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些指标可以判断是胆汁淤积治疗症

当前位置:&&&&&&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断标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做哪些检查?
  诊断检查:  ICP的诊断可按以下标准:①妊娠期出现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表现,再次妊娠本病复发。②消化症状及乏力不明显。③轻中度ALT增高。④胆汁酸水平增高(&10μmol/L)。⑤可以出现轻度黄疸,罕有超过85.5μmol/L者。⑥一旦分娩,瘙痒迅速消退,肝功迅速恢复正常。  (一)首要检查  1.血清胆汁酸测定 胆汁酸是胆汁中胆烷酸的总称,人类胆汁酸主要有两种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在肝细胞损伤或肝功能减退时,胆酸排泄不畅,在周围血清中积累。ICP患者血清胆汁酸增高,可为正常值的10倍,甚至百余倍,且出现改变的时间早于瘙痒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指标的改变,故认为检测血清胆汁酸值是诊断ICP最敏感的指标,且血清胆汁酸的值与病情轻重相关。一般认为轻度为胆汁酸&5 mol=&& l=&& 1=&& 7=&& 3=&& 4=&& mol=&& l=&& 5=&& 10=&& mol=&& l=&&&15μmol/L。  2.血清甘胆酸测定 血清甘胆酸(CG)是胆汁中的胆酸的主要成分,临床上常测定血清中CG了解血清中胆酸的水平。ICP患者血CG浓度在30周时突然升高至2~2.5μmol/L,可达正常水平100倍左右,并持续至产后下降,5~8周恢复正常。  3.肝功能测定 血清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正常孕妇ALT和AST有轻微变化,升高或降低,但在正常范围内。大多数ICP患者的血清ALT和AST轻至中度增高,为正常水平的2~10倍,血清ALT是ICP的敏感指标,其灵敏度仅次于血清胆汁酸。  (二)次要检查  1.血清胆红素测定 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约1/6的ICP患者直接胆红素可达85.5~136.8μmol/L,而总胆红素一般为20.5~85.5μmol/L。  2.碱性磷酸酶测定 由于胎盘和骨同工酶释放增加,孕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随妊娠逐渐增高,妊娠晚期妇女ALP水平为非孕妇女的3.6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血清ALP较同孕周正常妊娠显著增高,约70%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血清ALP高于同孕周正常孕妇的上限;但由于受同工酶增加的影响,而且个体变异较大,其诊断特异性不高。  3.血清铜和铜氧化酶 有学者发现ICP患者血清铜和铜氧化酶均升高,且血清铜波动范围较小,故血清铜和铜氧化酶测定可作为ICP辅助诊断项目。  4.病理检查  肝结构完整,肝细胞无明显炎症或变性表现,仅在肝小叶中央区有些胆小管内可见胆栓,胆小管直径正常或轻度扩张。小叶中央区的肝细胞含有色素,并可见嗜碱性的颗粒聚集。由于病变不明显有时可被忽略。  (三)检查注意事项  1.胆汁酸水平的测定是诊断ICP最有价值的检验方法。正常妊娠时血清胆汁酸水平变化很小,ICP患者的胆汁酸含量升高幅度不一致,可以很明显,但因为血清胆汁酸的中度升高者中,多数可能导致胎儿不良结局,所以对所有胆汁酸高于正常范围的孕妇,都应该考虑ICP的可能。对于皮肤瘙痒的孕妇胆汁酸检查正常,则可以排除ICP的诊断。  2.有瘙痒症状且伴肝功能检查异常的孕妇,应除外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需采血进行适当的血清学检验,检测抗软骨有丝分裂抗体,除外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检测抗平滑肌抗体,除外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  3.ICP患者的胆红素可能升高,但并不常见,而且也不应单独依靠胆红素检查诊断ICP。  鉴别诊断:  临床上容易误诊为其他因素引起的皮肤瘙痒、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的疾病。  1.妊娠期间非特异皮肤疾病 也表现为皮疹和瘙痒,容易造成误诊。但此类疾病无血清胆酸升高。  2.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消化道症状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及腹胀;肝大、触痛明显;病原体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数倍至数十倍;肝活检可见肝细胞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本病常发生于妊娠36~40周,绝大多数病例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消化道症状严重,剧烈呕吐,有助于鉴别ICP;病情发展急骤,出现黄疸迅速,呈进行性加重;可并发急性肾衰竭及DIC;B超显示典型脂肪肝声像图,行肝穿刺活检可确诊。  4.妊娠合并胆总管结石 本病常凶进食油腻食物或饮酒而诱发;右上腹部疼痛,应用解痉药物后可缓解;黄疸与发热常呈间歇性;肝脏与胆囊增大并有压痛,超声检查可见胆结石和胆道扩大。  5.妊娠期药物性黄疸 孕期服用损害肝细胞的药物(氯丙嗪、巴比妥类、红霉素、异烟肼等)后,出现黄疸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同时出现皮肤瘙痒和皮疹,停药后多可恢复正常。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类似疾病
