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打隔,饱了打,饥了也打,有四个月宝宝知道饥饱吗了

34岁的王先生离异3年了,独自带领着7岁的儿子生活,前段时间,认识了30岁的段女士。

段女士也是离婚不久,带着一个6岁的儿子,与王先生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然而刚结婚不久,王先生就要去国外进修四个月!得知消息的王先生叹了口气,心想:多亏前段时间结婚了,否则这四个月儿子都没有人照顾!于是王先生就安排好家事出差了。

四个月后,王先生回来了,见到家里一片和睦也很开心,就是儿子偶尔肚子疼,王先生就赶到放假,领着儿子去医院检查一番。

本以为是肚子中有虫子,谁知经过检查,7岁的儿子竟患了胃癌!

王先生吓得两腿发软,虽然儿子从小胃就不好,但是也不至于患癌啊!他也来不及伤心,准备带着儿子回家,自己去公司请假,陪儿子住院治疗。

谁知这个时候儿子却说不想回家,更不想自己在家。王先生再三询问,儿子才支支吾吾的说出了实情。

原来,只要王先生不在家里,后妈就对小儿子特别差,给他吃凉饭剩菜,还让儿子干各种家务。儿子却因为害怕挨打不敢与父亲说,这次听说父亲又要扔下他一个人,就吓的不轻,请求父亲别离开他。

得知原因后的王先生气的火冒三丈,直接回到家里,狠狠地打了妻子一顿,并扬言要离婚,还将妻子告上了法庭。

医生提醒:长期食用剩饭,特别是没经过加热的饭菜,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甚至导致胃病。凡消化功能减退的老人,婴幼儿或体弱多病者以及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千万不要吃没有加热的剩饭。

另外,含淀粉的食品最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这类食品又最适合葡萄球菌生长、繁殖,因此,吃剩饭易引起食物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会剧烈腹泻、脱水,因此休克的现象也曾发生过。

胃癌早期的情况不会太明显,但如果有突发性的食欲不振的情况就注意了,且进食后胃不太舒服会有胃胀气加轻微胃痛等症状的人更要小心。

常常感觉到腹部烧灼及饱胀感尤其是在饭后更明显,又食药后无明显好转或反加重的情况下就要注意了;或是腹部隐痛,有持续性或间歇性(有些人胃癌早期不一定有此类),食用药物无效的就应及时注意去医院检查看医生了。

3、有恶心、嗳气、反酸或呕吐的情况

一般胃炎和胃溃疡也有此类情况,而这往往容易被人疏忽,所以当有突然的不明情况下的恶心嗳气反酸呕吐情况时,也应提个心眼。

黑便是因消化系统内的某些地方出血导致的,而胃癌会出现时大便潜血,黑便呈现出如柏油样发亮色状,且潜血和黑便状况有持续性则应该注意了,因为此类情况即使不是癌症导致的也是很危险的,应及时就诊。

5、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

癌症患者会在不知不觉中的突然体重减轻,这种情况没有任何症状表现,而且减轻的重量多时可能达到十几斤,所以出现这种请况的人就要警戒注意,最好去医院查看下原因。

将蒲公英根、黑苦荞,蒲公英叶,按照2:2: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制成蒲公英黑苦荞茶,有暖胃、养胃、助消化的作用!

蒲公英,药食两用,全株可入药,入胃经,有很好的养胃效果,可以清胃热、消胃炎,治胃痛,对幽门螺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对胃溃疡,及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蒲公英对于各型胃脘痛者,能够清热润胃,消炎止痛,清热而不伤胃,养阴而不恋邪,且无壅滞之弊。

黑苦荞,《本草纲木》记载,“降气宽肠磨积滞, 消热肿风痛,除白浊血滞, 脾积泄泻”。

黑苦荞,能消积, 有益气力、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

蒲公英黑苦荞茶对于养胃、消积、胃脘痛,有很好的效果。

晚饭吃得过饱或临睡前吃夜宵,不仅会降低睡眠质量、还会导致肥胖,让胃肠道连夜“加班”,长时间下去可能导致胃溃疡等疾病。

胃是一个很有时间观念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也会规律分泌,以及时消化食物。因此,日常三餐一定要定时有规律,切忌饱一顿饥一顿。

四、这些天然食物要多吃

许多天然食物,如大蒜、大葱、韭菜、洋葱和蒜苗等都有预防胃癌的作用,研究表明,从人体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的检出率来看,在胃癌癌前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幽门螺旋杆菌是很强的致病因素,大蒜里面的大蒜素和蒜苗里面的硫化物等则是有效的保护性因素。

最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也要记得定期体检,及时规避不良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十月的炮响1917的10月24日午夜,俄国第一大海港城市彼得格勒乌云漫天,寒风呼啸,夜黑如墨。从城郊看去,本该万籁俱寂的彼得格勒城区,这时忽然人声鼎沸,火光映天,不时夹杂一两声枪响,划破夜空。在这不寻常之夜,城郊小街上出现了一高一矮两个身影,高个子工人装扮,穿一件短大衣,走在前面引路。矮个子裹一件长大衣,戴一顶俄国随处可见的鸭舌帽,头上还缠一条白绷带,连脖子带脸整个包严,风丝不漏。这矮个子看去似受重伤,却紧随高个子前进,行动依然十分敏捷。二人沿街巷疾走如风,行色匆匆。前面的虽然身材高大粗壮,行动却十分敏捷,眼神中处处透露出杀手才有的机警。二人潜行约一个小时,来到纵贯城区的涅瓦河大桥桥头。桥边马路上熙熙攘攘挤满了行人,两名忠于俄国资产阶级政府的士官生,横枪拦在桥上,检查证件,阻遏通行。高个子见盘查严格,想改道过桥。矮个子却不动声色,悄悄鼓动众人说:“我们干了一天活,哪有时间在这里傻等,冲过去吧!”众人一听此言,觉得有理,一拥而上,纷纷挤过士官生设的岗哨,士官生顾此失彼,急得乱骂娘,也不敢开枪。值此混乱之际,矮个子一拉高个子,二人手拉手乘乱快步冲过岗哨,抢过大桥,钻入夜幕中。二人前后相随,又紧赶一程,来到市中心的斯莫尔尼宫,高个子暗松了一口气。矮个子却一把撕开缠在脖子上的绷带,仰天哈哈大笑。这个矮个子便是俄国最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高个子是他的警卫员瓦西里。列宁和瓦西里来到斯莫尔尼宫时,这里已是人来人往,灯火通明,气氛异常热烈而紧张。列宁快步走进一个大房间,与几个熟人打过招呼,又匆匆交谈一阵,然后发出了一道影响俄国命运的著名命令。几百名候在走廊里的便装联络员衔命出发,迅速消失在漆黑的大街小巷,随之而来的是几百支工人、士兵、水兵组成的队伍,高擎火炬,携枪带刀,冲出工厂、兵营和居民区,分头奔向火车站、电报局、警察局等资产阶级政府控制的要害部门。十月革命正式发动。十月革命前,俄国由沙皇统治,既贫穷又落后,工人农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痛苦生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俄不顾人民死活,征调几百万大军开赴前线,却迭遭失败。俄军在对德奥两国作战中死伤几百万。后方更是田地荒芜,百业凋零,家家戴孝,户户含悲。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利用俄国人民的不满情绪,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的口号,在1917年2月发动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但是,革命成果却被狡猾的资产阶级篡夺。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承沙皇的国内外政策,继续投入几百万新的军队,在前线与德奥军队作战,同时又在后方血腥镇压革命群众。俄国人民的处境在二月革命后没有一丝一毫改进。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忍无可忍,决定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布尔什维克党党员们纷纷响应列宁的号召,深入工厂车间以及前线战壕,向工人发表演说,与前线士兵联欢,向他们宣传布尔什维克的革命理想。经过几个月艰苦的宣传组织工作,彼得格勒几十万工人和军队纷纷转向革命,前线水兵和士兵也成团成师地倒向布尔什维克。革命时机日益成熟。经过认真讨论,布尔什维克党根据列宁的提议,决定在10月24日发动彼得格勒总起义。


    列宁的总起义命令下达后,彼得格勒全城几十万工人、水兵、士兵,分成数以百计的小队伍,分头扑向各目标,夺取资产阶级政府军控制的火车站、电报局等要害部位,迅速占领全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属的反动军队慑于起义军声威,望风披靡,纷纷缴械投降。临时政府的一群资产阶级部长老爷,见势不妙,由一个妇女突击营和两违反动士官生护卫,仓皇逃进沙皇昔日的行宫冬宫,依托冬宫的高大建筑,筑起街垒,架起机关枪,企图负隅顽抗,以待增援。成千上万的起义军战士,追歼残敌,来到冬宫,团团围困住敌人在彼得格勒的这处最后据点,等待总攻命令。10月25日晚,天刚擦黑,列宁下达了一定要夺取冬宫的最后命令。泊在涅瓦河上,尼古拉桥下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水兵,立即给舰上巨炮装上教练弹,瞄准冬宫,连发三炮,一炮击中冬宫前庭,两枚炮弹落在冬宫前的广场上。随着轰轰隆隆三声炮响,在冬宫外面等候已久的起义军战士,杀声连天,从各个宫门涌入宫内,沿着冬宫117级洁白的云石阶梯穷追残敌,在1005个大小房间短兵相接。恶战到午夜,终于占领冬宫,把胜利的红旗插上冬宫高耸入云的尖顶,临时政府的16名资产阶级部长们,吓得面如土色,浑身筛糠,与护卫他们的士官生和妇女营一起,束手就擒。在冬宫战斗中,一共只有6人死亡,50人受伤。十月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黑衣女杀手1918年8月30日下午,俄国米赫尔逊工厂人山人海,熙熙攘攘,一个中等身材的俊俏年轻妇女,穿一件高级黑呢大衣,手臂上挂一个高级鳄鱼皮坤包,挤出人群,奔向工厂大门。她虽然打扮入时,却行色匆匆,几个值班的工人纠察队员疑心大起,持枪上前,拦住盘查:“请问女公民,您叫什么名字?”那女人尽量镇静回答:“我叫芬尼?卡普兰。”纠察队员们又问:“您是干什么的?”那妇女回答说过路。纠察队员们见她神色慌张,眼神闪烁,又翻她的小绅包,里面除若干钱物、女性用品和一张车票外,别无它物。纠察队员们正要放开她,一群工人来到面前,其中一人叫道:“这个女人就是杀害列宁同志的凶手,我亲眼见她开枪。”工人们闻言怒不可遏,一涌而上,围住这个女人,拳打脚踢,有的撕头发,有的揪耳朵,有的扇耳光,不消片时,这个衣着体面的俊俏女人就被打得鼻青脸肿,血流满面,一件上好呢大衣被扯得稀烂,小坤包也不知掉到何处。幸亏纠察队员拼命阻拦,这个年轻女人才保住了一条性命,被纠察队员押往全俄肃反委员会。全俄肃反委员会主席捷尔任斯基深知案情重大,押来那个年轻女人,连夜突击审讯。那女人挨了工人们一顿老拳,早已精神崩溃、充满犯罪恐惧,一口承认是她枪杀列宁。并自称为社会主义者,憎恨列宁解散立宪会议,撕毁与协约国盟约,把俄国引上绝路,因而立誓刺杀列宁,与他人无干。捷尔任斯基为慎重起见,又令召来列宁的座车司机吉尔斯来辨认凶手。吉尔斯一进审讯室,立即怒目圆睁,一步跳过去,指着那女人,大声吼道:“就是她,是她枪杀列宁同志,把她烧成灰我也能认出她恶毒的贱骨头。”8月30日中午饭后,吉尔斯像平常一样,驱车送列宁到米赫尔逊工厂参加工人集会。吉尔斯因连日发生谋刺案,一些革命领袖惨遭毒手,便要求列宁带上警卫同行,被列宁笑着拒绝,他一本正经地回答说:“如带着武装警卫招摇过市,我就与资产阶级部长没有两样,工人们将会疏远我。”车行不久,驶入米赫尔逊工厂。列宁下车后,在工人们簇拥下,谈笑风生,进入厂区,按预先约定向工人们发表演讲。吉尔斯将小车调好头,检查过轮胎,便点上一支烟,边吸边听,列宁洪亮的声音不时透过来,听众不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吉尔斯深为能成为列宁的座车司机而骄傲。这时,那个身穿黑呢大衣,挂着小坤包的俊俏年轻妇女走上来,很礼貌地笑着向他打探情况:“同志,请问厂区里是不是列宁同志发表演说?”吉尔斯正为列宁自豪,不加思索就回答说:“当然啦,除了列宁同志,还有谁能赢得这么热烈的掌声。”吉尔斯还要顺着思路说下去,那女人却撇下吉尔斯,拎着包径向厂区人群走去。吉尔斯愣了一阵,忽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头,那女人的笑意中好像透出一股邪气,让人莫测高深。联想起最近几起谋杀案,多是上流社会的年轻妇女所为,很后悔不该把列宁的行踪告诉那女人。赶紧迈开大步连奔带跑,追踪这个神秘的女人。可是,已经迟了要命的几分钟,人群中早已看不到黑衣女人的踪影。这时列宁的演讲刚刚完毕,台上台下掌声雷动。列宁讲完话后,走下讲台,工人们争先恐后,拥上来与列宁握手道别。一群女工簇拥着列


