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打针的快感,请问这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病吗?

文/Carrie Arnold
编辑/游识猷
许多人的问题是锻炼不足,还有一部分人的问题是锻炼成瘾。运动是件好事,但当热情变成上瘾时,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在美国,每五个人里只有一个达到了每天的最低锻炼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谈过度锻炼,似乎是有些小题大做了。但是在加州圣巴巴拉市,菲尔丁研究院(Fielding Graduate University)的临床心理学家玛丽莲&弗赖穆斯(Marilyn Freimuth)却告诫我们不要为这个表象所蒙骗。&锻炼成瘾可以占据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这样的人身体受了伤,脑子却还成天想着锻炼。但是由于我们的文化很重视身体活动,使得这个问题很容易受到忽视。&
不锻炼,毋宁死?
在2015年的著作《锻炼成瘾的真相:了解以瘦为美的黑暗面》(The Truth About Exercise Addiction: Understanding the Dark Side of Thinspiration)中,作者凯瑟琳&施赖伯(Katherine Schreiber)和杰克森维尔大学(Jacksonville University)的运动机能学教授希瑟&奥桑布拉(Heather Hausenblas)写道:&对锻炼成瘾者来说,身体活动既是一种应对机制,又是一种强迫行为,他们感觉不锻炼就活不下去。&
平常人在锻炼之后,身体和精神都会变得好一些,而对锻炼成瘾者来说,这个愉悦的感受要比普通人高出许多,就像赌徒和性瘾者一样。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锻炼者,只要成瘾,就会在锻炼时产生强烈的快感,使他们下一次练得更多。长此以往,他们的人生就会被跑步机拴住,并由此产生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 疲惫、过劳损伤(如应力性骨折、肌肉拉伤和肌腱炎)、长期感染、电解质紊乱、心血管问题和情绪低落(最后这点实在矛盾)。
锻炼成瘾者每天锻炼往往超过1小时30分钟,而且即使伤痛也不会停止。(图片来源:theconversation.tv)
要观察这个现象,只要看看奥运选手的生活就行了。今年5月刊登在《行为成瘾杂志》(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越是精英的运动员,锻炼成瘾就越是严重。南加州医科大学的内科教授蒂姆&布鲁尔顿(Tim Brewerton)也认同这个说法。&我们崇拜奥运选手如同神明,我们给了他们许多赞赏和关注,可我们要是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说到这里时越来越沉默,&我认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某种类型的锻炼成瘾--这促使他们年复一年地训练,从不间断。&
锻炼成瘾 与饮食失调
有一件事使锻炼成瘾成为了一个棘手的研究对象,那就是 它和饮食失调之间有着复杂联系。比如说,19世纪的医生在治疗患有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一种饮食失调,症状是绝食和持续减重)的年轻女子时,就常常发现这些患者极度烦躁不安,需要不停走动。1984年,一组医生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撰文指出,那些对跑步十分热衷的男性、也就是那些&视跑步为义务&的人,和患有厌食症的年轻女性有着许多相同的心理特质,比如也追求完美、也容易抑郁,只是程度较浅而已。
&我还不够好&,这是厌食症患者的普遍心理症结。它也发生在运动过度的人身上。
布鲁尔顿指出,锻炼成瘾者和对其他随便什么东西成瘾的人之间有一个潜在的区别:锻炼成瘾者虽然有成瘾行为,但同时几乎会规避一切其他风险。他们不是那种会在聚会上喝得烂醉、或者在城市的可疑角落吸食毒品的人。此外,他们的成瘾行为还会招来许多正面的社会强化,而这又会使他们越发追求完美。弗赖穆斯指出,一个喜欢锻炼的人,总是会因为自律而受到周围人的赞扬,很少有人会告诫他锻炼太多了。神经科学家已经在饮食失调者的脑子里找到了更改的奖赏通道,它们使自我惩罚的行为(比如绝食和过度训练)反而产生了满足感。
上瘾=堕落?不,运动成瘾的往往是那些&自律者&。
当研究者在没有饮食失调的个人身上寻找锻炼成瘾症状时,他们发现很难找到。这使得一些研究饮食失调的专家认为,锻炼成瘾只会和饮食失调一同出现。作为证据,他们指出有越来越多的奥运选手披露自己患有饮食失调。2009年国际奥委会的一份报告表示,奥运选手中的饮食失调患者高达31%,而普通人当中这个比例只有13%。南丹麦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米娅&利希登斯坦(Mia Lichtenstein)和同事指出:&饮食失调和锻炼成瘾常常同时出现,但是只有饮食失调被视作一种疾病。&她们的研究于今年三月份发表。
没得吃,所以运动成了精神支柱
在布鲁尔顿看来,这个结论并不出乎意料,他举了跑轮上的小鼠作为例证。小鼠并不理解燃烧卡路里或为比基尼塑身的概念,它们奔跑纯粹是为了好玩。如果减少它们的食物供应,就会发生一个有趣的现象:它们并没有因为少吃而变得懒散,而是跑得更勤快了--食物的缺乏反而增加了锻炼的乐趣。它们在奔跑后非但不觉得糟糕,反而感到舒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觉醒的每一分钟都会在跑轮上度过,许多直接在奔跑时倒下死了。
你没瞎,这是一只猫。
布鲁尔顿指出,这种超负荷奔跑和有限食物的组合是对厌食症的绝佳模拟。治疗厌食症的专业人士也表示,有的病人已经饿到器官停止工作,但每天仍然要去几次健身房。这使她们产生了一种身份认同、一种使命感,她们因此感觉良好,也更能够应对抑郁和焦虑。
弗赖穆斯指出,还有一个原因使我们很难找到不带饮食失调的锻炼成瘾者,那就是锻炼成瘾并没有公认的定义。翻阅研究文献,你会发现研究者用来描述它的词语各不相同,有&强迫性锻炼&、&病理性锻炼&、&过度锻炼&、&锻炼依赖&、&义务性锻炼&和&问题性锻炼&等等。心理学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中也不见它的定义,其中唯一收入的成瘾行为是赌博。施赖伯和奥桑布拉表示:&成瘾比强迫更重一步,因为它们具有耐受的特征,也就是说,成瘾者需要越来越多地摄入某种药物、开展某种行为,才能够达到最初的那种满足的效果。&
这是一种强迫症吗?
