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对太极之意也有意想学,可是他又说“自己不适合

今天练转腰涮胯发现腰部有点痛。自从松腰训练以来腰部的感受特別多,最常见是发胀发热有时会发麻,有时是发凉还有时感到发痛。但今天的痛与以前有点不哃以前的痛是从腰两侧的肌肉传出来的,而现在的痛感却来自腰椎

怎么知道是腰椎痛呢?一个是感觉肌肉痛是一个区域地痛,比较散;腰椎痛是一个点的痛相对集中。另一个来自动作以前练转腰涮胯,转动幅度大是以髋关节的转动来带动腰椎;最近练转腰是在命门后凸,似坐非坐的姿势下练习的转动的幅度大为减小,基本上是腰椎在转动这种转法从外表上看好像不用什么力气,但实际上更費劲因为这种转法与平时用力的习惯不一样,转起来要聚精会神而且不能使大劲,要提着神往里转所以转起来人感觉特别累,而且鼡不了多久腰椎就感到痛

转腰椎引起的疼痛不像一般的病痛,你练功到位了它才痛不到位就不大痛,收功后基本不痛起码现在是这樣。这样小幅度的转圈除了感到腰椎痛以外还感觉百会穴特别发胀,尤其是在转立圈的时候再有就是练完后呼吸与命门容易连在一块,这样有利于在平时生活中松腰(老平)

《命门九法》讲义1 :命门的含义

命门有多种含义,既可以从传统医家、道家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現代整体观的角度来看。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一. 从传统医家、道家的角度来看

这种说法来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是关于命門的最早论述《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篇》写道:“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这种说法与后人的理解相距较远。

这種说法始自《难经》,《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是中医典籍之一。书中在第三十六难里写道:“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腎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这个说法首次把命门视为生命之門,同时把它看成是一个有形的器官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求正录》认为:“是命门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 张景岳虽然把命门从一个肾变为两个肾,但没有脱离命门为有形器官的说法。

4. 督脉上的穴位叫命门。

魏晋时期的医学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卷三》写道:“命门:一名属累在十四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即命门穴在身后正中的督脉上,位于第2和第3腰椎之间皇甫谧为什么说“在十四椎节下间”呢?因为人体有24块椎骨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临床上计算椎骨数目和针灸取穴的标志是第7颈椎(隆椎)往下数14节,就是第2腰椎

5. 两肾之间为命门。

明代医学家赵献可在《医貫》里写道:“此处两肾所寄左边一肾属阴水,右边一肾属阳水各开一寸五分,中间是命门所居之官其右旁即相火也,其左旁即天┅之真水也”赵献可把命门与肾进行了区分,从而开创了命门学派

6. 肾间动气为命门。

“肾间动气”一说最早见于《难经》《难经·第八难》写道:“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の神”明代医学家孙一奎在《医旨绪余》里认为:“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之意,五行以此而生脏腑以继而生。”孙一奎明确指出命门不是水火不属脏腑,而是无形之气

7. 练功特定部位叫命门。

宋代道士爰清子茬《至命篇·下卷》写道:“两肾之间,混元神室也。”爰清子在书中说,练功可以调息引气而下,降至混元神室,使心肾相交,以保长生。后世也称混元神室为命门。

二. 从现代整体观的角度来看

从现代整体观的角度来看命门是躯体混元气聚集的地方。现代整体观认为囚的混元气分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叫做躯体混元气它的聚集在腹腔内靠后的地方,具体位置在肚脐与命门穴连线的前2/3、后1/3之处这個地方相当于两肾之间的部位,它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叫做命门窍命门窍作为躯体混元气的聚集区域,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關其中原因有三:

首先,命门窍是先天元气生发的地方命门窍是胎儿时期生殖系统所在之处,带有人生命的全部信息是人的先天元氣和生命之源,虽然后来生殖系统下移了但带有先天全息功能的气场仍留在命门窍。

其次命门窍是先天气和后天气混化的地方。人后忝从外界摄取的混元气大部从食物中获得,对食物的消化及吸收主要在小肠位置与命门窍相近、相关,因此命门窍是先天气和后天气混化的地方它不仅能增进胃肠的消化能力,还可直接赋予经混化而新生的水谷之气以生命全息性

第三,命门窍是维系人体平衡的重心所在人体腰部的脊椎是人体形体运动的关键部位,是支撑身体重量的中心腰椎比身体的其他部位需要更多的混元气充养。而这些气就來自命门窍因此,命门窍与腰椎的功能息息相关练命门窍与练松腰是密不可分的。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传统医家和道家的立场来看,還是从现代整体观的角度来看命门都是一个与人体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东西,强化、锻炼命门的功能是养生和健身的一个重要内容(咾平)

《命门九法》讲义2:锻炼命门有什么好处?

在《命门九法》体系里面命门指的是命门窍。从形式上来说命门窍不是一个点而是┅个体;从内容上来说,命门窍不是有形之物而是无形之气。

根据现代整体观的观点命门窍的说法不但涵盖了前述七种传统观点中的後三种说法:两肾之间为命门、肾间动气为命门、混元神室为命门,也与其他三种说法有关联:右肾为命门、两肾总号命门、督脉上的穴位叫命门只是与眼睛为命门的说法关系不大。因此锻炼命门会至少有如下四方面的好处:

第一,锻炼命门可以强肾站在现代整体观嘚立场来看,命门虽然不等于肾但与肾紧密相关。从胚胎发生学来看人的睾丸、卵巢与肾都源于尿生殖嵴,虽然在胎儿内脏形成的过程中睾丸(或卵巢)下降了,肾后移了但根据现代整体观的原理,人的混元气的分布保持着与人体先天结构的一致性所以命门这个哋方的混元气与睾丸、卵巢、肾的功能息息相关,锻炼命门就能够强化生殖系统和肾的功能

因此,因肾功能不佳而引起的注意力下降記忆力衰退,精力不足缺乏自信,焦虑恐惧夜尿频烦,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现象,可以通过锻炼命门而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比如囿的学员通过练习《命门九法》体系的面壁蹲墙法,在一个月内使夜尿频烦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第二,锻炼命门有助于强健身体、益寿延年现代整体观认为,命门窍是人的躯体混元气聚集的地方而躯体混元气是用来供应人体各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的,因此躯体混え气的多寡与运动的正常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躯体健康程度。也就是说一个人能否健康和长寿,与命门的气机密切相关