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共同属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疾病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标准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鉴别诊断
Diagnosis & Differential
向医生咨询: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于阴式与腹式子宫切除术…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高危妊娠的处置、围产保健、分…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妇科肿瘤和各种普通妇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妇科肿瘤,包括各种妇科良恶…
Disease Data Source
《产科速查手册》 郝敏主编《妊娠与皮肤性病》李东宁,耿承芳主编
疾病大全&&怎样才判断孕妇是否有胆汁淤积症
来自于:北京|
提问时间: 09:59:08|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怀孕已经5个月了,可是从半个月前开始发现腹部痒,刚开始以为是肚皮因怀孕涨并没有注意,最近想是不是得了胆汁淤积症,怎样才判断孕妇是否有胆汁淤积症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2045收到了:
您最好去医院检查下,检查前要做到不吃饭不喝水,主要检查总胆汁酸和肝功能。胆汁淤积症对孕妇并没有什么影响,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该症状在1到2周左右就会自动消退的,所以您放轻松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TA帮助了1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35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30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_饭菜网
有家有爱有饭菜,欢迎来到饭菜网
您当前位置: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来源:饭菜网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科室:妇产科用药:苯巴比妥片蛋氨酸片地塞米松地塞米松缓释微粒葡萄糖注射液生化丸胎盘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熊去氧胆酸片并发症:1.早产? 1966年Haemmerli报告18例ICP患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科室:妇产科
用药:苯巴比妥片
地塞米松缓释微粒
葡萄糖注射液
熊去氧胆酸胶囊
熊去氧胆酸片
并发症:1.早产? 1966年Haemmerli报告18例ICP患者,共43次妊娠,23次以早产为终结,其中22次早产集中于8名患者。1976年Reid报告56例ICP,活产50例中早产18例,早产率36%,体重<2500g者13例,围生儿死亡率11%。我国吴味辛报告134例中早产24例(18%),围生儿死亡率6%。1984年Laatikainen报告117例ICP平均孕期为35 5周,1987年戴钟英等报告250例ICP平均孕期为38.7周,早产34例(13.6%),新生儿体重≤2500g 21例(8.2%);以上数字均说明ICP的早产发生率确有明显增高。
对发生早产的原因,Laatikainen认为ICP孕妇的胎儿无能力将胎盘大量生产的16α-羟基-去氢表雄酮(16α-hydroxylate-dehydroepiandrosterone,DHAS)转变成惰性较大的雌三醇,因此大量的DHAS通过胎盘的其他途径转变成具有活性的雌二醇而导致早产。近来动物实验表明胆酸能增加小鼠的子宫肌收缩力,胆汁酸还可以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以致诱发子宫收缩,发生早产。
2.胎儿窘迫? Reid(1976)报告的56例中,6例死胎,围生儿死亡率为11%,50例活产中5例因头盆不称做剖宫产,余45例中,羊水严重污染者12例(27%),胎心率<100次/分者8例,其中妊娠瘙痒合并黄疸者的死胎和胎儿窘迫发生率远较单纯瘙痒者为高。吴味辛报告134例ICP中围生儿死亡8例,其中死胎5例均突然发生在临产前。戴钟英(1986)报告1984年全年围生儿死亡32例,围生儿死亡率为15.6‰,而同年74例ICP中有5例围生儿死亡(67.6‰),其中4例为死胎或死产,均在将临产或产程中死亡,根据以上资料可见ICP的胎儿窘迫发生率确较一般为高。
Laatikainen(1977)对86例ICP根据其血清胆酸水平的升高程度将其分为3组,发现胆酸水平愈高,胎儿窘迫发生率亦愈高(表2)。
