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心理学与生活,像看看相关的图书,有没有合适的图书和网站推荐?

有哪些途径可以挑选出自己想看的书? - 简书
有哪些途径可以挑选出自己想看的书?
1.关注战隼的微信公众号“warfalcon”
战隼,昵称warfalcon,IT人士,项目经理,70后宅男,已婚有孩子,喜欢阅读,慢跑,业余爱好研究者。
战隼在日发起了每天阅读一本书的习惯,进行了379天看了419本书,写了378篇书评,在学习博客上分享了46本书的笔记,博客上分享了16本书的思维导图。影响力从最初的默默无名至现在的影响了上百万的人投身到阅读的浪潮中。现在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起的100天行动,让数不清的读者从阅读者逐渐演变成了行动者,使得众人的生活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公众号更是发布了众多书评。能把一本厚厚的书写薄的功力可见非同一般。战隼在文章中已将书中精华的部分通过思考后以文字输出的方式向我们传达。阅读他发布的文章,感受他概括的精华,如果碰巧他所阅读的书也是你感兴趣的那一本,你就可以找出那本书重头开始阅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关注“书单来了”微信公众号
微信中有一个专门介绍阅读书目的推送的公众号,叫做“书单来了”。这个公众号根据文艺(名著/小说/悬疑/推理/恐怖/科幻/奇幻/青春文学/温情治愈/传记/艺术/诗歌/),人文社科(历史/心理学/哲学/文化/),经管,励志/成功/心灵(励志/成功/心灵休养/情商/自我管理/职场/),科技,生活,童书/育儿,其他(个人提升/权威榜单/名人推荐/书虫推荐/)等8主题分别推荐合适的书目给读者。每一篇文章推荐的书刚好是7本。当一看文章的标题就大致可以判断是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身为女人的我看到《不励志不煽情,酷到骨子里的7本女性小说》的书单推荐时便觉得眼前一亮,马上打开文章细细阅读,接着切换至亚马逊的APP界面,在搜索中输入感兴趣的几本书的书名后立即购买,剩下的就是静静地等待邮递员把书送到我的手中。《适合零碎时间阅读,文笔又好又有趣的七本故事集》介绍的就是适合在坐车,等人的间隙,睡前的时光等零碎的不适合阅读深奥难懂的书的时间里适合阅读一些天马行空的内容的书单。光看标题的时候就忍不住想点开,看看书单君究竟给自己推荐了哪些适合闲暇时光阅读的好书。除去《20世纪最优秀的100部中文小说》,《美国亚马逊编辑推荐的一生必读书单100本》等权威榜单中介绍的《洛丽塔》,《霍乱时期的爱情》,《麦田的守望者》等热门作品外,一些冷门的,晦涩的,令人容易忽视的作品也以一种全新的视觉介绍给了观众:比方说《推荐7本本名字很奇葩但内容绝对经典的书》书单中介绍的《而河马被煮死在水槽里》(美)杰克·凯鲁亚克/威廉·巴勒斯,《乌克兰拖拉机简史》(英)玛琳娜·柳薇卡,《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美)罗伯特·M.波西格,《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美)埃里克·卡普兰,《贾宝玉坐潜水艇》吴岩,《物理属于相爱的人》(德国)尤丽·策,《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日)村上春树(著)等七本书。同样的为了突出所介绍的图书“因为标题的与众不同而阅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的感觉”这以独特的视觉,公众号“MOOC”也写过一篇《书单/那些年,被书名毁了的好书和神作》。除去与书单来了推荐的相同的几本书之外,MOOC还推荐了《士兵如何维修留声机》,《动物庄园》(英)乔治.奥威尔,《金色梦乡》(日)伊坂幸太郎,《哈扎尔辞典》(撒尔维亚)米洛拉德.帕维奇,《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德)弗兰克.巴约尔,《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英)伊恩.麦克尤恩,《神的孩子全跳舞》(日)村上春树,《陌上谁人依旧,固守流年》(中)梁秋实八本书。诚如被誉为当前微信最热门的阅读入口“书单来了”的自我介绍是:“当你不知道看什么书的时候,就关注这个号”的那样,书单的读者可以尝试关注一下这个公众号,相信推荐的上百个书单中总有一个书单中的一本书是可以激起你的阅读兴趣。“书单来了”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家“书荒”的问题。
