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熬制中药熬中药?

当前位置: >
中医教你怎么正确熬制中药
中药是指在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我们中国人相对西药,更加偏爱中药。很多中药都是需要自己在家中熬制的。那么中药该怎么熬呢?下面网中医频道就来为大家介绍中药该怎么熬。 煎药方法 1.煎药之前:将药物放入带盖的砂锅(或陶瓷锅)中,用清水浸泡30分钟。头煎放入的水量大约1200毫升。 2.煎药过程:先用武火(急火)将药物煮沸,然后文火(小火)慢慢加热25分钟。 3.煎好之后:药物煎好之后关火,待温度稍降后,慢慢倾入一容器中。再如以上方法,煎煮第二遍,第二遍可直接用热水煮药,待煮沸后,用文火加热约15分钟,将两次煮好的药液放入同一容器中,共约600毫升。(温馨提示:一瓶矿泉水的容量为600毫升,可做参照) 服药方法 1.服药剂量:每次服用200毫升。 2.服药次数:一日三次。 3.服药时间:离开吃饭时间约40分钟服用。 煎、服药注意事项 1.文火加热时应避免药物溢出及过快熬干,其热度以药液似沸非沸为佳。 2.煎药时不可频频打开锅盖,煎好后也不可迅速将药液倒出,以免药气走失,减少挥发成分的耗散。 3.每次服药应将药液加温,切不可服用冷药,除特殊情况外。 4.附子等药物需要先煎至少一小时,除去毒性。 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所以中药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现代人要好好地发扬光大,并且合理地利用它治好更多的病。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购物车中没有商品
中药怎么熬
怎样熬中药药效最好
   很多人开完药后将药带回家,自己熬制中药。那么,如何熬制中药,才能使药效发挥得最好?本草铺小编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煮药需用白开水
现在人们熬药经常是打开自来水直接用,其实熬药最好是把烧开的水放凉后再使用。因为一些地方的自来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残留;同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中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先煎后煎分药性
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应先煎。贝壳类有牡蛎粉、蛤粉等,矿物类有石膏粉、龙骨等,骨甲类有鳖甲、龟板等。此类药应先煎1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物。
有些药方要求一味药或几味药后煎,也就是在其他药煎10分钟后再放入药罐。因为有些药材久煎无效,如钩藤等;有些药材带有芳香味,久煎降低药效,如、、等。
此外,有些药久煎却可以减轻药的毒性,如马钱子等。煎药前最好先把药材用温水泡40分钟,让中药泡透,以便将药中有效成分更多地煎出。
开盖关盖要注意
一些挥发性药材如果敞开熬,有效成分会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药效将大打折扣。这些挥发性药材多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类的药物,如薄荷、苏叶、藿香等,煎煮时间不宜过久。又如一些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鹿茸、西洋参等,需要在容器内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来。应该盖上盖子,以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丢失。
一些重量轻、体积大的药材,如金钱草、番泻叶等,如果熬药容器不够大,盖上盖子易使药液溢出。另外,有些不易溶解的药材,煎熬时需经常搅拌,这样的药物最好不要盖着盖子煮。当然搅拌最好顺着一个方向,这样使药材均匀受热,使有效成分完全溶解,一般间隔10分钟翻动1次。
用火用锅有讲究
有的药要久煎微火,有的药要猛火、时间短。滋补药应微火久煎,便药、伤风感冒药用猛火、时间短。
煎药最好用砂锅,因砂锅受热均匀,药煮开时它的滚动就像浪头,有撞击力,再用筷子不断地搅拌,像洗衣机将衣服的脏物洗掉一样,这样才能把药里的有效成分全部煎煮出来。用高压锅煎药就没有撞击力和搅拌作用,药的成分会受影响。
   药汁最好煎180毫升
煎取的药汁多少非常关键。煎三次,一次煎180毫升左右为好。如果药汁多了,药渣里的有效成分就少了;反之如果药汁少了,药渣会把药的有效成分吸附回去,也就浪费了。当然这里讲的是正常药方,而不是特殊大方。
假沸的药多熬一会儿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药咕嘟咕嘟沸腾了就是熬好了,但沙参、田七、牛膝、甘草、桔梗等药物在温度没有达到100℃时就会开始沸腾,如果此时把药从火上拿下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充分溶解,药效就会受影响。 。
煎中药的正确方法
这是迄今最全、最细、最正宗的煎服中药法则!