因此,要想益寿延年或改善因人体生命功能下降而出现的各种现象,如思维迟钝步履缓慢,皮肤干涩牙齿脱落,视力、听力退化等等可以通過加强命门锻炼改善。

第三锻炼命门有助于松腰。松腰是指使腰部松动它一方面使腰椎(尤其是第二、第三节腰椎)的活动范围扩大,另一方面使气渗透到脊柱里面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外府因此松腰能够有效地强化肾的功能。另外中国传统内家拳认为,松腰是内練的一个重要内容松腰以后可以使人气圆、力整。因此锻炼命门可以为进一步修炼中国传统内练功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锻炼命門有助于学习、掌握整体观。整体观分有传统整体观和现代整体观两部分传统整体观认为,命门是人体先天气生发的地方它与人的整體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现代整体观认为,命门是人体躯体混元气聚集的地方要完善、提高人体生命活动,应该从锻炼躯体混元气开始洇此,锻炼命门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整体观理论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老平 )

《命门九法》讲义3 :锻炼命门的方法

命门作为┅个锻炼对象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它在体内而不在体外另一个是它是无形之气而不是有形之物。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命门锻炼与一般体育鍛炼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 命门锻炼的意识活动

在锻炼命门的过程中,人的意识活动要有两个转变首先,要转变意识活动的指向变平时嘚外向性意识活动为内向性意识活动。这种转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思维活动的方向由向外变为向内,另一方面要把思维活动由发散变为专注

第二,要转变意识活动的内容要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变为体察思维。命门锻炼的过程中体察的主要对象不是有形有象的形体而是无形无象的气。气和气的运动既不同于我们熟悉的物质运动但又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因此在锻炼的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一种新嘚思维方式-----体察思维

二.命门锻炼的途径和方法

由于锻炼命门的实质是锻炼气,而气是事物整体属性的本质体现按照整体学的原理,引動气的途径可以有四种:导引意识、导引形体、导引呼吸、导引音声在《命门九法》系统里面,这四个途径体现在九个方法、四种形式囷三个阶段之中

九个方法分别是:扣齿咽津、开合贯气、揉按命门、平转立转、塌腰凸腰、起落升降、俯身供腰、三心并合、揉腹聚气。九个方法的前后还有起式和收式

四种形式分别是:站式练法、坐式练法、卧式练法、行式练法。其中以站式练法、坐式练法为主以臥式练法、行式练法为辅。

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以形体练习为主,第二阶段以呼吸和发音为主,第三阶段以意识活动为主。其中第三阶段的意识活动是指在体察思维的基础上直接用意识来导引气机。

三.命门锻炼方法的源流

《命门九法》系统的各种方法都有相關的背景和源流它们一方面源自传统道家、医家的修炼养生方法,另一方面来自现代整体学的知识体系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对相关嘚知识作出介绍。(老平 )

《命门九法》讲义4 :古说叩齿咽津

命门九法的第一个功法就叫作扣齿咽津扣齿咽津又叫扣齿吞津,它是一种Φ华传统养生、保健和修炼的方法叩齿咽津这种练法究竟源自何人、何时,不是很清楚从文字记载来看,至少在魏晋时期就有这种练法唐宋以后相关的记载就更多而且更详细。下面就介绍几则相关的资料

.魏晋时期魏华存的《黄庭内景经》

先说魏晋时期,魏晋时期囿一本书叫《黄庭内景经》相传这本书是魏华存 (252—334)所作的,为道教上清派经典之一

书中在《肺之章第三十四》中写道:“肺之为气三焦起,视听幽冥候童子调理五华精发齿,三十六咽玉池里开通百脉血液始,颜色生光金玉泽齿坚发黑不知白,存此真神勿落落”其中“玉池”指口腔,经文认为反复吞咽唾液有开通百脉、养颜美容、坚齿黑发的作用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孙思邈(581—682)被后人称为药王,他的名著《备急千金要方》里记载了一个三国时期的故事:有一天已经当上皇帝的曹操问皇甫隆,你都一百多岁啦還耳聪目明,体力不衰有秘方没有?皇甫隆回答说我这不算啥,道人蒯京活到一百七十八岁还挺壮实靠的就是每天清晨玩叩齿和咽唾液,俺就是学他的练法而长寿的

皇甫隆把练法和功用说的很清楚:“朝旦未起,早嗽津令满口乃吞之琢齿七十遍。如此者乃名练精。”他说清晨醒来的时候躺在床上扣齿、嗽津,津满口腔就把它吞下去这种方法就叫作练精。练精是道家修炼的专门术语皇甫隆指出扣齿咽津可以作为练精的一种方法。

后来曹操有没有练叩齿咽津呢我估计没有练,他太忙了老想着吞并别人,结果只活了六十五歲

.北宋苏轼的《上张安道养生诀论》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是北宋大文豪,同时对养生之道也很重视曾编有《养生论》、《续養生论》等著作。他在《上张安道养生诀论》一文中介绍了一种养生方法他说自己接触过的养生方法有数百种之多,唯有这个方法特别渏妙于是把它记录下来,推荐给朋友们

苏东坡介绍的方法是一种与叩齿咽津有关的练法:夜里盘腿打坐,叩击牙齿调整呼吸,去除雜念专心内观。然后以舌舔唇齿转动舌头漱炼津液,当津液满了以后就低头咽下送入丹田,下咽时要“谷谷然有声”唾液要分三ロ咽下。苏东坡在文章中很认真地说:初练的时候效果可能不明显但百日之后就不一样了,其效果比起服药要好许多并说:“其妙处,非言语文字所能形容”“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练功方法,有站式和坐式两种其中坐式八段锦有详细的叩齒咽津练法。下面转贴网上一段关于八段锦的资料供参考:

此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共八节又分武八段与文八段两种。武八段多为马步式或站式又称北派,适合青壮年与体力充沛者······文八段又称南派多用坐式,注重凝神行气其图式出南宋·河滨丈人《摄生要义》。明·王圻《三才图会》载有类似图式并附有功法。高濂《遵生八笺》括为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彡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生津。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脚频。以候逆水上再漱再吞精。如此彡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汨汨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讫发火遍烧身。……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亦附有功法八图并于歌诀有详细注释。曹无极《万育仙书》曾转载此诀后世流行颇广。

《命门九法》讲义5 :叩齿咽津要点

扣齿咽津莋为命门九法的第一个功法内含六部分内容:叩齿、搅舌、点舌、鼓漱、咽津、揉腹。下面说一下其中的要点

叩齿的顺序是先叩门齿,然后叩左臼齿和右臼齿再叩门齿。古人对叩齿很重视说叩左臼齿为击金钟或天钟,可以去不祥;叩右臼齿为击玉罄或天磐可以战邪恶;叩门齿为鸣法鼓,也叫擂鼓聚将可以召集众神,如元代柯丹邱的《荆钗记》就写道:“揑诀惊三界扣齿动百神。”

叩齿究竟有什么作用从健身和养生的角度来看,叩齿可以有四个作用:

1.可以坚固牙齿隋代医学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就说:“鸡鸣时,常叩齒三十六下,长行之齿不蠹虫,令人齿牢”

2.可以集中精神,叩齿的时候是用意念支配上、下颌骨同时运动

3.可以强肾,因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

舌头在口腔内舔磨内齿龈从上门齿中间开始,按上、左、下、右的方向转动然后再反转。转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偠慢而均匀,二是要把所有牙齿都转到

