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老人大便失禁怎么办如何治疗

老年人大便失禁怎么调节,治疗。谢谢回答
老年人大便失禁怎么调节,治疗。谢谢回答
老年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或称肛门失禁(anal incontinence)是指每天至少2次或2次以上不随意控制的排便和排气。它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具有多种病理生理基础的一种临床症状老年人的发生率约为1%老年住院病人较多见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大便失禁常见于老年人轻度的大便失禁常不被患者和医生所重视确切的发病率报告不多。国外有人统计65岁以上的一般人群中,其发病率男性为10.9‰,女性为13.3‰,而生活在老年之家者则为10%~17%,在住院的老年病人中为13%~47%。大便失禁的发生机制有多种因素。最重要的是内、外肛门括约肌张力和直肠感觉受损。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研究提示肌肉萎缩是由于神经支配丧失的结果。
病因&&
大便失禁的病因繁多,1种或多种病因均能引起大便失禁大便失禁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可按失禁的程度、性质、直肠感觉和病因等分类,也可以中医辨证分型,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其病因分类如下:
1.大便性状的改变
(1)肠易激综合征。
(2)炎症性肠病
(3)感染性腹泻
(4)滥用泻剂。
(5)吸收不良综合征。
(6)短肠综合征。
(7)放射性肠炎
2.肠容量或顺应性异常
(1)炎症性肠病
(2)直肠容量缺损
(3)直肠缺血。
(4)胶原血管性疾病。
(5)直肠肿瘤。
(6)直肠外压迫
3.直肠感觉异常
(1)神经系病变。
(2)溢出性失禁。
4.括约肌或盆底功能异常
(1)括约肌解剖学缺损。
(2)盆底肌丧失神经支配
(3)先天性异常。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粪块嵌塞、直肠感觉异常、肛门括约肌压力降低、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痴呆、医源性的等等。
发病机制&&
正常排便活动在是神经内分泌调节下条件反射的随意活动,是多系统参加的复杂生理过程。结肠内粪便或气体随着结肠节律性收缩运动和胃结肠反射的不自主活动到达直肠下段后,刺激直肠壁压力感受器。当腔内压达到一定阈值时,交感神经兴奋,直肠扩张、内括约肌收缩,肛隐窝受到刺激而产生便意。这一冲动沿内脏传入神经骶副交感神经传入腰髓的排粪中枢,再传入大脑皮质感觉区和运动区。当大脑皮质解除排便的抑制时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松弛,即可出现排便活动
关于大便失禁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正常大便的自控有赖于许多因素:大脑的功能粪便的容量和稠度、结肠的传输、直肠的膨胀性、肛门括约肌的功能、肛门直肠的敏感性和肛门直肠反射等。这些因素中任何1个或多个因素的异常都可能导致大便失禁。
正常的排便需要适当的肛门直肠感觉。盆底感受器在察觉直肠内存在粪便方面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粪块嵌塞和溢出性大便失禁患者均有直肠感觉的降低,外伤性和特发性大便失禁(idiopathic fecal incontinence)的患者可能有肛管感觉的异常。特发性大便失禁或称神经源性大便失禁,它是由于控制盆底横纹肌及肛门外括约肌的神经进行性损害及内括约肌功能减退所致。
症状&&
临床表现:
大便失禁较多见于老年人,且通常发生于机体较虚弱的状态下同时常存在便秘或小便失禁。女性发生的大便失禁较男性多见,经产妇则更多。