    宁走向小汽车,脸上闪现着兴奋的红潮,向列宁提出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列宁边走边耐心回答。这时,那个神秘的黑衣女郎,拎着小坤包,快步钻出人群,挤到列宁面前,伸出右手,问道:“您好,列宁同志,”列宁以为她要握手,正要回敬,那女人却从小坤包里摸出一支乌黑精巧的小手枪,瞄准列宁,“当当”连发两枪,眼见列宁胸前涌出鲜血,仆然倒地。女刺客顺手丢掉手枪,乘乱钻回人群,拔步飞逃。这一连串动作,从上前问候到拔枪、射击、扔枪、逃跑,一气呵成,干脆利落,正是说时迟,那时快。女刺客慌慌张张逃到厂门口,正要松一口气,不料被纠察队员发现疑点,挨了一顿老拳后,落入法网。吉尔斯没有追上黑衣女郎,正自焦急,忽然听到人丛中震天价两声枪响,大叫糟糕,拔枪飞步,钻进人群,刺客早已不见踪影,地上躺着一支蓝汪汪的勃朗宁小手枪,枪口还在冒烟。他无暇追捕刺客,连忙扑向列宁。列宁此时倒卧地上,脸色苍白,全身浴血。吉尔斯忧心如焚,赶紧一手扶起列宁,一手端枪护卫。在工人们帮助下,吉尔斯把列宁扶上汽车,靠在后座上,驱车直奔克里姆林宫,把列宁扶下汽车,然后把他抱进卧室。医生闻讯赶来时,列宁已脉搏微弱,人事不知。经诊断,两颗子弹,一弹击穿左臂,造成骨折;一弹自左至右,穿过左肺叶尖,穿颈而过,深藏在胸锁骨附近的组织中。由于抢救及时,列宁很快脱离危险,恢复健康。但过了六年,列宁因枪伤复发,终于不治去世,享年54岁。


    强盗大分赃1919年1月18日,因为四年的血腥战争,冷落多年的世界名都巴黎,忽然热……闹非凡。各条大街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熙熙攘攘。装饰巨型霓虹灯的酒吧间、大剧场、豪华舞厅及著名大旅馆里,管弦交响,歌舞如潮,杯盘叮当。巴黎近郊的昔日王家圣殿凡尔赛宫也同样灯红花绿,装点一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各国政府要员,外交魁首,顾问专家,名流靓女,记者访员,以至王公贵族,僧侣教士,成千上万涌向巴黎,发狂一样地寻乐。萧条四年之久的梦巴黎,又回复到销金窟时代。48年前的1月18日,在普法战争中俘获了法国皇帝的普鲁士国王,在巴黎凡尔赛宫镜殿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1919年的同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战胜国,齐集同一地点,召开和会,处置战败的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场强盗争夺赃物的战争。按照强盗的规则,获胜的强盗,各按实力、战功瓜分战争赃物。现在,德意志帝国这个大强盗被打翻在地,获得胜利的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和日本五个强盗国家,不但要像强盗分赃一样,瓜分战争赃物,还要宰割德意志帝国本身,包括它的领土、人口、资源、财富和殖民地。为了装点门面,消除强盗分赃的痕迹,这五个强盗国家假惺惺地邀请另外20多个参战国,也派代表到巴黎参加和会。和会参加国达到32个,一共1300名代表。再加上代表的助理、秘书、仆役、警卫、随团记者,各国与会者以万计数。这使巴黎和会成为战争史上规模最大,耗费最巨,分配赃物最多的大分赃和会。与会者人数虽多,真正有发言权的是美英法意日五国强盗。而最终决定和会分赃方案的则是英美法意四国强盗巨头。战败的德国地处中欧腹地,拥有几千万人口,丰富的煤铁工业资源,几百艘战舰,几百万平方公里殖民地。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大笔赃物。四国强盗巨头面对大笔财富赃物,手舞足蹈,唾涎欲滴,各怀鬼胎。第一陆军大国法国要求肢解德国,彻底打翻宿敌,夺回阿尔萨斯洛林两省,夺占德国萨尔煤铁产区和莱因河沿岸,索取德国财物填充法国国库;第一海军强国英国要求接管德国海外殖民地,夺取德国海军战舰;第一经济强国美国要求海上自由,贸易自由,成为世界第一政治大国;意大利虽然陆军不及法国,海军不及英国,经济不及美国,也野心勃勃,要求夺占地中海周围地区,建立地中海帝国,恢复古罗马“光荣”。四个强盗巨头在巴黎为争夺赃物,尔虞我诈,争吵不休,把个和会搅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和会第一天,就发生了激烈争吵。在四巨头会议上,号称“老虎”的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当仁不让,首先登台陈述法国对和会的十几个要求,包括割地、赔款、夺占殖民地,洋洋洒洒,讲了一下午,最后犹嫌不足,又补充提出要割占德国煤铁宝地萨尔矿区。绰号“学究”的大高个,美国总统威尔逊怒不可遏,未待老虎总理克里孟梭讲完,就忍不住打断他,讽刺道:“我从未听说过居然有人要求割占萨尔,真是荒唐!”克里孟梭闻言暴跳如雷,大骂威尔逊是德国人的哈叭狗,宣称法国如得不到萨尔矿区,决不在和约上签字。说话时,老虎总理吼叫声震动大厅,


    遮盖住下腭的大胡子被口腔气流冲得一翘一翘,乱卷乱舞。“学究”总统威尔逊又嘲讽道:“照此看来,阁下是希望我乘船回国了?”老虎总理寸步不让,反嘲道:“我不管你回不回国,我倒是要先行一步。”说完夹起公文包,扬长而去。当天会议不欢而散。会散以后,有人问会议是否成功,“学究”总统威尔逊幽默地答道:“啊,非常成功,我们在所有的问题上都各执己见。”当天晚上,大家一起出席一个鸡尾酒会,又在灯红酒绿中握手言欢。第二天,四巨头会议照开,争吵依旧,这一回,首先发难的是意大利“乞丐”首相奥兰多,他要求美英法履行战时诺言,允许意大利夺占地中海周围战略要点。虽然他咆哮半天,唾沫横飞,其余三巨头却充耳不闻,自顾自闲聊天,完全不理不睬。“乞丐”首相大怒,宣布退席抗议,当即起身大踏步离开会场,砰然一声反关上大门,也学克里孟梭扬长而去。他指望有人跟来挽留,不料背后传来三巨头的窃窃笑声。思虑片刻,奥兰多自知贸然退席不免失策,又悄悄绕到后门,重新入席开会。这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与“老虎”总理又发生争吵。英国要求多分战舰和殖民地,而法国不同意。会议就这样吵吵闹闹,从雪花纷飞的1月吵到杏花开落,又从杏花开落吵到葡萄上架,整整吵了163个日日夜夜,直到6月28日才勉强达成协议,签订对德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把阿尔联斯洛林还给法国;萨尔盆地交国联代管;莱因河以东建立非军事区;放弃所有殖民地;向战胜国赔款;解散总参谋部;废弃义务兵役制;限制陆海军;不得生产部署重武器;不得拥有空军飞机和海军潜艇。和约共十三部分,440条,厚厚一大本。它使德国一无所有,却使四巨头满载而归,因而是战争史上最残酷的强盗和约。和约签字这天,德国代表在战胜国与会代表入席坐定后,才被领到签字桌前,并被告知:无条件签字,没有权利争辩或修改和约内容。德国代表虽然牢骚满腹,口出怨言,仍然不得不在和约上签字。巴黎和会虽然结束,却给世界埋下了新危机,德国人决心抵制残酷的凡尔塞和约。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重整军备,进兵莱因兰,收复失地,吞并奥地利,一步步撕毁凡尔赛和约,并以此为契机,把欧洲引入新的世界大战。


    一代废王之死朝鲜汉城德寿宫是已废弃的韩国光武皇帝李熙幽居之所,德寿宫院墙高耸,飞檐斗拱,完全仿照中国皇宫样式筑成。自从1907年被废弃后,李熙便在日本宪兵的监护下,幽居于此,寸步未离。日本总督长谷川固然凶残,却没有放弃软化朝鲜人抵抗精神的念头。废王李熙囚禁深宫,仍然衣食不缺,有仆役宫女侍候。1919年1月21日,废王李熙依照惯例,吃过晚饭后,略事活动,又读过一段佛教经文。宫女依照惯例,适时捧上一盏废王最喜欢的上好中国产红茶。废王因觉口渴,比平时略多饮了几口。刚连赞清香可口完毕,忽然捧腹大叫,疼痛如绞,倒在床上乱翻乱滚。宫女大惧,连声叫人来救。未等太医赶到。废王李熙已从龙床翻到地上,七窍流血而亡。稍后,日本监护、医生和宪兵不请自至,立即拘捕宫中所有朝鲜宫女仆役和官员,对外发丧,宣称废王李熙因脑溢血突然驾崩,并宣布将在3月3日,依照日本葬仪,举行国葬。废王李熙正当盛年,一向体壮无病,如何未有任何先兆,一夜之间患脑溢血而崩?朝鲜人民大是迷惑不解。废王李熙1896年封为朝鲜王,年号建阳。1897年封为韩国皇帝,年号光武。李熙当政年代,正是日本全面侵朝时期。1894年,日本军队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王朝军队,取得对朝鲜的保护权。1905年,日本又在日俄战争中打败沙俄,把朝鲜变成日本的保护国。日本派驻朝鲜的总督解散朝鲜军队,包办朝鲜的立法、行政和官吏任免权。李熙名为朝鲜皇帝,实为日本总监的傀儡。李熙心怀大志,企图摆脱儿皇帝地位,在欧美大国帮助下,恢复朝鲜独立。1906年,他曾潜入俄国大使馆,寻求政治避难。1907年,他又派出密使,前往荷兰海牙,向第二届全国和平会议吁请国际上帮助废除日本对朝鲜的监护,恢复朝鲜独立。日本总督恼羞成怒,下令废除李熙王位,另立太子李拓为儿皇帝。并把李熙囚禁在德寿宫,整整12年不允离宫半步。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平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亚洲各国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印度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有基马尔革命;埃及有华夫脱运动;朝鲜近邻中国也兴起工人运动。日本统治者惊恐万状,担心朝鲜人民模仿亚洲邻国人民,掀起日本斗争高潮,而废王李熙虽然幽居深宫,却不忘故国,时刻梦想恢复朝鲜独立,仍然是朝鲜人民反对日本奴役的大旗。日本人决心暗中拔除这杆大旗,摧毁朝鲜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念。于是,日本特务利用废王李熙喜欢夜间饮用中国红茶的习惯,偷偷在废王的茶盏中投入剧毒砒霜。李熙饮过茶后,不消片刻便七窍流血而亡。日本总督长谷川毒死朝鲜废王后,自以为事属机密,无人知悉,却不知隔墙有耳,不久日本特务下毒杀害废王李熙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通过各种秘密途径,传出王宫外,传遍三千里江山。朝鲜人民的民族感情因此受到更深的伤害。他们怀念废王李熙,更渴望朝鲜独立,把满腔怒火,泼向日本强盗。朝鲜民族主义领袖决定利用废王遇害事件,开展反日斗争。以朝鲜天道教教主孙秉照为首的33位朝鲜民族代表,起草了朝鲜独立宣言,并与爱国学生结成反日同盟。举国相约,在国葬日


