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甲状腺炎的危害炎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什么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周F协和小周 协和小周
  协和小周
  微信号 zhou
  功能介绍 健康和疾病知识的普及、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探索、健康管理方式的实践; 以往的内容可查看我的微官网;链接地址:http://wx.vjiankang.org/Wsite/index/index/pid/925/
  在门诊常可遇见颈部疼痛,甚至牙疼来就诊的患者,有的可能是其他科转诊过来的,有的患者还伴有发热等症状。在内分泌科如果碰到颈部疼痛伴有发热首先要想到是否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这个病虽然不常见,但也不少见,因此今天我们就来简要谈谈这个病,以便大家有个感性认识。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炎的一种类型,既然有亚急性就有急性和慢性甲状腺炎。急性甲状腺是指“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其炎症主要由细菌感染所致,比较少见。笔者曾经见到一位患者,颈部有一巨大肿块并且有液化,后来甚至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伴有高热,经过手术引流,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治疗,最终得以治愈。慢性甲状腺炎主要是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也叫桥本甲状腺炎,这个病比较常见,与自身免疫相关,尤其以女性多见,常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亚急性甲状腺炎主要是指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发病率介于前两种病之间,它是一种自限性甲状腺疼痛疾病,多见于甲状腺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破坏甲状腺组织,大约5%-15%的患者可出现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发病常见病因:(1)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2)非病毒疾病后:如Q热或疟疾等;(3)有遗传易感性:HLA-B35阳性者易感性高;
  一般患者在发病前常有诱发因素,如受凉、劳累、上呼吸道感染等。一般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有季节发病趋势,夏秋季高发,与肠道病毒高峰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区疼痛,一般为单侧疼痛,可向同侧耳、咽喉、下颌角、枕、胸背部等处放射,也可扩展到对侧;触痛明显;有时为游走性疼痛,少数伴有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甲状腺常有肿大,伴或不伴结节,甲状腺质地较硬。常伴有全身症状,如有发热(低热或高热);肌肉疼痛、疲劳、倦怠、咽痛等。如有甲状腺功能改变,早期可以有怕热、心悸、出汗等甲亢表现,如到晚期可以有怕冷、水肿、便秘等甲减表现。大部分患者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
  实验室检查可见:(1)白细胞早期可正常或轻度增高;(2)血沉明显增快,早期常>50mm/1h;(3)甲状腺摄碘率低或基本不吸收;(4)自身抗体TgAb ,TPOAb阴性或水平很低;(5)Tg水平明显增高,其与甲状腺破坏程度相一致。
  该病诊断一般并不困难,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明确,但对于一些不典型病例,如颈痛不明显、反复低热、经常感到乏力等情况,有时比较困难,需要与慢甲炎相鉴别,必要时可做活检。
  治疗方面早期主要以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疼痛为主,可选用水杨酸及非甾体抗炎药。这种药可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减轻组织损伤,缓解疼痛;常用的药如芬必得、扶他林、乐松等。如果长期疼痛明显、高热,对非甾体类药效果不好,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该病特点是用糖皮质激素后,疼痛可迅速缓解。初始泼尼松20-40 mg/日,维持1-2周,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不少于6-8周;过快减量、过早停药易使病情反复;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特别是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需要注意血糖、血压的变化,还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另外就是对症治疗,如有心悸症状,心率快,可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心得安等。如果后期出现永久性甲减,可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这种病可以反复,但复发仍可沿用上述治疗,效果可。大部分有自限性,不用过于担心。
  【后记】感谢对我公众号的关注和支持,这是一本免费的内分泌疾病健康科普杂志。关注可点击文章标题下方的“协和小周”或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协和小周” 、也可长按下方二维码。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你在朋友圈中分享,让更多人获益。