[IMAGE]Images\\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_并发症_1.jpg[/IMAGE]
1984年Laatikainen又报告117例ICP,再次证明血清胆酸水平愈高,胎儿窘迫率也愈高,因此,动态测定血清胆酸水平可作为观察ICP患者胎儿预后的一种方法。
发生胎儿窘迫原因至今仍未明确。Laatikainen(1977)研究ICP孕妇胎儿血清胆酸水平与胎儿窘迫关系,在41例(1例双胎)ICP中有胎儿窘迫表现者16例。ICP胎儿脐血CA水平为3.74μg/ml,而正常对照组脐血CA水平仅为0.94μg/ml;ICP胎儿脐血CA水平高于3.74μg/ml的22例中,有胎儿窘迫12例,低于3.74μg/ml的20例中仅4例有胎儿窘迫。动物实验亦证明若予以口服或静脉注射胆酸可导致肝细胞损伤;故Laatikaine认为母体发生ICP,使胎儿体内CA升高,对胎儿有不良影响,胎儿固醇类物质代谢的改变亦可导致胎儿出现窘迫。1991年Sepulveda报告用不同浓度的CA对游离的绒毛静脉的作用发现两者间存在一定关系,即高浓度时血管收缩明显,因此重度ICP,高CA血症可使血管痉挛,阻力增加,血流量减少,氧交换能力下降而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所致。
近年来人们认为ICP患者的胎儿窘迫与绒毛间腔的变小有一定关系。1980年Costoya等通过光镜及电镜的观察发现ICP患者的胎盘中合体细胞增多,绒毛基质稀疏水肿,合体滋养层增厚,细胞滋养层细胞数明显增加。Costoya认为无论这些变化是原发或是继发的,因为这些病变的结果是绒毛间隙缩小,单位时间内绒毛间腔内的母体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胎儿缺氧。1987年刘伯宁等对20例ICP胎盘做了组织计量以测定多项参数,并以20例正常同孕龄孕妇胎盘作对照,发现ICP组的绒毛间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小,P<0.001,而其余各项参数P值均>0.1,因此,可以认为绒毛间腔狭小也可能是导致ICP围生儿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3.产后出血? Reid(1976)报告ICP阴道分娩的50例中,出血>500ml者10例,其中>2000ml者5例;而Frielaender亦有相同报告;1988年侯丽蓉等对158例ICP产后出血进行观察,并以158例产科条件相同的正常产妇对照,两组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各为234ml及177.1ml,其差别有显著意义。Reid认为ICP孕妇胆汁的胎盘分泌量不足,维生素K的吸收量减少,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X量亦减少而导致产后出血。
4.产科并发症
(1)ICP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87年戴钟英在总结250例ICP时发现其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竟高达24%。继而黄亚绢总结年10243次分娩中有ICP 451例(4.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01例(8.8%),ICP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共存者79例(0.77%),在ICP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17.52%,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中ICP的发生率为8.72%,与普通人群中ICP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升高;IC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ICP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组的围生儿死亡率各为18.81%、13.30%及59.52%,后者明显高于前两者。因此对于ICP同时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应更积极地处理,包括加强对胎儿的监护,促胎肺成熟以及适时终止妊娠。
(2)ICP合并多胎妊娠:1987年戴钟英在总结250例ICP时,即已注意到其中有双胎5例,1989年Gouzale报告62例双胎中合并ICP者高达20.9%,与单胎的ICP发生率4.7%比较,差别极为显著,在两组尿雌三醇(E3)定量测定中,双胎较单胎明显增高,虽然尚未达到有统计学差异程度,但已可说明雌激素在ICP形成中的作用。1997年陶敏芳等报告在12886次分娩中,共有双胎90例(7‰),对资料完整的80例双胎的分析,其中合并ICP者24例(30%),与12796次单胎中合并ICP者540例(4.2%)从发生率比较,两者有极为明显的差异,双胎中合并ICP与不合并ICP者,孕龄各为34 3周及36 1周,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各为54.2%及33.9%,发生产后出血者各为37.5%及16.1%,其差别均有显著意义。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b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本病具有复发性,本次分娩后可迅速消失,再次妊娠或口服雌激素避孕药时常会复发。ICP发病率0.8%~12.0%,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以智利和瑞典发病率最高。
