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并发症有药可治吗

咨询热线:028-
药品资讯网--新药研发行业门户!
您现在的位置:
> 创三型辨证 开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之先河——记中国中医科学院林兰教授
创三型辨证 开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之先河——记中国中医科学院林兰教授
发布时间:
【题 名】创三型辨证 开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之先河——记中国中医科学院林兰教授
【作 者】晓高
【机 构】北京
【刊 名】家庭中医药,
2006(6): 54-55
【关键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上海中医药大学 糖尿病并发症 科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中药治疗 教授 林兰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文 摘】林兰教授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至今从医40余年。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糖尿病医疗中心主任。从事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杂症。糖尿病及并发心、脑、肾、肢体等血管病变及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专业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先后承担国家“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多项。荣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科技成果奖多项。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2006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下载地址】点此下载
赞助商链接
推荐专业资料
赞助商链接2型糖尿病病因
2型糖尿病症状
2型糖尿病诊断
2型糖尿病治疗
治疗2型糖尿病从哪些疗法开始?近两年,糖尿病的不断增多,我们知道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常见的2型糖尿病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和伤害。导致人们的忽视,最后出现并发症的现...发布时间: 日
2型糖尿病预防
2型糖尿并发症可以涉及到患者身体的各个器官病变,使患者致残致死,因此,生活中要做好2型糖尿病并发症防治指南,下面由专家为您详细讲解一下北京2型糖尿病并发症防治指南。
...发布时间: 日
2型糖尿病护理
2型糖尿病是发病人群较多,约占糖尿病患者中的90%,其中多见于中老年人,该病严重的危害在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的护理还是可以延缓并发症出现的,下面由专家为您详细讲解一...发布时间: 日
您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治病强调阴阳整体调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并对人体内分泌代谢功能起到双向调节、维持内环境平衡的作用。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临床方药丰富,用药安全有效。那么,其优势“优”在哪里?特色“特”在哪里?
  2型糖尿病前期预防的理论、方法及干预措施
  “无”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将糖尿病的防治前移和旁扩。所谓“前移”是指疾病的全过程中重视预防,包括从提倡饮食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起预防肥胖,从肥胖阶段预防糖尿病前期——IGT的发生,积极对IGT进行干预防止2型糖尿病发病,从发现糖尿病起着手并发症的预防等,即潜证与可预见证的提前干预。所谓“旁扩”是指全方位的思考,比如对微血管病变,只要肥胖,就想到血压、血脂、血糖的问题;患了糖尿病,就要想到可能会出现其他并发症,正所谓“观一叶而知秋”;知道了眼底有病变,就想到可能肾脏、神经、皮肤、肌肉,甚至心脏的微血管也存在损害。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少西药用量和种类,增加控制血糖的效果
  临床常遇到一些病人,虽药物剂量和种类不断调整,血糖仍然不能控制,除了常见的药物因素(如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等)、饮食因素(如饮食控制不严格或结构不合理等)、运动因素(如疾病等原因致运动量不足)以外,尚可找到一些严重干扰降糖的诱因,我们把这些诱因称之为“血糖难控因素”,如失眠、便秘、情绪波动、感染等。一旦发现某种诱因,给予适当的针对性治疗及处理,血糖往往能够下降,降糖药物剂量和种类也可随之减少。中西医结合控制血糖,可增加血糖控制的效果,有些中药既可以使高血糖降下来,又可使低血糖恢复正常,避免造成低血糖的危险。
  改善临床症状和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治病强调阴阳整体调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药,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并对人体内分泌代谢功能起到双向调节、维持内环境平衡的作用。运用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治疗,是我们提高临床疗效的一大法宝。根据糖尿病病人的不同体质,如痰湿体质、痰浊体质、湿热体质、瘀血体质等,辨证施治,采取不同的治法和方药,因人而异地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不同病人的不同症状,并改善病人体质,从根本上消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土壤”。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1)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
  病机上多立足于气阴两虚,涉及脏腑以肝、脾、肾为主,瘀血贯穿全程。临床上多根据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健脾滋肝补肾等方法采用专方专药、成药、单味药等进行治疗。根据文献资料,中医药治疗各期DN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亦在临床实验室指标上体现了其疗效,各种方法治疗DN的总有效率在73%~95%之间。
  (2)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DR的主要病机由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进而演化为阴阳两虚,同时瘀血证贯穿始终且渐趋严重化,其中气阴两虚、瘀血阻滞为多数患者及主要阶段证型,以此认识为基础指导的专方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DR的疗效主要体现在提高DR视力,延缓DR的发生、发展,促进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的吸收等方面。中医药在改善DR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微循环及自由基活性上也有一定优势。
  (3)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如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由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所导致的胃动力障碍,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尚无特效药物,除积极控制糖尿病外,主要是对症处理,使用胃肠动力药。而近年来,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滞血瘀等,应用中药和针灸治疗,取得较显著的疗效,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4)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多是气阴两虚、瘀血痰浊痹阻脉络,又感受湿热邪毒而发,中医临床上多以辨证论治为原则,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为主要方法,特别是运用内外并治,局部治疗结合全身治的综合疗法,疗效较为显著,大大降低了截肢率和致残率。