  关注可扫描下面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识别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传播健康知识、健康管理、内分泌疾病诊治;更多内容可关注微信...&&&&&& & 正文
颈前咽喉部疼痛 当心是亚急性甲状腺炎
前段时间才刚好没一会的王女士又感觉喉咙,咽部好像有什么东西堵塞着,她一开始以为是自己体质太弱又感冒中招了,或者是老毛病又发作了,但吃了药后,疼痛似乎仍不见好转,咀嚼吞咽的时候就更是疼得厉害了,而且还发起烧来,有时还会感觉心跳得快。另外,她还明显感觉到自己颈脖处好像硬硬的,稍微碰一下,就疼得厉害。实在疼痛难耐了王女士才去到医院耳鼻喉科看。医生在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后,告知王女士,她这次,并不是感冒或慢性引起的,而可能是惹的祸,并建议她转到内分泌科进行诊治。在经过规范的治疗后,王女士颈部咽喉疼痛的症状终于慢慢缓解了。据内科主任医师胡春玲表示,在门诊有时会遇到这么一些患者,他们因为颈部疼痛厉害前来就诊,他们在就诊前,大多数一开始都以为自己是感冒或者咽炎发作而自行吃了一些药物,但效果却一般,后来因为疼痛难耐,甚至放射到耳根、咽喉、下颌等部位,影响到咀嚼和吞咽,或者是疼痛时触碰到颈部有肿块后才自觉不妥,匆匆过来看耳鼻喉科医生,结果,有一些被告知可能患上了亚急性甲状腺炎,需转至内分泌科进行诊治。甲状腺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腺体,形似蝴蝶,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前侧,吞咽时可随喉部上下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调节机体代谢,当它出现异常时,则可能会引起甲状腺相关性疾病。而亚急性甲状腺炎,就是甲状腺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胡春玲解释道,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不明,目前多认为是病毒所引起,常发生在或、感冒之后,起病初期常有咽痛、咽喉部阻塞感、发热、乏力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因此常被误以为是感冒或咽喉炎发作,可服用感冒药、消炎药治疗后疼痛症状却不见好转。有些人可能只是轻微的疼痛,轻咳、咀嚼、吞咽时疼痛加重,有些则疼痛厉害,甚至疼痛还可放射到耳根、下颌、头顶等部位,让人难以忍受。还有一些除咽喉疼痛外,早期还伴有心悸、怕热、多汗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多为短时间的,不需要用抗甲亢药物,后期还可以出现轻微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多数不需要用药,或者是因颈部肿大或可触摸到结节而被误以为是甲状腺瘤等其他甲状腺疾病。一部分亚急性甲状腺炎在没有经过特殊治疗后也可在数周内自行缓解,并完全恢复,但是,它却还会有复发的可能性,还有一些亚急性甲状腺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也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因此,及时诊断并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及时发现是否患上了亚急性甲状腺炎呢?一般来说,亚急性甲状腺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颈前疼痛,因此,当发现自己的颈部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尤其是在颈部疼痛前曾有过感冒等病毒感染史,颈部疼痛剧烈时甚至连耳根、下颌、前胸、肩部等都会感到疼痛难忍并伴有发烧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
(责任编辑:詹远 )
文章关键词:
疾病新闻综合,家住岳麓区望月湖小区的张翼(化名),35岁,近两天总感觉嗓子痛,下午还会发低烧,他以为是感冒了,于是自行服了感冒药和清火药……
如今很多家庭都在幸福地准备或孕育着二孩。专家提醒,生育二孩的群体是妊娠甲减等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因此怀孕期间一定要进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
“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体检,所以甲状腺结节检出率比较高,但绝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不超过10%的恶性率。甲状腺癌恶性度不高,发展会比较慢,是一……
3月5日,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内分泌学分会、核医学分会和甲状腺外科分会的负责人和权威专家邀请广东各主流新闻媒体健康版面主编,济济一堂,探讨和……
相关健康数据
擅长:擅长各类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它们的急慢性并发症的诊疗。对甲亢合并...
擅长:诊治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如垂体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炎、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
擅长:于各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各种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痛风的诊断和治疗,...
