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风的症状头痛,身体怕冷

艾灸治疗产后风病人反馈
阿姨,您好,我叫阿梅。我来向您反馈我治疗产后风的效果。我在月子里产后风的主要症状是怕冷怕风、头痛、关节痛。从产后22天开始,断续吃中药调理身体。中药主要是以补气血为主,辅以去风。到产后50天,关节痛减轻些,怕冷怕风也稍好些。头痛有两次明显的好转,因为吹到风和洗头又反复(很注意的情况下)。但是补血的中药导致脾胃弱了,医生叫我暂停中药休养脾胃。产后2个月,身体体力恢复稍好些,我开始参照阿姨博文里面讲的穴位,炙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各穴15分钟。足三里和三阴交仅炙了一次就产生了炙泡,后发展成炙疮。开始炙的时候很累,主要是我体力太差,有时炙完觉得很舒服,有时炙完觉得很疲倦。很乏力的时候我就暂停下,之后慢慢的疲倦的感觉没有了。也有一些口渴、出汗、排气、打嗝,流鼻涕、打喷嚏、右肘下出现一小块红疹等反应。短短几天,我就有明显的效果,脾胃功能增强,大便很好,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一直多年很容易拉肚子的体质。从第十天开始我便用艾炙盒艾炙了。穴位也调整了下,把重心放在关节上,大椎—从中脘到关元(腹部移动炙)--肩肘腕踝关节。我发现炙大椎后两侧肩酸痛的很,几天后左侧先消失,再过几天右侧再消失,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打通经络的反应。在炙每一个关节的时候,都是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痛先加重几天再慢慢减轻。多数情况下炙后感觉身体温暖舒服,走路都觉得轻快好多,下半身效果最好,其次是上半身。头效果最差,可以说是毫无反应。在产后两个半月的时候,我把艾炙结果反馈给我的主治医生,她同时开了补气升阳的中药帮我调理,艾炙加上中药,短短一周效果显著,我很快感觉身体里面热了,不那么怕冷和吹风了。同时上半身也出现瘙痒红疹,但可忍受,我没理会继续炙。但是头痛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医生说我的阳气没有升到头顶,我一直在想怎么把阳气升到头顶,就尝试做了一次督脉的隔姜炙,从下往上炙的,炙的时候立刻感觉气升到头顶了,但头痛仍然没有得到好的改善。这一次的隔姜炙后上半身的红疹像雨后春笋般出来了,奇痒无比。产后三月中药和艾炙都停了,因为根本没法炙了,觉都睡不了,没办法涂了两天的药膏,稍好些。之后我发现被药膏抑制下去的疹子一样再出出来,挡不住的。10天之后红疹好很多,继续炙,因为关节部位基本不痛了,我炙的穴位是:腹部移动炙三根艾条30分,大椎30分,足三里—三阴交各20分。上半身的红疹先增多后减少,然后下肢也出现瘙痒红疹(很轻微),持续几天后也消失。瘙痒红疹从出现到消失约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胸部不知道是不是哺乳的关系,现在还没有消失,但也不怎么痒。我一直在考虑如何改善头痛,想炙头部又怕烧到头发,后来在头部放一块纱布,上面放一个炙盒插根艾条炙百会,奇迹出现了,头痛开始一天天的改善,两周后基本不痛了。产后四月困扰我四个月的头痛好了,同时月经恢复了,经期我没停炙,经量与经期末受影响。如果身体一直这样没有反复该有多好。中秋节前我有一次轻感冒,感冒过后身体感觉有些冷,中秋节的晚上气温略微降低(广东),从国庆节那天下午炙后感觉更冷,肩背头部上臂往外冒冷气(冒冷气的情况平生第一次有),出虚汗。同时过敏性鼻炎发作(还是去年冬天时发作过),容易拉肚子的毛病出现。阿姨,我看过您的书,又看你的博客上关于炙后更冷的文章,同时观察自己的身体,胃口和精神都很好,也没有乏力的感觉,明白我这属于返病排寒和通串,这些都是正常的反应。我安心继续炙,一天也不敢停,就是为了把寒气早日从身体里赶出来。(这个反应是我上次因为瘙痒红疹停炙后再炙一周出现的。)一周后,头部冒冷气的情况先改善,我想跟我每日炙百会穴有关。两周后肩背上臂冒冷气稍微好点,但出汗后这些部位觉得很凉。手暖,脚穿袜子也暖。现在身体仍然觉得冷和出汗,上半身明显过下半身,喜欢晒太阳和吃驱寒的食物,这些能帮助我的身体感觉舒服些。广东这边28度的天气,别人都穿着夏天的清凉装,我穿着深秋的衣服,无形中让我有些许压力。阿姨,您博文里说这种反应需要些时日,我只有继续艾炙等待反应过去。阿姨,我现在用艾盒炙会出汗,但露着皮肤又冷,我想换艾炙罐,因为没用过不知道要拍多少合适?您博文说需要在感觉寒冷的地方炙,可是我那么大区域不知道怎么炙?还有下一步的治疗阿姨可否帮我指导下,谢谢!另外我想咨询下冬天天天艾炙会泄气吗?再次感谢!
