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 2是什么药

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白介素和白三烯在炎症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啊?
白介素和白三烯在炎症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啊?
非常感谢!
非常感谢!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白介素影响的研究--《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医药对支气管哮喘白介素影响的研究
【摘要】:白介素作为目前研究哮喘发病机理和治疗的重心靶点 ,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中医药从临床、实验及基础理论方面证实对哮喘白介素有一定的影响 ,从而使中医药治疗哮喘具有了理论性及指导性 ,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59.6【正文快照】:
近年来对哮喘发作的机理研究越来越重视白细胞白介素的作用与影响。中医药对白介素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也屡见报道。现就此综述如下。1哮喘发病与白介素的关系现代研究证明 ,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是炎症细胞释放的肽类炎症介质 ,起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方声;叶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晓明,郭爱云,樊丽荣,王长征,钱桂生;[J];中国医师杂志;2000年11期
崔红生,武维屏,赵燕荣,张立山,冯淬灵;[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智屹惠;[J];辽宁中医杂志;2001年06期
李彤;[J];山西中医;2001年03期
于素霞,倪伟,王宏长;[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陈凤鸣,于素霞,王宏长;[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年09期
吴银根,于素霞,张惠勇,王宏长,李培成,倪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09期
黄铁军,张吉,蔡普旺;[J];针刺研究;2000年04期
叶新民,张祖贻;[J];江苏医药;1997年09期
赖新生,李月梅,张家维;[J];中国针灸;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全爱,刘世琼;[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栾韶勇,刘兴,刘贵云;[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02期
王宏长,李培成,吴银根,于素霞,倪伟;[J];广东医学;2000年03期
赵宝林;;[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1期
杨玉莲,魏希强,朱纯儒,尹萍,于素霞;[J];安徽医学;2004年04期
陈向涛,李俊;[J];安徽医药;2003年04期
吴倩茹,王健民;[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崔振泽;吴振起;王雪峰;;[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年01期
寇翠萍;[J];儿科药学杂志;2004年02期
张在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娄志杰;孙勤;韩向莉;赵建美;;[A];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第三次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刘清泉;;[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光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张德新;[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王晓红;[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蒋可;[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崔焱;[D];复旦大学;2007年
杨保林;[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胡作为;[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于艳秋;[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李寅超;[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李晓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叶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洪巧瑜;[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孙江桥;[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蔡建新;[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余常乐;[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邱妍川;[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黄玉强;[D];青岛大学;2007年
彭俊杰;[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武跃华;[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时宏珍,孙君江,刘家琴,张健宁,陈士垣;[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8年03期
杨运刚,陈茂荣;[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08期
方声;叶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4期
叶子,张世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6期
陆晓霞,王莹,董宗祈;[J];华中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周玉梅;[J];医药论坛杂志;2004年22期