擅长:擅长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名医专家详细解答 生育二胎的注意事项
擅 长:围产医学: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诊断和处理;妇产科超声……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贺艳菊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亚急性甲状腺炎
一、 概述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最早于1904年发现并描述,又称为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限性炎性甲状腺疾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发病多在夏季和春季,以中青年女性为多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5倍,高发年龄为30~50岁。二、& 病因本病的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多数患者于上呼吸道感染后1~4周发病。发病时,患者血清某些病毒抗体滴度升高,包括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病毒、病毒等。当流行时,亦可造成流行性甲状腺炎,病人血清中有高滴度的病毒抗体。也有报道免疫机制与本病发病有关。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破坏及滤泡完整性的丧失是本病病理生理的主要结局。三、临床表现亚甲炎的临床表现具有复杂性及多样化,常与一些其他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表现相互重叠,因而常常导致误诊误冶。典型表现为颈部疼痛,甲状腺触痛及其他全身症状。根据病情发展常常分为急性期、缓解期、恢复期。1、急性期 典型患者起病多急骤,有畏寒、发热、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症状,随之可出现甲状腺肿大疼痛,可以先从一侧甲状腺开始,然后扩大到另一侧.继而累及全甲状腺。甲状腺多呈结节状,质地坚硬,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甲状腺疼痛表现为自觉痛、放射痛和触痛,疼痛剧烈时可沿颈部放射至下颌、耳后、枕部、牙龈、胸背部等,在咀嚼、吞咽、进食、咳嗽、转动颈部或低头动作时疼痛加重。急性期患者多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如怕热多汗、心悸、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体重减轻、精神紧张、烦躁易怒、手抖等。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有时单侧肿大明显,质地较硬,显著触痛,少数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肿大。2、缓解期 本病多为自限性,大多持续数周至数月可完全缓解,少数患者可迁延1~2年。进入缓解期时甲状腺肿痛逐渐减轻,临床上大部分病人不出现甲减期,经历甲亢期后,由过渡期直接进入恢复期;少数病人可出现甲减期,患者往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如:疲乏无力、嗜睡、畏寒喜暖、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腹胀、浮肿、体重增加等。这是因为甲状腺细胞因炎症破坏,甲状腺激素逐渐被消耗的缘故。3、恢复期 甲状腺肿及结节逐渐消失,也可遗留小结节,以后缓慢吸收。如果治疗及时,患者多可完全恢复。有研究表明,在亚甲炎发病的第1年,甲减的发生较常见,但仅有约5%的患者变成永久性甲减。经过正规的治疗,亚甲炎较少复发。研究显示,约1.4~4%的患者在治疗数年后复发。4、不典型表现& 本病非典型表现也不少见,多表现为:肿大的甲状腺和/或甲状腺结节常无明显自觉痛或触痛,或无上呼吸道感染史,全身症状较轻,无明显甲亢及甲减的表现,少数病例首先是表现甲状腺结节而非弥漫性肿大,无明显压痛,可以无全身发热症状。这时需仔细询问发病过程及诊疗经过,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四、常规检查1、甲状腺功能检查&
由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已经生成的甲状腺激素与异常的碘化物质从滤泡释放入血,使血清T4及T3升高,临床上产生甲状腺功能亢进,并抑制TSH的分泌。由于滤泡上皮细胞的破坏,TSH不能增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放射性碘的摄取,致使甲状腺放射性碘摄取率减低,因此甲亢期虽然血清TT3、TT4、FT3、FT4升高,TSH分泌受抑制,但甲状腺摄131I率低,甲状腺核素扫描不显影或显影不清,呈所谓“分离现象”。疾病的后期,由于贮存在滤泡内的激素已排尽,血清T4及T3浓度逐渐下降,有时降至甲状腺功能减退水平,TSH升高,常可高于正常。恢复期时血清T3/T4、TSH、131I摄取率恢复正常。部分病例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程度不重,血清T3、T4和TSH可在正常范围,可不表现上述的变化。2、血沉& 血沉明显增快,多≥40mm/h,可达100mm/h,随病情好转,血沉逐渐恢复正常,血沉正常可做为药物减量的指标。3、血常规& 白细胞轻至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正常或稍高,也可出现淋巴细胞计数升高,但无特异性。4、如果进行甲状腺同位素扫描,急性期多为凉结节、冷结节或完全不显影。随着病情好转,甲状腺摄碘率逐渐恢复.甲状腺扫描可显示稀疏不均匀图象。进入恢复期,甲状腺扫描恢复正常。