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族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婚后会不会有影响

关于家族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婚后会不会有影响
- 不出户,就能问病情
关于家族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婚后会不会有影响
男25岁来自广西健康咨询描述:关于家族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婚后会不会有影响?大夫,您好。我在高中时体检发现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而在我的家庭中,我的爷爷有,后来我的叔叔也是。但是我父亲是健康的。我想问一下,如果婚后,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孩子啊,会不会遗传给他们,我该如何预防?平时都需要注意什么?是不是妻子怀孕也需要一定时机才行?怀孕期间她需要注意些什么?谢谢。
病情分析:您好,很高兴帮您解答!您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担心的问题,你存在上述疾病关键还是自己保养好,不一定会影响身体的指导意见:其实你可以选择定期复查肝功能及乙肝病毒dna检测,正常的话,就不需要治疗,你的宝宝出生之后按时注射疫苗就行,妻子可以就诊做个2对半就行,存在抗体就没有影响的
其他回答 (1)
等待您来回答
该问题来自:健康咨询,快速解答其它疾病领域专家您(@)目前可用积分:11011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原创]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者缘何冥顽不灵?
1354 次点击
11:53:12 发布在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者缘何冥顽不灵?&&&&作者:林云海&&&&&&&&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者为什么那么难转变态度,是他们难以获得权威信息吗?不是,有关预防乙肝的权威信息,只要他们有心找很容易找到的。是他们智商有问题吗?也不是,他们的智商高着呢,他们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乙肝病毒会传染,善于盯住危险的源头――乙肝病毒源自乙肝病毒携带者,绝对是顶呱呱的脑袋!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啊,歧视者之所以会冥顽不灵,根本原因是他们抱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曹阿瞒心态,正是在这种曹阿瞒心态作用下,他们只记住乙肝病毒会传染,至于具体是如何传染的不需考虑,反正就是会传染,只记住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他们有威胁,至于那威胁是不是可以小到可以同餐共寝的程度不需考虑,反正就是离得越近越危险,离得越远越安全,这些曹阿瞒们啊,就算明知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的机率比他们出门被车撞死的机率小得多,他们还是要“杀”之而后快的!&&&&&&&&日&&&&&&&&相关链接:&&&&[转贴]呼吁体检取消两对半检查,只做肝功检查和疫苗普种&&&&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寻求活路]
[寻求活路]
[刺刀对麦芒]
[风之谷1234]
[临泉之树]
[47岁老科员]
[adolfina]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02:00 &&
乙肝:1?2亿中国人的话题
02:10:52 南方周末 --------------------------------------------------------------------------------&&&&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  南方网讯&&现实是,社会对这两种人都因无知而畏惧进而产生歧视。如何正确对待他们?如何预防乙肝?  据权威统计,目前我国有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肝病人约3000万。仅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字来说,差不多就是全国人民十有其一。  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会忘记加上同一个要求――“保密”。他们通常比较乐于接受文字、声音的间接交流,即使就在你左右。他们的隐忧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的压力。  一个正读研的乙肝患者说,令他难以置信的是,有个不知内情的研究生朋友,当着他的面说,得了乙肝的人都该杀。而另一个同病者在学校亲眼目睹,一个刚被公开的患上乙肝的学生,大冬天的被子被室友扔了出去。  记者曾写过一个叫王万民的肝炎病人,家人出巨资让从未出过远门的他出国旅行,游客们的恐惧几乎变形:同行的两个旅客为了争一个远离他的座位大打出手,不让他的行李和自己的放在一起,有人回来后甚至扔掉了所有涉及王万民的照片。  一个患者对此愤愤不平:日常使用的钱币难道没沾上病毒,为什么人人都如此喜欢?  一项在北京、广州、上海对808人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40?5%的人回答不知道乙肝或不能确定地回答提问。当被问至如何感染,常识缺陷更为明显,有72?5%的人回答不正确。  北京解放军302医院的刘士敬博士认为,社会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患者的认识存在盲目沿袭的偏见。人们对乙肝的传染性过分恐惧。实际上,在我国,乙肝传染的主要途径是垂直传播,即由于血缘关系而一代一代传染下去,这种情况占50%以上;另外一种途径是医源性的血液传播,如注射、针灸、镶牙时消毒不彻底,占30%―40%;其他情况,如性接触、密切生活接触、蚊虫叮咬等,原因还不太明确。302医院曾做过一次调查,263对夫妻中,有一方婚前感染上乙肝病毒,婚后5年另一方也被感染的不到6%。此外,大部分成人可凭借自身的免疫力将病毒拒之体外,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与年龄成反比,新生儿和婴儿最易感染,而成人感染的几率仅为2%。  