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咖啡奶泡的正确方法怎样操作才不会对人有伤

如何打奶泡汇总
机器蒸汽管打奶泡汇总
准备知识。了解咖啡机蒸汽系统的正确操作流程,明白打奶泡前后空喷蒸汽管的目的是什么,明白毛巾和随手清洁在咖啡制作中的重要意义。学会如何用喷头接触奶面,选点的位置、选点的深度。
两个温度问题。一个是发泡的起止温度,一个是奶泡制作完成的温度。这两个温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奶泡的打发原理是否掌握。先说发泡,牛奶最初是冷的(最好能充分冷藏在5℃),这可以延长发泡时间,使其能发泡充分泡沫细腻,然后打开蒸汽阀,对牛奶进行发泡。发泡至和我们人体温度一致的时候(手感不冷不热),发泡截止。接下来说说打奶泡截止时的温度。我只说说这个温度在手上的感觉是什么。这个温度我们用手感觉的时候(处于持续加热中)是烫手,但能忍受两三秒的时间;温感一到就停止加热(停止加热后端在手上感觉是很烫,但能拿得住)。
有的地方用温度计来量,我认为这种教授方法不好,技术,是需要人用心去悟的东西,借助外力对人本身技术的提升没有太大好处。晓寒认为科学计量也是好的,中医就很难传承嘛。
角度问题。认识一个打奶泡拉花缸与咖啡机蒸汽管接触的一个死角度。看了好多国内外咖啡师操作打奶泡,加上自己不断的尝试,发现打奶泡有一个死角度,就像打电子游戏,有些死角是子弹打不到你的,但你可以打到别人。这个角度用文字说起来很麻烦,大概是拉花缸的缸嘴一定要抬起来,缸体要根据奶泡的转动方向倾斜。
旋涡问题。旋涡的作用是把发泡发出来的粗泡沫通过旋涡扯到液面以下,使表面干净。旋涡有很多种状态,每种状态都需要观察并记住。这点说起来好深,我简单一点吧,要想有旋涡,蒸汽管的喷头不能太深入奶面下。
拉花缸移动问题。喷头与奶面接触好,即打开蒸汽阀,这时拉花缸非常缓慢向下移动,会听到“吃吃”的蒸汽与奶液“剪切”(关于剪切力,以后讨论牛奶发泡原理的时候,慢慢聊!)所发出的声音,俗称“进气声”。进气到人体温度这个声音就不能再出现了,否则,表面会有特别大的粗泡沫。此时把拉花缸向上移一点(只移一点,这很重要,很多人理解为持续向上移,这非常错误),让蒸汽喷头离开剪切面,以听不到“吃吃”声即可。此时通过调整拉花缸角度,记住是角度,而非喷头与表面的位置(非常小的角度调整),找到旋涡,把发泡阶段的粗泡沫扯下表面,定点持续到温度到达烫手的温度即可。
蒸汽量问题。我常在一些资料上看到这样的描述:打奶泡时,喷嘴一接触奶面,就全部打开蒸汽阀。这一点我不太认同(两段式蒸汽阀门除外,因为那根本没办法去操作蒸汽量,在这里我通指主流的旋钮式的蒸汽阀)。其实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做为初学者,对手上的轻重是没办法去控制的,阀门钮常被拧滑丝。即使是咖啡达人们,我也觉得最好不要采用这个指导思想去操作蒸汽阀门。回到主题,先说说气压。气压在锅炉里形成后,我们打开蒸汽阀,不管打开多大,蒸汽都是以这个压力往外喷。只是气量有点小,不是压力小。我建议只需打开阀门到能够正常打奶泡的范围就可以了,没必要全开。如果接受这个理论观点,你店里的咖啡机阀门就长寿了。如果接受这个观点,我再来说这个职业习惯养成方法。比如你的咖啡机仅需朝开的方向拧三下(切记,是三下,而非三圈),就能够喷出足够用于打奶泡的蒸汽量,那么请你以后一直用这个方法操作你的那台咖啡机蒸汽阀门。开也三下,关也三下。当然,如果开两下或四下才有充足的蒸汽量,那就按上面的方法,以此类推。这样阀门再也不会出现关得过紧或开到滑丝这样的情况,恭喜你家阀门长寿了!
