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发低烧腋下温度37.5,血钾低、肺部检查支气管炎、结核性胸膜炎正常,全身乏力,胸痛。

小孩长期晚上发低烧37.1-37.4怎么办?
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同正常人一样发病时间:2-3年化验检查结果:正常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中西药都吃过,效果不大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08:35:36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27755称赞:2621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你好,正常情况下人在平静状态下的体温是36-37度,超过37度就有可能是发热了,当然指的是腋下的温度,发热的病因是相当多的,首先确定有没有发热,然后查找一下发热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帮助网友:41561称赞:1822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你好,像这样的情况一般考虑结核疾病 的可能性大是需要到医院或是防疫站做个结核菌素试验检查下的是否有阳性反应的 是需要72小时后观察结果的确诊后是需要对症治疗为主 的
帮助网友:45046称赞:1701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小孩子现在的情况,中医药考虑的肝肾阴虚阴虚内热引起的症状,及时的中医药调理治疗,可以用知柏地黄丸浓缩丸,六味地黄丸浓缩丸之类的药物调理治疗,需要注意饮食,忌辛辣刺激生冷的食品,多吃水果蔬菜.
帮助网友:734称赞:35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  长期低烧最常见的为结核感染.结核病在小儿还是比较多见的,除低烧外,小儿尚有性格的改变.原来好动的孩子变得发懒不爱动,原来好静的孩子性情急躁,爱发脾气,食欲减退,消瘦,动则汗出或夜间多汗,疲乏无力,面色苍白,颈部等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为此,应作结核菌素试验(简称OT)或三联皮拭(PPD-PHA).如为阳性结果,可作为参考,因孩子接种过卡介苗后也可见阳性反应.另外,过去得过结核病,也可以出现阳性反应.进一步还得检查血沉,一般在结核病活动时,血沉均可增快.最后还得用X线检查肺部,是否有结核病灶.假如以上各种检查均为阴性,则可以排除结核病.  长期低烧还见于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多见于咽喉部感染,无全身表现.--般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也无呼吸道症状,多为某次病毒感染高烧后,低烧较长时间不退.年长儿咽部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也可表现为长期低烧,可作咽分泌培养,如能找到细菌,即可确诊.如为链球菌感染,还可取血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简称抗"O"),如滴定度高,说明有过链球菌感染.如抗"O"增高明显,还应想到风湿热的可能,应注意有无关节痛或肿胀,皮肤有无环形红斑,心脏有无改变,这些都是诊断风湿热的依据.女孩长期低烧应注意泌尿系感染,可以检查尿得到确定.  长期低烧也可能与感染无关,而是由其他病或其他原因所致.在血液病方面,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可见长期低烧.  如果孩子还有贫血,出血,黄疸等表现,检查一下耳血,即可找出是否与其有关.
帮助网友:2110称赞:133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你好,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没有炎症引起低烧的情况下,就是因为孩子的免疫力低下,主要给孩子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体质太弱,增强体质,一定要多喝水,特别是发烧后,只要孩子精神好就没事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异常.
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你好.严格意义上来讲37.1-37.4还不算是低烧,如过你的孩子没有其他症状,做了检查也正常我建议你可以先停止用要观察一下,因为服用各种药物也是可以引起体温偏高或低热的.另外建议你做一做微量元素检查.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 ~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 0.5度.  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人体温度相对恒定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 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体温高于41度或低于25度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害生命.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罕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正常平均体温37度,来自1868年乌德利希对2500名成年人腋下温度平均值.美国马里兰州医学院麦克维克认为测148人的口腔温度平均值为36.8度,测定结果表明:个体之间正常体温变动范围可达2.7度,每个人一天内不同时间体温可相差0.6度,正常人早晨6时体温最低,下午4时最高.体温38度以下一般认为是低热,38度以上认为是高烧.体温测量具体方法:最常用腋下测量法,操作如下: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汞柱甩到35度以下,再将体温计头端置于受测者腋窝深处,用上臂将体温计夹紧,5到10分钟后读数.