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实际的恋爱婚姻状况却脆弱不堪。纠缠过许多病友的一个问题是:该不该告诉恋人自己的病情。  小陈是“大三阳”,肝功能正常,他选择了隐瞒。因为女友在认识他的第二天就追问过他是不是乙肝患者。她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亲患了乙肝、独住一间黑屋子如囚禁般的阴影里。感情日深,小陈终于如实相告,恐惧令女友决然而去。  另一位“小三阳”患者在女友离去后,到网上“战胜乙肝”论坛里发帖公开女友的电子信箱,苦苦哀求专家发信给她,替他说几句话。在他的女友看来,乙肝一定会肝硬化,然后肝癌,然后死去。  一位患病网友屡次碰壁后,竟在网上贴出征婚启事:非乙肝患者不娶!  2000年9月,在西安召开的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修订了《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方案指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指表面抗原呈阳性,但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专家们指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有权结婚,但在婚前检查时应将此情况告知双方,婚前检查其配偶,如果肝功正常,表面抗体已呈阳性者,可立即批准结婚;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配偶乙肝病毒“二对半”五项全阴,则应注射乙肝疫苗,待3至7个月后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再结婚。无论母亲或父亲携带表面抗原,其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都必须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并在产后1个月和6个月的时候分别强化一次。对于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则在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加注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研究显示,经预防接种后,对新生儿的预防保护在95%以上。  该方案同时指出,对这类携带者不应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  现实是,许多大企业、大公司特别是合资企业招聘人员和政府部门招聘公务员,都要检查乙肝两对半指标,不少优秀人才就因为是携带者而被拒之门外。一个在当地公务员应届招考中名列第一的高材生,体检查出已携带乙肝病毒后风光不再,最后做起了骑摩托车在大街上搭客的生意。  还有一些高校漠视教育部和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强令携带乙肝病毒的学生休学,要求待乙肝核心抗原转阴后,才能复学。而科学研究显示,慢性乙肝病毒标记物中的核心抗原的转阴是几乎不可能的。  一些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大学生会问到一个无奈的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瞒过用人单位通过体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刘耕陶教授希望,有关行政人事部门能够体察民情,适当放宽政策。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肝病学会制定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管理指南(草案)》指出: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呼吸道或正常消化道传染给他人,因此在工作场所不敢同室工作、不敢同坐一桌、不愿同看一份报纸、文件,不敢交谈甚至疏远、歧视、恐慌,都是不必要的偏激情绪和行为。刘士敬博士介绍,像这样规范性操作性强的指南目前还不多见,它不具有强制性,影响力也很低,但毕竟代表医学界对乙肝认识的新起点以及携带者、患者的心声。他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考虑制定法规,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患者的权益。  据刘士敬博士介绍,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香港,比中国大陆更容易感染乙肝病毒,而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却没有任何限制。  专家的意见是,理智地进行预防,做好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工作,是从根本上减少肝炎发生率的有力措施。据介绍,1992年开始,我国在计划免疫里列入了乙肝疫苗,但它不像天花、霍乱、脊髓灰质炎等疫苗一样强制接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新生儿100%接种了疫苗;但是,县、乡一级的情况很不理想,一项调查表明,全国范围内接种了乙肝疫苗的只占1/3。  疯狂的乙肝药物广告  采访中,令许多乙肝患者愤怒起来的是乙肝药物广告:基因治疗说、独特成分说,甚至来自神秘地域的近乎巫术的广告铺天盖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到广州推介其研制的乙肝新药“贺普丁”(拉米夫定)时,绝口不提“阳转阴”这个患者极其关注的“疗效”,也不说什么有效率、治愈率,只是表明该药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有望避免肝癌发生,如此而已。有患者请教“阳转阴”问题,回答是:“小三阳”转阴,目前医学界还做不到。