少数患者甲状腺可遗留有小结节。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甲状腺体积增大、低回声相和甲状腺边界模糊。用B超测甲状腺体积可病情好转而下降。低回声相可以表现为弥漫性、局部假性囊肿和多发低回声区。B超检查简单无创易行,可反复多次检查。五、其他检查1、甲状腺抗体& TgAb或TPOAb阴性或低滴度。呼吸道病毒抗体滴度增高,多在6个月后逐渐消失。2、甲状腺活检&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涂片可见滤泡细胞、多核巨细胞、炎性白细胞改变。主要目的是鉴别甲状腺瘤、腺癌、髓状癌和桥本氏甲状腺炎。&&&&&&&&&&&&&&&&&&&&&&&&&3、CT检查& 急性期CT检查均见甲状腺不规则肿大,实质密度呈灶状减低,于增强扫描时显示不清楚,似有肿块或结节,界限模糊,边缘隆起或有分叶,被膜完整,无甲状腺外浸润征象。复查病例中可见病变具有反复性和游移性(患侧好转而又在对侧发生)。治疗后随访,CT图像中实质密度趋于均匀。六、诊断典型的亚甲炎诊断不难,临床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疼痛和触痛,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伴有发热,实验室检查可有白血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血沉明显增快,CRP升高,血清TT3、TT4、FT3、FT4升高而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呈分离现象,甲状腺扫描示不显影或稀疏。本病的诊断依据:①甲状腺肿大、疼痛、质硬、触痛,常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发热、乏力、食欲不振、颈淋巴结肿大等);②血沉加快;③甲状腺摄131I率受抑制;④一过性甲亢;⑤甲状腺抗体:TgAb或TPOAb阴性或低滴度;⑥甲状腺细针穿刺或活检有多核巨细胞或肉芽肿改变。符合上述四条即可诊断。七、鉴别诊断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有可能导致误诊误治,需要与如下主要疾病进行鉴别: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常有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如果病人先出现咽部不适、疼痛等症状,经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后好转不明显,同时出现体重下降、心慌、手抖者,应注意排除亚甲炎。2、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为急性细菌性感染,炎症反应明显,甲状腺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热、痛表现,有全身症状及体温升高,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血清T3、T4及甲状腺摄碘率正常,甲状腺穿刺可抽出脓液,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3、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或腺瘤样结节合并急性出血& 常发生于原有甲状腺疾病的基础上,甲状腺局部有结节,轻度压痛,质地较硬,血沉、CRP、血清T3、T4、甲状腺摄碘率正常,甲状腺扫描有凉结节或冷结节,B超检查甲状腺包块有液性暗区,甲状腺穿刺可抽出暗红色或咖啡样液体,抽液后疼痛立即减轻。4、甲状腺癌& 约有l0%的亚甲炎病人甲状腺呈局部肿大而其他症状不明显,甲状腺结节较韧或硬,结节处仅有轻微压痛,扫描为孤立的冷结节,易误诊为甲状腺癌,但亚甲炎疼痛可自行缓解或迅速波及对侧,常伴有全身症状,血沉快,CRP高,甲状腺摄碘率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显著等可与之鉴别。必要时可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鉴别。5、Graves病& 亚甲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多起病较急、病程较短,甲亢症状轻中度、且为一过性,无眼征,甲状腺无血管杂音,甲状腺扫描示稀疏或不显影。为避免误诊误治,对短期内出现甲亢症状,伴明显疲乏而无突眼、无甲状腺血管杂音,应进行甲状腺扫描以助鉴别。对已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且短期内症状明显改善甚至出现甲低者,应注意排除亚甲炎。6、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无病毒感染前驱症状,不伴甲状腺疼痛或压痛,很少有病毒抗体滴度改变,血沉大多正常,活检示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八、&&&&&&&&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不需特殊处理。适当休息并多饮水,可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对全身症状重、高热、甲状腺肿大、压痛明显者,应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目前临床上仍以口服泼尼松为首选,每次10mg,3次/d,明显缓解疼痛,8-10天开始减药,一般每周减5mg,总疗程2~3月。激素初期治疗时,平均用药2周血沉就降至正常,部分病人甚至用药1周血沉也可降到正常,如短时间内停用激素,复发率明显增高,因此不能以血沉正常作为停药指标。激素治疗亚甲炎时应遵循早用药、剂量足、减药缓,疗程够。有学者认为: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甲炎较口服泼尼松改善症状和体征快。