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引流管袋长期处于开放状态可以吗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并发症及护理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6页¥3.004页¥3.006页免费2页¥1.001页¥0.50 2页¥3.002页¥1.002页¥1.0026页免费2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6页免费6页免费4页免费8页免费6页1下载券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并发症及护理对策|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出​现​很​多​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生​活​质​量​。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并发症及护理对策36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并发症及护理对策36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南京晨光医院杨溪;【摘要】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关键词】长期留置;导尿;并发症;对策;留置导尿管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10月~2011年5月我;1.2方法;1.2.1材料:均采用马来西亚出品的SEC气囊医;1.2.2方法:根据2005年《临床护理技
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并发症及护理对策南京晨光医院
杨溪【摘要】
目的 探讨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对应措施的应用。方法 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采用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论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出现很多常见的并发症,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生活质量。【关键词】
长期留置;导尿;并发症;对策留置导尿管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1]。因其操作简便、生物相容性好、容易固定、能有效地引流尿液、保持外阴干燥,而深受医护人员及患者欢迎[2]。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后及危重患者,是临床上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操作。但留置导尿属于有创操作,如何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将我科2005年10月~2011年5月期间174例长期留置尿管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后,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2005年10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住院并留置尿管患者174例,其中男性53例(30.5%),女性121例(69.5%),年龄为50~87岁,平均年龄为73.2岁。所患疾病种类:脑血管病86例,占49.4%;,癌症43例,占24.7%:其他45例,占25.9%。留置尿管时间均为30天。1.2方法1.2.1材料:均采用马来西亚出品的SEC气囊医用硅胶导尿管。1.2.2 方法:根据2005年《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要求给予常规导尿。2 结果104例留置尿管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并发症 例数 百分比(%) 尿路感染 66 37.9 膀胱功能损伤
42 24.2 尿管脱落 18 10.3 尿道损伤 11 6.3 导尿管表面结晶形成 37 21.3 3 讨论3.1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留置导尿管最常见的并发症(37.9%)。据报道,国内医院感染中,尿路感染占20.8%-31.7%,其中37.3%-56.0%为导管伴随性尿路感染[3]。在留置尿管的人群中,有2%-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和败血症,病死率高达13%-30%[4]。正常情况下,尿道是一个无菌环境,完整的黏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导尿管的插入,常导致尿道黏膜损伤,破坏了尿道黏膜的天然屏障。且导尿管是人体的异物,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同时增加逆行感染的机会从而引起感染[5]。导尿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长时间留置导尿及操作损伤。②尿道口细菌定植,尤其是女性,尿道周围有肠道细菌繁殖,约2/3的患者会发生菌尿。③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不良。引流连接处脱落后污染了导管内腔或引流袋的污染细菌上行进入膀胱 。3.2膀胱功能损伤
