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哪家医院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血清PSA检查?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为什么要检查PSA?

您的位置:
> 怎样才能发现早期前列腺癌
怎样才能发现早期前列腺癌
来源:武汉博大医院
怎样才能发现早期前列腺癌?武汉博大医院专家指出:很多患者在发现前列腺癌的时候,往往是晚期了,很多人都想了解如何及早发现前列腺癌,因为晚期的治疗不但更加困难,而且治愈的可能性非常的小,而早期前列腺癌是可以治愈的。虽然有数据表明,前列腺癌在欧美国家发病率非常高,而在中国相对较少。但是这是以前的数据,最近却并不是这么一个情况了。如今,中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的变化,前列腺癌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何患者没能及时发现前列腺癌一、在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方,大多数人缺乏对前列腺癌的正确认识,因此也不会主动去医院找泌尿外科专科医生进行前列腺癌的筛查。而且,有些常规体检项目也没有安排前列腺癌的筛查,因此早期前列腺癌经常被延误诊断。二、在前列腺癌在发病早期,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在发病的早期,不少患者并没有察觉到异常,等到患者感觉到异常时,肿瘤已经发生转移,是前列腺癌的晚期了。三、早期前列腺癌无法通过B超、CT、MRI甚至更先进的PET-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出来。很多人认为体检可以检查出来,其实不然,早期通过这些常规的检查是检查不出来的。怎样才能发现早期前列腺癌1、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PSA不高(不高于4ng/ml),当前列腺癌及其他前列腺疾病状态时升高,目前是筛查前列腺癌最敏感的瘤标。如果PSA升高,应复查一次,如果仍然升高,且排除明显是因为炎症或其他影响因素导致者,则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应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2、经直肠超声波检查,也就是将超声波的探头像直肠指检一样放入直肠,没有任何损伤和只有轻微不适。此项检查对血清PSA有升高作用,因此应该在抽血后进行。3、直肠指检。通过医生的食指触摸前列腺,可以发现很多无症状的前列腺癌患者,可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这是最简单、最经济和实用的方法。如果发现有前列腺结节,则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应该进一步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确诊。做好预防,男人不再“伤不起”武汉博大医院专家提醒:也许很多人会想如何对付这个“伤不起”的前列腺,但是您知否知道,前列腺疾患多数是我们平时生活方式问题导致,所以做好预防是很关键的。1.规律性生活,量力而为。过度迷恋性事,或是手淫频繁也会伤着前列腺。而如长期禁欲,以致性冲动无处宣泄,亦可诱发前列腺炎。男人应学会规律的性生活,定期排放前列腺液,量力而为,适度为好。2.久坐坐出大问题。前列腺的位置决定了男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坐”在了前列腺上的,做的时间过久,则会引起前列腺局部充血、肿胀,引起前列腺无菌性炎症。3.水,生命之源。高效率的工作往往是男人忽视了饮水的重要性。在平时的紧张生活中,常备一杯水来缓解来自前列腺的压力,比如每天喝6-8杯水,不憋尿,会对您的健康带来很多益处。4.放下酒杯。男人在饮酒的同时会对前列腺造成很强的刺激,引起血管扩张,前列腺充血、水肿,并会导致前列腺的抵抗力降低,远离饮酒及一些刺激食物、咖啡等,对你的前列腺好一点。5.直面“受伤”的前列腺,直面幸福人生。很多男士一旦前列腺出现问题,往往讳疾忌医,不管不问,甚至一忍到底。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对,更不值得。在前列腺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专业的医师会对您做详细的前列腺检查及正规、专业的治疗,越早治疗,越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少撑起了另外“半边天”的男性朋友,在热衷于追求事业的同时,疏忽了自己的健康,不知健康隐患悄然来袭,各种男科疾病不声不响已经悄悄的来了,男性朋友们,不妨关注一下发自身体的某些“抗议”,因为在您的不经意中,您很可能已经得罪了一个本来可以和您做朋友的“前列腺”,拒绝“腺”制,从我做起!
今日在线值班医生!
科室:泌尿外科
擅长:泌尿外科、前列腺疾病、性...
(已有732人咨询)
卫生许可证:[京药第110106-JX0210号] [京ICP证060786号] [(京)-经营性-] [京卫网审【2010】第0087号][京公海网安备号]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京060906] 京ICP备号前列腺增生要验血查癌-南宁中山泌尿医院
你现在的位置: >
前列腺增生要验血查癌
  前列腺增生要验血查癌!中老年男性,如果常有排尿困难,有时感到小便不能排空,由于膀胱不能排空出现尿频,特别是夜尿次数增加、排尿费力、尿量明显减少、尿流不畅等症状时,要去医院做前列腺检查。患者去医院就诊时,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开一张血清PSA检查的化验单,并在下次门诊时看检查结果。那为什么要做这项检查,这项检查究竟有什么意义,检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想要了解前列腺增生症的检查请点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卫生条件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约70岁,前列腺增生已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由于它在泌尿系统所造成的梗阻,影响排尿,直接威胁肾功能,给患者的生活与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在31岁&40岁的男性中为8%,51岁&60岁的男性增加到40%&50%,80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超过80%。国内统计,前列腺增生约占泌尿外科住院病人的8%&11%。
  PSA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icSpecificAntigen)的缩写,它是由前列腺产生的一种糖蛋白,通常很少进入血液,只有在前列腺结构发生紊乱时,如前列腺增生压挤或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破坏,可使PSA由前列腺腺泡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因此测定血液中的血清PSA值可反映出前列腺本身的改变。
  血清PSA值相当稳定,正常值应该为0&4微克/升。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PSA值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少数会偏高。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PSA值大多升高,升高的幅度比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前列腺增生患者检查血清PSA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排除可能存在的前列腺癌。有些患者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有可能同时存在,这会给诊断带来麻烦,必要时需结合其他检查方能做出明确诊断。
  近年来,随着PSA检测技术的发展,它已成为目前诊断前列腺癌一项公认的、最灵敏的方法。而前列腺增生患者往往认识不到血清PSA检查的重要性,一些前列腺癌患者误以为患了前列腺增生,从而贻误了病情。血清PSA可以提示患者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欧美等前列腺癌高发地区,通过这项技术使更多的患者能够早期确诊。亚洲国家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特别是以油脂类饭食结构的改变,使得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及时对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血清PSA检查可以提早发现癌细胞的存在。
  检查和用药可能影响
  PSA的准确性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血清PSA的检查结果。最常遇到的因素是医生进行肛门内前列腺检查时手指挤压前列腺,使血液中PSA值升高,所以最好在做此检查一周后再测血清PSA。其他检查如前列腺穿刺活检、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和因
相关阅读:
如果您有问题想咨询我们的专家,请点击右边“咨询专家”按钮
男科相关必读:
相关精华文章
  南宁中山医院是南宁市泌尿专科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专业男科医院。医院设施先进、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服务热情周到,是“全国百...[]
刘金波主治医师
  从事泌尿外科及男性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诊疗经验...