3.留意文章中提到的书名。 事实性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作者在文章中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会引用某本书中的故事梗概,某个片段,作为事实去确定文章论点的真实性。书中的某一句话或者著书作者的某句话也会作为理论性论据被引用。如果大家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对作者所提及的书名,书中的内容,著书作者提及的某句话感兴趣的话,不妨找出这本书仔细阅读。很多时候吸引我的并非是文章中的观点,而是作者为了佐证观点时引用的例子的出处。我的做法是把文章中提及的书名用笔记本专门记录下来,成为我接下来需要阅读的目标之一。等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比方说三五本,我就会集中购买。之前订阅号“行动DreamList”中有一篇题为《生5个娃,上着班考上哈佛,全靠她的神奇“时间管理术”》的文章时,对文章中介绍主人公吉田穗波的事例深表敬佩,文章中除了介绍她在工作期间利用时间管理考上哈佛大学的励志故事之外,还提及了她根据自身经历所著的一本名为《就因为没有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的书。于是我马上上网搜下单购买了这本分享了吉田穗波的时间管理经验的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4.阅读收藏推荐主题阅读的书单类的文章微信公众订阅号或简书的某些文章会采用“书单来了”的介绍方式向观众推荐主题阅读的书目。有根据读者自身的阅读体验所写出来的,自己挚爱的图书:《书单|这十本你可能没有听说过的好书,值得一看再看》文章中所推荐的《最好的告别》,《选择做富人》,《一个人的好天气》等十本书。也有因为读了某些书时产生了微妙的某种心境,觉得书中的内容恰好触碰到了内心不曾察觉的那个点,产生了共鸣,于是就有了推荐给女生们看的书单《书单|推荐给你10本适合女孩子看的书》。当看到文章中对《与往事说再见》,《一路两个人》,《面纱》,《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我的法兰西岁月》等五本书的概况时,心动得已迫不及待想看实体书。作者在文章中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看书单推荐很有意思,看他推荐的书就大致能判断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书单就是灵魂的模样。如果感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去留意一下这些在知识爆炸时代利用读书与思考杀出一条血路来的网络新型知识传播者所推荐的书,比方说咪蒙,李欣频,战隼等。遇到此类某篇推荐书单的文章我一般会选择启用“收藏”功能,待到书荒时便会根据自身的阅读爱好选择文章中所推荐的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5.关注豆瓣评分高的书。
曾经看到过一篇名为《盘点豆瓣100部高分小说》的文章,作者整理介绍了近十年豆瓣里评分在7.7以上的言情小说,除此之外还被打包附上了100部言情小说的TXT的下载文档,使言情小说爱好者一次性饱览了近十年里产出的高质量的作品。除去有拍摄计划的言情小说,已被翻拍及上映的电视剧,电影的言情小说就将近有20部,像《步步惊心》,《甄嬛传》,《琅琊榜》等热播大剧也是榜上有名。随着翻拍的热潮,一些知名小说一版再版,大大地满足了观众的阅读需求,而一些榜单上未被翻拍的小说在出版社不再版的情况下成为了绝版的言情小说,在二手市场上被炒得热乎乎的,出现了“一本难求”的现象,价格也翻了好几倍。我在各大电商购买书籍的时候一般先会在豆瓣读书中查询自己需要购买的图书的评分以及下方的评论,如果评分过低的话就会慎重选择购买,并非立即否决书的可读性。查看评分,细读评论,认真抉择符合自己品味的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6.收听喜马拉雅FM中的有声书。最近迷上了听有声书。挤时间看书固然是需要的,但是偶尔间眼睛能从书本处解放出来,不会影响视力,让疲劳的双眼得到休息,选择听有声书到达学习的效果也是值得去尝试的。我使用听有声书的软件是喜马拉雅FM,刚接触这个软件只有短短的2周,十一黄金周期间我使用喜马拉雅FM听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像《偷影子的人》,《岛》,《岛上书店》等近些年的畅销文学作品我一直没有去接触它们,但是现在能够在喜马拉雅FM中以有声书的方式感受这些当红畅销书的魅力也不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喜马拉雅FM——分类——有声书——文学。)每天睡前听上一节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在悠扬的伴奏声中听取作者所运用富含哲理和诗意的语言讲述的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就从听文学类的有声书的APP来说,荔枝FM也同样具备一定的文学作品资源,但与喜马拉雅FM相比,还是喜马拉雅FM中的资源较丰富。听取有声书能够使我们更充分更有效地利用眼睛不能触及书本的碎片化时间,但过多依赖有声读物也会使我们的阅读能力下降,还有可能会造成我们没有阅读的坏习惯。并且在有影响正常的听力功能的风险。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适度地听取有声书,不过分依赖有声读物。