读数方法是一手拿住体温计尾部,即远离水银柱的一端,使眼与体温计保持同一水平,读出水银柱右端所对的数字.读数时注意千万触碰不要体温计的头端,这样手会影响水银柱而造成测量不准;眼睛不要高于或低于体温计.测量时要注意腋窝处没有保暖或者降温的物品,并且应该将腋窝的汗液擦干.另外注意,测量后30分钟再测量体温较为准确. 发热分度标准:一般认为,正常的腋下温度为36度到37度.(1)低热:体温为37.5到38度;若低热持续时间1个月以上,即为长期低热(2)中度热:体温为38到39度;若发热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为长期中度热(3)高热:体温在39度以上;若发热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为长期高热(4)超高热:体温在41度以上(说明:以上均为摄氏度)   
帮助网友:203称赞:34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物理降温的最佳方法 除了药物退烧,运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烧的孩子降温.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三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帮助网友:694称赞:29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低烧是指体温在37.3℃~38℃,长期低烧是指持续发烧两周以上,不包括间断发烧.长期低烧最常见的为结核感染.结核病在小儿还是比较多见的,除低烧外,小儿尚有性格的改变.原来好动的孩子变得发懒不爱动,原来好静的孩子性情急躁,爱发脾气,食欲减退,消瘦,动则汗出或夜间多汗,疲乏无力,面色苍白,颈部等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为此,应作结核菌素试验(简称OT)或三联皮拭(PPD—PHA).如为阳性结果,可作为参考,因孩子接种过卡介苗后也可见阳性反应.另外,过去得过结核病,也可以出现阳性反应.进一步还得检查血沉,一般在结核病活动时,血沉均可增快.最后还得用X线检查肺部,是否有结核病灶.假如以上各种检查均为阴性,则可以排除结核病.  长期低烧还见于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多见于咽喉部感染,无全身表现.——般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也无呼吸道症状,多为某次病毒感染高烧后,低烧较长时间不退.年长儿咽部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也可表现为长期低烧,可作咽分泌培养,如能找到细菌,即可确诊.如为链球菌感染,还可取血检查抗链球菌溶血素(简称抗“O”),如滴定度高,说明有过链球菌感染.如抗“O”增高明显,还应想到风湿热的可能,应注意有无关节痛或肿胀,皮肤有无环形红斑,心脏有无改变,这些都是诊断风湿热的依据.女孩长期低烧应注意泌尿系感染,可以检查尿得到确定.  长期低烧也可能与感染无关,而是由其他病或其他原因所致.在血液病方面,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可见长期低烧.  如果孩子还有贫血,出血,黄疸等表现,检查一下耳血,即可找出是否与其有关.  慢性肝炎也可长期低烧.  还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在服用抗生素过程中,可以产生药物热;另一种是服用鱼肝油过量,维生素D中毒时,均可有低烧.  长期低烧也可以是生理性的,即并非有病的表现.这种低烧多为37.2~37.5℃(腋下体温),孩子精神食欲好,无病症表现,通过各方面的检查也没有发现不正常.在这种情况时最好同时测量肛温,如肛温在38℃以下,则不应认为发烧(肛温较腋下温度高1℃),对于小儿来讲,这种低烧,也算是正常的.因为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并非为绝对数值.
帮助网友:10067称赞:693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你好.严格意义上来讲37.1-37.4还不算是低烧,如过你的孩子没有其他症状,做了检查也正常我建议你可以先停止用要观察一下,因为服用各种药物也是可以引起体温偏高或低热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没有炎症引起低烧的情况下,就是因为孩子的免疫力低下,主要给孩子增加机体免疫力,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体质太弱,增强体质,一定要多喝水,特别是发烧后,只要孩子精神好就没事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异常.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发热的病因是相当多的,首先确定有没有发热,然后查找一下发热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常见症状、、发烧、、、、、、喉痒、、、
检查项目、
并发疾病、、、气管炎、、肾小球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186·
浏览:642·
浏览:415·
浏览:501·
参考价:15
参考价:16
参考价:16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主要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热等...
参考价格:¥15.9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
参考价格:¥16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
All rights reserved下午发高烧,晚上早上发低烧,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下午发高烧,晚上早上发低烧,是怎么回事???