大便失禁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便和排气失控,轻症失禁患者对排气和液体性粪便的控制能力丧失,其内裤偶尔弄脏,重症患者对固体性粪便也无控制能力,表现为肛门频繁地排出粪便,如果患者能够迅速找到厕所,则可以避免弄脏衣裤。本症患者常因肛门会阴区长期潮湿不洁,污染衣裤、床单等而影响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体检可见肛门会阴区潮湿不洁、湿疹溃疡瘢痕、肛周皮肤瘢痕肛门松弛,有时可见直肠脱垂。指检可触及坚硬的粪块或肿瘤等,可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和伸展,其收缩力减弱或消失。仔细检查能准确判断收缩无力的部位并可显示肛管反射消失。
并发症:
大便失禁护理工作较困难容易发生皮肤损伤,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诊断:
仔细的询问和体检可识别大多数大便失禁的病因。治疗前放射学和生理学检查能够确认诊断,有关的胃肠功能异常和检测肛门括约肌的缺损情况可提供客观的基础资料。
1.问诊& 50%大便失禁患者不会主动诉说有症状,除非详细询问询问病史是一门艺术。患者就诊时,医生有责任鼓励病人详细叙述病史和引导或直接询问有关情况。
(1)病史:了解有无手术、产伤、外伤史,病程及治疗经过等。
(2)症状:包括:①排便的自控能力,有无便意,每天大便次数自我护理条件;②肛肠外症状,如排尿异常,脊柱情况,智力神智和精神状况等。
2.局部检查& 肛门检查可了解有无局部因素导致的大便失禁。
(1)视诊:注意有无粪便污染、溃疡、湿疹皮肤瘢痕、黏膜脱出、肛门扩张等情况。
(2)指诊:注意肛门括约肌收缩力肛门直肠环张力等。
(3)内镜:观察直肠黏膜颜色,有无溃疡、炎症、出血肿瘤、狭窄和肛瘘等等。
3.实验室检查& 肛门直肠的功能具有包括任何时候允许排便与维持自控能力的多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因此,某种特殊检查可检验这种机制的一个方面,临床评价必须根据各种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评价盆底和括约肌功能的常用诊断性实验包括:
(1)肛管直肠测压:包括肛门内括约肌控制的静息压,外括约肌随意收缩时最大压力,舒张时刺激的知觉阈值。在大便失禁时肛门静息压和最大压力均下降。
(2)肌电图:是反映盆底肌肉及括约肌的生理活动了解神经和肌肉损伤部位与程度的客观依据。
(3)排粪造影:可记录排粪时的动态变化,通过直肠角改变,能推测耻骨直肠肌的状态和损伤程度。
(4)生理盐水灌肠试验:通过坐位时向直肠内注入1500ml的生理盐水,记录漏出量和最大保留量了解排便的自控能力。大便失禁时保留量下降或为零。
(5)肛管超声图:可准确判断肛门括约肌缺损部位和不对称性测量内括约肌的厚度。
鉴别诊断:
临床须与肠道炎症引起的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肛瘘等相鉴别。
治疗&&
老年人大便失禁的处理应高度重视个体化治疗,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大便失禁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老年人通常表现为轻度的大便失禁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得到满意的疗效大便失禁的临床治疗包括内科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1.内科治疗& 对于大便失禁患者,应首先进行内科保守治疗,这也是手术治疗的基础。
(1)调整饮食、生活习惯:避免大量饮食、食用粗糙和有刺激性的饮食。对固体性粪便失禁每天饭后按时甘油灌肠和鼓励病人多活动是有利的
(2)清洁局部: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便后坐浴。大便过频时应洗肠,有湿疹时予锌霜外用
(3)清除粪块嵌塞:对粪便嵌顿者须及时清除,单纯洗肠不能奏效者应戴手套用手将直肠内干粗的粪块分割后再灌肠排出。清除粪块嵌塞的目的不仅鶒是缓解嵌塞,更主要的是防止复发,不能完全清除结肠内的粪块是复发的最常见的原因。为避免复发,这类患者应定期灌肠,适当增加液体和纤维素性饮食鼓励多运动,必要可按便秘加用药物治疗。总之,要保持直肠空虚、清洁。
(4)应用止泻剂:对全结肠切除术后或腹泻患者,可予复方樟脑酊(樟脑酊)、氰苯哌酯/阿托品(复方苯乙哌啶)、碱式碳酸铋(次碳酸铋)等治疗。
(5)针灸:对末梢神经损伤所致的大便失禁患者,可行针灸治疗如选择长强、百会承山等穴位。
