柏三人留住宫中,慢慢考察。
宪宗的生母周太后命司礼监牛玉在三名淑媛中选定一人为皇后。牛玉对周太后说,先帝在时曾属意吴女和王女,我看二女姿貌相当,分不出谁更美丽端庄,比较起来,似是吴女更为贤淑。周太后便作主替宪宗择定吴氏为皇后,钱太后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谁知大婚之后,皇帝新郎并不贪恋吴皇后的青春美色,而是常常宿在嫔妃万氏宫中,这使吴皇后又气又羞。她不明白,自己哪一点比不上徐娘半老的万妃,无论姿色才学还是门第修养?她更不明白的是,比皇帝年龄大十九岁的万妃用什么手段把皇帝的心死死住?
原来,大婚前的宪宗,早已同年过三十的宫女万贞儿有了私情。万贞儿原籍青州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市)人,父亲万贵为县衙掾吏,犯法流配边疆。万贞儿年仅四岁便充入掖庭为奴,十多年后出落得花容月貌。孙太后怜她聪明伶俐,命她在红寿宫管理服装衣饰等事。宪宗小时常去祖母处玩耍,贞儿带着宪宗游玩戏谑,也就日益亲近,久而便成莫逆之交。贞儿是个有心人,一心巴结这位皇太子,盼望有出头之日,对宪宗格外献媚。
天顺六年,孙太后病死,年已十五的皇太子乘机把万贞儿要进东宫做自己的贴身侍女。尽管贞儿已年过三十,但因仍是处女,且华色犹浓,看上去不过二十左右。为了勾引情窦初开的太子,她使出种种狐媚手段,终于把太子勾上手,两人便瞒着宫里人,干起了风流韵事。
宪宗即位后,唯恋着万贞儿一人。照他心思,真想册立万贞儿为皇后,但以一个年龄比他大十九岁,又是微贱的宫女之身,想坐上皇后宝座,几乎是做梦。迫于礼制,也迫于母命,宪宗只得与吴皇后成婚,而于万氏,只能给她个小小妃嫔的名号。
万贞儿可不甘心。她知道,此时的皇帝,已完全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认为,只要皇帝下决心,她是完全可能坐上皇后宝座的。仗着皇帝的无比宠幸,她根本不把吴皇后放在眼里。大婚以后,皇帝经常临幸她的寝宫,与她朝夕相处,相亲相爱,这越发助长了她的骄气。因此,她每次谒见吴皇后时,总是板着脸不给面子,甚至故意拿架子,这使吴皇后非常生气。起先碍着宪宗的面子还隐忍着,到后来实在忍耐不住,免不了斥责她无理。可万妃非但不知收敛,却对皇后恶语相讥。一次惹得吴后性起,命宫人将她拖倒在地,亲自取过杖来打了她几下。
这下可不得了,万妃找到宪宗,哭闹不休。宪宗大怒,要去找皇后评理。万妃是个有心机之人,又故意拦住宪宗不让去闹,说道: “妾已年长色衰,不及皇后玉女天成,还请陛下命妾出宫,以免皇后生气,妾也省得受那杖刑了!”
宪宗又恨皇后又怜万妃,慢慢替万妃解开衣服,见她雪也似白嫩的肌肤上面,一道道杖痕透着血色,不由怒从心头起,发誓道:“此等泼辣货,我若不把她废去,誓不为人!” 第二天一早,宪宗便去见两宫太后,说吴皇后举动轻佻,不守礼法,不堪居六宫之首,定要废去。钱太后不便说什么,周太后劝阻道: “册后才一月便要废去,岂不惹人笑话?” 宪宗坚持要废,周太后溺爱儿子,只得由着宪宗。于是,一道废后诏书下达,命吴氏退居别宫,还把司礼监牛玉罚往孝陵种菜。
万妃觊觎后位,要宪宗替她去向太后说说,但周太后嫌她年长,且出身微贱,始终不肯应允。过了两个月,周太后下旨,要宪宗册立已同柏氏一起被封为贤妃的王氏为皇后。王皇后生性软弱怕事,知道皇帝宠幸万妃,自己更不是万妃的对手,只得处处谦虚忍让,做个傀儡皇后也就罢了。成化二年,万妃生下皇长子,宪宗大喜,立即进她为贵妃,又派出使者四出祷告山川诸神。谁知偏偏天不从人愿,未等满月这位龙子竟是短命夭折,万贵妃也从此不再有娠。但是夺取皇后之位的并未放弃,因此她就十分妒恨妃嫔们生子,如知道哪个妃嫔怀胎,她就千方百计逼令喝药打胎。迫于万贵妃在宫中的权势,妃嫔们只有含泪服从。
几年过去了,宪宗一直没有子嗣,宫廷内外,朝野上下为之忧心。大臣们屡屡奏请,要皇帝广施恩泽,宪宗也为之愁眉不展。到成化五年,柏贤妃生下一个皇子,宪宗高兴非凡,大事庆贺,取名佑极,并立即立为皇太子。第二年二月,皇太子突然生起病来,病势来得凶猛,令御医们束手无策,一天一夜后竟夭折了。宪宗哭得死去活来,宫人太监们觉得太子病得奇怪,偷偷查访下来,果然是万贵妃派人毒死了太子。但是,谁也不敢去告发。光阴似箭,一晃又过了六年。此时的万贵妃不但仍宠冠六宫,而且是威行朝野,连宪宗也制掣不了她了。她内连宦官,外结权臣,太监梁芳、钱能、郑忠、汪直等,俱诌事贵妃,以宫廷采办为名,大肆搜刮,动用内帑无数,宪宗也不敢多问。
这天,宪宗思念亡子,百般无聊中召太监张敏替他梳理头发。对镜自照,忽见头上已有数根白发,不禁长叹道:“朕老了,尚无子嗣!”