朱晓萍,杨锡强,符州,俞海国,廉国利,李欣;[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张承烈;[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4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玉梅;;[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邵静芳,沈关心,王晓林,张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1996年03期
王长征,郭先健,王顺朝;[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7年01期
闫春连;[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5年03期
陈志斌,林求诚,郑偶然,连林辉;[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谢小梅,王建红;[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吴银根,王宏长,张惠勇,李培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闫怀士,李京培,钱潮余,史百芬,吕绍新;[J];中国针灸;1995年04期
赵瑾,郑萍,陈小友,陈黎勤;[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6年02期
周云桂,黄绍良,黄花荣,朱昌国,麦贤弟,杜宏微,李树浓;[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年01期
李潭溪,刘桂蕊;[J];医学综述;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洪文旭,洪泓;[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黄玉芳;;[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齐之尧,李家玉;[J];经济林研究;1993年01期
田野,田慧,周锦琳,李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王家骅,史永华;[J];山东中医杂志;1994年01期
于锡江;[J];山东中医杂志;1994年03期
张仲林,林忠;[J];山东中医杂志;1994年04期
章敏;[J];山东中医杂志;1994年07期
王英珍,梁茂芬;[J];山东中医杂志;1994年10期
谭跃;[J];陕西中医;199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保国;杨海燕;;[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姜运健;;[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蓝天;;[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袁承斌;梁正平;;[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刘占朝;;[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席永清;邱海鸥;杨明;李金莲;;[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郭宁;高军;聂文虎;邱家稳;;[A];第八届真空技术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张世中;;[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张太坤;张光奇;;[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何必;张晓锋;;[A];现代船舶机电维修技术(2005)[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苏智良;[N];北京日报;2000年
王立彦;[N];中国财经报;2000年
李文英;[N];中国财经报;2000年
池安云;[N];中国电子报;2000年
张晴;[N];中国妇女报;2000年
陈秀芝;[N];中国化工报;2000年
丁品;[N];中国环境报;2000年
苏涛;[N];中国海洋报;2000年
张海东;[N];中国教育报;2000年
杨太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久志;[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中华;[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周汝寿;[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牛朝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谢春红;[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徐娟;[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杨文彤;[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王善坤;[D];湖南大学;2005年
韦兰用;[D];吉林大学;2006年
赵松;[D];郑州大学;2005年
刘绍明;[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两种不同分子量重组人白介素-11的药动学及升血小板效果比较--《中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两种不同分子量重组人白介素-11的药动学及升血小板效果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分子量的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即重组人白介素-11(Ⅰ)与重组人白介素-11)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的单次给药药动学特征;比较两种重组人白介素-11在肿瘤患者中的连续多次给药的疗效及产生抗体的情况。
方法:(1)单次给药试验: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人(男女各半),受试者于不同周期分别皮下注射试验制剂或参比试剂25μg/kg,洗脱时间为7天。每周期给药后于设计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使用ELISA法测试血浆中的rhIL-11浓度。使用WinNonlin软件NCA模块计算药动学参数,然后使用SPSS软件的方差分析法比较药动学参数。(2)连续多次给药试验:14名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肿瘤患者,每天给药1次,每次给药25μ g/kg,连续给药4天(给药4天后如患者PLT≤100×109,则继续给药),给药后于设计的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使用ELISA法测试血浆中的IL-11及其抗体浓度。观察给药前及给药4天后的血小板计数,计算给药4天后血小板变化量来作为评判药效的指标。使用SPSS软件t检验法比较两制剂的血药浓度、给药4天后血小板变化量的差异。
