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软膏和氯化钡对心律失常的影响

【图文】实验十七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心律失 常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实验十七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心律失 常
大小:2.7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56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导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_刘晓笙_-第3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56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导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_刘晓笙_-3
秋季学期;LabChart窗口药理毒理实验报告;通道3(mV);图12.1号大鼠尾静脉注射过量水合氯醛心电图;从以上的实验结果来看,氯化钡能够诱导心律失常;腹腔注射过量利多卡因导致大鼠死亡,说明了利多卡因;对2号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钡溶液,经过36min之后;下组织;4.思考题;4.1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种类有哪些?;VaughanWilliam
LabChart窗口药理毒理实验报告
通道3 (mV)
图12. 1号大鼠尾静脉注射过量水合氯醛心电图
从以上的实验结果来看,氯化钡能够诱导心律失常。2号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钡之后,出现了波形异常、异位起搏、心动周期延长的现象。而1号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钡后在出现心律失常的同时,心脏搏动能力得到增强,表面上与2号大鼠的现象不一样,但实际上也符合氯化钡对心脏的作用机制。从1号大鼠初始的心电图来看,该大鼠先天上心脏搏动能力就较弱,而且不稳定,容易出现异常。而氯化钡具有以下功能:1)增加心肌浦肯野氏纤维Na+内流,提高最大舒张期去极化速率;2)阻断钾离子通道开放,抑制K+的流出,从而使细胞内的电位提高,与阈电位的差值减少,导致自律性增强,引发心律失常;3)促进心肌细胞Ca2+内流而诱发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引起心律失常;3)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的释放,导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这些功能一方面引发心律失常,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心脏的搏动能力。而通过实验组前后的对比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利多卡因具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
腹腔注射过量利多卡因导致大鼠死亡,说明了利多卡因对心脏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进入循环的利多卡因越来越多,大鼠的心电图也越来越异常,最后出现了心颤的现象,之后死亡。
对2号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钡溶液,经过36 min之后,大鼠依然没有出现心律失常。分析原因,很有可能是我们腹腔注射没有成功,把氯化钡注射到了皮
下组织。同时注意到,当再次注射氯化钡诱导出室性心律失常2~ 3min后,立即舌下静注利多卡因,从心电图上可发现心律失常被立即纠正。但作用时间较短(约13min),且10~ 20min后,可见再次出现心律失常,说明利多卡因对室性心律失常起效快,作用明显,但不持久,且安全性差。这是因为利多卡因为IB类抗心律失常药,可轻度抑制4相钠离子内流,使4相自动除极速率减慢,并促进3相钾离子外流,升高最大舒张电位绝对值,故使自律性降低,抑制心律失常。但由于利多卡因主要作用于快反应电位细胞,对心房肌几乎无作用,虽轻度抑制传导性,但未达到双向阻滞,故又可再次出现心律失常。这也许可能是临床上将其列为窄谱抗心律失常药且使用率越来越低的原因之一。
4.1 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种类有哪些?
Vaughan Williams分类 此分类法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Ⅰ、Ⅱ、Ⅲ及Ⅳ类。Ⅰ类阻滞钠通道, Ⅱ类阻滞β -受体, 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现认为阻滞钾通道), Ⅳ类阻滞钙通道。Ⅰ类再根据抑制钠通道的强度,以及药物对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复极的作用,进一步分为ⅠA、ⅠB及ⅠC亚类。
(1)Ⅰ类:阻断心肌和心脏传导系统的钠通道,具有膜稳定作用,降低动作电位0相除极上升速率和幅度,减慢传导速度,延长APD和ERP。对静息膜电位无影响。根据药物对钠通道阻滞作用的不同,又分为三个亚类,即Ⅰa、Ⅰb、Ⅰc。
Ⅰa类 适度阻滞钠通道,复活时间常数1~10 s,以延长ERP最为显著,药物包括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等。
Ⅰb类 轻度阻滞钠通道,复活时间常数& 1s,降低自律性,药物包括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美西律等。
Ⅰc类 明显阻滞钠通道,复活时间常数&10 s,减慢传导性的作用最强。药物包括普罗帕酮、恩卡尼、氟卡尼等。
(2)Ⅱ类:β受体阻滞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起搏电流、钠电流和L-型钙电流增加,表现为减慢4相舒张期除极速率而降低自律性,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而减慢传导性。药物包括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
(3)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抑制多种钾电流,药物包括胺碘酮、索他洛尔、溴苄铵、依布替利和多非替利等。
(4)Ⅳ类:钙通道阻滞药,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等。
Williams分类目前仍被认为是通用的分类法,不过也有文献指出但未能体现一种药物的多种电生理-药理作用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多样性,难以正确指导临床选药【2】。
西西里策略分类 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学会1990年在意大利西西里(Sicily)岛召开会议,其成果称为西西里策略。西西里策略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治疗学的新概念,其基本内容和特点包括以下概念: (1)易损参数(vulnerable parameters):应明确该种心律失常的机制及基本电生理环节,以及该环节中药物作用最敏感的部位(易损参数); (2)分子靶点(targetmolecule):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靶点,包括离子通道、离子泵、受体和细胞内第二信使等,即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区分药物的作用。明确了药物对钠通道结合和(或)解离的动力学特征,即药物与离子通道受体结合的通道动力状态:激活(A)或失活(I)状态;药物解离速率不同(快、中间和慢);后者可作为抗心律失常作用强度和不良反应(负性肌力作用、促心律失常作用)的评价。一般而言,快动力学型药物不良反应少,但抗心律失常作用强度差,慢动力学型药物则相反。对一些未能归类的药物(如腺苷、地高辛)亦有相应的位置。根据西西里策略可进一步改善心律失常治疗的现状,改变以往心律失常以经验为基础的状况,对临床治疗有更大的指导作用。根据心律失常不同的离子流基础、形成的易损参数,宜选用相应的药物。西西里岛分类有助于理解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机制,但由于心律失常机制的复杂性,该分类方法难以在实际中应用,临床上目前仍习惯使用Vaughan Williams分类。
4.2大鼠心律失常的表现有哪些?
室性早搏、二联律或三联律、短时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连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
感谢同组同学的合作以及认真实验。特别感谢雷老师以及郝老师对本实验的指导。
6. 参考文献
[1] 雷帆.药理学实验指导
[2] 曹克将,陈椿.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7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56利多卡因对氯化钡诱导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 _刘晓笙_等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利多卡因软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