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阻肠络型慢性肠炎的症状如何治啊

切勿轻视结肠炎的最佳治疗时间
当前位置: >
> 切勿轻视结肠炎的最佳治疗时间
切勿轻视结肠炎的最佳治疗时间 西部商报网
  切勿轻视结肠炎的最佳治疗时间   结肠炎的患者众多,而多数人都不注意结肠炎的治疗。中医认为,结肠炎是由饮食不节、精神刺激、感受四时疫情,治疗不当、迁延日久、寒湿热功当量三邪蕴结而成。病程日久、反复发作、顽固难愈、易转癌变,临床统计转癌率高达5%—1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直致死亡。结肠炎的危害主要体现在:   1、大量便血:便血是结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便血的多少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指标。这里所说的大量便血是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及血色素降低,需要输血治疗。   2、肠狭窄:多发生在病变广泛、病程持续长达5-25年以上的病例,其部位多见于左半结肠,乙状结肠或直肠,临床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鉴别良性恶性。   3、肠穿孔:多为中毒性肠扩张的并发症,也可出现严重型,多发生于左半结肠,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4、中毒性肠扩张:这是结肠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病人,死亡率可高达44%,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中毒症状明显,伴有腹泻、腹部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白细胞数增多,易并发肠穿孔。   5、结肠癌:约5%病例发生癌变,多见于病变累及全结肠,幼年起病和病史超过10年者。   结肠炎的危害不容忽视,肛肠科专家提醒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自疗:加强营养,吃易消化食物。及时补充有益菌十分必要。应加强心理治疗。另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很重要,这样有利于治疗。 (编辑:冯燕锋)
· · · · · · · · ·
上一篇: 下一篇:
网友评论0条,查看全部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网友评论:
网友观注排行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中药神奇草外敷治疗慢性结肠炎7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为寻找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新药及新疗法,选用中药神奇草单味药
外敷疗法,共治疗70例,均经x光或肠镜确诊为慢性结肠炎,并经各种疗法久治不愈的患者,结果:治愈57例占82%,显效8例占11%,好转5例占7%,总有效率为100%,此疗法能快速止痛止泻,
不需任何口服药物。方法简单、价廉、速效为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神奇草外敷疗法
慢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至今病因还不清楚,其特点是:腹痛腹泻反复发作,缓解与发作相交替,病变主要侵犯左侧结肠、乙状结肠为主,病变以粘膜充血、水肿、溃疡,粪便化验无致病菌为特点。本病由于病因不明,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作者从1994年开始采用中药神奇草外敷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70例,疗效显著特介绍如下: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70例患者是从1994年至2000经大医院x光或纤维肠镜确诊。有多次反复发作史,经多种方法治疗无效,久治不愈之患者。70例中男性39例(56%),女性31例(44%)。51-67岁12例,50岁以下58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0年,病变单纯侵犯乙状结肠25例,侵犯横结肠20例,侵犯乙状结肠和直肠10例。
2.2诊断标准:患者具有慢性腹痛腹泻病史,反腹发作,缓解与发作相交替,x光线或肠镜检查:结肠粘膜充血、水肿、大小不等溃
疡面,每次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并除外其他病原菌所致的结肠病变。
3、治疗方法:
3.1药物:神奇草,别名:起泡草、老虎须、水杨梅。学名Ranumculus&
Chinensis&
Bunge神奇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cm,全株有白毛,须根发达,黄白色,茎生叶,叶片掌状近五角星,三深裂,叶呈卵形,疏生锯齿,花瓣黄色鲜艳,聚合果球形,花期4-5月,果期6-7月。
3.2产地:产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苏、华北、及东北各地,质量以东北产最佳,须根发达富含白头翁素
&3.3性味及功用:性微温,味苦辣,有小毒。功用:消炎止痛,消肿,退黄,定喘,截虐。&&&&&&&&&&&&&&&&&&&&&&&&&&&&&&&&&&&&&&&&&&&&&&&&&&&&&&&&&&&&&&