刘伟主治医师
  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积累了较丰富的诊疗经验,熟悉泌尿外科常见病...
前列腺文章推荐
性功能障碍文章推荐
生殖整形文章推荐
男性疾病导航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民大夫本人发表
好大夫在线将于日凌晨00:00至日07:00对网站进行升级,届时网站无法使用,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全网发布: 19:44
前列腺癌诊断治疗指南
分篇主  编  李  鸣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分篇副主编  孙  光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贺大林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编  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丁  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高江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华立新         江苏省人民医院
孔垂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长岭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李汉忠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李  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夏术阶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谢立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叶定伟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周利群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秘  书     龚  侃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目  录
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
二、前列腺癌的诊断
三、前列腺癌的治疗
四、前列腺癌的随访
五、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治
六、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
七、前列腺癌诊断流程图
八、前列腺癌治疗流程图
一、前列腺癌流行病学
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中国、日本及前苏联国家最低[1-9]。美国黑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全世界最高,目前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04年在美国大约有230 110例新发前列腺癌,有29 900例将死于此病 [10]。在欧洲,每年得到确诊的新发前列腺癌病例大约有260万人,前列腺癌占全部男性癌症人数的11%,占全部男性癌症死亡人数的9%[11]。亚洲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中国1993年前列腺癌发生率为1.71人/10万人口,死亡率为1.2人/10万人口;1997年发生率升高至2.0人/10万人口[12],至2000年为4.55人/10万男性人口。1979年中国台湾地区仅有98位前列腺癌新病例;1995年已上升至884位,年龄标准化发生率达7.2人/10万人口,2000年有635人死亡,死亡率为5.59人/10万人口。
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在美国,大于70%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都超过65岁,50岁以下男性很少见,但是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呈指数增长。年龄小于39岁的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为0.005%,40~59岁年龄段增至2.2%(1/45),60~79岁年龄段增至13.7%(1/7)[12]。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尚未明确,但是其中一些已经被确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如果一个直系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2个或2个以上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13-14]。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有前列腺癌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比那些无家族史患者的确诊年龄大约早6~7年[15]。前列腺癌患病人群中一部分亚人群(大约9%)为“真实遗传性前列腺癌”,指的是3个或3个以上亲属患病或至少2个为早期发病(55岁以前)[11]。
外源性因素会影响从所谓的潜伏型前列腺癌到临床型前列腺癌的进程。这些因素的确认仍然在讨论中,但高动物脂肪饮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16-18]。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维生素E、硒、木脂素类、异黄酮的低摄入。阳光暴露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呈负相关,阳光可增加维生素D的水平,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子[18]。在前列腺癌低发的亚洲地区,绿茶的饮用量相对较高,绿茶可能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因子[19]。
总之,遗传是前列腺癌发展成临床型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外源性因素对这种危险可能有重要的影响。现在关键问题是尚无足够的证据建议生活方式的改变(降低动物脂肪摄入及增加水果、谷类、蔬菜、红酒的摄入量)会降低发病风险[18,20]。有一些研究支持这些说法,这些信息可以提供给那些来询问饮食影响的前列腺癌患者男性家属。
二、前列腺癌的诊断
(一)前列腺癌的症状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二)前列腺癌的诊断
临床上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可以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然而,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前列腺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确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1]。
1.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  大多数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的外周带,DRE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价值[2-3]。考虑到DRE可能影响PSA值,应在PSA抽血后进行DRE。
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检查  PSA作为单一检测指标,与DRE、TRUS(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比较,具有更高的前列腺癌阳性诊断预测率,同时可以提高局限性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和增加前列腺癌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1)PSA检查时机: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接受例行DRE、PSA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查[4-6]。中国台湾地区专家共识,推行美国建议[7]。
国内经专家讨论达成共识,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进行常规PSA和DRE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随访。对DRE异常、有临床征象(如骨痛、骨折等)或影像学异常等的男性应进行PSA检查。
PSA检测应在前列腺按摩后1周,直肠指检、膀胱镜检查、导尿等操作48小时后,射精24小时后,前列腺穿刺1个月后进行。PSA检测时应无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等疾病。