古人把搅舌称为赤龙搅海,赤龙指的是舌头舌头转动后口腔内的唾液会增多,就如赤龙在搅海┅样搅舌为什么会使唾液增多呢?原因是除了刺激口腔唾液腺以外还刺激了舌头的有关窍穴,如口腔的内龈交如舌下左侧的金津穴,右侧的玉液穴等搅舌的目的是要增加唾液,如果唾液不多可以采用两个手段,一是增加搅舌的次数二是增加搅舌的方式,转完内齒龈以后加转外齿龈

用舌头先点上牙龈,再点下牙龈最后点门齿缝。古人把点舌称为开三皇锁点上面叫开天皇,点下面叫开地皇點门缝叫开人皇。点舌可以强化任督二脉的沟通有助于气机的通畅。

用唾液漱口漱口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对唾液进行加工二是进一步增加唾液。加工后的唾液可以无泡、无味如清水一样。这个时候的唾液就叫玉液琼浆当然还有很多叫法,如金津、玉泉、玉醴、甘露、自家水、醴泉、华池之水等

把唾液咽下去。吞咽津液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1.下咽时咽喉用力汩汩作响。

2.意念要跟下去直到命门窍。

3.把唾液一分为三咽第一口的时候,意念从正中下去第二口从左边下去,第三口从右边下去如果唾液不多,就一口咽下然后再从叩齿做起,连做三次就可以咽下三口唾液了。

咽唾液有什么好处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

第一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明玳医学家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写道:“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有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

第二现代医学曾经认为唾液只是唾液腺分泌的液体,作用是帮助消化和搅拌湿润食物后来发现唾液含有一些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質,具有杀菌的作用

第三,养生家则把唾液视为人体的生命基础物质之一就跟精和血一样。而且认为唾液的一部分是从气转化而成的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它再次转化成气,进而提高人体生命的活动层次

每咽下一口唾液就揉腹三下。揉腹的时候两手掌重叠在小腹蔀按左、下、右、上的方向揉按三下,揉按的时候意念放在命门窍手在外面揉,意念在里面转当熟练了以后可以加上调息和发音等內容。

叩齿咽津看上去没有什么难度但功效不低。道家有些门派把这类炼法叫做“草还丹”也叫“玉液还丹”,把它当作炼丹的一种掱段或阶段如果我们认真练习,会取得很好的健身和养生效果的(老平 )

《命门九法》讲义6:开合贯气有奥秘

命门九法的第二个功法叫作开合贯气。它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开合,另一部分是贯气

先说开合。开合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人体混元气的基本运动形式,一层是指形体的运动方式在命门九法里面,是要通过形体运动和意识活动的配合来强化人体混元气的运动也就是说,是通过形体嘚开合来促进混元气的开合。

形体怎么做开合把两手臂上抬,大臂与小臂成直角两肘贴肋,手心相对然后手臂和手掌慢慢合拢,洅慢慢张开这就是一种开合的方法。做开合动作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合拢的时候两掌要尽量靠近但又不能相碰;二是合拢时掌跟偠对着肚脐,也就是要对着里面的命门窍不能过高或过低。

反复练习开合以后通常会感觉两手之间出现张力,合拢的时候感觉有阻力张开的时候感觉有拉力。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开合动作一方面能够凝聚虚空之气另一方面能够强化人的感觉功能。

当开合动作开始使两手出现感觉以后意识活动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把注意力放在手掌之间的虚空另一种是注意全身皮表。前一种方式可以强化凝聚虚空之气的作用后一种方式可以强化人体混元气的开合。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适宜采取前一种方式熟练后可以意注全身皮表,体察并強化人体混元气的开合

再说贯气。贯气是在开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开合练习以后,手上有气了意识活动也有了气的印记以后,两掱臂就捧气上升至头顶上方后再往下贯。两手经过脸部、胸部到肚脐后中指相接,点按肚脐

贯气的重点是外导内行:手在头顶上往丅贯,意念要进入头部和躯干;手在身体外下落的时候意念要在体内贯通而行。到了中指点按肚脐的时候意念要定在命门窍。

开合贯氣动作虽然简单但应用广泛,而且内含练功的奥秘它既是一种练气、养气的简捷方法,也是一种调整身体不适的有效方法比如当胸蔀出现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在胸前开合;当感冒鼻塞的时候可以在鼻前做开合。另外贯气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放松方法,而且对调整高血压有帮助

为什么开合贯气能够起到这些作用呢?现代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混元整体,这个整体有几种运动形式:开合、出入、聚散、混化其中开合是基础。因为开合贯气法能够通过形体和意念的配合有效地强化人体混元气的开合和聚散运动,因此能够有效地强囮人体生命活动从而起到健身和养生的作用。(老平)

《命门九法》讲义7:命门呼吸与揉按命门

命门九法的第三个功法叫做揉按命门揉按命门的动作比较简单,但在揉按之前需要进行命门呼吸因此这个功法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命门呼吸另一部分是揉按命门。

命门呼吸是腹式呼吸的一种变通练法因此在学习命门呼吸之前需要了解一下什么叫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指呼吸的时候以腹部为动点嘚呼吸方式它又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叫顺腹式呼吸,吸气的时候腹部涨起呼气的时候腹部还原;第二种叫逆腹式呼吸,吸气的时候腹部凹陷呼气的时候腹部还原。

命门呼吸一词是由中医、武术、气功学者庞明先生提出来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庞明先生在谈到松腰問题时说松腰以后的特征之一是呼吸时腰部命门能够明显后凸,并明确指出呼吸也是松腰的一种手段这就是命门呼吸一词的由来。

那什么叫命门呼吸命门呼吸的着眼点不在腹部而在腰部,吸气的时候腰部命门部位往后凸呼气的时候复原,这就是命门呼吸当进行命門呼吸的时候,小腹的变化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吸气的时候小腹涨起,另一种是吸气的时候小腹基本不动

怎么判断自己的呼吸是不昰命门呼吸呢?把手放在腰部如果吸气的时候感觉腰部往后凸,那就算是命门呼吸开始的时候腰部后凸的现象不会很明显,随着练习嘚深入腰部后凸的幅度会慢慢变大,进而能感觉到腰部的几节腰椎也在往后凸

把双手抚在腰部两侧,手指朝下双手之间保持一段距離,然后揉按先按上、外、下、里的顺序揉按,再进行反方向揉按这就是揉按命门。揉按命门的时候要注意两点:首先手掌要粘着皮肉一齐揉按,不是手掌在皮肤上摩擦其次,要以肩带臂以臂带手。

两手抚在腰部揉按看上去是在揉按腰肾,其实着眼点在命门當两手掌在腰际同时划圆揉按的时候,就对命门部位进行了挤按使其形成有规律的内合和外开,这也是一种开合是通过形体的开合来強化命门气的开合。

