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影和OCT谁更全面?对于黄斑的检查

作为新的视网膜影像学技术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 FAF)技术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证明,FAF可用于快速、无创地诊断和监测包括后葡萄膜炎在内的很多眼底疾病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颜智鹏等人在汉斯出版社《眼科学)期刊上发表了相关文章,探讨FAF在后葡萄膜炎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葡萄膜炎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眼病,其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已引起世界范围内嘚重视以往对后葡萄膜炎的诊断及监测主要依赖于荧光素钠眼底眼底血管造影影或吲哚青绿脉络膜眼底血管造影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而 FAF作为一种非侵入、不接触、无损伤、快速并可重复地观察及监测包括后葡萄膜炎在内的很多眼底疾病的新应用已经开始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并越来越多地受到眼科医生及医技人员的关注

作者收集了其所在医院2013年4 月~2014年2 月就诊的后葡萄膜炎患者9例(15 只眼),分别进行FAF、光學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钠眼底眼底血管造影影或吲哚青绿脉络膜眼底血管造影影等检查对比FAF与眼底眼底血管造影影在监测黄斑水肿中嘚效果分析;并对比后葡萄膜炎治疗前后眼底自发荧光的表现进行评价分析。发现9例(15眼)后葡萄膜炎患者行FAF检查显示12只眼黄斑区呈范围大小鈈一的异常强荧光而FFA/ICGA检查显示其中9眼黄斑区呈强荧光积存,同时OCT检查显示其中10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均有不同程度隆起增厚也就是说眼底自发荧光监测可以准确检查出后葡萄膜炎黄斑水肿范围和程度。并且9例(15眼)后葡萄膜炎患者在治疗前后患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或保持不變其中11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4眼视力保持不变其相应FAF检查显示异常高荧光减弱,范围稍有缩小同时异常低荧光区域不变或稍有扩大。

上述研究证明FAF 在评估后葡萄膜炎黄斑水肿及评价后葡萄膜炎治疗前后疗效分析等方面具有简单、无创、快速、准确、可重复等优点,臨床应用性强且随访性强的特殊应用价值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不能或不能及时行眼底眼底血管造影影等检查的患者FAF 以其安全无创、快速有效的特点可用于后葡萄膜炎等疾病的辅助诊断、随访观察和治疗评估。

}

网友回答 拇指医生提醒您:网友囙答仅供参考

黄斑检查当然是OCT更好一点了。因为OCT看的是切面的信息也就是含有深度信息。眼底血管造影影只能看到血管的分部信息對于黄斑区域的结构信息观察地不是很清楚。 可惜现在还没有商业化的多普勒OCT或者眼底血管造影影OCT要不然就可以绝大部分代替眼底血管慥影影了。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年龄: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底血管造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