    起事,发动全国反日运动。1919年2月8日,朝鲜留日学生率先行动,几千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集会,发表要求朝鲜独立的宣言,揭开了斗争序幕。3月1日下午,反日斗争全面发动。成千上万的汉城学生,浩浩荡荡,结队涌向汉城市中心的塔洞公园。从边远农村和其他城市赶来参加废王国葬的工人农民也随着大队学生蜂拥而至。塔洞公园广场人山人海,学生领袖登上公园广场中心的六角亭,庄严地宣读了独立宣言。然后,30万群众,高举朝鲜国旗,挥舞写有标语口号的小旗分作几路,奔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几十万人一齐振臂高呼:“日本强盗滚出去!”“朝鲜独立万岁!”“朝鲜是朝鲜人的朝鲜!”游行队伍如潮澎湃,顷刻间塞满汉城大街小巷。日本在汉城的殖民统治秩序陷入瘫痪状态。日本总督长谷川面对危急,急忙召集日本驻朝军警宪特,前往镇压。游行群众赤手空拳,与日本殖民者英勇搏斗。殖民者用大刀砍、用马鞭抽,凶残至极。一个年不满20岁的女学生,手挚一面国旗,迎着日本强盗的屠刀前进,日本宪兵砍伤了她举旗的右手,她又用左手举旗,满身浴血,邻队继续前进,汉城大街小巷,洒满的爱国学生的热血。汉城“3?1”大游行的消息传出后,朝鲜人民纷纷响应,“朝鲜独立万岁”的口号声,响彻三千里江山。各地掀起了停业、罢市、罢工和抵制日本浪潮。许多地方的工农群众手持自制武器,袭击日本官厅、公署和郡守衙门。许多日本官吏、亲日朝奸和地主恶霸被愤怒的群众处决。从3月1日斗争发端到当年年底,有二百万人参加反日暴动,前后捣毁几百处日本殖民机构,惩处了一百多名作恶多端的日本官吏和朝奸。为了平息蔓及全朝鲜的人民总暴动,日本总督长谷川无所不用其极。日本警宪把暴动群众钉在十字架上,斧劈刀砍,或浇上煤油,点火焚烧,几个月内,就有近万名暴动群众死于侵略者之手。“3?1”大暴动终于被日本军警宪特残酷镇压。尽管如此,日本殖民者慑于朝鲜人民为争取独立而前赴后继斗争的精神,不得不改变策略,向朝鲜人民作出政治让步,把“武断政治”改为“文化政治”。朝鲜人民通过斗争显示了不屈精神和斗争力量。


    现代土耳其之父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少年军校,堪称是土耳其军界领袖的大摇篮。少年军校里有一个引人注目的12岁小男孩,他勤奋好学,成绩出众,尤其擅长数理计算和演讲,深得军校同学们喜爱。有一次,这个小男孩在黑板上演算了一道高年级学生也不易完成的复杂数学题,数学教师惊讶不已。老师抚着他的头,亲切地对他说道:“孩子,你这样聪明,我送给你一个尊号,就叫基马尔吧!”基马尔一词在土耳其语里,是文武全才的意思。以后,这个小男孩不负老师期望,先后进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和土耳其步兵参谋学校深造,成为土耳其历史上最出色的战将和政治领袖。土耳其人民尊称他为国父“阿塔图尔克”。后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一致通过决议,把“阿塔图尔克”赐予这个小男孩为姓。以后,这个小男孩就以穆斯塔法?基马尔?阿塔图尔克这一名字著称于世。1881年,基马尔出生于土耳其萨洛尼卡一个海关职员家庭,7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那时,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土耳其处于封建社会末世,受到欧洲列强的疯狂侵略,疆域一天天缩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基马尔耳濡目染,立志救国救民。12岁时,他背着母亲偷偷报考了伊斯坦布尔少年军校。军校学习期间,他参加秘密组织,创办手抄小报,宣传反帝反封建。1908年,基马尔参加了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反苏丹革命,影响日增。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基马尔出任土耳其陆军新编第十九师师长,驻守达达尼尔海峡,挫败了英国陆海军进攻,名扬欧洲,被誉为“伊斯坦布尔的救星”。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以后,基马尔因军功晋升为军长,成为土耳其军界领袖之一。奥其曼王室有意要将一名公主下嫁基马尔,企图利用他的威望和才干,拯救奥斯曼帝国,遭到基马尔冷然拒绝。基马尔要拯救的是土耳其民族,而不是一个奥斯曼家族。在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投入德国一边作战,损失100万军队,经济彻底崩溃,有250万平民死于饥饿和瘟疫。对战败负责的苏丹政府,一味屈膝投降,只图维护奥斯曼家族统治。1918年10月,苏丹政府接受快约国强加的《摩德洛斯停战协定》,1920年8月又接受色佛尔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英、法、意诸国不但瓜分了土耳其在西亚北非的属国,而且还要直接瓜分土耳其本土。在英国支持下,10万希腊大军乘土耳其虚弱之机,入侵土耳其本土,侵占了土耳其战略要津伊斯密尔港和周围地区,在土耳其本土烧杀抢掠。面对侵略者,土耳其人民奋起反抗,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爱国组织,其中最有名的是遍及土耳其全国的护权协会。希腊军队进兵伊斯密尔之时,基马尔正以军队检查官身份,到安那托利亚巡视。基马尔反对接受《摩德洛斯协定》,主张组织民众,武装抵抗协约国进犯。伊斯坦布尔的苏丹政府意识到让基马尔留在安那托利亚是一个大威胁,电令基马尔立即返回伊斯坦布尔,遭到拒绝。基马尔通电全国,宣布辞职,仅以一个爱国公民的身份,留在安那托利亚。从此以后,基马尔与奥斯曼苏丹政府彻底决裂,把他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1919年7月,基马尔召开埃尔祖鲁姆会议,统一全国各地的护权协


    会,成立以基马尔为主席的代表委员会,与苏丹政府对抗。代表委员会提出“不独立,毋宁路”的口号,号召全民族团结,争取国家独立,赶走外国侵略军。苏丹政府惊恐万状,公开把英国军队迎进伊斯坦布尔,血洗首都的基马尔支持者,并缺席宣判基马尔死刑。在这种情况下,基马尔针锋相对,在安卡拉召集大国民议会,成立革命政府,基马尔任为大国民议会主席。大国民议会宣布废除伊斯坦布尔苏凡政府签署的一切卖国条约。1920年6月,10万希腊侵略军,在英国支持下,由伊斯密尔基地出击,向安那托利亚半岛腹地推进,要用武力贯彻《摩德洛斯协定》和《色佛尔和约》。希军装备优良,训练有素,一路势如破竹,大国民议会驻地安卡拉危在旦夕。基马尔临危不乱,以其军人本色,迅速组织起土耳其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开赴前线,迎战希腊侵略军。1921年1月10日,基马尔挥军在伊诺努附近的山间谷地,与希腊军队进行第一次会战,1.5万土耳其军队,依托地势,灵活调动,遏制住希军6万人的轮番攻击。同年8月,两军在安卡拉以南展开了第二场会战。8月25日,10万希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全线猛攻,进至距安卡拉仅40公里的萨卡里亚河边。土军只有5万人迎战,形势十分危急。基马尔提出了为民族生存而战的英雄口号,动员全体军民不惜牺牲,全力抗敌。在基马尔号召下,土耳其全民动员,猎手们拎着猎枪开赴前线,农妇们背着婴儿,赶着牛车,向前线抢运弹药,谱写了一曲全民奋战的壮丽战歌。经过22个昼夜血战,土耳其军队击溃希腊侵略军,取得了决战胜利。1922年8月,基马尔经过周密准备,指挥土耳其国民军转入总反攻。反攻之夜,基马尔秘密来到前线,指挥作战,而希军总司令却在300公里外的伊斯密尔寻欢作乐。当天晚上,士军一举突破希军阵地,乘势穷追,以破竹之势,直趋地中海岸边。9月9日,土耳其国民军把希军残部赶下大海。丢失三年之久的伊斯密尔也回到了土耳其怀抱。不久,遭到失败的协约国被迫废除了《摩德洛斯协定》和《色佛尔和约》,承认土耳其领土完整和大部分民族权益。土耳其人民获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决议废除苏丹制度,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推举基马尔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基马尔在总统任上,创立法典,兴办学校,修筑铁路,创办民族工业。他还革除陈规陋习,要求妇女取下面纱,男人脱下伊斯兰教徒的长袍和红色圆筒帽,改穿西服和礼帽。在基马尔领导下,土耳其迅速转上现代国家轨道。1938年11月10日,基马尔病逝于伊斯坦布尔,享年57岁。噩耗传出,土耳其万民悲哭,痛失巨星殒落。人们不能忘怀基马尔的丰功伟绩,在无数贵冠之外,又加封基马尔为“现代土耳其之父”的荣誉称号。


    阿姆利则大血案印度旁遮普邦首府阿姆利则城以其气势雄伟,混然天成的锡克教金庙著称于周边国家。1919年4月13日清晨,万印度和平居民,“非2打着暴力不合作”的旗号,挥舞自制三角小旗,聚集在离阿姆利则金庙不远的广场上,举行和平示威,抗议英印殖民政府新通过的《罗拉特法》。天近中午,人们正要散去。在广场唯一的出口处,忽然有人惊呼:英国人在架机枪!人群涌动起来,万头攒动,一片恐慌。这时,“啦啦啦啦!”英国人的机枪吼叫起来。英国马头将军戴尔,带领一支几千人的殖民军,早已占领广场四周的制高点,用重机关枪封住了广场唯一的出口。机枪步枪一齐狂扫,枪弹雨点般钻进人堆,霎时间,广场上尸横大街,血流成河,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又被推挤,身不由己地踩着尸堆,迎向弹雨。正混乱不堪时,戴尔亲率英军马队,挥舞马刀,冲进广场,马蹄乱踏,长刀闪光,刚躲过枪弹的印度徒手群众,不是被马刀削头,就是被马队冲倒,踏伤,侥幸逃出广场的人,又遭到预先埋伏的各街口的廓尔哈雇佣兵袭击。这些廓尔哈雇佣兵手持廓尔哈弯刀,剽悍野亦,杀人如作游戏。前后不过一个小时,广场上、大街上,躺满了印度人乱七八糟的尸体,街上血迹相连,一直接续到阿姆利则金庙的神圣廊柱前。印度人当场有1200人惨死,另有2400人受伤。这桩历史上最大的政治斗争血案,就是有名的阿姆利则大血案。它是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转折性事件。自从印度在19世纪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印度人民一直未停止过反英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强迫印度参战。150万印度士兵被派往海外,死伤过半。印度忍受缺粮的困扰,每年被迫向英国提供五百万吨军粮。大饥荒和流行性感冒,夺去了1400万印度平民的生命。尽管如此,英国殖民政府并不因印度人的贡献而放松殖民统治。1919年3月,英印殖民政府通过罗拉特法官提出了一个冷酷法案,规定殖民当局不经起诉,即可逮捕任何一个印度人。而且,不须起诉,即可判刑。《罗拉特法》的颁布,触发了印度几亿人民积压已久的反殖民压迫怒火。大战期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有了较大发展,他们不愿忍受殖民统治。印度工人阶级也发展到二百万人,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从欧洲前线回国的150万海外远征军士兵带回了欧美民主观念,推动民族运动高涨。1885年成立的印度国民大会党,也成长壮大起来,而且有了自己的伟大领袖——新从南非归国的莫罕达斯?甘地。在甘地领导下,国大党于部脱下西装、皮鞋,换上土布衣衫,深入工人、农民之中,与“贱民”交朋友,鼓励印度人不与英印殖民政府合作,用非暴力手段争取印度独立。《罗拉特法》的颁布,使广大印度人更加相信甘地和国大党的不合作主张。在国大党领导下,印度人民纷纷罢工、游行、聚会,反对《罗拉特法》,阿姆利则很快发展成为斗争中心。面对波澜壮阔的反殖民斗争浪潮,英印殖民政府惊恐万状,决心武力镇压。他们侦知国大党将在阿姆利则城组织集会的情报后,立即命令马头将军戴尔率几千大军前往设伏,格杀勿论,杀一儆百。阿姆利则大血案过后,马头将军戴尔又颁布爬行令,在阿姆利则城交通要津设置岗哨,凡过路的印度人,必须爬行通过,如有不从,就地