(1)现在多数药店都有代煎服务,一般取药后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取到熬好的药液,每剂两包,回家放到冰箱里,随时取用,非常方便。但除非实在没有时间、没有条件,中药最好还是自己熬。因为熬药有很多细节,药房代煎不一定给你细致操作。
(2)熬药的程序:
A.先将群药用冷水浸泡30分钟。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无须浸泡。
B.头煎:先用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10-40分钟,启锅滤汁。后下药无须浸泡,注明“后下几分钟”,则在头煎的最后几分钟放下锅。
C.二煎:在头煎药渣中加水,再次大火煮开,再用文火煮与头煎同样的时间,然后启锅滤汁。
D.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装入保温瓶,每日分2-3次喝完。
(3)熬药用陶瓷器皿,避免接触金属器物。因为大多数药物都是草木,而金克木,金属器皿往往能改变草木药物的性质。而土生万物,陶瓷器皿属土。
(4)每次熬药的水量由自己控制,保证两次滤出的药汁共有500-600毫升(约一啤酒瓶)左右即可。每一煎加水要一次加足,不要边熬边加水。
(5)需要先煎的药:主要是金石矿物、骨骼、甲介类,需要提前单煎,然后再与群药同煎,以保证其有效成分充分被熬出来。一般来说,龟板、鳖甲需先煎40分钟;磁石、代赭石、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瓦楞子等需先煎20分钟,石膏需先煎15分钟。还有的药,须久煎以去其毒性,如麻黄需先煎,去沫,一般是先煎15分钟左右,再将煮出来的泡沫去掉。附子也要先煎,熬到没有麻味为止。一般来说,少量用附子时候,先煎30-40分钟即可,如果是大量用附子(多于15克),就必须先煎2小时,保证药性下沉,否则,后患无穷。
(6)需要后下的药:芳香辛散类药,久煮易失效的药,在煎煮过程中要后下。一般来说,钩藤在头煎最后7分钟下,藿香、佩兰、绿萼梅、月季花、玳玳花、玫瑰花、厚朴花、紫苏、砂仁、肉桂、天竺黄等在头煎最后5分钟下,薄荷在头煎最后三分钟下,鱼腥草在头煎最后2分钟下。二煎的时候,后下药一起煮即可。还有的药,有时候需要后下,有时候不需要后下,比如,大黄,如果要用来通便,则宜后下,如果不用来通便,则不后下。
(7)熬药的时间,指煮开后用文火慢煮的那段时间,一般是10-40分钟。一般来说,走上焦的药,如治感冒、肺部疾病的药,不宜久煮,一般文火煮10-15分钟即可起锅。走下焦的药,尤其是养肾、滋补类药,需要久煮,宜用文火熬40分钟左右。其余文火煮20分钟即可。总体来讲,药熬的时间越长,其性越往下沉,药力越往下走,熬药的时候可根据病位掌握熬药时间。
(8)熬药的时间一定要掐准。很多人熬药熬忘了,导致久煮,这样非常影响疗效。还有人熬药忘了时间,把药熬糊了,再加水以图补救,这是熬药的大忌,因为此时,药性已经变了,这一剂药已经熬废了,不能再喝了。
(9)一般的药物煎煮两次就可以了。在以下情况下,也可以煎煮三次:A.第三次煎煮出来的药液,就比较淡了,味淡入脾,三煎药物有健脾之功,对于脾虚者很适宜。
B.内含龟板等贵重且养阴的药材,可以煎第三次,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
C.用于皮肤病的内服药,第三煎的药液可以用来外洗。
D.有些特殊的病种所配的方剂,需要用上一剂药的第三煎药液代水来煎下一剂药。这就要遵医嘱而定。
(10)需要另煎的药:很多贵重药需要另煎,以免跟群药同煎造成浪费,如、、藏红花、蛤蟆油等。另煎药液跟群药煎出的药液混合服用。
(11)需要包煎的药:如滑石、米糠、旋复花、茅花、密蒙花、蒲黄、五灵脂等,它们本身或所带的毛容易引起药液浑浊,需要包煎;车前子容易沉底,粘附于药罐,导致糊底,也要包煎。一般用纱布包裹。包煎药需要同群药一同浸泡。
(12)需要冲服的药:很多贵重药物及用量极少的粉剂药物,需要另行冲服。即在服药时用药液冲服。如麝香、三七粉、朱砂、川贝粉、珍珠粉、苏合香、安息香、琥珀、柿霜、血竭、熊胆、牛黄、冰片等。
(13)需要烊兑的药物:胶类及糖类药物,需要先烊化,再兑入药液,一同服用。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虎骨胶、蜂蜜、饴糖等。烊化的方法,一般采取隔水蒸,将药物放在一个小碗里,加水少许,再将小碗座在沸水中加热,不久小碗中的药物即烊化。