在今年五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布鲁尔顿和同事设法判断了过多锻炼 究竟是成瘾还是强迫行为。他表示,弄清这一点&不仅是一个词汇问题。成瘾和强迫行为的治疗方法是很不一样的。&将过度锻炼作为成瘾来治疗,可能就需要患者完全停止锻炼,或参加几个12步治疗组;而将它作为强迫行为来治疗,就需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患者对于锻炼的态度。他指出:&有些饮食和锻炼失调的治疗项目已经开始将锻炼与改善营养相结合,同时还要发掘这个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问题。&而如果饮食失调患者对锻炼有瘾,这类项目可能就危险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过度锻炼既是成瘾,又是强迫行为。
他们在研究中调查了近1500名对象(608名男性和885名女性,年龄在18至79岁之间),使用了所有能找到的用来评估锻炼失调的问卷,还专门开展了几项针对饮食失调与精神健康的调查。结果发现了两类锻炼成瘾,一类是 初级锻炼成瘾(primary exercise addiction),它不伴有饮食失调,在男性身上较为多见;另一类是 次级锻炼成瘾(secondary exercise addiction),它和饮食失调一同出现,在女性身上较为多见。他们发现前者起来像是典型的成瘾,而后者和强迫行为有更多相似之处。
布鲁尔顿表示,不论男女,都同样可能在自身与锻炼的关系上出现问题。主要的区别在于,女性更容易在锻炼成瘾的同时出现饮食失调。最初对运动或身体活动的爱好(研究者称之为&和谐的热情&,意指某人的行为与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和谐共存)越过界限,成为了 一股强迫的热情,人的行为变得僵化,对运动也过分地投入--这是《行为成瘾杂志》(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的一项研究做出的总结。
&至少一开始,成瘾者对自己培养的瘾是很热情的,但是渐渐地,就不再&好玩&了。&布鲁尔顿说道,&热情和成瘾是同一条连续带上的两截。赌徒一开始都是喜欢赌博的&&直到他们不再喜欢,也照赌不误。&
每周快走2小时30分钟/或慢跑1小时15分钟/或其他相等强度的其他有氧运动);
外加每周至少两次力量训练,锻炼全身主要肌肉(胸部,腹部,背部,肩部,手臂,臀部,腿部)。
--连这个标准都没达到的就不要瞎担心了。人家都运动过度你动都不动?你是不是废了??
健康朝九晚五
ID:Health_Guokr
不吃主食能减肥吗?
局部减脂有可能吗?
关注健康朝九晚五并回复【减肥】
来获取答案吧~
本文由 Nautilus 授权果壳网(guokr.com)编译发表,严禁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
动起来啊大家!!
(C) 2016 中国民生新闻网 (民生/声头条) www.zgmsnews.com www.zgmsnews.cn
电话: 010-35765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二环财富西环大厦玩游戏杀人有快感是不是轻微精神病啊?我听说玩游戏对骂然后杀杀就感觉心理很舒服。是属于轻微精神病。_百度知道
玩游戏杀人有快感是不是轻微精神病啊?我听说玩游戏对骂然后杀杀就感觉心理很舒服。是属于轻微精神病。
输了就愤怒什么的。。。砸键盘鼠标。。。为什么一个游戏而已。我偶尔也有看到网吧一些人杀人大叫边杀边骂。。然后被杀时。就在网吧个人碎碎骂人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开始不是,但时间久了,就说不清了~~
现实生活不如意,寂寞空虚冷,被欺负了。。到游戏里寻找自信。。不是神经病,,,
开始不是。时间常了就有点病态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13部电影,看精神病学与电影艺术的爱恨纠葛
导读:一个好的导演也需要是一名精神分析学家
电影与精神疾病诊疗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起源于同时代,并且有很多共同的理念。
电影中常常对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以及精神科医师存在一些误解,精神科医师对于电影中这类情节颇有微词,但是电影作为最有说服力的艺术形式,对于我们了解精神疾病及其隐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精神疾病的社会观念体现在了电影中对其症状的描述和治疗的情节中,并且这种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来扒一扒不同时代的13部经典电影,看精神病学与电影艺术是怎样相互联系又互相影响。
1. M就是凶手(1931)
电影一直青睐犯罪故事,有暴力表现的精神疾病尤其受欢迎。虽然不是第一部描述连环杀手的电影,M就是凶手却是同时代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将这个主题认真对待的电影。
“M”代表“murder”(凶手)--一个儿童杀手,他令人震惊犯罪意外将警察的注意力转向了柏林的黑社会,为了保护经济利益,城市的黑社会组织联合抓获了凶手并在私设法庭审判他。当切换到杀手视角时,罪恶的行为在影片最后一幕有了激进的支点,让人深思。
他向陪审团发出了真诚的呼唤:“难道我没有被诅咒吗?这火,这声音,这痛苦?“在屏幕上一个短暂的时刻,他成为了一个令人同情的,因为自己不能压抑的冲动而饱受折磨的受害者。
这种表现手法在我们这个时代并不多见,何况在80年前。而精神病人的犯罪是否应当和普通人接受一样的法律制裁成为一个伦理问题。
“一个好的导演也需要是一名精神分析学家,”M就是凶手的德国导演 Fritz Lang 说,他为准备这部电影,采访了治疗过杀人凶手的精神科医师和其他医务工作者。
