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宜本草红景天天咋鉴别啊

大花红景天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大花红景天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研究
【摘要】:
红景天享有“高原人参”、“北极玫瑰”之美称,具有抗疲劳、抗衰老等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但目前红景天商品药材存在品种混乱、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不同品种红景天、同一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的药材在质量上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到红景天药材的临床疗效及其稳定性。因此,对红景天药材进行更全面的品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性状和显微鉴别方法仍是红景天药材鉴定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对于特征差异较小的品种、药材粉末、中成药的鉴定,尚存在一定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各学科在中药领域的不断融合,现代化学和分析方法在中药品质评价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传统鉴定的基础上,寻找和建立准确可靠、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对红景天药材综合质量评价、规范药材生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对药典收载品种大花红景天的商品药材药用部位进一步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大花红景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其有效物质基础及其多指标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针对红景天药材的质量评价多限于单一指标的不足,建立了红景天药材的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采用特征性强、准确简单快捷的红外光谱技术对红景天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取得结果如下:
1.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方法对大花红景天商品药材进行了鉴定,提出大花红景天商品药材的主要部位是宿存茎和根茎,为红景天药材化学成分研究和质量评价奠定了基础。
2.运用多种现代分离技术(如液液萃取、柱层析等)和结构鉴定方法(如IR、EI-MS、ESI-MS、1HNMR、13CNMR、HMQC、HMBC、DEPT等)对大花红景天7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利用波谱解析和化学分析的方法鉴定出其中6个:苷类3个(甾体皂苷、黄酮苷、醇苷),酚酸类2个,芳香醛1个。分别为咖啡酸(化合物ZMP-1)、香草醛(化合物ZMP-3)、红景天苷(化合物ZMP-4)、没食子酸(化合物ZMP-5)、胡萝卜苷(化合物ZMP-6)、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ZMP-7)。
3.通过对红景天药材提取方法的筛选和色谱检测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同时测定红景天苷、酪醇、没食子酸3种有效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高、重复性良好、回收率合格,测定结果准确,可作为红景天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运用上述方法对大花红景天药材不同部位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宿存茎各有效成分含量均高于根茎,这一结果为宿存茎可作为红景天药材的药用部位提供了参考依据;不同贮存年限红景天药材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贮存年限对质量影响很大,样品中红景天苷含量均随贮存时间增加而下降,建议药典评价红景天药材质量时增加其贮存年限的限定,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比对软件、二阶导数软件,对大花红景天、塞北红景天、小丛红景天、狭叶红景天、高山红景天7个品种的原药材、75%乙醇总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层提取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发现了7个品种原药材和提取物在红外光谱图、二阶导数光谱图上的差异特征,实现了以上品种的红外鉴别。
5.采用红外光谱法结合SIMCA法识别技术,对收集到的84份红景天样品进行了光谱聚类分析。初步建立了7个品种红景天原药材粉末的红外光谱-数学模式识别方法,该法识别率和拒绝率均92%,试验样品检验合格率为66.7%,表明SIMCA聚类分析法可用于红景天药材的快速品种鉴定,这为现代分析技术在红景天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为:
1.对大花红景天商品药材的药用部位进行了分类,提出其药用部位主要为宿存茎和根茎。
2.首次从红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香草醛,首次从大花红景天中分离得到小麦黄素-7-O-β-D-葡萄糖苷。
3.建立了同时测定红景天苷、酪醇、没食子酸3种有效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法分离效果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改进了现有红景天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红景天药材多指标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4.比对分析了大花红景天等7个品种的原药材粉末和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初步实现了以上品种的红外光谱鉴别。
5.首次采用红外光谱技术结合SIMCA模式识别法,对大花红景天等7个品种红景天药材进行了光谱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可用于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快速鉴别,为现代分析技术在红景天药材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6.化合物ZMP-2经波谱解析和文献查阅,其母核结构鉴定为对羟基桂皮酰基,糖部分为少见的七碳糖。经国内外文献检索未见与ZMP-2类似结构,疑为一新化合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7【分类号】:R284【目录】:
中文摘要5-7
Abstracts7-9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0-41
第一章 红景天属植物的资源概况及药材鉴定10-15
1.1 药用历史10
1.2 生境及资源概况10-12
1.3 药材鉴定12-13
1.4 小结13-14
参考文献14-15
第二章 红景天属植物的研究进展15-34
2.1 红景天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15-21
2.2 红景天属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21-25
2.3 红景天药材色谱鉴定及质量分析研究进展25-27
2.4 小结27-28
参考文献28-34
第三章 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研究进展34-41
3.1 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原理34-35
3.2 红外光谱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解析技术的结合35-37
3.3 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37-39
3.4 小结39
参考文献39-41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41-101
第一章 大花红景天商品药材的鉴定41-43
1.1 实验样品、仪器与试剂41
1.2 大花红景天商品药材的药用部位分类41
1.3 大花红景天商品药材的鉴定41-42
1.4 结果与讨论42
参考文献42-43
第二章 大花红景天的化学成分研究43-62
2.1 仪器、试剂及原料43-44
2.2 提取与分离44-47
2.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与波谱数据47-56