博主回复:
孩子,谢谢你写的如此详细。看来你不仅仅是产后风那么简单,通过你的描述我觉得,你阳虚是肯定的。你没有怀孕之前就有阳虚体质,原来你可能会手脚冰凉,怀孕后加重了你阳虚的病情。所以这种寒,应该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可能已经有很久的病程。这种情况还是需要坚持艾灸,你可以再找给你开中药的医生,帮你再开几幅中药吃,还要配合艾灸中脘,神阙,关元,命门,足三里,还是以艾灸扶正为主,兼艾灸患处和痛点加上感觉寒凉的部位的艾灸。你说面积大,没有关系,先可着躯干艾灸,就是任脉和督脉。我们常常会看到武侠小说说的“打通任督二脉”就是这个道理,任督二脉如果通畅了。经络就会输入四肢。如果觉得寒凉严重,就是体寒排不出来,积聚在了体表,这种寒,不仅仅在体表,也是在脏腑,只不过都在体表表现。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学会,给病邪寻找出路。疾病或邪气严重的时候,会从身体内乱串,我看到了你的描述,你还没有到哪一步。只是感觉寒凉。这样吧:督脉和膀胱经,应该是人体排毒比较大的通路,您在督脉和膀胱经先拔走罐,一周一次,连续三周,走罐后,再这里大面积施灸,这种艾灸应该是用四眼艾灸盒或六眼艾灸盒,做背部和膀胱经的移动艾灸。走罐后,需要使用艾灸盒,别人帮你来做。同时患处的局部艾灸仍然不能断,膝关节,四肢,头部,百会等部位,仍然可以坚持艾灸,可以使用艾灸罐艾灸。这样处理后,人一般是很疲惫,你可以吃一点补气血的食物。原料:当归10克,党参1O克,山药10克,小母鸡一只,
酱油、醋、姜丝、蒜未、香油各适量。每天服用。如果你有更好的食疗方式,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也可以。平时艾灸后,或刮痧后,也可以喝一点红糖,姜片,大枣这几样泡水喝。我相信,经过几次这样的处理,你的疾病又会祛除二分之一。还有平时对自己身体不适的部位,或感觉寒凉的肢体,一定要经常按摩。
这样可以保持内外结合的排寒状态,内部排寒,我们可以用艾灸,因为艾灸具有渗透5cm的渗透作用,艾灸可以调整脏腑病邪。在外可以坚持按摩或刮痧,引导内在的疾病,尽快从体表排出。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梳理,加上中药,加上走罐,刮痧和按摩,还会有比较好的提高。只是,如果你原来就是阳虚的,病程较久,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调理。
冬天艾灸不会泄气,但是一定要注意温度,注意寒凉,注意灸后不能马上外出,因为灸后汗毛孔是张开的,极便于风邪的入侵。所以冬季我还是主张在家灸,这样是恒温的温度,不会感受二次风寒。
冬季比较适合艾灸罐艾灸,使用艾灸罐艾灸,没有太大的烟,适合冬季使用,不用开窗防烟。艾灸罐可以隔着一件衣服艾灸,可以放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艾灸,如果在艾灸的过程中,感觉太热,你可以在布套外面包裹毛巾继续艾灸。一般常用的艾灸罐是单罐、双罐、四罐或六罐。如果长期有病艾灸的,可以备齐艾灸器戒,这样在治疗的时候,信手拈来,就会轻松治疗了。用了艾灸,应该是你终身的选择了。只要你相信,你的疾病一定会用艾灸攻克,希望你继续,我今天会给你开贴。希望你以后到帖子下面去跟帖,同时也希望产后风的网友在这里来交流,跟帖。都把你们的治疗经验和治疗体会来这里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发布:点击:--次
&&&&&& 什么是产后风?