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司流通处处长李勤女士告诉记者:早在1995年国家颁布的《药品广告审查标准》中,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不得利用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或专家、学者、医师、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今年初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又加进了“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按假药论处”和“对违法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的广告主,一年之内不予受理其药品广告申报”的内容。在我们实际接触的众多药物广告中,肝炎类确实最为混乱,擅自更改广告允许发布内容现象仍十分严重。药监部门多在做“无用功”。  署名“宏观”的一位医生集多年经验,在《健康报》上分析了此类广告的几个标志性特征:能使表面抗原(HBsAg)转阴(据著名传染病专家徐道振教授说,谁能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到10%,即有资格获诺贝尔奖);能使所有抗原转阴、抗体转阳;能彻底清除或杀死乙肝病毒;新创“学说”或“理论”;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但在正规医院却难觅其踪。  如果不幸患上乙肝,患者治疗的出路何在?  专家指出,首先,有“大三阳”或“小三阳”并不意味着就是乙肝患者;是否需要采取治疗,要根据是否有肝损伤和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来决定。因为这二者都只能反映体内病毒的存在状态,或反映传染性的强弱,而不能反映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由于病毒的复制水平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不直接相关,因此病毒多了不一定肝损伤严重,病毒少了不一定肝损伤轻。或者说,“大三阳”者病情不一定重,“小三阳”者病情不一定轻。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专家告诫,首先要明确自己处于什么状况,慢性肝炎有4种阶段,即轻度、中度、重度和重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处于轻度的阶段,这时患者一定要找正规医院、找正规医生,用药要少而精,用够疗程,严密监测,定期复查;不能乱用药,用药时也要注意其适应症,例如干扰素在中国只适合部分患者使用,由于血缘关系而感染上的患者服用干扰素是无效的,拉米夫定疗效比较突出,但也无助于改变或消除病毒携带状态。  复旦医学院、上海基因免疫与疫苗研究中心主任熊思东教授认为,目前国际上就乙肝致病的关键机理没有达到清醒的认识,这给国内鱼龙混杂的所谓新药纷纷打着“攻克乙肝”的幌子以可乘之机。重建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可能是解决乙肝慢性感染的更根本和行之有效的策略。按照这一新的思路,他们研制了以消除乙肝病毒免疫耐受性为目的的新型生物制剂――固相基质抗体原复合物,并已获准进行临床试验。  刘耕陶教授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一生带着病毒,而肝功正常。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种得到公认的、能使表面抗原转阴的药物,一味追求转阴而服用大量治疗性中西药物只会增加肝脏负担或招致不良后果。对乙肝病人来说,使转氨酶恢复正常有效率50%以上,或e抗原转阴率30%左右的药物是有的,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价格高,长期注射给药也不方便。部分肝炎防治医务人员不管病毒复制指标是否阳性,一律用抗病毒药物;或对病人进行“立体战术”,同时应用10余种药物,静滴、肌注、口服、外用一起上,这种做法有害无益。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清理不合格的“医疗点”和“专治肝炎”的场所。患者则需继续注意自我保护及定期复查,“三分治七分养”,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适当的身心锻炼,保持乐观的情绪,饮食清淡,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  名词解释  乙肝“二对半”  指HBsAg(表面抗原)、抗―HBs(表面抗体)、HBe(e抗原)、抗―HBe(e抗体)、抗―HBc(核心抗体)。另外,乙肝检查单上还会出现HBc(核心抗原)。HBV(乙肝病毒)颗粒的外膜称作表面抗原,内核分为核心抗原和e抗原。  乙肝病毒携带者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指出:HBsAg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小三阳”与“大三阳”  在乙型肝炎的病毒指标“两对半”化验中,老百姓习惯把HBsAg、HBeAg、抗―HBc这3项同时阳性者称为“大三阳”。把HBsAg、抗―HBe、抗―HBc这3项同时阳性者称为“小三阳”。(编辑:祝乃娟)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03:25 &&
[转帖]乙肝的传染及预防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转贴者:云的小屋 等级:超级版主文章:302积分:1046门派:无门无派注册:日&&&&乙肝的传染以及预防 在1988年,上海甲肝爆发流行,很多人并不清楚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传染途径,容易把乙肝和甲肝的传染混为一谈,简单的认为接触到乙肝携带者就会传染,或者和乙肝携带者共餐也会传染,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而是对甲肝的印象而已。而乙肝从本质上来说是血液传染病,任何传染途径都可以归结到血液传染,而WHO也曾明确的指出,乙肝不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也不会通过工作接触传播,社会上对乙肝携带者的恐惧和歧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任何传染病的传染离不开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下面就者几个问题展开一些讨论。