我下载的文学类音频
7.收听“得到”APP中的内容。
得到APP,逻辑思维出品。宗旨是为我们提供省时间的高效服务,内容有:每天听课本,只是新闻随时收听,大咖专栏,有料干货。 收听语音节目可以让我们的阅读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并不是所有的零碎时间都适合拿出手机,Kindle,书本来阅读的。比方说开车,散步,起床后更换服装等不方便用眼睛去饱览知识的情况下,“得到”APP中的每20分钟的听书机会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解放双眼看书却又能获取知识的途经。如果觉得每天阅读一本书难度非常大的话,偶尔间可以尝试着换一种方式“阅读”一本书。说书人自身阅读一本书后提炼书中的观点,通过说书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观众获取的不仅仅是原著本身的知识点,还包含了说书者自身的2次加工后渲染的观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书人仅仅也是代表中一个读者的观点。当你利用碎片化时间听取说书人提取的观点之后,你想再深入了解某一本书的观点的话就可以选择拾起实体书重新阅读,让原作者的观点刷新你的视觉。我使用这款APP的时间并不长,我发现在等人等车坐地铁的时候选择这类逻辑思维强的内容比选择听文学类作品令人更容易吸收。同在上班的车上我在喜马拉雅FM中听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追风筝的人》等畅销文学作品的吸收的效果就不如听得到APP里那些短小精悍的知识新闻。文学作品是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其次,始终离不开想像(幻想、联想)和虚;,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在通勤上班短暂的路上听这类文学作品的话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去集中注意去感受作者所给我们塑造的艺术形象。根据自身的体验倾向在通勤路上听得到APP中的知识新闻。
我购买的内容,新用户只花了0.1元
我很乖,并且很怪。大学4年,关于读过的心理学书籍的一些看法
我的图书馆
大学4年,关于读过的心理学书籍的一些看法
文 / 这个秋天
最近很多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让我推荐书。我对大学四年看的专业上的书籍做了一个总结。小说、心理咨询、入门类书籍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因为好多书都太久远了,凭记忆写,希望不准确的地方大家见谅。
我大学是坚定的学院派,喜欢研究方法类的书籍。现在毕业后,反而开始看很多心理咨询相关的书籍。当然,自己还是不会去从事相关工作。
一、心理小说(可以看电子书)
大二的下半年,每天晚上几乎都是看心理小说度过的,经常看到下半夜。这些小说可以当成学习的调味剂,对于专业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1《拯救乳房》这本书是关于心理治疗的小说,写一群乳腺癌患者的故事。小说中所能看到的治疗方法,无外乎真诚地敞开心扉,勇敢地面对等等。这些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特别是既往的命运吗?而命运未改,心灵真得能得到拯救吗?我不得而知,但当成小说来看,还是不错的。
2《女心理师》写的是一个青年女子学习担当心理师的故事。你会在其中看到很多人和事,第一印象是悬念和奇特,深入其内。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哭过多次,里面的具体情节已经记不太清楚。只是觉得真正的人生远比小说要丰富的多,无论小说多么的曲折离奇。
3《心灵七游戏》这本书是由一些有趣的游戏组成的,第一次接触是心理健康中心开会的时候,学姐带着我们做的,后来自己也有用到里面的一些游戏。(这本书不是小说,想到毕淑敏就想到了。)
备注:毕淑敏的其它小说都可以当做心理小说来看,比如《血玲珑》和《红处方》。
4《洛丽塔》恋童癖三个字可以概括其核心,可以和电影配合着看,我是先看的书。
5《沉默的羔羊》只记得很害怕,具体情节已经忘了差不多。
6《北京故事》《心理罪》《心理教化场》《非常日记》《心理师与杀手》等等,因为太久远具体记不太多了。
二、心理咨询相关书籍
心理咨询对我来说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刚进入校心理健康中心,学习心理咨询知识的兴致很高,但不知什么时候,失去了对心理咨询的兴趣,可能是接了很多个案后,也可能是参加了很多培训后。
这件事情我很久才能释怀,学心理学但是不喜欢心理咨询。除了仅留的两本为了应付教师招考,我所有与心理咨询有关的书都送了人。大脑高度集中,借助一些线索,我想到了下面这么多书,我自己归为与咨询有关。