结果:(1)健康人中的单次给药比较:单次给予参比药物白介素-11与受试药物白介素-11(Ⅰ)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是19.67±10.82与19.14±8.87μg·L-1;Tmax分别是4.14±1.82与4.09+1.04h;t1/2分别是4.24±0.92与4.19±0.73h;AUClast分别是200.0±129.85与199.04±123.12gg·h·L-1;AUCinf分别是210.97±132.84与208.82±126.59gμg·h·L-1。(2)肿瘤患者中的连续多次给药比较:IL-11与IL-11(Ⅰ)给药4天后PLT变化值分别为:32.43±44.32;54.57±76.38×109/L。所有样本IL-11抗体测试结果都为阴性。多次给予rhIL-11与rhIL-11(Ⅰ)期间,第1次给药后12h的血药浓度分别为5.18±1.96和15.96±3.51μg·L-1。第2次给药后12h血药浓度分别为8.69±4.45和16.55±4.33μg·L-1。第4次给药后24h的血药浓度分别为4.10±4.35和5.85±6.55μg·L-1。
结论:(1)测试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白介素-11(Ⅰ)的比较药动学研究。(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给药药动学特征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患者中连续4次给药后,血小板计数改变量在制剂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连续4次给予白介素-11(Ⅰ)或白介素-11(Ⅰ)皆不会使肿瘤患者产生抗体。(5)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患者连续多次给药第1次给药后12h、第2次给药后12h的血药浓度在制剂间有显著性差异,受试药物的血药浓度显著高于参比药物。而第4次给药后24h的血药浓度在受试药物与参比药物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R969.1【目录】:
摘要4-6Abstract6-9目录9-11英文缩写词对照表11-121. 前言12-142. 不同分子量重组人白介素-11在健康人中单次给药比较14-30 2.1 实验材料14
2.1.1 实验仪器14
2.1.2 药物14
2.1.3 试剂14 2.2 研究方法14-17
2.2.1 研究对象14-15
2.2.2 临床试验方案15
2.2.3 血浆中IL-11的测定方法15-16
2.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16-17 2.3 结果17-29
2.3.1 方法学考察结果17-22
2.3.2 受试者血药浓度测定结果22
2.3.3 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22-23
2.3.4 不良事件发生结果23
2.3.5 统计分析结果23-29 2.4. 讨论29 2.5 结论29-303. 不同分子量重组人白介素-11在肿瘤患者中连续多次给药疗效比较30-37 3.1 实验材料30
3.1.1 实验仪器30
3.1.2 药物30
3.1.3 试剂30 3.2. 研究方法30-32
3.2.1 研究对象30-31
3.2.2 临床试验方案31
3.2.3 血浆中IL-11的测定方法31-32
3.2.4 血浆中IL-11抗体测试方法32
3.2.4.1 试剂盒操作步骤32
3.2.4.2 测试波长32
3.2.4.3 结果判定32
3.2.4.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32 3.3 结果32-35
3.3.1 方法学考察结果32-33
3.3.2 药效学结果33-34
3.3.3 血浆中IL-11抗体测试结果34
3.3.4 不良事件发生结果34
3.3.5 受试者血药浓度测定结果34-35
3.3.6 统计分析结果35 3.4 讨论35-36 3.5 结论36-37参考文献37-41综述41-56 参考文献51-56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56-57致谢5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晓非,管忠震,黄河,周清华,易成,张力健,朱军,李蓉,周娟,张梅,郭颖;[J];癌症;2002年08期
刘红艳,郭静明,朱磊,艾红,曾一芹;[J];白血病.淋巴瘤;2004年02期
张燕军,任军,范黎,刘文超,尤向辉,黄若宇,黄颍,斯晓明,潘伯荣;[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5期
梁宇光;高洪志;王晓芳;郝光涛;刘泽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年10期
鲁惠敏;鲁会卿;王景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赵旭林;;[J];中外医疗;2011年12期
,赵振虎;[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范小红;;[J];吉林医学;2012年21期
谢建兴;李慧慧;汤爱萍;费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陈占红;黄健;楼彩金;王晓稼;;[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庄万传;夏瑞祥;;[J];安徽医学;2010年10期
石远凯,孙燕;[J];癌症进展;2003年Z1期
陈博;李涛;张军;黄丹丹;孙昌进;王理杨;马家宝;魏阳;;[J];癌症进展;2012年02期
韩灵敏;韩春山;宋华;;[J];癌症进展;2012年02期
欧阳锡林;刘景汉;;[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04期
孟凡义,蒋祖军;[J];白血病.淋巴瘤;2004年05期
常英军;黄晓军;;[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徐秀兰;;[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年11期
张燕军,任军,范黎,刘文超,尤向辉,黄若宇,黄颍,斯晓明,潘伯荣;[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7期
张燕军,任军,范黎,刘文超,尤向辉,黄若宇,黄颍,斯晓明,潘伯荣;[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公民;彭瑞云;高亚兵;王瑞娟;徐新萍;马俊杰;王水明;;[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杨伟敏;沈志明;顾锋;王惠君;陆伟华;许申;潘振业;;[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甘欣锦;贾新颜;宗明;杨文忠;黄薇;马建伟;孙立山;;[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松婷;[D];郑州大学;2007年
邓锡云;[D];中南大学;2006年
朱海燕;[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王瑞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段明华;[D];吉林大学;2010年
