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销售有毒胶囊名单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9000万粒毒胶囊销售流向不明 浙江胶囊产业受考验
核心提示:来自新昌县儒岙镇的老板潘某雇用10名新昌老乡,短短5个月时间内,生产出售了多达9000万粒“毒胶囊”。至今,这些“毒胶囊”仍去向不明。
  据央视9月3日报道,宁海检察院日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案件,来自新昌县儒岙镇的老板潘某雇用10名新昌老乡,短短5个月时间内,生产出售了多达9000万粒“毒胶囊”。至今,这些“毒胶囊”仍去向不明。  就在两年前,素有 “胶囊之乡”之称的浙江新昌县胶囊产业被曝使用“毒胶囊”。彼时,媒体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市场。  “毒胶囊”去哪儿了?  据浙江多家媒体报道,潘某曾在台州临海一家药业上班,从事胶囊生产。2014年2月,潘某在宁海县深甽镇租下四间厂房,雇用了章某等10名老乡,使用“工业明胶”生产空心胶囊。  今年7月22日,因被群众举报,宁海县公安局和宁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执法,对该窝点进行了现场查处。共查扣空心胶囊成品6箱 (约44.2万粒)、空心胶囊半成品102.9公斤、空心胶囊边角料724公斤、空心胶囊回料13袋、明胶50袋、食品添加剂着色剂1箱、制胶囊设备等。  8月29日,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潘某等11人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  经检测,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最高的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从今年2月至7月,该生产窝点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达9000万粒左右,除现场查获的之外,其余已经全部进入流通市场。  “毒胶囊”已引起食药监总局的高度重视。9月4日,食药监总局召开药品监管工作视频会议,要求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配合公安部门深入追查9000万粒胶囊的去向,及时报告发现的流向和追查的措施,绝不能让劣质胶囊流入市场。  会议上,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对浙江省宁海县胶囊事件的下一步处置工作提出要求,9000万粒胶囊去向不明,是一个安全隐患,要求各级药监部门主动作为,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对违法违规案件一查到底、坚决曝光。  “胶囊之乡”的危机  《东方早报》此前援引宁海县检察院人士表示,所有胶囊均在宁海生产,后运往绍兴新昌县售卖,具体流向仍在调查中。  据了解,9000万粒“毒胶囊”的始作俑者为新昌县儒岙镇人,这些人由于在新昌混不下去了,就转移到邻近县市继续制售“毒胶囊”。  素有“胶囊之乡”之称的浙江新昌再次进入公众眼中,新昌县是全国有名的胶囊生产基地,年产胶囊1000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  两年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就曾曝光了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市场。  如今,与新昌县交界的浙江宁海县再次查出大量“毒胶囊”。
  9月4日,浙江新昌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表示,在获悉宁海事件后,当地相关部门于9月3日立刻对辖区内进行了突击检查,并探讨分析了“毒胶囊”可能的流向。  “新昌不是物流运转中心,对胶囊行业的监察和自查都相当严格,目前,我们觉得该批“毒胶囊”周转经过新昌的可能性很小,但一切结果还要等待公安部门的追查。”上述浙江新昌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认为。  “两年前的4·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毒胶囊事件)对行业打击太惨痛了,我们不作辩解,只希望能够严于律己做好生产为自己正名。”一名当地胶囊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这之前,包括新昌县胶囊行业协会会长,浙江宏辉胶丸总经理徐宏辉在内的多位人士都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专家称效果还不如戴口罩对很多常用药都过敏能有效地刺激机体免疫反应每天额外摄入4毫克网友:应该严惩
对比较聪明的大脑无效孙子如果吃垃圾食品更危险是“热射病“惹的祸病人出院时必留电话
[] [] [] [] [] [] [] []
杜甫死因或是糖尿病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或心、脑血管病…… []研究表明,长期坐姿不良会导致腰肌劳损发病率增加…… []
均衡饮食是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日常的饮食含有五大…… []一句话就是保持干爽,不单单是宝宝自身的干爽,生活…… []
保护肝脏健康,远离脂肪肝…… []皮肤传染病不要自行用药,脓包疮莫当成“痱子”…… []
央视曝光13种药用铬超标胶囊药物,其成分含有不可食用的工业明胶。记者走访长沙高桥大市场医药流通园及多家药店,九家药店有六家有售,其中两家药店的空心胶囊来自新昌县。您还可以用以下方式直接登录:
您所在的位置: >
13种有毒胶囊药品是哪些
发布日期: 11:23来源:未知作者:布鲁布鲁点击量:
  13种有毒胶囊药品是哪些?2012年的4月15日,央视曝出我国9家药企的13种产品运用了铬超标的空心胶囊,在中国引起很大的反应。
  日据央视报道,共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通知的13种有毒胶囊药品是:
