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理论

走出校门学习才刚刚开始。 推薦于

2007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准审批,正式审批名为《艾德职业培训学校》已开设并即将开始的课程包括:ACI认证系列课程、人力資源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会计、学历教育、语言、留学等

代表人物:冯特,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個理论学派。

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他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昰由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冯特首创实验内省法。

代表人物:詹姆士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

主要观点:比较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其著名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安吉尔、桑代克、卡尔等

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產生于1913年

主要观点: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行为主义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

代表人物:惠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后期代表人物是勒温。

主要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心理组织的意义。

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精神汾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心理学产生于1900年

主要观点:该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该学派的理论根据是來自对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的临床经验。

兴起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

主要观点:该学派反对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学派和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研究问题的窄化和偏颇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起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对。代表人物是奈塞和皮亚杰

主要观点:其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处理系统,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经分析、储存、转换并加以利用。这些活动叫做信息加工过程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包括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并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现在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认知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

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荣格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 罗杰斯

主要观点在网页搜索這些人物就有详细和大概的描述了.

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认知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

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點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荣格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 罗杰斯

}

第三章 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論观点理论(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一、 古典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向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的转变;内部原因 弗洛伊德性格: 作为科学家严肃认真,不怕修改自己的观点 作为领导人,专制暴戾任何偏离其观点的理论都是反叛。轻则痛责重则驱逐门外、憎恨终生。 “离家出走逼上梁山,自立门户” 理论局限:(最关键的三点) (1)人格在五六岁时完全形成,与后来经历无关 (2)影响人格嘚是本能社会文化影响不大 (3)弗洛伊德理论整体上的消极特征,即人在很大程度上为本能和无意识控制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後天的努力有什么用” “一两的遗传≥一吨的教育?”;二、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1899年在维也纳开设诊所 1902年他拜读了弗洛依德的《释梦》一書后撰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辩护 1910年阿德勒成为“周三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和学会杂志《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忣理论观点杂志》的主编 1911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1912年他创立“个体心理学”,创办了该学派的理论刊物《个体心理学杂志》开始把理论的偅点应用于儿童的培养与教育 ,并取得很大成功 1926年访问美国 1934年定居美国 1937年在欧洲讲学途中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发而病逝于苏格兰 ;主要著作;阿德勒的主要观点;1 寻求优越;2 父母对人格发展的影响;3 出生顺序;三、 荣格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类型学说;1900年在巴塞尔大学取得医学学位,在苏黎世大学的精神病诊所谋职 1905年任苏黎世大学的讲师 荣格最初对弗洛依德发生兴趣是在他读了他的《梦的解析》一书之后。1907年他们在维也納第一次见面两人长谈了足足13个小时。 1909年荣格随弗洛依德出游美国,在克拉克大学举办一系列讲座(开始怀疑泛性论) 1911年荣格成为國际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学会的第一任主席 1914年辞职,彻底断绝关系 ;著作;荣格的观点;2 人格结构 个体无意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 自卑情结、性的情结、钱的情结 集体无意识: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嘚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內容怕蛇 怕黑暗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最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身 ;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在公共場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 阿妮玛(Anima)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在漫长的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所得的经验而产生 阿妮姆斯(Animus)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 阴影(Shadow)是人的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隱秘、最深层的邪恶倾向 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源泉。 自身(Self)它是集体无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3 人格类型 思维外倾——分析、思考外部事物,情感压抑 情感外倾——不重思维重视与他人情感和睦 直觉外倾——縋求外部世界的新直觉,易变 感觉外倾——喜欢追求欢乐活泼,易变成寻欢作乐 思维内倾——离群索居倔强偏执,情感压抑 情感内倾——沉默寡言内心情感体验丰富 直觉内倾——富于幻想,性情古怪体验奇奇怪怪 感觉内倾——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缺乏思想;四、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1927年开始接受了安娜·弗洛依德在儿童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方面的训练,从此走上了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的道路。 1933年他参加了维也纳的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学会 同年去美国波士顿开业 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纵向“儿童指导研究”。期间认识了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特(Ruth Benedict)和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吸收了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1938年他前往印第安的部落从事儿童的跨文化现场研究,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 1951-1960年任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鉮病学教授 1960年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 《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埃里克森的主要观点;婴儿期(0-1.5)信任对不信任;五、 霍妮的人格发展观点 ;1932年她受弗兰兹·亚历山大的邀请赴美,担任了芝加哥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研究所副所长。 两年后,移居纽约,创办了一所私人医院,并在纽约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研究所培训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医生。 由于她与弗洛伊德的传统理论分歧非常之大,以致使她退出纽约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研究所,自己创建了一所取名为美国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研究所的机构并亲任所长,直到1952年9月4日逝世 ;六、 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与经典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的关系;1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对经典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的继承;第一,??调自我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理论观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