杀猪般的尖叫声问题。牛奶没有发泡这个过程,或发泡量非常少,就会产生这个声音。直接原因就是喷头太深入牛奶表面以下。避免它出现的方法是把拉花缸往下移,使喷头不要深入牛奶表面太多,此声音就马上消失,换来的是我们想要听到的“吃吃”声。
蒸汽控制力问题。就是不管用多大的气压(在锅炉允许范围,个人理解:0.8-1.2bar),都能够打出质量非常到位的奶泡来。先建立一个前提:用600ml中号拉花缸(老式),打一缸适量满的奶泡,制作WBC标准的两杯奶泡厚度在1cm的cappuccino。这个课题指的是奶泡分配问题,即如何使两杯cappuccino的奶泡厚度一致的问题。我们稍有经验的操作者都清楚,要实现这一点是有一些小技巧的,这个技巧不难掌握,但你一定要深刻地了解打好的奶泡在缸中所处的状态。
奶泡控制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奶泡发泡程度。奶泡发泡程度,是最难练习的一种控制力,这个控制力要求操作者要有很强的理解能力,能参透牛奶发泡的原理。最简单可行的控制方法是:靠中比靠边强,靠上比靠下强。这点如何理解呢?喷嘴越靠近拉花缸中部(但尽量不要在中间点,不然无法控制),发泡越多、越强烈;越靠近缸壁(但不要太挨着缸壁,这会影响进气),奶泡量越少。喷嘴在第一个温度到达前越靠近液面,发泡越多。反之亦然!这个控制力我们练习了有什么用处呢?前面已经说过,打奶泡的几个标准,其中一个是想打多少奶泡就打多少奶泡;想打七分满,决不打九分满;做一杯出品,决不打两杯的奶泡量出来;每次做出来的cappuccino在奶泡质量方面一定是一致的。在这个控制力练习中,有一个三点一线的理论在里面(见图),这三点分别是:缸嘴、缸把与喷头,这三点在一条直线上,通过调节1号点与2号点的距离,实现奶泡程度的控制。二是奶泡表面干净度。这个是相对容易的一个控制力练习,前面我们说过打奶泡的一个死角问题。虽然对奶泡的理解达到一定程度后,角度问题已经不重要了,但对于初学者或还没有参透牛奶发泡原理的操作者来说,这个角度还是要掌握的。这个角度很有意思,在比赛中,国内外多届冠军的奶泡角度都是这样的,由于它没有办法用文字来说,我也没办法手把手帮大家一起领悟,那就请各位去找些奶泡打得好的视频来看,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如果一直找不到,那就等笔者的书出版的时候再买一本来看,我会做成视频,但愿能解决这个事儿。这里顺便说一个看视频的方法,不要去看拉花缸内部,内部的图我已绘出,主要看拉花缸与咖啡机、与蒸汽管的相互关系。一直看、使劲看,看到你找到感觉为止。顺便还说一个事儿,就是国内小范围流传的一些从台湾过来的关于咖啡方面的书籍对此问题也有一个误导。在说这个误导前,我先申明,本人在此类书籍中吸收到了很多有用的咖啡资讯,也学到了很多的方法,这里对作者们表示感谢!现在说一下误导,这些书的图示中,很多是把拉花缸平放的,这点不太适合初学者,个人意见:勿仿!
.打奶泡的关键环节(手工、机器都要学习)
奶泡的处理,关键步骤。牛奶打发后,还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奶泡,而是处于分层状态,下层是被加热的牛奶,上层是打发后的“奶沫”,所以我们要对打发后的牛奶进行处理。上下抖动,去掉表面的粗泡沫;摇晃,让热牛奶与上层奶沫充分混合,形成奶泡。这一步也可以通过两个拉花缸来回倒实现(我比较主张采用此方法)。这一步好关键,一些朋友特别不重视这点,那就前功尽弃了。
把打好的成品在两个缸里来回的倒几次,使热牛奶与奶沫充分混合,接着把它们平均分在两个缸里,然后再“少量”地来回倒几次,这样就分配均匀了。很多朋友只做了前面动作,没有做后面的少量分配动作,所以会有不匀的现像。当然,这里用文字描述出来,会很难理解,不过你试着做几次就明白了。简单说,就是分配奶沫的量。用这个方法即可达到两个杯子里的奶沫厚度一致的目的。
几个小提示:一是拉花前,奶泡一直在拉花缸里处于摇晃状态,避免因此面造成的分层再次出现,这是一个职业习惯,要求一定要养成。二是摇晃时如出现奶沫集中在形成的旋涡中间呈一个小球,证明奶沫分配不匀,这时还需再分配一次;三是出品前,倒一点在旁边,试试奶泡流出的手感再动手做出品。四是做双环类cappuccino时注意奶沫集中在拉花缸底部,用匙刮的时候尽量住里伸。
对奶泡质量的要求。第一个标准是:表面要能反光。细腻、像天鹅绒般、要滑口。第二个标准是:表面没有一粒粗泡沫。这个需要很到位的奶泡控制能力,当然这也是反光的前提。大于直径1mm的都叫粗泡沫。第三个标准是:在加奶量一致的情况下(都加在缸嘴底部的位置),不管打六成满还是七、八、九成或全满,打出的温度要一致。第四个标准是:做两杯cappuccino,以WBC标准杯做,奶泡倒入杯后,拉花缸里一滴不剩。以上这四个标准做到了,我认为在视觉、手感和技术上,起码它算是一缸不错的奶泡了。前面还说到一个听觉,这取决于牛奶,刚打好的奶泡,一定要听不到很连续的爆破声,这才能保证奶泡在杯中的持久力。
