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绒毛腺胆囊管状腺瘤瘤良性

管状腺瘤_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撰写医学词条。
发病年龄段
临床特点60岁以上老人多见,无性别差异。肿瘤生长缓慢,无疼痛及其他自觉症状。体积小,直径多在2cm以内。扪诊界限清楚,活动。
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剖面呈棕黄色,可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粘液。
显微镜观察
实质:肿瘤由柱状或立方上皮组成,双层排列,并互相吻合成不规则的小管状或狭长的小梁状。细胞核大,卵圆形,大小一致,胞浆嗜酸性。管腔或小梁外周无肌上皮细胞。管腔内含PAS阳性分泌物。间质:疏松,其中有大量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实质和间质间有基底膜分隔。
生物学特点:肿瘤生长缓慢,体积小,包膜完整。手术切除后极少复发。组织发生:内层细胞为柱状,外层为基底样细胞,结构上与排泄管相类似,推测其组织来源可能为排泄管上皮。
管状腺瘤又称“”,是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状腺瘤绒毛成分占20%以下。腺瘤呈球形、椭球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色粉红,质实,常有长度粗细不等的蒂附着于肠黏膜上。但肿瘤仅数毫米大小时,也可呈广基状而无蒂可见。管状腺瘤瘤体越大,恶变几率越大。当腺瘤&2cm时,癌变率即显著增高。瘤细胞若呈明显的多形性以及间质与浸润,称之重度或癌变。  
管状腺瘤病理改变:肉眼观察: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剖面呈棕黄色,可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粘液。
管状腺瘤显微镜观察:实质:肿瘤由柱状或立方上皮组成,双层排列,并互相吻合成不规则的小管状或狭长的小梁状。细胞核大,卵圆形,大小一致,胞浆嗜酸性。管腔或小梁外周无肌上皮细胞。管腔内含PAS阳性分泌物。间质:疏松,其中有大量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实质和间质间有基底膜分隔。 
管状腺瘤治疗方法
一般般临床上可采用内窥镜摘除是首选方法,也可行圈套电灼切除术。此种方法相对损伤小,反应轻,效果好等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直肠管状腺瘤
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直肠管状腺瘤
基本信息:女&&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有一年多时间,腹部隐隐作痛,大便不顺,在县级医院检查就诊,结果是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直肠管状腺瘤,电子内窥镜检查,进镜15厘米可见乙状结肠处大小约2.0*2.0厘米带蒂粘膜隆起,直肠近肛门处粘膜隆起,诊断:乙状结肠息肉,直肠粘膜隆起待病理,这是第一次检查,请问如何治疗最好,有没有必要动手术?急需您的帮助,谢谢!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副主任技师
擅长:中医治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江西西和人民医院,江西省九江市&&&全科
建议:老年男性,腹部不适伴大便异常,电子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息肉,考虑到息肉性质属绒毛状腺瘤,恶变程度高,达到40%,而且息肉2.0*2.0,应尽快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同时限期手术。患者是否有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如果有,则恶变的几率比常人大很多,建议,尽快明确有否恶变,再采取手术方式,当然要看病人有没有心肺疾病,是否耐受手术。有条件的话,可以到高一级的医院做更全面的检查,以便明确诊断,迅速解除病痛。
擅长:擅长治疗肝癌、肺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疾病。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江苏肿瘤医院&&&肿瘤科
建议:腺瘤分管状腺瘤、绒毛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分别占75~90%,7~15%,5~10%,腺瘤越大,癌变可能越大;腺瘤结构中绒毛越多,癌变可能越大。生肠道息肉本来就是癌前病变。只是看病变可能性大小。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常州和平医院&&&肿瘤科
建议:手术虽然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终归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方法,也就是说虽然切除了原发癌块和周围的淋巴结,但癌细胞可能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发生转移。建议采用生物疗法,能有效作用于全身,可以全面识别、杀伤肿瘤细胞,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可以精准清除残余肿瘤细胞。
擅长:擅长常见肿瘤疾病的放、化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开展心包腔、胸腔、腹腔置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肿瘤科
建议:结肠绒毛状腺瘤本身为良性病变,其生长缓慢,发生癌变的几率与患者的年龄和腺瘤的大小呈正相关。直径小于1厘米的腺瘤,其癌变率不超过3%;直径为1~2厘米的,其癌变率为2.1%~11.1%;直径大于2厘米的腺瘤,其癌变率为8.7%~50%。因此临床上还是建议去除腺瘤。按照你的实际情况,建议你1月后肠镜复查,若发现仍有腺瘤存在,则尽量在内镜下予以处理。
有关的更多问题,
有关的健康经验
有关的更多经验,
疾病百科  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结肠肠腔内的隆起状的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  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结肠肠腔内的隆起状的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肛肠外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肠疾病自测:常用药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军区总医院&&&肝病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当前位置: &
