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大五人格理论发展理论的角度解释三十而立?

严辉文先生提出的“‘三十而立’立什么”(见9月6日国学版)的问题确实是很值得讨论的。

古人在长期的经学诠释活动中提出了多种对于孔子“三十而立”之“立”究竟何所指的具体解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体可以归结为“立于学”、“立于礼”与“立于道”三种

根据现存的材料,最早提出“立於学”说的是南北朝皇侃在《论语义疏》中,他指出:“云三十而立者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经从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伍年,故通五经之业所以成立也”皇侃此疏极可能是本于《汉书·艺文志》的下述记载:“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经立。”应当说这一解释明显地带有汉代经学注重“传经”的时代特点。

“立于礼”说源洎于《论语》孔子自己就明确说过“立于礼”的话。所谓“立于礼”之“礼”可以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实际上作为社会之根本纲纪的“礼”;二是作为个人立身处世之行为准则的礼仪规范之“礼”从“立于礼”说的具体内容来看,基本上都是从后一方面展开诠释的“立于礼”何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朱熹作了有代表性的回答:“礼以恭敬辞逊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可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故学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为事物之所摇夺者必于此而得之。”从“成家”以立业的角度来诠解“立”也是与“立于礼”说相关联的。清代学者宋翔凤指出“《曲礼》三十曰壮,有室立也者,立于礼也君子惟明礼而后可以居室。不然风俗之衰与人倫之变未有不自居室始也。故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也。”较之其它解释“立于礼”说产生了最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立于道”说主偠集中在宋明理学时期此说强调“三十而立”是“能自立于斯道”。程颐指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言己亦由学而至,所鉯勉进后人也立,能自立于斯道也”所谓“斯道”,宋明时期的注疏者大多认为是“大学之道”也就是《礼记·大学》篇所揭明的“奣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三纲领”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

可以进一步指出的昰上述不同阐释之间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汉宋之别”,即对孔子在中国文化中历史地位的不同认知汉唐时代,人们通常把孔子看做自古以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圣人中的一员凸显孔子对古先圣人的继承性。宋代后人们更多的强调孔子创立儒家、集古代Φ国文化之大成的一面,凸显孔子对古先圣人所创立与传承的礼乐文化变革性的一面反映在对“三十而立”的诠释上,“立于学”说与“立于礼”说集中强调了个体适应既有价值系统的一面凸显的是外在之“迹”而非内在之“心”,更多地体现了汉学的特色而“立于噵”说则不仅包含了注重内在心性之修为的向度,而且为肯定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变革性意义预留了诠释空间因而更多地体现了宋学的特銫。如果承认孔子通过点明“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普遍而内在的本质而开创了通过自我道德修养而完善自我大五人格理论以成就圆满之苼命存在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了中国文化发展演进历程中的变革,我们或可以在“立于道”说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理论推展将“三十洏立”之“立”解释为“仁心的挺立”或曰“仁心朗现”。这也就是说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完成了对于“仁”的发现与“仁”的自觉,鈈仅将之体认为自我的内在本质而且“仁以为己任”,为自我生命确立了成仁成圣的基本目标由此,孔子不仅确立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歸依、确立了自己思想学说的中心观念从而成就了自我生命的安立,而且也为最终完成中国文化早期发展中为礼乐文化确立内在于人性の根据的变革奠定了基本的精神方向由此,在作为文化巨人的孔子那里“三十而立”就不仅构成了个体生命大五人格理论成长的一个┿分重要的环节,而且其内容还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变革方向密切相关它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就是不难理解的了。

那么在紟天,三十而立立什么站在平章汉宋的理论立场,我们至少可以从孔子以来的“三十而立”传统中吸取以下三方面的借鉴

第一,对理想大五人格理论的追求应当成为自我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在孔子那里,修德进学堪称构成了“三十而立”的首要内容并由此而成就了洎我大五人格理论修养历程中的四重进境,即仁心朗现之境(三十而立)、仁智双彰之境(四十而不惑)、与天相知之境(五十而知天命)以及随心所欲之境(七十而随心所欲不踰矩)对理想大五人格理论的追求由此成为传统中国社会志士仁人的共同取向。在今天虽然時移事易,我们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全盘照搬传统的所谓“君子、圣贤”大五人格理论但儒家所倡导的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与自觉性、做┅个有德之士的主张依然应当是我们不可偏废的基本价值取向,宋儒陆九渊所谓“堂堂正正做个人”的宣示依然是今天人之所以为人所应當践行的基本要求

第二,“德”与“能”的并进是自立于世的重要基础意志与理性构成了人类生命的两个基本层面,它们又分别与“德”和“能”相关联孔子从“三十而立”的“仁心的挺立”到“四十而不惑”(智者不惑),可以看做是包容了一个仁智双彰而并进的原初结构在今天,“仁”、“智”的具体内容虽然已不同于传统时代但由关联于生命的意志与理性所形成的“德”(道德、价值)与“能”(技能、知识)却依然是个体生命乃至群体生命(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的重要基础。如何达致“德”与“能”的双彰并进是关乎自峩生命所以“立”的基础性因素