    枪决。阿姆利则血案和马头将军的爬行令激起了印度人民更大的愤怒。反英斗争怒火愈加遍地燃烧,印度主要城镇孟买、拉合尔、阿麦达巴德相继出现斗争高潮。人民纷纷起来示威、罢工,袭击监狱、警察局、政府机关,破坏铁路和桥梁。1920年12月,印度国大党召集年会,具体提出了开展不合作运动的斗争方法,要求印度人放弃英印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荣誉职位;抵制法院、学校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货;拒绝向殖民政府纳税。国大党的决议,得到全印几亿人民的积极响应。许多在英印殖民政府工作的印度籍法官、检察官、税吏、教师,纷纷放弃职位,拒绝工作,致使殖民政府各机关形同瘫痪。许多印度上层人士纷纷放弃英国颁发的勋章、奖章,退还爵位、封号。学生罢课、教师罢教,工人罢工,市民罢市。广大群众拒绝购买英国货。商店里、码头上,英国纺织品和其它货物堆积如山,即令血本大甩卖,也无人问津。与此相应,全印度掀起了自煮食盐、自织土布的使用印度货风潮。1922年,甘地代表印度人民,向英国驻印总督,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讨论印度地位问题,否则,将使不合作运动进一步深入。蔓及全印的不合作运动,使英印殖民政府惊恐万状。1922年2月,第一次不合作运动进入高潮之际,发生了乔里乔拉事件。联合省乔里乔拉村的村民与警察发生冲突。村民们自发起来,把警察关在警察局里,放火焚烧,当场烧死22名警察。殖民当局施行野蛮报复,绞杀了44名乔里乔拉村民。国大党认为焚烧警察局不符合斗争策略。虽然殖民当局在阿姆利则屠杀了数千平民,国大党却反对暴力斗争。甘地惊呼:“我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一样大的错误。”不久,国大党在巴多利作出决议,暂停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直到几年以后,甘地发动食盐进军,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才高潮重起。1947年8月15日,印度巴基斯坦获得独立,英国宣布放弃在印殖民统治。在阿姆利则惨死的1200名印度人的灵魂,才得到最后慰藉。


    柴鲁尔和华夫脱运动1919年3月,埃及古都开罗突然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人民起义。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教师和其他知识分子,手执国旗、小旗、横幅,高呼“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等口号,结队涌上街头,抗议英国殖民者的残酷统治。饱受殖民压迫痛苦的工人、农民也纷纷加入游行队伍,支持学生们的反英斗争。于是,学生罢课、教师罢教、工人罢工、商人罢业,整个开罗变成了百业萧条的死城。英国殖民者惊恐万状,派出警察、宪兵武装弹压。开罗人民也针锋相对,在街头筑街垒、设路障,手持棍棒、石块,与殖民者英勇搏斗,有三千人死于街垒战,包括手执国旗的儿童。美丽的开罗一时腥风血雨,陷入恐怖之中。埃及位于东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近代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个行省。1882年,埃及人民奋起反抗土耳其人统治,胜利在即。这时,英国殖民者乘机出兵亚历山大港,镇压了埃及革命,取代土耳其人控制了埃及。1914年,英国又在埃及实行战时戒严,宣布埃及为英国保护国。英国还控制了埃及经济命脉,使这个国家成为英国的原料供应地。在外国资本压迫下,埃及民族工业发展艰难。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存在更使人民苦不堪言。战争时期,埃及又成为英国的军事行动基地。英国按低于国际市场三倍的价格收购埃及的棉花,强征50万埃及人到英国掘战壕、修道路。战争结束后,英国食言而肥,不肯履行1914年作出的一俟战争结束,就给予埃及独立的诺言。然而,埃及社会面貌这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期间,由于外国商品输入大量减少,埃及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要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工人阶级队伍已经壮大。这一切,为新的民族民主革命准备了社会基础和阶级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埃及人民推出了自己的革命领袖柴鲁尔。柴鲁尔出身于埃及一个伊斯兰教主家庭,青年时代学习法律,参加过1882年的反英起义,出任过埃及教育部长、司法部长和立法会议副议长,是第一个成为政府部长的埃及当地人。他具有为祖国效劳的优秀品质,在人民中拥有崇高威望。在柴鲁尔领导下,埃及人民掀起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高潮。1918年11月13日,即德国代表在康边森林签字投降的第三天,柴鲁尔率领一个埃及人代表团,往见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温盖特,要求英国取消对埃及的保护权,承认埃及完全独立。在埃及语中,代表团谐音为“华夫脱”,柴鲁尔领导的这场反英斗争,便以华夫脱运动之名著称于世。不久,柴鲁尔组织成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英民族统一战线,制订26条《民族要求宪章》,其基本内容是取消英国保护制,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从埃及撤军,承认埃及代表团有权参加巴黎26和会。埃及广大人民热烈支持柴鲁尔、华夫脱党及26条宪章。在宪章上签字的埃及人竟达200万之多。但是,英国政府断然拒绝了柴鲁尔等人的要求,并在1919年3月18日,下令逮捕柴鲁尔和华夫脱运动其他领袖人物,然后悄悄把他们押往千里之外的马其他岛囚禁。英国人的倒行逆施,不啻于火上浇油。埃及人民怒不可遏,终于走上开罗街头,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三月人民起义。


    英国殖民者虽然自恃装备精良、武力雄厚,血腥镇压了埃及人民三月起久,但也不得不正视埃及人民的力量。于是,英国政府改派阿伦贝勋爵取代恶名远扬的温盖特出任埃及高级专员,并企图通过某些妥协,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统治。柴鲁尔等人因而被殖民者释放,并被允前往巴黎出席和会。埃及举国欢腾,认为反英斗争取得了胜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柴鲁尔在巴黎,并未达到目的。他向协约国申诉,要求其保证埃及独立,但《凡尔赛条约》还是把埃及作为英国保护国列入最后条款。同时,英国又于1919年12月派米尔讷勋爵带一个调查委员会来到开罗,说是要“调查埃及现状,查明起义原因制定改革纲领”。埃及人民又一次坚决抵制英国的阴谋。学生、工人、店员、农民再次涌上街头,举行抗议示威。米尔讷勋爵只得垂头丧气地宣称:英国不能照老办法统治埃及了。他向伦敦建议,邀请柴鲁尔去伦敦参加政治谈判。1920年7月,柴鲁尔果真去了英国与英国殖民当局谈判。谈判日复一日,持续了半年之久,柴鲁尔仍一无所获,英国人不允埃及独立!1921年4月,柴鲁尔只身回到埃及。虽然两手空空,埃及人民却视其为民族英雄。开罗万人空巷,人民群众纷纷拥上街头,用彩旗和鲜花欢迎柴鲁尔归来。英国殖民者发现,只要柴鲁尔和埃及人民结合在一起,英国就不能平安统治埃及。于是,殖民当局派人盯梢、威吓,强令柴鲁尔停止一切政治活动。遭到拒绝后,再一次公开逮捕这位埃及民族英雄,把他流放到印度洋上的塞舌尔群岛。后来又转押于壁垒森严的直布罗陀军港区。埃及人民再一次被激怒,开始了新一轮反英斗争。市民不买英国货;公务员拒绝到机关服务;农民起而袭击铁路、火车、反抗大地产。英国又一次出动陆海空三军武装弹压。但英国政府也从柴鲁尔和埃及人民的斗争中切实感到,英国确实不能照旧统治埃及。1922年2月28日,英国政府宣布取消对埃及的保护权和战时戒严令,承认埃及独立。3月16日,埃及获得了独立,阿伦贝勋爵照会各国,从此以后,所有事务直接与埃及外交部交涉。历时四年的华夫脱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一年以后,埃及有了一部新宪法,宣布埃及是一个君主立宪政体的自由独立国家。柴鲁尔也回到埃及。有1924年举行的首次国会选举中,华夫脱党取得了90%的议席,柴鲁尔受命组成第一届民族资产阶级政府。不过,在承认埃及独立的同时,英国以保护帝国交通为由,继续在埃及保留一支驻军,这严重损害了1922年独立的意义。埃及人民要实现完全独立,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酋工们的共和国1923年2月1日,北非摩洛哥山区重镇安瓦尔张灯结彩,欢歌笑语,热闹非凡。里夫人的12个部落酋长聚集一堂,召开部落代表大会,决定关系里夫人未来命运的方针大政。按照复杂的宗教仪式,12个部落酋长一齐跪拜,面朝东方克尔白神庙方向,喝过祭神酒,向真主祷告完毕后,一个头缠阿拉伯方格头巾、满脸络腮胡的高个子里夫青年走到众人面前,庄严宣布:里夫共和国正式成立!这个高个子青年名叫阿卜杜?克里姆,是里夫山区乌里阿格勒部落酋长的儿子。1920年,老酋长率领部落民与入侵里夫山区的西班牙殖民者恶战,因受殖民者诱编,误喝了西班牙人的毒酒,全身渍烂而亡。老酋长死后,受过西式教育的克里姆按照部落惯例,继承酋长之位。他不忘父亲临终遗训:“绝不屈服于西班牙人”,立志为亡父报仇,用从西班牙人学校学来的知识,结合古老的里夫部落民战术,与西班牙侵略军英勇搏斗,屡战屡胜,声名卓著,被里夫12部落公推为新生的里夫共和国埃米尔。里夫共和国位于摩落哥北部,紧靠地中海,山峦起伏,物产丰盛,战略地位极为重要。20世纪以后,人类虽然进入电气化和航空时代,里夫山区还盛行部落制,人民过着与现代社会隔绝的游牧生活。1912年,侵略成性的法国和西班牙殖民者入侵摩洛哥,把里夫山区划为他们的“保护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班牙决定进兵里夫山区,实现对里夫部落民的绝对控制,1921年初,西班牙殖民军将领西尔维斯特指挥二万四千西班牙殖民军,气势汹汹,向里夫山区战略重镇安瓦尔大举进犯。里夫人虽然处在部落制时代,却英勇善战,善于谋略。西班牙军队进攻时,部落兵初战不利。新接过指挥权的阿卜杜?克里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决定扬长避短,诱敌深入,用小股部落兵采用麻雀闹林战术,引诱西班牙军队一步一步深入到里夫山区。及至9月,天气酷热,西尔维斯特率部冒进至安瓦尔附近,苦于沙漠气候和长途行军折腾,后勤供应紧张,兵疲将躁时,锐气正盛的12部落骑兵,突然从四面山林中和沙漠深处冲出来,向侵略军猛扑。侵略军陷入重围,进退失据,死伤累累。西尔维斯特将军因兵败于部落民,羞愧难当,当场举枪自毙。稍后,12部落联军,在克里姆领导下,连续作战,以一当十,继续重创西班牙殖民军。在1922年8月的另一次战斗中,部落兵生俘了西班牙司令官。军事上的一连串胜利,使里夫部落民自豪感倍增,建立新国家的时机逐渐成熟。共和国成立后,受过西式教育的克里姆,模仿著名的土耳其基马尔革命,领导新生的里夫共和国进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他首先制订《国家宪章》,口授了一部宪法草案,要求西班牙人撤出里夫山区;同时,他把里夫社会传统的部落体制与现代共和制相结合,建立新式国家集权机构,各部落仍然是地方组织的基本单位,中央设各部管理日常事务,各部落代表组成国民议会,掌握国家方针大权。在军事上,他模仿西方军制,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通讯系统。此外,克里姆还进行社会革命,宣布废除里夫传统社会的陈规陋习,实行统一的伊斯兰法规,创办学校,按人口分配土地。经过这一系列改革,里夫社会发生翻天覆