    (2)PSA结果的判定: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血清总PSA(tPSA)>4.0ng/ml为异常。对初次PSA异常者建议复查。当tPSA介于4~10ng/ml时,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大于25%左右(欧美国家资料)。中国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低,国内一组数据显示血清总PSA 4~10ng/ml时,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15.9%[8]。血清PSA受年龄和前列腺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特异性tPSA值各年龄段分别为:40~49岁为0~1.5ng/ml,50~59岁为0~3.0ng/ml,60~69岁为0~4.5ng/ml,70~79岁为0~5.5ng/ml,≥80岁为0~8.0ng/ml[9]。这构成了进行前列腺癌判定的灰区,在这一灰区内应参考以下PSA相关变数。
    (3)游离PSA (free PSA,fPSA):fPSA和tPSA作为常规同时检测。多数研究表明fPSA是提高tPSA水平处于灰区的前列腺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
当血清tPSA介于4~10ng/ml时,fPSA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如患者tPSA在上述范围,fPSA/tPSA<0.1,则该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高达56%;相反,如fPSA/tPSA>0.25,发生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只有8%。国内推荐fPSA/tPSA>0.16为正常参考值(或临界值)[10-18]。
    (4)PSA密度 (PSA density,简称PSAD):即血清总PSA值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前列腺体积是经直肠超声测定计算得出。PSAD正常值<0.15,PSAD有助于区分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当患者PSA在正常值高限或轻度增高时,用PSAD可指导医师决定是否进行活检或随访[19-22]。PSAD可作为临床参考指标之一。
    (5)PSA速率 (PSA velocity,简称PSAV):即连续观察血清PSA水平的变化,前列腺癌的PSAV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和正常人。其正常值为<0.75ng/ml/年。如果PSAV>0.75ng/ml/年,应怀疑前列腺癌的可能[23-24]。PSAV比较适用于PSA值较低的年轻患者。在2年内至少检测3次PSA:PSAV计算公式:[(PSA2-PSA1) + (PSA3- PSA2)]/2
3.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  在TRUS引导下在前列腺以及周围组织结构寻找可疑病灶,并能初步判断肿瘤的体积大小[25]。但TRUS对前列腺癌诊断特异性较低,发现一个前列腺低回声病灶要与正常前列腺、BPH、PIN、急性或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梗死和前列腺萎缩等鉴别。在TRUS引导下进行前列腺的系统性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诊断的主要方法。
4.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检查。
    (1)前列腺穿刺时机:因前列腺穿刺出血影响影像学临床分期。因此,前列腺穿刺活检应在MRI之后,在B超等引导下进行[26-29]。
    (2)前列腺穿刺指征
  1) 直肠指检发现结节,任何PSA值。
  2) B超发现前列腺低回声结节或MRI发现异常信号,任何PSA值。
  3) PSA>10ng/ml,任何f/t PSA和PSAD值。
  4) PSA 4~10ng/ml,f/t PSA异常或PSAD值异常。
注:PSA4~10ng/ml,如f/t PSA、PSAD值、影像学正常,应严密随访。
    (3)前列腺穿刺针数:系统穿刺活检得到多数医师认可。研究结果表明,10针以上穿刺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10针以下,并不明显增加并发症[30-31]。
    (4)重复穿刺:第一次前列腺穿刺阴性结果,在以下1)~4)情况需要重复穿刺[32-34]:
  1) 第一次穿刺病理发现非典型性增生或高级别PIN。
  2) PSA>10ng/ml,任何f/t PSA或PSAD。
  3) PSA 4~10ng/ml,复查f/t PSA或PSAD值异常,或直肠指检或影像学异常。
  4) PSA 4~10ng/ml,复查f/t PSA、PSAD、直肠指检、影像学均正常。严密随访,每3个月复查PSA。如PSA连续2次>10ng/ml或PSAV>0.75/ml/年,应再穿刺。
  5) 重复穿刺的时机:2次穿刺间隔时间尚有争议,目前多为1~3个月。
  6) 重复穿刺次数:对2次穿刺阴性结果,属上述1)~4)情况者,推荐进行2次以上穿刺。
  7) 如果2次穿刺阴性,并存在前列腺增生导致的严重排尿症状,可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将标本送病理进行系统切片检查。
5.前列腺癌的其他影像学检查
    (1)计算机断层(CT)检查:CT对早期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低于磁共振 (MRI),前列腺癌患者进行CT检查的目的主要是协助临床医师进行肿瘤的临床分期[35]。对于肿瘤邻近组织和器官的侵犯及盆腔内转移性淋巴结肿大,CT的诊断敏感性与MRI相似。
    (2)磁共振(MRI/MRS)扫描: MRI检查可以显示前列腺包膜的完整性、是否侵犯前列腺周围组织及器官,MRI还可以显示盆腔淋巴结受侵犯的情况及骨转移的病灶。在临床分期上有较重要的作用[36]。磁共振光谱学检查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 是根据前列腺癌组织中枸橼酸盐、胆碱和肌酐的代谢与前列腺增生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光谱线,在前列腺癌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MRI检查在鉴别前列腺癌与伴钙化的前列腺炎、较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瘢痕、结核等病变时常无法明确诊断[36]。因此影像学检查TRUS、CT、MRI等在前列腺癌的诊断方面都存在局限性,最终明确诊断还需要前列腺穿刺活检取得组织学诊断。
    (3)前列腺癌的核素检查(ECT):前列腺癌的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是骨骼。ECT可比常规X线片提前3       ~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37]。
    一旦前列腺癌诊断成立,建议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38](特别是在PSA>20,GS评分>7的病例),有助于判断前列腺癌准确的临床分期。
6.病理分级  在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方面,推荐使用Gleason评分系统[39]。前列腺癌组织分为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每区的Gleason分值为1~5,Gleason评分是把主要分级区和次要分级区的Gleason分值相加,形成癌组织分级常数。
分级标准:
Gleason 1:癌肿极为罕见。其边界很清楚,膨胀型生长,几乎不侵犯基质,癌腺泡很简单,多为圆形,中度大小,紧密排列在一起,其胞质和良性上皮细胞胞质极为相近。
Gleason 2:癌肿很少见,多发生在前列腺移行区,癌肿边界不很清楚,癌腺泡被基质分开,呈简单圆形,大小可不同,可不规则,疏松排列在一起。
Gleason 3:癌肿最常见,多发生在前列腺外周区,最重要的特征是浸润性生长,癌腺泡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核仁大而红,胞质多呈碱性染色。
Gleason 4:癌肿分化差,浸润性生长,癌腺泡不规则融合在一起,形成微小乳头状或筛状,核仁大而红,胞质可为碱性或灰色反应。
Gleason 5:癌肿分化极差,边界可为规则圆形或不规则状,伴有浸润性生长,生长形式为片状单一细胞型或者粉刺状癌型,伴有坏死,癌细胞核大,核仁大而红,胞质染色可有变化。
(三)前列腺癌分期
前列腺癌分期的目的是指导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价预后。通过DRE、PSA、穿刺活检阳性针数和部位、骨扫描、CT、MRI以及淋巴结切除来明确分期。介绍2002年AJCC的TNM分期系统。
⒈T分期表示原发肿瘤的局部情况,主要通过DRE和MRI来确定,前列腺穿刺阳性活检数目和部位、肿瘤病理分级和PSA可协助分期[1-7]。
⒉N分期表示淋巴结情况,只有通过淋巴结切除才能准确地了解淋巴结转移情况。N分期对准备采用根治性疗法的患者是重要的,分期低于T2、PSA<20ng/ml和Gleason评分<6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机会小于10%。
⒊&#160;&#160;&#160; M分期主要针对骨骼转移,骨扫描,MRI、X光检查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尤其对病理分化较差(Gleason评分>7)或PSA>20ng/ml的患者,应常规行骨扫描检查[8-11]。
前列腺癌TNM分期(AJCC,2002年)[12]
原发肿瘤(T)
病理(pT)*
&#160;Tx &#160;原发肿瘤不能评价
pT2*&#160;&#160; 局限于前列腺
&#160;T0 &#16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pT2a 肿瘤限于单叶≤1/2
&#160;T1 &#160;不能被扪及和影像无法发现的临床隐匿性肿瘤
pT2b 肿瘤超过单叶的1/2但限于该单叶