欧阳锡林;[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李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雷丹丹;[D];中南大学;2013年
朱筱;[D];中南大学;2012年
付应霄;[D];扬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琼;[D];江南大学;2011年
庄万传;[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张大鹏;[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姜宇;[D];江西医学院;2003年
王相华;[D];山东大学;2005年
韩瑞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王瑞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柴晓燕;[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牛婷婷;[D];山东大学;2009年
韩琴芳;[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晓非,管忠震,黄河,周清华,易成,张力健,朱军,李蓉,周娟,张梅,郭颖;[J];癌症;2002年08期
石远凯,孙燕;[J];癌症进展;2003年Z1期
周晓彬;纪新强;徐莉;;[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万楚成;夏云金;刘瑜;张霞;章正华;胡明均;龙志国;郭仁慈;;[J];白血病.淋巴瘤;2006年01期
杨光,周雅德,裴雪涛,李梁,冯凯,时维绢;[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傅恩清,白雪帆,王平忠,潘蕾,李光玉,陈红梅,杨为松,周永兴;[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郭庆东,戴月娥,穆士杰,傅菊芳,张献清,夏爱军,郑岩;[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朱铁楠,邹晓阳,段云,刘文励,单渊东,赵永强;[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桑志红,杨松成;[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1期
赖伏英,方芳,孙黎,何群,陈朝晖,方云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慧敏;赵建波;邱相君;吴明伍;陈汇;;[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05期
郝二军;刘玉侠;徐桂清;李伟;胡志国;渠桂荣;;[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周燕文;刘倩;李新春;石全;黄静玲;;[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年03期
张磊;胡晓;张丽芳;;[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05期
高亦珑;蒋袁絮;马学琴;;[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3期
赵淑红;蒋袁絮;马学琴;高亦珑;杨光;李记诤;马琳;余建强;;[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5期
陈晓兰;陆洋;杜守颖;姚宗玲;王珊;李鹏跃;;[J];中国中药杂志;2010年21期
何丽娟;冯芳;武洁;;[J];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06期
潘洁;金小平;黄仲义;黄毅慧;沈德莉;范英;赵明华;;[J];华西药学杂志;2006年05期
邹继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岑彦艳;李小丽;刘丹;蒋为薇;周红;;[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11年
梁斌;朱师;何燕;孙永学;;[A];第九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2010新疆)论文集[C];2010年
何海霞;周远大;杨辉;;[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韩现芹;李健;王群;;[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刘晓晖;张莉;胡建华;陈莉;;[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王永庆;张宏文;孟玲;王美峰;袁红宇;欧宁;张海波;唐娜娜;施瑞华;;[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冯怡;黄羽;曾星;邓远辉;欧润妹;刘奕明;;[A];2008第十一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张延君;张慧娟;金楠;张振中;赵永星;;[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李学明;王永禄;程晓丹;徐元龙;黄琴琴;毛丽娟;;[A];2010施慧达杯第十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吴启南;王立新;张桥;;[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国医药报;2003年
译;[N];医药经济报;2001年
;[N];中国医药报;2003年
平安医院副主任医师
唐爱武;[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谢明霞;[N];大众卫生报;2006年
执业药师 蒋肖男;[N];大众卫生报;2006年
马虹英;[N];家庭医生报;2006年
丁金凤;[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陈志春;[N];中国老年报;2006年
蒋肖男;[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寇惠娟;[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邱银生;[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凌霄;[D];山东大学;2013年
曾晓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王瑞;[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张蕾;[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卢亚欣;[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董怡民;[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丁志英;[D];吉林大学;2009年