    地的变化,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迈出了一大步。新生的共和国和克里姆改革,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仇视。酉班牙人屡遭失败,自知不敌,又勾引法国殖民者参战。1924年夏,一支法国侵略军从法属摩洛哥出击,侵入里夫共和国要地韦尔加河谷。韦尔加河谷盛产椰枣、小麦,是里夫共和国唯一的产粮区,向有“粮仓”之称。克里姆决心迎战法国殖民军,夺回粮仓。这时,法军沿韦尔加河谷长驱直进,摆成一字长蛇阵,兵力分散。克里姆审时度势,命令12部落骑兵分头穿插猛进,把法军长蛇阵截为无数截,各个歼灭。经两个月恶战,部落兵锐不可当,接连拔除了法军43个据点。法军在韦尔加河谷的新失败震动了欧洲。法国和西班牙殖民政府针对新局势,达成协议,决定联合出兵摩洛哥,共同扼杀里夫共和国。1925年8月,因守卫凡尔登而名震西方军界的法军名将贝当元帅指挥法国30万大军进入摩洛哥,西班牙军队出增至10万人。两国40万殖民军,分兵几路,协同作战,杀奔里夫共和国腹地。殖民军的营帐密如繁星,漫山遍野。飞机像飞蝗一样,在天空横行。地面上,坦克群像甲壳虫一样,乱冲乱撞。共和国方面,仅有7万军队。主要的武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淘汰的步枪,而且还不能人手一支。尽管如此,克里姆英勇不屈,指挥共和国军队在法国40万大军的夹击下奋勇作战,多次予殖民军重创。1925年9月,一支西班牙军队发动偷袭,从海上进兵,夺占了共和国首都阿杰迪尔。一些部落酋长经不住殖民者的收买,意志动摇,叛变投敌。加上饥荒和连年战祸,供应日益困难,共和国军队被削弱,失去了军事上的主动权。1926年5月,法西殖民军发动总攻。优势敌军包围了共和国军队大本营。克里姆和卫队拒绝投降,奋力抵抗,最后弹尽援绝,被殖民军俘获。克里姆被俘后,仍然英勇不屈。他盛赞部落人民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面对侵略者的大屠刀,他高傲地宣布:年轻的共和国虽然被西法殖民军的坦克大炮摧毁,里夫精神却如撒哈拉的沙海,万古长存。


    德鲁兹人大起义德鲁兹人分布在黎巴嫩南部和与之相邻的叙利亚以及巴勒斯坦境内,主要活动中心在距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以南几十公里的德鲁兹山地。德鲁兹这一族名来源于他们的教祖——一个叫德拉齐的伊斯兰教异端分子。德鲁兹人虽然不超过50万人,却因为紧密团结,剽悍善战,著称于阿拉伯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变成了炮火连天的战场,德鲁兹人再次遭到浩劫。大战结束后,协约国把叙利亚变成委任统治地,交由法国治理,巴黎驻大马士革的法国专员控制了叙利亚的一切权力。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法国专员下令把德鲁兹山区划分出来,称作杰贝尔?德鲁兹王国,认为阿特拉什酋长担任国王。但是,法国派驻的总督却控制着德鲁兹王国的大小事务,阿特拉什国王形同傀儡。法国总督卡尔比上尉在德鲁兹人中说一不二,胡作非为。他带领法国卫队劫掠村庄,课征军税,强分村社土地,推行强迫劳动制,滥处罚金,任意践踏德鲁兹人的宗教习俗、教规,妨碍德鲁兹人的宗教祈祷,拘捕德鲁兹公民和旅长。这个法国上尉甚至提出要阿特拉什国王招其为附马。卡尔比上尉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德鲁兹人的公愤。阿特拉什国王忍无可忍,派代表到大马士革,坚决要求法国专员撤换卡尔比上尉。蛮横的法国专员不但拒绝了阿特拉什国王的要求,而且下令逮捕德鲁兹人代表,把他们流放到荒山野岭中。并当众撕毁了法国人在1921年签订的保证德鲁兹人自治的协议文本。富于反抗精神的德鲁兹人忍无可忍,又一次举起了反抗外族统治的战旗。1925年7月18日,阿特拉什国王揭竿而起,率领德鲁兹族人发动大起义。三天之内,起义军攻占了德鲁兹山间重镇萨勒哈德城。一星期后,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几千人,并从法国殖民军的占领中解放了自己的省会——苏韦达城。驻大马士革的法国专员得知阿特拉什国王率领德鲁兹人大起义的情报后,勃然大怒,立即出动四千大军,以装甲车为前导,开进德鲁兹山区。面对强敌,阿特拉什国王毫无惧色。他指挥德鲁兹起义军,采用麻雀闹林战术,依托丛林、岩洞,处处设伏,射杀法军有生力量,迟滞法军进攻。又坚壁清野,封闭水井,藏好粮食,在要害地点广设地雷阵,使法军寸步难行。入夜以后,法军官兵欲待宿营,德鲁兹游击小组又虚张声势,鸣枪呐喊,不停骚扰。法军官兵饥不得食,夜不能寐,不出半个月,已疲惫不堪。德鲁兹人却以逸待劳,乘机与法军决战。阿特拉什国王身先士卒,率领待机已久的起义军主力,从山间谷地,潮水般冲向法军营地,用大刀投枪猛砍猛杀。法军龟缩在一隅之地,两山夹峙,被打得鬼哭狼嚎,当场折损1600人,残余仓皇夺路突围,逃往大马士革。德鲁兹人大获全胜,缴获了两千支步枪,一百万发子弹和五辆装甲车。经过这次决战胜利,阿特拉什国王和起义军声威大振,起义军扩展到4万人枪,游击战烽火烧到法军巢穴大马士革。阿特拉什国王以新成立的叙利亚临时革命政府和叙利亚国民革命军统帅的身份,向全体德鲁兹人和叙利亚人发言宣言,号召拿起武器,解放祖国,并要求法国承认叙利亚独立。


    法国殖民者面对如火如荼的德鲁兹人大起义,不甘拱手交出殖民统治权,又从本土调来大军,并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军功卓著的甘未林将军为总司令,向德鲁兹山区的起义军根据地发动偷袭。阿特拉什国王根据派驻大马士革的情报员送来的密报,将计就计,以小股部队引诱法军主力深入德鲁兹山区,亲统起义军主力,按敌进我退原则,沿一条秘密河谷小径,避开法军大队,乘虚进攻大马士革城。1925年10月,经过激烈巷战,在城内居民配合下,德鲁兹起义军夺占大马士革,又一次挫败法国殖民军。法将甘未林中计以后,恼羞成怒,星夜回师,四面围城,架炮猛轰大马士革城区,城内浓烟滚滚,当场有2.5万和平居民惨死在法军炮火下。起义军却从法军包围圈中脱身。炮击大马士革惨案发生后,叙利亚人民更加仇视法国殖民者,反抗之火越烧越旺。法国政府无计可施,便改换策略,软硬兼施,一面假意撤换炮击大马士革的刽子手,诱使阿特拉什国王谈判;一面又增调大军,加紧军事镇压。1926年4日,经过充分准备,法国出动8万大军,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猛攻德鲁兹人腹地城镇苏韦达城。德鲁兹人再一次发挥游击战专长,利用山区地形,节节抗击,屡屡获胜。游击队甚至又一次杀进大马士革。由于众寡悬殊,苏韦达城被法军攻陷。不久,法军又攻占德鲁兹人另一个战略重镇萨拉哈德。入秋以后,法军发动最后总攻。为保家卫国,阿特拉什国王率领起义军战士艰苦转战,浴血奋战,与优势法军周旋。每一处山口,每一个岩洞,都成为打击法军的战场。1927年3月,经过13天恶战,法军夺取了勒贾火山高原上的最后一块起义军根据地,控制了德鲁兹全境。阿特拉什国王误中奸计,率领六百起义军战士转战到外约旦,却被控制外约旦的英国当局扣留。不久,他们又被引渡给法国殖民地。轰轰烈烈的德鲁兹人大起义虽然遭到失败,法国殖民统治却遭到沉重打击。这场战斗揭示了一个事实:德鲁兹人和叙利亚人民永远不会甘当亡国奴;而法国殖民者也决不能永久统治德鲁兹和叙利亚人民。


    自由人将军尼加拉瓜首都马拉瓜城位于马拉瓜湖和尼加拉瓜湖之间,附近地区丛林密布,河渠纵横,地势险峻。1934年2月一个阴雨霏霏的日子,马拉瓜郊外丛林深处的夹山小路上,一队骑马的枪手迎风狂奔,急如星火。马队来到一处隘口,两山壁立,丛林愈加庶天蔽日。马队首领心生警惕,陡然勒马,一双鹰一样的眼睛,前后左右观察良久,方令几骑率先冲过隘口探路。几骑尖兵刚刚过去,林中一声唿哨,四下里忽然枪炮齐鸣,密如爆豆,向马队横扫过来。马队立时人仰马翻,死伤过半。几匹受惊的马乱奔乱蹿,又踏响路边地雷,血肉横飞。未受伤的骑手们赶紧策马上前,靠拢首领,把他围在垓心,同时举枪回击。走在前面探路的几骑也如飞回驰,赶来救应。马队首领临战不乱,镇静自如,指挥马队拼命冲阵,企图突出重围。双方正恶战时,忽然一梭机枪子弹迎面飞来,长了眼一样钻进首领胸腹。那首领血浴全身,仍然怒目圆睁,挥枪猛扫猛射,终于伤重不支,一头栽下马背。一个骑手跳下战马,拼死把中弹的首领抱上马背,口呼将军,泪如雨下。但是被称为将军的马队首领已经停止了呼吸。这个战死的马队首领不是别人,正是自由人将军,尼加拉瓜民族英雄桑地诺。1895年5月,桑地诺出生于尼加拉瓜一个小庄园主家庭。母亲是一个有印第安血统的女佣。青少年时代,桑地诺经常在庄园劳动,深知生活艰难,劳动者的痛苦。他还目睹过美军入侵尼加拉瓜施暴和祖国被强盗蹂躏的惨剧,埋下了反抗侵略者的复仇火种。以后,桑地诺在中美各国漂泊流浪,有时到矿山作采矿工,有时到庄园里摘瓜果蔬菜,有时又在印刷厂做排字工、机械师、仓库保管员,住无定所,半饥半饱。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桑地诺积累了见识,练就了机警沉静、深谋远虑的良将风采。墨西哥人民兴起收回石油开采权的反美半争时,桑地诺正在墨西哥,他投身于墨西哥人民的反美斗争,进一步积累了斗争经验,也坚定了从自己祖国赶走侵略者的信念和决心。早在1914年,美国强迫尼加拉瓜接受了《布里安——莫洛条约》,使尼加拉瓜变成了美国保护国。根据条约,美国取得了对尼加拉瓜事务的监督权,取得了大片永租地,以供美国开凿运河和修建海军基地。美国军队长年驻扎在尼加拉瓜,称王称霸。1926年,厄加拉瓜人民为反对美国扶植的迪亚士亲美独裁政权,在尼加拉瓜自由党领导下,建立新的自由党政府,并组建了一支民族解放军。美国侵略者不甘失败,再一次出动陆海军,在尼加拉瓜大举登陆,武装支持迪亚士政权。尼加拉瓜人民怒不可遏。一场反对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迪亚士政权的民族解放运动,势如暴风骤雨,席卷全国。正在这一年,桑地诺回到阔别五年的祖国,登上了尼加拉瓜现代政治斗争的最前台。回到祖国后,桑地诺全力投身于反美武装斗争。他用自己三千美元的全部积蓄,购买一批武器弹药,组织起一支小小的游击队。开始的时候,游击队只有29人,缺少枪枝弹药,也缺少粮食被服。但这些难不倒在风风雨雨中历练过多年的桑地诺和他的队员们。在桑地诺带领下,游击队员们就地取材,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土制武器。一种用开矿炸药和玻