7《登天的感觉》副标题“我在哈佛大学做咨询”。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的,当时很喜欢,觉得咨询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向很多朋友推荐这本书。但我现在觉得岳晓东就是大忽悠,哈佛的经历已经成为他的资本。不过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8《少年我心》介绍说这是一个心理学者对自我成长的回顾与分析,我看完没有觉得有什么。
9《性格铸造历史》30位古今中外名人之心理分析,这本书大致一翻,已经没有印象。
10《心灵的七种兵器》这本书我强烈推荐,接受带我们走向自由之路。我和朋友都认为这本书对我们自身成长有作用,经常反复去读。
11《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里面的案例包括父母溺爱、高考压力、青少年网络成瘾等方方面面的家庭问题。读这本书的时候哭过,达成了共鸣。个人感觉不如《心灵的七种兵器》好。
12 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观想自己的内心,觉得有点唯心。
13 克里斯多福·孟的《找回你的生命礼物》只记得里面很多经典的话,比如如果我们未能拥有一些东西,那是因为我们不是真正想要它——我们更想要别的东西。个人觉得有点唯心。
斯科特.派克
14《少有人走得路—心智成熟的旅程》真理总是把持在少数人手中,而毁灭于大多数人的践踏之下。这本书值得一读。
15《少有人走的路Ⅱ—与心灵对话》没有第一本书好。
16 托马斯.摩尔《少有人走的路III—心灵地图》与前两本已经不是一个作者,可能为了卖书吧,才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内容我已经忘记了。
17《心理画外音》图画心理学解密,这本书很好玩,我在咨询中用过里面的绘画技术。
18《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是一本面向初做心理咨询师的人的书,可惜的是只有学员培训的案例,没有真正的咨询的个案,不过书中的讲解还是很到位的。
19 亚隆的《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只记得与死亡有关,具体已经忘记。
20 海特的《象与骑象人》介绍说人类的心理,有一半正如一头桀傲不驯的大象,而另一半则是像是一个理智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分,造成人们常陷入理智与非理智的思想争战中。
21 朱建军《我是谁》和《你有几个灵魂》意象对话技术,当时迷恋意象对话技术,个人觉得值得一读。
22《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这本书没有怎么看就送人了。
23《谁在我家》这本书大致浏览一遍,我不是很理解家排技术,每一次做,我也进入不了状态。这本书个人觉得值得一读,现在家排很热,全国好多工作坊都是关于家排的。
24 杨敏毅的《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里面的很多游戏不错,对于团体咨询很有用。值得一读。
25 张日昇的《咨询心理学》当时考心理健康中心的时候,看了两遍,没有感觉。
26 张伯华和张雯等编著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教程》没有办法,教材,应付考试也要看啊。
27 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意义疗法,这本书很震撼,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经历,让作者思考很多,追问生命的意义。值得一读。
28 徐光兴《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只记得有好多案例,其余不记得了。
29《111个失败的案例》这本书感觉不好。
30 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这本书只记得不错,具体内容也不记得了。
我可以肯定我看过的有关咨询的书要远远多于我上面列出的,但关于咨询的记忆太久远了,久远到好多一点痕迹都没有了。此外对于精神分析这一部分,有时间单独介绍。
三、关于心理学入门和普通心理学(自己分的)
31《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出新版了,感觉第五版翻译的比第四版好多了,最近又看了一遍,里面的实验都很经典。我建议大家读影印版,我英语不是很好,用了一个寒假才看完,还是在先看中文的基础上。
32 津巴多的《心理学与生活》通俗易懂,但个人认为翻译的不好,可以看英文的,我惰性比较大,英文的至今没有看完。
33 津巴多的《普通心理学》这本书,是我从图书馆借的,至今记得ww姐告诉我图书馆进新书了,就是这本定价接近100元的书。然后我们互相传阅看完了,这本书很长时间都不在图书馆。外国人写书就是通俗易懂啊。
34 库恩的《心理学导论》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关于普通心理学,也是ww姐推荐给我的。当时在济南心理学大会,这本书出第十一版了,第9版打折,ww姐说她比较了,差不多,建议我买。然后我就从济南背回了这本厚厚的书,这本书翻译的很地道,体系也很好,后面还有练习。最近又重拾这本书,爱不释手。