局部应用、时间短,可以避免激素长期全身应用的各种副作用。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亚甲炎有较多的经验 ,对于反复复发、久治不愈的患者可加服中药,有助于减轻症状、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复发。伴甲亢时,一般不需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有些病人可给予小剂量普萘洛尔减慢心率。如病程较长,有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甲减的患者可酌情加服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直到功能恢复正常为止(一般为3月~6月)。发生永久性甲减少见。九、预后评价本病多呈自限性,可自行缓解,预后良好。90%以上的病人病情缓解后甲状腺功能亦恢复正常,部分病人病情可出现反复,只有约5%~10%的病人发生永久性甲减,需给予终生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一般不需手术治疗。但以下情况可考虑手术:与甲状腺其他病变并存,如甲状腺癌、重度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明显压迫症状等;诊断困难的病例应手术探查,根据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决定手术术式。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8:32
贺艳菊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贺艳菊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贺艳菊大夫提问
贺艳菊的咨询范围: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内分泌科好评科室
内分泌科分类问答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疾病名称(英文) subacute
thyroiditis&
拚音 YAJIXINGJIAZHUANGXIANYAN&
别名 De Quervain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中医:瘿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系由病毒或病毒产生变态反应引起的非化脓性甲状腺炎症,表现为腺体肿大、疼痛。又称De Quervain
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在甲状腺炎中比较多见。因不同于病程较短的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也不同于病程漫长的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故称之为亚急性甲状腺炎。本病病程长短不一,一般为2-3个月,可长达半年或更长,后多数自动缓解,无后遗症,但有复发倾向。&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产生变态反应有关,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及流感病毒等。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而且患者血中有病毒抗体存在(抗体的效价滴度与病期相一致),但甲状腺组织切片中尚未找到病毒的包涵体或重复培养出病毒,因此不能完全确定本病由病毒引起。&
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遗传素质等共同作用所致。&
人群 发病年龄大多在2O-60岁,女性较多。&
强度与传播&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机强调了情志因素。肝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协调气血运行,情志不畅,气血不和,肝气抑郁,气滞血瘀,致脾胃升降失常,脾失健运,气虚血少,水湿凝聚。主要病理是由气、痰、瘀壅结所致。&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多呈对称性或非对称性弥漫性肿大,或呈结节性,边界不十分清楚,局部多无红肿热现象。甲状腺切面可见透明的胶质,其中有散在的灰色病灶。甲状腺滤泡结构明显破坏、退变,病变中伴有多量慢性炎症细胞、组织细胞和巨细胞浸润,有多核巨细胞和肉芽肿形成。残留的滤泡小,胶质少,部分滤泡上皮增生成团,部分滤泡破裂,胶质外溢,并引起间质内异物巨细胞反应和纤维组织细胞增生。病变后期,炎症细胞减少,纤维组织增生较明显。&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肝胆蕴热: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咽干,性急易怒,口渴口苦,颜面潮红。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或弦数。
证候分析:本型多见于青年女性,湿热之邪侵犯肝胆,湿郁化热,湿热交蒸蕴结肝胆,气机郁滞,加之外邪入侵,故发热恶寒,口渴咽干,面红脉数;胆邪气滞,痰浊上扰,胆气疏泄失常,胆气不宁,故性急易怒,口苦头痛,苔黄,脉弦。
(2)气滞化火:
证候:发热或不发热,颈部肿块坚硬,疼痛或灼热,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胸脘痞满,痰多粘稠,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或数。
证候分析:气滞则郁而化火,故发热,头晕目眩;气滞化火,煎熬津液而为痰,或气滞而致津液运行受阻,凝而为痰,致颈部出现肿块,疼痛或灼热,胸脘痞满,苔黄,脉弦。