2.生物反馈治疗& 近年来该法已被用于大便失禁,成功率为70%~80%。对于肛门外括约肌尚有一定支配的特发性大便失禁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方法是将一个球囊放入患者的直肠,球囊的压力结果让患者看到。当球囊充气达一定的体积时,患者应该感觉到直肠的膨胀感并根据球囊压力的变化用力做缩肛动作球囊每充气1次,患者根据所看到的球囊压力变化就做1次缩肛动作,每天坚持这种反馈训练,在患者能够感觉球囊对直肠的膨胀的前提下球囊的充气量逐渐减少,直至患者能够建立正常的肛门直肠协调运动。对特发性大便失禁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的先决条件是患者的肛门外括约肌尚存一些神经支配,直肠尚有一定感觉能力对那些完全失去神经支配的患者,这种训练的结果令人失望。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价值低廉、见效迅速、安全的治疗方法。
3.外科治疗&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的原则:手术应力求恢复肛门直肠和括约肌的正常解剖和生理状态,括约肌功能恢复有赖于:①将直肠恢复成一个足够大而能扩张的容量,并恢复其顺应性;②修补、加强或重建内外括约肌结构。手术时,解剖层次力求清楚。对感觉性失禁,则实行皮肤的移植或移位术。术后要重视功能锻炼,使排便功能易于恢复。
(2)手术治疗方法选择:手术方法的选择包括对原发病的治疗和对大便失禁的治疗两个方面。如直肠脱垂继发的大便失禁先采用注射疗法直肠黏膜瘢痕支持固定或经腹悬吊等若因肛门外括约肌损伤引起,如3~4度的产伤及广泛的漏管切除术,延迟修补成功的机会较高,括约肌成形术及重建会阴是较常用的术式,成功率达80%左右;在合并括约肌神经损伤时,疗效较差对括约肌损伤或合并盆底神经损伤病人做括约肌成形术时,可增加肛后修补,能提高疗效。神经性大便失禁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保守的治疗方法对40%病人有效,外科治疗有时可能取得成功,最常用方法是肛后修补术,60%~90%行此手术的病人可得到改善但仅有24%~58%病人在术后6~12个月能节制大便。一些资料表明,盆底前后壁联合修补术能提高疗效,通过移植肌条可重建肛门。原发病治愈肛门失禁可能随之消失或好转
预防&&
大便失禁采用内科保守的治疗方法对40%病人有效,外科治疗60%~90%病人得到改善,但仅有24%~58%病人在术后6~12个月能节制大便
预防:
1.肛门直肠损伤的处理& 肛门直肠损伤所造成肛功能损害,与其损伤的原因和程度有关因此,及时正确地处理损伤,常常是保存排便功能的重要环节
2.重视肛肠疾病的治疗& 肛门先天性在做修复成形术时,必须重视原有肛门括约肌的利用,特别是肛管直肠环的重建,是术后恢复排便功能的关键。
的感言:谢谢帮助
等待您来回答
其它疾病领域专家当季多发症状
当前位置:
大便失禁(肛门失禁)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疾病用药:
疾病自测:
什么是大便失禁
  肛门失禁是泛指消化道下端出口处失去正常的控制,这包括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程度,如睡眠时不能控制排便,排气时出现漏粪和不能控制稀便,直至完全不能控制排气和排便等。
大便失禁相关信息
大便失禁知识
关注疾病排行你好,建议服用补中益气丸看看。另外需要避免受凉。也不能长期使用开塞露等药物刺激。
1、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尽可能避免久坐不动;坚持吃早餐,以及时引起结肠反射,产生便意;改正忍便的习惯、定时入厕、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等。2、掌握饮水技巧: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大口大口地喝水,使水 来不及在胃肠道吸收便到达结肠,这样才有利于粪便松软,易于排出。最好早晨空腹饮水两大杯。3、饮食粗细搭配:多吃芹菜、韭菜、莲藕、紫菜、芝麻、海带、瓜果等含粗纤维量高的食物。4、服用适合的通便产品:出于快速解决问题,保持畅通,减少刺激的考虑,尽可能选择既能解决便秘困扰,又能改善胃肠道功能的调理型通便产品。
可能是饮食不合适导致的形成原因 进食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暴饮、暴食、饮用烈酒、浓茶、浓咖啡等,导致胃粘膜炎性病变。