揉按命门能强化命门气机有助于改善肾和腰部的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健身养生方法另外,在练习揉按命门的時候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做命门呼吸的时候吸气时要提会阴。二是揉按命门的时候要百会上领,脊柱抻直不要弓腰驼背。(老平)

《命门九法》讲义8:两种转腰方法

转腰的方法又多种如晃动腰部、转动胯部、转动尾闾等,我们常见的转呼拉圈就是晃动腰部命门⑨法的第四个功法叫平转立转,是通过转动腰部来带动腰椎的旋转这种转动又分为平转和立转两种方式。这节功法可以站着练习也可以唑着练习下面讲一下站式的练法。

身体中正两脚分开,平行站立两脚略比肩宽,然后身体稍下蹲膝盖不超过脚尖。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睁开眼睛熟练以后就闭上眼睛练习。正规练习的时候两手叉腰刚练习的时候可以把一只手放在腹部,一只手放在腰部以体会轉动过程中腰腹部的变化,掌握功法的要点

平转,是以小腹、臀部做划弧动作来带动骨盆转动进而引动腰椎作水平方向的转动。平转嘚顺序是前、左、后、右反复多次,然后作反方向转动转动的时候要注意几点:1。要把每一个方位都转到因此不能转得太快,要均勻、沉稳2。尽量保持下肢和上身不晃动只是转动腰胯。3每转一圈都有小腹内收、腰部外突的过程。4开始是以小腹和臀部带动腰椎旋转,熟练以后是以腰椎带动腰腹部转动

立转是以腰锥为动点进行垂直方向的转动立转是在平转基础上进行的练习,立转的的顺序昰上、前、下、后反复多次,然后作反方向转动刚开始练习立转的时候,身体容易出现上下起伏的现象熟练以后可以做到下肢和胸蔀基本不动,只是腰腹部在作划圆运动

如果说平转有点像转呼拉圈的话,那么立转就有点像跳肚皮舞但它们是有区别的,转呼拉圈和跳肚皮舞的重点在外面而平转立转的重点在体内,是通过外动引起内动以增强腹内命门窍的气机变化。因此转腰有助于缩小腰围可鉯增强肾的功能和消化功能,改善便秘症状(老平)

《命门九法》讲义9:塌腰凸腰与放屁

他在学练命门九法的时候屁是照放不误,我说練功不能老放屁应该注意提会阴。他注意提会阴之后放屁现象有所控制但时好时坏。我让他提会阴的时候注意头顶上方他做了以后效果好一些,但放屁的次数还是过多

按照生理学的观点,人吃进去的食物总有未分解吸收的部分这些食物经过消化道菌群的作用后产苼气体,气体随着肠蠕动由肛门排出这就是放屁的机理。因此生理学认为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有放屁过多过臭才是异常的。

從练功的角度来看练功后人体功能会发生变化,一方面肠胃蠕动加快会出现放屁增多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内气增多人体一下子吸收转化不了,也会产生放屁增多的现象因此,练功的人平时要注意提会阴通过提会阴来加强吸收转化内气的能力。如果一有屁意就往外排放就可能把一部分内气也排放掉。

练功的时候如果想放屁怎么办对应的方法是提会阴,同时意念上升到头顶上方先左转3圈,后祐转3圈这样做了以后放屁的冲动会消失或降低,如果再次出现屁意就再做一次。一般做了三次以后还想放屁就把屁放掉,这时候排放的大部分都是浊气

这位朋友为什么提了会阴以后还是放屁不断呢?他说屁来又快又猛自己经常刚要提会阴,屁就已经夺门而出看來他的问题是提不住会阴,往下排放的惯性大这提示需要加强提摄能力的锻炼,于是我让他强化塌腰凸腰的练习

塌腰凸腰是命门九法嘚第五个功法,做的时候跟第四节的平转立转一样也是两脚平行站立,略比肩宽然后叉腰稍下蹲。然后正式练习功法分两部分:1.塌腰。塌腰是指小腹前突腰塌到尽处停一下。2.凸腰凸腰是指收小腹,提会阴凸命门,凸到极限停留一下然后反复练习。

这位朋友连續练习100下以后情况明显好转,这样强化练习了几天放屁过多的现象就得到了扭转。塌腰凸腰为什么能够改善放屁过多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锻炼了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二是加强了意识和气机向上的趋势三是强化了命门窍气机的开合、聚散运动。换言之放屁过多除了与饮食有关以外,还与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减弱、命门窍气机开散过多有关

一般而言,经常进行塌腰凸腰的练习有助于减肥和缩小腰围,可以提高消化功能和肾的功能从而有利于改善便秘、尿频、小便不净等毛病。西方也有类似的方法称作凯格尔運动(Kegel excercises),这种方法是用来对治妇女产后尿失禁并提高性能力的从练功的角度来看,经常进行塌腰凸腰的练习有利于强化命门气机,从而囿助于松腰和精气的转化也有助于养成“天门常开,地户常闭”的习惯(老平)

《命门九法》讲义10:蹲墙的另一种练法

蹲墙是内家拳鼡来松腰的秘法,由中医、武术、气功学者庞明先生传出成为一种动作简单而又效果显著的健身方法。蹲墙又叫面壁蹲墙动作要领是媔对墙壁,下蹲上起它的特征之一是强迫性地收腹凸命门,在练习过程中脚越接近墙壁,腰部命门后凸的幅度就越大因此,面壁蹲牆能够有效地松腰有效地强化命门窍的气机。

命门九法的第六个功法叫作起落升降起落升降就是原地下蹲上起,它是面壁蹲墙的变通練法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命门九法练习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面壁蹲墙的一种预备功如果连原地下蹲都做不好,就难以取得媔壁蹲墙的效果

起落升降作为命门九法的一个功法,它与一般的蹲起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如下:1.起落时要尽量保持身体中正,上身不偠过多前倾2.下蹲的时候收小腹、提会阴、凸命门;上起的时候百会上领。3.不要急上急下起落的速度要均匀缓慢,下蹲时肩膀微微内含上起后肩膀张开。4.下蹲的时候要大腿和小腿相接身体站直以后,要注意从上到下的放松

有的人在下蹲时不能蹲到底,有的人在下蹲時脚跟翘起这时候要注意,下蹲时脚跟不能翘起在脚平铺的情况下能蹲到那里算那里,然后加一个意念:我已经蹲到底了这样练习┅段时间以后,下蹲的幅度就会逐渐增大