【对母儿影响】
1.对孕妇影响& ICP患者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致使凝血功能异常,导致产后出血,也可发生糖、脂代谢紊乱。
2.对胎婴儿影响& 由于胆汁酸毒性作用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可发生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自发性早产或孕期羊水胎粪污染。此外,尚有胎儿生长受限、不能预测的胎儿突然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等。
1.瘙痒& 几乎所有患者首发症状为孕晚期发生无皮肤损伤的瘙痒,约80%患者在30周后出现,有的甚至更早。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瘙痒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但极少侵及黏膜,这种瘙痒症状常出现在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之前,平均约3周,亦有达数月者,于分娩后数小时或数日内迅速消失。
2.其他症状& 严重瘙痒时引起失眠和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脂肪痢。
3.体征& 四肢皮肤可见抓痕;20%~50%患者在瘙痒发生数日至数周内出现轻度黄疸,部分病例黄疽与瘙痒同时发生,于分娩后数日内消退。同时伴尿色加深等高胆红素血症表现,ICP孕妇有无黄疸与胎儿预后关系密切,有黄疸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增加。无急慢性肝病体征,肝大但质地软,有轻压痛。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ICP诊断并不困难。
1.临床表现& 孕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不适。
2.实验室检查
(1)血清胆酸测定:胆汁中的胆酸主要是甘胆酸(CG)及牛磺酸,其比值为3∶1,临床上常检测血清(CG值了解血中胆酸水平,ICP患者血CG浓度在30周时突然升高至2~2.5μmol/L,可达正常水平100倍左右,并持续至产后下降,5~8周后恢复正常。血清胆酸升高是ICP最主要的特异性实验室证据,在瘙痒症状出现或转氨酶升高前几周血清胆酸就已升高,其水平越高,病情越重,出现瘙痒时间越早,因此测定母血胆酸是早期诊断ICP最敏感方法,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及时监护、处理,均有参考价值。
(2)肝功能测定:大多数ICP患者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轻至中度升高,为正常水平的2~10倍,ALT较AST更敏感;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很少超过85.5μmol/L,其中直接胆红素占50%以上。
(3)病理检查:ICP患者肝组织活检见肝细胞无明显炎症或变性表现,仅肝小叶中央区胆红素轻度淤积,毛细胆管胆汁淤积及胆栓形成。电镜切片发现毛细胆管扩张合并微绒毛水肿或消失。
治疗目的是缓解瘙痒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注意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护,及时发现胎儿缺氧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
1.一般处理& 适当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血流量,给予吸氧、高渗葡萄糖、维生素类及能量既保肝又可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定期复检肝功能、血胆酸了解病情。
2.药物治疗& 能使孕妇临床症状减轻,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围生儿预后改善,常用药物有:
(1)腺苷蛋氨酸:治疗ICP的首选药物。该药可通过甲基化对雌激素代谢物起灭活作用,刺激膜磷脂生存,调节Na+-K+-ATP酶的活性,增加膜通透性,防止雌激素升高所引起的胆汁淤积,可保护雌激素敏感者的肝脏,临床中可改善ICP的症状,延缓病情进一步的发展。用量为每日500~2000mg,静滴,连用2周后改口服。
(2)熊去氧胆酸:服用后抑制肠道对疏水性胆酸重吸收,降低胆酸,改善胎儿环境从而延长胎龄。用量15mg/(kg·d)分3次口服,共20日,间隔两周,再用20日。瘙痒症状和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3)地塞米松:可诱导酶活性,能通过胎盘减少胎儿肾上腺脱氢表雄酮的分泌,降低雌激素的产生减轻胆汁淤积;能促进胎肺成熟,避免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使瘙痒症状缓解甚至消失。一般用量为每日12mg,连用7日。
(4)苯巴比妥:此药可诱导酶活性和产生细胞素P450,从而增加胆汁流量,改善瘙痒症状,但生化参数变化不明显,用量每次0.03g,每日3次,连用2~3周。
