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生如何看待,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医学生可以在实习医院看病人吗?
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针对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学毕业生和在校医学生临床实践活动,制定出《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于
本规定明确指出,在校学生和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的医学毕业生,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实践活动时,医疗机构必须确定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作为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才能开展临床诊疗活动,所从事诊疗活动的医疗文书要指导老师签字确认方可有效。规定要求,医疗机构安排在校的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从事临床实践活动前,要向患者实行事前告知义务,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临床实践活动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和其他相关权益,并得到患者同意才能实践。规定还强调,因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指导不当而导致的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老师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不承担相应责任。如未经过带教老师或指导老师同意,擅自开展临床诊疗活动,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医学临床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医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个临床医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必然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医学临床学习和实践过程。为保护患者、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并最终保障人民群众获得安全可靠的医疗卫生服务,按照《执业医师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卫生部和教育部对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从事临床实践活动制定了明确的管理要求。两部门联合印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医学生在临床带教教师的监督、指导下,可以接触观察患者、询问患者病史、检查患者体征、查阅患者有关资料、参与分析讨论患者病情、书写病历及住院患者病程记录、填写各类检查和处置单、医嘱和处方,对患者实施有关诊疗操作、参加有关的手术”;“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在指导医师的监督、指导下,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应的临床诊疗服务”;“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参与医学教育临床诊疗活动必须由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监督、指导,不得独自为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服务。临床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有关诊疗的文字材料必须经临床带教教师或指导医师审核签名后才能作为正式医疗文件”。
严格意义上说,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在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活动是医学教育中的临床实践活动,而非正式的行医。对这种活动的管理,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我国刑法对于“非法行医”的具体界定,不包括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从事临床实践活动。近年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卫生部和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医学生和试用期医学毕业生从事临床实践活动的管理,并通过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正常的医疗安全和医疗秩序。
临床医学系的学生毕业前必须到各临床教学医院去实习,如何当好实习医生,学会看病,关系重大,甚至影响一生,每一位临床医师包括所有的医学著名的教授们均有共同的体会,在临床实践中所学的医学知识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具实用价值,是学医生涯中关键的时期。搞好临床实习能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值得病人信赖的、人民群众爱戴的好医生。
“”“”“”“”
“”“”“”“”“”
我的更多文章:
( 14:11:42)( 10:03:38)( 11:44:2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湖北医药学院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社区护理学》临床实践实习大纲--湖北医药学院-教务处
当前位置:&&&正文
  一、目的要求
  (一)目的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具体内容,初步具备处理社区卫生服务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
  1.在护士长、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能按操作规程,熟练地、独立完成常用社区护
  理技术操作、社区人群的健康管理和社区特殊人群的健康保健护理。
  2.掌握社区健康教育的评估、诊断、制定计划及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3.掌握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的建档内容、方法和特点及与被访者沟通交流
  的技巧。
  4.掌握新生儿家庭访视的方法,如家访时新生儿体重的测量方法、相关健康检查
  的方法及保健记录等。
  5.熟悉社区健康教育程序和常用健康教育的方法。
  6.熟悉社区人群慢性病的防治、随访监测和记录。
  7.了解社区健康档案的使用及管理方法。
  二、实习内容
  (一)社区健康教育
  1.通过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掌握社区健康教育的评估、诊断、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的方法,熟悉社区健康教育程序。
  2.通过对有相同健康问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人群办班,掌握健康教育办班的方法和步骤,及应用与办班组团相关的知识进行健康教育的保健指导。
  (二)社区预防保健
  1.通过新生儿家庭访视,掌握新生儿家庭访视的用物准备、体重测量及相关健康检查的方法、以及与新生儿家属沟通交流的技巧,熟悉婴儿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评价、健康保健记录。
  (三)慢性病管理
  1.通过社区健康体检等措施,掌握社区门诊的工作流程及主要任务等。
  2.通过家庭访视,掌握居家慢性病患者的护理评估、健康问题诊断和制定护理计划的方法、具体护理措施等。
  (四)社区信息管理
