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发作如何用药

痛风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痛风的治疗方法,治疗痛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痛风应该吃什么药。
日更新浏览数:420651收藏数:67080
药物治疗治疗目的在于:(1)用抗炎药物终止急性发作;(2)每天预防性应用秋水仙碱以防止反复急性发作(若发作频繁);(3)通过降低体液内盐浓度,预防单钠尿酸盐结晶进一步沉积和消除已经存在的石。预防性保护措施应针对两个方面,即防止骨,关节软骨侵蚀造成的残疾和防止。特殊疗法应根据本病所处不同时期及病情轻重选用。应治疗同时存在的,及。1.一般处理 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1g/(kg&d)左右。不进高嘌呤食物(动物心、肝、肾,沙丁鱼等),严格戒酒,避免诱发因素。鼓励水,使尿量在2000ml/d以上。当尿H 浓度在1000nmol/L(pH值6.0以下)时,宜服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1~2g,3次/d,使尿H 浓度维持在630.9~316.3nmol/L(pH值6.2~6.5)为宜。若晨尿呈酸性时,晚上加服乙酰唑胺250mg,可使尿保持碱性,增加尿酸溶解度,防止形成。同时,不应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和等。2.急性关节炎期的治疗 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持续至缓解后72h左右方可逐渐活动。应尽早应用下列药物控制关节炎,缓解症状。(1)秋水仙碱:对控制具显著性疗效,当为首选。一般于服药后6~12h症状减轻,24~48h约90%以上的患者可得到缓解。常规剂量为每小时0.5mg或每2小时给1mg口服,直至症状缓解或出现等肠道副作用或虽用至最大剂量6mg而病情尚无改善时,则应停用。注射秋水仙碱能迅速奏效,胃肠道副作用少。用法:秋水仙碱2mg,溶于10ml生理盐水,缓慢注射(注射时间不短于5min),如病情需要,隔6h后可再给予1mg,一般24h总剂量应控制在3mg以内。但应注意:如果静脉注射时药液外漏,则可引起,应严加防范。此外,秋水仙碱除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外,尚可导致、肝细胞损害、、精神、上行性、等。因此,原有骨髓抑制及有肝、肾功能损害患者剂量应减半,并密切观察。血者禁用。(2)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对不能耐受秋水仙碱的患者尤为适用。此类药物与秋水仙碱合用可增强止痛效果,但应在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常用的药物有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萘普生、布洛芬、保泰松和羟布宗等。其中以吲哚美辛应用最广。本类药物一般在开始治疗时给予接近最大剂量,以达最大程 度地控制急性症状,然后,在症状缓解时逐渐减量。①吲哚美辛:开始剂量为50mg,每6小时1次,症状减轻后逐渐减至25mg,2~3次/d。此药可有胃肠道刺激、水钠潴留、、等副作用,有活动性症者禁用。②布洛芬:常用剂量为0.2~0.4g,2~3次/d,通常2~3天内可控制症状,该药副作用较小,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及肝转氨酶升高,应加以注意。③保泰松或羟布宗:初始剂量为0.2~0.4g,以后每4~6小时 0.1g。症状好转后减为0.1g,3次/d。该药可引起及水钠潴留,偶有白细胞及。有活动性病及者忌用。④吡罗昔康(炎痛喜康):作用时间长,20mg/d,一次顿服。偶有胃肠道反应。长期用药应注意周围血和肝、肾功能。⑤萘普生:抗炎镇痛作用较强,而胃肠道反应较轻,口服0.25g,2~3次/d。(3)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具有迅速缓解作用,但停药后容易复发,且长期应用易致、高血压等并发症,故不宜长期应用。仅对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无效、不能耐受或有禁忌证者,可考虑短期使用。一般用泼尼松(强的松)片10mg,3次/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以免复发。(4)抽吸关节和液,随后注入皮质类固醇酯也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根据受累关节的大小,注入强的松龙叔丁乙酯10~50mg。ACTH80u单剂量肌内注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静脉用秋水仙碱一样,特别适用于术后不能服药的痛风发作的病人。多关节发作时,也可短期应用强的松,如20~30mg/d。偶尔需联合应用几种药物治疗痛风急性发作。(5)除特殊疗法外,还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摄入液体,防止和减酸盐在内的沉积。病人宜进软食。为了控制,有时需要可待因30~60mg。夹板固定炎症部位也有帮助。降低盐浓度的药物,必须待急性症状完全控制之后应用。3.间歇及慢性期的治疗 虽经上述治疗但症状仍不宜控制、反复发作者,可用小剂量秋水仙碱维持治疗,方法:0.5~1.0mg/d,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秋水仙碱对骨髓的可能抑制作用和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合理应用具有抑制尿酸合成与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控制,使酸水平维持在360 &mol/L(6mg/dl)以下。这两类药物均无抗炎、止痛作用,通常依据患者的肾功能及24h尿尿酸排泄量进行选择。