张敏一下伏倒在地,连连磕头道:“请万岁爷恕奴死罪,奴直言相告,万岁已有子了!”
宪宗大吃一惊,忙问道:“此话怎讲?朕哪里还有什么子嗣?”
张敏又叩首道:“奴一说出口,恐怕性命难保。万岁爷可千万替皇子作主,奴虽死无憾!”
站在一旁的司礼太监怀恩也跪下奏道:“张敏所言皆是实情。皇子被养育西内密室,现已六岁了。因怕招惹祸患,故隐匿不敢报。”宪宗又惊又喜,怀疑自己在做梦,当下传旨摆驾至西内,派张敏去领皇子前来见面。
成化三年,西南土族作乱,朝廷派大将前去征讨,平夷之后,将男女俘掳解入京城。其中有一纪氏女,本是贺县一名士官之女,长得美丽机敏,被充入掖庭。宫中见她性情贤淑,又通文字,升为女史。不久,王皇后看中了她,命她管理内府库藏。一天,宪宗偶尔来到内藏,问及内藏现有多少金银钱钞,她口齿伶俐对答如流,使大悦。又见她生得明眸皓齿,妩媚动人,宪宗便在纪氏住处召幸了她。过了几个月,纪氏怀了孕。纪氏怀孕的事万贵妃知道了,妒恨异常,派了一名宫婢去内藏打听实情。那名宫婢是个好心人,不忍皇帝子嗣又遭残害。于是回去禀报说,纪氏不过是生了鼓胀病。万贵妃听罢也没追究。几个月过去后,纪氏生下一个男孩。
张敏看见小皇子十分可爱,心想皇上年纪越来越大了,几个儿子不是胎死腹中,就是急病夭亡,至今没有子嗣。他冒着杀头的危险,把皇子偷偷藏入密室,取些蜜糖、粉饵之类的食物喂养。由于张敏行事小心,一次次躲过了万贵妃的耳目。不久,废后吴氏知道了这件事,便把皇子接到自己居住的,悉心予以照料,皇子才安然活了下来。再说纪氏听得宪宗召见儿子,抱着儿子放声大哭,说道:“儿去,娘不得生,若见一穿黄袍,有胡须的人,便是儿的父皇,儿拜见他吧!”她替儿子换上一件小红袍,抱儿子上了小轿,由张敏等护着,离西内而去。
这时,宪宗正眼巴巴地坐在堂上等候,忽见宫门前一顶小轿停下,一个身穿红衣,胎发披肩的小孩子跳了下来,直奔堂前,一见到他,便双膝跪地,口称:“儿臣叩见父皇”,向他请安。他悲喜交集,不由掉下眼泪,一把把儿子抱入怀里,放置膝上,仔细端详。良久,才喃喃说道:“这孩子长得真象我,确是我的儿子!”
