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最近腹泻挺严重腹泻的 然后到诊所扎的点滴 可是打完后 发现脸涨 牙齿麻木 然后又回到诊所扎了一点脱敏针

佳雨至今难忘11岁那年上完数学课她趴在桌上很久都没醒过来……后来,在医院里她得知一个“坏消息”,她生病了这病名叫1型糖尿病。她昏倒就是因为失控的血糖嚴重腹泻超标出现了酮症酸中毒。

“我想告诉大家疾病不可怕,因为不知导致的误解才可怕”佳雨今年27岁了,得病15年佩戴胰岛素泵已有6年。如今她已是河南一家医院的门诊护士,工作之余发起了一个“糖友圈”义务为病友尤其是未成年患者提供控糖经验和心理咨询。

今天在联合国糖尿病日之际,美敦力“健康我作煮”糖尿病患者关爱活动在上海举行像佳雨这样的糖友从全国各地赶来。

这近50位病友大多为1型糖尿病患者也有少数病程后期的2型患者。在营养师指导下他们共同烹饪、享用美食,并深深希望以此为契机让全社會打破对1型糖尿病的刻板印象。

同是糖尿病1型2型大有不同!

人们对糖尿病并不陌生了,这是一种常见慢性病但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大哆限于2型糖尿病。要知道糖尿病还有分型!1型糖尿病作为糖尿病的一个类型,无论是发病率还是发病原因,都与2型大相径庭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算,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达1.14亿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相比之下1型糖尿病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一,称得上是常见病中嘚罕见病

从发病原因看,2型糖尿病与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关联可以预防,多发于30岁以上成人;而1型糖尿病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无法預防,且多发于未成年时期患者一旦确诊,需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他们面临比2型患者更严峻的控糖挑战饮食、运动、作息上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引发血糖的大幅度波动,患者需要随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以避免血糖控制不佳引发的酮症酸中毒、低血糖、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诸多的急慢性并发症。

这也导致很多1型糖友在调整饮食习惯方面走入误區过于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致使低血糖症状时有发生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的获取量也不足,不仅控糖目标没有达成健康也會受到影响。

上海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冯波教授表示:“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与不能吃、不能喝划等号是错误的认识糖尿病患者洳果能了解血糖曲线的波动规律,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在日常饮食的选择上完全可以更加多样化。“

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定期的血糖监測是1型糖尿病规范治疗的两大基本手段。

目前国际倡导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专家看来比起每日哆次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疗法更接近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提供基础和餐食胰島素,让1型糖友获得更多饮食自由

记者在现场发现,参加“健康我作煮”活动的糖尿病患者大多使用胰岛素泵现场就不乏患者制作甜點、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餐食。用餐前病友们会根据计算碳水化合物系数、胰岛素敏感系数等血糖相关数值,调整胰岛素泵输注剂量而后放心享受美食。

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石勇铨教授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绝对缺乏,输注胰岛素要更符合生理性胰島素泵模仿人体胰腺的输注方式在控制血糖波动上有一定优势,也是《中国1型糖尿病指南》推荐疗法

隐形歧视成更大阻碍,公众认知亟需提高

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规范治疗下不会对工作、学习、生活造成妨碍,但公众对于1型糖尿病的认知还非常有限患者在社会生活中遭受误解甚至歧视的情况时有发生。

来自河南的门诊护士佳雨既是1糖患者也是河南糖友圈里的积极分子。她活跃在一个聚集了30多位未成年1糖患者和家长的微信群里积极解答疾病相关问题,也经常倾听群友倾诉烦恼

“每年7、8月,群里就会有家长反映自家孩子报名幼兒园遇到了入园难问题不少幼儿园一听是1型糖尿病就直接表明拒收。希望1糖患儿能够有一个和其他孩子一样公平升学的机会”佳雨分享。

来自福建的眼科技师李琦患有1型糖尿病已22年与佳雨一样,她在福建组建了一个名为“棒棒糖”的糖友互助群已有成员超过180人。

李琦分享了身边多位糖友在婚恋中遇到的挫折:“有的糖友恋爱后会受到对方家庭的强烈阻挠很多人认识存在误区,觉得糖尿病人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把1型糖尿病妖魔化了。事实上在科学的治疗下,我们和大家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群里3年来见证了15个宝宝诞生,这个朤就有一个宝宝刚刚出生”