& 直肠绒毛管状腺瘤
佟伟华医生信息页
直肠绒毛管状腺瘤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
 & 绒毛管状腺瘤是大肠息肉的一种,容易发生恶变,患者需高度重视治疗。&&&&&& 凡从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最常见,炎性息肉,肠粘膜受长期炎症刺激增生的结果,错构瘤型息肉,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临床上以大肠息肉多见且症状较明显。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佟伟华常见的肠道息肉分类如下:&&&&& 1、 幼年性息肉: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90%生长于距肛门25厘米的范围内,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约25%为多发性,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有的形成囊性扩张,中贮粘液,间质增生,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时表面有溃疡形成。次类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  2、 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名化生性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一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形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组织学上次种息肉是由增大而规则的腺体形成,腺体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形,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相少见。其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3、 淋巴性息肉:淋巴性息肉亦称良性淋巴瘤,多见于20~40岁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略多,多发于直肠,尤其是下段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3~4厘米。表面光滑或分叶状或有表浅溃疡形成。多数无蒂,有蒂时亦短粗。组织学上表现为分化良好的淋巴滤泡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内,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可以看到生发中心,往往较为扩大,有核分裂像,但周围淋巴细胞中无核分裂像,增殖的滤泡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淋巴息肉不发生癌变。较少见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现为数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厘米的小球形息肉,多发病于儿童。组织学变化于淋巴性息肉同。
  4、 炎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是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引起的息肉样肉芽肿,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及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常为多发性,多数较小,直径常在1厘米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外形多较窄、长、蒂阔而远端不规则。有时呈桥状,两端附着与粘膜,中段游离。组织学表现为纤维性肉芽组织,上皮成分亦可呈间叶样变,尚不能肯定。
  5、 腺瘤:结肠腺瘤是大肠的良性上皮肿瘤。根据组织学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即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1)管状腺瘤:是圆形或椭圆形的息肉,表面光滑或有分叶,大小不一,但大部分直径在1厘米以下。80%有蒂。组织学表现为多数管状腺腺体,未成熟细胞分布于腺体的所有水平。可有不同程度的间叶样变,有时亦有少量乳头增生。其癌变率在1%~5%左右。
  (2)绒毛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绝大多数为单发。一般体积都较大,直径大多在1厘米以上,大部分为广基,约10~20%可以有蒂。表面呈暗红色,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之能活动,如触及硬结或固定,则表示有癌变可能。分布以直肠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组织学表现为上皮呈乳头样生长,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亦伴随上皮一起增生,分之成乳头样生长,上皮细胞多间变明显。其癌变率较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
  (3)混合型腺瘤:是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结构的腺瘤。其癌变率介于管状腺瘤与绒毛状腺瘤之间。
  6、家族性结肠息肉
  家族性结肠息肉便血归属于腺瘤性息肉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偶见于无家族史者,全结肠与直肠均可有多发性腺瘤,多数腺瘤有蒂,乳头状较少见,息肉数从100左右到数千个不等,自黄豆大小至直径数厘米,常密集排列,有时成串,其组织结构与一般腺瘤无异。
给佟伟华医生留言:
给佟伟华医生的留言列表
&&&&yqlizar-11-20 00:00
提问:做完阑尾手术23天了,可是最近到晚上肚子又憋又肿?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患者女,41岁,以前阑尾疼过,因为化脓没做手术,打点滴稍微好转。最近一次又开始疼就做了手术,今天做完23天了,可是刀口还是有点疼,最主要的是造成起来还好,中午吃点饭就肚子有憋,到了吃完晚饭,肚子又憋又肿的厉害,到第二天早晨就好点了,已经喝了几天的消炎药了,还是不管用?到底是怎么回事?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您能给些治疗建议?