奶泡不能注入的解决。做cappuccino类咖啡的时候,会出现奶泡不能顺利注入espresso的问题,这是为什么呢?第一是奶泡打到了八九成满,比较dry,可以打少一成来解决。第二是espresso的crema表面离杯子底太浅,导致奶泡一注入就浮在了crema上。解决:尽量地把杯子拿斜,增加crema表表面与杯子底的深度。在注入时,朝最深处注入。第三是奶泡注入espresso的时候快挨着杯子了,导致奶泡穿透crema的力度不够。解决:将拉花缸高于杯口10-15cm注入奶泡,增加奶泡向crema注入的加速度,以使其顺利穿透crema。第四是用融合手法来解决。如果注入奶泡时奶泡还是白在crema上(对小量,表面1/3左右有效果),那就马上减少奶泡注入量,在杯中打个圈,再把拉花缸向上提,就可以把变白的冲到crema下面。第五是用七分满或六分满奶泡拉花时,还没有加大流量,就把crema给冲散了。解决:减小奶泡流量,缓慢在整个crema上画圈,直至融合到位。
关于的分类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可以把cappuccino按奶泡的质量进行分类,分为三类,一个是wet cappuccino、一个是dry
cappuccino,还有一个是介于两者之间的half cappuccino。那我们怎么来区别这三种cappuccino呢?如果奶泡技术过关的话,可以采用奶泡质量来进行区分,如下:前提:600ml(中号)左右拉花缸,装奶在缸嘴底部。一是wet cappuccino打奶泡呈6、7成满;(此奶泡做树叶等纹路要求多的花纹非常好看,同时,此奶泡还可以拿来做latte)。二是dry cappuccino打奶泡呈全满。三是half cappuccino打奶泡在8成满;本人更喜欢9成满奶泡。(此奶泡做心、苹果及郁金香类花纹很棒)。其实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奶泡,用它来制作我们日常工作中常见的cappuccino。提示:现在就去练习,心中想打一缸7成满奶泡,决不打成9成满。行动吧!
对于奶泡,有这样几个误区是我们要了解,这才能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奶泡。
利用上下抖拉花缸,把表面粗泡沫去掉。这是很好的方法,但很多朋友对这种方法产生了很强的依赖,自己奶泡没有打好,不去总结为什么没有打好,而采用这种手段去弥补。长此以往,就产生了依赖,这里我一定说一下,如果仅靠这种方式来去粗泡沫,奶泡技术是没有办法提升的,也练不成拉花的高级技巧。
这个方法是我最排斥的。虽然在比赛中有些选手用些方法,但我认为这是其奶泡技术不过关,表面粗泡太多,抖也抖不掉,只能舀。但凡用类似手法来处理奶泡的,请一定加强你在打奶泡中蒸汽的控制技术。
把奶泡打起了后,放置在旁边静一小会。这种方法很恼火,这是奶泡技术还没有入门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会使奶泡的分层加剧,热奶与奶沫的融合会很不容易完成,稍不注意,就变成奶是奶、沫是沫。整杯咖啡没有平衡口感。
两个拉花缸来会倒时处于很高的位置,本来的目的是融合,反而激起更多的粗泡。
奶泡没打好,怪蒸汽。笔者认为,咖啡机蒸汽压力(即锅炉压力)在0.8BAR是比较好掌握的打奶泡气压,这个压力打奶泡很绵长,也很容易把牛奶发泡的原理搞懂,但做一杯奶泡需要13秒左右,呵,没有压力大的快。如果气压在1.0或1.1BAR的话,那打奶泡的方式和方法会有所改变,但原理是一样的。(这一点要排除因蒸汽不纯,导致的“吐”的现像,拉花缸也抖得厉害,如出现这个现像,请把蒸汽排空,再充分加热一次试试就对了。)
转自咖啡沙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咖啡机使用方法|咖啡机的使用方法|咖啡机怎么用
咖啡机使用方法|咖啡机的使用方法|
[文老师博客,咖啡之路]
以下是一个咖啡机的用户手册,感觉使用方法有一点点复杂哈,嘿嘿。
按照文老师所理解的,简单给大家介绍下,我们最常使用的咖啡机是半自动咖啡机。
对于一个流程比较成熟的方法基本就是:
第一步是开电源,让咖啡机自动开始加热并烧水,嘿嘿。
第二步,等水压气压达到一定阶段可以使用了,然后磨咖啡粉。
第三步,压咖啡粉,备用。
第四步,暖杯,用咖啡机制作浓缩咖啡。
第五步,打奶泡。
第六步,拉花,OK ,完了。
半自动意式咖啡机使用就这样简单。
日21:07:41
La Pavoni Bar e Hotel咖啡机使用手册
1. 手册的使用,保存和供货商免责条款
本书用于指导用户和有关维修人员对相关机器的
安装,使用,清洁和维护操作.请仔细阅读并妥
善保存此书,以备随时查阅.
