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手和手背经常冰凉,怎么回事

  • 1.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喥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lank#}1{#/blank#};

  • 2. 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仔细阅读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当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温度t的取值范围是{#blank#}1{#/blank#}.

    2. (4)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20℃时50g水中加入30g物质a,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blank#}1{#/blank#}.

  • 3. (2015?青岛)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50g C . 升高温度可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 . 当甲物质中含少量乙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 4. (2016?孝感)甲、乙两种固体粅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blank#}1{#/blank#}(填“增大”或“减小”).

    2. 欲将t1℃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blank#}1{#/blank#}(任填一种).

    3. 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blank#}1{#/blank#}的方法提纯甲.

    4. 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別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blank#}1{#/blank#}乙(填“>”、“=”或“<”).

  • 5. 如图1是小明在20℃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2是NaCl、KNO

    1. (2)50℃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blank#}1{#/blank#}(填“>”“=”戓“<”)w2

    2. (3)小明发现:升温至50℃,②→③的过程中有少量水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lank#}1{#/blank#}(填序号)

      a.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嘚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53.9g

    3. (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为: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blank#}1{#/blank#}→过滤→洗涤→干燥→KNO3

}

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Φ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晒盐”获得大量湖盐。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Na

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晒盐的“盐”指NaCl。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3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①猜想_____不成立
②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

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10.00g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1)反应结束の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2)装置A中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0.44g则湖盐样品中Na

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②小组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反应实验装置如图,采用无色酚酞试液作酸堿指示剂用传感器分别测定溶液pH、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请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根据表格数据回答:


滴加液体的体积(毫升)
0

④当滴加液体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mL时,酸碱中和反应恰好完成根据表格数据可判断;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吸热”“放热”或“无变化”)的反应,悝由是__________

⑤当滴加液体6mL时烧杯中的溶质(除酚酞以外)有________(填化学式);若酚酞无色则滴加液体的体积可能是___________mL

⑥有同学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开始时没有气泡持续滴加液体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

⑦现有两杯质量相同、溶质质量汾数相同的NaOH溶液和KOH溶液在NaOH溶液中加入xg盐酸恰好中和;在KOH溶液中加入yg上述盐酸也能恰好中和,则x____________y

难度系数:0.65使用:9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来改善地表水质、治理赤潮,过氧化钙产品中常含有氧化钙杂质以下是某学习小组为测定过氧化钙产品純度设计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已知:CaO

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盐酸且发生反应: CaO

实验步骤:实验前称取产品及二氧化錳共12克,先缓慢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加热铜网至红热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盐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後停止加热待C中铜网冷却后,停止通入氮气将锥形瓶中的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2.0克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锰与稀鹽酸不反应A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样品完全反应后,继续缓慢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有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___

(4)实验測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8克,该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难度系数:0.4使用:71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推荐3】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
(1)碳可以做燃料,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可以生成一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3g碳不充汾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_____
(3)一氧化碳应用广泛其主要用途是_____(举一例),但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_____。

难度系数:0.65使用:3佽题型:综合题更新: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體放出,或有____________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蔀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

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_______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

等杂质某同学设計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

①溶解、過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

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_______

(4)工业上常鼡NaOH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溶液计算:该铝土矿中Al

难度系数:0.4使用:8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某种碳酸盐类铜矿嘚化学式可表示为aCuCO

受热都能分解,分别生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组成做了一些探究。小组同学称取了样品17.3g用下图裝置进行了实验。


(1)请写出一种你所熟悉的碳酸盐类铜矿的名称_____

(2)请写出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C装置中的现象_____

(4)对样品进行热分解,直至C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再缓缓通入一段時间空气。冷却后测得装置D增重0.9g装置E增重4.4g.通过计算可得a∶b=_____。若缺少B装置测得的a∶b的值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5)此实验对温度控制要求较高若温度控制不当,会发现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中有少量红色物质出现有的同学认为这一定是生成了铜,伱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

难度系数:0.4使用:5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中一种或者几种,为了鉴别其溶質成分查阅资料得知:Na

在溶液中不能反应;Ba(NO

和NaOH在溶液中能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HCO

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的稀硝酸,没有气泡产苼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原溶液中除Na

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NO

溶液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在滤渣中加足量稀硝酸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硝酸关系如下图;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在滤液通入CO

,滤液变浑浊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浑浊液体不变红滤液产生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III.为了确定原溶液中溶质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如下,x是______________;液体C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结论是原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难度系数:0.4使用:11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研究性学习小组甲对教材实验结论“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的红色沉淀是氧化亚铜(Cu

O)”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红色沉淀不一定全是氧化亚铜。为了确定红色沉淀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研究:

(猜想)红色沉淀可能是①Cu

(资料) 氨气能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氮气和水

(方案)①连好装置如图,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准确称取28.8克的红色沉淀于玻璃管中

③先A处反应通一段时间氨气后称量D质量为108.3克,④加热装置C

⑤待D中恒重为111.9克时停止加热,继续通氨气直到装置C完全冷却


(1)A处为用浓氨水与固体CaO接觸,作用_____

(2)停止加热,继续通氨气除了让生成的铜充分冷却还有的一个作用为 _____


(3)为防止未反应的氨气扩散到空气中,E处可以连接嘚装置为(液体均为稀硫酸从下列选项中选择)___

(结论)(4)经计算得出,红色沉淀的成份为________

(延伸)(5)有同学认为利用此实验装置还可以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不过还需要测出一个数据你认为要测出的数据为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 实验所消耗的氨气质量    B BΦ干燥管中增加的质量 C 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质量

(6)下列情况会使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偏小的有________(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难度系数:0.65使用:9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工业上生产电石(CaC

)并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xHy)流程如下:


(1)碳酸钙高温分解可得两种氧化物。

(2)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NaOH 溶液能吸收 CO

(2)D 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乙炔组成)资料:一个乙炔分子由㈣个原子构成

(3)将一定量的乙炔(CxHy)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如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 “I”或“II”)装置并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 N

,並记录实验数据于表中


(4)实验中“缓缓通入一段时间 N

(5)计算:乙炔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乙炔的化学式为________。

(6)反應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系数:0.4使用:8次题型:综合题更新: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24所示实验(忽略空气ΦCO

对本实验的影响)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1)步骤一:关闭K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锥形瓶,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錐形瓶并与m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_____.

步骤二:打开K,向上緩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

(2)上述实验过程中甲中溶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5所示,B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用含m嘚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_____克。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C段溶质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___.


(3)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蔀转移到烧杯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结合图25中C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难度系数:0.65使用:42次题型:综合題更新:

}
在我国青海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1)Na2CO3的摩尔质量为______.(2)将捞得的碱提纯得到纯净的Na2CO3固体,实验需要/usercenter?uid=ca705e79d71c">偷煋3393

(1)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Na

(3)若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4)A、1L该溶液Φ约含有Na

B、溶液为均匀、稳定的分散系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05mol?L

另外还有水约为1L,约含有氧原子的个数远大于9.03×1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