(14)服药的时间,一般来说,如果病位在上部,药宜于饭后服用,这样饭把药顶在上面;病位在下部,药宜于饭前服用,这样饭能把药很快往下压。如果没有明显的病位,可在两顿饭之间服药。有些方子比较特殊,比如鸡鸣散,要在早上鸡鸣时分服用,这就要具体遵医嘱而定。
(15)现在市场上有免煎剂,是从药物中提炼出来的有效成分,只需要将其冲服就可以了。但由于生产厂家不同,业界尚无免煎剂的工艺标准和质量标准可依,免煎剂难免良莠不齐。所以,在实在没有时间和条件熬药的情况下,免煎剂是可以用的,但只要有了时间和条件,还是用标准的中药饮片熬制更好。
(16)不要喝隔夜药。中药一般都是每天一剂,当天的药当天熬,当天熬的药当天喝,不要使药液隔夜。有人喜欢头天晚上把药熬好,第二天喝,这是不妥的。最好起早把药熬好,当天服用。
(17)有人喝药喜欢放糖,以缓解苦味,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糖也是一味药,而且不同的糖作用还不一样,比如:白糖性平,滋阴收敛;红糖性温,能活血;冰糖甘寒生津。药液加入糖后,等于在原来的方子里又加进去了一味药,方子就变了。
(18)药渣的处理:按传统民俗,药渣最好倒在路上,取“对路”之意。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路,“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因为铸洛钟所用之铜是从西边的铜山采来的,两者之间仍有冥冥的联系,所以铜山崩时洛钟会有响动。人喝下去的药液跟药渣本是一体,它们虽然分开但仍有联系,所以,不要把药渣倒在下水道或垃圾堆里,这样也会影响药效。这一条,虽无现代科学依据,但这是中医前传后教的东西。奉劝诸位遵循!
养生滋补汤
[] - 美白 祛斑
[] - 补血 调血
[] - 益气 补肾
[] - 著名健脾食方
[] - 精神不佳 乏力
[] - 祛湿 健脾胃
[] - 体寒 痛经
[] - 全家皆宜
[] - 经典古方
[] - 产后第一汤
[] - 中药美白面膜
[] - 补气养血
服务电话:400-
在线客服:
Copyright (C)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并保留所有权老中医解读:中药该怎么熬,才能熬出药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老中医解读:中药该怎么熬,才能熬出药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最近因为某些原因在喝中药中,药一直是我爸煎的。但是马上要去外地上大学了,中药就成了一个问题,在学校里自己煎实在是太不方便,我爸也担心我自己煎不好。我想直接用医院的代煎中药,但是又觉得代煎的药效不好,因为之前代煎过一次,觉得药液味道有点淡。顺便说一下,我是在南京市中医院看病煎药的。可靠不?有懂的筒子能帮帮我不?在线等。  序言  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网络社区,维护社区的基本秩序,保障会员的权利和利益,订立本公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天涯社区是由海南天涯社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涯公司)创建和维护的网络虚拟社区。  第二条 天涯社区提供多种社会化网络服务,这些服务的目的是为会员创建快乐、尊严、自由的网上家园。  第二章 会员   第三条
凡接受《天涯社区用户注册协议》和本公约并成功注册的,都是天涯社区会员。  会员的用户名应符合社区规则的规定,不得使用违背公序良俗、侵犯他人权益或者故意误导他人的文字和符号。会员的用户名违反社区规则的,其相关权利不受保护。  第四条 会员的尊严、自由和权利受社区平等的保护。  社区可以依照一定的标准对会员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会员享有不同的权利。此类分级的标准应公开透明。  第五条 会员的积分和其他虚拟财产受社区保护。  依照预先确定并公布的规则,某些服务和游戏,会导致会员的积分或者其他虚拟财产增减变动,此类变动受社区保护。  第六条 会员有依社区规则在社区内活动和发表言论的权利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 更多
  最好自己拿回家熬,医院是统一熬的,药效很淡。  
  啊啊啊啊啊啊!!都没人看到么!第一次在天涯发帖不要这么打击我好吗!等了半天就等来两个小广告!!