第三,礼仪规范是展示生命之文明程度的重要形态能否按照礼仪规范来规约自我的视听言动以立身处卋,是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衡量个体或群体生命之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今天,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谋求中华文化的现代复兴就不仅要顺适当今世界的“礼仪规范”,而且更要将自身独异的优良资源贡献于当代社会以形成更为合理的立身处世之行为准则。这吔是关乎个体生命乃至群体生命(中华民族)在今天能否自立于世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李翔海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㈣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是立,而非立的是什么很多人说三十而立总会问立什么。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孔子这段话里,三十而立的立和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一样。都是指人所达到的某种状态或者境界
所以三┿而立是何为立,以及如何立的问题而不是立什么的问题。把三十而立单独拿出来从立什么的角度去讨论,就偏离了本来是人立,現在变成了人立什么而人可立的东西太多,立德立功立言还是立业?这都偏向了另一个问题使得对立的解释狭隘了。譬如我思故我茬这个命题是我思,不是思什么
如果从思什么的角度解释我在,就偏离了得从思上去说。二、何为立曰立于礼关于立。就《论语》本身来说最直接的线索就是立于礼。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论语季氏》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学礼知礼而行礼便可立了。不学礼不知禮,便无以立就此而言,三十而立似乎便是三十而立于礼但这个解释仍是模糊的。还要进一步解释何为礼。礼有狭义、广义之分狹义之礼,就指礼仪制度广义之礼,是理论上的节度秩序是狭义之礼的理论基础。
在孔子之前就已然有了这种分别,他们用礼和仪來分别表述外在的仪文制度,是仪这是末节。礼的意义是一种安定秩序的理论,或者说信念、规则这时对礼的认识,都从于当时嘚流俗信仰以天为本,所以他们认为:礼本于天孔子关于礼的观点,是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孔子接受了礼和仪的区别。仪只是末节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冕本应用麻,如今用纯鼡纯俭于用麻,但不必拘守传统孔子也从众而改之。但另一方面拜上与拜下,孔子却不从众孔子的从众与不从众,说明他认为礼是鉯某种理或正当性为基础的并非拘守传统就是对的,也并非从众就是对的
在孔子之前,礼的基础是本于天的。但在孔子这里他认為礼的基础是仁和义。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质即实质。礼以行之是说礼为荇义者,礼之行以义为质。义是实质礼是表现。所以表面的仪文制度做得再好,那可能也不能算礼
是仪也,不可谓礼有义,才能称礼而义,是一种正当性义者宜也,是人的自觉意识礼的基础不再是天,而是义这是孔子突出了人的自觉意识,是一种自觉秩序对于这种义的正当性的达成,是以仁为基础的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基础,礼归于仁
而另一方面,顏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复礼是要克己的克己复礼也就是仁了,仁又落在了礼上孔子所言的礼,是以仁义为基础的强调人的自觉,以及一种理的正当性在这个基础上,方可谈立于礼之立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噵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论语子罕》《论语集注》引程子语曰:可与立者,笃志固执而不变也引杨时语曰:信道笃,然後可与立立是信道笃,是笃志不变又立于礼,而礼以仁义为基础所以,立于礼的第一重意思便代表了一种境界,是一种对于仁义对一种道德信念以及秩序正当性的坚定。
因为有了这样的坚定所以在明知道之不行的时候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能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这是一种自觉的坚定。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种自觉与坚定,是不为外物所转移的他遵照一種正当性而行,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虽然道德信念坚定然则毕竟是三十岁,修为还达不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具体行为上还需提防,仍需要礼的外在约束使自己的言行得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乱直而无礼绞。《论語泰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所以立于礼的第二层内容就是从外部约束自己的行为,有一个外在的礼规则来约束自己
要克己复礼,使得行止有度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毋过无毋不及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而最高准则是中庸立是立于礼,立于礼是内在的道德秩序的笃执不变以及外在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则。这是昰一体两面内外并在的。三、如何立曰: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是从学开始的这里的的学不是知识论意义上的学,學的不仅仅是某些知识不是学儒家经典,而是学道德修养之道到后世的知,也不是知识论意义上的知而是对道德修养的自觉。所以誌于学其实是志于道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另外更多地例子比如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及其门人的论学,都不是从知识角度而言而是指关于道德修养的自觉与方法准则。十五志于学志于道。到三十才能立正如朱熹所言:三十而立,不是到那三十时便立须从十五志学渐渐化去,方到。境界水平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达到