(3)阴虚内热:
证候:咽干口燥,口渴喜饮,潮红盗汗,颈部肿块或大或小,质软,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色淡。舌瘦小,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气滞郁而化火,火热之邪耗伤精液,则阴虚内热,故咽干口燥,口渴多饮,潮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气郁使津液凝而为痰,痰随气逆,痰气积聚于颈部,则为瘿瘤;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冲任失调,故经少色淡。
(4)气滞血瘀:
证候:情绪不畅,口干不渴,月经不调,痛经或行经有瘀块,颈部肿块坚硬,固定不移伴刺痛,以夜间为甚。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涩。
证候分析: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液运行不畅,则气滞血瘀,故月经不调,痛经或行经有瘀块,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脉涩;肝气郁结经久不愈,气病及血,血瘀痰凝,使颈部肿块坚硬,固定性疼痛。&
西医诊断标准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标准:
1.起病前可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2.不同程度发热、乏力、周身酸痛。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质地硬而不规则,可呈结节状,有自觉痛及压痛,常放射至耳根、枕部、颈侧、咽部、下颌等。甲状腺肿大可由一侧延及对侧。
3.初起可有心动过速、怕热、出汗、性情急躁等甲亢临床表现。血沉增快。
4.甲状腺131碘摄取率明显降低,初期血清T3、T4甲状腺球蛋白(Tg)值升高,后期逐渐恢复正常。个别患者可发展为甲减。
5.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使症状、体征迅速缓解。
附:诊断标准:
1.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发热,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有疼痛和(或)触痛。病程一般2~3个月,有自动缓解和复发倾向。
2.血清T3、T4升高,131 I吸收率显著降低的特征性分离现象,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3.甲状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具有确诊意义。
4.单侧甲状腺肿大而甲状腺显像检查示双侧不显像或稀疏者,应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
西医诊断依据 1.患者有发热,短期内甲状腺肿大伴单个或多个结节,疼痛明显,触之坚硬且显著压痛,临床上可初步拟诊为本病。
2.早期血清T3、T4 水平升高与TSH降低,及131 I吸收率显著降低的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点,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甲状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有诊断意义。
4.治疗性试验用强的松10mg,每日3~4次,治疗7~10天后,症状及甲状腺体征有显著好转,结节缩小,甚至基本消失者,多属本病。&
发病 起病多急骤,病初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可伴发一过性甲亢。&
起病,先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数病例由于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液,故有短暂性精神紧张、心悸、多汗、怕热、消瘦、心动过速等甲亢表现。甲状腺炎的局部表现常在全身症状出现以后逐渐明显。在颈前部出现疼痛,可向下颌、耳、牙床及枕骨部放射,咳嗽、吞咽、转动颈部时疼痛加剧,甲状腺呈硬性弥漫性肿大或结节性肿大,病变可累及一侧或两侧。有明显压痛,但仍保持正常甲状腺形态,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不固定,能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局部淋巴结不肿大。较轻的病例可不伴有明显全身症状,局部仅有甲状腺内冷结节,经切片才发现典型组织病理变化。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程演进趋向于自发地或经过治疗后缓解消失,但可在缓解后复发,如此反覆多次后痊愈。导致永久性甲减者少见。
病程长短不一,整个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也可迁延至1~2年,一般为2~3个月。&
1、放射性核素显像:甲状腺多显示为冷(或凉)结节,或温结节,如单侧甲状腺肿大而显像示双侧不显像或稀疏者,尤应考虑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
2、超声波检查(B超):甲状腺病变区呈不均匀回声,其强度低于周围肌肉组织,或显示实质性占位病变。&
实验室诊断 甲状腺功能检查: 1.131 I吸收率
显著降低,一般低于10%,主要由于甲状腺释出大量激素抑制垂体分泌TSH所致,而非甲状腺腺泡受到破坏之故,此种现象为本病特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2.血清T3、T4早期T3、T4 水平升高,与131 I吸收率降低呈特征性分离现象。 3.血清TSH