  1.通家庭访视等措施,掌握社区调查建档的基本内容,健康调查的一般方法,了解社区健康档案的使用及管理方法。
  2.掌握计算机在健康档案管理中的使用。
  三、具体实习安排
  本科护生在第一阶段30周临床实习的基础上,返校,进入我校建立的社区护理实习基地进行专科实习,为期2周。建议实习基地按以下安排本科生的实习:
  第一周:
  1.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所管辖社区的环境、设施及人群健康状况,熟悉工作人员、各项规章制度及纪律,明确各班职责。了解所处社区的地理环境、卫生服务机构状况、卫生人力资源及卫生服务情况。
  2.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社区重点人群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工作。
  3.见习及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一项社区健康教育计划,包括确定健康教育计
  划的长、短期目标,实施时间、地点、方法和内容。
  4.见习及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社区有相同健康问题的人群办班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第二周:
  1.见习及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完成社区个人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
  2.见习及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新生儿家庭访视,包括新生儿的测量、评估及相应的护理和指导。
  3.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居家慢性病病人和家属的日常生活护理技术指导及
  保健知识指导。
  4.见习及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护理程序对居家慢性病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5.讲课或讨论:社区慢性病的管理或防治。
  6.进行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对学生完成出科综合素质评价。
  7.学生完成出科小结,交实习手册。
  四、实习讲座
  1.社区健康教育的办班工作流程及主要任务。
  2.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调档、归档及微机化管理。
  3.儿童保健(包括计划免疫)、老年保健、社区康复的常用技术与方法。
  五、实习考核
注:实习生考核表两种下载方式
  1、表格可在学校& 教务处网站&下载中心&选择对应表格名称下载
  2、点击此链接选择下载:
&【】&&【】&
 |  | 
版权所有:湖北医药学院教务处  教务处办公地点:勤政楼1层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一)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d clinical practice
&&&&Lan Qu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which is a booming clinic newly developed discipline medical science that occurred in the ;s has been developing all the way during medical practice since l980’s and widely acknowledged by international medical scope meanwhile influencing our practical course tremendously the same way around. This paper gives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ions,core thought of the EBM and three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EBM including patients,doctors and optimal clinical evidence. Foundation of clinical practice in EBM includes highly qualified clinic doctors,optimal evidences for research(mainly derives from scientific and proper RCT as well as those on which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has been done),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clinic epidemiology and enthusiasm of the patients. Classification of EBM includes donors and applicators of the optimal evidences for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procedures of the EBM practical course,which can be simply divided into parts as: questioning,medical resources searching evidence collection and assessment,guidance with optimal evidence and treatment assessment At present,EBM methods have been adopted in clinic practice,guidance for all clinical health care,assessment for the feasibility of medicine application,so as to provide reliabl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clinical health care and exploit of new medicine. This paper show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guidance that EBM gives clinic health car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t is emphasized that applies the idea and methods of EBM to medical practice so as to provide reliabl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clinical health care,research health policy-making and medical education and to guide our clinic policy.
&&&&Subject words: evidenc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目前循证医学方法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指导、制定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案,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适用性,以及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新药的研究、开发评价提供证据,并已形成了许多相关学科。介绍循证医学对临床医疗、中医药发展和药学研究的影响及其临床指导作用,提倡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充分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为临床、科研、卫生决策、医学教育提供最佳证据,并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主题词:临床实习;证据医学;随机对照试验