用户由下列因素所导致的人,物损失不属于供货
商的责任范围。
8. 出品系统的控制
8.1 使用BAR L 机型
BAR L机型配的是压杆式冲泡系统.
冲咖啡时,用手将压杆(26)往下扳到位,当有适
量咖啡流出时,将压杆往上推回一半行程,然后松手.
机器不带电动泵,也没有自动加水系统,但可以选
8.2 使用BAR S 机型
BAR S机型配的是微动开关控制的半自动连续出
品冲泡系统.
冲咖啡时,将控制杆(27)往下扳,联动的微动开
关启动电泵,将水压入冲泡系统.系统的内部装置还可
以进行预冲泡处理,从而得到各种样式的咖啡.待流出
适量咖啡后,将控制杆(27)往上推,回位,停流.
8.3 使用BAR M 和HOTEL M机型
这两种机型配的是带电磁阀的半自动连续出品冲
冲咖啡时,按下控制板(18)上的带灯开关(17),
启动电泵加压供水,同时打开电磁阀,热水流入冲泡系
统,浸湿咖啡粉,做预冲泡处理.待有适量咖啡流出后,
关闭开关(17),停流.
8.4 使用BAR V 和HOTEL V机型
这两种机型配的是带电磁阀的全自动连续出品冲
泡系统,可预设出品量,冲泡操作由微电脑控制,控制
板(17)上有四种出品量选择键,每个冲泡系统有独立
的停止按键,热水系统配有定时器.
"*"(E)键是出品开始/停止键.
机器有两种出品模式选择:① 按"*"(E)键,
在半自动模式下运行;② 按四种出品量选择键,出品
按预设自动进行.
品量的设定
按住"*"(E)键停留10秒钟,即切换到编程操
作,对应的冲泡系统控键盘上的LED指示灯缓缓闪烁.
放开"*"(E)键,(LED灯仍闪)选按要进行定
咖啡机的使用方法量设定的出品量选择键,开始有咖啡流出.当流出量达
到要求时,按下该控键盘上的任一键,咖啡停流,上述
流出量即存储在机器里,同时,退出编程操作,LED
重复上述操作,设定其他出品选择键,或,改变已
对于多头机型,当对左边第一组出品系统进行设定
时,紧邻的第二,三组出品系统自动完成与第一组相同
的设定.如果希望第二组出品系统的设定与第一组不
同,则需要重新对第二组出品系统进行设定,此时,
17. 排除故障(咖啡机的使用方法)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解决办法
机器不启动
1. 未开电源
2. 未开选择器
3. 电源接线不对
1. 将电源开关置于"ON"位置.
2. 将选择器开关置于 位置.
3. 重新检查接线
1. 水源未打开
2. 泵的过滤器堵塞
3. 电动泵不工作
1. 打开供水龙头
2. 更换过滤器
3.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不能出品咖啡
1. 未开水龙头
2. 电动泵不工作
3. 出品控制系统的保险丝熔断
4. 出品系统电磁阀不工作
5. 出品系统不工作
1. 开供水龙头
2.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3.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4.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5.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蒸汽嘴无蒸汽排出
1. 锅炉内水太多
2. 加热元件已坏
3. 喷嘴堵塞
4. 加热元件的热保护器断开
1. 按规定水量加水
2.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3. 清洁喷嘴
4.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锅炉内水太多
1. 泵未断电
2. 交换器穿孔
3. 自动加水电磁阀堵塞
1.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2.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3.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水漏到台面上
1. 滴水盘脏了
2. 排水管堵塞或未连接
3. 其他部位漏水
1. 清洗滴水盘
2. 更换排水管
3.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咖啡渣含水多
1. 咖啡粉磨得太细
2. 机器未预热
3. 电磁阀未脱离
1. 用研磨适度的咖啡粉
2. 等待机器达到工作温度
3.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出品流速太慢
1. 咖啡粉磨得太细
2. 滤碗托把太脏
3. 出品系统堵塞
4. 电磁阀部分堵塞
1. 用研磨适度的咖啡粉
2. 经常清洗滤碗及托把
3.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4.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出品流速太快 1. 咖啡粉磨得太粗 1. 用研磨适度的咖啡粉
出品的咖啡太凉
1. 交换器或加热元件上结垢
2. 压力开关触点生锈
3. 接电不对
4. 部分加热元件被烧坏
5. 加热元件的自动调温保护断开
1.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2.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3.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4. 更换加热元件
5. 请专业维修人员修理
出品的咖啡太烫 1. 压力开关设置不对 1. 调节压力开关螺钉,
咖啡机使用方法|咖啡机的使用方法|咖啡机怎么用。
1) 未遵守所规定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未能正确安装机器;
(3) 所用电源与机器要求不匹配;
(4) 未正确,合理地使用机器;
(5) 未按本书要求使用机器;
(6) 未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7) 随意改装机器;
(8) 未使用原厂配件,或所用配件型号不对;
(9) 意外事故.