    璃片装进罐头盒制成的桑地诺手榴弹,使用方便,威力巨大,成了战士们的最佳武器。游击队员们还不断缴获敌人武器,壮大队伍。正是以这支小小的游击队为核心,桑地诺领导炸毁一家美国人办的金矿,举起了象征自由的红黑双色旗,带队北上,进入层峦叠嶂的塞戈维亚斯山区,开始了反迪亚士政权的游击战。不久,他与自由党实际联合,斗争声势更加波澜壮阔。桑地诺作战勇敢,指挥灵活,他常常带领游击队,利用复杂地形,大踏步进退,以少胜多,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游击队越战越强。一位乌拉圭作家这样写道:“桑地诺军队的物资基础就是人民。农民供给他士兵和通讯员。用一根韧性的树干,可以制作一根大弹弓,就可以打死敌人。武器、弹药、服装都来自于他们精彩的战利品。”不久,桑地诺就获得了尼加拉瓜“自由人将军”的称号,他的游击队扩大了十倍,成为尼加拉瓜反美反独裁斗争的最强大力量。1927年,桑地诺联合其他革命武装,准备会攻马拉瓜,夺取最后胜利。这时,自由党领袖们贪图富贵,放下了武器,与敌人妥协。桑地诺对这种叛卖行为嗤之以鼻。他拒绝了自由党人许以巨额金钱和委以市长官职的诱惑,宣布:宁可在战斗中死去,也不能像奴才那样苟活。当年7月,美国侵略军向桑地诺发出通牒,要求他在48小时内投降。桑地诺以两个月的连续进攻战作答。在一次战斗中,桑地诺游击队攻克军事重镇奥科塔尔,炸毁了敌军司令部、市政府和卖国贼的住宅,威震整个中美洲,敌人为之胆寒。1927年9月,桑地诺利用战斗间隙整顿游击队。他明确提出赶走侵略者,把土地分给农民,组织合作社等政治纲领,规定游击队不得侵犯和平居民,不为工资打仗。他还提出了“分散队伍,夜间出击,利用障碍,伏击敌人”的游击战16字方针。9月整军后,桑地诺游击队面貌一新,进一步发展壮大。1931年,桑地诺指挥三千名游击队名,兵分八路,分头占领全国八大州,控制了全国一半领土。为消灭桑地诺游击队,美国出动了一万二千军队,几十架飞机,更换了几任司令官,前后奔波六年,仍然一筹莫展。在桑地诺游击队打击下,美国胡佛政府不得不在1931年下令美军从尼加拉瓜撤退,放弃对尼加拉瓜的干涉政策。1932年12月,美国从尼加拉瓜撤出了最后一支侵略军,尼加拉瓜人民反美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由于在长期反美游击战后战功卓著,自由人将军桑地塔得到尼加拉瓜人民的爱戴,同时也引起敌人的嫉恨。1934年2月,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总司令索摩查设下圈套,假意邀请桑地诺前往马拉瓜举行国是谈判,却在桑地诺归途中布置伏击,杀害了他。这位令敌人胆寒的自由人将军,在反帝疆场上纵横驰骋,却不幸死于国内反动派的阴谋。桑地诺死后,索摩查篡夺革命成果,建立起新的亲美独裁政权。尼加拉瓜人民不忘桑地诺的英雄业绩,又在1960年组建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高举桑地诺的大旗,开展了反对索摩查独裁政权的新一轮斗争。


    向罗马进军1922年10月28日,意大利古都罗马城虽然寒风呼号街头却忽然出现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队伍前面,游行者皆穿黑色衣衫,簇拥着一束高举的木棒,木棒中间插一把巨斧。后面的游行者皆举大横幅、三角小旗,都写满了非常偏激的口号。游行者边向前进,边振臂呼喊:“我们要土地!”“我们要工厂!”“我们要帝国!”饱受经济萧条折磨的意大利首都罗马顿时像一锅煮开的粥。全城居民,如数涌上街头,夹道观看,有些居民一时冲动,也加入游行队伍。越向前进,游行队伍越是庞大,口号声越是惊天动地。待到市中心区时,游行队伍已增至五、六万人,熙熙攘攘,塞满一街,望不见首尾。意大利从此被搅得地彻天寒。这,就是意大利历史上著名的“向罗马进军”。策动这场“向罗马进军”闹剧的首要人物,是意大利民族法西斯党领袖贝托尼?墨索里尼。1883年7月29日,墨索里尼出生于意大利福里市郊一个小村庄里,父亲是个普通铁匠,母亲以教师为业。因为崇尚流行于意大利的冒牌社会主义,父母给他们这个矮胖魁梧、气质阴沉的儿子,取名为贝托尼?苏亚雷斯,取意纪念一位墨西哥革命者。因为出身贫寒,饱受欺凌,墨索里尼自幼好勇斗狠,报复心极强。有一次,墨索里尼伙同几个玩伴偷邻居家的苹果,遭到邻居呵斥。墨索里尼父亲知情后,狠揍了他一顿。墨索里尼从此对邻居怀恨在心。他设法弄来一包进口杀虫剂。偷偷拌进邻居家的马料里,毒死了邻家三匹套车的健马。事发后,邻居找墨索里尼父母论理索赔,墨索里尼抵死不认帐,还装出受人侮赖的痛苦状,乘邻居不备,摸起一根大棒,照邻居后脑勺一棒,把领居打翻在地。1900年,17岁的墨索里尼加入意大利社会党,开始投身政治活动,他不但向个人报复,还决心用政治手段向社会报复。不久,墨索里尼怀着寻找天堂的奢望,流亡到欧洲辐辏之地的瑞士。他被瑞士的繁华和财富搅得心烦意乱,却因囊空如洗,靠打工为生,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有时候,他到建筑工地做几天泥水匠;有时又到印刷厂做几天印刷工人;有时又到车站码头做脚夫,为人扛箱笼背包裹。不过,墨索里尼做人机警,善断凶吉,而且勤奋好学,博闻强记。一边打工,一边获取了法文教师文凭。他在瑞士期间,广泛涉猎了各种政治、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名著,尤其推崇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超人”学说,立志做一个意大利超人,改变意大利的命运。1904年,墨索里尼因为参加工人劳动,被瑞士政府驱逐,回到福里故乡,担任社会党《阶级斗争》周刊编辑。不久,他又担任社会党福里省委书记。墨索里尼言词犀利,口若悬河,尤擅撰写政论文章。他在诸多演说文章中,猛烈抨击政府如何腐败无能,阻碍意大利进步。又以散文格式,渲染劳工痛苦,一时被很多人认为是“工人阶级的代表”,“不避权势的无产阶级领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墨索里尼因鼓吹战争,与意大利社会党决裂。在米兰创办《意大利人民报》,宣扬民族社会主义。1915年,32岁的墨索里尼应征服役,参加意大利军队,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快由列兵升为下士。不久,墨索里尼参加北意大利著名的伊崇佐战役,与奥


    匈军队作战,并在战斗中负伤。从军队退伍后,墨索里尼开始转向法西斯主义,自比古罗马凯撒大帝,处心积虑谋篡意大利全国政权。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因战争浩劫,百业凋零,民不聊生,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工人纷纷暴动,夺占资本家的工厂,农民也广泛开展“夺取土地运动”。意大利处在一场大变乱的前夜,墨索里尼决定利用这种形势,实现夺权梦想。1919年3月,墨索里尼纠集150名退伍军人、民族主义分子和政治暴徒,组织了意大利第一个法西斯组织,组织名称叫法西斯战斗团。两年后,墨索里尼又把法西斯战斗团改组为民族法西斯党。墨索里尼自封为法西斯党领袖。为了夺取政权,墨索里尼极力把邪恶的法西斯党打扮成代表全民族利益的全民党,争取各方面支持。他玩弄词藻,不断许愿,向工人许诺,将给他们工厂;向农民许诺,将平均分配土地;向军队许诺,将增加军费,扩充陆海空军;向资本家许诺,将对外扩张,夺占广大殖民地,武力开拓海外市场。法西斯党迅速膨胀,很快发展至15万党徒,并到处谋杀、邦架和制造各种混乱。然后,墨索里尼倒打一耙,把社会动乱的根源归罪于其政治对手,博取声誉,要求政府恢复秩序。1922年8月,意大利发生全国性政治罢工,墨索里尼指43挥法西斯党徒,乘乱夺取了米兰、波伦亚和北意大利许多大城市,并把各地法西斯党徒按军队编制,统编为四个建制完整的军团,准备最后夺取政权。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坐镇米兰,指挥成千上万法西斯党徒,由米兰徒步进军首都罗马,不废一枪一弹,和平占领罗马。意大利国王维克多?艾曼努尔,见法西斯党势不可挡,便下令解散意大利政府,任命墨索里尼为政府首相,组织法西斯政府。10月30日,墨索里尼实现了许多梦想,登上了决定意大利命运的首相宝座。从此,意大利的历史年轮开始向深渊滚动,欧洲和世界又多了一颗灾星。