如果肾功能正常、24h尿尿酸排泄量小于3.75mmol者,可选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肾功能减退、24h尿尿酸排泄量大于3.75mmol者,则应应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主要有别嘌呤醇,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它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不能氧化为尿酸。因而可迅速降低浓度,减少痛风石及尿酸性结石的形成。若合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可加快血尿酸水平的下降,并动员沉积在组织中的尿酸盐,溶解痛风石。常用剂量为100mg,2~4次/d。病情需要时可增至200mg,3次/d。直至血尿酸浓度降至360&mol/L(6mg/dl)后,逐渐减量。用药初期可能会因血尿酸转移性增多而诱发急性关节炎发作,此时可加用秋水仙碱治疗。少数患者使用本药可发生综合征,表现为发热、过敏性皮疹、、腹泻、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应提高警惕,一般经停药和对症治疗均可恢复。个别患者可发生严重的上皮组织中毒性溶解、急性脉管炎、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等,甚至大面积的肝坏死,病情危重,应积极抢救治疗。通常副作用多见于有肾功能不全者。因此,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剂量应酌情减少并密切观察。此外,老年患者使用此药也应谨慎。(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此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尿尿酸排泄而降低血尿酸水平。适用于肾功能正常、每天尿酸排泄量不高的患者。对于24h尿尿酸排泄量大于3.57mmol(600mg)或已有尿酸性结石形成者,应用此类药有可能造成尿路梗死或促进尿酸性结石的形成,故不宜使用。为避免用药后因尿中尿酸排泄量急剧增多而引起肾脏损害及,故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同时应口服碳酸氢钠3~6g/d,以碱化尿液;并多饮水,保持尿量在2000ml/d以上。某些药物如噻嗪类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烟酸等,可抑制尿酸的排泄,应避免同时使用。①丙磺舒(羧苯磺胺):初始剂量为0.25g,2次/d,2周后逐渐增至0.5g,3次/d。最大剂量不应超过2g/d。约有5%的患者可发生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②磺吡酮(苯磺唑酮):为保泰松的衍生物。其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较丙磺舒强,副作用亦相对较少。与丙磺舒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初始剂量一般为50mg,2次/d,渐增至100mg,3次/d,最大剂量为600mg/d。该药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溃疡病患者慎用。③苯溴马隆:具有较强的利尿酸作用。常用剂量为25~100mg,1次/d。副作用轻微,少有皮疹、发热和胃肠道反应。(3)辅助疗法: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摄入大量液体,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结石患者更应如此。服用碳酸氢钠或柠檬酸三钠5g,每日3次,使尿液碱化。临睡前服用乙酰唑胺50mg,能有效碱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过碱化,因为这可能促进草酸钙结晶沉积。因为药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所以通常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风静止期应设法减轻病人的体重。正常区域的巨大痛风石可以手术切除,其他的痛风石均应通过适当的降低血尿酸治疗缓慢地解决。为使肾结石崩解可考虑使用体外超声波碎石术。4.并发的治疗 由尿酸性所致者,应立即给予乙酰唑胺500mg,其后为250mg,3次/d。同时,静脉补充足够的水分,适量滴注1.25%碳酸氢钠液。为增加尿量,可静注呋塞米40~100mg。此外,应尽早给予别嘌醇,初始剂量为8mg/(kg&d),3~4天减为100~300mg/d。血和肌酐升高显著者,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肾盂或尿酸性结石所致也可引起急性,除使用别嘌醇和碱化尿液外,可先行经皮肾造口术,以缓解尿路梗阻,待病情稳定后再去除。5.饮食控制 减少外源性嘌呤来源,避免食入含嘌呤的饮食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肉类、豌豆等;防止过胖,一般不主张饮酒,提倡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痛风参考食谱:根据嘌呤含量,将食物分为低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25mg)、中等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25~150mg)、高嘌呤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150mg)3类。但这只是个原则性估计,在临床实践中需按实际情况作必要的调整。中药治疗:中医治疗之湿阻型此类型的痛风主要症状有关节红肿,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更难下床活动,日轻夜重,红苔黄、脉滑数。治以清热除湿,通络,宣痹汤加减。防己、杏仁、连翘、蚕沙、赤小豆、姜黄、秦艽各10克,滑石、海桐皮、灵仙、泽泻各15克,山栀、半夏各6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虎杖20克。