2.4 未知化合物ZMP-2 的结构鉴定与波谱数据56-60
2.5 小结60-61
2.6 讨论61
参考文献61-62
第三章 红景天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62-73
3.1 实验仪器与试药62
3.2 样品提取方法及检测条件选择62-64
3.3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64-69
3.4 大花红景天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69-71
3.5 其他品种红景天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71-72
3.6 小结72
3.7 讨论72
参考文献72-73
第四章 不同品种红景天药材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73-98
4.1 实验仪器、光谱条件与试药74
4.2 实验软件与原理74-78
4.3 样品制备、检测参数及方法适应性考察78-80
4.4 红景天原药材粉末的红外光谱鉴定80-83
4.5 红景天药材提取物的红外光谱鉴定83-91
4.6 不同品种红景天原药材粉末的SIMCA聚类分析91-96
4.7 小结96
4.8 讨论96-97
参考文献97-98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98-101
5.1 结论98-100
5.2 创新100
5.3 讨论与展望100-101
附图101-103
致谢103-104
个人简历10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令文;聂黎行;张颖;刘燕;曹明光;;[J];中国药事;2011年09期
李青;宋志前;曾林燕;夏磊;曹玉娜;魏征;刘振丽;;[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敬晗;[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姚飞飞;[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文华,孟晓婷,郝利铭,崔丽,董智勇,王淑兰;[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王淑兰,李淑莲,崔丽,肖雪姣,郝利铭,姜文华,关桂梅,孙荣珍,吴盛东,李贵满;[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邓伟国,陈秋丽,傅艳,胡颖,张胜杰;[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李凤才,师海波,刘威,苗艳波,徐亚香,周重楚;[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谢乐斯,刘艳丽,董丹,崔守仁,金冬,朴花,孙长凯;[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孙非,于起福,张淑芹,刘志屹,孙寒,班秀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8年06期
曾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1999年04期
周群,孙素琴,杜德国,梁曦云,杨显荣;[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年02期
王钊,孙素琴,李晓波,周群,林琳,杜德国;[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1年03期
阮晓,侯平,王强,李革,周疆明;[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谷燕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碧英;张平;;[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黄钰芳;;[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张继星;庞晓斌;于寒松;王慧然;李彦舫;;[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3期
蒋新龙;蒋益花;;[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杨谦;王雁;赵天榜;;[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周慧茹;;[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卜媛媛;金东淳;刘宪虎;许明子;孙博;;[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舒明勇;;[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1期
唐斌;杜军;阳丽;杜曦;胡昕;张潇;;[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方江平;卢杰;罗建;郑维列;;[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清玉;司民真;赵雷修;段志刚;王昆华;;[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清玉;谭文绢;;[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李维卫;胡凤祖;陈世龙;师治贤;;[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徐杰;李学军;徐培元;;[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李清玉;司民真;邓丽兰;李永铸;董勤;;[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刘炎;张贵君;张杰;孙素琴;;[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图雅;周群;孙素琴;;[A];第二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楚笑辉;王伽伯;孔维军;赵祥军;刘斐斐;金城;肖小河;黄明进;房吉祥;夏新华;张学儒;;[A];第二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张芳;蔡聪波;陈忠;谢狄霖;;[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王宁;陈书红;任风芝;李丽红;高月麒;;[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玉华;[D];兰州大学;2010年
许光辉;[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孟庆霞;[D];暨南大学;2010年
郑维列;[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侯丽丽;[D];吉林大学;2011年
马佳美;[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范新六;[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治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羚郦;[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波平;[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祝素平;[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高海霞;[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王云美;[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白梅;[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于晟培;[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崔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耿志鹏;[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魏博菲;[D];西北大学;2011年
苟迎娣;[D];西北大学;2011年
庞勇军;[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子毓;陈元涛;赵耿藏;洪美花;;[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李承范;姚艳红;张敬东;;[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王淑兰,李淑莲,崔丽,肖雪姣,郝利铭,姜文华,关桂梅,孙荣珍,吴盛东,李贵满;[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崔艳梅;娄安如;赵长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孙非,于起福,张淑芹,刘志屹,孙寒,班秀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8年06期