膀胱功能损伤临床表现为拔除尿管后出现尿频、尿失禁,排尿困难、膀胱挛缩,甚至再次发生尿潴留。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的双重功能,当某些疾病或手术等原因需留置导尿管时,临床上常采用开放引流放尿和定时放尿法,上述两种方法不同于正常排尿模式,开放引流放尿使本应间断的排尿活动,变成了与肾脏产生尿相应的连续过程,膀胱贮存功能废用,排尿反射中断,膀胱呈空虚状态,使其逐渐顺应了有尿即流的“惰性状态”[6],膀胱逼尿肌废用性萎缩,导致膀胱挛缩。拔管后不能及时建立主动排尿意识。而定时间歇放尿,不能因人而宜地掌握膀胱充盈速度及排尿间隔时间,尿液随压力差作用流出,患者难以产生排尿感觉,不能充分训练膀胱功能。3.3尿管脱落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如护理不当极易造成尿管脱落,其主要为自行拔脱。3.4 尿道损伤
在临床工作中,往往由于个体差异、疾病影响因素等引起尿道损伤。3.5导尿管表面结晶形成
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有部分尿液中有较硬的结石样物质附着子导尿管表面,这可能与留置尿管时间长,长期卧床,膀胱冲洗不彻底,尿垢积存在膀胱形成颗粒及沉渣,饮水量及服用某些药物有关。4 护理对策4.1 尿路感染
(1)熟练而规范的无菌操作是预防留置尿管并发尿路感染的关键。在操作过程中尽量消除患者恐惧心理,积极配合,缩短操作时间,避免反复多次插入。(2)会阴部护理。留置尿管的患者每日用清水会阴_洗两次,并用0.5%的碘伏棉球进行尿道口的消毒。每次大便后也应清洗会阴及擦洗尿道口,以免粪便中的细菌侵入泌尿系统。(3)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对留置尿管的患者,选择封闭式引流系统对降低尿路感染率有显著作用,避免轻易分离尿管与引流袋接头及反复留取标本等动作。注意避免尿袋、引流管弯曲受压,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和引流袋的位置必须低于膀胱,搬运患者时应夹闭引流管,防止细菌逆行感染。(4)注意留置尿管和引流袋的更换时间。《基础护理学》规定每天定时更换引流袋,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原则是:应尽量减少更换导尿管的次数,以避免尿路感染,导尿管只是在发生堵塞时才更换。频繁更换导尿管不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还浪费卫生资源,增加护士的工作强度。患者尿液的pH值是影响微生物繁殖和尿液沉淀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指出,尿液pH值>6.8,发生堵塞的机率比尿液pH值<6.7高10倍。有人认为,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根据尿液pH值分为高危堵塞类(pH>6.8)和非堵塞类(pH<6.7)两种,高危堵塞类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是2周,非堵塞类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最佳间隔是4周。普通引流袋每3天更Q一次,抗折返引流袋每7天更Q一次。(5)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鼓励多喝水约 ml。生理性膀胱冲洗对清除沉淀物,防止导尿管堵塞,保持引流通畅有重要意义。被动性膀胱冲洗应控制在引流尿液中出现混浊、有沉淀物或血块时。4.2膀胱功能损伤
(1)放尿时要提醒患者有意识排尿,产生排尿感或排空感.使排尿模式与正常排尿相似,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得到继续发挥作用。(2)在膀胱充盈时拔尿管,其拔管后排尿过程顺利,排尿量也不受影响,可有效地保护膀胱功能。(3)为防止拔管后尿潴留发生,促进自主排尿,在拔除尿管前,经尿管直接将消毒后的开塞露注入膀胱内,可使膀胱内逼尿肌收缩,引起排尿反射促进排尿,并能解除尿道扩约肌的水肿[7]。 (4) 昏迷及截瘫患者早期的膀胱功能训练。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膀胱充盈情况每2h放尿1次,3d后改为3-4h放尿1次,持续至拔除尿管,每次放尿前压迫膀胱,通过压尿建立患者的排尿反射,维持膀胱肌肉的正常张力,避免形成挛缩性膀胱。4.3尿管脱出
(1)合理选择尿管:选择光滑和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根据尿道内径于尿管直径的相关联系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一般以14~16号硅胶尿管为佳。(2)注意置管深度,成人男性尿道长度为16~22cm,女性为4~5cm。(3)把好尿管质量关,规范操作程序,气囊内注水不宜过少,一般成人常规注入15~20 ml,儿童5~8ml,前列腺增生患者8~10ml。(4)导尿管留置期间,应告知患者翻身时避免过度牵拉,排便时腹部不能过度增加腹压,把尿管固定于一侧大腿内侧,避免尿管来回移动,减轻尿管对尿道口的摩擦,减少水囊摩擦,避免引起脱管。(5)对有神志不清、烦躁不合作者,应适当约束,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避免并发症发生。4.4尿道损伤