早期TSH水平降低,对TRH兴奋试验无反应;当病变广泛而严重破坏甲状腺滤泡时,甲状腺激素由于感染病毒而耗竭,在病变未修复前TSH增高,TRH试验反应活跃。
4.血清抗体 抗甲状腺抗体(TGA)及微粒体抗体(MCA)正常,可与桥本甲状腺炎鉴别。&
血液 病程早期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增高或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明显增快。&
组织学检验
甲状腺穿刺活组织检查为局灶性或弥漫性甲状腺炎,常见肉芽肿病变,对诊断具有意义。&
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表现为发热、甲状腺疼痛等症状,可与甲状腺癌、腺瘤鉴别;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一般血清TGA和MCA滴度明显升高,131
I吸收率则正常;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的病程长,病变超越甲状腺,浸润包膜及附近组织器官。&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甲状腺肿大完全消退;血清T3、T4、Tg及甲状腺131碘摄取率正常;血沉正常。
2.好转:症状或体征消失或好转,但仍需药物维持治疗,停药后可复发。血清TT3、TT4、TSH水平基本正常。血沉下降或恢复正常。
附:治愈标准:1.甲状腺大小和形态恢复正常。2.甲状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3.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4.停药一年以上未见复发。&
大多数病例经治疗后可完全治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治愈或自行缓解后有复发倾向;少数病例长期处于甲减状态或变为永久性甲减。&
肾上腺皮质激素最有效,疗效迅速,适用于症状较重患者,甲状腺质地较硬的往往在用药后几日症状消失,一周后甲状腺肿或结节显著缩小甚至消失,一般用泼尼松每日20-40mg,2-4周后逐渐减量,血沉下降至正常可作为停药指标。作用机制为非特异性的抑制炎症反应。疗程一般为1-2个月,太短容易复发,类固醇治疗并不能改变或缩短病程,复发可再用泼尼松治疗。疼痛剧烈时宜给止痛剂,甲状腺部位放置冰袋并卧床休息。对轻型患者可用消炎止痛剂如阿司匹林每日1.5-3g或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日25-50mg即可。也有试用甲状腺激素治疗,一般采用干甲状腺片每日12O-180mg或T3每日25-50μg,1-2周可使症状缓解,病程缩短,奏效原因为甲状腺组织遭受破坏后内源性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后者能加剧甲状腺的炎症过程,而甲状腺素制剂能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过度分泌。但如果患者在急性期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则不宜用干甲状腺片。亚急性甲状腺炎不应作手术切除,深度X线放射治疗易导致甲减,硫脲类药物也不宜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碘剂都无效。
中医治疗 (1)肝胆蕴热: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柴胡、龙胆草、山栀子、川楝子疏肝解郁,泻肝胆实火;生地、黄芩滋阴凉血,清热解毒;木通、泽泻除湿利尿;当归、元胡活血散瘀,理气止痛。
(2)气滞化火:
治法:行气化痰,软坚散结。
方药:导痰汤合藻药散加减。方中半夏、陈皮、竹茹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理气健脾;茯苓利水渗湿,宁心安神;枳实、胆南星行痰散结,熄风定惊;黄药子解毒消肿,化痰散结。
(3)阴虚内热:
治法:滋阴清热,软坚散结。
方药:清骨散加减。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解表和里;青蒿、胡黄连、知母、地骨皮滋阴降火,清热凉血,泻火解毒;贝母、甘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必甲、牡蛎软坚散结,安神敛汗。
(4)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方中半夏、贝母、连翘化痰软坚,消应散结;陈皮、青皮行气化痰;当归、川芎、赤芍活血调经。&
中药 (1)六神丸: 10粒,一日3次,用于甲状腺肿痛明显者。
(2)雷公藤多甙片: 60mg,每日3次。用于亚甲炎,疗程2~3个月。&
中西医结合治疗
皮质激素治疗亚甲炎,不能改变病变过程,故中医辨证施治可作为本病的首选疗法;重症病例可采用中西药合用,以期提高疗效。&
本病的发生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密切有关,故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对防止本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对预防本病亦有很大价值。&
明代《医学入门·脑颈门·瘿瘤》指出“原因忧恚所致”。《太平圣惠方·瘿气咽喉肿塞》曰“夫瘿气呖喉肿塞者,由人忧恚之气在于胸膈,不能消散,博于肺脾故也”。《外科正宗·瘿病论》认为本病主要病理是由气、痰、瘀壅结所致,“夫人生瘿病之症,……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郁怒易伤及肝,过度思虑易伤脾,气血-脏腑-情志三者在本病的发病中有密切关系。&
该文章转载自医学全在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甲状腺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