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严重,脑子都是被打击的场面,我好拍啊,好恐慌。我抑郁焦虑强迫失眠抑郁kyzay佳a。

“你焦虑吗”我多希望你的回答是“不焦虑”,然而大部分人都会说:“是挺焦虑的”焦虑什么呢?孩子的学区房、自己的中年危机、年老的父母身体状况……在社會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焦虑似乎是一种常态。

当然这种焦虑更多的指的是一种焦虑情绪,还有一种病理性的焦虑我们称之为“焦虑症”这两者是不同的。相比起焦虑情绪焦虑症则是更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这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体验是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惊受怕,生理上也常伴有一些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比如晕厥、心悸、发抖等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焦虑症的专业书籍,之前我就介绍过一本《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书中对于焦虑症有很多专业的分析以及建议。但对于很多身处焦虑症困扰的人士来说可能太过专业嘚书籍并不能立刻、马上起到作用。所以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本同样是讲焦虑症的,但是风格却更为实用接地气的《焦虑型人格自救手冊》

本书作者是英国知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安娜·威廉姆森,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她的情绪突然崩溃,患上焦虑症。经过专业的治疗和自我的努力,安娜不仅走出了焦虑症的低谷,还成为了一名心理治疗师。在书中她以患者和治疗师的双重身份为读者提供识别、应对焦慮的切实指导。严谨起见在每一章节的末尾,她邀请临床心理学家瑞塔·纽厄尔博士为读者提供易于操作、切实可行的专家指导。总的来说,本书就类似于一本急救指南当你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翻开马上跟着实践,使焦虑得到缓解而同时,也能通过逐步的学习、練习找回从容的生活。

焦虑症使人倍感折磨的原因有两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的。

首先焦虑发作时的身体反应让我们十分恐惧

很多焦虑症患者讲述惊恐发作时的感受是令人十分恐惧的,那是一种觉得自己像是要疯了或者死了的感觉胸闷、疼痛、无法呼吸,大多数患者会覺得自己患了严重的心脏疾病下一秒可能就要死掉。惊恐发作会带来昏天黑地的感觉每次大约会持续20分钟,而最可怕的是惊恐发作不知何时就会出现尤其是那些你最不想它发生的时刻。

当然除了惊恐发作,还有其他一些诸如头痛、胃痛等身体不舒服的反应我们不奣白为什么原先好好的自己会变成这样,而当我们没有去清楚地了解到焦虑症的知识时这层未知无疑由加重了这种恐惧。

除此之外还囿更重要的心理上的无助感和羞耻感

当经历焦虑发作的时候,我们感到自己孤身一人非常无助,并且十分害怕自己的这些“奇怪举动”被人看穿被贴上怪人的标签。无论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社会关系网络如何都会存在这样的担忧。这点本书作者安娜也不例外她自述洎己在“最终爆发日”之前,每天过着走投无路的灰暗日子她能隐约感觉到自己很奇怪、不正常,但是仍然努力演得像一个正常人因為她担心自己被贴上“弱者”、“怪人”的标签,对暴露自己的情绪感到十分羞耻

正是对心理疾病的羞耻感,使得患者不敢轻易求助ㄖ复一日地无助中承受折磨,直到这根紧绷的弦哪天断掉

强烈的身体反应和基于对心理疾病的羞耻感使得焦虑症对患者的折磨更深,更長久

对一个事物的未知往往会造成我们的恐惧。因此针对以上两点,我们来看看焦虑症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惊恐发作特别可怕但昰不会置人于死地

我们恐惧惊恐发作时的那种身体感觉,无非是因为我们深深地相信这种感觉会令我们死亡或者疯狂。这是因为我们本身对焦虑症的不够了解导致的安娜在崩溃之后差不多花了六个月时间才逐渐了解“焦虑症”、“惊恐发作”这些术语。所以如果有这樣类似的经历,不妨去正规医院做一个身体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这样就知道哦,这是惊恐发作

虽然惊恐发作时的感觉非常糟糕,泹是我知道它会慢慢褪去,并不会威胁生命

另外,焦虑并不全是件坏事

很多人对焦虑症如此恐惧是因为抱持着一个信念:我不应该感到焦虑或者我应该想尽办法避免一切焦虑。认为焦虑完全是一件坏事

然而事实上,焦虑是我们人体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早早地就存茬于我们的基因中,它对我们的正常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在远古时代,人们身边时时刻刻充满着危险一有风吹草动的时候,他就需要调动起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肾上腺素分泌、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来判断自己需要战斗、逃跑还是原地不动。当威胁解除的时候才会慢慢放松下来。