曾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1999年04期
马彦博,白东英,吴媛媛,邓雯,赵振升;[J];饲料工业;2005年17期
杨晓艳;芦启琴;娄灯吉;沈建伟;王环;张晓峰;;[J];分析试验室;2009年S1期
范伟赢;王伯章;;[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温小鹏;杨颖婷;;[J];光明中医;201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瑞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李从军;[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刘勇;[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焦士龙;[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靳波;[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冰;[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韩正春;[D];浙江大学;2002年
谷燕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向进乐;[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罗晓;[D];河南大学;2006年
刘晓娜;[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张利娟;[D];河南大学;2007年
贺业恒;[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吕建;[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淑兰,王宜,李淑连,何为惠,吴胜东,马兴元;[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姜文华,孟晓婷,郝利铭,崔丽,董智勇,王淑兰;[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王淑兰,李淑莲,崔丽,肖雪姣,郝利铭,姜文华,关桂梅,孙荣珍,吴盛东,李贵满;[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姜文华,王淑兰,关桂梅;[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王淑兰,宫肇弟,李淑莲;[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房家智,张晓艳,王绍, 王陆黎,马兴元, 徐琳;[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房家智,张晓艳,陆瑛,王绍,孙晓霞;[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王晓松,房家智,张晓艳,王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邓伟国,熊文,傅艳,张胜杰,邓琳红;[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邓伟国,陈秋丽,傅艳,胡颖,张胜杰;[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发军;高洁;杨光忠;王少滕;;[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5期
孙东东;何立巍;李祥;陈建伟;丁丽;;[J];中国药房;2007年03期
孙东东;李祥;陈建伟;何立巍;;[J];中国药房;2007年30期
杨芮平;郝东方;苏兰;刘英学;刘中刚;裴月湖;;[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8年06期
王莹莹;李祥;陈建伟;程妍;王盛;;[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年02期
沈伟;孙晓杰;张秀桥;张一文;;[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4期
闫学斌;雷萌;可钰;屈红丽;尹鹏;刘宏民;;[J];化学研究;2006年03期
贾正;戚进;朱丹妮;;[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03期
颜佩芳;刘桂英;赵士敏;宋丽丽;谭丽娜;金永日;李绪文;;[J];中国药学杂志;2009年01期
纪耀华;孙莹;惠春;;[J];时珍国医国药;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永庆;李丽;杨滨;黄璐琦;;[A];2002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2年
付琛;周光雄;叶文才;;[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赵芬;张贵杰;徐嵩;于鹏飞;庾石山;;[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刘俊宏;柏健;杜丹;庾石山;;[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植飞;孔令义;彭司勋;;[A];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曹家庆;赵余庆;;[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王倩;邹坤;;[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桑志高;李冬利;陶美华;涂国全;章卫民;;[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张铁军;门田重利;Arjun H BANSKOTA;;[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刘春力;段营辉;戴毅;姚新生;;[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华兰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衣晓峰?记者
李丽云;[N];科技日报;2007年
衣晓峰;[N];健康报;2008年
曹南燕;[N];长江日报;2005年
衣晓峰?靳万庆;[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屠鹏飞;[N];中国医药报;2005年
杨峻山?蔡少青
屠鹏飞;[N];中国医药报;2007年
陈德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梅全喜;[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赵欣 姜志伟
吕瑞东;[N];吉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杰;[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袁叶飞;[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孙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秦文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周鸿立;[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乌力吉特古斯;[D];内蒙古大学;2008年
陆娟;[D];吉林大学;2009年
邹连春;[D];吉林大学;2009年
陈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刘新桥;[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曼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包磊;[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蓝晓聪;[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何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咸丽娜;[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方宇;[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龚雪龙;[D];苏州大学;2010年
李远彬;[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立平;[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苗艳丽;[D];山东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欢迎来到中国木业网!