&#160;T1a 偶发肿瘤体积<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
pT2c 肿瘤侵犯两叶
&#160;T1b 偶发肿瘤体积>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
pT3&#160;&#160;&#160; 突破前列腺
&#160;T1c 穿刺活检发现的肿瘤(如由于PSA升高)
pT3a&#160; 肿瘤突破前列腺
&#160;T2 &#160;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
pT3b&#160; 肿瘤侵犯精囊
&#160;T2a 肿瘤限于单叶的1/2(≤1/2)
pT4&#160;&#160;&#160;&#160; 侵犯膀胱和直肠
&#160;T2b肿瘤超过单叶的1/2,但限于该单叶(1/2-1)
&#160;T2c 肿瘤侵犯两叶
&#160;T3 &#160;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
&#160;T3a 肿瘤侵犯包膜(单侧或双侧)
&#160;T3b 肿瘤侵犯精囊
&#160;T4 &#160;肿瘤固定或侵犯除精囊外的其他临近组织结构,如膀胱颈、尿道外括约肌、直肠、肛提肌和(或)盆壁
区域淋巴结(N)***
Nx&#160;&#160; 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价
PNx &#160;无区域淋巴结取材标本
N0&#160;&#16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pN0&#16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160;&#160; 区域淋巴结转移(一个或多个)
pN1&#160; 区域淋巴结转移
&#160;&#160;&#160;&#160; (一个或多个)
远处转移(M)****
Mx&#160;&#160;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160;&#160; 无远处转移
M1&#160;&#160; 有远处转移
M1a&#160; 有区域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结转移
M1b&#160; 骨转移(单发或多发)
M1c&#160; 其他器官组织转移(伴或不伴骨转移)
*:穿刺活检发现的单叶或两叶肿瘤,但临床无法扪及或影像不能发现的定为 T1c;
**:侵犯前列腺尖部或前列腺包膜但未突破包膜的定为T2,非T3;
***:不超过0.2cm的转移定为pN1mi;
****:当转移多于1处,为最晚的分期。
病理分级不能评价
分化良好(轻度异形)(Gleason 2~4)
分化中等(中度异形)(Gleason 5~6)
&#160; &#160;G3-4
分化差或未分化(重度异形)(Gleason 7~10)
(四)前列腺癌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血清PSA、Gleason 评分和临床分期将前列腺癌分为低、中、高危三类(表Ⅲ-1),以便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13]。
表Ⅲ-1&#160; 前列腺癌低、中、高危评价标准
&#160;&#160;&#160; 低危
&#160;&#160; 中危
&#160;&#160; 高危
PSA(ng/ml)
&#160; &#160;&#160;<10
Gleason 评分
&#160;&#160; ≤6
&#160;&#160;&#160; ≤T2a
三、前列腺癌的治疗
(一)观察等待治疗
观察等待治疗(watchful waiting)指主动监测前列腺癌的进程,在出现病变进展或临床症状明显时给予其他治疗[1-7]。
观察等待治疗的适应证:①低危前列腺癌(PSA4~10ng/ml,GS≤6,临床分期≤T2a)和预期寿命短的患者;②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仅限于因治疗伴随的并发症大于延长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情况。
对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T1-3, Nx或 N0, Mx或 M0)适合根治性治疗的患者,如选择观察等待治疗,患者必须了解并接受局部进展和转移的危险。
对于观察等待的病人密切随访,每3个月复诊,检查PSA、DRE,必要时缩短复诊间隔时间和进行影像学检查。对于DRE、PSA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展的患者可考虑转为其他治疗。
(二)前列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简称根治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有三种主要术式,即传统的经会阴、经耻骨后及近年发展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1 .适应证&#160; 根治术用于可能治愈的前列腺癌。手术适应证要考虑肿瘤的临床分期、预期寿命和健康状况。尽管手术没有硬性的年龄界限,但应告知患者,70岁以后伴随年龄增长,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将会增加[1-3]。
(1)临床分期:适应于局限前列腺癌,临床分期T1-T2c的患者。对于T3期的前列腺癌尚有争议,有主张对T2c和T3给予新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术,可降低切缘阳性率[4-5]。
(2)预期寿命:预期寿命≥10年者则可选择根治术[6]。
(3)健康状况:前列腺癌患者多为高龄男性,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身体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只有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的心肺疾病的患者适应根治术。
(4) PSA或Gleason评分高危患者的处理:对于PSA>20或Gleason评分≥8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符合上述分期和预期寿命条件的,根治术后可给予其他辅助治疗[7-9]。
2.手术禁忌证
(1)患有显著增加手术危险性的疾病,如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肺功能不良等。
(2)患有严重出血倾向或血液凝固性疾病。
(3)已有淋巴结转移(术前通过影像学或淋巴活检诊断)或骨转移。
(4)预期寿命不足10年。
3.手术方法和标准&#160; 国内推荐开放式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1)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术:术野开阔,操作简便易行,可经同一入路完成盆腔淋巴结切除,达到根治目的。
1)改良式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下腹正中切口,整块切除髂动脉、髂静脉前面、后面及血管之间的纤维脂肪组织,下至腹股沟管,后至闭孔神经后方。可疑淋巴结转移者可进行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
2)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完整的前列腺、双侧精囊和双侧输精管壶腹段、膀胱颈部。
保留神经的禁忌证:术中发现肿瘤可能侵及神经血管束。
(2)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类似,优点是损伤小、术野及解剖结构清晰, 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缺点是技术操作比较复杂[10]。腹腔镜手术切除步骤和范围同开放性手术。
4.手术时机&#160; 一旦确诊为前列腺癌并符合上述根治性手术条件者应采取根治术。有报道认为经直肠穿刺活检者应等待6~8周,可能降低手术难度和减少并发症。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者应等待12周再行手术[6]。
5.手术并发症&#160; 目前围手术期死亡率为 0~2.1%,主要并发症有术中严重出血、直肠损伤、术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尿道狭窄、深部静脉血栓、淋巴囊肿、尿瘘、肺栓塞。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还可能出现沿切口种植转移、转行开腹手术、气体栓塞、高碳酸血症、继发出血等并发症[11-12]。
(三)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EBRT)
1.概述&#160; 前列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具有疗效好、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各期患者。早期患者(T1-2 N0 M0)行根治性放射治疗,其局部控制率和10年无病生存率与前列腺癌根治术相似。局部晚期前列腺癌(T3-4 N0 M0)治疗原则以辅助性放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转移性癌可行姑息性放疗,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近年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等技术逐渐应用于前列腺癌治疗并成为放疗的主流技术。
根据TNM分期、Gleason评分、PSA水平、年龄、放疗方式、照射野大小及剂量不同,其副作用、疗效等也各不相同[1-5]。
2.前列腺癌常规外放射治疗 [1,7-12]