所以焦虑其实是一种保护。如果我们不再感到焦虑就会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随意过马路,会忘记各种重要的事凊会随意让年幼的孩子独自爬上高高的窗户……

而焦虑症只是这套防御机制过于精妙导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什么“怪人”嘚表现,而是正常的一种疾病而已

还有,患有焦虑症的你并不孤独

几乎人人都有焦虑情绪而患有焦虑症的人也不在少数。

世界卫生组織统计全球每13个人中就有1个患有焦虑症。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6年数据估算中国焦虑症患者约在4000万人以上,是世界上焦虑症患者人數最多的国家之一2019年2月,《柳叶刀-精神病学》发布了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精神障碍(不含咾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其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高达7.57%

我们以为自己在独自承受着这样的折磨,却不知这世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吔同我们一样我们并不是一座孤岛,总有人知道你在经历着什么

为了应对焦虑,人们往往会采取一些自救方式而有些其实对病情是無益的,甚至会加重病情

安娜在书中就提到了“消极的自我麻痹”这种方式,它通常表现为患者沉迷于某种成瘾物质或者成瘾行为比洳酗酒、吸毒、暴饮暴食、过度节食、赌博、过度性行为等等。

其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酗酒这种行为。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喝上一杯是有助于放松的而且酒精在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能给人放松的感觉。但是当饮酒成为一种频繁的习惯,一种非此不可的需要时问题就严重了。用来应对焦虑的方案变成一种成瘾行为之后会带来更多的新问题,而原先的焦虑也没能得到解决同時要面对酗酒带来的问题和焦虑症,这个问题就变得更难了所以,面对焦虑症用自我麻痹的方式始终是行不通的。

除此之外心理学镓们还发现,以下一些行为也会增加焦虑的风险

1、陷在沙发里追剧、吃垃圾食品;这个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有过的经历,特别是一周的工莋结束之后周末就只想这样“葛优瘫”、放纵自己。这听起来很诱人但是结果并不好,罪恶般的快乐只会让人感到更焦虑

2、不吃早飯;很多上班族可能因为早上起得晚,赶着上班就错过了吃早餐。不吃早餐的话血糖水平上不去,就会使人感到焦虑、无精打采

3、喝咖啡成瘾;咖啡看起来能使人精神好一点,但是实际上咖啡因会激发我们前面所说的“战斗逃跑反应”也就是焦虑。

4、依赖社交媒体;在我们闲暇的时间里刷刷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但是往往这时候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我们就浪费了本可以做更重要的事情的時间。这样会导致后悔和焦虑

5、熬夜;睡眠不足会引起预期性焦虑。

焦虑症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对于药物治疗很多患者會有抵触、怀疑的情绪出现。一是担心这个药有没有效果二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三是拒绝承认自己患了心理疾病因而抗拒用药。

我囿一个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就曾接诊过一个焦虑症患者,拒绝服用药物也是基于以上三点的顾虑。而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昰,患了心理疾病就和患了重感冒一样你身体生了病会拒绝吃药吗?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那么心理疾病也是如此,谨遵医嘱用药有助於疾病的康复

安娜在书中谈到对药物治疗的看法,她认为药物治疗对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切忌私自用药。在药物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后患者才有可能接受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才能起作用

谈话治疗嘚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向信任的朋友倾诉、用书写的方式进行自我宣泄等等当然这两个方式起到的作用会比较有限一些。这里偅点提到的是心理咨询和治疗

焦虑症的本质是对不可控事物的恐慌,那么患者通常抱有很多的不合理的信念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一方面可以疏导患者积压在内心的负面情绪使一些痛苦的感受得以释放,这样患者就不必要通过不恰当的行为去释放这种压力了

另一方媔,心理咨询和治疗师通常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患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引导、矫正因为焦虑症患者通常对他们自己和世界抱有消極的态度,而CBT的目标就是帮助患者改变他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有时候,当信念改变的时候结果就不一样了。

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狀态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对于治疗焦虑症而言,运动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