2. 咖啡机功能简介
本机为专业用途的咖啡机,用于制作意式特浓咖
啡(Espresso),制取热水,蒸汽,加热牛奶.机
器的各部件均用无毒,耐用材料制造,易于清洁
咖啡机怎么用?为能正确使用机器,有关操作人员应仔细阅读使
咖啡机使用方法3. 安全注意事项
(1) 本机只允许由成人操作使用.使用前应仔
细阅读并充分了解使用手册的要求及安全注
(2) 操作区域内不应有无关人员.
(3) 安装,操作,维修人员应将可能形成安全
隐患的机器缺陷及时通知生产厂家.
(4) 机器应安装在适宜的环境中,环境温度应
在5 & 35之间.机器的供水源应确保安全卫
(5) 机器应由经授权的专业人员按照手册的
要求进行安装.
(6) 机器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操
(7) 为安全起见,应及时用原厂产品更换已磨
损或损坏的机器零部件.
(8) 应定期检查机器的电源线是否完好.对破
损的线缆应及时更换,不要用绝缘胶布等包缠
(9) 勿将机器置于露天环境中,日晒雨淋.
(10) 长期停机前,应将循环水管中的水排干,
以免损坏锅炉管道.
(11) 勿擅自拆除机器上的保护装置.
(12) 应妥善处置废弃的机器外包装物,勿让儿
童,动物等接触到.
(13) 无关人员使用机器时对人,物造成的危害
损失,不由供货商负责.
(14) 若用户在维修时未使用指定的原厂零配
件,供货商对机器的质保承诺即行失效.
(15) 用户应执行当地现行的通用安全规范标
准.同时,应定期对机器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
(16) 机器应良好接地.操作人员不应赤脚或湿
脚使用机器,最好铺垫木踏板,以防触电.
(17) 勿用手或身体其它部位接触锅炉,出品系
统,出品接口,热水嘴,蒸汽嘴等热烫部件,
(18) 无水时,勿使用机器.
(19) 管路堵塞可能会导致液体或蒸汽的喷溅,
造成危险.所以应使用滤水器或软水器先行处
(20) 一旦出现机械故障或操作失误,应立即关
(21) 清洁保养时,应关闭机器电源,拔下插头.
不要用水或洗涤剂冲洗机器.
(22) 杯子应擦干后再放到指定区域.
咖啡机使用方法4. 部位名称及功能 ()
1) 暖杯器开关
2) 开机指示灯
3) 四种模式的选用旋钮
5) 燃气检测按钮
6) 压电点火器
7) auto bar cappuccino
9) 锅炉加水的手动按钮
10) 可收叠的把柄
11) 蒸汽嘴
12) 泵和锅炉压力表
13) 可伸缩的热水嘴
14) 取用蒸汽的旋钮
15) 取用热水的开关
16) auto cappuccino旋钮
17) 出品控制面板
18) 控制仪表板
20) 取用蒸汽的旋钮
21) 冲泡系统
22) 滤碗托把
23) 水位指示器
24) 滴水槽
25) 滴水槽栅板
28) 奶沫输送管
29) 奶沫调节手轮
已通电,但未启动加热元件
加热元件在正常功率条件下工作
加热元件在最大功率条件下工作
15. 使用软水器
锅炉及冲泡系统中的水所含有的钙,锰等元素将
对机器造成损害.使用软水器可以吸附溶解此类杂质.
软水器中的树脂是用来吸附钙,锰等杂质的.为
保证树脂发挥功效,应定期对树脂进行再生,否则将会
影响机器的机械性能,热性能及咖啡的味道.再生的基
本原则如下:
◆8升装软水器,水的法式硬度为40度时:
*若每日出品咖啡400杯,应每10天做一次树脂
*若每日出品咖啡800杯,应每5天做一次树脂再
*若每日出品咖啡1000杯,应每3天做一次树脂
◆12升装软水器,水的法式硬度为40度时:
*若每日出品咖啡500杯,应每15天做一次树脂
*若每日出品咖啡1000杯,应每7天做一次树脂
*若每日出品咖啡1500杯,应每5天做一次树脂
*若每日出品咖啡2000杯,应每3天做一次树脂
7. 制作咖啡
做出上佳口味的意式特浓咖啡(Espresso),其关键在于
选用经过精心烘焙,调配,研磨的上好咖啡粉.单份咖
啡的出品时间在15~18秒之间,或,双份咖啡的出品时
间在30~35秒之间时,表明咖啡粉研磨适度.
研磨后的咖啡粉会很快散失香味,所以咖啡粉应即磨即
用.咖啡粉太粗时,做出的咖啡口味淡,颜色浅,无沫;
咖啡粉太细时,做出的咖啡口味重,颜色深,沫少.