食物腐烂或不卫生,导致消化系统细菌感染。蔬菜、水果上的农药残留,大鱼、大肉中的激素残留等,导致肠内菌群失调,产生消化不良。
现代人误把服用各种药物当作身体健康的保障,其实各种药物成分会直接破坏胃的保护组织,导致胃炎、胃溃疡病的发生。
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强大的精神压力以及不良情绪等。 95%的疾病与肠内微生态有关: 人体的黏膜是第一道免疫防线,而胃肠道黏膜的面积是人体中最大的,有一个网球场那么大,约300平方米。所谓“病从口入”,据统计95%以上的疾病直接或间接与消化道有关。保持微生态平衡、健康的胃肠菌群,是保持人体免疫力的重要一环,可以吸收营养、维生素等活性物质,并能有效的消除和分解毒物质。首先,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以防止便秘,下痢和胃肠障碍等。 其次,增加肠道内维生素、氨基酸含量同时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 再次,增强人体免疫机能,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 最后,综合调理肠胃机能,恢复肠胃代谢平衡。
Bifidobacterium是1899年由法国学者Tissier从母乳营养儿的粪便中分离出的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末端常常分叉,故名双歧杆菌。双歧杆菌是肠胃有益菌的保护者和领导者,堪称人类“第一益生菌”。胃肠道菌群的动态平衡是健康的前提和标准,是多种营养要素的源泉,是人体基本健康的保证。补充双歧杆菌可迅速杀灭肠胃道有害菌,快而彻底,30分钟起效。是名副其实的胃肠治疗、调理专家。 九株浓缩液内的双岐杆菌1.世界双岐杆菌之王九株浓缩液所含的双歧杆菌每克含量突破350亿,是国内同类产品的175倍,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30-50倍,被誉为“世界双歧杆菌之王”。2.九株适用人群主要原料:双歧杆菌 适宜人群:适用于慢性肠炎、结肠炎、慢性胃炎、胃窦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返酸、打嗝、腹泻、便秘、肠鸣、粘液便、脓血便、消化不良、便不成形、睡眠不佳、小儿厌食等人群。 食用方法:每日2-3次,每次10-30ML,本品可直接饮用,也可加入糖、蜂蜜或温水(50度以下)兑饮。保存方法:本品宜保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保 质 期:18个月3.九株呵护肠胃四步曲治标---疾病症状正常化(对标:服用1周):腹泻反复发作、胃痛、烧心、反酸、脓血便和堵闷等症状缓解,食欲改善,排便通畅,实现胃肠功能症状总体向康复方向转变; 治本---胃肠功能正常化(对本:服用1个月):修复受损的组织细胞,实现胃肠免疫系统、胃肠菌群分布、胃肠微循环、胃肠蠕动、胃肠及消化腺分泌等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化; 求本----整体功能正常化(求本:服用2个月):实现人体消化系统及其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和系统间功能运转的正常化,在此阶段胃肠功能彻底恢复正常; 固本---自我康复能力正常化(养本:坚持服用):实现人体胃肠抗病能力、自我康复能力和自我保持健康的能力正常化,实现胃肠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正常化,从而最终达到疾病的彻底康复!4.消费者反馈:九株功效看得见1.胃胀、胃痛、返酸、打嗝:服用九株浓缩液30分钟起效。 2.食欲不震、消化不良:服用九株浓缩液2-3天,食欲明显增强,消化功能显著提高。 3.大便稀、大便次数多:服用九株浓缩液3-6天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4.腹胀、腹痛经常发生:服用九株浓缩液10-15天,炎症、溃疡面逐渐得到修复,腹胀、腹痛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5.九株浓缩液排毒效果好:服用九株浓缩液,大便恶臭、口臭消失快。 6.气色不好,感冒等常见病不断:服用九株浓缩液30天左右,肠道双歧杆菌趋于正常,肠胃免疫力也会大大提高,人的气色变好,感冒明显减少。 九株浓缩液不是中药,也不是西药,是生物食品,无任何毒副作用,可放心服用!