  针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采用毫针、针灸并用、针药结合、注射、穴位贴敷、埋线等疗法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灸刺激可影响下丘脑神经核团,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从而有一定的降糖功效。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则主要通过调节脂代谢,降低血流变和血生化的相关指标,加快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周围神经的供血供氧,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针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整体调节、安全无害的优点越来越被广大糖尿病患所接受。
  熏蒸洗治疗糖尿病足
  采用具有温经、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等作用的中药煎汤,外洗、浸泡、熏蒸治疗糖尿病足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一大特色。
  基于中药理论的饮食治疗
  基于中药药性理论,采用辩证施食,根据“药食同源”,选择相应的,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代医学认为平衡膳食是糖尿病饮食疗法的基础,应采用辨病施食,通过计算膳食营养成分实现。西医饮食疗法注重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侧重于食物物质方面的“共性”;而中医饮食疗法强调辨证论治,注重食物的功能“个性”,选用不同的食物“以平为期”。中药食疗可以改善机体的不良代谢状况,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运用太极、气功、八段锦等养生运动疗法,身心同治
  在糖尿病的防治上,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出糖尿病患者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王焘也认为:“消渴病人不欲饱食而卧,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不可强所不能堪耳。”适度的活动对防治糖尿病有积极的作用。在运动形式上,通常采用太极拳、太极剑、保健气功等传统健身法,这是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和经络脏腑学说,以及相应的导引、行气、存思、内丹技术建立的“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协调身心的演练功法。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相比,中医运动养生法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更简单易行,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推广价值。
  因此可以看到,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具有整体调治、综合治疗、稳效低毒的作用。从时空观上进行个体化的治疗,辨证灵活,多靶点、多途径、多水平,能有效防治并发症,改善相关指标(血脂、血黏度、微循环、抗氧化等),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糖尿病的中医食疗原则和辨证配膳
  一、中医食疗的原则
  中医食疗以食物为主,中药为辅。中药不可过量,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糖尿病(消渴)的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无论是上消、中 消还是下消,都应该注重养阴、生津、润燥,宜多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有些食疗方的热量较高,如食疗粥、炖鸡、炖鸭,应计算在规定的总热量之内。
  忌食肥甘、油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热。
  忌食辛辣、煎炸、烤炙的菜肴,防止助热伤阴,加重病情。
  慎饮酒。
  二、辩证配食疗方
  中医根据糖尿病(消渴)的多饮、多食、多尿这三多症状的轻重,把消渴分为3种类型。
  上消:口渴多饮症状明显的,称为上消,它是由上焦肺热所致。
  中消:多食善饥症状明显的,称为中消,病由中焦胃热所致。
  下消:多尿为典型症状的,称为下消,病由下焦肾虚所致。
  实际在临床中,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仅是表现程度轻重不同。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特点和优势_新浪江西健康_新浪江西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特点和优势
来源:新浪江西健康频道日字号:|
  第一、中医药有改善糖尿病临床症状及其并发症的优势。
  比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肢体麻木疼痛,服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或配合中药活血化瘀以及温通之剂外洗;植物神经病变出汗异常,采取辨证论治、调和营卫治法,常可取得较好的改善症状的作用。这一点早已被中西医专家所公认。
  第二、中医药有整体调节、多靶点作用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西药口服降糖药的作用特点完全不同。既不像磺尿类降糖药那样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不像双胍类降糖药那样通过改善胰岛素利用降低血糖,也不像拜唐苹那样通过抑制小肠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而是通过整体调节,通过综合作用而取得疗效。对于一张中药复方甚至一味中药来说,往往既有减低胰岛素抵抗作用,又有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的作用,更有一定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和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有的还常常兼有调节血脂、抗凝、改善微循环、保护肝肾功能的作用。
  第三、中医药还有有效防治并发症的作用。
  糖尿病心、脑、肾并发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盲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确实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和恶化,保护残余视力,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进展,使部分患者免于死亡、失明和截肢致残之苦。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确实具有巨大优势。&
   & & & & & & & & & & & & & & & & & & & &江西省中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韩琳
24小时排行
近日,部分网帖曝出国内绝大多数眼药水含有防腐剂,专家指出...
江西省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医师万德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