3.4药物采集与配制:夏季采全草入药。秋冬采须根入药。先将采来的神奇草洗净凉干,用不锈钢刀切碎,用石臼捣烂成泥状,配以20%凡士林调成软膏用消毒玻璃瓶或消毒塑料袋密封,冷藏储存备用,最好现配现用。
3.5敷药方法:预先准备好直径3cm细塑料管制成的园圈,固定在透明胶带纸上,
然后取配制好的药10g左右,放入塑料圈内,均匀填满,敷在病灶压痛点,再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持续敷药24小时除去药物后,可见敷药部位有水泡隆起,用75%酒精消毒,再用无菌针头剌破水泡,放出泡液,再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0-15天后行第二次治疗,一般敷药2-3次可治愈。
4.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腹痛腹泻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每日1次,成形软便,无粘液。体质恢复,随访半年无复发。
显效:腹痛腹泻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减至2-3次,左下腹压痛轻微,x光或肠镜检查:溃疡面基本消失,但粘膜仍欠光滑。
好转:腹痛腹泻症状减轻,大便次数比治疗前减少一半以上,大便仍带少量粘液,但无脓血,x光线或肠镜检查溃疡病灶明显缩小。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5.治疗结果
治愈57例(81%),显效8例(11%),好转5例(7%),无效0,总有效率为100%
,敷药一次治愈者30例,敷药二次者25例,敷药3次者1例,敷药4次者1例
,平均止痛止泻时间2-3天,复发者再次敷药治疗仍然有效,如能坚持治疗3-4次,多数患者都能达到治愈目的。有一个下乡知识青年患慢性结肠炎,病变侵犯全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从农村回城后跑遍沈阳、大连、北京各大医院治疗未能治愈经外敷毛茛治疗7次达彻底治愈。
6.典型病例1,患者田某,女,47岁,营口某居委会干部,发病于1990年,主要症状:腹痛腹泻,大便带粘液,病情反复发作,病在缓解时,每日腹泻4-6次,病发作时每日腹泻10-20次,大便带粘液、脓血,伴里急后重。大便化验:便培养无细菌生长。肠镜检查可见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粘膜充血水肿及散在溃疡面,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曾在医院住院治疗数次,未能彻底治愈。每月最少发作一次,日因病情复发,每日腹泻达10-20次,大便呈粘液血样伴里急后重,服药治疗无效。经他人介绍前来就诊。检查所见:病人面容憔悴,表情痛苦,体温38c,脉搏86次/分,脉沉细无力,血压102/60mmHg,舌质红,舌苔黄,厚腻,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柔软,左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条状硬块。便常规:粘液血样,镜检RBC++,WBC+++,粘液++,便培养(-)。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给予中药神奇草外敷左下腹部压痛点。敷药3个小时后腹痛开始缓解,第二天复诊时病人主诉:腹痛消失,。腹泻停止。半月后复诊行第二次治疗时,见病人身体状况大为好转。一个月后行肠镜复查:结肠粘膜无水肿,溃疡病灶完全消失,达临床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典型病例2,患者张某某,男,32岁,辽宁省海城人,病程6年,主要症状:腹痛腹泻粘液样便,每日4-6次,曾用过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药不离身,从不敢远离家门,饮食稍不注意病情即加重,严重时大便每日10余次,曾到医院检查:便培养均阴性,乙状结肠镜检提示:乙状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面多处。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于1994年经他人介绍前来就诊,检查所见:病人体质消瘦,面色无华,呈贫血貌,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舌苔白,厚腻。左下腹可触及条状硬块,压痛明显。诊断明确,立即给予神奇草外敷治疗,敷药3个小时后腹痛缓解,第2天腹泻停止。15天后行第二次敷药治疗,一个月后到医院复查,乙状结肠镜检结果:结肠粘膜光滑,溃疡面消失临床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慢性结肠炎,病因至今仍未明了,近年来在感染、遗传、免疫等病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药物的治疗亦有相应的发展,但均缺乏特异性和治愈性的措施。仍以控制症状及防止复发为主。给药途径不外乎口服、静脉输液或保留灌肠方法,在医学杂志上很少有关单味中药外敷疗法的报道。中医把本病归为“肠风”、“脏毒”、范围。由于本病证候复杂,证型各异,根据病人体质的虚实不同,辩证可分9型(大肠湿热型、寒湿犯脾型、食滞胃肠型、瘀阻肠络型、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虚寒型),各种证、型可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出现,亦可几种证型同时出现,亦可单独出现,因此常给正确辨证及治疗用药带来困难,所以常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口服药大部分在小肠被吸收,能直达结肠作用溃疡面的药物浓度甚少,所以,口服药治疗慢性结肠炎难于凑效。保留灌肠给药比口服要好些。药物不能直接与结肠溃疡面接触,对溃疡面,作用就差,或因药物的剌激而加重腹痛腹泻症状。所以灌肠疗法也不甚理想。