  我们都是拿回家自己煲的 我们是电子紫砂锅煲的
  会偷你的贵重药  还是不要在医院煎  煎出来的药,跟自己家熬的药,都完全两种颜色
  @随便逛逛看看聊聊 4楼
13:06:09  会偷你的贵重药  还是不要在医院煎  煎出来的药,跟自己家熬的药,都完全两种颜色  -----------------------------  对啊 颜色非常淡,药味也很淡
  @一颗娃娃 3楼
13:04:57  我们都是拿回家自己煲的 我们是电子紫砂锅煲的  -----------------------------  额,电子的好用么?我爸觉得那个不好,买的最原始的那种陶瓷(?)的药罐子在煤气灶上慢慢熬的
  那是因为水加的多  
  @Mayceres 7楼
13:21:12  那是因为水加的多  -----------------------------  你的意思是药效没有差别?
  应该是没有自己煎好吧
  如果认识的门诊就还好~大医院的话~还是不要~
  自己煎中药,用陶罐子,至少泡半小时、煎三次,把三次的药汤混合,是一天的量。  医院那种就是大金属罐,有压力,煎煮一次就装袋。  肯定是正规方式熬出的药更有效。
  @芊柯柯 11楼
13:29:11  自己煎中药,用陶罐子,至少泡半小时、煎三次,把三次的药汤混合,是一天的量。  医院那种就是大金属罐,有压力,煎煮一次就装袋。  肯定是正规方式熬出的药更有效。  -----------------------------  正规方式?你指的是医院么
  @Mayceres
13:21:12  那是因为水加的多  -----------------------------  @苏灰的橡皮君 8楼
13:25:37  你的意思是药效没有差别?  -----------------------------  药效有差别
医院药房煎药不会遵循什么先煎后下的原则,一股脑全进。。。然后加很多水。。。肯定药效差的多
  @苏灰的橡皮君 12楼
13:32:42  正规方式?你指的是医院么  -----------------------------  正规方式,就是中医的传统方式,中药泡药罐子里,砂罐或陶罐,水浸过药,泡一阵子,然后开火熬。熬开了,药汤倒出来大部分,再加水熬第二遍。一般煎三次,就得到三碗药汤,混合后服用。
  @苏灰的橡皮君
13:32:42  正规方式?你指的是医院么  -----------------------------  @芊柯柯 14楼
13:47:55  正规方式,就是中医的传统方式,中药泡药罐子里,砂罐或陶罐,水浸过药,泡一阵子,然后开火熬。熬开了,药汤倒出来大部分,再加水熬第二遍。一般煎三次,就得到三碗药汤,混合后服用。  -----------------------------  哦 明白了 谢谢科普
  自己在家煎中药,要注意药方中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药。比如薄荷,需要最后放,因为芳香发散,和其他药一起煎煮,就会失掉药性。比如鳖甲、牡蛎,一般要提前先煮,因为咸而化坚,需要多煮熬才能充分溶解。这些,药方上会标注,也可以主动问中医生,一般医生都会提示。  有一些药呢,不一定会在药房里抓备齐全,这个看每个医院、药房的习惯,通常现在都是抓齐的,举例:偶尔呢有时候需要几片姜,这个必须新鲜切取,最好自己在家里备齐。
  @一颗娃娃
13:04:57  我们都是拿回家自己煲的 我们是电子紫砂锅煲的  -----------------------------  @苏灰的橡皮君 6楼
13:19:16  额,电子的好用么?我爸觉得那个不好,买的最原始的那种陶瓷(?)的药罐子在煤气灶上慢慢熬的  -----------------------------  我们家不用煤气炉的 平时都是用电磁炉炒菜 电饭煲煮饭 电水壶煲水
  现在医院用的都是机器,高压锅,煎出来的药渣就真的是渣滓了,如果他肯给你好好煎,那是不用说比你们那什么砂锅陶瓷锅好一百倍,但是他人多,不肯给你煎满那么多时间,有的机器过一遍就给你包出来了
  @一颗娃娃