中医治疗痛风之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僵硬,有痛风石,自觉,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脉濡而小数,治以健祛湿,泄浊通络,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中医治疗痛风之肝肾亏虚型痛风日久,畸形,不可屈伸,重着疼痛,,肢体活动不便,遇劳遇冷加重,时有,喜暖,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数或沉细,治以补益肝肾,除湿通络,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防风、川芎各10克,秦艽、当归、生地、白芍、杜仲、川牛膝、茯苓、鸡血藤各15克,细辛3克,肉桂、人参各5克,甘草6克,寄生20克。中医治疗痛风之寒阻型寒湿痹阻型痛风的症状主要有肢体剧烈,红肿不甚,得热则减,关节曲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红苔白,脉弦紧。治以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乌头汤加减。川乌头、麻黄各6克,黄芪20克,炒白芍、鸡血藤、当归、生苡米各15克,甘草9克,桂枝5克,细辛3克,土茯苓30克,生姜3片。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痛风治疗文章
厂家:河南双鹤华利药业有限公司
厂家: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厂家: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厂家:青海绿色药业有限公司
厂家:沈阳绿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厂家: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
好评医院医生
相关医学指南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亚太风湿病学联盟协会(APLAR,Asia Pacific League of Associations for Rheumatology)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张卓莉
国外风湿免疫科相关专家小组痛风患者合理用药常识知多少_好大夫在线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彩虹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痛风患者合理用药常识知多少(转载)
风湿界 风湿界&&痛风是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因体内嘌呤代谢异常,血中的嘌呤代谢产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往往因过多进食水产品等含嘌呤高的食物而诱发。痛风与糖尿病一样是“终生疾病”。很多痛风患者不知道如何用药,出现用药误区,不仅没有缓解痛风,反而病情会因此加重。在痛风患病率越来越高的今天,掌握好抗痛风药的用法越显必要。1、常用于治疗痛风的西药有哪些?常用于治疗痛风的西药有:(1)别嘌呤醇。它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生成而有抗痛风作用;可防止肾中形成尿酸结石。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2)非布司他。40年来首个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新药,作用机制新颖,是一种全新高效的非嘌呤类的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3)丙磺舒。它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促进其排泄。用法为每次0.25克,每日2次,1周后增为每次0.5克,每日2次。此药不良反应较少,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治疗初期可使症状加重。(4)苯溴马隆。此药能抑制肾近曲管重吸收尿酸,服药后24小时血中尿酸浓度下降35%左右,不良反应较少,个别见粒细胞下降。用法为每次40毫克,1日1次,渐增到每次80毫克,连用3~6个月。注意,此药不宜与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同服,以免减低本药疗效。2、怎样使用别嘌呤醇?别嘌呤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的生成而有抗痛风作用,并可防止肾中形成尿酸结石。此药常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尿酸性肾病,用法为每次0.1克,每日1~3次(逐渐加量),一般口服24~48小时后血尿酸开始降低,2~4周下降最明显。肾功能不全者要减量,通常为每天0.1克。该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如皮疹、粒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胃肠道反应。服药期间要多饮水,并碱化尿液,如口服小苏打片(碳酸氢钠片)。用药初期可诱发痛风症状,可结合秋水仙碱以预防。一般来讲,这些不良反应较少见。3、怎样使用非布司他?非布司他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口服推荐剂量为40 mg或80 mg,每日一次。轻中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改变剂量。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和一过性的,最常见的是肝功能异常,还有腹泻、恶心,皮疹及关节痛。4、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秋水仙碱?通常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或者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使用秋水仙碱。