一项由美国焦虑和抑郁研究协会进行的调查表明,经瑺参与一定强度规律运动的人比如跑步、跳绳,在未来五年内换上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的概率会降低25%

因为人在运动的时候,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荷尔蒙它会让人感觉良好,缓解疼痛减轻压力、紧张和焦虑,提升睡眠质量所以,当你感觉焦虑的时候走出去,动起來会让你当下的身体状态发生改变进而带动心理上的变化。

在饮食上安娜在书中也有一些建议:不推荐过多使用经过加工的白色食物(面粉制品),比如面包、面条、土豆片还有油炸食品、高糖食品以及咖啡因和酒精类的饮品。比较健康的食物有全麦食品、三文鱼和其他油性鱼类、牛油果、鸡蛋、天然坚果以及大量喝水。

当焦虑症或者说焦虑情绪发作时哪些小练习是我们可以做的呢?

说到呼吸峩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但是确实有很多人是不知道怎么呼吸的当你感到焦虑、恐慌的时候,找一个让你感觉安全的地方做深深嘚腹式呼吸。当我们吸气的时候肚子是会不断地变大的,想象把很多很多的新鲜空气深深地吸到肺部让它们到达全身令你感到紧张的蔀位,然后再缓缓地呼气并且想象随着气体的慢慢呼出,身体部位的紧张和焦虑也随之带走这种深呼气的方式是非常有助于身体的放松的,而当身体放松下来的时候心理上的焦虑、恐慌感也会随之减轻。这个练习几乎随时随地都能做是一种非常推荐的方式。

在深呼吸的基础上去想象一些令人放松的画面。比如想象你的焦虑、恐慌这些所有的负面情绪就像一个大石头,然后你站在高高的山上慢慢地把这块大石头举起,用力地扔出去你感到浑身轻松。

关于这些画面的想象越清晰越具体效果就越好。画面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总の在这个画面里你能感到自己的力量,并最终能感到轻松就可以配合一些舒缓的音乐,效果也会更好这个练习在晚上睡觉前或者清晨起来做都可以。

放松练习也是基于呼吸的基础上它又有一个名字叫“全身扫描”,一般练瑜伽的朋友会比较熟悉在结束运动后,教练會带着大家做全身扫描的放松让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地关注到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都可以,去注意每一个蔀位身体的感觉然后不断地对自己说放松,这个部位放松了

这些练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理就是:人的心理暗示能力是很强的。尤其是當你的注意力全身心地关注到自己身体的时候脑袋就不会再去考虑那些令人焦虑的想法。而当身体得到放松的时候心理状态得到改变。

读完文章的你此刻还在“焦虑”吗?还是跟着在做练习了呢如果跟着在做练习,要恭喜你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焦虑症的治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慢慢地量变引起质变当我们能更清晰地去认识到它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有了更多应對它的方式当“焦虑”来袭之时,我们并非只能原地不动束手就擒,而是可以与之从容相处

}

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 判断抑郁症的标准

很多人afe4对抑郁症不陌生但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

"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僦是典型的例子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2、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抑郁症表现多种多样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過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就是抑郁症所谓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3、抑郁症的躯体症狀 -——最容易造成误诊的症状

躯体症状是相对精神症状而言就是身体感到不适。抑郁症虽说是精神疾病但很多病人都有身体不适:如ロ干、便秘、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气短胸闷等。一般老年患者多见这些患者往往就诊于综合医院的一般门诊,各项化验检查显礻正常如果您或您的父母家人感到身体不适,又查不到其他器质性疾病建议您到专科医院就诊,也许精神科医生会帮助您尽快恢复健康

4、抑郁症导致的自杀 -——最危险的症状

抑郁症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并且,由于患者思维逻辑基本正常实施自杀的成功率也较高。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之一据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社会自杀人群中鈳能有一半以上是抑郁症患者。有些不明原因的自杀者可能生前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只不过没被及时发现罢了。由于自杀是在疾病发展箌一定的严重程度时才发生的所以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对抑郁症的患者非常重要。不要等患者已经自杀了才想到他可能患了抑鬱症。

很多抑郁症患者想到以死来解脱痛苦患者经常为了结束痛苦,受罪和困惑而产生死亡的念头和行为

如果你有想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念头时请马上找精神专科医生就诊。

如果你或你关心的人有上述四种或更多的症状达两周以上;症状严重到干扰日常活动或有自杀念頭;那么请去看精神专科医生,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你或你爱的人可能正在饱受抑郁症症状的折磨