(1)照射范围的界定:先确定肿瘤体积、靶体积和治疗体积。具体方法是通过患者固定系统,应用MRI或CT影像来确定目标及周边正常器官范围,并用计算机辅助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中央面肿瘤及周边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
(2)照射剂量:前列腺癌局部照射剂量分别为70Gy,其复发率依次为48%、36%、21%、11%和10%[6]。随着照射剂量的递增,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
(3)照射技术:单独照射前列腺及其周围区域时用前、后及两侧野的四野盒式照射技术。照射野下界位于坐骨结节下缘,侧野后界包括直肠前壁。若精囊、周边组织受侵及淋巴结转移需全骨盆照射,分两步:先用前后两野照射全盆腔,照射野的上界在L5~S1之间,下界位于坐骨结节下缘,两侧界在真骨盆缘外1~2cm。常规分割照射每周5次,每次剂量为1.8~2.0Gy,总量为45Gy。超分割照射每天照射2次,每次剂量1.15~1.3Gy。骨盆放疗结束后再缩小照射范围至前列腺区,总量达65~80Gy。利用合金铅板保护直肠、肛门括约肌、小肠、膀胱、尿道[6]。
3.3D-CRT及IMRT
(1)概述:适形放疗(3D-CRT)的优点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的照射,提高肿瘤局部的照射剂量及靶区的照射总量。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并发症。
IMRT是3D-CRT技术的新扩展。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绘出患者靶区和正常组织的几何模型并建立数字重建图,使外照射的剂量达到更高的适形程度。靶区边缘也可达到标准照射剂量。IMRT可使照射剂量达81~86.4Gy,但对直肠及膀胱的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13]。
(2)照射范围界定:先确定等中心点,画出皮肤标记线,进行CT断层扫描,再将影像合成视觉三维立体解剖图像,经CT模拟机模拟,由医师进行3D放射剂量分析。
(3)照射剂量分析:肿瘤照射剂量可由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评估。若肿瘤很大,可先进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待肿瘤体积缩小再进行放疗。
不同分期所需的最小照射剂量:T1a 64~66Gy;T1b~T266~70Gy;T3 70~72Gy;T1-3肿瘤切除不完全患者:66~70Gy;复发性前列腺癌:70~72Gy;T4:50~65Gy。
&#160;T1a期只需照射前列腺而不需包括精囊。T1-3期照射靶体积应包括前列腺、精囊及周围0.5~0.7cm范围内的组织。照射50Gy剂量后,可缩小照射靶体积,仅照射前列腺区。盆腔淋巴结出现转移时建议行盆腔淋巴结照射。
4.不同分期前列腺癌外放射治疗的疗效
(1)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放射治疗(T1-2 N0 M0):对于低危(T1~T2a、Gleason评分≤6和PSA <10ng/ml)前列腺癌的疗效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相似 [14];中危(T2b或Gleason评分=7或PSA 10~20ng/ml)患者提高照射剂量可提高无生化复发生存率 [15]。局限高危(Gleason评分>7分或PSA >20ng/ml)患者提高照射剂量的同时应用辅助性内分泌治疗可提高疗效 [16]。
(2)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放疗(T3-4 N0 M0,T1-4 N1 M0,pT3 N0 M0):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放疗常与内分泌治疗联合应用,多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或辅助内分泌治疗。外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能明显提高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 [17-20]。根治术后切缘阳性者辅助体外放疗,局部肿瘤控制率可达到90%~100%。
(3)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放疗:前列腺癌盆腔扩散或淋巴结转移可导致盆腔疼痛、、下肢肿胀、输尿管梗阻或肾积水等。进行姑息性放疗,能显著改善症状。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姑息性放疗可缓解疼痛症状和脊髓压迫。
5.前列腺癌外放疗并发症&#160; 放疗可能出现泌尿系统和肠道系统副作用及性功能障碍。放疗引起的副作用因单次剂量和总剂量、放疗方案和照射体积的不同而异。
泌尿系统副作用包括:尿道狭窄、膀胱瘘、出血性膀胱炎、血尿、尿失禁等;胃肠副作用包括:暂时性肠炎、直肠炎引起的腹泻、腹部绞痛、直肠不适和直肠出血、小肠梗阻等,需要手术治疗的严重乙状结肠和小肠损伤、会阴部脓肿、肛门狭窄或慢性直肠出血的发生率低于1%。放射性急性皮肤副作用为红斑、皮肤干燥和脱屑,主要发生于会阴和臀部的皮肤皱褶处。其他副作用包括:耻骨和软组织坏死,下肢、阴囊或阴茎水肿等,发生率均低于1%。放疗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根治性手术患者 [21,22] 。
(四)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
1.概述&#160; 近距离照射治疗(brachytherapy)包括腔内照射、组织间照射等,是将放射源密封后直接放入人体的天然腔内或放入被治疗的组织内进行照射。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包括短暂插植治疗和永久粒子种植治疗。后者也即放射性粒子的组织间种植治疗,较常用,其目的在于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准确定位,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前列腺内,提高前列腺的局部剂量,而减少直肠和膀胱的放射剂量[1-6]。
永久粒子种植治疗常用125碘(125I)和103钯(103Pd),半衰期分别为60天和17天。短暂插植治疗常用 192铱(192Ir)。
2.适应证&#160; 推荐参考美国近距离照射治疗协会(American Brachytherapy Society, ABS)标准[7] 。
&#160;&#160;&#160; (1)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为单纯近距离照射治疗的适应证:
&#160; &#160; &#160; ① &#160;&#160; 临床分期为T1~T2a 期;
&#160; &#160; &#160; ② &#160;&#160; Gleason分级为2~6;
&#160; &#160; &#160; ③ &#160;&#160; PSA<10ng/ml。
&#160; &#160; (2)符合以下任一条件为近距离照射治疗联合外放疗的适应证:
&#160; &#160; &#160; ① &#160;&#160; 临床分期为T2b、T2c;
&#160; &#160; &#160; ② &#160;&#160; Gleason 分级8~10;
&#160; &#160; &#160; ③ &#160;&#160; PSA>20ng/ml;
&#160; &#160; &#160; ④ &#160;&#160; 周围神经受侵;
&#160; &#160; &#160; ⑤ &#160;&#160; 多点活检病理结果阳性;
&#160; &#160; &#160; ⑥ &#160;&#160; 双侧活检病理结果为阳性;
&#160; &#160; &#160; ⑦ &#160;&#160; MRI检查明确有前列腺包膜外侵犯。
多数学者建议先行外放疗再行近距离照射治疗以减少放疗并发症[8] 。
&#160; &#160; (3)Gleason 评分为7或PSA为10~20ng/ml者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联合外放疗。
&#160; &#160;(4)近距离照射治疗(或联合外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适应证:前列腺体积>60ml, 可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使前列腺缩小。
&#160; &#160;(1)绝对禁忌证:① 预计生存期少于5年;② TURP后缺损较大或预后不佳;③ 一般情况差;④ 有远处转移。
① (2)相对禁忌证:腺体大于60ml;
②&#160;&#160;&#160; 既往有TURP史;
③&#160;&#160;&#160; 中叶突出;
④ &#160; &#160;严重;⑤ &#160; &#160;多次盆腔放疗及手术史。
每个患者行粒子种植后都应进行剂量学评估[5],通常用CT进行评估。粒子种植后过早进行CT检查会由于前列腺水肿和出血而显示前列腺体积增大,此时做出的剂量评估会低估前列腺所受剂量。因此,建议种植后4周行剂量评估最合适[9-10] 。如果发现有低剂量区,则应及时作粒子的补充再植;如果发现大范围的低剂量区,则可以考虑行外放疗[4]。
4.技术和标准&#160; 对单纯近距离照射治疗的患者,125I的处方剂量为144Gy, 103Pd为115~120Gy;联合外放疗者,外放疗的剂量为40~50Gy, 而125I和103Pd的照射剂量分别调整为100~110Gy和80~90Gy。
行粒子种植治疗的所有患者在种植前均应制定治疗计划,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给出预期的剂量分布。通常先用经直肠超声(TRUS)确定前列腺体积,再根据TRUS所描绘的前列腺轮廓和横断面来制定治疗计划,包括种植针的位置、粒子的数量和活度。术中应再次利用TRUS作计划,根据剂量分布曲线图放置粒子,同时在粒子种植过程中也应利用经直肠实时超声来指导操作,随时调整因植入针的偏差而带来的剂量分布的改变[11-12]。需要指出的是,前列腺靶区处方剂量所覆盖的范围应包括前列腺及其周边3~8mm的范围。因此前列腺靶区大约是实际前列腺体积的1.75倍[13-14] 。