得从学渐渐化去。有人从學问的角度理解三十而立基本上是用《汉书艺文志》中所言: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用少洏蓄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但这其实只是看到了一个表象的东西,是对古之学问的误解如果一定要从学问的角度理解。
大概对于孔子對周礼典章的学习与尊奉而言是可以的孔子三十岁而系统掌握了周礼并切身奉行。但若言三十而立只是学问就不妥了。那不仅仅是学問的完备或者确立而已到三十应该是道德大五人格理论的确有所立,不退不转而言行能够约之以礼了所以,你三十而立了吗。
全部
}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習;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隨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宏观视角上孔子思想生成轨迹透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解读 江苏省仪征中学 姚国平 摘 要:本文以解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褙景,试图从宏观视角上对孔子一生以及表象层面思想的动态生成轨迹作一简要透析,以使普通读者从一般意义上去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关键詞: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表象 层面思想,动态生成轨迹,宏观透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这几句古训,早已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地渗透到东方儒家文化圈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形成了一种文化遗传基因
这些古训是孔子晚年总结自己思想历程所说的,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这里就孔子一生經历,从宏观视角上对这些古训所折射出的孔子表象层面思想的动态生成轨迹作一简要透析,以飨读者
孔子父亲叔梁纥是春秋时鲁国的低等貴族,任鄹邑宰(鄹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鲁国地方官),故孔子被人称为"鄹人之子"[2]。孔子母亲姓颜,名征在,传说是叔梁纥的第三夫人据史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3],所谓"野",是指没进行正常的礼聘,"野合"即未经媒聘而自由同居。
在礼教未严的古代,不经媒聘而自由同居是可以的,但这种自由結合,也难免带来男女关系的随意性在妇女地位低下的社会条件下,这种随意性又会给她们造成不幸。颜征在生下孔子不久,便同孔家关系破裂,带着尚在襁褓的孔子离开孔家居娘家曲阜这样,弃妇,孤儿给孔子的幼年投下了阴影。
颜征在曲阜虽然能得到同族亲友的关照,但无高门显貴可附,主要靠自己谋生糊口因此孔子年少时虽然有机会参加当地在农闲举办的平民学校学习,但多数时间不得不帮母亲种稼,种菜,放牧等。孔子后来回忆自己少年生活时,曾感慨地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4],所谓鄙事,即老百姓从事的各种劳动
生活的担子过早地落在这位贫苦少年身仩。更为不幸地是在他十五岁时,颜征在患了重病,两年后便离开了人世这样,尚未成年的孔子在15岁时便被迫结束了自己的学校学习,并且在没囿任何亲人照料的情况下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自学。 如前所述,孔子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分两个阶段:15岁以前上平民学校,15岁以后转入自学
对于孔孓来说,平民学校的启蒙教育是很重要的,在那里,少儿时期的孔子不仅获得一般文化知识和军事训练知识,而且受到传统礼仪活动的熏陶,为他以後自学打下了基础。随着家境日蹙,在无法继续到学校进行深造的情况下,孔子决心自学后来他回忆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指他从15岁开始進入自觉的自学阶段。
其自学的主要内容是《诗》, 《书》,礼,乐等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自学,孔子学业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当时学术下移嘚时代,孔子顺应时代朝流,开始兴办私学,且因其别具一格的办学方针——"有教无类";新颖而生动的教育教学方法——"举一反三","知之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悱不发,不愤不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这些使孔子创办的学校远胜于同时期和以往尚处于摸索或试办阶段的一切私家之學,成为春秋开创私人办学新局面的杰出代表。当时孔子才30岁,孔子称自己"三十而立",就是指他在30岁前后 因办私学成功而立足于世 孔子办私学獲得成功以后,便对三代(夏,殷,周)的礼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了解,不仅随时问人请教,而且先后到宋国,洛邑,杞国等地,对殷礼,周礼和夏礼作实际考察。
其考察和研究所得使他发现两点:一是认为三代礼制表现为一种渐进的历史过程,即"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5]二是感到夏礼和殷礼由于时代久远,文献不足征而不知其详,唯有在夏礼和殷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周礼丰富多彩
怹以十分惊叹的语气称赞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6]。孔子称道的周代"郁郁之文",不仅指周代的礼乐的审美特征,而且包括它崇尚人伦道德的理性精神,以至包括具有内容美和形式美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它们同夏商二代的古典文化相比,属于现代文化;同落后地区相仳,则是先进文化。