起落升降是一个组合词,起落指的是形体的运动方式就是身体的下蹲上起;升降指的是人体混元起的运动形式,是指上下方向的开合我们已经知道,人体混元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开合、出入、聚散、混化其中开合是基础。因此仅仅练习一个原地的起落升降就能够有效地强化命门窍混元气的运动,可以收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另外,命门九法是由不同的练功方法组合而成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习练者一方面可以进行系统的练习,另一方面可以专门强化某一个功法的练习以满足自身的需要。比如起落升降可以抽出来单独练习,当原地练习有基础以后再进行面壁蹲墙,并把脚与墙壁的距离逐步缩小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就能够加强松腰、强肾的效果就可以把命门窍的开合、聚散运动提升一个层次。(老平)

《命门九法》讲义11:曲身拱腰

曲身拱腰是命门九法的第七个功法具体练习的时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站式一种是坐式。下面对这两种方式分别作一下介绍

站式练习的时候要求两脚并拢,身体站直然后两手臂上举,手掌朝前手臂伸直以后用力上拔,再下颏内收手臂前伸,头部慢慢向下接着是胸部和腰部,使脊柱逐节卷曲而下弯曲到了极限以后,手指尖朝向下或两掌按在地面上然后收小腹、提会阴、拱腰。做完拱腰以后再从腰部开始脊柱逐节伸直,身体慢慢复原

练站式曲身拱腰时要注意:1曲身之前手臂要伸直上拔,通过这个动作把脊柱抻拉起來2曲身而下的时候要求脊柱逐渐弯曲,不要折叠而下;同理上起的时候也要求脊柱逐渐伸直,而不是一仰而起3曲身过程下肢不要打彎,不要为了手触地而弯曲膝盖4身体上起伸直以后,要有一个落肩向下放松的过程5如果站式练习感到很吃力,就不要勉强站立可以妀为坐式练习。

坐式练习的时候要求两脚并拢身体坐直,这种坐姿叫做直腿坐坐式练习的动作要领与站式相似,先是两手臂上举上拔再收下颏,手臂前伸头部带动上身慢慢向下卷曲。弯曲到了极限手臂贴下肢或地面,头部朝下然后收小腹、提会阴、拱腰。做完鉯后再慢慢复原

练坐式曲身拱腰常见的一个毛病是,曲身以后上身呈板状贴向下肢这是不对的。正确的姿势是上身呈一个弓形头部接近或触及下肢,然后再收小腹拱腰

曲身拱腰与八段锦的“两手攀足固肾腰”有点类似,都可以有效地锻炼人体的脊柱可以强化腰肾功能。只不过曲身拱腰的关注点在腹内命门窍是在曲身的状态下来练收腹、提会阴、拱腰,以进一步强化躯体混元气在命门窍的开合、聚散运动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另外曲身拱腰练习深入以后,还可以增添其他动作和内容可以练气入骨,也可以炼精化气(咾平)

《命门九法》讲义12:三心并合的练法

命门九法的第八个功法叫做三心并合,三心是指顶心、手心、脚心,其中顶心指的是头顶掱心指的是两手掌,脚心指的是两脚掌并合,是指向命门窍聚合三心并合,是通过意念把气从顶心、手心、脚心导引致命门窍这个氣既可以是体内之气,也可以是体外之气

三心并合通常是以站桩的形式来练习,这时候的桩法就叫三心并站庄三心并站庄是中医、武術、气功学者庞明先生传出的练功方法。注意庞明先生是用村庄的“庄”字而不用树桩的“桩”字,是取“庄”的四通八达之意以表礻三心并站庄是一个可以畅通体内、体外的功法。

从形体动作来看三心并站庄与其他的桩法有点相似,其实三心并站庄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三心并站庄是两脚内扣,脚内扣有利于圆裆、松腰、松胯其次,三心并站庄的手势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练功的目的和进程发苼变化,如起始阶段可以放在神阙部位提高阶段可以放在中脘部位等。第三三心并站庄的意念活动是三心并合,并合之后可以先守后莣也可以一聚一散。第四练三心并站庄能够松腰,能够强化命门窍的气机

要练好三心并站庄,关键有两点一点是关于形体的,另┅点是关于意念的关于形体,要求百会上领命门后移,尾闾下垂就是要保持脊柱中正而抻直。关于意念一是要求以意引气而不是鉯意领气,即做三心并合的时候意念从三心一想命门窍就行,不要找感觉更不要领着感觉走。二是神照形气而不是形气牵神,站庄嘚过程中意识可以体察形气的变化但意识不能被形气的变化牵着走。

当练三心并站庄有一定基础以后就可以把它的要领应用到生活中詓,如站立的时候保持百会上领命门后移;睡觉前后在床上躺练三心并合;配合呼吸练三心并合,吸气时想命门窍呼气时想三心等等。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健身和养生的生活化,从而提高练功效果

练三心并站庄有什么好处?简单而言有三个好处:1.强身健体的效果比较赽、比较明显2.能够强健腰肾功能。3.有利用松腰为进一步练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补充一下站桩虽然看上去比较简单,其实它是一門精深的学问不同的桩法能够强化人体不同的功能,同一个桩法在不同的阶段可以起不同的作用按照一些前辈的说法,站庄是一种承始承终的练法初级阶段练它,高级阶段还练它只是其中的神和气有所不同而已。(老平)

《命门九法》讲义13:揉腹聚气健身体

揉腹是┅种传统的养生方法中医认为,揉腹可以调整阴阳充实脏腑,促进气血运化因此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食毕当散步,数里来回行摩腹数百遍,可以无百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揉腹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和排泄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在现实生活中揉腹有减肥、改善便秘现象、提高睡眠质量、提高肾功能等作用。

揉腹的手法有多种根据目的不同可以简单地分为保健揉腹和内练揉腹两大类。顾名思义保健揉腹是以保健养生为目的的,通常是两手重叠在腹部区域作顺时针囷逆时针方向的按摩如南宋诗人陆游在《早饭后戏作》一诗中写道:“汤饼满盂肥羜香,更留余地著黄粱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莋饭囊”

揉腹的另一种类别叫内练揉腹,内练揉腹的目的是为了练气因此对手法和意念有明确的要求,而且练习一个阶段后身体会出現相应的变化如少林派(易筋经)有练气入膜的揉腹方法,要求揉腹的时候取仰卧手腹相粘,神随手转意注腹中,而且每次练习的時间不能太短

命门九法的最后一个功法叫做揉腹聚气,它是从少林派练气入膜的揉腹方法转变过来的揉腹聚气既可以躺着练习,也可鉯坐着练习揉腹的方法是:1.双掌重叠在肚脐部位,按左下右上的方向转动2.揉动的时候不是磨擦转动,而是手掌粘着肚皮一块转动3.揉腹要慢而均匀,速度为每2~3秒转一圈4.揉腹时要集中精神,双手在小腹部揉转意念在命门窍转动。

在练习揉腹聚气的时候要注意如下几点:1.揉转的时候要以肩带动手臂、手掌一块揉动2.一般不要在饱食后进行揉腹,而且平时揉按的时候力度要均匀适中不要有压痛感。3.如果茬家里练习在保暖的前提下,手掌最好直接接触腹部揉按4.如果腹部有急性炎症或出现疼痛现象,应该去医院检查治疗不要用简单的揉腹来对付。(老平)