1、传染源 &&&&&& 任何一个病毒携带者以及他们的血液、体液等都可能成为传染源,很多人误解乙肝只有在发病的时候,也就是肝功不正常的时候才具有传染性,事实并非如此,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都具有传染性,传染性的大小和血液中病毒的含量成正比,在临床上我们检测DNA,来确定,一般来说DNA阳性的携带者,传染性相对强一些,但是DNA阴性,并不代表就没有传染性,只是传染性弱一些而已,所以人们通常认为小三不传染是不对的,尤其在病毒发生变异,部分小三患者仍然DNA呈阳性,仍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2、传播途径 &&&& ① 医源性传播我国的医疗条件较差,医疗器械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以引起乙型肝炎的传播等,包括针灸针、口腔器材、内镜等使用时都有可能传播乙型肝炎病毒,包括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源以及血制品,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传播的可能性慢慢会降低,但是在农村,这种情况可能会长期存在。 ②性传播:性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一个主要途径,世界卫生**把乙肝定为性传播疾病,作为安全的性行为,对于易感人群,应该使用避孕套。在我国,主要是夫妻间的传染,据调查的结果,夫妻一方有慢性乙肝的,另一方的既往感染率很高(未注射过乙肝疫苗),通常呈表面抗体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但是慢性化的比例很低,这也充分说明,成年人对乙肝有很好的免疫,即使感染,95%以上的人会主动清除病毒而产生抗体。 ③垂直传播:垂直春播包括母婴传播,以及家族性的感染。我国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欧美国家有所不同,垂直传播占乙肝传播的70%以上,但欧美却很少有垂直传播者。科学研究还表明,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和乙肝的发病及慢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月大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80%以上都会转为慢性携带,且预后相对较差。但是,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6%左右的人会慢性化,大部分会形成抗体阳性,主动清除病毒。所以乙肝的基础免疫以及如何阻断母婴的传播,是我国防止乙肝传播的重点。 ④亲密接触:我们这里所讲的亲密接触,并非工作和生活上的一般接触,应理解为一些具有体液交流的一些接触方式,比如接吻等。由于考虑到口腔内可能存在开放性的伤口,这样的接触便不排除有传染的可能。另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应避免一些公用的用具,比如牙刷、剃须刀、指甲钳等。 ⑤其它途径其它的一些因素造成乙肝传播的可能性很小,比如正常的接触,以及蚊虫叮咬,共餐等等,完全没有必要担心。3、易感人群 出生于高发区的人、男性同性恋者、吸毒静脉注射者、血液透析病人、HIV感染者、孕妇、HBV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共同居住者或有性接触者,如果乙肝标志物为阴性,则应注射疫苗进行预防,特殊紧急情况下的预防,可以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然后再注射乙肝疫苗。根据免疫系统的状况,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感染HBV后转成慢性的机率为90%,5岁以下儿童为25%~30%,成人中仅为10%以下。另外,免疫抑制状态的病人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急性感染后很易转变为慢性HBV感染。 通过以上的传播途径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社会上对乙肝的歧视和用工体检是毫无道理可言的,因为这些携带者并不会因为工作而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而且,作为成年人,95%以上对乙肝有很好的免疫,即使感染到乙肝病毒,也不会慢性化,通常会无感觉自愈,不会造成任何后果,而且目前有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很安全。 引用专家徐道振的话,当社会上还在对是否应该让乙肝病原携带者当公务员而争论不休的时候,科学却赋予了他们当厨师的权利。1989年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显然对各类肝炎病毒的的传染认识不足,科学已经将法律远远的甩在了身后,法律也应该尊重科学,在崇尚法制的今天,一些恶法需要及时的修改,修改时应倾听专家的声音。4、查乙型肝炎两对半,仅表面抗体阳性,有几种可能性?表面抗体即抗- HBs,它是乙型肝炎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当发现仅抗- HBs阳性时,有以下几种可能:首先是处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抗- HBs常在HBsAg转阴以后的一段时间出现,可持续多年;其次发现仅表面抗体阳性,而无既往明确的乙肝感染史,亦说明既往有过HBV的隐性感染,疾病已痊愈,病毒已被清除;最后就是接种乙肝疫苗的结果。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产生保护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5、查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以前从未打过乙型肝炎疫苗,是否还需要再打疫苗?对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根本措施,这些人群主要是新生儿及学龄前儿童,其次包括与乙型肝炎患者或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密切接触者(家庭成员),或医务工作者以及血液透析病人等。接种之前均应筛查HBsAg、抗-HBs和抗- HBs,三项均阴性者才为易感者。而以前从未打过乙肝疫苗,查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已呈阳性,说明既往已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而且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这种人不必再打乙肝疫苗。 