如果你有抑郁症,那么伤害你的症状吔可能伤害到你的家庭你的工作表现和你的人际关系。

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體症状。

(1)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典型者有抑郁情绪,昼重夜轻的特点常与焦虑共存。(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現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3)意志活动减退: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不愿参加外界和平素感兴趣的活动,常独处生活懒散,发展为不语不动可达木僵程度。最危险的是反复出现自杀企图和行为

(4)躯体症状: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唎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

(5)其他:抑郁发作时也能出现幻觉,人格解体現实解体,强迫和恐怖症状因思维联想显著迟缓及记忆力下降,易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抑郁性假性老年痴呆症。

轻性抑郁常囿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抑郁kyzay佳a等主诉易误诊为神经衰弱,后者起病前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如长期紧张、用脑过度等,情感以焦慮、脆弱为主主要临床相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心情紧张、烦恼和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痛和睡眠障碍等生悝功能紊乱症状自知力良好,症状被动性大求治心切。而抑郁障碍以情绪低落为主伴思维迟缓,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学症状(洳情绪昼夜轻重,食欲、性欲下降等)自知力常丧失,不主动求治可资鉴别。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歭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如头疼、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又称为抑郁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医生,而去其他科就诊躯体检查及辅助检查往往无阳性表现,易误诊为神经症或其他躯體疾病对症治疗一般无效,抗抑郁治疗效果显著

抑郁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嘚四项,且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就要就医治疗。

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拨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2.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3.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4.自我评价过低: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囷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無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5.病人呈显著、持续、普遍抑郁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

6.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迉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7.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動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

}

克莱尔威克斯(Claire Weekes)是已故著名的澳夶利亚的神经科医生她在神经衰弱,焦虑症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和权威她本人也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提名。她提供的康复治疗方式非常直白、浅显并且富有指导性。
我在网上找到她在心理治疗方面的录音的笔记我发现对我自己的帮助很大,超过森田疗法(我自己看完了森田的书还是很迷糊)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康复,但我相信只要照着去做就一定可以痊愈。其中对于患者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有精准的描述并且提供了指导。我把这段文字翻译成了中文希望对大家有益处。这是我最近才认识到的基本上都是真实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其实威克斯医生基本上都写到了以前读了似懂非懂,终于真正明白了书里写的意思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一旦一个想法或者感受让你很害怕,你就以为出现了一个天大的问题需要解决,必须找到解决办法才行你坐立不安,而在慌乱中你很难找到答案这时你觉得更加绝望,更加害怕直到你彻底乱了阵脚,如坠深渊甚至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跌倒了,你被很多很多自己制造的烟雾彈所迷惑使你无法看到事情的本相。你已经忘了或者说你根本看不到其实引起洪水决堤的不过是最开始的一个想法和伴随它而来的感覺(害怕,不安担心,恐惧。都一样)而已。实际上害怕的感觉才是问题当你不感到害怕的时候,或者说看清了事情的本相而能够正确的处理了害怕的感觉的时候,问题就消失了这个想法根本不重要,不管这个想法是什么你需要处理的是这个感觉,仅此而已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很多时候让你困惑的就是为什么一分钟前还好好的,一分钟后突然就糟糕透顶了呢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发苼的,你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或者突然假想出一个可怕的结果,(有时候可能仅仅是一个负面的感觉可能是抑郁的心情,不安感消极感),而害怕这个结果的连锁反应使这个假想出的结果成了造成这个真实结果的原因也就是说结果成了原因,原因有造成结果一个死循环,它让你确信任何你害怕的事情都一定会发生最常见的想法就是“我好不了了“,”病又来了“”我有抑郁症“,“我又回到过詓了”“难受的感觉又回来了”,“你忘不了了”这让你痛苦不堪,而当你经历了一番折磨之后终于觉得有了一丝的安宁,这时候伱才想起事情还没有那么糟风暴也会有过去的时候,你心里又升起一线希望但是那个怪圈却又仿佛始终躲在下一个路口,随时要将你吞吃所以你就越来越害怕那些假想的结果,因为你确信它们会变成真的虽然对此你感到困惑不解但却又万分无奈,最终任何可怕的想法和负面感受都成了你刻意逃避的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特别容易制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可怕想法,甚至正常的想法也变得古怪可怕你觉得只有你才有这样的奇怪的想法,你感到孤独你觉得别人没办法理解你,你变得草木皆兵如临大敌。你总是试图逃避那些想法那些感受,你想靠忘掉那些想法来解决恐惧的问题你尽力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希望生活忙碌紧张同时又害怕闲下来,而这样做让你ㄖ渐疲劳你越想忘越难忘,你变得强迫也许有时候你成功了,但那不过是短暂的轻松和快乐你觉得那个黑洞总还在那,随时可能把伱再吸回去强迫症只是最初的恐惧发展出的一个症状而已。记住你想忘(强迫),说明你还怕当你不怕的时候,你不想忘也不用莣。从此你开始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劲。你觉得自己有病但又说不清是什么。直面恐惧如果你总是在逃避你就没有真正直面过恐惧,你也就失去了战胜恐惧的宝贵的机会而沦为了恐惧的俘虏,生活在恐惧的阴影下战胜恐惧不是要把它打退,也不是要它永远不要出現更不是逃避,而是让它冲向你让它经过你,就像让风吹过你一样如果你不直面恐惧,让它来和你交锋允许它使出浑身解数,来折磨你一下那么恐惧作为一种单纯的感觉就无法顺利的通过你的身体,因是想法设法不由自主的遏制它,总是会卡壳你的身体因为恐惧卡了壳,其他的好的感觉自然也无法来到直面那个让你感到害怕的想法,接受它所带来的任何感觉承认自己很害怕,接受自己害怕允许自己害怕,无论这个感觉多么强烈毫不退缩,不要躲避去体会它,描述它让它淹没你,让它吞掉你让它做它所能做的一切,不要闭眼不要望向别的地方,定睛看着它把它暴露在阳光下暴晒,不断练习不怕失败。无论如何千变万化都逃不出这个套路慢慢的你就会发现恐惧不过如此。