大臣们皆大欢喜,第二天早朝一齐向宪宗道贺。宪宗命内阁起草诏书颁行天下,并封纪氏为淑妃,移居西内。因六岁皇子尚未取名,又命礼部会议,替皇子定名叫佑樘。大学士商辂仍担心这位皇子会重蹈皇太子佑极的覆辙,但又不敢明言,只说让皇子母子住在一起,便于照料养育。宪宗准奏,命纪淑妃携皇子居住永寿宫。这一年的六月,纪妃暴死。是被毒死的,还是被勒死的,谁也不敢过问,但谁都心中有数。宪宗居然没有追究,只是下令予以厚葬,并谥纪妃为“恭恪庄禧淑妃”。张敏见淑妃被万贵妃害死,料想自己也难逃毒手,便吞金自杀了。万贵妃还想除去眼中钉朱佑樘。可是她不容易下手。周太后为了保护孙儿,命宪宗将佑樘交给她,放在仁寿宫抚养。不久,朱佑樘被册立为皇太子。一天万贵妃请佑樘到她宫里去玩,周太后知道她不安好心,叮嘱孙儿,去了之后不要吃任何东西。到了贵妃宫中,贵妃劝佑樘吃饼,佑樘回答说,已吃过饭了。贵妃又劝他吃羹汤,机灵的孩子反问她:“这羹中有毒吗?”气得贵妃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防备我,记恨我,将来他一旦登上皇位,我不就死在他手里吗?”她觉得非下决心逼宪宗易储不可。
这以后,她一有机会,就向宪宗吵闹,要求废掉皇太子朱佑樘,另立邵宸妃的儿子兴王朱祐杬。尽管此时万贵妃已年过四十,可宪宗对她又亲又怕,怎敢不听从她呢?太监梁芳等人勾结万妃,大肆侵吞内府钱财,害怕将来太子即位后会惩治他们,也帮着万贵妃一起攻击太子。宪宗只得答应了。
第二天,宪宗找司礼太监怀恩商量,怀恩连连说不可,惹得宪宗很不高兴,竟把怀恩贬到凤阳去守皇陵。正想再召集群臣们商议废立之事,忽报东岳泰山发生地震。古时候,泰山是太子的象征,宪宗认为废太子惹怒了天意,不再提易储之事,朱佑樘的太子地位这才被保住了。.万贵妃费尽心机也无法动摇太子的地位,不免肝火攻心,不久便得了肝病于成化二十三年春死去。万妃一死,宪宗好似失了主心骨,凄然说道:“贵妃一去,朕亦不久于人世了!”他主持贵妃的葬礼一如皇后之例,并辍朝七日。这年八月,郁郁寡欢的宪宗果然也得了重病,追随万贵妃而去。万贞儿以一个卑微的宫女,半老徐娘之身,竟一举夺宠,宠冠后宫,做了二十多年无名有实的皇后。各种原由,无人能晓。至于宪宗的两个皇后吴氏和王氏,一个是新婚伊始便守活寡,一个是当了一辈子的傀儡。《后宫》杨怡 饰演 万贞儿
《皆大欢喜古装版》车婉婉 饰演万贵妃
《龙门飞甲》 张馨予 饰演 万贵妃(万氏)万娘坟,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卫星城西北7公里,十三陵镇所辖行政村。清代成村。因村域内有明宪宗朱见深的贵妃万氏的园寝,村民大多是清朝看守万贵妃园寝的坟户的后代,村落因坟得名,称万娘娘坟,简称万娘坟。该墓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末被盗,存园寝的围墙、门楼、无家石碑等。该村原名万娘娘坟,后简称今名。
万娘坟位于苏山东麓,坐西北朝东南,整体布局为前方后圆。方形院落面宽197.8米,进深138.5米,园寝围墙用绿色琉璃筒瓦,黄色琉璃滴水。正中为硬山式琉璃构件的园寝门,两侧各有一座随墙角门。门内为两进院落,第二进院落正中有享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两厢配殿各三间。享殿后有门,可进入半圆形的寝园,中轴线上由前至后设照壁、石碣(即圆顶的碑石)、石供案和墓冢。明代设官军守卫,有官员管理。清代改为坟户看守后,看坟人及家眷即住在园寝的第一进院落内,经世代繁衍,形成村落。后因院内狭小,清末民初就将民居扩建到园寝院外,形成村落格局。万娘坟作为明十三陵的文物古迹之一,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清朝中、晚期失修,园寝内的享殿、配殿在清末已倾毁,现仅存围墙、碣石、供案等古迹。1937年秋天,长陵园的程彦斌率众将万娘坟的墓室盗掘,随葬器物大部分流失。解放以后,由于人民政府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现有文物得到保护。园寝东门外有1棵古槐,墓园内有2棵古柏,均被列为北京市一级保护古树,现已受到政府与村民的妥善管护。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敦肃皇贵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