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学附属脑病研究院推出的罗匹尼克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年06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性脑病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方法对30例不同程度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性脑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其预后。结果3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发低钠性脑病患者,予以慢性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低钠血症标准化治疗和低钠性脑病标准化治疗。结果心功能治疗有效患者28例,其中显效20例。低钠血症和低钠性脑病治疗使试验室指标恢复正常,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患者28例。另外2例患者治疗无效,终因顽固性心衰伴重度低钠血症和低钠性脑病死亡。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低钠性脑病患者一旦诊断明确,经及时规范化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541.61【正文快照】: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严重阶段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钠血症又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低钠性脑病作为低钠血症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已成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1]。因此,早期发现低钠血症和早期识别低钠性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富路;葛海龙;李佳;陈光远;李元十;谢荣盛;范春艳;;[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进,姚静,钱士明;[J];中医药学报;2003年05期
姚静,钱士明,黄进;[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3年06期
李赞飞,温琦,王秀清;[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年02期
曾凡源,杨平珍;[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2期
董兆强;闫学香;王欣;郝琳;鹿庆华;蒋乐;;[J];新医学;2007年07期
邹旭;刘泽银;潘光明;林晓忠;麦舒桃;严夏;吴焕林;李松;张峰;罗英;;[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年02期
戴小华,周宜轩,顾健霞,汪玲,董梅,丁碧云,邵正斌;[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刘德惠,倪有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郑胜永,蒋锦琪;[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张文博,徐文香,张贞美,李翠香,刘学英;[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占平云;王方敏;李联敬;吕永伟;;[A];全国第三届心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肖琼林;薛伟;;[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陈美华;叶盈;黄飞翔;严萍;林求诚;许杨;;[A];第九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C];2007年
王秀红;相有章;宋术亮;王林;管淑芬;屈福荣;;[A];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王金聪;;[A];玉溪市第十一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季成峰;程静英;;[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振军;[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张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刘明远;[D];吉林大学;2007年
宋耀鸿;[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杨红英;[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沈雁;[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李先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刘莉;[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温泽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何怀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柳韶真;[D];郑州大学;2006年
杨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陈淑珍;[D];浙江大学;2007年
李喜元;[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郭攀;[D];郑州大学;2005年
杜柏;[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邹旭;[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马金萍;[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陈康寅;[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李永健;[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富路;葛海龙;李佳;陈光远;李元十;谢荣盛;范春艳;;[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基能;;[J];吉林医学;2011年30期
邵孝鉷;;[J];中国医刊;1957年08期
刁玉明;[J];临床荟萃;1989年01期
杨庆仙;李森;;[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9年01期
孙伟成,冯爱君,王一尘,荣烨之,陶美华,万建伟,沈霞;[J];新医学;1993年02期
陈锐华;李俭春;李露言;江时森;戴振林;;[J];医学研究生学报;1993年03期
周胜华;祁述善;沈向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3年04期
佟铭;;[J];沈阳部队医药;1995年02期
李秀云;;[J];心功能杂志;1996年01期
韩振祥;李国强;张志深;闫树河;徐尊芳;;[J];医学研究通讯;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伟康;杨辉;;[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陈才顺;;[A];玉溪市第十一届内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顾翔;顾健;段俊斐;李铭辉;许厚田;杭霏;马莉;;[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袁洪雷;马晓昌;冯新庆;;[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袁婺洲;唐旻;刘丹;刘腾;徐腊梅;蔡哲彦;曾群;Rolf BKaren O吴秀山;;[A];第二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徐延敏;李广平;许纲;刘星;王回永;;[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李伟兰;夏国园;;[A];2006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齐秀琴;佟菊永;;[A];中国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学会全国第一届心脏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袁正波;;[A];中国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学会全国第一届心脏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张子彬;张玉传;;[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曹玉祥;[N];医药养生保健报;2011年
兆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龙海;[N];经济参考报;2003年
施融融;[N];科技日报;2002年
张晓宏;[N];医药经济报;2002年
伍缨;[N];重庆商报;2000年
上海瑞金医院教授
钱文琪;[N];光明日报;2000年
上海瑞金医院教授
钱文琪;[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湘雅二医院博士
刘振江;[N];大众卫生报;2011年
刘霞;[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芃;[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张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孙要军;[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李美霞;[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王新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范忠才;[D];四川大学;2005年
彭涛;[D];山东大学;2011年
裴娟慧;[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苏文亭;[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孟繁波;[D];吉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张馨文;[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王先利;[D];复旦大学;2010年
吕言;[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庞辰珠;[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李雨薇;[D];复旦大学;2010年
田志;[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许莉;[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陈书尚;[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蒋华;[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的位置: &
经肝段下腔静脉建立TIPS分流道的初步临床结果
优质期刊推荐刺络放血疗法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ricking blood therapy on the blood coagulation system in the pati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t restoration stage
张建斌,姜亚军,芦慧霞,董桂兰,徐斌,何崇
摘要(Digest):
目的:探讨针刺与刺络放血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分为刺络放血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分别在治疗第30天、第60天进行临床病类积分和有关的凝血指标作阶段性评价。结果:刺络放血不仅能够显著改善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P<0.01),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P<0.01)。与对照组相比,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刺络放血和针刺对凝血和抗凝血系统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机制,刺络放血能够更加迅速、明显地改善凝血和抗凝血的功能。
关键词(KeyWords): 脑梗塞/针灸疗法;;刺血疗法;;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针灸效应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本课题受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编号:K99030)
作者(Author): 张建斌,姜亚军,芦慧霞,董桂兰,徐斌,何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 :379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553张新华,李世远,吕成韦,等.脑梗塞患者、老年人和年轻人几项凝血和抗凝功能指标检测及意义.中国急救医学,) :384韩启德.血管生物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75崔峻,章美琼.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中国针灸,) :376马岩璠,郭义,张艳军,等.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组织K+、Na+浓度影响的动态观察.中国针灸,) :5627粟秀初,孟锦立.第16届世界神经科大会中有关缺血性中风的某些诊疗新观点和新措施简介.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125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