13:04:57  我们都是拿回家自己煲的 我们是电子紫砂锅煲的  -----------------------------  @苏灰的橡皮君
13:19:16  额,电子的好用么?我爸觉得那个不好,买的最原始的那种陶瓷(?)的药罐子在煤气灶上慢慢熬的  -----------------------------  @一颗娃娃 18楼
14:01:10  我们家不用煤气炉的 平时都是用电磁炉炒菜 电饭煲煮饭 电水壶煲水  -----------------------------  偶尔会用微波炉叮菜
  楼主可以买用电的那种中药煲,还挺方便的
  马评论 楼主我也觉得还是自己弄吧  
  前阵在中医院住院的时候 听医生跟一个开了中药的病人说自己煎的比较好  
  lz我和你是一个地方的,为什么不去省中医院呢?听过很多医生都说市中医院不好。  我之前在省中看病的时候,医生都直接不让我代煎,说是药效差,因为你一次开七付药,医院全部倒在一个大锅里,煎20分钟,然后分成14包,自己在家是要分成七天煎14次的,药效相差的可想而知啦。
  是,别说市中医院了,省中代煎的都不行。那个跟自己煎的一比就比出来了,颜色浅,味道淡,而且是用自动煎药机弄的,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先放后放,久煎浓煎轻煎.....都是塞进去加上同样的水,按钮一按,程序照走,到时候自动打包了事。
  外面的小药店也有代煎的,他们就是用最原始的陶瓷罐  你嘱咐他们煎久一点就可以了
  医院不是有免煎的中药粉粉么,直接冲泡就行了  
  买个养生壶,不用了还可以烧水喝
  @我爱小懒懒 23楼
19:26:13  lz我和你是一个地方的,为什么不去省中医院呢?听过很多医生都说市中医院不好。  我之前在省中看病的时候,医生都直接不让我代煎,说是药效差,因为你一次开七付药,医院全部倒在一个大锅里,煎20分钟,然后分成14包,自己在家是要分成七天煎14次的,药效相差的可想而知啦。  -----------------------------  额 我不是南京的 我是安徽的 安徽的医疗水平实在是……市中医院也是听别人介绍的 省中医院更好吗?我以前还去过江苏省人民医院 后来觉得医生好像有点故意夸大病情 就没再看下去
  回复第26楼,@浅紫樱  医院不是有免煎的中药粉粉么,直接冲泡就行了   --------------------------  我这次开的就是这样的,但不知道跟自己在家煎比哪种效果好。药汁是蛮浓的,小包太多。  
04:15:00  回复第26楼,@浅紫樱   医院不是有免煎的中药粉粉么,直接冲泡就行了   --------------------------   我这次开的就是这样的,但不知道跟自己在家煎比哪种效果好。药汁是蛮浓的,小包太多。   —————————————————  医生说是都一样,自己煎的比较淡,可能是我水放多了,泡的粉可以少放点水,两三口能喝光,感觉挺方便,我们这的医院选择免煎的人很多的。  
  回复第28楼,@苏灰的橡皮君  @我爱小懒懒 23楼
19:26:13   lz我和你是一个地方的,为什么不去省中医院呢?听过很多医生都说市中医院不好。   我之前在省中看病的时候,医生都直接不让我代煎,说是药效差,因为你一次开七付药,医院全部倒在一个大锅里,煎20分钟,然后分成14包,自己在家是要分成七天煎14次的,药效相差的可想而知啦。   -----------------------------   额 我不是南京的 我是安徽的 安徽的医疗水平实在是……市中医院也是听别人介绍的 省中医院更好吗?我以前还去过江苏省人民医院 后来觉得医生好像有点故意夸大病情 就没再看下去  --------------------------  我是安徽合肥的,我姐是中医学院的,她让我自己煎  
  不吃中药最好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熬制中药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