许玉杰;[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皛;[D];中南大学;2013年
王婧;[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香;[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朱昆;[D];吉林大学;2009年
闫晨霞;[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常子军;[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裘国丽;[D];浙江大学;2005年
谢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赵宜惠;[D];扬州大学;2009年
潘英娇;[D];吉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CFDA最新批准上市的10种国产单抗
【】1986年,世界上首个单克隆抗体药物&&用于治疗器官移植出现的排斥反应的抗cd3单抗OKT3获得美国FDA的上市批准,由此拉开了单抗药物发展的序幕。如今,单抗已成为现代生物制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制药争相布局的&金矿产业&。
经过不到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单抗药物在、自身免疫病、心血管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获批抗体药物数量的增加,抗体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1997年全球单抗药物额仅达3.7亿美元,而2007年销售额增长到了220亿美元,2013年这个数字已达到620亿。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100多家企业在做单抗,除了中信国健、赛金生物、百泰生物、海正药业等一些老牌企业外,近几年还涌现出了很多新兴企业,包括丽珠单抗、信达生物、百济神州、嘉和生物以及布局生物药领域的恒瑞等。
目前,我国抗体药物开发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过去的3-5年内,国内陆续有创新的抗体药物上市或者进入后期临床阶段,这些突破性的成果一步步推动着我国抗体产业的发展。然而,国内单抗的市场规模还较小,具有成熟的抗体工业体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为数不多。
由于国内单抗等生物药物的全面起步较晚,截至目前年底,批准上市的国产单克隆抗体药物数量仅有10种,占国内上市单抗药物总数不到一半,销售额仅占全部生物技术药物的1.7%,远低于全球34%的水平,市场占有率不高。下表是已获CFDA批准的国产单克隆抗体:
国内的10个产品中,4个是鼠源型,1个嵌合型和2个人源化单抗,另有4个Fc融合蛋白类药物,而国外市场上人源和全人源化单抗约占90%。而目前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抗体药物只有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的益赛普、健尼哌以及百泰生物药液有限公司的泰欣生。
目前,外资单抗药品目前仍是国内市场的主导产品,但因其价格昂贵,国内大多数患者消费不起单抗等生物药物的治疗。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者合作开发的方式发展单克隆抗体产品;其中,以上提到的一些企业也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这些消息对国内的患者来说都是巨大的福音。&/2b
1. 注射用抗人T细胞CD3鼠单抗
生产厂家:武汉生物制品所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获批时间适应症:肾脏移植、器官移植病人之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和预防。
药理作用:鼠源性抗人T淋巴细胞CD3抗原单克隆抗体,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逆转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阻断急性同种异体排斥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T细胞功能。体外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可作用于存在人类T细胞膜上并与其抗原识别结构相结合的CD3分子,从而影响该分子传递活化信号的功能,导致细胞因子释放,并因此阻断效应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体内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可与大部分外周血液和组织中的T细胞发生反应,但尚未发现该药可与其他血液成分或人体其他组织发生反应。注射用重组人-2
2. 抗人白介素-8鼠单抗乳膏(恩博克)
生产厂家:大连亚维药业有限公司、东莞宏逸士生物技术药业有限公司,CFDA批准了东莞宏逸士生物技术药业有限公司抗人白细胞介素-8单克隆抗体乳膏(国药试字S10-08-30,CFDA批准了大连亚维药业有限公司抗人白介素-8鼠单抗乳膏(国药准字S)适应症: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亚急性湿疹的治疗
药理作用:白细胞介素-8对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据文献报道,银屑病病灶皮肤中的白细胞介素-8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推测其可能是银屑病病灶早期形成的因素之一。动物试验结果提示,该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中和局部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8,降低中性粒细胞的聚集,从而减轻皮肤炎症的反应。单克隆抗体能有效地中和银屑病皮损组织中过量的白细胞介素-8,从而阻止嗜中性粒细胞对皮肤的浸润,抑制表皮角质化细胞的异常增生,消除炎症,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3.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
生产厂家: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5mg/瓶)、国药准字Smg/瓶),获批时间为适应症:1.中度及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2. 18岁及18岁以上成人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3.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
药理作用:已知肿瘤坏死因子(TNF-a)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理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炎性介质,其参与调控的炎症反应可导致关节的病理改变。该药的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地与血中TNF-a结合,阻断它和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降低其活性。