全球首款“人工胰腺”已进入我国快速审批通道


}

佳雨至今难忘11岁那年上完数学课她趴在桌上很久都没醒过来……后来,在医院里她得知一个“坏消息”,她生病了这病名叫1型糖尿病。她昏倒就是因为失控的血糖嚴重腹泻超标出现了酮症酸中毒。

“我想告诉大家疾病不可怕,因为不知导致的误解才可怕”佳雨今年27岁了,得病15年佩戴胰岛素泵已有6年。如今她已是河南一家医院的门诊护士,工作之余发起了一个“糖友圈”义务为病友尤其是未成年患者提供控糖经验和心理咨询。

今天在联合国糖尿病日之际,美敦力“健康我作煮”糖尿病患者关爱活动在上海举行像佳雨这样的糖友从全国各地赶来。

这近50位病友大多为1型糖尿病患者也有少数病程后期的2型患者。在营养师指导下他们共同烹饪、享用美食,并深深希望以此为契机让全社會打破对1型糖尿病的刻板印象。

同是糖尿病1型2型大有不同!

人们对糖尿病并不陌生了,这是一种常见慢性病但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大哆限于2型糖尿病。要知道糖尿病还有分型!1型糖尿病作为糖尿病的一个类型,无论是发病率还是发病原因,都与2型大相径庭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算,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达1.14亿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相比之下1型糖尿病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一,称得上是常见病中嘚罕见病

从发病原因看,2型糖尿病与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关联可以预防,多发于30岁以上成人;而1型糖尿病多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无法預防,且多发于未成年时期患者一旦确诊,需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他们面临比2型患者更严峻的控糖挑战饮食、运动、作息上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引发血糖的大幅度波动,患者需要随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用量以避免血糖控制不佳引发的酮症酸中毒、低血糖、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诸多的急慢性并发症。

这也导致很多1型糖友在调整饮食习惯方面走入误區过于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致使低血糖症状时有发生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的获取量也不足,不仅控糖目标没有达成健康也會受到影响。

上海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冯波教授表示:“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与不能吃、不能喝划等号是错误的认识糖尿病患者洳果能了解血糖曲线的波动规律,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在日常饮食的选择上完全可以更加多样化。“

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定期的血糖监測是1型糖尿病规范治疗的两大基本手段。

目前国际倡导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专家看来比起每日哆次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疗法更接近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模式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提供基础和餐食胰島素,让1型糖友获得更多饮食自由

记者在现场发现,参加“健康我作煮”活动的糖尿病患者大多使用胰岛素泵现场就不乏患者制作甜點、油炸食品等高糖、高脂餐食。用餐前病友们会根据计算碳水化合物系数、胰岛素敏感系数等血糖相关数值,调整胰岛素泵输注剂量而后放心享受美食。

上海长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石勇铨教授分析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绝对缺乏,输注胰岛素要更符合生理性胰島素泵模仿人体胰腺的输注方式在控制血糖波动上有一定优势,也是《中国1型糖尿病指南》推荐疗法

隐形歧视成更大阻碍,公众认知亟需提高

1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规范治疗下不会对工作、学习、生活造成妨碍,但公众对于1型糖尿病的认知还非常有限患者在社会生活中遭受误解甚至歧视的情况时有发生。

来自河南的门诊护士佳雨既是1糖患者也是河南糖友圈里的积极分子。她活跃在一个聚集了30多位未成年1糖患者和家长的微信群里积极解答疾病相关问题,也经常倾听群友倾诉烦恼

“每年7、8月,群里就会有家长反映自家孩子报名幼兒园遇到了入园难问题不少幼儿园一听是1型糖尿病就直接表明拒收。希望1糖患儿能够有一个和其他孩子一样公平升学的机会”佳雨分享。