但如果接种,也无不良反应,能使原来的抗-HBs水平增高。 对于自然感染产生了抗体的患者,应间断追查。因经疫苗注射后产生抗体者,其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但在10年之内,一般仍可达到保护机体不受感染的水平。如抗-HBs由阳性转阴性,则需再予加强注射。 6、如果仅乙肝炎核心抗体阳性,是否还需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核心抗体阳性的意义已如前述,但它不是保护性抗体,只说明感染过HBV。从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的角度看,是为了预防HBV感染,而抗- HBc阳性者感染了HBV,不是易感人群,不属于接种对象。但他们血清中未出现抗- HBs,或曾经出现过抗体,因时间过久或抗体水平已下降测不出,或者是因感染量极小,抗体短暂一过性。从这角度出发,应给单纯抗-HBc阳性者接种乙肝疫苗,可同样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或可能使原已接近消失的抗体再度受刺激而出现。故单纯抗- HBc阳性者是肝炎疫苗注射的对象7、预防乙型肝炎有哪些非特异性措施?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经血传播,应针对这些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非特异性的预防措施。 (l)预防经血传播:经血传播是乙型肝炎重要传播途径,也是医源性传播的重要方式,其预防除对患者在手术或输血前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①加强献血员筛查和血制品管理,防止输血后乙肝的发生,除筛查HBsAg外,可同时查抗-HBc。严防未经严格筛查的全血或有潜在危险的血制品用于临床治疗。 ②大力推行一次性注射器和其他介入性诊疗器械,包括采血针、针灸针、手术用品、透析器等。完善医疗单位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严防医源性传播的发生。 ③严格掌握用血适应症,尽可能减少输血。提倡对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贮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及社会互相献血,杜绝有偿献血。 ④静脉注射毒品者不要共用注射器,防止经血传播乙肝。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防止皮肤粘膜破损后,经血传播。 (2)预防母婴传播:主要靠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免疫预防,同时需采取的非特异性措施有以下几种: ①HBsAg和HBeAg双阳性产妇的婴儿必需免疫后进行母乳喂养。 ②注意经期卫生,不要咀嚼食物给孩子吃,防止因口腔粘膜破损而造成传播。 ③预防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是性传播疾病之一,乙肝患者或HBsAg携带者的配偶应接种乙肝疫苗。 8、为什么有些人对乙肝疫苗无应答或反应性差?注射3针乙肝疫苗后不产生表面抗体,称为无应答,注射后产生表面抗体但滴度≤IOmIU/mL为弱反应。无应答或反应性差在免疫人群中一般不超过10%,免疫应答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年龄因素。如40岁以上成年人、老年人对疫苗的应答较儿童差,疫苗剂量也是重要因素。一般讲低剂量疫苗的应答较适度高剂量的疫苗的免疫应答差。肥胖者、免疫缺陷者,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对疫苗免疫应答都较差。对无应答或反应性差的人常需进行加强注射,或加大接种剂量、增加接种次数(美国斯坦福亚裔肝脏中心认为可以换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试)9、乙肝疫苗可以预防哪些疾病?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简称表面抗体(抗-HBs),可以有效防止乙肝病毒的感染,从而可以预防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各种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所以乙肝疫苗被认为是第一个可用于预防人类癌症的疫苗。 此外,丁型肝炎病毒(HDV)是缺陷型病毒,和乙肝病毒具有共同的表面抗原,只有在乙肝病毒复制的细胞内才能感染和复制,因此接种乙肝疫苗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同时也就预防了丁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从而也就预防了丁型肝炎。 &&&&10、蚊子等虫媒不传播乙肝吗?说个关于艾滋传播的事,6月3号参加一个关于艾滋病行为干预的会议,讲课的老师是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防制协调会的专家 P|,他解释了蚊虫叮咬、深吻为什么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必须有40000只蚊子同时叮咬一个HIV携带者或病人,然后这些蚊子再同时去叮咬一个健康人,才有实现蚊虫叮咬的传播途径的可能。深吻:通过深吻传播需要的口水交换得达到一水桶的量(双方口腔粘膜没有破损的情况下)那么乙肝呢? 不说自明了吧蚊虫叮咬、深吻、汗液交换体液的病毒量太少太少,不足以致病的。关于蚊子请看最新研究文献:关于蚊子等虫媒不传播乙肝的国内外教材和文献摘录1.国内教材 有人认为某些吸血蚊种有传播乙型肝炎之可能,但国内外某些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尚不能证实这一点。 (《传染病学》 王季午主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8月第2版 P44 ) &&&&吸血昆虫传播乙型肝炎虽有可能,但缺乏充分的证据。(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传染病学》(第四版) 彭文伟 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年5月第1版 ) 实验证明在吸血昆虫如蚊和臭立体内可分离到HbsAg ,但不能证明HBV可在这些昆虫体内进行复制,故昆虫类在传播本病的作用和意义有行进一步研究。 (《传染病学》 戴自英 徐肇h主编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1年7月第1版 P30 ) 至于昆虫传播,如蚊子叮咬,虽有报道,但最终没有被公认 (《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上、下册)》 彭文伟主编 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P620 ) 传染性血液试验喂养的蚊虫中48h内HBV 被消化,短于其吸血间隔期,似非传播媒介(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第二版,p211) 2.国外文献 2.1国外有关bedbug的报道,有一些虫媒体内可能发现HBV抗原或DNA。如:1. Newkirk MM, Downe AE, Simon JB. Fate of ingested hepatitis B antigen in blood-sucking insects. Gastroenterology. -7.2. Wills W, Larouze B, London WT, Millman I, Werner BG, Ogston W, Pourtaghva M, Diallo S, Blumberg BS. Hepatitis-B virus in bedbugs (Cimex hemipterus) from Senegal.Lancet. 1977 Jul 30;2(.3. Jupp PG, Prozesky OW, McElligott SE, Van Wyk LA.Infection of the common bedbug (Cimex lectularius L)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 South Africa. S Afr Med J. :598-600.4. Jupp PG, McElligott SE.Transmission experiments with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the common bedbug (Cimex lectularius L). S Afr Med J. :54-7.5. Ogston CW, Wittenstein FS, London WT, Millman I.Persiste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in the bedbug Cimex hemipterus (Fabr.).J Infect Dis. -4.6. Ogston CW.Transfer of radioactive tracer by the bedbug Cimex hemipterus (Hemiptera: Cimicidae): a model for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J Med Entomol.-11.7. Silverman AL, Qu LH, Blow J, Zitron IM, Gordon SC, Walker ED.Assess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and hepatitis C virus RNA in the common bedbug (Cimex lectularius L.) and kissing bug (Rodnius prolixus). Am J Gastroenterol. 4-8.但是研究同样提示HBV病毒可能不在bedbug体内复制。Jupp PG, McElligott SE, Lecatsas G.Th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by the common bedbug (Cimex lectularius L.) in South Africa.更进一步,虫媒作为HBV的传播途径并未得到流行病调查的支持。最后,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严格证据提示确实有乙肝患者是由于虫媒传染引起。 2.2关于蚊子是否能传播HBV。下面是最近的一篇研究文章:Ghoda MK, Shah RA.A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 to see if mosquito bite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pread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Trop Gastroenterol. -30.其结论是:Correlation or Linkage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of malaria and acute hepatitis B could not be documented to suggest that mosquito bit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HBV transmission.(疟疾和乙肝发病频率的相关文件无法证实蚊子叮咬能传播乙肝)这篇文章和近30年前的一篇研究文献结论是一致的:Berquist KR, Maynard JE, Francy DB, Sheller MG, Schable CA.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by mosquitoes.Am J Trop Med Hyg. -2.结论:These findings do not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mosquitoes are involved in either biological or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这些发现不支持蚊虫涉及乙肝传播的生物或机械途径) 虽然1990 Lancet 上有一篇报导认为Bedbug是Gambian儿童HBV传播的危险因素(Vall Mayans M, Hall AJ, Inskip HM, et al. Risk factors for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to Gambian children. Lancet : 1107-09. 但同一研究小组随后2年的进一步的否定性研究结果。在1994年Lancet上,发表了更为详细和严格的进一步研究,其结论否定了1990年的观察(Mayans MV, Hall AJ, Inskip HM, Lindsay SW, Chotard J, Mendy M, Whittle HC.Do bedbugs transmit hepatitis B? Lancet. -3.)。作为结论,原文讨论的第一句就是:‘This study excludes bedbugs as the major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amongst Gambian children.(本研究排除了Bedbug是Gambian儿童HBV传播的主要因素)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06:31 &&