3.产科处理
(1)产前监护:从孕34周开始每周行NST试验,必要时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以便及早发现隐性胎儿缺氧。NST基线胎心率变异消失可作为预测ICP胎儿缺氧的指标。
(2)适时终止妊娠:孕妇出现黄疸,胎龄已达36周;无黄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者;有胎盘功能明显减退或胎儿窘迫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应以剖宫产为宜,经阴道分娩会加重胎儿缺氧,甚至死亡。
由于ICP的主要后果是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因而,产科处理的目的应是使胎儿顺利足月分娩。若有胎儿窘迫且胎儿已成熟则应当机立断终止妊娠,且以剖宫产为宜,因为经阴道分娩会增加胎儿缺氧程度。有报道ICP经积极主动的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更多相关链接:
免责声明:
饭菜网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我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评论
我要发表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评论
网友正在热搜
春节养胃汤的做法相关问答
热门饮食健康菜谱
饭菜网公众平台
饭菜网出品
将十万菜谱下载到您的手机
饮食健康食材推荐
薏仁、薏苡仁、六谷米、苡米、薏米、苡仁
红枣、大枣、枣子
南杏仁、杏仁核、杏子、木落子、杏梅仁、白杏仁、光杏仁
银耳、雪耳
健康养生社
扫描二维码,关注饭菜网
美食快捷键
如有意见、反馈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之内回复
饭菜网()保留所有权利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傲霜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我的阅览室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转载)
刘兴会,侯敏敏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成都610041)
摘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为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病因不详。该病首次报道于19世纪80年代,于20世纪60年代得到详细报道,属高危妊娠之列。ICP最大的危害是发生胎儿窘迫,常使胎儿突然胎死宫内,并增加母体产后出血的风险。临床主要症状为瘙痒。临床上对ICP的处理存在两种过激的倾向,因此对ICP的诊断需规范化,需排除其他相关性疾病。建议诊断时进行分度,以便合理制定临床治疗方案,避免处理上的盲目性。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为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实验室检查以肝内胆汁淤积的血液学指标异常和病程上以临床表现及血液学异常指标在产后迅速消失或恢复正常为特征。对母亲无明显不良影响,但其对胎儿的危害一直受到围生医学工作者的关注。
& ICP是妊娠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之一,其发生率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本病病因未明,遗传、环境和内分泌等因素均起一定作用。可发生于任何孕周和胎次,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和胆汁酸等生化指标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危及围生儿,母体产后出血的风险也增加,故将其列为高危妊娠。
本病曾有过许多命名,如妊娠期黄疸(jaundicein pregnancy/icterus gravidarum)、妊娠期复发性黄疸(recurrent jaundice of pregnancy)、妊娠期肝功能障碍或妊娠期肝损(obstetric hepatosis/hepatosis gestationalis)、妊娠期良性胆汁淤积(症)(benign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特发性妊娠期黄疸(idiopathic jaundice of pregnancy)、妊娠瘙痒(症)(pruitus gravidarum)、产科胆汁淤积症(obstetric cholestasis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等,这些名称的改变是特定时期对疾病某方面特征片面认识的体现,反映了人们对ICP认识的演变过程。相对而言,“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或“产科胆汁淤积症”更符合该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ICP于1883年由Ahlfeld首次报道,直到1955年Svanberg及Thorling对此病进行系统的研究后,才发现患者有早产及发生死胎的可能性。1976年Reid通过对56例ICP患者进行研究,证实该病最大的危害是发生胎儿窘迫,常使胎儿突然胎死宫内,特别是容易发生在即将临产之前。ICP的发生率随种族而异,在多种族人口的孕妇中其发生率大约为0.7%,而再次怀孕的复发风险为40%~50%[1]。北欧的瑞典、南美的智利是ICP高发区域。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吴味辛、戴钟英报道了较大系列的ICP病例,引起了产科界的重视。现已知我国长江流域的四川、重庆和长江三角洲是发病率较高的地区。