一般0.5~1毫克,每1~2小时1次,6~12小时大多症状减轻,每天一般用3~5毫克,总量不超过6毫克。症状减轻后改为1~1.5毫克/天,用5~7天。如果口服出现较剧烈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明显,可以改用静脉注射,即用生理盐水20毫升+秋水仙碱1毫克,缓慢静脉推注,注意药物不要外漏。由于其还有骨髓抑制、肝细胞坏死及神经系统毒性、精子减少、脱发及伸舌样白痴等不良反应,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的用量应因人而异,老年人、肝肾功能受损者,适于小剂量用药。秋水仙碱静脉注射应慎用,以免导致骨髓抑制、肝坏死、肾衰竭、低血压和癫痫发作,甚至死亡。5、什么情况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如甲基强的松龙,这类药物属甾体类药物,是治疗痛风的非常用药物,只有在严重急性痛风发作伴有较重全身症状,而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治疗无效或患者不能耐受时才使用。由于糖皮质激素减量或撤药后易发生“反跳”,因此,最好同时应用维持量秋水仙碱或消炎痛等5~7天。6、使用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有什么讲究?非甾体类抗炎药一直作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其疗效是肯定的,但其对胃肠道和肾脏的影响不小。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有消化不良、出血、糜烂和溃疡。肾脏方面可能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以及肾乳头坏死。因此,对于这类药物的使用要注意,一是疗程要短,用量不宜过大,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二是注意服法,口服药可在进食同时或饭后立即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三是有过敏反应、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胃出血、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炎症性肠病和严重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7、痛风性关节炎能否使用止痛贴膏?对于痛风性关节炎,一般的止痛贴膏并无效果,而且止痛贴膏多为温热性的,只对少数表现为寒性疼痛的痛风可能有一定疗效。而绝大多数痛风发作时表现为红、肿、热、痛特征明显的“火热”性质,通常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膏药外敷会有较好的消肿、止痛的作用。8、痛风性关节炎能否采用局部封闭止痛?对于出现个别大关节疼痛剧烈,而口服药物疗效不明显时,可以采用激素局部封闭。对于关节腔有积液者,宜先抽液再注射药物封闭。9、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如何联合用药?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首选秋水仙碱口服,必要时可改以静脉使用。同时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作用的膏药外敷(如果皮肤不慎破溃则不宜采用)。结合多饮水、口服或静滴小苏打。可以配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一般不使用排尿酸或抑制尿酸的药物,以防加重痛风或诱发转移性痛风。如果多关节疼痛,或全身症状明显,如出现持续高热,可以结合糖皮质激素应用。10、痛风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如何用药?痛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降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某些药物对血尿酸的影响,如果使用不当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1)适宜使用的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如科索亚、海捷亚、代文等是痛风合并高血压患者良好的降压药物,它不仅有可靠的降压效果,而且有抑制肾小管尿酸重吸收的作用,从而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又可降低血尿酸,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故可作为痛风伴高血压的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2)不宜使用的降压药物: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利尿酸、速尿、氨苯蝶啶、安体舒通等均可降低尿酸的排泄,甚至使血尿酸明显升高而导致关节炎发作,故不宜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使肾血流量减少,不利于尿酸的排泄,也不宜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口服后,约 40%患者出现血尿酸轻至中度升高,老年患者血尿酸升高的发生率可达70%以上;对痛风合并高血压者,卡托普利等药应慎用,对接受卡托普利治疗的患者要监测血尿酸变化,如有明显升高,应改用其他降压药物,以免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的治疗要做到合理的饮食控制;充足的水分摄入;规律生活制度;适当的体育活动;有效的药物治疗;定期的健康检查。当然在用药治疗痛风期间,也要避免进入用药误区。比如痛风急性发作时用大量抗生素;急性发作时单用降尿酸药治疗;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一旦尿酸增高就服降尿酸药 ;肾损害者仍继续使用排尿酸药等,这些都是错误的用药方法,希望引起痛风患者的警惕。