呼吁体检取消两对半检查,只做肝功检查和疫苗普种 文章出处:     不知道这个的要求是不是很过分,也不知道这个要求最终是不是天方夜潭,下面把之所以提这个要求的理由陈述如下:  1、从防传染的角度来看,乙肝病毒项目的检查查出了乙肝病毒携带者,阻止了乙肝病毒携带者跟非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交往,在防传染上有一定的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防传染是以乙肝病毒携带者人生悲剧的产生而开始的。但是非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有可能跟乙肝携带者接触、交往。真正意义有效的防传染,应当是人人普种疫苗,包括成人、幼儿、乙肝携带者本身,因为乙肝携带者注射疫苗并没有什么坏处。  2、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当一个乙肝携带者为生存去不顾一切(一点都不夸张)、盲目求医的时候,他的心态、他的精神状态在极度紧张、恐惧的包围中,这样去治疗(转阴),治疗效果是很差。而且,在目前的医学水平下,乙肝携带者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治疗是不合适的,只有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下,转阴治疗才相对有效一些。  3、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乙肝病毒项目的检查的费用可以为几个人注射疫苗,从而使他们真正避免被乙肝病毒传染。  4、从人道的角度:乙肝病毒携带者已携带了病毒,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基本不可能清除病毒,但被检查出来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人生悲剧从此开始(小三阳可能好一些),求学、工作、婚姻上被歧视的问题接踵而来,虽然国家的政策、法律并没有作出相应“歧视”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乙肝携带者(特别是大三阳)求学被拒、工作被拒、婚姻被拒的事常常发生,乙肝携带者(特别是大三阳)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乙肝携带者中很大一批人是正值盛年或受过高等教育、学有所成的人,他们可以也能够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但现实是他们不得不去为了“转阴”这样一个基本上不可能发生的事去苦苦求医,或者说是在盲目求医。他们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悄悄逝去,作为一个身体机能完全正常的普通人,他们要承受普通人所不能想象的精神痛苦与折磨,在这种精神痛苦与折磨下,事实上他们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4、从比较现实的角度来看,已经有一批人携带了乙肝病毒,而且基本上不可能“转阴”,但他们也是人,应当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包括追求幸福的权利。  防传染比较现实的方法仍然是普种疫苗,疫苗不是没有,医院里有很多;疫苗不是很贵,而是非常便宜;种疫苗没有坏处,而是使人终身受益。  写了一些不成句的文字,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写得不对的地方,请指正。也希望大家补充一些看法,更希望这些意见能够反映给政府的相关部门(包括卫生部)。一个巴掌拍不响,希望所有在这里承受痛苦的人能想一些合理的办法。当然这些想法要实现,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在轰轰烈烈的乙肝检查、转阴治疗的大潮中,受惠的人太多了(请宽恕我写了一句极其不敬的话)。  最后,请大家支持.     当体检费、化验费、治疗费撑破腰包的时候,我要向医院、药厂提二个不恭敬的问题  1、你们为乙肝携带者送去了什么?是送走了病毒还是送去了更深的悲哀和痛苦?   2、为社会防乙肝病毒传染做了什么贡献?仅仅是把乙肝病毒携带者查出来就行了吗?你们能保证没有受感染的人群一生都不接触乙肝病毒。公共场所的各种设施(包括钱币)、伪劣的注射器等等都有可能使人感染。  为什么不使用价廉物美的解决方案:疫苗接种。是不是疫苗太便宜了,不挣钱?请原谅我说这样不敬的话,因为我没有办法阻止这样的联想。  看了“乙肝论坛”中来自各地的乙肝携带者的呻吟(包括我自己),结合自己的遭遇和处境,相信现在大家都有“坐在漏船之中、处于烧屋之下”的感觉。有没有办法改变哪?治疗?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相信大家都已经尝试过了,没有办法了吗?不!相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因为有乙肝疫苗,乙肝病毒是可以预防的。  目前,轰轰烈烈的检查乙肝携带者和转阴治疗的大潮一浪盖过一浪,但是真的解决问题了吗?没有!为什么不采取疫苗接种的方法来代替乙肝病毒检查?(实际上,一些地方有见识的乡村干部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给全村人都接种疫苗而不是去检查乙肝病毒),虽然国家规定乙肝携带者可以正常工作、学习、结婚,但现实生活中拒绝乙肝携带者求学、工作、婚姻的权利事例比比皆事。  现在船已经半沉了、房子也烧着了,难道要等到船沉了、房毁了的时候吗?难道不能靠自己的努力来挣的一份希望吗?请不要幻想会有悲天悯人的大慈大悲者会来解救你们的痛苦,请不要有隔岸观火、坐享其成的想法,因为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促成了你生命的一份希望,如果你的命运自己都不去努力,却想让别人为你去努力,上天会震怒的。 