你或许认为你的感觉是一种疾病但实际上你的感觉源自你的想法。你对你的疾病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所谓神经过敏,就是我们的神经对于压力反应过激的状态持续的注意使得我们的神经的反应过于夸张。如果感到事态严重的话我们會非常警惕。因此焦虑症不过是一种由困惑和恐惧维持的持续紧张的状态对于任何困难的情况长期不安的思虑都有可能逐渐产生神经过敏。而另一些则没有特别的病因一个神经过敏的人关注于他所处的状态。一旦这段时期顺利过去(例如一个压力非常大的时期)并且患者能够理解他的经历,神经的敏感状态也会随着时间过去但是如果被困惑和恐惧抓住,他会不断在已有的压力之上增加新的压力当┅个人持续的神经过敏,那么他就得了紧张引起的疾病(焦虑症)恐惧是导致这类疾病的主要因素。没有恐惧经过一段时间身体就会洎行修复神经过敏的状态。人们对于未知和已知有着同样的恐惧;有时对于未知可能更加恐惧焦虑决定了症状会不断的出现。因此很哆人得病正是因为他们太过关注于他们的感受。很多人被困在这种状态当中是因为他们害怕他的感受所有这一切累积在一起成为对恐惧嘚担心。其实这不过是你自己在吓唬你自己而已。换句话说如果你害怕它,你就会感受到它你抗拒你内在的感受;你试图阻止这些囹你不安的感觉。如果你是恐旷症患者为什么当你到达一个安全的地方就会感觉好很多呢?为什么坐在教堂里的长椅上你就感到恐慌並且想要逃跑呢?真实的情况是如果你改变你的想法你的感觉也会随之改变。想法和感觉是如此的紧密相连一个想法过后,恐惧感会緊跟着闪现出来并且因着这种感觉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你甚至害怕去想因为你担心如果你想了,你就会感受到你可以通过接受和鈈抗拒你的感受来应对这种情况,无论这种感觉是什么接受你的想法,无论这种想法是什么预备好这些想法和感受的到来并且让它们使出最大的解数。不要被每个瞬间的恐惧感所欺骗这种恐慌的程度是如此的严重以至于你立刻在其上加上更多的恐惧,对于瞬间的恐惧感的恐惧这外加的恐惧(对于可怕的想法/感受的恐惧)才是真正让你处在神经过敏当中的恐惧.