4.碘[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唯美生)
生产厂家:上海美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获批时间为适应症:适用于放化疗不能控制或复发的晚期肺癌的放射免疫治疗
药理作用:该药是一种用于实体瘤放射免疫治疗的131I标记的人鼠嵌合型单抗,该单抗靶向作用于肿瘤坏死区中变性、坏死细胞的细胞核,将其荷载的放射性131I输送到实体瘤坏死部位,通过其局部放射性而对实体瘤组织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5. 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
生产厂家:成都华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获批时间为适应症:不能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以及不适宜作动脉导管化学栓塞(TACE)或经TACE治疗后无效、复发的晚期肝癌患者。
药理作用:该药是一种用于导向放射治疗肝癌的碘[131I]标记的新型单抗。美妥昔单抗&HAb18 F(ab&)2可与分布在肝癌细胞膜蛋白中的HAb18G抗原结合,将其荷载的放射性碘[131I]输送到肿瘤部位,从而产生抗肿瘤作用。
6. 尼妥珠单抗注射液(泰欣生)
生产厂家: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获批时间为适应症:适用于与放疗联合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表达阳性的III/IV期鼻咽癌。
药理作用:EGFR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分子量为170KD,其胞内区具有特殊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体内和体外研究显示,尼妥珠单抗可阻断EGFR与其配体的结合,并对EGFR过度表达的肿瘤具有抗血管生成、抗细胞增殖和促凋亡作用。
7.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强克)
生产厂家:上海赛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获批时间为适应症:适用于中度及重度强直性脊柱炎患者。
药理作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一个二聚体的融合蛋白,包含人75KDa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p75)的细胞膜外配体结合部分与人IgG1的Fc片段,包含934个氨基酸,表观分子量约为150K道尔顿(KDa)。
TNF是机体自然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参与正常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在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的炎症反应中,TNF起着重要的作用。TNF存在55KDa蛋白(p55)和75KDa蛋白(p75)两类受体,它们均以单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表面。TNF的生物学活性取决于它与细胞表面两类受体分子的结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的作用机制是竞争性地与TNF结合,阻止TNF与细胞表面TNF受体的结合,抑制TNF的生物学活性。
8.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健尼哌)
生产厂家: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获批时间为适应症:适用于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可与含钙调素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联用。
药理作用:该药是一种重组人源化抗Tac单克隆抗体,属于lgG1/k型抗体。作为白细胞介素-2受体拮抗剂,它与IL-2竞争,高特异性结合IL-2受体复合物(在激活的T细胞表面表达,而非静止的T细胞)的a-亚单位(Tac抗原),从而抑制IL-2生物活性。使用本品可抑制IL-2介导的淋巴细胞激活,亦即抑制了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细胞免疫的关键通路。
9.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朗沐)
生产厂家: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获批时间为适应症: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药理作用:该药是一种VEGF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Fc段基因重组的融合蛋白,通过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竞争性抑制VEGF与受体结合并阻止VEGF家族受体的激活,从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新生,达到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目的。
10. 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安佰诺)
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5mg/瓶)、国药准字Smg/瓶),获批时间为适应症: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 和18 岁及 18 岁以上成人中度及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药理作用:已知肿瘤坏死因子(TNF-a)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理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炎性介质,其参与调控的炎症反应可导致关节的病理改变。该药是一种通过中和肿瘤坏死因子体内生物学活性而发挥治疗作用的生物制剂。
北京远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京ICP备号-1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昌东街7号隆盛工业园9号(邮编100176)
销售电话:010- | 总机电话:010- | 北京远策药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介素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