2 &ICP对母儿的影响
& ICP最大的危害在于围生儿预后不良,可导致早产、羊水胎粪污染及产时胎儿窘迫。若发生早还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ICP患者的胎死宫内通常发生非常迅速,且发生胎儿窘迫、死亡的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亦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 彭冰等[2]总结了808例ICP患者,早产率为15.81%、羊水粪染率为21.08%、新生儿窒息率为3.88%、围生儿病死率为2.01%。羊水粪染是胎儿缺氧的重要原因。多数学者认为,ICP胎儿死亡或产时胎儿窘迫可能是胎儿急性缺氧的结果。高浓度的胆酸血症可引起胎盘绒毛表面的血管痉挛,血管阻力增加,流经胎盘间隙的氧合血流量明显降低,导致胎儿灌注及氧交换急剧下降而引起胎儿窘迫,胎儿体内胆酸淤积越多,其窘迫率越高。
& ICP对孕妇的危害主要是瘙痒导致的痛苦和由于胆盐分泌不足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而易发生产后出血。
3 &ICP的诊断及分型
& ICP的诊断标准为:在妊娠中晚期出现以躯干、四肢皮肤瘙痒为主的症状,可伴有黄疸;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血清转氨酶轻度至中度升高,可伴血清胆红素的升高;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呕吐、食欲不佳、虚弱及其他疾病症状;分娩后上述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迅速恢复正常;排除肝脏和胆道的急慢性疾病。
& 在英国皇家ICP指南中指出:在临床实践中,转氨酶、γ-谷氨酸转移酶、胆红素和/或胆盐的异常足以作为产科胆汁淤积症的诊断依据,但应使用妊娠的特异性参考范围。该指南提出有部分女性的瘙痒会发生在肝功能异常的几天或几周之前:如果瘙痒持续存在,应每1~2周进行肝功能检测。
3.1 ICP诊断基本要点 &(1)起病大多在妊娠晚期,少数在妊娠中期;(2)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以手掌、脚掌及四肢为主,程度轻重不等,无皮疹,少数孕妇可出现轻度黄疸;(3)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消化道症状;(4)可伴肝功能异常,主要是血清ALT或AST轻、中度升高;(5)可伴血清胆红素升高,以DBil为主;(6)分娩后瘙痒及黄疸迅速消退,肝功能亦迅速恢复正常。
3.2分型 &鉴于瘙痒症状、胆汁淤积及肝功能损伤程度均与围生儿预后有一定的关联,制定ICP疾病分型有利于临床监护和管理。由于尚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强的指标来反应ICP的病变程度,因此需结合多个临床和生化指标综合评估,纵观国内外各医疗机构的文献报道,其常用的分型指标包括瘙痒程度和时间特点、血清甘胆酸和总胆汁酸水平、转氨酶水平、黄疸及胆红素水平,但没有一项指标能预示与不良围产儿结局间的确切关系。Glantz等[3]在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ICP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与胎儿出现并发症(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当ICP母体血清总胆汁酸水平≥40μmol/L时危险性更高。大量研究表明,ICP患者血清胆汁酸和甘胆酸与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3,4]。戴钟英[5]指出,临床上ICP应有轻、重之分,应合理制定轻型和重型ICP的分类标准,以指导临床处理。产前如何分辨对胎儿危害较大的重型ICP,从而进行区别对待,做出相应的处理,是目前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文献报道[6],我们建议在符合ICP诊断标准的前提下根据以下指标分型:
3.2.1轻型 (1)生化指标:TBA<40μmol/L,血清甘胆酸<2000μg/dl,TBil<21μmol/L,DBil<6μmol/L,ALT<200 U/L,AST<200 U/L;(2)临床症状:瘙痒为主,无明显其他症状。
3.2.2重型 (1)生化指标:TBA≥40μmol/L,血清甘胆酸≥2000μg/dl,TBil≥21μmol/L,DBil≥6μmol/L,ALT≥200 U/L,AST≥200 U/L;(2)临床症状:瘙痒严重,伴有其他症状;(3)孕34周前出现ICP、合并双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复发性ICP。