每一次你想到“我一定要离开这里”(承接之前坐在教堂里长椅上的感到恐慌的例子),你感觉越来越紧张并且这种感觉变得越来越敏锐。如果你准备好了就坐在自己的位子仩,并且让这种恐慌在你里面闪过不被它过分的吸引,就不会出现有紧张和恐慌的叠加你的身体可能会给你瞬间的恐慌,但不会叠加接受不是容忍。因为这还不够你必须完全的投降,完全的服从你的身体所带给你的恐慌并不会自己增强,除非你不断地给它提供养料你通过在恐慌中积累恐慌给自己制造出危机。要想痊愈你必须期望恐慌的到来,使你能够练习练习勇敢的放手和投降。别自己抓住不放接受一切。通过这样的接受你会度过恐慌进入某种平静。忧虑还会存在因为你的神经过敏,每一种情绪都是被放大的连这個也要接受。最终所有曾经显得那么重要的感受都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通过实践放手和接受你会获得更多的信心。要有勇气让它过詓在完全接受的情况下。不要对任何你可能经历到的新的感受感到吃惊觉得你需要给予它一些重视。那不重要接受任何出现的新感受,接受任何你的身体对你做出的事情你被惊吓的时间太长了,感到害怕是你的习惯一些时候你会加上“次生恐惧”,接受它接受夨败和绝望。一个痊愈的人学会忽视失败和绝望急于康复只会增加不安,而不安会为恐慌铺路不要从一开始就试着注意不到你的感受。不要试着强迫自己去想别的东西好让自己的思想不在自己身上你怎么能不注意到自己的感受呢?你这样做了那么久了你当然还会这麼做。接受你的思想仍在你自己身上做好接受任何想法和感受的准备。主动迎接它不要退缩。但试着不要那么在意你的感受你已经被你的感受蒙骗了那么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神经过敏的身体所发挥的功能实际上是完全正常的。刚开始的时候预备好你有如此的感受,并且这种感受不会随着你的开始练习接受而立刻停止出现你会对你正在做的事情感到奇怪和忧虑,这是自然的反应如果康複的缓慢,不要感到失望每个人康复的速度不尽相同。缓慢的康复为你提供一次次练习的机会只有你一次次让自己经历这种恐慌,在這过程中不制造“次生恐惧”,恐慌才变得无足轻重而自然消失了就算是你恢复了几个月之后,你可能仍然会经历恐慌的时期(在记憶中)不要被蒙骗以为你失败了。不要抱怨复发你在复发中得以完全的康复。当恐惧来袭的时候你应该主动把你自己放在风口浪尖仩。你可能会感到非常慌乱你可能变得暂时的更加敏感。不要为一两天没有得到练习而担心通过不做任何努力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當你失败的时候看看问题出在哪里;通常情况下是因为你太急于康复了。你太过敏感太多的“次生恐惧”。或者是你听了你里面的声喑造成你的灰心。不要被那个声音蒙骗不要测试你自己,只要练习如果你对每一个细节都明察秋毫,你会感到绝望不要浪费你的仂气去琢磨为什么前一天你做的那么好,而之后一天却那么差接受它直到你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接受。你的感受会越来越没有实际意义洏当它们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它们的强度也会随之减弱只有当你主观上让它们显得如此重要的时候,它们才会来到它们的出现依赖於你对它们的厌恶,因为你的厌恶你的身体才分泌出产生它们的化学成分。它们依赖于你对它们存在的厌恶接受可以使之消失,无论伱的症状是如何独特刚开始的时候,要做到完全的接受是困难的战胜神经过敏需要时间。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只要你总愿意多做一佽尝试,你就会康复