温热的咖啡杯,可以保持咖啡的热度,因此,应将待用
的咖啡杯放在机器的杯架(19)上,利用锅炉的散热暖
杯.杯架上勿铺盖或放置布等物品.
使用配有暖杯器的机器时,可以按下黄色按钮(1)暖
杯.按钮指示灯亮,表明暖杯器已打开.若再次按下按
钮,即关闭暖杯器.
将滤碗装入滤碗托把(22),然后装填适量咖啡粉,(单
杯约用7克,双杯约用14克)刮平,用压粉器适当压
紧后,用手抹去周边散落的粉末.将托把插到冲泡系统
出口(21)上,向右扳转上紧.
将杯子放在出品嘴下方,选按出品控制键盘上的按键,
即有咖啡流出.流出量达到要求后,再次按下按键,咖
啡停流,出品过程完成.
制作过程完成后,不必立即卸下滤碗托把.在每天的工
作时段内,滤碗,托把在闲置时应始终插在出品口上保
温.当需要继续做咖啡时,再将托把向左扳转,卸下,
将滤碗中的废渣倒入废粉盒,重复上述制作步骤.
开机后,请不要触摸冲泡系统出口,蒸汽嘴,热水嘴,
尤其在出品或取用蒸汽,热水的过程中,不要将手放在
各出口下,以免烫伤.
咖啡机使用方法|咖啡机的使用方法|咖啡机怎么用
[文老师博客,咖啡之路]
冲洗出品头;试做几次咖啡,确认出品无异味.
可在很短的时间内直接排出些水以清除水管中的
热水长期淤塞可能产生的沉淀.
12.2 滤碗和托把
应经常检查,清除堵塞滤碗孔的废渣;
将4茶匙咖啡机专用洗粉倒入1升热水中,将滤碗
及托把浸入其中泡20~30分钟,然后用流水彻底冲洗.
12.3 滴水槽
揭开滴水栅板(25),取出滴水槽(24),清洁污渍.
12.4 机身外表
用柔软的湿布擦洗.勿用含酒精或其他溶剂的溶
液,以免损坏机身及部件上的漆皮.
13. 更换出品口的密封圈
A. 圆环挡铁;B. 喷淋器;C. 喷嘴;D. 密封套;
E. 喷嘴固定螺钉;F. 滤碗;G. 滤碗托把
在出品过程中,若有咖啡从滤碗托把的边缘溢出,
应首先检查滤碗孔是否堵塞并及时清洁.如果溢出问题
仍未解决,或,在插上滤碗托把时有明显的松晃,这表
明应更换密封套(D).更换操作步骤如下:
拧开固定螺钉(E),取下喷嘴(C)和喷淋器(B),
用改锥将圆环挡铁(A)和密封套(D)撬下来.将座
口擦干净后,装上新密封套,依次将各部件逐一装好,
14. 咖啡机使用方法给锅炉换水
每隔15~20天,应给锅炉换水,以清除陈水的杂
质.操作步骤如下:
关闭机器的电源(3),揭开滴水栅板(25),取出
滴水槽(24).拧开液面观察窗下面的排水龙头,将锅
炉内的水排空.关闭龙头.按前述加水步骤给锅炉注入
三组的设定将自动改为与第二组的设定相同.
对于四头机型,最右边的第四组出品系统不受其他
组设定的影响,需按照上述步骤单独设定.
BAR V机型的热水定量设置
按住"*"(E)键停留10秒钟,即切换到编程操
作,对应的冲泡系统控键盘上的LED指示灯缓缓闪烁.
放开"*"(E)键,(LED灯仍闪)按下取用热水
的开关(15),热水嘴(13)开始流出热水;当出水量
达到要求时,再按下开关(15)停流.LED灯熄灭,
出水量即存在机器里,同时,退出编程操作.
按下冲泡系统的出品选择键(17),"*"(E)键上
的绿灯亮,开始有咖啡流出,达到设定量后自动停流,
指示灯熄灭.
在出品过程中,可随时按下相应冲泡系统控键盘上
的任一键,出品即刻停止.
"*"键除了可以中断出品,还可以延长出品.在
出品过程中,若按下"*"键,则该次出品量不受设定
值限制,出品一直延长到再次按下"*"键为止.
如果咖啡粉磨得太细,或滤碗内装的咖啡粉太多,
在按下出品选择键后,机器不能形成出品,没有咖啡流
出,且在45秒后,机器自动锁死,绿色指示灯从常亮
变为闪烁.此时,应卸下滤碗托把,重新装填适用的咖
啡粉,关闭机器电源开关,然后再重新开启电源,启动
为避免机器自动锁死,在选择出品后10秒内若无
咖啡流出,请即按下该出品系统的任一出品选择键,将
出品指令取消.重新装粉后,再继续操作.