精彩健康专题
服务声明:网络沟通无法像面诊过程那样,不能全面了解您的健康状况,因此医生的健康指导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要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04-
卫生许可证:[京药第110106-JX0210号] [京ICP证060786号] [(京)-经营性-] [京卫网审【2010】第0087号]第三方公司可能在有问必答网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有问必答网无关,有问必答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老人大小便失禁怎么办
老人大小便失禁怎么办
我岳父行动不便已多年 现在年龄大了 大小便失禁 给家人带来很大的负担 请问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
或者是药物 或者是理疗 或者是什么护理地方法
男 65岁 因颈椎压迫神经导致行动不便 已手术 其他方面尚可
大小便失禁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下面我们来看看形成失禁的原因和怎样控制失禁的情况。
  成因
  随着年龄变化,大小便失禁变得越来越平常,这是因为盆骨处肌肉、韧带和能够使膀胱和肠道保持紧密的组织变弱并且功能逐渐衰退。
  压力型失禁
  40岁以上的女性几乎有五分之一都有过这种类型失禁的经历,这是由于腹部的压力增加,膀胱括约肌和盆骨不能保持膀胱的紧密性。压力型失禁通常会发生在人大笑、咳嗽、打喷嚏或者运动的时候。
  膀胱过敏
  如果膀胱肌肉出现不受控的痉挛,膀胱会突然要抽空从而会引起失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膀胱过敏。
  严重便秘
  由于粪便堵塞肠道,所以当通便药物经过堵塞的位置时,就会引起失禁性腹泻。
  感染
  肾脏或者尿道感染都会影响膀胱的正常控制能力。
  神经组织损伤
  由于神经系统受损也可以引起大小便失禁,例如脊髓受损或一些疾病如多发性硬化。
  疾病
  疾病不但使人体功能受损而且还会增加失禁的风险。直肠或者肛门肿瘤都会引起大便失禁。
  影响的人群
  在年老的女性中受到失禁影响的起码有20%以上。其中一个原因是更年期后雌性激素水平的降低。
  虽然小便失禁在男性中较为少见但并不是没有,特别是有前列腺疾病或者身体虚弱的男性。失禁在行动不便或者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因为行动不便从而影响他们上厕所的能力。在疗养院中经常可以看到老年人失禁的情况出现。
  你需要做的
  如果你在咳嗽、笑或者走动的时候有少量小便溢出的话,就需要尽快向医生咨询。失禁并不是无法避免的,你也不必逆来顺受。至于大便失禁更加不是正常的现象,所以需要仔细的身体检查。
  如何治疗失禁
  医生会跟你解释病况,进行检查并且安排进一步的测试。他也会建议一些自助式治疗方法,你可以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前试一下。
  o 肠道锻炼法有助于缓解一些大便失禁的症状,并且对于尽快恢复也是十分重要的,必要时还需要膳食和药物辅助。
  o 运动对于女性盆骨肌肉在生育时所受损伤的加强与修复非常有帮助。同时也有利于解决其他一些会对膀胱产生压力的问题,例如便秘和子宫肌瘤。另外减掉多余的体重也是有益的。
  o 药物可以治疗小便失禁,但要看病因。大部分药物都是提高和修复膀胱的肌肉组织的能力。通常病人需要接受几个月的药物治疗。
  小便失禁并不是严重的或者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会扰乱生活的秩序。适当的治疗是完全可以改善和治愈的,所以无需讳疾忌医。至于大便失禁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其他回答 (5)
快點去看醫生問個究竟
這些可大可小的
在吃一點可能沒得救
用人参泡黄酒,加少量的人参,最好在加点其它的如鹿茸、冻虫夏草等.
用通塞路.便宜.实用
上尿不湿吧
等待您来回答
民风民俗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拉队大便失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