2. 煤气灯 (1944)
电影和精神病学的关系并不是单向流动的。有时候,电影里的情节会引导启发精神科医师。著名的例子是1940年的惊悚电影《煤气灯》,在这部电影中,一个看起来有骑士风范的老男人娶了一名出身孤儿的女歌手。
事实上,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丈夫试图通过通过微妙的影响和感性的欺骗让女歌手相信自己的精神不稳定(调暗灯光,在房间里移动物体),而窃取妻子的继承权。他的做法最终引起妻子出现了精神不稳定的症状。
近年来,“煤油灯效应“开始受到关注,用来解释那些由于权力关系引起的功能失调,即一方使用压力来使另一方怀疑自己内在价值,来影响另一方的判断。
在1981年发表的一篇关于精神分析的综述中,“煤油灯效应”被描述为一种受害者用来对抗内在冲动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一效应在从家暴到反恐审讯的各种案例中被广泛引用。
3. 日落大道(1950)
Norma Desmond是默片时代的过气明星,他生活在破旧的好莱坞山豪宅里,谋划着不太可能发生的在有声片时代重回影坛。他动摇在对前途空想的乐观与自杀观念之中,而成为了对妄想症研究的极好的案例。
“游行队伍早已从她身边经过,她却仍然自豪地挥舞着双手”,剧中人物Joe Gillis说,在剧中他是一个勤奋的年轻编剧,应邀写一个剧本让Norma重回巅峰。两人之间进入到一段相互利用的关系中:Norma想作为明星被人喜爱,她相信自己仍被人喜爱,而 Joe想借助Norma的钱摆脱自己事业上的失败。
而作为奥地利移民的导演的Billy Wilder对此剧有着比主要角色更加广泛的目标。他将分享妄想(shared delusion)定义为,好莱坞机器得以运转的燃料,将源源不断的潜在明星吃进去又吐出来。对于那些运气不够而未体会到成功滋味的人,等待他们的是破碎的自我欺骗的灰飞烟灭。
4. 惊魂记(1960)
很少有导演像Alfred Hitchcock这样乐意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如此多的心理学元素。他的作品中包含强迫观念、盗窃癖、窥淫癖等,Hitchcock是将弗洛伊德的理论世界级的传播者。
《惊魂记》是他职业生涯晚期的成功代表作。这部电影的主角是Norman Bates,在他普通的外表下掩藏着幼年时家庭问题、压抑的记忆以及分离的暴力行为。Norman经营者一家偏僻路边的汽车旅馆,直到一个年轻姑娘--Marion Crane,为了逃避躲避盗窃而住进这家旅馆。
这部电影最出名的情节在于令人震惊的谋杀场面,Norman穿着死去母亲的衣服闯进 Crane的浴室,这一场景毁掉了几代电影观众对于洗澡的喜爱。然而,Hitchcock选择用大受讽刺的方式作为结局--一位精神病医师的教科书上将Norman的行为诊断为多重人格障碍,这也许是最现代的医学观点。电影抓住了精神科医生被要求用临床观点解释难以理解的暴力行为的文化转型期。
5. 发条橘子 (1971)
二战后,精神疾病治疗领域发生了重大进展,比如诞生了电休克疗法(ECT)和前脑叶白质切除术,虽然是为了治疗,这些疗法却耸人听闻。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电影顺应了这一变化,比如著名电影《发条橘子》,就将精神疾病的治疗作为电影重点。
电影主人公 Alex和他的黑帮兄弟在伦敦地区猖獗犯罪,包括强奸、谋杀等一系列暴力行为。后来他的帮派设计陷害他入狱,他志愿加入一项实验,这项实验旨在通过厌恶疗法来治愈他邪恶的天性。一切进展良好,他重回社会,变得毫无防备,但是过去他伤害过的人开始对他进行了复仇。
这部电影探讨了一个经典的辩题,即Alex和他的家人是自由意志的生物还是文化与时代的产物,因为现代脑成像技术研究表明犯罪行为可能是有神经学的病因,影片提出的问题有了现实依据。
6. 飞越疯人院(1975)
飞越疯人院的主人公并没有精神疾病,他假装为精神病人是为了离开监狱进入他认为更舒适的精神病院。在他试图帮助自己的同伴参与到一场与监狱医生的斗争后,他被施以了ECT,并且最终接受了前脑叶白质切除术。
作为一部描述精神病疗法的著名电影,飞越疯人院在艺术与医疗上分别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这部电影借助精神病来隐喻社会制度的腐败,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历史上曾出现过前脑白质切除术的滥用的现象。但是电影对于社会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产生了影响,加剧了ECT的声誉受损。
一篇2009年的论文注意到,通过传播“无害的性格古怪的人,他们的行为通常被夸张地认为是精神疾病,并且接受了不恰当的治疗”这种虚构的事实,飞越疯人院增加了人们反对精神病的情绪,这可能进一步导致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
7. 安妮·霍尔(1977)
在1950年到1975年之间,投身到精神健康领域的心理学家数量增加了8倍。在20世纪70年代末,精神分析的观念路人皆知,以至于在一些不应出现的场合也可以看到人们对它侃侃而谈,比如一部重要的美国喜剧电影。这部电影最早名字叫做《快感缺失》--一个心理学术语,用来描述体验快乐能力的丧失。
《安妮·霍尔 》表面上是一个关于“男孩遇见女孩”的简单故事,但是其代表着心理学的术语开始进入日常生活用语的临界点。这是导演Woody Allen具有突破性的一部电影,电影中引用弗洛伊德的著作非常平常,在电影的开场以及对主角Alvy Singer(一个年轻男孩,他对心理医生说因为宇宙在膨胀中,所以一切都没有意义)的人物设定中都有对弗洛伊德经典论著的引用。
导演Allen在未来的几年中将精神分析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他的足记遍及当代电影和一些电视节目,这些节目中,神经质的现代都市人沉湎于流行心理学来左右自己的选择。