&&&&0 引言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要求任何医疗决策都应根据临床客观证据,在医疗实践中不能仅凭临床经验,过时或不完善的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应遵循并应用最新、最佳研究的科学论据。循证医学的出现使医学模式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发展,使临床医学的研究和实践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将成为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方向。
&&&&l 循证医学基本概念
&&&&循证医学是指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治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任何决策都需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这种科学论据应是当前最佳的证据。加拿大著名临床流行病学专家David Sackett教授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结合临床医生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患者的治疗措施"[1]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患者治疗方案的确定、处理、医疗指南及医疗卫生决策的制定都应依据当前最好、最新的研究结果,同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
&&&&循证医学实践包括三大要素:第一是患者,第二是医生,第三是最佳临床证据[2]。患者生病找医生诊治,医生要正确诊疗患者,除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及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外,还应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掌握新技能,去发掘并掌握当前研究的最佳证据,通过客观评价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患者自己意愿,将三大要素有机结合,制定最佳方案,从而卓有成效地解决患者问题。
&&&&2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
&&&&循证医学是临床医生诊治患者的实践过程,是准确认识患者所患疾病的本质,运用循证医学理念及方法学,有效解决问题,使患者获得最佳预后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2.1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基础
&&&&2.1.1 高素质的临床医生 医生是实践循证医学的主体,医生所拥有的医学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新知识,新理论,掌握新方法,新技能,具有崇高医德和良好的服务精神,具有较强工作能力。高素质优秀的临床医生是循证医学实践的有力保证。
&&&&2.l.2 最佳研究证据 最佳临床研究证据是指对临床研究的文献,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原则和方法及有关质量评价的标准,经过认真分析与评价获得新近最真实可靠且有临床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最佳证据主要来源于设计合理、方法严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及对这些研究所做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经专家严格筛选和评价的最佳证据可以从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发表的ACPJC副刊,循证医学杂志,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 Evidence等途径获得,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
&&&&2.1.3 临床流行病学基本方法和知识 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研究方法学是循证医学实践的学术基础。研究的设计,文献质量的评价、分析,指标的评价、分析,文献研究真实性的分析,证据的卫生经济学分析与评价等,都必须应用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2.1.4 患者的参与 患者是医疗实践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是医疗活动的中心。医生的诊治决策,必须通过患者的接受与合作,才能取得相应疗效,患者间平等友好的合作关系及医生正确的诊治决策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之一。
(文章出处:《中国临床康复》)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后勤管理| |
您现在的位置 &&
课题公示&&理科基地基础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PBL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础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
一、项目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等教育诸项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其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反映学校的培养目标,体现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主要始于50年代初期,基本上是前苏联高等医学教育的移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样的选择对我国的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历史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行的高等医学教育模式已不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新形势,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滞后。尽管改革开放20年来,国内许多医学院校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但从总体上看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性的、实质性的成果。
  自1998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发布了《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极大的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目前一场全国范围的以增强改革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变革,正在高等学校校园内蓬勃兴起。各高等医学院校也都在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图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1、2)。
  根据WHO医学教育中心的研究(3),在教育改革策略方面许多国家主要从改革教育方法,改革学生的智能结构入手,解决
“怎样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所以,目前国际国内的教学改革的潮流或总的趋势是把教学工作的重点由“以课程为中心”转移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把教学活动的主体“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而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就是PBL教学法(4、5),即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它是相对于传统的“以主题导向学习法”,即Subject-based