作者在应用神奇草外敷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发现神奇草对慢性结肠炎亦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止泻效果非常显著,一般敷药后第二天,腹泻即可绥解
第三天腹泻停止。在“本草纲目”及其他古籍医书中均没有关于神奇草有止泻作用的记载。据现代医药研究发现,神奇草主要含,原白头翁素及其二聚体白头翁素,药理试验:毛神奇草浸出液浓度1:1000时,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葡萄球菌及霉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免疫功能试验中似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作者在实践中运用神奇草外敷内关穴治疗感冒,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有很好的疗效,也说明神奇草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药理试验神奇草对离体的豚鼠肠管及支气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说明神奇草有抗组织胺作用,故有扩张内脏微血管,改善内脏微循环功能,因而有止痛及促进炎症吸收,使溃疡面愈合。彻底治愈慢性结肠炎,已变成现实。
神奇草药源甚广,在我国广大农村都可找到。此药不但能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结肠炎,还能治疗多种疾病
,研究和开发此药大有发展前途。实有推广价值。
3.1药物:神奇草,别名:起泡草、老虎须、水杨梅。学名Ranumculus&
Chinensis&
Bunge神奇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cm,全株有白毛,须根发达,黄白色,茎生叶,叶片掌状近五角星,三深裂,叶呈卵形,疏生锯齿,花瓣黄色鲜艳,聚合果球形,花期4-5月,果期6-7月。
3.2产地:产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苏、华北、及东北各地,质量以东北产最佳,须根发达富含白头翁素。
3.3性味及功用:性微温,味苦辣,有小毒。功用:消炎止痛,消肿,退黄,定喘,截虐。
3.4药物采集与配制:夏季采全草入药。秋冬采须根入药。先将采来的神奇草洗净凉干,用不锈钢刀切碎,用石臼捣烂成泥状,配以20%凡士林调成软膏用消毒玻璃瓶或消毒塑料袋密封,冷藏储存备用,最好现配现用。
3.5敷药方法:预先准备好直径3cm细塑料管制成的园圈,固定在透明胶带纸上,
然后取配制好的药10g左右,放入塑料圈内,均匀填满,敷在病灶压痛点,再用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持续敷药24小时除去药物后,可见敷药部位有水泡隆起,用75%酒精消毒,再用无菌针头剌破水泡,放出泡液,再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0-15天后行第二次治疗,一般敷药2-3次可治愈。
4.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腹痛腹泻症状消失,大便恢复正常,每日1次,成形软便,无粘液。体质恢复,随访半年无复发。
显效:腹痛腹泻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减至2-3次,左下腹压痛轻微,x光或肠镜检查:溃疡面基本消失,但粘膜仍欠光滑。
好转:腹痛腹泻症状减轻,大便次数比治疗前减少一半以上,大便仍带少量粘液,但无脓血,x光线或肠镜检查溃疡病灶明显缩小。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5.治疗结果
治愈57例(81%),显效8例(11%),好转5例(7%),无效0,总有效率为100%
,敷药一次治愈者30例,敷药二次者25例,敷药3次者1例,敷药4次者1例
,平均止痛止泻时间2-3天,复发者再次敷药治疗仍然有效,如能坚持治疗3-4次,多数患者都能达到治愈目的。有一个下乡知识青年患慢性结肠炎,病变侵犯全结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从农村回城后跑遍沈阳、大连、北京各大医院治疗未能治愈经外敷毛茛治疗7次达彻底治愈。
6.典型病例1,患者田某,女,47岁,营口某居委会干部,发病于1990年,主要症状:腹痛腹泻,大便带粘液,病情反复发作,病在缓解时,每日腹泻4-6次,病发作时每日腹泻10-20次,大便带粘液、脓血,伴里急后重。大便化验:便培养无细菌生长。肠镜检查可见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粘膜充血水肿及散在溃疡面,确诊为慢性结肠炎。曾在医院住院治疗数次,未能彻底治愈。每月最少发作一次,日因病情复发,每日腹泻达10-20次,大便呈粘液血样伴里急后重,服药治疗无效。经他人介绍前来就诊。检查所见:病人面容憔悴,表情痛苦,体温38c,脉搏86次/分,脉沉细无力,血压102/60mmHg,舌质红,舌苔黄,厚腻,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柔软,左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条状硬块。便常规:粘液血样,镜检RBC++,WBC+++,粘液++,便培养(-)。诊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给予中药神奇草外敷左下腹部压痛点。