35 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恐怕没有一本心理学书籍能撼动这本书特殊的位置,考研必备。这本书看了有5遍,关于书没有特别的看法。关于彭老,很佩服他的为人,对学生非常好。
36 梁宁建的《心理学导论》这本书是华东的,有库恩版地感觉,看了有两遍,对于考研的童鞋强烈推荐。
37 张厚粲的《大学心理学》这本书,也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导论性质的书,里面的一些例子觉得比较好,有些例子有些反复了。张奶奶是心理学界的不老传说,像老顽童。
38 孟昭兰的《普通心理学》这本书我没有完全看完,只看了有限的两章,记忆和情绪,觉得不错。
39《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这本书对我意义非凡,是阿星推荐的,我上大学看得第一本让我正视心理学的书,没有谁能坐在高背椅里面就能掌握真理,我不确定未来的心理学家持什么信念,但我相信心理学会从重重迷雾中走出来被大家所承认。这本书能解除你对心理学的误解,对心理学有一个新的认识。
40《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这本书很有意思,也可以满足我们的八卦心理。
41 黄希庭的《心理学十五讲》对于入门可以看看,我是浏览电子书看得。
42 崔丽娟的《心理学是什么》这本书个人认为不太好,鉴于是自己大一刚来,她帮助了解了一些心理学,就写上了。
四、心理统计类、SPSS、研究方法
心理统计类
43 轻工业出版社的《行为科学统计》这本书是ww姐推荐的,一扫我对统计的阴霾,浅显易懂,看这本书是一种享受,后面的习题也特别好,就是答案只有单号题。强烈推荐,它会让你爱上统计。
44 甘怡群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这本书沿袭了国外版的风格,可以看成是简化版,两者可以看一本就可以。
45 张厚粲的《现代心理学与教育统计学》这本书是我硬着头皮看下去的,第一遍事实而非,第二遍才有点眉目。有点超出我能力。里面有一些错误,可能是印刷问题。
46 张敏强的《教育与心理学统计》这本书是我们的专业教材,张敏强是张厚粲的学生,统计功底很深厚。考研统计部分的题据说是他出的。
47 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这本书是被我抛弃的书,买来略读一遍,现在送人了。
48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这本书关于因素分析写得比较好。
49 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这本书很简单,适合入门,我看的电子版。
50 丁国盛《SPSS统计教程:从研究设计到数据分析》这是我们的教材,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也是翻看最多的SPSS书。
研究方法类
51 周海燕翻译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这本书通俗易懂,尤其对非参检验介绍的很详细,让我对非参检验有了深刻的理解。ww姐说与《行为科学统计》是绝配。
52 黄希庭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这本书大致翻了翻,没有看出什么特色。
53 王重鸣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我们发的教材,没觉得有什么特色。
54《心理学研究方法:培文系.英文影印版》这本书是外文的,只看了两章,看不下去了。送给有毅力的人去读了,我目前没耐心读下去。
55 舒华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舒华是张厚粲的学生,风格很严谨,这本书部分是她写的,但不影响整本的质量。
56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这本书WH送我的,大致翻了一下,还没有时间看,第一印象不是特别好,我承认我有刻板印象。
57 约翰.肖内西《心理学研究方法》这本书也是WH送的,非常好看。
58 苏彦捷的《心理学研究要义》这本书ww姐送的,对于做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本科生。如果想开始一个研究没有头绪,去看这本书吧,或许能帮你理清思路。
五、实验心理学
59 索尔索的《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第八版翻译比第七版好多了,强烈推荐第八版,第八版地纸张和封皮也很好,第七版太土了。对于实验心理学的入门是很好的书,里面很多生动的例子。
60 朱滢的《实验心理学》这本书风格很严谨,我觉得对我有点难,也是看了好久才懂的。新版比旧版好,内容也新。