(1)置管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导尿目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心理状态、过敏史等。(2)了解患者有无尿道畸形、狭窄、炎性反应及前列腺增生等;膀胱充盈、会阴部情况;患者及家属对导尿知识的知晓程度。(3)告知患者及家属关于实施导尿的原因、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和缓解的方法,如插管时深呼吸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导尿后的护理配合,从而增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留置导尿的理解和配合。(4)60岁以上的男性常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置管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粗细、硬度适宜的尿管,对预防尿道损伤有重要意义。(5)气囊充盈前必须确认已进入膀胱,插管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5~l0cm,方可充盈气囊,否则气囊末完全送入膀胱嵌顿在尿道,压迫尿道而致黏膜出血、坏死。(6)留置导尿期间,嘱患者翻身活动时不要牵拉过紧,以防气囊破裂或尿道损伤。4.5导尿管表面结晶形成
留置导尿管表面的晶体易导致尿路感染,拔管时还易损伤尿道粘膜。因此,(1)多饮水、多排尿,可有效达到机械性“内冲洗”,预防尿路感染和导管表面结晶形成的目的。一般情况下ml/d,根据天气及患者具体情况增减饮水量。(2)少喝或不喝浓茶水。(3)定期测量尿pH值,根据pH值采取碱化尿液或酸化尿液的方法,保持尿pH值维持在6.5~7.0之间。(4)膀胱冲洗2~3次/周,每次膀胱冲洗要彻底,遇尿沉淀物多者可采用注射器冲洗,使沉淀于膀胱底部物质翻于冲洗液中,以便排出。(5)选用硅胶尿管留置导尿减少沉淀粘附几率。(6)监测患者用药情况,遇特殊药物:如磺胺类药,应及时、准确给予缓释剂,减少尿结晶成分。参考文献[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吴索娟.气囊导尿插管方法的改进与护理[J].天津护理, .[3] 霍红旭,蔡文清.导尿管伴随尿路感染及其防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384-385.[4]吴素红,周再生,田敏.细菌性尿路感染易感因素、菌种及耐药性研究.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34-36.[5]周淑群,周定球,刘滨.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患者感染生物被膜菌及药敏分析.抗感染学,):37-39.[6] 钟小蓉,邓朝秀.放尿方法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功能影响的观察[J].中华护理学杂志,):327-329.[7] 姚雷安,刘迎春.留置导尿管拔除前注入开塞露预防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学杂志,):598-599.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中学教育、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并发症及护理对策36等内容。
  【】 
您可在本站搜索以下内容:
  长期留置导尿的护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长期留置导尿的护理长期留Z导尿管的...现把 长期留Z尿管病人出现的并发症和采取的相应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并发症 ...
s 3. 经上述措施,患者尿潴留无法解除者,须导尿或重新留置导尿。 五、拔管困难 ... 留置导尿的并发症及护理... 26页 免费 对留置导尿操作技术的改... 暂无...
s 2 护理 2.1 留置导尿管过程中重点观察内容 留置导尿管过程中的观察重点是:(1...之一,也是长期留置导尿患者常 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胡娜妞 马亚蒂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2013 年第 12 期 【摘要】目的:研究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后的并发症,采取措施减少患者痛苦...
 保健营养? 中旬刊》2014 年第 02 期 【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术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留置导尿术,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记录 尿量,测量尿比重。为盆腔内器官...
 因此分析留 置导尿感染的原因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对降低留置导尿感染率有...s.留置导尿管的固定:传统的气囊导尿管固定方法经常发生病人疼痛、漏 尿等并发症...
 龙源期刊网 .cn 留置尿管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作者:苏振敏 姚俊旭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2013 年第 07 期 【摘要】目的探讨...
q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操作,常用于手术,截瘫或昏 迷等患者。目的是避免术中误伤,术后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减 少并发症。目前临床...
赞助商链接
别人正在看什么?