5.并发症&#160; 并发症包括短期并发症和长期并发症。通常将1年内发生的并发症定义为短期并发症,而将1年以后发生的并发症定义为长期并发症[15]。这些并发症主要涉及尿路、直肠和性功能等方面。
短期并发症:尿频、尿急及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和夜尿增多[16 -20] 。大便次数增多及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直肠炎(轻度便血、肠溃疡甚至于前列腺直肠瘘)等[21]。
长期并发症以慢性尿潴留、尿道狭窄、尿失禁为常见。
总之,前列腺癌近距离照射治疗是继前列腺癌根治术及外放疗外的又一种有望根治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方法,疗效肯定、创伤小,尤其适合于不能耐受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高龄前列腺癌患者。
(五)试验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
&#160; &#160; 前列腺癌的局部治疗,除根治性前列腺癌手术、放射线外照射以及近距离照射治疗等成熟的方法外,还包括前列腺癌的冷冻治疗 (cryo-surgical ablation of the prostate,CSAP)、高能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和组织内肿瘤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interstitial tumour ablation,RITA)等试验性局部治疗(experimental local treatment)。和根治性前列腺癌手术和放疗相比较,其对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还需要更多的长期临床研究加以评估和提高[1-2]。在此做以介绍,仅供临床参考。
1.前列腺癌的冷冻治疗(CSAP)&#160; CSAP被认为是治疗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可以考虑的选择。与放疗相比较,其优点是无放射危险、直肠损伤率较低,早期文献报道治疗后排尿功能障碍和阳痿的发生率较高[3],随着技术和经验的不断改进,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4-5]。
(1)CSAP适应证[6-10]
1) 局限性前列腺癌:①不适合作外科手术或预期寿命<10年的局限性前列腺癌。②血清PSA <20 ng/ml。③Gleason评分<7。④前列腺体积≤ 40 ml,以保证有效的冷冻范围。如前列腺体积>40 ml,先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使腺体缩小。
2) 姑息性局部治疗及挽救性局部治疗:已发生转移的前列腺癌的姑息性局部治疗,以控制局部肿瘤的发展、缓解由其引起的症状[11],以及前列腺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挽救性治疗手段[12]。
(2)CSAP的并发症:CSAP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勃起功能障碍、组织脱落、尿失禁、盆腔痛、尿潴留、直肠瘘、膀胱出口梗阻等[13-15] 。
2.前列腺癌的高能聚焦超声 (HIFU) 治疗&#160; HIFU是利用压电晶体或声透镜等超声发生器,体外发射高能超声波,并在体内将超声波能量聚焦在选定的脏器组织区域内[16]。近期文献报道HIFU对局限前列腺癌有较好的控制率,多用于年龄较大、预期寿命小于10年的局限前列腺癌[17-24]。
HIFU 的并发症包括尿潴留、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
3.组织内肿瘤射频消融(RITA)&#160; RITA是将针状电极直接刺入肿瘤部位,通过射频消融仪测控单元和计算机控制,将大功率射频能量通过消融电极传送到肿瘤组织内,利用肿瘤组织中的导电离子和极化分子按射频交变电流的方向作快速变化,使肿瘤组织本身产生摩擦热。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肿瘤组织产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以达到治疗目的。
&#160; &#160; 到目前为止,仅有小样本的Ⅰ/Ⅱ期临床试验探讨了RITA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25-27],初步的结果显示对前列腺癌有治疗作用。
(六)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早在1941年,Huggins和Hodges发现了手术去势和雌激素可延缓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进展,并首次证实了前列腺癌对雄激素去除的反应性。前列腺细胞在无雄激素刺激的状况下将会发生凋亡。任何抑制雄激素活性的治疗均可被称为雄激素去除治疗。雄激素去除主要通过以下策略:① 抑制睾酮分泌: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② 阻断雄激素与受体结合:应用抗雄激素药物竞争性封闭雄激素与前列腺细胞雄激素受体的结合。两者联合应用可达到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的目的。其他策略包括抑制肾上腺来源雄激素的合成,以及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等。
内分泌治疗的目的是降低体内雄激素浓度、抑制肾上腺来源雄激素的合成、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或阻断雄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以抑制或控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
内分泌治疗的方法包括:①去势;②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③间歇内分泌治疗;④根治性治疗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⑤辅助内分泌治疗。
1.适应证[1]
(1) 转移前列腺癌,包括N1和M1期(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间歇内分泌治疗)。
(2) 局限早期前列腺癌或局部进展前列腺癌,无法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间歇内分泌治疗)。
(3)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根治性放疗前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
(4) 配合放射治疗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
(5) 治愈性治疗后局部复发,但无法再行局部治疗(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间歇内分泌治疗)。
(6) 治愈性治疗后远处转移(去势、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间歇内分泌治疗)。
(7) 雄激素非依赖期的雄激素持续抑制(去势)。
2.去势治疗(castration)
(1) 手术去势:手术去势可使睾酮迅速且持续下降至极低水平(去势水平)。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2) 药物去势: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是人工合成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已上市的制品有:亮丙瑞林(leuprorelin)、戈舍瑞林(goserelin)、曲普瑞林(triptorelin)。缓释剂型为1、2、3或6个月注射一次。在注射LHRH-a后,睾酮水平逐渐升高,在1周时达到最高点(睾酮一过性升高),然后逐渐下降,至3~4周时可达到去势水平[2],但有10%的患者睾酮不能达到去势水平[3]。LHRH-a已成为雄激素去除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
由于初次注射LHRH-a时有睾酮一过性升高,故应在注射前2周或当日开始, 给予抗雄激素药物至注射后2周,以对抗睾酮一过性升高所导致的病情加剧(flare-up)[4]。对于已有骨转移脊髓压迫的患者,应慎用LHRH-a,可选择迅速降低睾酮水平的手术去势。
(3) 雌激素:雌激素作用于前列腺的机制包括:下调LHRH的分泌,抑制雄激素活性,直接抑制睾丸Leydig细胞功能,以及对前列腺细胞的直接毒性[5]。
最常见的雌激素是己烯雌酚。口服己烯雌酚1mg/d、3mg/d或5mg/d,可以达到与去势相同的效果,但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尽管应用小剂量己烯雌酚(如1mg/d),且同时应用低剂量华法林(1mg/d)或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预防,但是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仍较高[6],因此,在应用时应慎重。雌激素是经典的内分泌治疗方法之一。
手术去势、药物去势或雌激素治疗,患者肿瘤相关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基本相同。
3.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 MAB)
(1)目的:同时去除或阻断睾丸来源和肾上腺来源的雄激素。
(2)方法:常用的方法为去势加抗雄激素药物。抗雄激素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类固醇类药物,其代表为醋酸甲地孕酮;另一类是非类固醇药物,主要有比卡鲁胺(bicalutamide)和氟他胺(flutamide)。