61 坎特威茨《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这本书,内容全面,条例清晰。书中有很多指导性和启发性的话,这本书是我读的第一本实验心理学,只因当时看不懂朱滢版的。
62 郭秀艳的《实验心理学》这本书很简单适合入门,不过有点抄袭坎和杨志良那本的嫌疑。不过杨是她导师兼老公,可以理解。
63 杨志良的《实验心理学》这本书我只看到信号检测论,介绍的很详细很不错,但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这本书,黑色的封皮,沉重的没有勇气读下去。
64 张学民的《实验心理学》我个人认为不好,实验设计和信号检测论写得不详细。现在已经送出去了,眼不见心不烦。换个人或许就喜欢了。
65 史密斯的《实验心理学教程》: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这本书很简单,适合入门。
66 孟庆茂的《实验心理学》难,很难,非常难。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词来形容这本书,很多地方我看的直接崩溃。
67 舒华的《多因素设计》这本书能让你对实验设计有深刻的认识,个人觉得有点难,一定要静下心,拿出专门的时间去看。
这部分主要是统计实验方法,是自己的最爱。
六、社会心理学
68 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刚上大二时看的,只记得看得很入迷,具体内容已经记不太清楚。不过这本书让我对社会心理学有了全面的了解。
69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一般般,如果不是指定教材,不建议读。
70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据说沙老太太很有个性,这本书是我听了何老师报考她博士的故事后决定买来看看的,我又八卦了。不过现在何老师已经在北师读博士了。(何老师我们的专科课老师。)
71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金老师的口才比他的书好,这本书我个人认为一般。金老师的口才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并且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个人魅力胜于书的魅力。
72 巴伦的《社会心理学(第十版)》这本书,我至今记得我在综合楼105用了周六周日两天集中看完的,后来又专门做了笔记,厚厚的一本。值得一读。
73 侯玉波的《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作为考研来看很不错。
74 郑全全《社会认知心理学》郑全全,一直是我想考的导师,可惜现在不招硕士了。这本书很不错,值得一读。
75 周晓红《社会心理学》这本很不错,风格很严谨,内容体系也不错。现在已经买不到了。我耍赖皮,东东才送我。
76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教材,学习时就看过一遍,以后就再也没有碰过。
七、认知心理学
77 索尔索《认知心理学》这本书是经典,浙大统考前的指定参考书。WH送的英文版,很喜欢封皮,非常漂亮。翻译版,我以绝交相威胁,东东(大学室友)送我了。
78 斯滕伯格《认知心理学》这本书是我在心理学大会上买的,很经典。
79 王甦《认知心理学》我们发的教材,王老是牛老师(专业课老师)导师,中国认知心理学泰斗级人物,很遗憾现在已经去世,这本书特别经典,我读了至少有三遍。
80 邵志芳《认知心理学》索尔索那本就是邵老师翻译的,这本书内容很新,我借晓明老师看得。这本书值得一读。
81 梁宁建《认知心理学》薄薄的一本,上海开会时买的,当时准备考研,只是匆匆浏览了,现在开始看,觉得不错。
八、教育、发展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82 陈琦和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比较全面。
83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我喜欢这本书的体系,风格与自己匹配。考研我推荐这本。
发展心理学
8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这本书有很多错误,如果不是考研指定教材,我不会去看的。
85 方富熹《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特别好,很遗憾这本书借出去,被弄丢了。有机会一定要再买一本。
86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我们的教材,体系与林崇德版不一样,我个人认为还不错。
九、心理测量
87 骆方翻译的《心理测量》黑皮的,这本书是参加书博会时买的,内容挺新的。
88 戴海琦的《心理测量学》我们的教材,考研参考书,戴老师就是测量方面的老师,这本书不错,体系与我风格匹配。
这是大学看的,毕业4年,现在肯定出来很多新书。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