赞助商链接尿道插入引流袋后引起膀胱胀痛_百度知道
尿道插入引流袋后引起膀胱胀痛
在1个礼拜内还不能拔出 但是膀胱常常感觉胀痛难忍 请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涨痛 有时有白色粘液流出 是否是该液体堵塞引流管
提问者采纳
是插得导尿管吗? 插导尿管的需要每天尿道口碘伏消毒的,一周换一次积尿袋,膀胱疼痛可能是刚查导尿管引起的膀胱刺激,多饮水,吃点消炎药就可以了。有情i况去医院看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其他类似问题
尿道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特殊患者留置尿管尿液外溢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中图分类号:R472.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3 中国论文网 /6/view-2633851.htm  我科是(在)泌尿、烧伤外科(中),留置尿管的机率很高。特别是对特殊患者尤为重要。但在留置尿管导尿过程中经常发生尿液外溢现象,不仅给治疗和护理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此我们对留置尿管的特殊患者进行尿液外溢原因的分析并采取相关对策,有效地防止了尿液外溢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我科共收治特殊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96岁;大面积烧伤致会阴部、臀部烧伤患者3例,膀胱癌患者2例,女性,分娩史3~8胎。截瘫患者B超提示:泌尿系结石2例。前列腺癌患者4例。肾癌患者2例。脑血栓后遗症并前列腺增生膀胱残余尿2例。残余尿>120ml8例(夜尿增多>3年以上)。   1.2 方法 23例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气囊尿管行留置导尿术。留置时间为20天-半年,尿管植入后注氯化钠生理盐水5-15ml到气囊内,连接一次性尿袋。   2 结果   23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尿液外溢,发生时间最短在置管后30分钟,最长为20天。   3 尿液外溢的原因   3.1 尿管引流不畅 表现为触诊膀胱区隆起,但尿管内无尿液流出。主要原因为:①尿管扭曲或受压:引流袋放置不当或患者体位不当均可造成尿管受压、反折或扭曲。②尿管脱出或尿管前端浮于尿液以上:留置球囊导尿管球囊破裂或球囊内注入气体慢性渗漏均可造成尿管脱出;球囊内注入空气可致尿管前端浮于尿液液面以上。③膀胱粘膜堵塞尿管:导管内孔贴近膀胱粘膜时引流袋及尿管构成了密闭系统,低于膀胱水平的尿袋对尿液有一个持续性的负压吸引力,膀胱粘膜随着压力堵塞尿管的侧孔时,尿液就会从尿管旁边溢出,尿袋与膀胱的落差越大,堵塞的可能性越大[1] 。④血块堵塞尿管:长期留置尿管行膀胱冲洗时,注入速度过快,压力过高以及气囊对膀胱粘膜的局部刺激也会导致大量血尿。膀胱癌患者因癌肿本身的浸润,上皮细胞溃疡,坏死及感染和淤血块均可造成尿管的堵塞。⑤尿盐积垢堵塞尿管:尿管积垢的形成与留置尿管时间及是否合并尿路感染有密切关系。   3.2 尿路感染   长期导尿患者几乎100%发生菌尿[2]。   3.2.1 会阴部烧伤患者 正常情况下,膀胱内是无菌的,完整的粘膜是防止细菌侵入泌尿系统的有力屏障。在会阴部烧伤后,特别在脱腐溶痂阶段,会阴部潮湿,分泌物多,是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佳场所;留置尿管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破坏了膀胱括约肌对细菌的机械防御,削弱了尿道粘膜对细菌的抵抗力,致使细菌容易逆行泌尿系生长繁殖引发感染[3]。   3.2.2 截瘫患者 截瘫患者,由于神经损伤致排尿障碍而需长期置尿管。长期置管会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破坏正常的生理环境,使细菌通过导尿管逆行到膀胱;膀胱内积存沉渣,膀胱防御功能减退;还有长期卧床,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均可引起尿路感染。   