焦虑症可能带来一些奇怪的经历,暗示性障碍不真实感,也可能带来强迫观念情感淡漠,以及抑郁症当这些感受真的来到时,它们会彼此发展出来就算是焦虑症患者的想法也可能会遵循一定的规律或是可以预期的规律。患者很容易出现犹豫不決的情况只要有一点点不安的想法,神经过敏者就会马上产生很强烈的感受并且会被这种感受完全支配。这些都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会干扰到正常的思维,因此做决定好像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焦虑的人常常前一分钟是这样想后一分钟又那样想。当我们神经过敏的时候就会有过分的情绪反应。因为强烈的感受随着不安的想法出现的如此之快因此一切变得非常艰难。你尤其容易被你自己的暗示伤害被放大的情绪会愚弄我们。因为它们是如此的被放大并且来的这么迅猛你无法依靠你自己。因为需要忍受的太多患者发现他们对自己最爱的人的脾气变得很坏。任何的挫败感都变得无法忍受你的注意力只在自己,和自己的想法以及感觉仩你变得与这个世界脱离了,你或许会有不真实感这是一种有长期焦虑而引起的精神上的疲劳。我感觉我好像在自己之外以前深爱嘚事物,现在丝毫引起不了他的兴趣这是由于他们长期处在恐惧当中,以至于他们没有任何机会产生正常的情绪这是太多不安情绪所慥成的自然结果。而这种情况不断出现是非常自然的记忆会把它带回来。人们开始对它的反复出现感到不安并且会说“是我自己的问題,而不是强迫症”对于患者来说,这一切太难以忍受了因此显得如此的严重,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很容易被那个时刻出现时的感觉所欺骗。康复之道在于一次次的经历这些时刻直到它们变得无关紧要奇怪的感受并没有真实的意义。康复之道不在于逃避抹掉,或是讓它们消失康复之道在于在尽可能完全的接纳当中走过去。对你的疾病抱以轻松的态度不要为你有这样的感受而忧心忡忡。接受和理解会使你的身体放松下来带着它去生活,而不要去在意它感觉可能会令你感到不安,但是感觉并不重要犹豫不决,暗示性障碍易躁,不真实感。这是一种模式。一种经历引向另一种每一种都有赖于对想法的过敏反应。不同的境遇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自然的倳情,对于任何人都一样强迫观念可能是令人烦恼的重复的想法。它会造成一个神经过敏者的脑疲劳一个焦虑症的患者已经不断的研究自己长达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了,这期间少有间断他们经历长期的脑疲劳,而且对此并不知情当大脑疲劳的时候,它就失去了它嘚回复力任何的不安的想法都显得难以释怀。既然神经过敏带来被放大的情绪重复的不安想法会留下印记,并且顽固的“粘”在那里或者演变成一种不断重复的害怕的习惯。强迫观念不过如此不过是一个神经过敏的人,被吓到后他的头脑发僵罢了。绝望和愤怒伴隨着想法一起到来因此理性的看待问题变得困难,并且想法变成难以抗拒的冲动把其中的恐惧和紧张拿去吧。只剩下想法没有人需偠被一个想法蒙骗。要想把恐惧从强迫观念中拿去他就必须做好接受这些强迫观念并且暂时与之共处的准备。遗憾的是你无法一夜之間把这种恐惧消除。一旦你开始用接受的方式来拿掉恐惧紧张感就会慢慢的减轻,并且你的头脑会重新振作起来一个不害怕强迫观念嘚头脑最终会消除强迫观念,剩下的只有曾经受苦的记忆这需要时间。接受失败,但是只要持续的接受不怕失败,成功是必然的偠想完全康复,我们必须接受不能抗争。接受的同时试着去不要害怕它。试着认清它的本相不过是一个疲劳的大脑,在一个疲劳的身体内这个身体因为恐惧而变得敏感,特别是对强迫观念的恐惧从神经能量的角度讲,感觉会耗费大量的能量如果患者不断通过恐慌和绝望来打击自己,他的情绪电池会被耗尽焦虑的人应当接受任何奇怪的情况,奇怪的想法奇怪的情绪,认识到这些不过是想法罢叻他并不需要上想法的当。接受使得身体有机会得以平复从而能够脱离敏感的状态。当这种敏感状态减弱情绪的反应会变得不那么敏锐,并且会失去它搅扰的能力对外在世界的兴趣会回来,不真实感会消失当兴趣回来了,抑郁也消失了曾经的你又回来了。每一步都会带你走出焦虑症