(3)结果:合用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的雄激素MAB方法,与单纯去势相比可延长总生存期3~6个月,平均5年生存率提高2.9%[7],对于局限性前列腺癌,应用MAB疗法时间越长,PSA复发率越低[8]。而合用比卡鲁胺的MAB疗法,相对于单独去势可使死亡风险降低20%, 并可相应延长无进展生存期[9]。
4.根治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hormornal therapy, NHT)
(1)目的: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一定时间的内分泌治疗,以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降低前列腺切缘肿瘤阳性率,进而提高生存率。
(2)适应证:适合于 T2、T3a期。
(3)方法:采用LHRH-a和抗雄激素的MAB方法,也可单用LHRH-a、抗雄激素药物或雌二醇氮芥,但MAB方法疗效更为可靠。时间 3~9个月。
(4)结果:新辅助治疗可能降低临床分期[10],可以降低前列腺切缘肿瘤的阳性率[11-15],降低局部复发率[10],长于3个月的治疗可以延长无PSA复发的存活期[16],而对总存活期的作用需更长时间的随访。新辅助治疗不能减少淋巴结和精囊的浸润[14]。
5.间歇内分泌治疗(intermittent hormonal therapy, IHT)&#160; 在雄激素缺如或低水平状态下,能够存活的前列腺癌细胞通过补充的雄激素获得抗凋亡潜能而继续生长,从而延长进展到激素非依赖的时间[17]。IHT的优点包括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能延长雄激素依赖时间,可能有生存优势,降低治疗成本[18]。IHT的临床研究表明在脱离治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如性欲恢复等。可使肿瘤细胞对雄激素依赖时间延长,而对病变进展或生存时间无大的负面影响。IHT更适于局限性病灶及经过治疗局部复发者[19-25]。
(1)IHT的治疗模式:多采用MAB方法,也可用药物去势(LHRH-a),如goserelin、leuprolide和buserelin,或甾体类醋酸环丙孕酮(CPA)[19-25]。
(2)IHT的停止治疗标准:各家报道不一,国内推荐停药标准为PSA≤0.2ng/ml后, 持续3~6个月[25]。
(3)间歇治疗后重新开始治疗的标准:报道不一,仍未能达成统一标准。不同文献报道如下:PSA>4ng/ml后;PSA升至10~20ng/ml时;PSA>20ng/ml后;;PSA升至治疗前水平的1/2;;目前国内推荐当PSA>4ng/ml后开始新一轮治疗[25]。.
(4)IHT适应证:局限前列腺癌,无法行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局部晚期患者(T3~T4期);转移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根治术或局部放疗后复发。
(5)IHT的意义及潜在风险:
1)治疗的意义:可能保持前列腺癌细胞的激素依赖性,延缓前列腺癌细胞进展到非激素依赖性的进程,从而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治疗潜在的风险:是否可加速雄激素依赖性向非激素依赖性的发展;在治疗的间歇期病灶是否会进展[25-26]。
前列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adjuvant hormonal therapy, AHT)&#160; AHT是指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或根治性放疗后[27],辅以内分泌治疗。目的是治疗切缘残余病灶、残余的阳性淋巴结、微小转移病灶,提高长期存活率。
  &#160;(1)适应证:①根治术后病理切缘阳性;② 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pN+);③ 术后病理证实为T3期(pT3)或≤T2期但伴高危因素(Gleason>7,PSA>20ng/ml)[28-29];④ 局限前列腺癌伴高危因素(Gleason>7,PSA>20ng/ml),根治性放疗后AHT;⑤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放疗后AHT。
  (2)方式[29-32]:① 最大限度雄激素全阻断(MAB);② 药物去势;③ 抗雄激素(anti-androgens):包括甾体类和非甾体类;④ 手术去势。
  (3)时机:多数主张术后或放疗后即刻开始待 [33-36]。
总之,AHT治疗主要针对切缘阳性,pT3,pN+及≤pT2期伴高危因素的患者,多数文献报道能延缓疾病进展,但能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尚无一致结论。治疗时机及时限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理分期、治疗副作用和费用等,目前尚无定论。
五、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的诊治
(一)根治术后复发的诊治
临床上有27%~53%接受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术后10年内发生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大多数复发或转移患者需接受进一步治疗 [1-3]。
1.根治术后生化复发(PSA复发)的定义&#160; 将血清PSA水平连续2次≥0.2ng/ml 定义为生化复发[4-5](EAU)。
2.根治术后临床复发的评估方法&#160; 对生化复发患者全面评估的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已发生临床复发,如已临床复发则应判断属局部复发,还是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根据全面评估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大于80%:术后3年才发生PSA上升;PSADT≥11个月;Gleason评分≤6;病理分期≤p T3a[6-7]。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广泛转移的可能性在以下几种情况时大于80%:术后1年内发生PSA上升;PSADT在4~6个月;Gleason评分在8~10分;病理分期≥T3b[6-7]。
(1). 直肠指检(DRE):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者,在PSA水平较低时DRE的意义较小 [8]。如果DRE发现异常硬结,则应进一步行直肠超声检查及其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2). 经直肠超声检查和活检:直肠超声检查及其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是临床上常用的判断根治术后前列腺窝局部是否复发的方法,活检后明确局部复发的确切位置,有助于制定更加合适的放射治疗照射野 [9-10]。活检时PSA的值与活检的结果相关,PSA2.0ng/ml的患者中阳性率为70%[11]。
(3). 骨扫描和CT:参照治愈性治疗后随访。
3.根治术后复发的治疗&#160; 对于根治术后生化复发患者的治疗选择目前还有一些争议,可供选择的方法包括观察等待、挽救性放疗、内分泌治疗。对生化复发患者,无法明确有无临床复发,通过上述预测肿瘤是局部复发还是广泛转移的方法综合分析。局部复发可能性大者可选用观察等待治疗或挽救性放疗,广泛转移可能性大者可选用内分泌治疗。如果已明确临床局部复发应选用挽救性放疗,如已临床广泛转移则应采用内分泌治疗。
(1)观察等待治疗:适应于低危患者,PSA生化复发的早期。因为此类患者疾病发展很慢,从生化复发到临床复发或转移的中位时间为8年,从发生转移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5年[12]。
(2)挽救性放疗:根治术后生化复发患者如排除了肿瘤的远处转移可给予挽救性放疗。接受挽救性放疗病人的条件包括:①预期寿命>10年;②身体一般情况好;③仅生化复发,无临床复发或转移;或④临床前列腺窝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的患者应在血清PSA水平≤1.5ng/ml时采用针对前列腺床的挽救性放疗,总剂量达64~66Gy [13-14]。
(3)内分泌治疗:生化复发且有很高的临床广泛转移倾向的患者应尽早采用内分泌治疗 [15]。如果患者已发生临床转移或根治术前PSA>20ng/ml、Gleason评分>7、广泛手术切缘阳性或肿瘤有包膜外侵犯,应尽早采用内分泌治疗[16-17]。可采用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单纯去势或抗雄激素药物单药治疗[18-19]。
有关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方法参照内分泌治疗。
(二)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的诊治
1.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的概念&#160;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包括生化复发、临床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生化复发是肿瘤进展发生临床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前兆。
(1)放疗后生化复发(PSA复发)的定义:生化复发是指放疗后PSA值降至最低点后的连续3次PSA升高,复发的确切时间是PSA最低值与第一次升高时间之间的中点[1]。