    少年希特勒浪迹维也纳“对许多人来说,奥地利京城维也纳是个尽情享受的天堂,寻欢作乐的场所。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我一生最悲哀的时期活生生的记忆。”这是纳粹魔王希特勒在其自传《我的奋斗》中的一段话,它是希特勒自己对其少年时代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四年流浪生活的真实描绘。1889年4月20日晚上6时半,希特勒出生于德奥边境茵河之滨奥地利小镇勃劳瑙一家小客栈里。希特勒的家庭十分复杂,他的父亲阿洛伊斯是一个奥地利海关小税吏,有十分复杂的婚姻关系。后来,希特勒的传记作家为弄清他的身世、血缘、家谱,不得不翻遍奥地利有关档案,才弄清希特勒父亲复杂的婚姻关系。阿洛伊斯一共结过三次婚。第一次婚姻娶的是一个海关官员的女儿,比他大14岁,因年纪偏大,身体虚弱,未曾生育。第二次婚姻娶的是一个旅馆厨娘,生有一子一女。女儿安吉拉婚后又生了一个女儿,这就是美丽的吉莉?拉包尔。吉莉后来成为希特勒的情人。1885年,48岁的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新娘子克拉拉25岁,是阿洛伊斯的堂外甥女,后来又过继为继女。婚后四个月,克拉拉生了第一个儿子,这儿子不久在襁褓中夭折;不久,克拉拉生下第二孩子,也未成活;1889年,克拉拉生下希特勒;1894年,又生下一个男孩,只活了六年;1896年,克拉拉生育最后一胎,是个女婴。因此,希特勒是他的父亲第三次婚姻中的第三个孩子。已出生的兄弟姊妹七人中,有三人夭折,剩下四人中,除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和希特勒本人外,还有一个亲妹妹。1903年,希特勒13岁时,65岁的老父亲阿洛伊斯因肺出血去世。1908年,希特勒的母亲守了五年寡后,也因患乳腺癌死去。这一年,希特勒19岁。希特勒小学成绩不错,进了中学以后,却因与老师对着干不肯认真学习,除了对历史老师格外崇敬外,希特勒至死都不肯说他中学老师的一句好话,尤其不肯原谅经常给他低分的数学老师。希特勒的中学老师普遍认为他在某些学科方面有天资,但缺乏自制力,好强辩,刚愎自由,自以为是,脾气暴燥,不能遵守学校纪律。各门功课中,除自由绘画得优以外,其余都平平,因而希特勒未取得中学毕业证书。后来,希特勒立志绘画,18岁投考维也纳美术学院,又因试画成绩不合格落榜。父母亲相继去世后,19岁的希特勒失去生活依靠,决定只身一人去奥地利京城维也纳捞世界。1909年新年刚过,希特勒安葬好母亲后,穿一套薄薄的衣衫,拎一口装有换洗衣服的旧藤箱,迎着阿尔卑斯山雪峰上吹过来的寒风苦雨,踏上了前往维也纳的艰难旅程。尽管他家无遗产,身无分文,又无一技之长,他却不知天高地厚地向送行的亲戚发誓:若不得志,决不回乡!奥京维也纳不愧为世界名都。维也纳城区座落在树木葱郁的维纳瓦尔德山脚下,蓝色的多瑙河擦城流过。城外山坡上点缀着黄绿色的葡萄园。城区宽阔的街道两旁,到处矗立着纷华靡丽的巴罗克式建筑和雕塑。空气中弥漫着欢快的音乐气氛,从莫扎特到贝多芬,从欢乐颂到圆舞曲,应有尽有。对于维也纳贵族,生活是一场美梦,跳华尔兹、喝葡萄酒、在咖啡馆里谈心,在舞榭歌场听曲看戏,打情骂俏,寻欢作乐。但对希特勒这样一文莫名的流浪汉,生活在维也纳却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磨


    难。初到维也纳的日子,希特勒像大多数未进过城的乡下孩子一样,目眩神迷,被维也纳街头美景吸引,成天在街头闲逛,兴奋地瞻仰环城马路两旁的宏伟建筑,在博物馆、歌剧院、大剧场中看到的景象,更使他眼花缭乱,如醉如痴。不过几天,希特勒花完了最后几张毛票,囊空如洗,只得从旅馆搬到只有铺位的小鸡毛店里栖身,白天则光顾街头施粥站,排队领一份稀粥充饥。但是,希特勒不愿学手艺,也不愿寻找公务员之类的正常职业。他愿意打零工,扫雪,帮富人拍打地毯,到建筑工地当下手,去火车站帮过往旅客扛行李。赚了几个苦力钱以后,又歇工绘画。自由自在。在维也纳,希特勒最主要的谋生手段是绘画。他梦寐以求的是成为素描画家和水彩画家。他画圣斯蒂芬大教堂、伯格剧院、舒恩布伦王宫或者古罗马遗迹,然后出售,或卖给小贩装饰墙壁;或卖给富商陈列在画框里;或卖给家具商钉在廉价沙发和靠背椅上,换回几文钱。希特勒画的最多的是楼房,百画不厌的是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哥特式尖顶。微薄的绘画收入依然不能保证希特勒摆脱饥饿的折磨,他仍然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长年住鸡毛店。每天起来,都照例戴一顶油腻发亮、四季不换的黑呢帽,遮盖住一头乱发,穿一件旧衣商相送的黑色破旧长大衣,在维也纳街头踯躅。奇怪的是,流落维也纳街头的希特勒,忽然迷恋上了读书生活。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图书馆借书,主要是政治学和哲学书刊,尤其是华格纳和尼采的著作。读起书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1913年5月,在维也纳流浪四年之久的希特勒回到故乡林茨,因为他必须照章服兵役。希特勒在维也纳虽然“壮志未酬”,一事无成,却因饱尝人生百态,憎恨人类,形成了反政府、反社会,尤其是反对犹太人的心态和思想基础。


    魔星初现1923年11月8日晚上9时,德国南部巴伐利亚邦首府慕尼黑城华灯普照,月上枝头。城东南郊著名的贝格勃劳凯大啤酒馆人声鼎沸,几千名来自巴伐利亚各地的大企业主、贵妇、名流、军政官员,围坐在啤酒馆大厅内的几百张粗木桌前,一边用巴伐利亚式的石杯,咕噜咕噜大口喝啤酒,一边听邦长官卡尔作政治演说。卡尔用巴伐利亚方言,说了一句俏皮话,尖刻地挖苦社会民主党背后放剑,出卖德国,使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惨遭失败,引起了听众席上杯盘叮当,一片喝彩声。这时,一个身披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大衣的年轻人,领着一群陌生人冲进大厅,排开人群,直向讲演台闯来。这个年轻人大约30岁,中等身材,满头乱蓬蓬的头发,像个鸡窝,一小绺头发从右边拖下来,正好遮出右额,两眼发出狼一样的光芒。只见他手提一支大肚子手枪,大步上前,跳上讲台桌子,对准天花板“砰”然一枪,趁厅堂内一片混乱之机,声嘶力竭地宣布:德国革命已经开始。然后他威胁说,有600名武装人员已包围大厅,谁也不许离开大厅。这个穿旧军大衣的年轻人就是魔王希特勒,他宣布的所49谓德国全国革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啤酒馆政变。希特勒结束在维也纳的四年流浪生活中,不久越境来到德国,参加了德国陆军,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四年的战争中,他得到两枚铁十字奖章,由列兵晋升为下士。战争结束后,他继续在德国国防军服役。1919年9月,他奉命去调查慕尼黑一个叫“德国人工党”的政治团体,却被这个党所吸引,被拉入进去,成为德国工人党的第七名委员。由于希特勒富于组织能力,善于鼓动性演说,很快成为德国工人党的领袖。1920年4月,希特勒把德国工人党更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自任为纳粹党主席。纳粹党成立初期,只有100多个党员,一间阴暗的小办公室和七马克资产。希特勒掌权后,为纳粹党制订了一个25点党纲,到处发表演讲,访问各界,巧舌如簧,从大企业家、贵妇人那里骗取捐款,很快改变了纳粹党的境况。他用获得的捐款收购《人民观察家报》,作为党的喉舌。又购置新办公室,打字机、保险箱、文件柜,安装电话,聘用专职秘书。又设计出红地白圆心,中间嵌个黑色带钩十字的党旗、党徽。还网罗流氓、恶棍、退伍军人,组成冲锋队,作为纳粹党的武装组织。在希特勒的苦心经营下,纳粹党很快发展到几万党员,成为巴伐利亚邦最有影响的政治团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因战败和接受屈辱的凡尔赛和约,一直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危机中痛苦挣扎。1923年,各种危机在德国进入高潮。协约国在1921年5月确定德国必须赔款1320亿金马克;法国10万军队为索取赔款杀进了鲁尔;德国人心浮动,物价飞涨,马克狂跌,到希特勒发动啤酒馆政变时,马克与美元的比值已由年初的4比1跌至40亿比1。革命危机弥漫德国全境。一些地方发生了革命,还有一些州或城市发生政变,宣布独立。1922年10月,邻国意大利发生子“向罗马进军”运动,墨索里尼领导意大利法西斯党,和平夺取了意大利全国政权,这尤其鼓励了希特勒。他决定模仿法西斯鼻祖墨索里尼,领导纳粹党,利用巴伐利亚军政长官在贝格勃劳凯大啤酒馆集会之机,突然


    袭击,劫持巴伐利亚邦军政长官,控制慕尼黑和巴伐利亚邦政权,然后,也来一次“向罗马进军”,乘势进军柏林,夺取德国全国政权。希特勒11月8日夜指挥纳粹党武装冲锋队员控制了慕尼黑贝格勃劳凯大啤酒馆后,立即用手枪逼迫马伐利亚邦长官及驻军司令和警察局长表态,同意参加希特勒发动的“全国革命”,接受希特勒委派的职务,遭到巴伐利亚三巨头拒绝。希特勒暴跳如雷,不停地来回踱步,挥舞手枪,狼一样地大声嗥叫:“我的手枪里只有四颗子弹,如果你们不与我合作,三粒子弹归你们,第四粒留给我自己!”他还连骗带哄,把德国陆军元老鲁登道夫拉进政变队伍。但是,巴伐利亚三巨头面对希特勒的手枪,仍然不肯屈服,后来又设法逃脱希特勒控制,与柏林取得联系,奉命统率正规军前来镇压希特勒政变。形势急转直下,希特勒决定孤注一掷。第二天上午,希特勒率领戈林等纳粹头目和3000名冲锋队员,打着一幅红地白圆心,绘有带钧十字的纳粹党旗,携带机关枪、步枪、木棒、刀矛,从贝格勃劳凯大啤酒馆出发,向慕尼黑市中心武装进发。希特勒身披旧军大衣,提着大肚子手枪,走在队伍最前面。每到一处街口,他就鼓动如簧巧舌,连吓带哄,发表演说,不断有人加入他的游行队伍。待到中午时分,队伍来到市中心区,迎面碰上一队荷枪实弹的警察,希特勒故伎重演,又施行骗术,啤叫道:“投降吧,你们快投降吧!”这队警察却不受欺骗,举枪猛射,希特勒赶紧鱼跃伏地,双方噼噼啪啪对射,展开激战。一分钟内,有16个纳粹党徒毙命,戈林大腿也挨了一枪。枪声一停,希特勒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带头拔步飞逃。纳粹冲锋队员们也纷纷作鸟兽散。啤酒馆政变闹剧,不出24小时,便宣告流产。两天后,希特勒在一处乡间别墅被警察逮捕。不久,又被送上审判庭,以叛国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送往兰德斯堡炮台监狱。