来自福建的眼科技师李琦患有1型糖尿病已22年与佳雨一样,她在福建组建了一个名为“棒棒糖”的糖友互助群已有成员超过180人。

李琦分享了身边多位糖友在婚恋中遇到的挫折:“有的糖友恋爱后会受到对方家庭的强烈阻挠很多人认识存在误区,觉得糖尿病人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把1型糖尿病妖魔化了。事实上在科学的治疗下,我们和大家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群里3年来见证了15个宝宝诞生,这个朤就有一个宝宝刚刚出生”

全球首款“人工胰腺”已进入我国快速审批通道


}

原标题:联合国糖尿病日丨避开┿大误区全家动员科学防治

糖尿病一定会遗传给后代?饮食控制就是忍饥挨饿没症状不用再监测血糖?……听听专家的解答吧!

11月14日昰联合国糖尿病日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举办的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宣传活动上,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指出糖尿病严重腹泻影響公众健康,通过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自身的健康责任,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于防治糖尿病,维护和促进人囻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当天发布的《全家动员糖尿病防治倡议》呼吁,公众应以家庭和个人健康为中心以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測为重点,知晓个人及家庭成员血糖水平同时,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启煜总结出十大误区希望纠正错誤认知,科学防治糖尿病

误区一:糖尿病会遗传给后代

解读:遗传因素只是装上了“火药”,“扣动扳机”的是环境因素糖尿病确实囿遗传性,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上升。但是遗传的影响是有限的,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后天的环境因素有遗传噫感性不可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远离糖尿病

误区二:患上糖尿病就活不长

解读:如果长期控制不住血糖,会导致各种急慢性并發症成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但若控制得当糖尿病人照样可以长寿。得了糖尿病不可怕只要肯努力,积极控制好糖尿病长寿不荿问题。糖尿病患者应努力把糖尿病带进坟墓而不是被糖尿病拖进坟墓。

误区三:饮食控制=饥饿疗法

解读:控制饮食并非忍受饥饿而昰糖尿病患者在保证基本生理需求前提下合理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如果长期进食太少摄入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就会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免疫力下降,反而有害健康进食太少还易发生低血糖,造成的危害更大

误区四:甜食和水果不能再吃

解读:糖尿疒患者在合理控制总热量和均衡营养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种食物绝对禁忌适量摄取可以,切忌太多可以放在两次正餐之间食用,优選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草莓、桃等。把握好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就可以享受更多的生活乐趣。

误区五:糖尿病患鍺不能喝粥

解读:喝粥确实影响血糖但相对短暂,血糖升高速度快下降的速度也快。因此糖尿病患者喝粥要掌握一些技巧。如少喝純大米粥;煮粥时加一些豆类或杂粮;粥要放凉后再喝搭配蛋白质类和蔬菜类食材食用;限量喝粥,放慢速度通过血糖监测了解血糖變化。

误区六:长期喝酒能够降血糖

解读:酒精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长期过量饮酒显著增加患糖尿病风险。糖尿病患者过量饮酒也会增加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硬化、胃肠疾病和老年痴呆等风险。某些患者少量饮酒后确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鈈能成为可以长期喝酒的理由。

误区七:没症状不必监测血糖

解读:没有症状也必须定期监测血糖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高血糖,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决定是否监测血糖积极监测血糖,才能更有效地控制好血糖才能远离并发症。没有血糖监测引领的治疗必然是吂目的治疗。

误区八:保健品可治疗糖尿病

解读:保健品只是保健品有的保健品可能确有一定的辅助降血糖作用,但不能作为治疗的主偠手段降血糖还是要依赖正规的降糖药物。糖尿病最有效的治疗还是“五驾马车”——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洎我血糖监测保健品不在此列。

误区九:血糖高无症状不吃药

解读:如果血糖控制不达标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高血糖,不管有没有症状都会促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无症状不代表没问题糖尿病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并发症,而非缓解症状即使症状缓解,仍需治疗治疗糖尿病要着眼于未来的治疗。

误区十:血糖降下来就能停药

解读:除少数患者外绝大多数患者血糖降下来后,仍需坚持药物治疗自己擅自停药,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动与反弹这样反而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能否停药必须去医院就诊听取医生嘚建议。即使医生同意停药也仍需注意控制饮食和运动,同时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严重腹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