提问者采纳
下午温度高,环境温度高,所以高早上晚上,环境温度底,所以底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发热时人体正气与病邪抗争的保护性反应,是多种疾病的一种共同症状。祖国医学属“温病”和“伤寒阳症”范畴。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由於感染性疾病,消化道传染病,全身性感染,血液系统或免疫性疾病,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失常所致。 传统医学审症求因,辨症施治,辛温解表,清热解毒,使温降热退病治愈。 1:处方:生石膏30克,板蓝根、大青叶各1克,柴胡、僵蚕各9克。 用法:日1剂,水煎,服两次 疗效:用药1-2剂,有效率达98% 2:生石膏100克,炙大黄5克,麻黄3克,桂枝2克 用法:日1剂,水煎,服2次 疗效:用药后6-12小时,退热有效率达100%
健康人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口腔(舌下)温度保持在37℃左右,肛门内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2~0.4℃。人的体温早上稍低,下午稍高,相差不超过1℃。 一般体温(以口腔温度为准)超过39℃以上为高热。高热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它明显增加身体的消耗,损害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出现心跳和呼吸加快、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甚至意识不清、惊厥等一系列症状。这对于危重病人,无异于雪上加霜,需要小心给予治疗和护理。 (一) 发高烧的病因 1?感染性疾病 由细菌、病毒、原虫感染而引起,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感冒、肺炎、支气管炎、疟疾等。 2?非感染性疾病 中暑、肿瘤、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病等。 (二) 高烧的诊断 (1) 高烧伴有全身发冷、寒战者,多为细菌或原虫感染,如败血症、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等。 (2) 高热伴全身皮疹者,常见于发疹性传染病。皮疹在发热后1~6天出现,依次为水痘、猩红热、麻疹、伤寒等。 (3) 高烧伴剧烈头痛、呕吐者,多见于脑膜炎、脑炎。 (4) 高烧伴胸痛、咳嗽、气促者,见于呼吸系统病变,如肺炎、气管炎、胸膜炎。 (5) 高烧伴腹痛,右上腹痛可能为肝炎、肝脓肿、胆囊炎;满腹痛可能为腹膜炎。 (6) 高烧三周以上,多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细菌性心内膜炎。 高烧病人必须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进行针对病因的治疗,高烧才能好转,则单纯用退烧药只能临时起作用,药效过后依然高烧不退。 (三) 高热的表现 高烧时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口渴咽干,精神不振,饮食不佳,呼吸和脉搏加快(从37℃开始计算,每升高1℃,脉搏加快10次)。病人开始嗜睡,重者出现昏迷、抽搐(惊厥)。 (四) 救护措施 (1) 在高热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皮肤血管强烈地收缩,病人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应急于采取退烧措施,而是注意保暖。寒战后体温迅速上升,再及时采取以下退烧措施。 (2) 卧床休息,多饮水,每日2000毫升左右,气温较高时更应多饮水。最好不用含糖多的饮料。 (3) 物理降温方法: 冰袋:能减轻脑的充血水肿,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具体方法是,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再装入热水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即可,排出空气盖紧盖口,查无漏水,放置病人前额,或枕部、颈部、双侧腋窝等处,每放置20分钟交换一下位置,以免发生冻伤。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目的。用于物理降温的酒精浓度为30%左右。用70%~95%酒精加水1∶1~1∶2,也可用白酒配制。擦浴的部位为颈部、后枕部、双腋下、肘窝、大腿根部、踝窝等等,但不要擦拭胸部、腹部、手心、脚心等处,以免产生不良后果。酒精擦浴动作应轻柔,以皮肤微红为度,薄薄擦一层即可。如病人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应立即停止擦浴,盖上被子保暖,饮一点糖水。 (4) 在体温过高时使用药物降温。要避免用药过量和在短期内反复用药。退热药有大量出汗加强散热的作用,易发生虚脱,常用的退烧药有复方阿司匹林(APC)、扑热息痛、安痛定、柴胡注射液等。有胃肠疾病的病人还可选用消炎痛栓剂,每次1/2枚塞入肛门,退烧效果也很好。长期高热不退者还可以给予紫雪丹、安宫牛黄丸口服和静滴清开灵注射液等等。 (5) 加强护理,保证营养。高热病人常常食欲不振,出汗多,消耗大,应设法让病人多进富含高维生素等营养的易消化的消淡流质饮食,包括新鲜的菜汁、果汁等等,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另外,高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加上缺乏维生素,常有口舌干燥,舌炎及口腔溃烂,故需加强口腔护理,每日用淡盐水漱口2~3次,并配合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B_2$等药物,口腔溃破可用冰硼散外涂,口唇裂口涂以凡士林软膏,效果均很好。 (6) 为防止惊厥,保证休息,以尽快退烧,尤其对小儿高烧病人,可适当使用镇静药,如安定和苯巴比妥、冬眠灵等药。但对老年人,神志不清的病人慎用或禁用,以免加重病情。 (7)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在服用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分别测体温一次,其他时间4~8小时一次,并记录下来,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如体温持续不下降,应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诊治,采取其他进一步的措施。测体温的正确方法:家庭一般以测量腋下温度较为方便,测得数加0.5℃即为口腔温度(实际人体温度)。测腋下温度前应将腋汗擦干,测量时间5~10分钟。如手边无体温表,可通过测病人的呼吸、脉搏来判断是否发烧。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每分钟12~16次,脉搏每分钟70~80次。按体温每升高1℃,呼吸每分钟增加3~4次,脉搏增加10次左右,那么,体温在39℃以上的高烧病人,呼吸可加快到每分钟24次,脉搏每分钟可达100次左右,借此来初步判断病人的发烧程度。 (8) 病因治疗。高烧只是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单纯退烧有时效果不好,药效一过体温又复升高。所以,高烧时应重视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烧,经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病情好转自然就会退烧了。
低烧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腋下淋巴结肿大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