医生回复:&&&&&&&& 00:00
建议找当代正规医院就诊,不除外手术后肠梗阻
&&&&poihanduytr&& 00:00
提问:直肠癌手术切除后,该做那些治疗?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患者:女,37岁.去年,患者有腹泻,腹疼诊状,医生认为是场炎,吃药后一直不见好转,今年四月又到湖北十堰太和医院检查,才发现是低分化腺直肠癌,医生认为比较严重,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在当地医院作了直肠切除手术,排便进行了改道,又作了5次化疗,现在在家已经3个多月了,患者有时感到腹疼,其他没有什么诊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1,你能否建议目前该怎么办?2,你能否给我开点好药?
医生回复:&&&&&&&& 00:00
建议找手术医生复诊,
&&&&seainzhm-11-15 00:00
提问:痔疮手术后肛门周围有两个小疙瘩要紧吗
所患疾病:
痔疮手术后肛门周围有两个小疙瘩要紧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手术一个多月了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医生回复:&&&&&&&& 00:00
传统的外拨内扎!
&&&&caohensluye&& 00:00
提问:结肠腺瘤术后是否需要化疗(有重度不典型增生)
所患疾病:
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本人家属因大便近半年有时带有暗红色血,最近有腹痛即到当地中医院做肠镜发现有4*3CM病变。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于5月15日在当地中医院做结肠切除手术,未发现有其它转移,经当地和省人民医院会诊病理诊断为: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腺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个别腺体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专家这种情况下步应采取哪些措施,是否还需要化疗?急盼答复谢谢!!!!有的说需要化疗,有的说不需要,让我十分为难,恳请专家给我及家人一个正确的意见,我在此深深的表示谢意!!!!
医生回复:&&&&&&&& 00:00
腺瘤很大,不知道但是切除后基地部情况如何,是否完全切净,建议会诊病理,根据病理情况决定是定期复查,还是再次手术,一般不做化疗,
&&&&as1zhlc981&& 00:00
提问:刚动过2次结肠癌手术,肠子至今未通,生命会终止吗
所患疾病: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72岁,一直身体不错,3个月前发现有便血现象,去医院做了胃镜,不通,医生说是结肠癌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去了温州看了,做了两次手术,第一次后4天,肚子涨到不行,后来疤裂了,流了不少血,就被推去做了第二个手术,手术至今肠子还未通,已经一个星期了吧,一吃东西就吐,不吃东西也会吐,四肢无力,无法进食将近半个月了,人日益消瘦,现在没吃,呕的液体是苦的,医生说是胆汁,问他这么办,他没讲什么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寻求一个实在的办法,老人经不起路途的折腾,手头的钱也比较紧张,拜托了医生,谢谢你了
医生回复:&&&&&&&& 00:00
不知道是否为手术后的炎性肠梗阻,注意保守支持治疗,密切和手术医生沟通,了解病情进展
佟伟华医生尚未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也可以给医生留言(但此处不保证医生能及时给您回复)。
如果您很熟悉并信任
佟伟华 医生,或者
佟伟华 医生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您希望尽快得到
佟伟华 医生的服务,请填写您对该医生的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该医生,并尽早帮
佟伟华 医生开通网上咨询服务。 您的留言申请不仅给您带来方便,也会使更多患者受益。
直接给医生留言,请详细描述您的问题。
您的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便于医生回复后我们及时通知您。
患者 yqlizar0815 给留言
提问:做完阑尾手术23天了,可是最近到晚上肚子又憋又肿?