请不要怨恨没有人来关心你们,关键是你们可曾把问题反映上去?可曾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我相信如果建议合理、可行,政府的相关部门一定会去关心、去考虑这个问题。  有一句古话,叫“天助自助者”,如果你自己的问题不去努力,上天是不会帮助你的。 我希望大家看在你自己命运的份上,尽可能的努力,把问题反映上去,可以用电话、书信、EMAIL的方式,现在政府部门(包括国家卫生局、省市卫生局、省市政府、工商局、民政厅等)倾听百姓呼声的电话、办公室、网站多的是,关键是有没有反映上去、或者仅仅只有一、两个人在反映问题。(当然,你可以保护你的隐私,不必要留下你的姓名和地址,这应该是允许的。)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曾经与大家一样,不惜代价做转阴治疗,无数次失望,无数次咨询,查阅了无数资料,看了无数报道(揭露欺骗广告),使我不能相信携带者转阴的可能性。但讽刺的是媒体时不时来揭露一下欺骗广告,却又大量地刊登这种欺骗性广告,赚取广告费,一句话辟之“汝本无罪,怀壁其罪”,你是钱库,如何会放过你。我相信政府是不允许虚假广告的,但为什么没有人去反映这个情况,却苦苦地去等待这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助长虚假广告的气焰。  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应该是想办法保护大家的权益,包括不被欺骗的权利、工作、生活的权利等等,等真正有世界公认的有疗效的药物,再去治疗。现代医学发展如此之快,相信不会超过10年,一定会有科学家能研制出来的(但我决不相信什么草、什么木头能治疗乙肝病毒,我只相信现代医学,尽管我曾对草啊、木头啊抱着无尽的希望,也曾购买了很多用草、木头等制成的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11:27 &&
搜了一下,好像但凡标题有“乙肝”两字的都是冷贴,这猫眼真是怪胎!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12:21 &&
引用专家徐道振的话,当社会上还在对是否应该让乙肝病原携带者当公务员而争论不休的时候,科学却赋予了他们当厨师的权利。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25:10 &&
理论上是这样,但很遗憾……现实中很多人还是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下意识的歧视。只能有待公众素质的提高来解决这个问题。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26:39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00:50 &&
  疯狂的乙肝药物广告  采访中,令许多乙肝患者愤怒起来的是乙肝药物广告:基因治疗说、独特成分说,甚至来自神秘地域的近乎巫术的广告铺天盖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到广州推介其研制的乙肝新药“贺普丁”(拉米夫定)时,绝口不提“阳转阴”这个患者极其关注的“疗效”,也不说什么有效率、治愈率,只是表明该药可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有望避免肝癌发生,如此而已。有患者请教“阳转阴”问题,回答是:“小三阳”转阴,目前医学界还做不到。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司流通处处长李勤女士告诉记者:早在1995年国家颁布的《药品广告审查标准》中,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不得利用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或专家、学者、医师、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今年初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又加进了“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按假药论处”和“对违法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的广告主,一年之内不予受理其药品广告申报”的内容。在我们实际接触的众多药物广告中,肝炎类确实最为混乱,擅自更改广告允许发布内容现象仍十分严重。药监部门多在做“无用功”。  署名“宏观”的一位医生集多年经验,在《健康报》上分析了此类广告的几个标志性特征:能使表面抗原(HBsAg)转阴(据著名传染病专家徐道振教授说,谁能使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达到10%,即有资格获诺贝尔奖);能使所有抗原转阴、抗体转阳;能彻底清除或杀死乙肝病毒;新创“学说”或“理论”;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但在正规医院却难觅其踪。在歧视的背后,绝对有既得利益者在大力推动!!!-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37:37 &&
  当体检费、化验费、治疗费撑破腰包的时候,我要向医院、药厂提二个不恭敬的问题  1、你们为乙肝携带者送去了什么?是送走了病毒还是送去了更深的悲哀和痛苦?   2、为社会防乙肝病毒传染做了什么贡献?仅仅是把乙肝病毒携带者查出来就行了吗?你们能保证没有受感染的人群一生都不接触乙肝病毒?公共场所的各种设施(包括钱币)、伪劣的注射器等等都有可能使人感染。  为什么不使用价廉物美的解决方案:疫苗接种。是不是疫苗太便宜了,不挣钱?请原谅我说这样不敬的话,因为我没有办法阻止这样的联想。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47:41 &&
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0:48:34 &&
本版块主题总数:2629104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2572 / 昨日发帖:35199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者缘何冥顽不灵?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吃饭会不会传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