learning(SBL)而言的。
  PBL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6)。
  SBL法的特点是师生之间只是传授者与吸收者之间单向传输被动地吸收,讲多少、听多少,即所谓的填鸭式教育,不利于发挥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地培养。
  20世纪中叶,医学科学知识迅猛发展和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成倍增长,人们发现(7),学校在“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之间存在差异,如果学的过程被重视,教可能会更有效,即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指导自己的学习”。那么,医学院校的学生如何从“知识爆炸”中和繁重的专业学习中解脱出来,如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建立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成了当时努力探索的热门课题。PBL教学法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进入了医学教育领域,在北美先后有60多所医学院校试行并进行充实(8)。在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9)教授首先提出比较规范的PBL教学法,即用于组织临床医学各种知识的教育;合理的临床病理过程的推理;有效的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教学方法自从在美国墨西哥州立大学医学院试行以来,取得了许多经验,欧美许多国家借鉴了这种PBL教学法,开展本国的教学改革,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0)。但是,PBL教学法只是一个原则性的教学法,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同、教师素质的高低、设计的方法和目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版本的PBL(11)。的确,我们在考察美国哈佛大学时了解到,1977年丹尼尔.托斯特森出任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之后,在他领导下,经过校内和校际间4年7次研讨,于1982年提出系统教育改革方案——《医学教育新途径》。之后,又经过充分准备,于1985年秋季入学时付诸改革实验。这项改革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基础的医学课程重新组合成几个跨学科的教学模块,临床医学课程还增加了医护实践和临床阶段回归基础科学等内容,在1987年又将基础科学和临床内容在四年之间完全交织在一起。他们在教学方法上则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即PBL教学法,强调小组教学和自主学习,这项改革到目前已经实施了15年,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一份调查(12)表明,北美130所(全美125所大学中的118所、加拿大16所大学中的12所)医学院校引入了或准备引入PBL教学法的占所调查院校的86.2%,占北美所有院校的79.4%,PBL教学法开展已经很普遍。
  港台地区和大陆内地的PBL教学法开展还不普遍。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医学院(13)是在大学3年级进入临床阶段开始应用PBL教学法进行教学;台湾辅仁大学医学系(14)采取在大学3年级依器官系统为基础的PBL教学法。他们开展的PBL教学原则上都是在临床阶段进行。大陆内地很多学校也不同程度的开展了PBL教学法的探索和研究。四军大(15)、南京医大(16)、浙江大学医学院(17)等在7年制和/或研究生的临床实习阶段开展的;北大医学院(18)和白求恩医大(19)是在基础阶段的部分桥梁课程进行的;西安交大医学院(20)是在联合办学大专班的学生中实验探索的;湖南医科大学(21)是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暨南大学(22)是在口腔内科实验教学中实施。但是,到目前,都没有坚持下来。原因是学生数量太多、有的学生素质太差、教学资源不够、师资不足或水平尚须提高、教学成本太高、教学时数不够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人数太多、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和成本消耗太大。
  哈尔滨医科大学是一所具有7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其课程结构与美国本世纪初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创建的、Abraham
Flexner倡导的教育模式基本相同,即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们和学校管理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已经认识到现行的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虽然进行过多次改革,也进行了《开展教师指导下的自学为主教学的尝试》(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探索了《七年制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教学改革,但终因固有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在校学生规模过大、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及改革方案不够合理等原因,使教育改革进程艰难并且阻力重重而不能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学校对PBL教学法的认识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主要是从文献、网络、报告和院校交流中得到的。到1999年开始有硕士研究生慕景强在导师、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赵世彬教授指导下,对PBL教学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2002年进行了硕士毕业论文答辩,题目是《PBL教学法在我国可行性的研究》。论文对PBL教学法在国内外医学院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一线教学的教师和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论文结论是PBL教学法在哈医大具有可行性,宜在试点基础上,经验成熟后推广。所以,我们认为,在众多教学法的改革探索中,只有PBL教学法能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求索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在目前,PBL是比较成功的教学法,也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不过,目前国内开展的PBL教学法多在临床课程的学习中进行,而在临床前的基础医学课程中如何引入PBL教学法所见不多。最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对基础医学应用PBL教学法进行了实践,他们认为基础医学应用PBL尚有三大缺欠(23):1.在进行PBL中,学生可能对某一个问题的临床方面更感兴趣,而忽略了基础学科的学习;2.学习诊断性问题时,学生并未掌握基础科学的合理框架;3.要把基础科学融合到临床课程中去,要比把临床科学融合到基础课程中去困难得多。基于这种现状,为了探讨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如何采用PBL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在理科基地基础医学七年制学生中实施PBL教学法,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期望能创造出符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专业特点的PBL教学法。