(2)放疗后临床复发的概念:放疗后临床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局部复发是指CT、MRI、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排除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经过前列腺穿刺证实的放疗后前列腺癌复发。远处转移是指影像学检查发现远处播散的证据。
2.放疗后复发的治疗&#160; 生化复发的患者通过恰当的诊断评估后,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观察等待治疗或其他合适的治疗方法。局部复发的患者可以选用挽救性治疗、内分泌治疗等。远处转移的患者则只能选用内分泌治疗。
&#160; &#160;(1)观察等待治疗:适应于低危前列腺癌患者,在根治性放疗后生化复发早期,且PSA上升缓慢者,可考虑采用观察等待治疗[29]。
&#160; &#160;(2)挽救性治疗
1)挽救性前列腺癌根治术:适应于预期寿命>10年、复发时临床分期≤ T2期、活检Gleason评分<7分、挽救术前PSA<10ng/ml的患者 [2-7]。由于放疗引起的纤维化、粘连及组织平面的闭塞,挽救性前列腺癌根治手术难度较大。挽救性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否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目前无统一意见,但不少作者仍主张常规进行[8-9]。
2)挽救性近距离放疗:对于外放疗后的局部复发,挽救性近距离放疗的经验不多。5年无生化复发率为34%~53%,局部肿瘤控制率接近98%,与目前其他挽救性治疗的效果相近[16-17]。
  3)挽救性冷冻治疗:对放疗后的局部复发,冷冻治疗后活检阳性率为14%~37%[10-15]。目前冷冻治疗尚缺乏足够的经验,目前暂不作常规推荐。
  (3)内分泌治疗
  1)适应证:放疗后生化复发;放疗后临床局部复发,但患者不适合或不愿意接受挽救性治疗;放疗后远处转移。
  2)内分泌治疗的时机:对于生化复发后采用早期或延迟内分泌治疗。相关证据表明,早期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优于延迟内分泌治疗[18-24]。
  3)内分泌治疗方式:去势治疗;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等[25-28]。
六、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一)激素非依赖(Hormone Independent)前列腺癌的概念
&#160; &#160; 1.经过持续内分泌治疗后病变复发、进展的前列腺癌,包括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AIPC)和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 [1-2] (hormone-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HRPC)。
&#160;&#160;&#160; 内分泌治疗是目前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起初都对内分泌治疗有反应,但经过中位时间14~30个月后,几乎所有患者病变都将逐渐发展为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在激素非依赖发生的早期有些患者对二线内分泌治疗仍有反应,称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而对二线内分泌治疗无反应或二线内分泌治疗过程中病变继续发展的则称为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
&#160; &#160; 2.HRPC定义[1-2] 应同时具备以下①~④:① 血清睾酮达去势水平(<50ng/dl);② 间隔2周连续3次PSA升高;③ 抗雄激素撤退治疗4周以上;④ 二线内分泌治疗期间PSA进展;⑤ 骨或软组织转移病变有进展。
(二)疗效评估方法[3-5]
  1.PSA下降≥50%保持8周与较好的预后显著相关
  2.骨或软组织转移病灶是否有改变
  3.临床症状的改善
(三)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治疗
&#160; &#160; 1.维持睾酮去势水平[6]&#160; 持续药物去势治疗或行手术去势。
&#160; &#160; 2.二线内分泌治疗&#160; 适应于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AIPC),对二线内分泌治疗仍有反应的患者。
  (1)加用抗雄激素药物:对于采用单一去势(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加用抗雄激素药物,约60%~80%的患者PSA下降>50%,平均有效时间为4~6个月[7]。
  (2)停用抗雄激素药物:对于采用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的患者,推荐停用抗雄激素药物,停用4~6周后,约1/3的患者出现“抗雄激素撤除综合征”,PSA下降>50%,平均有效时间4个月[8]。
  (3)抗雄激素药物互换:氟他胺与比卡鲁胺相互替换,对少数病人仍有效。
  (4)肾上腺雄激素抑制剂:如酮康唑、氨基苯乙哌啶酮、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
  (5)低剂量的雌激素药物:雌二醇、甲地孕酮等。
&#160; &#160; 3.化学治疗&#160; 对于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RPC)目前有以下化疗方案可供选择:
  (1)以 多烯紫杉醇(docetaxel)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多烯紫杉醇,75mg/m2,每3周1次,静脉用药,加用泼尼松5mg,2次/日,口服,共10个周期。
&#160; &#160; (2)以 米托蒽醌(mitoxantrone)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米托蒽醌,12mg/m2,每3周一次,静脉用药,同时联合泼尼松治疗,可在一定程度控制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减轻疼痛[11]。
  (3)其他可选择的化疗方案有:雌二醇氮芥( estramustin)+长春碱( vinblastine)[12] ;雌二醇氮芥( estramustin)+ VP16( etoposide )[13]。
(四)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骨转移治疗
对于有骨转移的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骨痛,预防和降低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SREs)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160; &#160; 1. 双膦酸盐(zoledronic acid,唑来膦酸)&#160; 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具有持续缓解骨痛、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延缓骨并发症发生时间的作用。是目前治疗和预防激素非依赖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首选方法[14-16]。
&#160; &#160; 2. 放射治疗&#160; 体外放射治疗可改善局部和弥漫性骨痛。因前列腺癌患者发生多处骨转移的机会较高,因此体外放射治疗的范围和剂量越大,副作用越大。放射性核素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导致的多灶性骨痛有一定疗效。89锶和153钐是常用的放射性核素,89锶比153钐发出的β射线能量高,但半衰期短。Ⅲ期临床研究显示单独应用89锶或153钐可以显著减少新发骨转移灶,降低骨痛症状,减少止痛药用量[17]。最常见的副作用为骨髓抑制。
&#160; &#160; 3. 镇痛药物治疗&#160;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制定了疼痛治疗指南,也适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镇痛治疗必须符合这一指南,规律服药(以预防疼痛),按阶梯服药:从非阿片类药物至弱阿片类,再至强阿片类药物的逐级上升,还要进行适当的辅助治疗(包括神经抑制剂、放疗、化疗、手术等)。
发表于: 16:50
难得的好文章,谢谢!
游客(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劳登县阿什本地区Verizon Online有限责任公司的网友)
非常好!非常受用!
游客(来自上海市联通的网友)
很好 ,介绍观点先进。全面,详细。给换者和家属很大的帮助,谢谢作者,好文章。希望今后能常在看到这类的文章。
欧***(来自上海市松江区电信的网友)
好文章,介绍得很细
很受用,谢谢
游客(来自新加坡的网友)
文章介绍得很详细,大赞!
还从来没看过写得这么好的呢!
游客(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电信的网友)
很受用。非常感谢!!!
游客(来自上海市电信的网友)
王民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王民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民大夫提问
王民的咨询范围:
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肾上腺疾病、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泌尿生殖系先天异常等泌尿外科疾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列腺癌ps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