木材类资讯家具类资讯
企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 >
老挝大红酸枝鉴别方法――红景天红木家具
来源:仙游红景天红木家具厂
点击数:684
&&&&【中国木业网】&&& 老挝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其木质与颜色相似于小叶紫檀,老挝大红酸枝,广东多称为交趾黄檀,长江以北则称为老红木。它与黄花梨等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亚科黄檀属。年轮纹都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其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三百年以上才能使用,老挝大红酸枝它区别于其他红酸枝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 (交趾黄檀鉴别方法)可归纳为“三个明显地方”:
&&& 老挝大红酸枝鉴别方法一、看新茬。用小刀,在红酸枝家具里侧刮几下,见木屑落下,里面露出了新的红茬。说明是红酸枝材料。如果里面露出白茬,说明这材料是染过色的。只要不是上漆的家具,这种方法就适用。
&&& 酸枝木在颜色及品质上的区分比较复杂,红酸枝木鉴别首先看其生长轮是否明显。正宗的红酸枝心材呈橘红褐色、紫红褐色、深紫色.木质坚硬沉重通常沉于水,有紫黑色条纹和山水纹有油脂者为上乘,是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上佳材料。
&&& 老挝大红酸枝鉴别方法二、看纹理。一般说来,颜色深的红酸枝密度大,年轮紧,纹理清晰而顺直。而颜色浅的红酸枝相对密度小,年轮松散,有些发暗,表面看上去像有一层雾气。
&&& 老挝大红酸枝鉴别方法三、看黑筋。深颜色的红酸枝黑筋多而明显,和它的枣红底儿黑红分明。而浅颜色的红酸枝较少有黑筋,即使有也不如前者明显。黑酸枝木心材为紫黑、深紫和红褐色,带黑色条纹,以其物稀而价高,一经打磨平整润滑给人一种醇厚含蓄之美,这是黑酸枝木鉴别的主要方法。还有一种白酸枝与其它两种酸枝木的共同特性是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发出一股食用醋的味道。它没有红酸枝红,油性没红酸枝大。其加工之后和草花梨有些相似,但比草花梨的价格贵得多。
福建专业生产,报道如何,鉴别老挝大红酸枝真假,如何辨别老挝红酸枝
&&本文来源自:仙游红景天红木家具厂
相关新闻链接
说明:评论者姓名或公司为空时即匿名留言,但必须都输入验证码。
注意:请不要在评论中含与内容无关的广告链接,违者封IP。
中国木业网声明:本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
&&&&品牌们不断用试错法去挑战社交媒体新趋势影响下的新
中国木业网() 版权所有 ?
咨询热线:4
法律顾问: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 傅国宝
经营许可证:浙b2- | 浙ICP备号红景天系列如何辨别真假_百度知道
红景天系列如何辨别真假
我有更好的答案
感谢您对相宜本草的支持、商超这3个销售渠道,全国各地均有相宜本草专柜,相宜本草的商品分专柜,凡是这些正规渠道选购的相宜本草商品都是正品保证的,或者可以拨打相宜本草400服务热线查询验证哦(周一至周五),选购商品后可以将商品拿到您当地的相宜本草专柜验货你好、网络、全国大型连锁超市均有相宜本草专卖以及网络相宜本草厂家授权店铺
其他类似问题
264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辨别真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宜本草红景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