8. 沉默的羔羊(1991)
在经历了惊悚电影中的杀手形象被描绘地不能再邪恶的十年后,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个回归,使用精神病学的基础理论来描述这些人物角色。
这类电影中最出名的要数奥斯卡金像奖影片《沉默的羔羊》,电影描述了FBI新人 Clarice Starling追踪一名自称“水牛比尔”的取走女性受害者皮肤的杀手。
影片提出了这样的概念:水牛比尔”的犯罪是因为他性别改造手术的失败。“Billy痛恨自己的性别,这令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变性人 ”,被监禁的反社会犯罪者 Hannibal Lecter告诉Starling。
这部电影是一部将暴力犯罪归因为性别认同障碍的一部惊悚电影。而真实情况却是相反的,在2013年,仇恨犯罪的主要受害者(72%)其实是变性女性。虽然好莱坞近年来努力改变他们对于 LGBT人群的描写,错误地观念带来的影响可能需要数年才能消除。
9. 安然无恙(1995)
“你对20世纪过敏吗?“家庭主妇 Carol White在化学刺激物出现时会出现神秘症状,在她数月以来求医未果后,这则广告给了她一线希望。
但是Carol的症状到底是对于外界刺激的身体反应还是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呢?《安然无恙》的导演Todd Haynes对这部影片的灵感来自于当时媒体上出现的关于环境性疾病(也被称为“多重化学敏感”)的故事。
这种疾病的诊断存在争议,通常会被分类到其他的躯体综合征(例如,肌纤维痛,慢性疲劳综合征),这些综合征神秘的病理学和主观症状导致常常被认为是病人臆想出来的病症。
当 Carol在一家位于沙漠的精神休养所求医时,进入了另外一个死胡同,因为她被要求为自己的疾病负责并且自己医治自己。《安然无恙》并没有对Carol的病症缘由给出答案,但是提出了尖刻的问题:那些没有被常规医学医治的病人可能会在别的地方寻求慰藉。
10. 美丽心灵(2001)
虽然精神分裂症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在0.5%到1%之间,精神疾病类的电影中对其的呈现并不多。一个分析年英语电影的研究指出,这期间的电影中共有42个角色出现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电影中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描述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特别是坚持将精神分裂症描述为突然的狂暴以及杀人倾向。
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是关于数学家John Nash一生的故事,Nash最初发病是因为幻觉中的建筑,而在现实生活中,Nash像大部分精神分裂者一样,只有幻听症状。制片人着重描述了Nash与疾病斗争的过程,Nash最终极为罕见地控制了自己的症状,并且在有生之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无疑,这样的情节是感人的,但是却没有代表性,电影还营造了一种将天才与精神分裂症联系起来的神秘感。
11. 飞行家 (2004)
这是一部关于先驱航空学工程师 Howard Hughes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飞行家 》描写了这位亿万富翁奋斗成功的过程,在取得成功的同时,Hughes饱受强迫症(OCD)的折磨,他的强迫症造就了他的成功,也预示了他日后的隐退。
历史传记片经常会将一个人的行为给予过分简单化的归因,《飞行家》 也不例外,将Hughes的病因归结为童年有一个对于细菌感染过分在意而反复洗手的母亲。这种理论来源于Hughes 去世后对其进行的心理分析。
虽然早期的不利影响会影响OCD的发展,更多近期的研究数据表明大部分强迫症的原因是大脑机能的紊乱。《飞行家 》这部电影表明,医学比起好莱坞电影,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12. 忧郁症 (2011)
与精神分裂症不同,重度抑郁症虽然非常普遍却在当代电影中极少出现。原因可能是很难用电影镜头去表现一种让人难以行动的病症。电影《忧郁症》给出的答卷是,用精心制作的科幻故事作为隐喻。
在婚礼的前夜,Justine陷入了抑郁,此时 ,一个行星被发现正在急速撞向地球。当周围的人都盲目乐观相信灾难可以避免,Justine越来越深陷,她藐视自己的未婚夫,拒绝吃东西,躲到自己的房间。
当地球不可避免的灾难临近, Justine却出奇地镇静,她对这场灾难已经准备好,放弃做一些无意义的行动。影片中的理论不无科学依据:研究证明抑郁情绪的人能更好的解决社会困境。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但是其中对于精神疾病的隐喻比大多数电影更加真实。
13.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2012)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是关于一名叫Pat的躁郁症患者的故事,他生活严谨却对服药抗拒,当他遇到Tiffany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了,Tiffany刚刚失去丈夫和工作,在悲伤之中,两个人一见如故,从交流精神疾病的药品聊到见证奥运火炬的传递,从 Woody Alle的流行心理学戏谑到Big Pharma的广告语。
导演David O. Russell说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儿子与躁郁症的抗争,这部电影包含了对精神疾病体验基本的理解。在经过药物与社会支持的混合治疗后,主角们因为接受了自己的局限性而变得精神更加健康。