发表于: 10:11
王彩虹大夫的信息
王彩虹大夫电话咨询
王彩虹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王彩虹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王彩虹大夫提问
王彩虹的咨询范围: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痛风、高血压待查、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痛风发作期如何正确用药_健康资讯_就医160网_网上预约挂号统一平台
当前位置:
下载就医160 APP
账号登陆:或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就医160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客服电话 400-11-91160商务联系
|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经营性-
Copyright (C)2005-,深圳市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请输入手机号码和密码直接登录
手机号码:
登录密码: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
请验证手机号码,验证成功后即可预约
手机号码:
短信验证码:
订阅号:ZX91160
就医160 APP
预约挂号 随时随地总共53994条微博动态微博: 3&小时前&: 3&小时前&: 5&小时前&: 6&小时前&: 7&小时前&: 昨天&10:52&: 昨天&09:06&: 昨天&08:35&: 前天&11:36&: 前天&10:27&: 前天&08:23&: 前天&08:22&: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3&小时前&: 5&小时前&: 5&小时前&: 7&小时前&: 昨天&14:38&: 昨天&09:50&: 昨天&08:35&: 昨天&08:08&: 前天&10:32&: 前天&09:53&: 前天&08:23&: 前天&08:22&: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3&天前&
查看: 798|回复: 6
痛风发作 用药不可莽撞
痛风发作 用药不可莽撞
& && &痛风急性发作时,很多患者首先想到的是用大剂量抗生素来消炎,结果适得其反。因为,痛风属于无菌性炎症,抗生素不但没有用武之地,而且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延长病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根据病情也可选服消炎痛、芬必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以起到止痛抗炎的作用。症状严重者,可短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炎症得到控制后,可服用降尿酸药,把尿酸降至正常水平。但选用降尿酸药物是有讲究的。降尿酸药有两大类:排尿酸药和抑制尿酸合成药。对这两类药如何选用?在用药前,应检测患者肾功能和化验尿液,根据肾功能和24小时尿液尿酸总排出量来决定。如肾功能良好,尿酸排出量低于4.8毫摩尔/升,宜选用排尿酸药,苯溴马龙、羧苯磺胺和磺吡酮三种,它们的作用是促使尿酸从尿液中排出。其中苯溴马龙毒性最轻微,一般每天早餐后一次口服50毫克,并要多饮水,再加服小苏打片,每次1克,每日3次。
  已发生尿酸性肾结石的患者不宜使用排尿酸药。患者肾功能减退,尿酸排出量高于4.8毫摩尔/升,宜服用抑制尿酸合成药,只有别嘌醇一种,一般每次口服一日3次,每次0.1克。对血尿酸显著增高且痛风石较大的患者,可考虑联合服用排尿酸药和抑制尿酸合成药。在用药前后应定期作酸碱平衡、血和尿PH值、肝肾功能及血和尿的尿酸水平等检测,使尿液PH值维持在6.2~6.8。
  有不少患者心急,想把血液中的尿酸尽快降到正常水平,大量服药,这样反而加剧了痛风的发作。这是因为血尿酸骤然降低后,可导致已经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不溶性尿酸盐物结晶脱落下来,引发痛风性关节炎,也叫转移性关节炎。因此,服用降尿酸药最好从小剂量开始,再逐渐增加到足量。
  心肾功能正常者,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可适当加服碳酸氢钠,每星期2~3次,每次2~3片,以中和尿液中的尿酸。由于抗痛风药对神经、消化、造血、内分泌系统会有不良反应,严重的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骨髓增生低下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儿童及哺乳妇女及孕妇不要服用。对磺胺类药过敏的患者不要服用羧苯磺胺。此外,维生素B1、维生素C、速尿、吡嗪酰胺、水杨酸盐类等药,痛风患者也要慎用。
文/第二炮兵总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朝军
有赞赏的吗?(^з^)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主题: 269, 订阅: 102
打赏列表共打赏了0次
还木有人打赏~
签到天数: 1308 天[LV.10]以坛为家III
匿名者是站长?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学习了。。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在我们医院每个月查处方时,也见过医生给痛风患者开青霉素的。最后还是根据痛风指南来点评处方
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痛风发作 用药不可莽撞
文/第二炮兵总医院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朝军
签到天数: 28 天[LV.4]偶尔看看III
签到天数: 326 天[LV.8]以坛为家I
记住数据很重要 4.8mmol/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