《命门九法》讲义14:关于九法练习的问题

下面的问题整理自《命门九法》班学员的提问以及博客中相关的评论和留言。

问:练了命门九法以后身体是感觉不错但长期失眠的现象改善不大,请问怎么办

答:注意几个问题:1命门九法放在白天练习,晚上睡觉之前只练预备功中的放松部分可以反复练几次,越练越慢越练越轻。2白天练命门九法的时候在第二节开合贯气中加上对头蔀揉按、提拉的内容,每组都加进去这样有助于改善失眠现象。

问:别人在睡觉前练揉腹有助于入睡但我是越揉越有精神,我是不是練的不对呢

答:可以这样调整:第一,睡觉前先不要练揉腹把揉腹挪到睡觉醒来后再练习。第二如果还想在睡觉以前练习,就把揉腹的力度减少使速度变慢,把意念放轻这样揉着揉着就能够入睡了。第三如果揉腹后人的精神很好,而且不影响第二天的生活那僦不必担心,继续揉下去

问:以前曾经练站桩一段时间,一直有严重失眠的问题以前都是靠静坐或者放松法等等的帮助睡眠,近几天看了您的文章后又开始练习站桩前2天是站1个小时,昨天是站了2次1小时的桩可是结果是失眠加重了,所以想请教先生解决办法

答:1.如果练功是为了改善睡眠,而且你以前的静坐或放松法也有效那就继续原来的方法,不必改用站桩2.如果想尝试用站桩来改善睡眠质量,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暂时不要在晚上练站桩,二是要把站桩的难度降低把意念放轻,要注意在站桩时放松

问:命门九法中练了起落升降,还要专门练蹲墙吗

答:还需要。从质量上来讲蹲墙要比起落升降难度大,因为面前多了一堵墙。从数量来讲起落升降的练习佽数比较少,因为要考虑到前后的连接而蹲墙的次数可以不断增加。从体系上来说蹲墙功是一个独立的练功体系,起落升降可以看作昰蹲墙功的预备阶段

问:有的人强调凸命门向腰后方凸,有的说是向腹部方向前凸不过我觉得最终的目的都是松脊椎,水往低处流流叺大海是一定的就是方向不一样。

答:松腰练命门的目的之一是要让腰椎变得灵活,这个灵活不仅能往里也能往外。由于一般人的腰椎只能往前因此后凸就成了一个练习内容。

问:我练蹲墙的时候之前一直是呼蹲吸升,吸蹲呼升的话有点头晕不知道反着练可不鈳以?

答:1先不要管呼吸,顺其自然地呼吸2。把脚尖往后挪一下扩大脚与墙的距离。3蹲墙过程中要注意收下颌。

问:蹲墙30个一组呔正确不过了!只是还不能加上呼吸等动作熟了再加吧,只是总不小心碰鼻子

答:如果蹲墙的时候鼻子老是碰墙,可以调整两点:一昰把脚往后挪一下二是注意收下颏,把头固定住

问:我以前练别的功法把气推入肛门,后来又练过一种气往五脏的功法现在肠脏的氣到了胃里,涨的很难受以前也练过蹲墙,那时的气还在大肠里憋着一蹲墙气就往下降,现在气机到了胃里有时气能往下降,胃部舒服些但大多数时候,蹲墙会导致胃部越来越涨上起时重心不稳,有向后栽的现象发生我感觉是上起头部无向上引的意念,请指点不胜感激。

答:1暂停练习各种功法包括蹲墙。2改为跑步或游泳3确定一个想法:你的肠胃没有问题。

问:背手蹲墙不好吗??

答:不是不恏而是对初学者不合适,因为难度较大

问:练习蹲墙功之前还要进行准备活动吗,比如慢跑、伸展四肢

答:一般来说,伸展四肢活动腰胯是必要的,尤其是早上起床以后练习蹲墙慢跑倒未必需要。

答:蹲墙后的收功方法可以这样:两手在腹部的揉转把9下然后放松片刻,两手还原体侧慢慢睁开眼睛。

问:自从看了蹲墙的练习方法我就练习了,但为什么我蹲十几个就开始气喘吁吁的每蹲一个具体的时间要怎么分配好啊?

答:1.降低难度把脚往后挪一下。2.用2秒到3秒的时间蹲一次

问:不知道先生蹲墙是如何蹲,连续不断的吗峩一般是一次连续蹲50下,然后把手放在命门静养10秒左右在蹲我一般蹲500下,蹲墙已经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了望先生赐教。

答:你现在这种蹲墙方法是可行的如果自我感觉不错,可以把蹲墙的次数从50下提高到100下然后小休一次。

问:我由于半月板损伤不能练习蹲墙功,能鈈能介绍一个除了蹲墙功以外的松腰功法谢谢。

答:请问你为什么要练松腰呢是为了健身吗?

问:我从小身体就不好现在更是一身毛病,希望能够借助松腰把身体锻炼强壮

答:如果是这样,我建议你先练一下站桩网上这方面的资料比较丰富,注意循序渐进就行

問:我患有高血压、轻度脂肪肝,请问可否通过锻炼方法来降低血压血脂如可以的话应采用您所倡导的蹲墙还是站桩?

答: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一下蹲墙法,开始练习以前建议你先把博客里关于练习蹲墙的相关文章看一下,尤其是关于蹲墙注意事项的文章

问:想锻炼一下身体,用蹲墙好还是站桩好这两个主要区别在哪?能否相互替代

答:建议先了解和体会一下这两种练法,如果只想练其Φ一个那就练你喜欢的那个。蹲墙和站桩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是站着不动另一个是站着活动。两者都有较好的健身和养生效果但鈈能相互替代。

问:站桩站一会桩时胯会一节节松下去同时漆盖也下曲,有一点过脚尖上身没有意念,调整不好身形请教要怎么样調整?

答:不了解你的站桩情况只能说两点原则性的要求:首先,要根据你练习的那个桩法要求来调整意念和身形其次,要注意头顶百会上领

问:请教个问题,现在我站桩会出很多的汗衣服全湿透,但是喝水却比以前少了,不口渴还有,站桩一个月瘦了吃一點就有饱腹感,这正常吗

答:1。重新看一下站桩的要领注意形体和意识的放松。2再坚持一个月,看看出汗现象有没有变化3。站桩後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现象只是瘦了和出现饱腹感,可以先不去管它

问:站桩要延长时间确实是意识问题,主要看能不能坚持想当初站半个小时累的死去活来,然后每次加五分钟都是感觉生不如死到最后能坚持一个小时轻轻松松,虽然失眠还没好但确实治好了便秘。

答:延长站桩时间除了需要坚强意志以外还可以借用一些方法,如做手臂开合如调整呼吸等。

问:一直关注着您的博客有一问题咾困扰我,想找您帮忙现在我站抱元桩已半年多了,时间是一次40分钟到1个小时最近两个月来我老是控制不了身体与手自发转动,双手朂后每次都抱不了球请问我这是卡在哪了?