    天下第一魔书“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切人类文化,一切艺术、科学和技术成果,几乎全是亚利安人的创造性产物。这一事实证明:只有亚利安人才是一切高级人类的创造者,因此是我们所谓的‘人’这个名称的典型代表。亚利安人是人类的普罗米修斯,从他的光芒四射的额角,永远飞迸出神圣的天才火星,点燃知识的火焰,照亮黑沉沉的神秘夜空,推动人类走上征服地球上其它生物的道路。”这是纳粹魔王希特勒自传体著作《我的奋斗》里的一段话。是希特勒魔念的浓缩:亚利安人种是人类的主宰,高于一切!1923年啤酒馆政变失败后,希特勒被判五年有期徒刑,送往俯瞰列赫河的兰德斯堡旧炮台监狱服刑。他独处监室,面对空山,冥思苦想,决定写一本自传,打发铁窗生涯。他召来一向追随他的纳粹党头目鲁道夫?赫斯,为他笔录。费时一年,在狱中完成上卷。不久,希特勒获得假释,又选择一处山间旅馆,口授完下卷。又由几个稍有文采的纳粹党徒删改润色,交由纳粹党出版社出版成书。在这部长达782页的冗长著作中,希特勒开宗明义,先说明德国必须与宿敌进行历史决算,毫不留情地用铁拳彻底灭亡法国,一劳永逸地解决德法之争。然后,希特勒笔锋一转,开始转向生存空间论。德国灭亡法国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德国向其它地域安全扩张。在《我的奋斗》第二卷中,希特勒写道:“只有在这个地球上有足够大的空间,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生存自由。”纳粹党一旦掌权,将领导德国扩张生存空间,努力消灭德国人口和疆域之间的不平稳状态。德国究竟需要多少生存空间?希特勒认为,一百年后,欧洲日耳曼人将由8千万增加到2.5亿,德国的生存空间必须满足2.5亿日耳曼人的需要,因而要用武力强迫其它种族腾出大片土地,满足德国需求。他用大段版面挖苦一些德国民族主义分子,仅仅要求恢复1914年的德国边界,不但荒谬可笑,而且是愚蠢犯罪。他提出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开疆拓土,向东方大踏步扩张,首先夺取东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的土地,然后继续东进,消灭苏维埃俄国,夺取俄国的大片土地,为德国所用。德国向东扩张以后,世世代代生活在东方土地上的各民族怎么办?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提出了荒诞的种族等级理论,回答这个问题。他认定人类不但分为不同的种族,而且各种族间有优劣之分。亚利安人的直系后裔日耳曼人最聪明,血统最高贵,是人类的主宰种族,而其他种族,尤其是犹太人、波兰人、斯拉夫人,统统是劣等民族,是人类的糟粕,只配为日耳曼种族拉犁、伐木、提水,做奴隶,最后被彻底毁灭。一个真正的纳粹党人必须坚持德意志种族高于一切的理论,并为之奋斗。因此,德国向东扩张,消灭犹太人、波兰人、斯拉夫人,不但不是犯罪和侵略,而且是纯洁人类的创造性活动。除了生存空间理论和种族等级理论外,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海阔天空,夸夸其谈,从文化、教育、戏剧、电影、漫画、艺术,到文学、历史、婚姻、梅毒等等,包罗万象。他认为消灭梅毒是国家的头等重要任务;宣称结婚的意义是保持种族增殖扩大,因而必须禁止日耳曼人和非日耳曼人通婚,以保持日耳曼种族血统的纯洁性。他还坚信一切


    生命都是一场永恒的斗争,人类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优胜劣败的世界。1925年秋《我的奋斗》第一卷出版成书,当年销售1万本。以后七年,不断再版,销售了20多万本。1933年,希特勒执掌政权,成为第三帝国元首后,一年售出100万本。《我的奋斗》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著作。到1940年,其总销售量高达600万册。在纳粹德国,几乎家家户户桌子上都摆一本《我的奋斗》,否则,就会有不安全感。学童不论从哪一级学校毕业,都由学校发售一本。青年男女结婚,更以赠送一本《我的奋斗》成为时尚。凭借《我的奋斗》一书不断再版,希特勒也一夜暴富,成为第三帝国的百万富翁。每发行100万册后,他可以抽取30万美元的版税。不但如此,希特勒上台后,以《我的奋斗》为蓝本,确定了征服欧洲,称霸世界,消灭其它种族,为德国腾出“生存空间”的总政策。千千万万无知的德国青年,在《我的奋斗》鼓动下,以侵略为荣,走上疯狂屠杀其它种族的道路。1939年9月,《我的奋斗》一书发表14年后,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征服了大半个欧洲,有近5000万欧洲人死于那次战争。战争结束后,《我的奋斗》一书,也因其罪恶内容和罪恶影响,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诅咒。


    战列舰比例之争1890年,美国海军少将马汉写了一本战略学巨著,书名是《海权对历史的影响》。这本书很快轰动欧美,被译成多种文本,畅销全世界。各国君王宰相、海军将佐纷纷拜读这本战略学名著,将之奉为战略指南。各国海军学校也把它作为教科书。在这本书中,马汉根据近代英法荷西各国海洋争霸斗争的经济教训,提出了有关海军战略的著名论断,一国要称雄世界,必须拥有广大的疆土和殖民地;要拥有最大疆域和殖民地,必须拥有制海权;要拥有制海权,就必须拥有压倒敌舰火力的优势舰炮火力,因而要求装有大口径舰炮的巨型战列舰。这就是著名的“巨舰大炮主义”。马汉的巨舰大炮主义一经提出,就被各国海军界奉为海军战略中至高无上的信条。各国海军据此修订海军战略,纷纷赶超无畏战舰。战舰舰体越造越大,舰炮口径越造越粗。促成世纪之交的第一场海军军备大竞赛。1914年建成下水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排水量2.7万吨,舰体装甲厚0.3米,舰上装有8门381毫米巨型舰炮,12门152毫米中型舰炮,所有舰炮一次齐射,可以发射几吨炮弹,船坚炮利,堪称会移动的海上堡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拥有战列舰优势的英国海军威名远扬,成为英国在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海上保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海军界总结战时经验教训,加深了对马汉巨舰大炮主义的迷信,不惜巨资,又开展了战后新一轮海军军备竞赛。这场新竞赛主要在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之间进行。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已拥有140万吨战舰的美国海军就提出一个新的三年造舰计划,计划使美国海军压倒英国,抢占第一海军强国的宝座;拥有80万吨战舰的日本,不甘二流海军强国的地位,在1920年拟订好“88计划”,要求拥有两支战列舰队,每支舰队8艘战列舰,所有战舰每八年更新一次。日本还在从德国接收的太平洋各战略岛屿抢修海军基地和其它海战保障设施;拥有230万吨战舰的英国,虽然是第一海军强国,却希望更新旧舰,多造新型超级战列舰,以便坐稳海军头号强国之位。1921年3月,英国决定建造4艘4万吨级的巨型战列舰。一战以后的三年时间,美英日三大海军强国共有35艘战列舰正在船台上建造或准备开工建造。法意两国也不甘示弱,设法参加竞赛,不过,他们把竞赛重点放在花钱少、效率高的潜艇建造上。在所有的军备竞赛中,海军竞赛最花钱。建造一艘新型战列舰,优质钢甲就需要几万吨。主机、舰炮、夜视仪,无一不造价昂贵。日本为执行“88造舰计划”,不得不动用国家预算拨款的三分之一。而英国已因战争耗空国库,欠下美国40亿美元战争债务,要拨巨款建造新舰实在是力不从心。美国虽然是富国,国内反对扩充海军把美元白白扔进大海的人,也为数不少。法意两国更是捉襟见肘。各国都不反对达成一个国际海军协议,限制战列舰竞赛的速度。1921年11月12日,美国发起华盛顿海军军备会议,邀约日英法意四大海军强国,到美国都城华盛顿,与美共商限制海军战列舰竞赛的协议。会议伊始,担任会议主席的美国国务卿休斯,就利用当会议主席的小便宜,先发制人,首先抛出美国方案:以战列舰总吨位作为衡量五国


    海军实力的尺度,确定各国海军战列舰吨位比例。规定美英两国为一类海军国,各允造战列舰50万吨;日本为二类海军国允造30万吨战列舰;法意两国为三类海军国,各允造17.5万吨战列舰。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战列舰吨位比为5∶5∶3∶1.75∶1.75。美国方案一出,各国都不高兴。日本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首先反对,他据理力争,要求日本应允建造35万吨战列舰。法国总理白里安也声称法国需要拥有35万吨战列舰。英国枢密院长巴尔福对美国堂兄弟居然要求在海军力量方面与英国平起平坐大为不满,却不便言明。美国坚持已见,首先向日本施加压力。休斯国务卿向日本代表发出威胁,如日本不接受美英日5∶5∶3的战列舰比例,日本每建造一艘战列舰,美国就建造4艘战列舰。日本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是著名的美国通,深知美国财大势雄,十倍于日本,说得出便做得到,只得屈从美国。不过,加藤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美英不得在西太平洋建立新海军基地,这就是说,日本必须拥有西太平洋海军优势。英法两国各欠美国巨债,人穷志短,也只得让步。美国方案便被各国接受。会议最后达成协议:美英两国允造战列舰52.5万吨;日本允造31.5万吨;法国和意大利各允造17.5万吨。五国海军航空母舰吨位比也按战列舰吨位比确定。1922年2月6日,美英日法意五国争吵三个月后,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五国海军协定》。5∶5∶3∶1.75∶1.75的战列舰吨位比得到五国确认。但它决不能真正限制海军军备竞赛。英国不喜欢美国后来居上,与英国海军旗鼓相当;日本不甘心做二流海军强国。各国都设法逃避义务,扩充海军实力。不允多造战列舰,就多造巡洋舰和潜水艇。巡洋舰越造越大,战列舰也尽量以新换旧。当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各国开到海上的作战舰队已经几倍于《五国海军协定》规定的吨位限制。5∶5∶3∶1.75∶1.75的战列舰吨位比例也面目全非。


    投骨止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这是一则古老的中国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个晚归的老屠夫,挑着一副空担子,在黄昏的山林中穿行,四下寂静无人,两头饿狼嗅到肉香,远远追踪过来。老屠夫惊恐无比,赶紧从空担子中找一块卖剩的猪骨头扔到路上。一只狼得到骨头止步,另一只狼继续追踪。老屠夫又丢一块骨头,第二只狼得骨止步,第一只狼啃完第一块骨头又重新追上来。如此反复,不消片时,屠夫担子中的肉骨头已全部投光。这时,天已黑定,两只饿狼一齐把贪婪的目光射向老屠夫……。这虽然是一则中国寓言故事,但把它移用于理解1924年问世,有关处置德国赔款问题的道威斯计划,最恰当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饱受战火摧残的欧洲各国,要求德国赔偿战争损失,其中法国受害最大,因而要求最苛刻。法国老虎总理克里孟梭要求德国支付赔款6000亿马克,其中半数归法国。在巴黎和会上,各战胜国一时无法提供战争损失的具体统计数字,不能在赔款问题上达成协议,决定暂由德国在1921年5月以前,用现金和实物,先支付200亿马克给受害国,作为第一期赔款。同时成立一个特别赔款委员会,确定德国赔款总额。1921年1月,协约国英美法等国派员组成的特别赔款委员会,在巴黎开会,认定战时德国使欧洲各国民间损失估值为330亿美元。根据这一估计,委员会规定德国应支付2260亿金马克赔款。德国历届政府都对赔款政策不满,认为赔款委员会确定的赔款总额是天方夜课。德国讨价还价,提出愿支付500亿马克赔款,遭到协约国赔款委员会继然拒绝。1921年3月3日,协约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承诺赔款总额,德国拒不理睬。几天后,协约国出兵占领德国西部几个重要城市,强行在德境建立莱因关税处,用德国关税抵充赔款。当年4月,赔款委员会在伦敦开会,根据实际情况,向德国让步,把赔款总额减至1320亿金马克。德国政府和工业巨头仍不满意,决定对协约国的赔款要求采取消极抵抗政策,能拖则拖,能赖便赖。1922年,德国发生经济危机,物价飞涨,马克贬值成废纸,工人运动蓬勃展开,内阁频频倒台。德国新政府和工业巨头以经济困难为由,公开拒绝赔款。美英两国政府从赔款中所得不多,又恐德国不稳,影响欧洲安宁,甚至出现赤色革命,便准备向德国让步。法国坚持反对,因为法国需要索取德国赔款,用以重建本国工业经济。老虎总理克里孟梭也不允许松开赔款这只紧箍咒,致使德意志帝国这只恶狼恢复元气。1923年1月,法国邀约比利时,联合出动10万大军,开进德国,占领德国鲁尔工业区,强行索取赔款。赔款问题引发的争执,一时激化。鲁尔被占以后,德国经济陷入瘫痪。德国工人、资本家一起罢工罢市,政府也装神弄鬼,各方一起采取抑制法军占领活动。汉堡工人的大罢工转化为反对资本家政府的总起义。法国占领鲁尔,不但未得到预期的实物赔款,反而得不偿失,要由自己支付巨额占领费用。英美也在一


    旁冷嘲热讽,挖苦法国。不久,法国政府只得从鲁尔快快撤退,回头向英美问计,如何才能得到德国赔款。战后美国,财运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个月宝宝知道饥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