患者 poihanduytr 给留言
提问:直肠癌手术切除后,该做那些治疗?
所患疾病...
患者 seainzhm2008 给留言
提问:痔疮手术后肛门周围有两个小疙瘩要紧吗
已开通网上诊室同专业医生
该院同科室医生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未经本站授权,请勿转载本站内容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京公网安备
法务支持:北京市国汉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朝阳区建华南路17号三层307室 公司总机:010-691278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怎么治疗?
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怎么治疗?
09-08-25 &
结肠炎的主要临床症状: 本病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迁延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偶呈急性暴发,临床表现: (1)腹泻:粘液便及脓血便,轻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3)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4)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 怎样诊断结肠炎? 在日常生活中结肠炎是比较好确认,如有腹泻大便不成形、腹痛、肠鸣、便秘、粘液便及脓血便,此病刚开始服用磺胺类及抗生素药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复发后,用此药疗效甚微,应到当地医院请专科医生帮助诊断.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结合我国情况拟定3试行诊断标淮: (1)溃疡性结肠炎需先排除细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结肠炎等病因明确的结肠炎. (2)具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液等典型的临床表现,至少有结肠镜&X光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 (3)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或X光表现或粘膜活检组织学表现。 结肠炎的临床分型 结肠炎的临床分型有利于治疗和判断预后,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过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轻度型:最多见、起病慢、症状轻、轻度腹泻,每天少于4次,并与便秘交替,便中不含或仅有少量血液粘液无全身症状,病变多局限在直肠和乙状结肠,血况正常。 (2)中度型: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腹泻每天多于4次,并有轻度全身症状。 (3)重度型:有发热、倦怠、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腹泻每天多于6次,血便或粘液脓血便。 (4)暴发型:少见。 慢性肠炎的中医分型 中医认识: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本人经过20余年临床经验和众多专家共同努力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独特中医分型论治,因此在临床中取得奇特疗效,从而对治愈结肠炎及预防结肠癌有一定作用。 (1)腹泻型:泄泻、大便不成型、腹痛、便血、粘液便、脓血便、肠鸣及排便不畅、不尽、里急后重,伴有消瘦、全身乏力、恶寒、头昏等症。(此型最易治疗,一般20-60天可根治) (2)便秘型:大便秘结,如羊屎样,排便不畅、不尽,甚则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有一部分患者原有长期腹泻史,伴有腹痛、消瘦、口干、腹胀贫血等症,易恶变。(治疗一般30-60天) (3)腹泻便秘交替型:大便时干时稀、时有粘液、便血,伴有腹痛、腹胀等症。(治疗一般20-60天) 怎样从根本上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某些病原体感染、遗传基因及精神因素有关,大多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尤其是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十分痛苦,这些症状不是通过调理脾胃、健脾益肠就能解决的,而应寒热通补、健脾和中、燮理阴阳,就能从根本上治疗肠炎。 山东患者刘某,腹痛腹泻5年,服用过很多中西药物,开始见效,越用效果越差,有的药服用时减轻,停药后复发。就诊时患者腹泻加重,大便带粘液,每天5-6次,里急后重,大便后肛门有灼热感,饮食尚好,但吃饭后就得去厕所,行动稍有迟缓,大便就不能控制,身体逐渐消瘦,全身无力。舌质红,苔白腻,脉弱。根据病情,用健脾祛湿、寒热通补法治疗,服药15剂后,大便次数减少,每天3次,但仍有粘液,不成形,在原方基础上用补肾药,用服15剂,大便基本上恢复正常。患者以为完全好了,没巩固治疗,但因饮食不节而病情复发,大便日3-4次,病症基本同前,但反应较轻,仍用原方加炒薏米30g,继服15剂,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再服15剂,完全恢复正常,至今未再复发。 结肠炎的治疗用药,关健是在组方,大便次数多不一定就用补药,要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健脾和中和通补通用相结合,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扶正就是治本,祛邪就是要消除炎症,这样效果才能更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管状腺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