3.2.3 脑血栓后遗症患者 正常排尿时,逼尿肌的收缩与括约肌的舒张是一种相互协调的生理活动。由于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病人可出现排尿时间延长,如梗阻近一步加重,膀胱逼尿肌失去代偿时出现了膀胱剩余尿。①脑血栓患者如行夹管,很可能引起膀胱的高压状态,膀胱的过度膨胀影响括约肌的舒张功能,引起尿失禁,从而发生尿液外溢。②脑血栓后遗症病人,老龄人较多,逼尿肌不稳定,尿道口括约肌松弛或纤维化是导致尿液外溢的另一重要原因。   3.3 生理因素 肾癌患者,为老年女性。①多次妊娠、分娩使膀胱,尿道周围组织遭到结构破坏或变得薄弱,就会影响膀胱、尿道的正常位置,引起“内压力传递障碍[4]”。②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和膀胱出口处周围组织变弱,随着增龄,尿道收缩性和压力降低[5]。③老年女性,各项生理功能均减退,皮肤肌肉松弛,尿道口括约肌也容易松弛。由于上述原因,老年女性在咳嗽、大笑、用力排便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如尿管夹闭,尿液经尿道口溢出;如不夹闭,尿液经尿管排出或同时伴尿道口溢尿。   3.4 与有显著膀胱痉挛及膀胱受刺激后痉挛有关 由于前列腺增生病人,长期膀胱的出口部位梗塞,逼尿肌代偿性增生、肥厚,膀胱内压增高;残余尿时,尿中的结晶颗粒在膀胱内停滞,感染加重;膀胱高敏状态,不稳定膀胱和膀胱顺应性降低。插尿管后,膀胱三角区受刺激后出现痉挛,细菌及代谢产物、尿路某些蛋白质及尿盐共同构成了包裹尿管的膜性结构,导致尿液外溢。   3.5 膀胱废用性挛缩 膀胱具有贮尿和排尿双重功能,长期留置尿管者,常采用开放引流和定时间歇放尿方法排尿,处于非正常排尿模式,特别是开放引流放尿,使本应间断的排尿活动变成了连续过程,膀胱贮尿功能废用,排尿过程中断,膀胱经常处于空虚及惰性状态[6],一旦夹闭尿管因膀胱舒缩功能衰退可致尿液外溢。   3.6 尿道括约肌松弛 老年患者特别是长期卧床者,会阴部肌肉弹性差,尿道括约肌松弛,伴前列腺增生或女性患者因生产的原因致尿道口狭小,只能选择型号较小的导尿管,此时发生尿液外溢不可避免。   4 对策   4.1 正确操作 严格无菌操作,插尿管前用0.5%碘伏消毒,插管动作要轻柔,对于男性患者,插管前用0.2%丁卡因胶浆局部麻醉后插,遇有阻力时不可强行插入,气囊导尿管必须见尿后再插入4-5cm(女性),男性把导尿管全部插入后,方可向气囊内注8-10ml生理盐水,禁止注入空气;同时注意压力变化和患者主诉,避免球囊破裂或尿管置入过程中损伤尿道。   4.2 加强护理   4.2.1 防止尿管扭曲 引流袋位置要合适,避免体位频繁变动造成尿管扭曲或受压,以及过度牵拉造成尿道撕裂伤,或尿管脱出。   4.2.2 处理尿管堵塞 ①怀疑膀胱粘膜堵塞时可变换体位,挤压尿管。 ②冲洗尿管:用无菌碗内盛生理盐水250ml,另备无菌手套、一次性流质喂灌器、0.3%碘伏等。遵守无菌操作,用喂灌器抽取生理盐水从尿管尾端注入,用力回抽,将回抽液弃掉,观察回抽液的颜色,性质、是否有血块、粘液或其他固形物,直至回抽液清亮时再次消毒尿管尾端,更换引流袋,连接。③如果尿管因血块、坏死脱落物及结晶物等堵塞,经用喂灌器抽吸或向尿管远端捏挤后部分通畅,仍不通畅者,可用喂灌器经尿管注水将阻塞物冲入膀胱,通畅引流后,再将阻塞物引流出来。④嘱患者多饮水,亦可达到机械性“内冲洗”预防尿管表面结晶形成。定期更换导尿管阻止尿盐积垢堵塞尿管。   4.2.3 预防感染   4.2.3.1 会阴部烧伤患者 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拭去创面(会阴)分泌物,用红外线烤灯照射创面(会阴)使其保持干燥,每天用0.5%碘伏擦洗外尿道口及外露导尿管,每天2次,每次大便后清洗尿道口及会阴部,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病室开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不少于20-30分钟。   4.2.3.2 截瘫患者 鼓励病人多喝水,每天ml,可达到自净作用,能有效减少尿路感染;可根据病人情况间歇性导尿,可降低了泌尿系感染和并发症。   4.2.3.3 脑血栓患者 持续引流可以维护膀胱的低压状态,防止高压状态引起的尿液外溢;持续引流使位于粘膜层深部的逼尿肌受到保护,避免逼尿肌纤维化的发生,因此,减少了尿液外溢。   