敷药3个小时后腹痛开始缓解,第二天复诊时病人主诉:腹痛消失,。腹泻停止。半月后复诊行第二次治疗时,见病人身体状况大为好转。一个月后行肠镜复查:结肠粘膜无水肿,溃疡病灶完全消失,达临床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典型病例2,患者张某某,男,32岁,辽宁省海城人,病程6年,主要症状:腹痛腹泻粘液样便,每日4-6次,曾用过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药不离身,从不敢远离家门,饮食稍不注意病情即加重,严重时大便每日10余次,曾到医院检查:便培养均阴性,乙状结肠镜检提示:乙状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面多处。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于1994年经他人介绍前来就诊,检查所见:病人体质消瘦,面色无华,呈贫血貌,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舌苔白,厚腻。左下腹可触及条状硬块,压痛明显。诊断明确,立即给予神奇草外敷治疗,敷药3个小时后腹痛缓解,第2天腹泻停止。15天后行第二次敷药治疗,一个月后到医院复查,乙状结肠镜检结果:结肠粘膜光滑,溃疡面消失临床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慢性结肠炎,病因至今仍未明了,近年来在感染、遗传、免疫等病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药物的治疗亦有相应的发展,但均缺乏特异性和治愈性的措施。仍以控制症状及防止复发为主。给药途径不外乎口服、静脉输液或保留灌肠方法,在医学杂志上很少有关单味中药外敷疗法的报道。中医把本病归为“肠风”、“脏毒”、范围。由于本病证候复杂,证型各异,根据病人体质的虚实不同,辩证可分9型(大肠湿热型、寒湿犯脾型、食滞胃肠型、瘀阻肠络型、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虚寒型),各种证、型可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出现,亦可几种证型同时出现,亦可单独出现,因此常给正确辨证及治疗用药带来困难,所以常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口服药大部分在小肠被吸收,能直达结肠作用溃疡面的药物浓度甚少,所以,口服药治疗慢性结肠炎难于凑效。保留灌肠给药比口服要好些。药物不能直接与结肠溃疡面接触,对溃疡面,作用就差,或因药物的剌激而加重腹痛腹泻症状。所以灌肠疗法也不甚理想。
作者在应用神奇草外敷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发现神奇草对慢性结肠炎亦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止泻效果非常显著,一般敷药后第二天,腹泻即可绥解
第三天腹泻停止。在“本草纲目”及其他古籍医书中均没有关于神奇草有止泻作用的记载。据现代医药研究发现,神奇草主要含,原白头翁素及其二聚体白头翁素,药理试验:毛神奇草浸出液浓度1:1000时,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葡萄球菌及霉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免疫功能试验中似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作者在实践中运用神奇草外敷内关穴治疗感冒,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有很好的疗效,也说明神奇草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药理试验神奇草对离体的豚鼠肠管及支气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说明神奇草有抗组织胺作用,故有扩张内脏微血管,改善内脏微循环功能,因而有止痛及促进炎症吸收,使溃疡面愈合。彻底治愈慢性结肠炎,已变成现实。
神奇草药源甚广,在我国广大农村都可找到。此药不但能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结肠炎,还能治疗多种疾病
,研究和开发此药大有发展前途。实有推广价值。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正文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好
  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溃疡性属中医学“下利”、“久泄”、“久痢”范畴,起病大多缓慢,有、逐渐加重,和脓血便的症状,可伴有、、消瘦等,严重者有、多汗、便血、进行性消瘦等表现,诸症中尤以腹泻多见。西医对于本病尚无特效的方法,而中医辨证施治的效果良好。下面针对几种类型的溃疡性结肠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湿热困脾型  多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或因湿热困脾,损伤脾胃所致。常见症状有腹痛,脓血样便,肛门灼热,里急后重,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应清热解毒,燥湿健脾,常用葛根黄岑黄连汤或白头翁汤。二者均为治疗湿热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的常用方,均具清热化湿之功,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若伴有气虚而见腹部胀痛、纳呆消瘦较甚者,可服用香砂六君子丸,以取益气健胃、止痛化湿之功。  