就像 Tiffany对Pat说的,“草率与肮脏是我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但是我喜欢这一部分,就像喜欢我其他的部分一样”。
精神病学与电影诞生于同时代,两者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Psychiatry and the Cinema 》一书的作者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写道:“即使精神病学不存在,电影艺术也会将其呈现”,对于两者的关系,套用希区柯克 (Hitchcock)的观点,电影对于精神疾病的贡献在于“传播知识以及增加它存在的必要性”。
转自:神经医学社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心理学如何解释虐待或被虐带来的快感?_百度知道
心理学如何解释虐待或被虐带来的快感?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有人拿小刀划自己的手,并流露出很享受的感觉,那么为何自虐的人会喜欢将痛感当快感?心理学上是怎么诠释这中感觉的?
在性高潮阶段若没有紧张就不可能产生快感。施虐行为也有可能出自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即由于自己存在某些缺陷或家庭不完满,借对异性采取暴行、自我折磨及至自我牺牲等行为;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资助的一个项目提供的调查数据,研究人员对美国611名居住在城市的低收入女性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受虐者只有在被虐待的情景下才能获得最大的快感。这种奇异的需求并没有伤害社会和他人,而是通过接受伤害来获得被扭曲的爱的兴奋。&从广义上说,男女都有受虐的需求。受虐可被看作为一种肌体的紧张:性本能与残酷行径之间息息相关;施虐狂是死亡本能向体外的转化,比如深爱自己。& &nbsp.弗洛伊德扩展了受虐欲的概念; & &in&nbsp、羞辱或受到其他虐待可以得到性兴奋或乐趣的人。迷信者的苦修、禁欲,要求接受形形色(敏感)色中的惩罚。& &nbsp。施虐行为也有可能出自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即由于自己存在某些缺陷或家庭不完满,借对异性采取暴行。这一切是生物的,认为种各种性行为中均包含受虐欲成分。S&nbsp.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dda144da5c64b6af40ad162d9f2d363e3e0c6a8ec8ad.jpg" />&&nbsp,使他的忍受力远远大于常人,而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如马克思,但另一半仍然具有一些优点:超过一半(54)的女性认为自己伴侣非常可靠,五分之一(21%)的女性认为自己伴侣有非常重要的优点;& &nbsp、扭捏等达到一种心理的满足。矫正受虐癖变态性行为要进行综合治疗。&&受虐癖-概述& &Furs)也有大量的受虐癖题材。女性的分娩,以发泄其性欲,并表现自己男性优越感。研究发现,心理虐待比身体虐待更成问题。大约2.3%的女性觉得自己伴侣控制欲特别强,1.2%的女性说自己的伴侣存在暴力等极端行为,但男子较多。值得说明一下的是,受虐狂在遭受痛苦的时候有一种快感。&  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她们在调查前一年时间里曾受到亲密伴侣的虐待,是破坏力量与性力量的融合;这种攻击性内驱力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均有表现,于是就出现了弗洛伊德创制的口欲期施虐欲、肛门期施虐欲。  受虐癖属于性变态范畴。把痛苦视为一种乐趣的便可称为受虐狂,就会转而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激情的性交是痛楚的。  在正常的性生活中,而且都伴随着痛楚。极端,在一定程度上仅为安于痛苦,有别于受虐狂; & &nbsp,又存在受虐行为,可看作是同一性变态的两种不同表现,而受虐欲即是指向自身的施虐欲; & 关于施虐狂的原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是本能的作用,分娩可产生具有类似性高潮的情感体验; & &nbsp,心理分析学派均认为是受虐欲的变型。  同一个体既存在施虐行为,又存在受虐行为,在性活动中残暴地虐待性对象,同时又要求性对象残暴地虐待自己,可看作是同一性变态的两种不同表现; & 然而,相当多的女性认为;  Sacher-Masoch)的名字,他的知名小说《毛皮维纳丝》(Venus&nbsp,同时又要求性对象残暴地虐待自己,成为性感源之一。&nbsp,42.8%的受访者表示,因而形成报复和反抗心理://e,是固有的女性性本能; 受虐癖指自愿使自己处于受辱或其他能引起自身痛楚的状态以获得性快感的行为(可能通过性交或非性交)。它在现代社会已成为有争议的、甚至是挑战性的心理学课题。  英文中的受虐癖「Masochism」一字来自一位十九世纪作家沙瑟·梅佐克(Leopold&von&nbsp。男性用链条绑住自己、原始的,因而形成报复和反抗心理,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自己好过一些; 轻度受虐狂可停留在幻想阶段,幻想自己遭受种种羞辱和痛苦。男女都有,在性活动中残暴地虐待性对象; &受虐癖,也就是自己遭受鞭打、捆绑; & 受虐狂又称受虐欲、受虐色情; & 更广义的受虐狂则不包括性的内容、梵高、尼采之类,专一的施虐者或受虐者是很少见的; &&nbsp。在性活动中需要性对象的咬、打、撕、拧和辱骂.baidu,虽然处于受虐待的关系中。同一个体既存在施虐行为,处于自嫌、软弱状态下迫不得已采用外力实现自己的兴奋。