3.3鉴别诊断 &ICP的诊断是一种排除性诊断的疾病,因此在进行ICP的诊断时,其他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疾病应被排除。在确诊之前,应当进行甲型、乙型、丙型病毒性,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的筛查以及慢性活动性和原发性胆汁性的肝自身免疫筛查(例如:抗平滑肌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以及在诊断之前应做肝脏B超。先兆子痫、妊娠期急性是妊娠期特异性的肝功能异常的病因,这可以作为不典型和早期病例的鉴别诊断之一。
& ICP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存在两种过激的倾向[7]:一是一旦明确诊断后,一律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另一种是盲目采取期待疗法,结果导致新生儿窒息率或围产儿病死率增加。ICP的产科处理目的是改善妊娠结局。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对ICP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8],认为ICP患者的胎儿常在临产前突然死亡是其对急性缺氧失代偿造成的。因此对ICP要争取早期诊断、加强胎儿监护,运用药物治疗改善病情,适时终止妊娠。由于已知的ICP对胎儿的危害,因此,产前应对ICP进行分度诊断,合理制定临床治疗方案,避免处理上的盲目性。
4.1轻型ICP 37周前以门诊治疗为主,主要包括加强胎儿监护和口服药物治疗。(1)加强监护:每天自数胎动,每周行1次无应激试验(NST)、B超和脐血流检查,定期复查肝功能、甘胆酸。(2)药物治疗:近年研究显示,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降低患者血清中胆酸及转氨酶的浓度,降低患者早产率,但对改善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并无显著优势[9]。具体用法:S-腺苷蛋氨酸1000 mg每日口服1次,熊去氧胆酸250 mg每日4次。皮肤瘙痒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并不成比例,一般不应该据此调整治疗方案。对皮肤瘙痒严重、甚至影响睡眠的患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薄荷水等涂抹皮肤。(3)终止妊娠:轻型ICP可观察至足月,在密切监护下阴道试产。对超过预产期未临产者,甚至可考虑小剂量缩宫素静脉滴注诱发宫缩,并行缩宫素应激试验(OCT)。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4.2重型ICP需立即住院,积极治疗,密切监护胎儿情况,36周前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加强监护:每日1次NST,观察胎动及宫缩情况,检查脐血流,定期复查甘胆酸、肝功能,吸氧,加强营养,促进胎儿生长等。(2)药物治疗:S-腺苷蛋氨酸 mg加入500 ml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熊去氧胆酸250 mg口服,每日4次。由于ICP患者胆汁的胆盐分泌不足,维生素K的吸收减少,使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造成产后出血增多,因此在拟终止妊娠的前3 d,应给予维生素K110 mg肌注,每日1次,共3次。对于34周前的患者,应给予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的成熟,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体用法为地塞米松6 mg肌肉注射,每12 h1次,共4次。对于有宫缩的孕妇,若胎心监护显示反应尚好,应在密切监护下给予硫酸镁或安宝24 h持续静脉滴注迅速强力抑制宫缩。(3)终止妊娠:由于重型ICP的胎儿常不能耐受宫缩时的缺氧环境,为防止胎儿突然发生意外,如抑制宫缩效果不理想、出现胎儿窘迫,应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如无宫缩,且胎儿监护未见异常,可于妊娠35~37周期间择期剖宫产,更多人选择在36周前后。也有人尝试进一步延长孕周至37周以后,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等也随之增加,围生儿预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故此法尚未被普遍接受。
& 总之,ICP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之一,产科工作者应对ICP给予高度的重视,这对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发表于: 22:05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李傲霜大夫的信息
李傲霜大夫电话咨询
李傲霜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近期通话:
胎儿右肾重度积
胎儿头与身子不
网上咨询李傲霜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李傲霜大夫提问
李傲霜的咨询范围:
产科及生殖内分泌,只接受绵阳地区患者的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妇胆汁淤积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