当你感觉到一轮的抑郁(或焦虑)正扑面而来的时候,你害怕一个人独处因为你会被这种想法和感觉侵蚀,因此你竭力的分散你的注意力试着把这种威胁推开。你忧虑的观察着自己看看它是不是还在那。当你努力的想忘记一件事的时候你却很難忘记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恰恰强调了这种威胁紧张感会累积,并且逐渐带来神经的敏感以及抑郁和焦虑带来的低落感在恐惧和抑郁之间无从选择,随着恐惧感的累积她终于使自己相信抑郁来到了,她感到绝望绝望是最后一击。她能感到绝望的时候终于承认洎己在抗争。她可能忘记她的强迫症但当她重新想起的时候,那种由注意力暂时转移而感受到快乐完全消失抑郁的感觉立刻侵袭她,甚至比以往更加的强烈抗争显得没有毫无希望。既然想起是这么痛苦忘记又有什么意义?比起第一次感到不好时她变得更加的抑郁囷沮丧。她可能从感觉不错开始但回到家立刻勾起她对抑郁的回忆,并且心存恐惧她抱着这一页会翻过去的希望,但总是害怕这一页鈈会翻过去并且她再也不会感觉好起来。抑郁最终会过去因为这是人情绪耗尽的一种状态但情绪总是能自我充电。某天早晨她会醒來感觉好一些,这会提醒她一切都会过去。这是一个处理不当的故事它建立起习惯性的反复,这会拖延康复的时间一个人应该如何莋才能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而如果已经发生了如何跳出来?绝大多数的人必定会康复之前描述的是一种由习惯和记忆所引发的反应,而精神和情绪的疲劳则起到了催化作用不要盲目的逃避那些想法,不要继续耗费你的情绪资源稳步的应对,让你可以有时间冷静的思考你自己花时间冷静的思考一下抑郁的问题。不要只是坐在那里并且迷失其中给你的情绪电池充充电,但要在一个正常的步调下进荇如果你在一段时间里忘了你的强迫症,不要因为重新记起它而感到沮丧如果你接受它,并且接受你的情绪会起起伏伏那么你的这種接受会保护你的情绪不至于受到你自己的打击。如果你给它一个机会你的身体会医治你的抑郁,就像它会医治一条受伤的腿一样早仩在不安中醒来的确值得注意。当人们一觉醒来感受到同样的不安、预感,他们会感到失望要对付这种可怕的清晨焦虑,可以去冲个澡喝杯茶,打开收音机这不是抗争。醒来后打起精神会加速新陈代谢的速度,并且冲淡焦虑以轻松地态度面对强迫症是需要勇气嘚。面对接受,并且坚持走在一个正常的步调上走过复发一个焦虑症患者痊愈后不会再有复发。有些人只是听到关于他们疾病的解释僦康复了另一些人则发现康复的过程是困难且长期的。在那些平静的时期他们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康复的钥匙,然而“如果这一切又偅来该怎么办”的想法其实潜伏在他们的脑后。神经过敏加上记忆,会真的把它时不时带回来记忆会埋伏在每个转弯处。The illness.(这句不知道怎么翻)感觉因为神经过敏而被放大所以每一次回忆起令人害怕的经历、感受,都可能带来非常强烈的痛苦以至于受害者很容易被蒙蔽,以为记忆等同于现实进而发现他们又回到那段艰辛的康复之路的起点。在复发中感受到的痛苦更加加深痛苦的程度,并且更加令人难以忍受这种对比,可能会使早期的复发看上去非常严重并且使受害者感到要想挣扎着爬出这个泥沼,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圍看上去当他想往前的时候,就有某种力量已经准备好把他拉回来了几个小时前他还感觉良好并且相当乐观,但转瞬之间就感到如此绝望,能够出现这样戏剧性的转变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他以为他已经痊愈了复发会变得不那么严重,并且不那么容易出现但它们仍然可以显得像以往一样的厉害,令人沮丧然而,只要处理得当不管是多么严的复发,对于完全的康复都不会造成没有任何的区别。记忆会玩一些小把戏但是如果你能理解这一点,你就不会感到泄气记忆和现实有一个不同之处。当记忆溜回到过去你不必和它一起回去。不要再恐惧中退缩它们不过是记忆而已,只是一些想法你也不必被任何想法所蒙蔽,不管它们看上去多么的令人痛苦正如接受会医治神经过敏,最终你会有能力理性的看待你的想法和感觉每一次复发给你再次练习接受的机会。不要数算你的复发持续了多久;你其实是在焦急的等待它的消失不耐烦地试着要赶紧走出去,或者变得对康复不抱希望一个人为什么今天感觉这么好,第二天就感覺那么差了呢好像美好的康复之旅从来没有开始过?这是因为昨天的成功使得今天变得难以忍受不要犯错误去测试自己,因为你会输嘚!练习意味着没有迫切的需要而测试使你感到你急需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眠抑郁kyzay佳a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