&&nbsp.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86de620ab17ecaa113bbe5/7af40ad162d9f2d363e3e0c6a8ec8ad.jpg" esrc="http://e.hiphotos。& &nbsp,女性的受虐是性爱的载体和伴随物,而极端的受虐是一种人格偏常。女性在异性爱中的变态表现,比性生活受虐更复杂,因而也更能说明问题。  异性爱中的受虐癖好,有人认为可能是受虐者具有一种崇高而受苦的心理需求,它可能是一种需求体验,更可能是一种人格偏好。&&受虐癖-特点和分型& & & & 强迫性神经症性受虐癖:行为是减少紧张和内疚。在受虐行为之后会有羞耻和内疚感,并试图控制冲动。但过后又不断地重复上述行为。&  精神病理性受虐癖:他们只是将疼痛或生命受到威胁的过程看成是自己性兴奋的来源。他们要继续寻求性高潮。为此不惜受到痛苦或凌辱,这也经常与施虐相联系。  女性受虐症包括两种情况:  A.使用捆绑等受虐方法是为了减少对性行为的内疚感,这种方法在心理上使她们成了无助的受害者。  B.寻求暴力的性伴侣,这种观念来源于暴力的、破碎的童年家庭生活,也可能是第一个性伴侣是施虐者,将她训练成为受虐者。、禁欲、自我贬损,以发泄其性(敏感)欲,并表现自己男性优越感; & &nbsp。要求遭受痛苦和羞辱以激起性兴奋和获得性满足、疯狂的拥抱、性蕾期施虐等概念。心理-社会学派认为,施虐者可能在生活中遭受到挫折和欺凌,或遭受过异性的拒绝和侮辱; & &nbsp、自我贬损、自我折磨及至自我牺牲等行为,心理分析学派均认为是受虐欲的变型。  女性在性和生殖角色中不仅是被动的,用绳索套着头颈才能获得手淫的快感,那是因为他怀疑自己的性欲能力; <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e.hiphotos。&nbsp,处于生与死的痛苦挣扎之中,而对分娩后的女性的感受研究又发现;&&nbsp。受虐狂是一种通过受到别人(异性)施予的痛苦和凌(敏感)辱而发泄其情欲并获得性满足的性变态。大多数具有施虐倾向的个体同时也具有受虐的愿望,它是通过自行或被人鞭打,以便自己好过一些。把痛苦视为一种乐趣的便可称为受虐狂。  更广义的受虐狂则不包括性的内容。迷信者的苦修.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7af40ad162d9f2d363e3e0c6a8ec8ad
采纳率:79%
自虐本身起不到任何作用?&nbsp。通过自虐来达到折磨对方。即使在很多时候://b?  勇敢地说出来  大多数自虐的人,哪怕是无理的,为了避免因为自己不同意而触怒别人。  有自虐心理的人,大多觉得自己全身都是缺点,而很少会表露自己的情绪。而自虐却不会这样,只是一种心理不平衡的状态,有个人母亲去世了,他责怪自己平时没有照顾好母亲,女主人如果为了让丈夫改过自新,总是采取和丈夫进行冷战或争吵的方式,却迟迟不肯离开,渐渐地因为“情感鸡肋”的折磨;  其实,我们要怎样去摆脱自虐心理呢,不要总是自寻烦恼,那么,以获得一些精神上的发泄和释放。相对于精神的自虐。  在一个男主人酗酒的家庭中  如果和男朋友分手了,也不敢正视自己,这样,自己就不会因为无奈的承诺而烦恼;那些总是被欺负的老好人,只要提出自己的意见,争取自己的权利,那么就不会再出现因为没有成就感而自卑。一个处于自虐状态的人,因为对自己不认同就对自己进行惩罚,他们也总是表现得很愿意,但是你没有时间,他们心里并不是这样想。  用一句话概括:自虐就是折磨自己。所以,有自虐心理的人,如果能放下过多的责任,有自虐心理的人很难成功:第一,心理上的自虐.jpg" esrc="http,当你解释时是不是觉得很愧疚,身体自虐更要明显一些,比如那些酗酒和嗜烟的人,都有一定的自虐倾向,在折磨自己的身体中,得到一些心灵的释放。另外,而这种甘心被耗掉的心理就是自虐,那些总是顺从别人的人,自虐心理都比较强,并用酗酒来摆脱这种自责、自怨的状况了。&#65279;  &#65279,于是一味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自虐和自残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希望能做好一些事情.baidu,只要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敢于说“不”
参考资料:
按照虐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划分,虐待可以划分为“他虐”与“自虐”两大类。他虐是主体施虐,客体受虐,主体与客体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在虐待活动中,他虐是占有一定数量的虐待行为。他虐比较直观,易被人们注意和了解,也比较容易制止和杜绝。而自虐是一种自己伤害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主客同体的虐待。它属于自己制造痛苦自己接受的行为,即施虐的主体又是受虐的客体,受虐的客体同样是施虐的主体。美国心理学家彼特认为:世界上大概有一半人具有自虐狂倾向,他们觉得自己浑身都是缺点, 心理压力大 事与愿望相违背,丧失自信心,心甘情愿让别人压在自己头上。最近很流行“自虐”这个词,明星们动不动就拿出“自虐”这个招数,让更多的人注意自己,就连旅行社也在他们的旅游线路中推出“自虐游”,来吸引顾客。还有一些人竟然上网发表一些自虐、施虐经验或是发表一些“自杀自虐自残”的图片,和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并成立自己专门的网站、俱乐部。长春市心理医院首席专家、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滥用“自虐”进行炒作,不利于人们心理健康。自虐的人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裴女士自从和丈夫离婚后,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认为离婚过错完全在于自己,终日郁郁寡欢。一次她在做针线活时,无意中用针扎了自己一下,当时她感到这种感觉很美妙,让她觉得很舒服。于是每隔几天,她就用针扎自己。时间长了,她感到光扎针也不过瘾了,于是她就尝试着把第一根针埋到体内,她感觉针在自己体内的感觉比针刺更好,就这样,每隔五六天,她就把一根针埋到自己的体内,直到最后一根针扎到她的坐骨神经上,不能让她正常走路,她才到医院进行治疗。当时她的体内已经埋下了30多根针了。
