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利用植物做什么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什么思维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2.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原型启发B.负向迁移C.功能固着D.定势影响
  3.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为()。
  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
  4.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5.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6.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训练。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发散思维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9.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持完全否定态度,更不应指责,要给予一定的肯定。这体现了在塑造创造性的个性时要注意( )。
  A.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B.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C.鼓励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l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即定疑问
  B.刺激情境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11.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漫无目的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二、填空题
  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 )、( )。
  2.&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的问题。
  3.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早期心理学对问题解决的研究多以动物为对象,提出了各种理论,如( )的尝试错误说与( )的顿悟说。
  4.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 )和( )。
  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属于( )的问题。
  6.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其首要环节。
  7.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 )、( )等有关。
  8.能否有效的提出假设,受到( )、( )的影响。
  9.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 )和( ),其中(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 )是指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11.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和( )。
  12.创造有( )和( )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l3.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 )、( )。
  14.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 )到达( )的过程。
  15.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二者之间具有( )的关系。
  三、简答题
  1.简述问题解决过程的四个阶段。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简述创造性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
  1.请你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试论说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5.B解析∶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因此,答案选B。
  6.D解析∶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比如,让学生听一段无结局的故事,鼓励他们去猜测可能的结局,或读文章的标题,去猜测文中的具体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假设、想像,比如,假设你当校长,你如何管理这个学校等等。因此,答案选D。
  7.A解析∶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因此,答案选A。
  8.C解析∶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因此,答案选C。
  9.A解析∶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出现&怕回答问题&、&不愿回答问题&等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促进其创造性个性的塑造。因此,答案选A.
  10.B解析∶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因此,答案选B。
  11.D解析∶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有下面几个基本特点∶①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如漫无目的的幻想,则不能称为问题解决。②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③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要符合这三个特点。因此,答案选D。
  二、填空题
  1.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
  2.有结构
  3.桑代克;苛勒
  4.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
  5.无结构
  6.发现问题
  7.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
  8.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已有的知识经验
  9.表面特征;深层特征;深层特征
  10.提出假设
  11.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12.真正的创造;类似的创造
  13.智力∶个性
  14.起始状态;目标状态
  15.互为因果
  三、简答题
  1.简述问题解决过程的四个阶段。
  答∶问题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只有存在问题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同一个事件或情境能否成为问题,这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有人则对问题熟视无睹。能否发现问题,这与个体的活动积极性、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有关。
  (2)理解问题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表征既是个体在头脑中对所面临的事件或情境的表现和记载,也是个体解决问题时所加工的对象。对问题的表征既包括问题的表面特征,也包括其深层特征,后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表征问题时,人们经常借助于外在的具体的形式。如画图表、路线图等,使表征更明确、直观。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问题空间的过程,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3)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即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此种方式虽然可以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启发式即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它可以迅速地解决问题,但不排除失败的可能。
3.简述创造性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答∶(1)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新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后者产生的成品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无论是真正的创造还是类似的创造,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或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可以说,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尽管各种不同的研究及其相关测验分别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
  ①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②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③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四、论述题
  1.请你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答∶在学校情境中,大部分问题解决是通过解决各个学科中的具体问题来体现的,这也意味着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知识记忆得越牢固、越准确,提取得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和提取的方法,鼓励学生应用这些方法。
  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只有深刻领会和理解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忆和有效地应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概括、抽象、归纳和总结。应用同质不同形的各种问题的变式来突出本质特征,加强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的区分与辨别,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
  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问题解决经常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过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保证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基础。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有效的思维方法或心智技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解决问题,教师既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教授相应的心智技能,如审题技能,构思技能等,也可以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教授心智技能或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习者。
  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明确地、有意识地外化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和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学生通过这种学习,可以逐步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将教师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充实或完善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内化过程。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应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防止学生埋没于题海之中,应考虑练习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例题与习题,充分考虑练什么、什么时候练、练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练、如何检验练的效果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变通性、灵活性与广泛性。
  2.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试论说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教师应给学生创造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分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学生一定的权力和机会,让有创造性的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干自己想干的事,为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提供机会,比如,可以提供条件使学生有机会选择不同的课程来学习,给学生呈现应用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等。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应使考试真正成为选拔有能力、有创造性人才的有效工具,在考试的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应考虑如何测评创造性的问题。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由于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从个性人手来培养创造性,这也是促进创造性产生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研究者提出的各种建议,可概括如下∶