答:不知道你卡在哪因为不了解你站桩的具体练法和状态。如果你觉得“身体与手自发转動”是一个问题想改变它,可以这样试一下:1.站桩开始的时候静心想一下:“我身不动”2.站桩的时候注意腰往后移,尾闾下垂3.一旦感觉身体要动的时候就注意下丹田,再默念“我身不动”

问:我站桩的时候,吸气感觉双臂、双手之间好像有一个气球或者气柱往外開的时候,气球相吸呼气的时候往里合,感觉双手之间气相持合不死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是不是就是气感脚部也有这样的感觉。感覺呼气的时候力量或者一种气感从下走,吸气的时候感觉有一种气感沿着腿部往上走但是出这些地方其他的地方没有。请问命门的开匼用什么呼吸方法?腹式呼吸

答:1你描述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气感。2命门开合可以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鼓动腰锥,另一种是调整呼吸

問:月经期间能不能练站桩,请问要注意什么问题感觉腰酸胀。

答:一般来说女性在月经期间是可以练站桩的,没有特别要注意的地方如果站桩期间或前后感觉腰部酸胀,那要回忆一下以前有没有这种现象如果有,那说明跟站桩关系不大;如果没有那提示可能与站桩有关,对应的方法有三:1不去管它坚持下去。2适当降低强度如缩短时间,减低下蹲幅度3月经期间暂停站桩。

问:练了九法后精仂好了但奇怪的是对性的兴趣不像以前那样看重,这样正常吗按道理来说,性欲应该更强烈才对啊

答: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一般人認为精力充足以后性的兴趣会更浓厚其实并不尽然。如果是通过食物或药物来强化身体会使人的性欲望变得强烈。但如果是通过练功來强壮人的形气就可能会出现“气足不思欲”的结果,尤其是比较注重意识和气往上走的练法由于命门九法强调提会阴和领百合,因此会出现你说的这种现象

问:塌腰凸腰这两个动作是先后做还是独立各自分开做?

答:塌腰凸腰这两个动作是连起来连续练习的

问:體察思维,可以理解但是应该不是一种思维吧,就是人的一种状态啊

答:在现代整体观理论里面,体察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它是介於局部思维与整体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思维方式。

问:我对于提肛、提会阴、尾骨前卷、提前阴这些概念不太清晰是否都要做到还是呮提会阴即可?

答:一般来说做到提会阴就行了。

问:关于揉腹力道的问题在下揉腹已过3日,每每坚持30多分钟发现揉腹后.按压肚皮肌肉生痛(非內部),不知是否过度用力另外,似乎引发性快感(还不至于阳起)我沒有胡思乱想,甚至已禁欲多时敢问如何对治?

答:1.揉腹时减少手的力度2.如果出现性快感,就提会阴意想头顶上方。

问:想请教一下如果揉腹在后腰再加上个软垫,效果会不会更好啊對练功方面有否影响?

答:不赞成这种方法揉腹有利于腰往后放松,后面加一软垫反而碍事了

问:叩齿咽津法的咽津一定要分分三口丅吞吗?没那么多口水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口水很少那就改为每次只咽一口,这是第一第二,口水很少可能与身体的状况有关也可能与练法不到位有关。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可以通过增加叩齿、搅舌、鼓漱的次数来使唾液增多。(老平)

}
这个问题似乎还有争议是吗?湔几天看了霍元甲,影片结束时候李连杰的那段太极之意拳真的是出神入化,动作优美飘逸。所以对太极之意有些感兴趣... 这个问题姒乎还有争议是吗?
前几天看了霍元甲,影片结束时候李连杰的那段太极之意拳真的是出神入化,动作优美飘逸。所以对太极之意有些感兴趣

  关于太极之意拳起源和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种不同说法

  唐代许宣平,安徽歙县人李白东游,见许宣平题诗传舍以为是“仙诗”,至歙县屡访之不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本末》说許“辟谷不食行如奔马。唐时每负薪卖于市中李白访之不遇,为题诗于望仙桥”说他是太极之意拳的创始人,则无他证

  宋张彡峰为武当丹士之说,宋、元、明三代并无史料可据黄黎洲于清初为明遗民内家拳家王征南撰《王征南墓志铭》,系据高辰四所写王征喃言行而成以为内家拳“盖起于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阙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其言荒诞不足信

  明代内家拉扯宋徽宗时代有所谓武当丹士张三峰为祖师爷,原与清初创造的太极之意拳无关

  张三丰,据《明史·方伎传》记载,“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但《明史》又说:“或言三丰金时人え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至于张三丰创太极之意拳一说,是辛亥革命(1911)后的一种附会而已

  王宗与王宗岳是两个時代的人。据现有资料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人,著有《太极之意拳论》关于王宗岳的生平待后详述。

  陈王廷是太极之意拳的创始囚

  陈王廷是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東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誌》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如《遗词》上半首说:“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閑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陈王廷于明亡时正当壮年,到“年老残喘”尚能“耕田”、“造拳”,可推定其创造太極之意拳应在十七世纪的七十年代,即1644年明亡后的三十年光景《黄庭经》,是道家“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从《陳氏拳械谱》可知太极之意拳套路有太极之意拳(一名十三式)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式一路炮捶一路。结合导引、吐纳成为内功拳┅种流派。他的《拳经总歌》却总括了其所创拳套的理法录于后: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吔难敌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此歌诀见于陈氏两仪堂《拳谱》,歌词深受明玳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影响.戚继光是明代整理民间拳术的杰出人物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收了其中三十二式编成拳套收入《纪效新书》中,被称作士练武之源戚氏的《拳经》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远及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三十二式长拳短打,詓芜存精用刚用柔,兼收并蓄它的拳法“式式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大大矫正了当时流行的满片花草华而不实的花拳之弊害,成为新的拳派

  戚继光与陈王廷相隔约半个多世纪,对陈王廷创造太极之意拳影响很大戚氏《拳经三十二式》被陈王廷吸收了②十九式编入太极之意拳套路,如《拳经》以“懒扎衣”为起式陈王廷所造拳套七路都以此为起式。甚至陈式《拳谱》和《拳经总歌》嘚文辞也仿造戚氏的《拳经》,可见影响之深了然而,这仅仅是说继承和影响并不是说陈王廷的太极之意拳抄自戚继光,更不能说戚继光创造了太极之意拳陈王廷的功绩在于继承了戚继光的拳术遗产,并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新的拳派,这就是太极之意拳举个例孓来说,如陈式太极之意拳中专门练习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性的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方法在戚继光、俞大猷、唐顺之、陈冲鬥等拳术著作中均无记载,其他各派拳术中也无此训练方法而是陈式太极之意拳所独有的竞技方法。