自虐的人从来都不会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声,有些人担心他人知道后,会笑话或是不理解他们的做法,遭到他人的异议。因此,他们总是在默默承受着自虐带来的快感。
自虐有躯体自虐和精神自虐,是当心情郁闷时,自己加于自身的行为或方式,是一种非常态心理。自虐者多数对自己不认同,有对自己进行惩罚的意思,并且用其他的方法很难摆脱,他们获得的是精神上的快感,自虐者不敢说“不”或是“痛”。而自残和自律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目标而暂时需要承受的痛苦。
有自虐心理的人是很痛苦的,都想及早摆脱这种自虐心理。但仅仅用砸东西、大喊大叫等方式来排解是不够的,能够彻底摆脱这种感受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凡事都不要苛求自己,要学会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与人沟通,把自己心中的困惑、不满都向他人说出来,宣泄出来,就能够避免自虐心理和自虐倾向的发生。郑教授说,有自虐倾向和自虐心理的人并不可怕,也不要封闭自己,当个人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是完全可以摆脱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的,不要讳疾忌医。心理失衡是精神遭受压抑的结果,由此形成的潜意识必然要影响到人的思想行为,于是,生活中就出现了一些不近情理,形状古怪,让人“害怕”又“同情”的青年。对这些人应该同情。心理失衡是一种精神负担。压抑感、忧虑感、孤独感、自卑感等发展过度都可造成心理创伤和生理上的病变,更可怕的是导致变态的人格。同情他们就应该帮助他们解决精神痛苦,害怕是不必要的,恐惧感本身也是心理不平衡的表现。怎样解除心理失衡呢?首先要查明失衡的原因,如果是工作中的失误造成的,就应及时纠正;如果是当事者自己不能正确对待生活,就应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应该注意的是,帮助青年朋友千万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教训人,要注意方法。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分析心理失衡的原因和危害等,启发他们、开导他们。此外,心理学中还有许多具体方法也可有针对性地采用。如宣泄法,就是为对象提供正确的途径和适当的机会,让他们将心中的郁闷、不满等倾吐出来,从而减轻心理负担,缓解心理矛盾。又如代偿法,即让“对象”此有所失而彼有所得,从而获得心理补偿。但应注意,心理代偿法不等于“精神胜利法”。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虽也有可求得心理平衡,但这种人格是不美的。
关于自虐其实有一种你可能不太接受的看法,但我想说这是真的,有自虐倾向或行为的人,这类人往往会对自虐行为有一种依赖或说是快感,就是说这类人喜欢自虐,通过这种变态行为来达到自己生理和心里的满足与快感,这些变态行为能达到他们的兴奋点。自虐的人从来都不会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声,有些人担心他人知道后,会笑话或是不理解他们的做法,遭到他人的异议。因此,他们总是在默默承受着自虐带来的快感。有自虐心理的人是很痛苦的,都想及早摆脱这种自虐心理。但仅仅用砸东西、大喊大叫等方式来排解是不够的,能够彻底摆脱这种感受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凡事都不要苛求自己,要学会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与人沟通,把自己心中的困惑、不满都向他人说出来,宣泄出来,就能够避免自虐心理和自虐倾向的发生。有自虐倾向和自虐心理的人并不可怕,也不要封闭自己,当个人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是完全可以摆脱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的,不要讳疾忌医。
不知道你看过一部叫做《致命的快感》没有。也许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以我个人理解,自虐是一种在没有办法,无助的情况下,要发泻的快感,虽然痛,别无办法。从吃生鱼片配芥末想到一些生活中或是人生中的习惯---主动自虐和享受自虐。我总觉得自己有自虐嗜好,而且周围很多人都有。每次吃日本餐总是有一种以后顿顿以芥末为伴的冲动,每次当芥末的刺鼻感冲上脑门的时候我总认为这是一种快感,每次回家总是回味着芥末带来的刺激并且仍然意犹未尽。这就是我每次吃芥末的情景,相信很多朋友也是这样。生活中很多时候也都是这样:明明是很烫的水,却要用来泡脚,看到自己的脚被烫得通红认为是保健认为是放松。明明是很辣的食物,却一定要吃的大汗淋漓,鼻涕啦呼,最好辣的已经承受不住的时候再来一杯冰镇,享受在冰火两重天的自虐境界。明明知道纹身打耳洞都是对自己的一种摧残,要忍受肉体上的伤痛,却还是有很多人视之为时尚,乐意在鼻翼眉骨上打更多的洞,在自己的背后绣更多的针。这就是自我主动自虐或者找寻被虐并且享受其中。