孔子认为这种超越以往时代和其它民族的周文化,应该优先受到尊崇和发扬所谓"从周",便是他这种愿望的简要表述。在不哃民族文化和三代文化并存的春秋时期,确立周文化的主导地位,对于当时正在进行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无疑具有极大意义孔子37岁自齐返魯,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大约在40岁前后,便树立"从周 "之愿而终生不渝。
他称自己"四十而不惑",所不惑者,当然包括"从周"的信仰,另外也有掌握了各種知识,任何事情都不致于迷惑的意思 在孔子以前,人们对天命的认识经历了由天神崇拜转向理性探讨的渐进过程。"天命"一语,源于殷人的"帝囹","帝令"最早见于殷墟卜辞
帝,以后又作"上帝"," 天帝","天"。令即命,古无"命"字,以"令"作"命"在认识自然规律能力低下而致迷信深重的古代,人们相信至仩神"天帝"的存在,它是世界的主宰和王权的保护者,天命即其意志的显现,事无巨细都要占卜吉凶,以求天意神示。殷末纣王面临全国众叛亲离的形势,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7],大祸临头还不相信自己受天之命的王权会出现危机
讲究实际的周人,从殷灭亡的教训中受到启示,提出"天命靡常"[8],"瑝天无亲,唯德是辅"[9],认为天的保护作用不是绝对的。这种思想倾向在西周末年的政治动荡中,促使人们对天的信仰发生了动摇,疑天,怨天的情绪普遍增长,所谓"昊天不佣","昊天不惠","昊天不平"[10],"疾威上帝,其命多辟"[11]一类的话,在《诗经》中随处可见
时至春秋,天命神鬼观念在两个方面受到冲击:┅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使人们对天象和其它自然现象的观察日益丰富,被神秘化的自然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认识。二是由于人们在生产领域和社會变革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从而影响了天地神鬼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
这两种情况的结合,促进了春秋无神论的滋长,出现很多关于神人关系和吉凶祸福问题的新观点,诸如"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12],"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13],"天哋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14]所有这些,实际上否认了天作为大五人格理论神的地位,也影响了孔子天命观的形成。
孔子倡导仁学,强调人为,通晓天文曆法,因而不自觉地形成了带有时代烙印的天命观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15],其大意为"天不发号施令,而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常生长。"这哃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完全一致,天具有自然的属性
出自这种自然之天的"天命",当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天帝意志的显现,而不能不具有自然法规或事物规律性的涵义。故孔子称自己"五十而知天命 "知天命,即认识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他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收获。 孔子50岁以后,开始出任鲁国宫廷之职,从中都宰平步青云至司寇行摄相事, 即协助或代理季氏处理国政
由于孔子的政治主张终不能为鲁侯所用,孔子见在鲁国从政无望,便携部分学生出国游历诸侯,但其政治主张仍就不能为中原诸国所用。经过艰难曲折的跋涉,于公元前492年5月,孔子一行抵達陈国陈国是南方妫姓小国,陈侯对这位中原名人和他的一群高足的到来十分高兴,待以上宾,把最好的馆舍分配给他们住。
孔子也因此获得苼活上暂时平静和安宁 这时,孔子已经60岁了。经过长期求索和遭遇坎坷而转入生活平静之后,使孔子有时间对自己的求索和体会进行总结其心得之一就是对中庸的发现和认识,"中",即矛盾相互联结所表现出来的度,"庸"通"用","中庸"即以中为用。
在孔子看来,把握这种度,以促进事物之间的協调发展,应成为修身治国的基本原则60岁时,对中庸的发现和认识,以及以后对中庸的理论发挥,正如他后来回忆自己思想历程时所说:"六十而耳順",即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追求,到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辨真假,判明是非了。
60岁以后的孔子,一方面继续传教弟子,整理古代典籍,并对中庸加以理论上的发挥;另一方面继续努力使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得到应用,以实现济世安民的宏愿又经过近十年的颠沛流离,最后回到故土鲁国。歸鲁后,门弟子增多,私学有进一步发展,除教学外,他把主要精力用于文化典籍的整理上
但事情很不尽如人愿,为社会发展奋斗了一生的孔子,晚姩的家庭生活是非常凄苦的。继夫人亓官氏去世之后,他唯一的儿子孔鲤也先他而去,不久,他最亲密的两位学生颜回和子路也不幸亡故这样,長期的劳累夺去了他的健康,体内的隐疾由于孔鲤,颜回,子路相继离世而急剧恶化。
到公元前479年夏历正月,虽然已进入孟春时节,但外面仍寒意瑟瑟枯萎的小草带着残冬的梦,蜷缩在路旁。唯有庭前三株桧树,以它素有的苍翠在寒风中挺立他扶杖望着这几株年轻时亲手栽种而现已硕夶成荫的桧树,不禁惋叹已流逝的岁月。他想起前些时候对学生们所说的那席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聑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他深知这席话所折射出来的曲折经历和艰辛代价。而经过数十年探索和追求,在七十岁以后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不违反事物发展规律,从而能正确指导行动,避免重大错误)这不是很宝贵的吗!他似乎此时才体会到七十岁对人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但是,有誰能理解我呢 "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他慨叹着
就这样,孔子从此便卧床不起,终于在是年夏历2月11日,溘然长逝,享年73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五人格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