脾胃虚弱型  脾胃乃后天之本,主腐熟、运化水谷。若后天受损,脾胃阳虚,水谷不化,水湿停积,下注大肠,以至大肠出现充血、水肿、溃疡。常见症状有溏泄,反复发作,食欲不振,腹痛肠鸣,腹胀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便次增多,大便常挟有黏冻和少量脓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虚缓。  治疗这种类型的溃疡性结肠炎应当补中健脾,和胃止泻,服用参苓白术散为主。若久病不愈,中气下陷,久泄不止,采用补中益气丸治疗;若脾胃虚衰,内有寒邪出现腹部冷痛、肢冷泄泻,采用桂枝人参汤加减,以温中散寒,夹湿者合平胃散,夹热者合香莲丸,阴寒内盛合附子理中丸温中散寒。  参苓白术散注意事项:1.泄泻兼有大便不通畅,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2.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3.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4.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5.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严重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7.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8.服药二周后症状未改善,应去医院就诊。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脾肾阳虚型  脾主运化,肾为胃关,若腹泻日久失治,损伤脾阳,下关不固而形成脾肾阳虚泄泻。常见症状有肠鸣腹泻,久泻不愈,腹泻常发于黎明前,泄后痛减,形寒肢冷,少食肢倦,面色白,腰膝冷痛,舌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当温暖脾肾,固涩止泻,宜用四神丸,或合附桂八味丸治之。温肾之目的是取其暖脾助水谷之运化。若久病气血亏虚,出现精神倦怠,四肢乏力,心悸,头晕之症,应合十全大补丸以培补气血。  四神完注意事项:忌食生冷、油腻。实热泄泻、腹痛禁用。  肝脾不和型  本型多因为精神刺激或情绪紧张或郁怒伤肝,或者肝旺克脾所致。常见症候有胸满痞闷,嗳气少食,受情绪影响即肠鸣腹泻,泻后腹痛,舌苔淡白,脉弦。  治宜疏肝解郁,调和脾胃,白术芍药散为常用药,主要功效是疏肝补脾,燥湿健胃,补中寓疏,泻肝补脾,调和气机,则痛泻可止。  白术芍药散注意事项:由于伤食而致之腹痛泄泻,泻后痛减者,不宜用。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寒热错杂型  寒热错杂型多由感受寒热之邪,交织肠胃,肠胃功能失调所致。常见症状有腹泻,黏液血便,腹部,遇冷痛泻则甚,口苦少食,舌淡苔白腻,脉沉数或弦滑。  治宜清热散寒,方用四逆散加当归;若病邪内陷,,则气血紊乱而成为寒热夹杂、虚实相兼之病机,可呈现各种寒热错杂之现象,应予以乌梅丸,以取寒热并用、邪正兼顾、涩肠止泻之效。  四逆散注意事项:1.忌油腻食物。2.孕妇慎用。3.服药期间保持情绪稳定。4.服药一周症状未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5.对该药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6. 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8. 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血瘀肠络型  多因寒热湿滞蕴结肠络,日久导致血瘀络伤,即所谓“久病必有瘀”。常见症状有少腹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甚痛,泄泻不爽,有虚急之感,面色晦滞,舌边有紫斑或暗红,脉弦细或细涩。  治宜活血化瘀,清热通络,不仅行血分瘀阻,且能解气分之郁结,使血络畅通,祛瘀生新,瘀去气行而收效。  江苏省丰县中医院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指出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显著缩短病程,改善病情评分,减轻机体炎症,值得推广应用。  将80例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应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参苓白术散口服,6.0 g/次,3次/d。2组均以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2组DAI评分、ESR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同期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的腹泻腹痛,不妨试试参苓白术散。
如果您还有更多疾病相关的问题,还可以直接电话咨询三甲医院专家,
(责任编辑:黄历历 )
相关推荐:
请文明发言,发广告将被屏蔽IP
正常人是不会打鼾的,出现打鼾现象肯定是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问题,一定要到医院检查?
[]出现这7种情况警惕惹上附件炎
[]6招减轻压力轻松过每一天
[]喝咖啡过多影响女性生育
合作商内容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