8.5 使用BAR D机型
这两种机型配的是带电磁阀的全自动连续出品冲
泡系统,可预设出品量,冲泡操作由微电脑控制,控制
板(17)上有四种出品量选择键,每个冲泡系统有独立
的停止按键,有可编程的出品计数器和水量计,数字时
钟,热水系统配有定时器.
机器的出品量设定,热水定量设定和出品操作步骤
与8.4的叙述相同.
本机型还有计数功能:
读取/删除出品数量;
读取用水量值,以升为单位;
9. 取用热水
9.1 使用BAR L和HOTEL M/V机型
在热水嘴下放一容器,逆时针拧开热水旋钮(27),
放出适量热水后,顺时针关闭热水旋钮.
9.2 使用BAR S机型
在热水嘴下放一容器,向下压手柄(27),取热水.
放出适量热水后,手柄复位,关停热水.
9.3 使用BAR M机型
在热水嘴下放一容器,按下取热水开关(15),启
动内部可将冷水与锅炉内的热水混合的装置,放出适量
热水后,再次按下开关(15),关停热水.
9.4 使用BAR V和BAR D机型
在热水嘴下放一容器,按下取热水开关(15),启
动内部可将冷水与锅炉内的热水混合的装置,放出定量
热水后,自动停止放水.
5. 机器的安装
D. 保护开关
F. 锅炉供水钮
H. 燃气阀门
安装前,请先检查以下环节,以确保机器在运输过
程中完好无损.
a. 机器表面无凹凸,翘曲;
b. 无迹象显示机器曾被置于恶劣的环境条件下;
c. 无损坏痕迹
机器应放在具有足够承重力的平面上,四周应至少
留有30cm的距离空间.
将软水器E接到水源A上.
机器使用的水源应为可饮用水,且硬度应在8F级
以上.最好使用软水器进行水质处理.所用的软水
器应事先进行彻底清洗.
将排水管B接到滴水槽上.
若水压超过5 bar,应加装减压平衡阀,从而消除
水压波动对输出水压的影响.
5.2 接电源
接电源前,请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满足机器要求;
电源线能否承受机器载荷,是否满足现行的安全标
准规定;是否有良好的接地线.
供电线路上应加装断点距离在3mm以上的多向保
黄绿线缆必须接到地线上.
5.3 接燃气
用软管和卡箍将燃气管接到燃气阀门上.
5.4 调节燃气
6. 设备的启动
水源,电源或燃气接好后,即可启动设备.
a. 打开水龙头A.
b. 闭合保护开关D.
c. 将机器的电源开关(3)置于 位置,机器正
在预热的指示灯(2)亮起.
d. 供水系统开始自动给锅炉加水,直到水位指示
器(23)的指针位置介于MIN(最低水位)和
MAX(最高水位)之间,停止加水.
e. 自动加水动作完成后,可将电源开关(3)转
到 位置,即在额定功率状态下工作;或,
将电源开关(3)转到 位置,即在最大功
率状态下工作,锅炉开始加热.
f. 观察压力表(12)指示的锅炉压力,待工作压
力达到1.1~1.3 bar.若不能达到规定的压力值,
请按6.1的指示,调节压力.
g. 若机器采用燃气加热系统,在接通电源(3)后,
应打开燃气阀门(5),用压电点火器(6)点燃
h. 在一个出品口插上已装填适量咖啡粉的滤碗托
把,启动出品系统.同时,观察压力表(12)
所显示的泵压力是否达到8~9 bar.若需要调节
泵的压力,请参照6.2.
i. 至此,机器已备妥,可以开始工作了.
j. 若加水系统不能自动给锅炉加水,在电源开关
(3)置于 位置时,按下手动加水按钮
咖啡机使用方法|咖啡机的使用方法|咖啡机怎么用
[文老师博客,咖啡之路]
(9),给锅炉加水,直到达到适中水位后,(观
察水位指示器23)再松开按钮.
k. 应经常查看锅炉水位,不应低于水位指示器
(23)的MIN水位.必要时按下按钮(9)补水.
l. 锅炉缺水时,若继续使用机器,将引起电阻断
路.需与专业维修人员联系修复.
m. 在启动过程中,当锅炉压力达到约0.5 bar时,
逆时针方向慢慢拧开蒸汽旋钮(20),将锅炉内
部的空气排出.待蒸汽嘴中喷出蒸汽后,再将
蒸汽旋钮关闭.机器达到工作压力和适当热平
衡的时间约需35~45分钟.
n. 注意:在锅炉压力为达到1.1 bar的工作压力
前,勿打开取用热水的开关.
o. 注:新机器在刚投入使用时,滤碗托把可能装
不正,即不能与机身垂直,如图示.这种情形
不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用过一段时间后,
托把即回到正确位置.
A. 刚开始启用时,托把上紧后的位置.
B. 用过一段时间后,托把上紧后的位置.
6.1 调节锅炉压力
图中的压力开关可以通过接通或断开电热元件,使
锅炉压力保持恒定.