4.2.3.4 生理因素 选择型号适宜的导尿管,避免过细,以16Fr为宜。根据饮食输液等情况选择尿管开放时间,一般2-3小时开放一次。腹内压增高时,立即开放引流管。要保持大便通畅,情绪平稳,找出咳嗽原因,对症处理等。妥善固定引流袋于床边,引流管长短适宜,防止折叠、扭曲、受压。   4.2.3.5 减少膀胱痉挛 首先应予心理安慰,嘱患者戒烟,防止感冒着凉,以免,同时增加粗纤维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剧烈咳嗽造成腹压增高,而引起膀胱内压增高。采用半卧位或头高足低卧位。导尿管应固定于一侧大腿的前内侧,保持自动位。   4.2.3.6 预防膀胱废用性挛缩 神志清醒患者,可遵照正常生理排尿发射进行排尿,即感到有尿意时,开放尿管排尿,至尿液排尽再夹闭尿管;对神志不清者(截瘫及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可夹闭尿管,开始每1-2小时放尿1次,然后逐渐延长至2-3小时放尿1次,但必须保证膀胱有一定容量后再进行排尿,防止膀胱挛缩。膀胱挛缩严重者持续开放尿管并保持引流通畅,一旦发生尿液外溢,注意皮肤护理。   4.2.3.7 尿道括约肌松弛的处理 老年患者导尿时宜选择型号较大、官腔较粗的导尿管,既可防止尿液外溢,又能保证尿管通畅;部分只能选择较小型号导尿管者可垫尿垫,以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褥疮、皮疹等并发症发生。此外老年患者口服适当的雌激素。   5 讨论   留置尿管尿液外溢的情况长期困扰着许多患者及家属,渗出的尿液使外阴长期受到侵润、刺激、局部很容易发生破溃,皮炎和褥疮,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拔管后重新导尿,然后再次尿管堵塞外溢,再次插管,如此反复,一方面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另外更增加病人的痛苦,极易造成患者尿道损伤或感染,从而使尿液外溢情况更加严重。我科收治的特殊患者,各器官功能均相应减退,其发生尿液外溢的原因很复杂。我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多种相应的对策,使患者解除了尿液外溢的困惑,有效的控制了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彩虹,黄岚,司徒素丽,等.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常见问题及处理.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766.   [2]牛艳萍,吴渭虹.留置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   [3]徐敏,徐榕,张伏琴,等.留置导尿与医院泌尿系感染的关系.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368~369.   [4]章红英.尿潴留、尿失禁.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0.96.   [5]张洪良.余文新主编.中华抗衰老医药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6]殷磊.护理学基础.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7.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膀胱造瘘及护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1页2下载券21页1下载券2页3下载券2页¥1.001页¥0.50 1页免费56页免费42页免费25页2下载券45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4页免费
膀胱造瘘及护理|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1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引流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