  1、脑康泰胶囊;2、愈伤灵胶囊;3、盆炎净胶囊;4、苍耳子鼻炎胶囊;5、通便灵胶囊;6、人工牛黄硝唑胶囊;7、阿莫西林胶囊;8、诺氟沙星胶囊;9、羚羊感冒胶囊;10、抗病毒胶囊;11、清热通淋胶囊;12、胃康灵胶囊;13、炎立消胶囊。
  在被曝光的药企中,最为消费者熟悉的是修正药业。但修正药业董事长修涞贵接受采访时极力否认央视曝光产品是修正药业的产品。&央视曝光的产品只能说是标识&修正&的,并不能说就是修正生产的,因为并没有经过厂家的确认。&修涞贵表示,&企业自检产品的铬含量都符合标准,药监局也来抽样检查了,现在就等检验结果,用数据说话。&他强调,修正药业从来没有从央视调查中提到的&华星&和&卓康&这两家企业采购胶囊。
  药品被制作成胶囊形式主要出于4个原因
  一类是特殊剂型,即缓释、控释胶囊,这类药需要在患者肠胃中定时崩解,因此药粉中含有缓释微粒,以延缓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达到延长药物作用。
  第二类是肠溶胶囊,这类药物主要是治疗肠道疾病的,为避免药效遭到胃液的破坏,肠溶胶囊需要在肠道内崩解,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第三类是因为药物味道特殊,或许味道太怪、太苦,用胶囊包裹可免去&苦口&的痛苦。
  第四类是药物本身刺激性很大,如果直接服用会造成食道损伤、烧灼。即使有些胶囊可以拆开服用,也要用温水冲服,千万不要直接吞服药粉,以免造成口腔、食道局部烧灼。
关注健康新闻网:/
记者11月3日从市民政局获悉,在临时困难救助领...
(C) 问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声明:网络沟通无法像面诊过程那样,不能全面了解您的健康状况,因此医生的健康指导建议仅供参考, 具体诊疗请一定要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卫生许可证:[京药第110106-JX0211号] [京ICP证060788号] [(京)-经营性-] [京卫网审【2010】第0088号] 沪ICP备号-4
您跟第三方公司在问病网的任何交易,问病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监督电话:025-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法律顾问: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毒胶囊”毒性再发药监局为啥淡定?
作者:肖勇
&&&&16日凌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网站就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一事表态:对媒体报道的13个铬超标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待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明确后,合格产品继续销售,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生产销售使用药用空心胶囊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 04:19:57 来源: 中国青年报网络版)
&&&&有毒胶囊,被媒体再次曝光,没有一家关联单位认错,相反演出了一幕幕丑剧,可是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态度,也让公众大惑不解,他们还需要等待什么样的检验结果呢?
&&&&媒体报道的毒胶囊毒性检测数据,是从市场购买的药品样品,经过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反复多次检测确认,其中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但是食品药品监督局不认可这个结果,要等待其下属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结果。如此淡定,但是公众担忧背后的隐情取随时出现新的变化。
&&&&因为毒胶囊早在8年前就被媒体曝光,时至今日仍有毒胶囊在药企使用,看来食品药品监督局有权怀疑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检测结果,我们也有权力质疑食品药品监督局这么淡定的背后有猫腻存在。毒胶囊事件已经成为危害范围较广,公众义愤较大的食品药品质量事件,公众正翘首以待作为主管监督的部门出来主持正义,维护公众健康权,可他们的表现有扯皮敷衍之嫌疑。
&&&&他们一方面对检测结果持怀疑态度,并以此作为不能执法的依据,对公众的质疑和毒胶囊存在的现实漠视;另一方面他们还是在“执法”,对目前涉嫌染毒的药品“暂停其销售和使用”,言行矛盾存在矛盾,其中有什么纠结?
&&&&公众担心,一旦其下属的检测结果,和媒体报送的接车结果不一致,是不是就认可有毒胶囊的不存在或者是合格产品。这种担心是完全有理由的,我国目前没有中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他们体系内儿子为老子服务的检测结果,谁能担保不出现偏单企业或行业的结果?
&&&&质量关乎千家万户,不是钉头小事,由此看来,食品药品监督,应该有“有罪推定”原则表明态度,立即行动起来,不坐等结果,从毒胶囊使用的有害明胶来源追查,尽管有焚烧证据的发生,还是不难发现大批由破鞋、废皮熬制成的工业明胶,会不会让唯利是图的制药企业偷偷的送进我们的体内,危害我们的安全。如此单凭检测结果执法,不仅有可能产生不公,也显得很消极。正是有这些环节的变数,毒胶囊才有机会重出江湖,试问食品药品监督局有没有渎职的可能性,因此给不断出现的食品质量问题为虎作伥。
&&&&毒胶囊已经终究会被科学明白无误的证实,淡定的食品药品监督局,那一天到来时,会不会以渎职来承担责任,交出不负责任的监督权,以谢天下消费者,我们拭目以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韦国骞
并配有4张照片,一儿童浑身赤裸,胳膊、...
“扬州大学农学院食堂最火爆的窗口,都...
英国在二战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人们的...
本书是一部批判中国食文化并带有追问、...
数据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