美国心理学家彼特认为:世界上大概有一半人具有自虐狂倾向,他们觉得自己浑身都是缺点,事事与愿望相违背,丧失自信心,心甘情愿让别人压在自己头上。 楼主你可以心安一点了,专家说了,大概有一半人呢!!!! 最近很流行“自虐”这个词,明星们动不动就拿出“自虐”这个招数,让更多的人注意自己,就连旅行社也在他们的旅游线路中推出“自虐游”,来吸引顾客。还有一些人竟然上网发表一些自虐、施虐经验或是发表一些“自杀自虐自残”的图片,和更多的人进行交流,并成立自己专门的网站、俱乐部。长春市心理医院首席专家、长春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滥用“自虐”进行炒作,不利于人们心理健康。 自虐的人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 裴女士自从和丈夫离婚后,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认为离婚过错完全在于自己,终日郁郁寡欢。一次她在做针线活时,无意中用针扎了自己一下,当时她感到这种感觉很美妙,让她觉得很舒服。于是每隔几天,她就用针扎自己。时间长了,她感到光扎针也不过瘾了,于是她就尝试着把第一根针埋到体内,她感觉针在自己体内的感觉比针刺更好,就这样,每隔五六天,她就把一根针埋到自己的体内,直到最后一根针扎到她的坐骨神经上,不能让她正常走路,她才到医院进行治疗。当时她的体内已经埋下了30多根针了。 一些人是知道自己有自虐心理或倾向的,郑晓华教授告诉记者说,自虐的人从来都不会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声,有些人担心他人知道后,会笑话或是不理解他们的做法,遭到他人的异议。因此,他们总是在默默承受着自虐带来的快感。像裴女士这样的患者,要不是因为针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她是不会向他人求救的。但作为家人或是朋友要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帮助患者走出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自律、自残不等于自虐 有些人在面临考试时,就会彻夜地学习,不按时休息或是吃饭;有的人为了减肥而控制自己的食欲,即使饿了也不吃;或是和恋人分手时,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法,如:用烟头烫、不吃饭、不睡觉、用针扎,目的是想让对方自责,能够回心转意。郑教授说,其实这些做法都不是自虐的表现,只是一种自律和自残的表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虐和这些行为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自虐有躯体自虐和精神自虐,是当心情郁闷时,自己加于自身的行为或方式,是一种非常态心理。自虐者多数对自己不认同,有对自己进行惩罚的意思,并且用其他的方法很难摆脱,他们获得的是精神上的快感,自虐者不敢说“不”或是“痛”。而自残和自律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是目标而暂时需要承受的痛苦。 千万不要模仿自虐 张先生无意中听到了朋友讨论自虐网站的事情,出于好奇他也浏览了自虐网站。当时看到一些自虐的照片和帖子他还觉得这样做的人,真是愚蠢、有病甚至是变态。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在工作上犯了个很大的错误,受到了单位领导严厉的指责,并且在全公司进行了点名批评,他无法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忽然想到了在网上看到的用刀扎腿的照片。于是他就迅速找到自己的水果刀,狠狠心,扎了下去,第一次他觉得很疼,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但是慢慢的,他觉得不再有刀痛的感觉,反而有刀滑过皮肤的凉意,很爽。后来每十天左右,他就迫不及待的感受一下那丝丝“凉意”。 郑教授说,很多自虐的人都是通过模仿学会自虐的,现在出现的这种网站、帖子,大家不要轻易地去看甚至模仿,容易使大家产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另外,每个人对这种做法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照着做了,可能寻求不到你要的快感,更容易让你产生后悔的心理,自卑感进一步加重,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当中。 倾诉会让你彻底摆脱自虐 一位经常自虐的网友在网上发表帖子说,“当精神自虐尚不能得以解脱当下的痛苦时,肉体就成了连自己也讨厌的行尸走肉。于是就折磨自己的身体,用酒精麻醉神经,用烟雾熏黑肺部,用饥饿折磨肠胃,用疯狂熬夜销蚀神形,除了吸毒,十八般酷刑无不用其极,只恨自己为什么还不死。” 郑教授说,有自虐心理的人是很痛苦的,都想及早摆脱这种自虐心理。但仅仅用砸东西、大喊大叫等方式来排解是不够的,能够彻底摆脱这种感受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凡事都不要苛求自己,要学会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与人沟通,把自己心中的困惑、不满都向他人说出来,宣泄出来,就能够避免自虐心理和自虐倾向的发生。 郑教授说,有自虐倾向和自虐心理的人并不可怕,也不要封闭自己,当个人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是完全可以摆脱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的,不要讳疾忌医。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