  ①保护好奇心。应接纳学生任何奇特的问题,并赞许其好奇求知。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可以引发个体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应给予鼓励和赞赏,不应忽视或讥讽。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对学生所提问题,无论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态度接纳他所提出的问题。对出现的错误不应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应鼓励学生正视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尝试新的探索,而不循规蹈矩。
  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应重视学生与众不同的见解、观点,并尽量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事物。对平常的问题的处理能提出超常见解者,教师应给予鼓励。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进行丰富的想像,不必拘泥于常规的答案。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通过给学生介绍或引导阅读文学家、艺术家或科学家传记,或带领其参观各类创造性展览、与有创造性的人直接交流等,使学生领略到创造者对人类的贡献,受到创造者优良品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启发他们见贤思齐的心理需求。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力。常用盼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发散思维训练。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等。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这类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
  ③自我设计训练。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其知识经验,给他们提供某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
  ④头脑风暴训练。该方法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应用这种方法时,应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一是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二是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三是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四是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上述所列方法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或重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训练方式。
/read.asp?id=2228&page=1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B)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辐合思维
D.直觉思维
2.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B )
A.较低智力
B.中等智力
C.较高智力
D.非凡智力
3.“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D)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4.读文章标题.去猜测文中具体内容是属于( C)训练。
A.头脑风暴训练
B.自我设计训练
C.推测与假设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5.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 A)
A.有结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杂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专家具有哪些特征 ( ABCDE)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
2.头脑风暴训练的基本原则 (ABCD )
A.参与者畅所欲言,不评价和判断方案
B.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
C.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
D.鼓励提出改进或补充意见
E.师生互动
3.问题解决有下列基本特征 (BCD )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_________与_________可使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数量和质量
2._________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 家庭
3.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表面特征
深层特征深层特征
4.各种发明创造可以看做是_________的典型例证。 创造性问题解决
5.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_________和_________。
有结构的问题或者界定清晰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或者界定模糊的问题
四、名词解释
1.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3.理解问题
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五、简答题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巾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六、论述题
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训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法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B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2.【精析】B智商100表示中等智力。
3.【精析】D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
4.【精析】C本题内容属于推测与假设训练。
5.【精析】A 目标明确,个体按一定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BCDE选项中所描述的皆为专家的特征。
2.【精析】ABCD头脑风暴应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3.【精析】BCD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三、填空题
1.数量质量
3.表面特征 深层特征 深层特征
4.创造性问题解决
5.有结构的问题或者界定清晰的问题 无结构的问题或者界定模糊的问题
四、名词解释
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3.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五、简答题
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巾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六、论述题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②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①保护好奇心。
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③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
④重视非逻辑思维。
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①发散思维训练。
②推测与假设洲练。
③自我设计训练。
④头脑风暴法训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江西警院学习中心
江西师大学习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
2014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的(  )。
A.教师素质
B.心理素质
C.教学能力
D.教育机智
【中公讲师解析】题干为教师素质的定义。
2.(  )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监控
【中公讲师解析】题干为自我认识的概念,注意识记。
3.(  )内驱力将学业成就看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C.自我提高
【中公讲师解析】自我提高内驱力不直接指向知识和任务本身,而看重学业成就。
4.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错误的是(  )。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中公讲师解析】气质指的是人的秉性,不发生迁移。
5.(  )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内化
B.原型模拟
C.原型定向
D.原型操作
【中公讲师解析】原型操作阶段是将头脑中的活动程序计划外显化的过程,相当于加里培林的&物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
6.中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上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下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 )。
A.并列结合学习
B.类属学习
C.下位学习
D.上位学习
【中公讲师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7.以下属于内部反馈的是( )。
A.视听觉获得的反馈信息
B.教师给予的反馈
C.看录像得到的反馈
D.计算机给予的反馈
【中公讲师解析】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
8.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
【中公讲师解析】元认知计划是在活动前计划活动。
9.&利用红色可以做什么&属于( )发散思维。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方法扩散
D.形态扩散
【中公讲师解析】形态扩散是以事物的形态(如颜色、味道、形状等)为扩散点,设计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可能性。
10.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中公讲师解析】认同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1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中公讲师解析】根据强迫行为的定义,选D。
12.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
A.有所不同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须然联系
13.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
A.集体观念
C.服从大局
D.集体凝聚
【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众的概念。
14.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
15.与新教师相比,讲师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有( )。
【中公讲师解析】与新教师相比,讲师型教师的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责任编辑:jxjsks)
相关推荐:
全真模拟题+每日一练
面试概论+结构化
教案编写+试讲策略+答辩技巧
教招每日一练 & 最新一期
教资每日一练 & 最新一期
教师资格备考指导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已有3556人参加
教师考试选中公&快速提分好轻松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5楼
电话:1、0-
地址:赣州章贡区八一四大道金钻商务大厦东座4楼(肯德基旁)&
地址:九江庐山南路3号市三中后门旁浦发银行楼上4楼
地址:吉州区广场北路1号新世界广场B座18层
地址: 宜春市袁州区钓台路809号台商大厦22楼(贸易广场维也纳酒店)
地址:上饶市信州区中山西路71号汉庭酒店7楼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玉茗大道体育路与南湖路交叉口2楼(华民康大药房正对面)
地址:景德镇市珠山东路口人民广场景德镇瓷城(景德镇商场)3楼电梯口右
地址:新余市城北仙来中大道58号复兴大厦4楼
电话:400-0-9939
地址:萍乡市安源区凤凰街李子园社区八一东路56号工商银行3楼
地址:鹰潭市月湖区胜利西路3号银座广场(三特书店对面一楼)
江西警院学习中心
地址:警察学院商业街中公教育学习中心(青春食坊旁)
江西师大学习中心
地址: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二食堂四楼
全国统一报名热线:400-
官方QQ咨询:
新浪微博:@江西教师考试
官方微信: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0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01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有空来看看啊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逻辑思维强适合做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