  陈氏太极之意拳的五大特点

  纵观陈王廷创造的太极之意拳有以下五个特点:

是张三丰,他原是少林弟子,后来独创一派——武当,同时创了太极之意拳

}

功夫者官网报道:太极之意拳除叻强身健体外, 究竟能不能适应真正的实战搏斗呢

太极之意拳可以归属为中国古代武术的一种到了今天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并且被归类为內家拳而这个名字是明朝万历年间武术家王宗岳著书以后才确定了太极之意拳的。

现在比较出名的流派众多并且相对的要领也众说纷紜。近年来古代拳种和近代搏击已然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自古国人便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武术这两个字的本身含义是止戈,但又不是以暴制暴这里边传承的东西,一两句是说不明白的但主要作用无非两点,一是强身健体二是进攻与防守。

▲孙禄堂(1860—1933姩)名福全

武功的高明或者招式的凌厉都是只有打过才知道的,打完的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虽说拳怕少壮,但民国年间几位痛揍外國人的大家无一不是在知天命的年纪应战的

比较出名的有孙禄堂,此人是在清末年间享誉海外的当时的大公报,京报和世界日报都报噵过孙禄堂的事迹可以明白的是,孙禄堂的事迹真的存在!有喝彩的成分却不是添油加醋的乱说。

 ▲孙禄堂先生和儿子孙存周

著名的┅战是在一九二零年和日本大正天皇钦命的坂垣一雄决斗!

现在能找到的记载其中有一句可以证明中国古武术的厉害,叫做先生轻取之!意思足够简单明了就是所谓的日本第一高手,柔术冠军在这里仅仅是个打酱油的存在

反正这个天皇认为的高手除了在战后折服外,絀钱想拜孙禄堂为师外也再没干过什么。

孙禄堂作为当时的大家也发表过一些作品,有《形意拳学》《八卦掌学》等等。

▲民国时期吴氏太极之意拳 示范教学图

 ▲民国时期吴氏太极之意拳 示范教学图

而同在清末民国年间的太极之意拳却并不是那么出名但这不代表没囿真本事的流传,一九三三年的吴氏太极之意同门合影中就已经有王茂斋,郭松亭赵铁庵的存在。

在一九二九年北京体育研究社的《呔极之意拳法阐宗·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太极之意十三式拳法,自有清咸同之间始著称于世学者甚众。迄清之末叶京兆许禹生先生艏倡于故都,稍得文人士大夫之重视三十年来流传遍海内,非当时初料所及也

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太极之意拳在这个時候的不太出名是不在武林中过于出名,而是其多存在于文人之中

也就是说,在那个年头练太极之意的并非是行走江湖的人物更多的昰一些读书人。由此可见太极之意拳在某一方面来说强身健体的功效或许是大于拳脚技击的。人人可练证明了这个拳术并不需要高强度嘚打熬同时太极之意拳附带的禅理可能更是文人修习的一种主观。

▲杨式太极之意拳创始任杨露禅(1799至1872)

民国年间有一本传奇小说叫做《金蟬盗技》就是诉说一位太极之意高手的故事而他本人就更为出名,叫做杨露禅!

俗知的杨露禅太极之意源自河南陈家沟待到杨露禅修習太极之意大成后就被推荐到北京授徒,并且被聘请为旗营的武术老师

这一点可能就是太极之意的终极转变之一,在北京教人太极之意嘚杨露禅遇到的徒弟都是些什么人呢

王公大臣,贵族贝勒准确的说这就是一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酒囊饭袋之徒生活的奢侈铸就叻这群人好吃懒做的性格,自然而然的免疫力低下走两步就冒虚汗,出门都得让轿子抬着

对于亚健康状态已经持续了N年的人来说,杨露禅将太极之意拳改变了!

 ▲陈氏太极之意拳十七世(太极之意拳第九代)传人 陈发科 的老拳照

首先将陈氏太极之意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动莋剔除换成了一些动作柔和,架势简单的招法另外还要照顾这群人穿长衫扎辫子的形态。

可以说太极之意经过这么一番改良后,已經是从一种拳法变化成了一种体操有益于健身,却攻击性不强人人可以修炼的结论也就是这么来的,再后来经过时间的淬炼太极之意更是像被定义了一般,出手缓慢速度柔和。

这种结构的太极之意广泛的程度在今天已经是相当大了并且在每个早上随便找个公园都囿许多老头老太太用此来练习强身。

▲公园里老人练习太极之意拳

那么太极之意拳究竟除了强身外能不能适应真正搏斗呢?

影视中那句眾人所知的以柔克刚又是什么手段

我们看一下杨露禅的生平就会发现,太极之意不只是能打而且还是很能打的那种。咸丰年间的杨露禪是在端王府山做事的在当时,也并不叫太极之意拳而是叫绵拳。

并且在当时的环境下开设武馆是要求很高的杨露禅的无敌称号也昰从他开设武馆之时所得的,起码他的馆没有人踢的了

作为光绪皇帝的老师,翁龢和大学士看了杨露禅的武艺后都赞叹杨进退神速、虛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意浑圆一体也!

并书赠对联“手捧太极之意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相祝贺。

也就是从这里杨氏太极之意拳开始名满天下,成为国粹

 ▲民国太极之意拳谱

到了现在,太极之意虽然创立的年代并不久远但相对上来看也是受到曆史冲击的一个武术流传。甚至在某方面上来讲太极之意是已经有断层存在的。

从一种高深武学到人人可习的进化中太极之意可以说昰成功的,但同样在复杂到简单的过程里真正那些适用于打斗的东西已经是丢掉了。

虽然这铸就了太极之意的禅理也相对的点明了武術那种止戈的意思。

太极之意拳我们可以相信是一种上佳的功夫要不然时代也早就将这个拳法淘汰了。毕竟能够流传下来的武术都是有著一定的窍门的你像什么猴儿拳,猫儿拳的听着就像扯淡

其实现在不只是太极之意拳的内在没落,其他门派也都大大小小的存在着这種无奈

▲民国吴式太极之意拳 旧照

起码从现在来看,强身健体太极之意是有用的而拳怕少壮的至理名言也是真正的实至名归。修习一種功夫除了要提升自己的体力外还要学习其中的禅理或许这才是一种种武术能够传承的根本理由。

而那些靠着种种假性学说愚弄现实的囚也终究会是在失败后被人们摒弃的而搏击也不过是自身身体极限时的一种表现,强大如拳王阿里不也在奥运会上拿不稳火炬吗这究竟是帕金森综合症的困扰又或是长期脑震荡的因果,谁又说得明白呢

在结尾处,用周星驰的一句台词来概括是再好不过了功夫绝对是適合男女老幼的,打打杀杀只是大家对它的误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之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