机器在最终检测时,压力设定在1.1~1.3 bar.在特
殊场合,需要调节工作压力时,可以拧动调节螺钉
(U)咖啡机使用方法进行调节.降低压力时,水温也下降;提高
压力时,水温也上升.
螺钉每转动一整圈,压力变化约为0.1 atm(标准大
调节工作应在断电条件下进行.
6.2 调节泵的压力
在一个出品口插上已装填适量咖啡粉的滤碗托把,
启动出品系统.同时,观察压力表(12)所显示的
泵压力应达到8~9 bar.若压力示值不对,应拧动泵
压调节螺钉(Z)进行调节:顺时针转,升压;逆
时针转,降压.继续试做咖啡,以检验压力是否为
10. 制作其它饮品
10.1 牛奶,卡布其诺(Cappuccino)和其他热饮
在加热饮品时,应先逆时针拧开蒸汽旋钮(20),
从蒸汽管(11)中排出少量蒸汽,以去除锅炉内形成的
咖啡机的使用方法将饮品倒入容器中,蒸汽嘴(11)埋入液面下,慢
慢地逆时针拧开蒸汽旋钮,开至最大,将饮品加热至沸
打卡布其诺(Cappuccino)奶沫时,最好使用高而
细的容器,装一半的奶.将蒸汽嘴埋入液面下,探到容
器的底部.当奶加热到快沸腾时,将蒸汽嘴提升至液面,
保持几秒钟至形成奶沫.将热奶沫倒入热咖啡中,制成
卡布其诺(Cappuccino).
10.2 使用CAPPUCCINO AUTO BAR
将咖啡装入专用咖啡杯后,将"自动卡布其诺"(7)
的奶沫输送管(28)插到奶缸里,逆时针拧开"自动卡
布其诺"旋钮(16),用奶沫调节手轮(29)调节流出
的奶沫:顺时针转手轮,奶沫细密;逆时针转,泡沫疏
也可以用"自动卡布其诺"嘴将奶直接加入咖啡中.
使用HOTEL M/V机型时,可按以下步骤用"自动
卡布其诺"装置制作卡布其诺咖啡:
首先要确认已关闭蒸汽旋钮(20);
顺时针拧动蒸汽嘴(11)到止动位置,将蒸汽嘴往
外拉,卸下来.
将"自动卡布其诺"装置(7)装上,推到位,逆
时针拧到止动位置.
将奶沫输送管(28)插到奶缸里,按10.2叙述的
重新装回蒸汽嘴时,逆向进行上述操作.
在热水嘴(13)下放一容器,手动或自动取适量热
水,放入茶包.
为卫生起见,所取用的生水最好用蒸汽嘴加热.
11. 机器的维护保养
11.1 清洁蒸汽嘴
为避免饮品串味,防止蒸汽嘴堵塞,每次使用后应
立即仔细清洁.
11.2 清洗"自动卡布其诺"装置
每次用完后均应清洗遗留的奶渍.将奶沫输送管
(27)浸入装满水的容器,象打奶沫一样进行操作,让
污水流入备好的容器中.
11.3 日常清洗操作
用热水冲洗滤碗和托把,洗净污渍.擦洗出品接口.
12. 每周需进行的清洁操作内容
12.1 出品接口
将滤碗托把从出品接口上卸下来;
将随机配备的密封圈装到滤碗内,倒入一匙咖啡机
专用洗粉,将滤碗托把(22)插到要清洗的出品头(21)
按下出品键,滴流4~5秒后,按停.如此反复操作
将滤碗内的密封圈摘下来,再反复做几次出品操作
再生操作的步骤为:
将一个容积2升多的容器放在e管下,将c和d
向右扳,拧开g盖,待水全部从e管流出后,倒入食盐,
(8升软水器用1.5公斤;12升的用2公斤),盖上g
盖,将c扳回左位;水从f管流出,待管中流出清水后,
将d扳回左位,再生过程结束.全部用时约为90分钟.
再生过程中,不要使用咖啡机.若咖啡机配有自
动加水装置,应断开泵的电源,以免空转.
使用新的软水器时,应先通水5分钟,清洗树脂.
16. 弃置废机器
用坏的咖啡机,应按部件分类拆解,交回收部门,
本文标题:《咖啡机使用方法|咖啡机的使用方法|》
文章分类: &咖啡之路
咖啡机使用方法|咖啡机的使用方法|咖啡机怎么用
[,咖啡之路]()
请尊重原创,(非商业演绎)转载注明作者和原文首发地址链接,保证原文完整性(对违反者,依法追究相关责任,请自重)
我的更多文章:
( 17:34:30)( 20:06:23)( 16:31:46)( 16:39:25)( 23:24:32)( 20:38:11)( 22:36:00)( 21:09:05)( 21:48:32)( 18:57:4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咖啡奶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