&&&&&& 产后风造成产后风湿病的病因,造成产后风主要有两种原因:第一,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为之月子产后风难治的原因;第二,外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筋骨而引发病症,如产妇保暖不够,大汗淋漓后突受风寒,居室潮湿阴冷,过分劳累或使用冷水洗漱,过早与丈夫同房等。
&&&&&& 产后忽视休息,过早活动,导致肌肉、关节劳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妈咪产后关节内滑液囊的滑液大多分泌不良,稍微劳累就可出现手腕发麻一类不适感。这与分娩期间丢失过多血液,或者营养供给不足,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密切相关。此外,高龄分娩、难产、剖腹产、多次流产等,也对&产后风&的发生有某种影响。
&&&&&& 产后风湿病的表现
&&&&&& 这病主要以全身肌肉关节的疼痛、怕风、怕冷为主要表现,但受累关节和肌肉无红肿。部分病人多伴有头痛、头晕、怕风、眼眶疼痛、眼睛干涩多泪,也有的病人关节和肌肉处有钻风感。实验室检查血沉、抗链&O&、类风湿因子多正常。此类病人用抗风湿药物治疗无效,说明该病既属于风湿类疾病,但又与产后血虚、风寒湿邪入血脉有关,故而将其称为 &产后风湿病&。
&&&&&& 产后风湿病最易误诊为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若产后风湿病表现为手足小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无经验医生易按类风湿病治疗,其实类风湿有关节晨僵、有关节肿胀,而产后风湿病无此症状。类风湿化验不正常,而产后风湿病化验多正常。但产后风若治疗不当,晚期大部分会转为严重的风湿病、类风湿病症。
&&&&&& 怎样预防产后风
&&&&&& 孕妇要注意的十点:1、适龄生育,以25岁-29岁间为最佳,避免高龄分娩。2、尽量避免流产,不要随意做剖腹产。3、优化居住环境,居室要向阳、通风、干燥,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开潮湿、阴冷的环境。4、做好保暖工作,尤其要防止出汗后受风着凉。平时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5、洗漱宜用温水,远离冷水。6、注意休息,切忌过劳。7、保持心平气和,情绪稳定。8、不吃辛辣生冷食物。9、坚持正确的坐、立、站、走、睡眠姿势。10、月子里绝对禁止性生活。
&&&& & 注意事项
&&&&&& 部分妇女在坐月子一百天内,因为没有注意保暖而造成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或发凉并不是真正的产后风,此类情况可以在气血和身体完全恢复后进行物理和药物治疗,但在百天之内切忌使用任何物理治疗,尤其是针灸或拔罐,会使身体营卫失调并大耗气血。而导致真正意义上的产后风,开始全身怕冷怕风,要是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避免误诊。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起跑线早教网产后风临床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孕妇在生产后会有一个月的时间修养,调理身体,在中国俗称&做月子&。但是在产妇生产后的这个期间,由于受到风寒、湿邪等病症侵袭,会出现肢体关节酸楚、麻木、疼痛等现象,中医上我们称为产后风,俗称&月子病&。小编总结了以下有关产后风的症状的内容,愿给朋友们带来帮助。
  中医学上称产后风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客于经络、关节、肌肉,经脉痹阻,气血动行不畅,瘀滞作痛。临床的症状表现有:
  1、 浑身沉重,无力,腰酸、困、疼、不耐疲劳,部分病人伴有风湿与类风湿症状、怕冷、怕风,关节疼痛。产妇在月子里禁动房事生活,因房事伤阴、伤精,阴精两亏导致筋骨空虚,风邪可乘虚侵入。
  2、 怕冷、怕风、活动关节疼痛之外还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因素。是因产妇产后情绪忧郁,容易引起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气血受滞容易失去营养,不慎风邪侵入所造成的
  3、 浑身各大小关节疼痛,头痛或者是局部性疼,有的病人伴有怕冷、怕风现象天阴下雨浑身不适感、浮肿,中医理论为&血虚生风&也就是血不养筋骨导致的一种风,也就是类风症。产妇在月子里好急燥,易生志火,多思多想,暗耗阴血,前者志火可伤阴动内风,后者阴血暗耗生内热而至血燥而致。
  4、 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症状加重,好着衣,严重的病人夏热天穿棉衣,中医理论为&寒邪入骨&。是因产妇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门大开,气血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湿邪侵入导致的。
  在月子里100天一个自然恢复期,筋骨与腠理一个合闭,可以把风湿寒邪包入体内,不得排出,病邪长期滞留于体内,损坏腠理与筋骨组织,导致严重的筋骨病,是此病较难治愈的原因。所以产妇生产后要多注意休息,安心做月子,调理身体,切忌受到风寒侵袭,导致产后风症状出现。产后风主要症状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恶风恶寒、关节活动不利,甚则关节肿胀,病久不愈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变形,治疗上同风湿性关节炎类似,治愈较难。各位孕产妇要尤其注意产后月子里的保养及调理。
&&&&&          &&&
&&&&&              &&&
&&&&&                 &&&
&&&&&                  &&&
《产后风临床的症状表现有哪些》摘要:风邪侵入所造成的 3、 浑身各大小关节疼痛,头痛或者是局部性疼,有的病人伴有怕冷、怕风现象天阴下雨浑身不适感、浮肿,中医理论为血虚生风也就是血不养筋骨导致的一种风,也就是类风症。产妇在月子里好急燥,易生...: ◇
&? &? &? &? &? &? &? &? &? &? &? &?
 | 
 | 
 | 
 |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后风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