  本课题来源于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原来的题目是《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创新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是学校前校长金连弘教授。课题的主导思想是“首先在七年制中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在五年制教育中推广”,其主导思想也是实施PBL教学法。2001年9月由于工作变动,金校长调省里任职,学校便将该课题改由基础学院承担。考虑到基础学院的能力和职权所及,遂将课题具体化,课题名称定为《理科基地(七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学生PBL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负责人改为程志教授。此案上报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高教司于日批复,同意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意见,项目主持人更名,题目名称调整为《理科基地基础医学专业PBL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见教育部高教司批文。
  二、基本思路
  我们首先选定在我校“理科基地基础医学专业七年制”96级15名学生中实施“PBL”教学法,主要是考虑基地学生人数较少、素质高、易管理的特点,旨在从中摸索经验,以便在整个七年制教育中推广。当然,总的目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其明确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把教学工作从“以课程为中心”转移到“以问题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把教学主导“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通过PBL教学法,组织学生对跨学科、跨系统、跨疾病的综合性课程,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将基础知识结合临床实践,融合相关知识,推进“双语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团队精神,联合攻关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独立和再学习迅速掌握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使其能在未来的医学实践和医学教育职业生涯中尽快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要求,并为持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实施PBL教学法的基础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院对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了PBL专题讲座,提高大家对PBL教学法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鼓励教师通过上网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PBL教学法实施的意义、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并组织大家对实施的关键步骤进行讨论,以求得进一步了解和相互协调统一。与此同时,作好理科基地学生参加PBL教学法实践的思想动员,使同学作好心理准备,积极参与讨论和辩论、摒弃不劳而获心态、对自己负责,自觉培养学习能力、主动讨论和辩论;作好心态准备,建立自信心,坚持真理,也随时准备修正错误,虚怀若谷,接受批评,容纳不同意见。课题组组织任课教师学习项目书的各项内容和指标,了解课题思路、进程和指标,作到心中有数。
  (二)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一支能胜任PBL教学的教师队伍
  为了加强教师对PBL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师素质,学校派出考察小组赴国内外考察和学习。按计划首先派出5人小组赴美国哈佛大学考察PBL教学法,回国后已写出考察报告《访问美国医学院校侧记》刊登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年第1期59-60页上,同时对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
  课题组又派出任课教师6人小组赴国内院校考察,写出《关于赴国内五所院校考察PBL教学法开展情况的报告》报学校教务处和校长。同时对任课教师和参加PBL的学生进行了培训。
  课题组又推荐4名教师参加教育部赴美国的“双语教学”培训考试,录取后正在等待派遣中。
  基础学院精选出22名任课教师,他们绝大多数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教授,都在国外研修过或取得学位,即便是几位青年教师,也都有博士学位。
  (三)选定课程,精心编制PBL教学方案
  学校按教学计划安排共选定12门课程,包括9门医学基础学科的最前沿知识进展和3门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英语》课融合到各专业课程中。3门教育理论课程不进行PBL教学法教学,《设计性实验》合并到《生物技术》中。《生物技术》和《神经生物学》鉴于学习内容的特点,也不进行PBL教学法教学。余下的6门课程运用PBL教学法的学时不少于50%。学院聘请门基础学科的主要任课教师编写《教学执行大纲》,发给学生和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参照。各学科组织任课教师编写教案,编制教学中执行PBL教学法内容的电子教案和CAI课件,详细制定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四)营造PBL教学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教育部和学校为此项目共投资460万元改造了理科基地7年制25人教室2间,一间可为教学用,两间可同时供讨论用,教室增添了必要的教学和学习、讨论的设备仪器以适应PBL教学;改建了计算机中心、语音中心和多媒体中心;修缮了研究室、实验室;图书馆增加图书数量和种类,固定20个专用阅览座位用于上网查阅资料和检索,教师阅览室为所有理科基地学生开放;电镜室和各研究室、中心均对基地学生开放。
  (五)精心编制教学计划
  按照基础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学计划安排,这部分学生是6年级(第6学年,第12学期)的学生,即在此之前,他们已完成了在南开大学2年理化人文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回校后经2年的医学基础课程学习、1.5年的临床各科的学习和实习后,再回到基础的这个阶段.。按教学计划安排,该阶段学习内容为拓宽学生医学基础各学科的知识和介绍该领域内最新的前沿知识。有鉴于此,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科最新进展自行编制讲义。另外,在此阶段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因此本阶段学生考核为考查形式。
  四、PBL的具体实践
  (一)提出问题假说
  1.根据提案或研究的内容确认已知的知识,所有“未知”的问题,都可以进行探讨。例如可以根据病例、课程的前沿知识、身边的健康问题、教科书的内容、学科知识点等等提出问题。但要把问题排一下队,找出最关键的问题,通过讨论问题和研讨问题的解决过程,达到一解百解,举一反三的效果。
  2.每次课后都发下一次的讨论专题,有的还发英文参考材料,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可以解释该问题的假说,要归纳出相应的概念、原理、机制和可能的解决办法或应急原则。
  3.确定问题的性质、分类、范围、优先顺序,以便于学员分头准备。
 (二)进行必要的导课
  由于这阶段的课程是基础前沿知识,没有现成的教材,有些导课、背景等内容要进行简单讲解,通常采用“双语教学”、CAI等方式进行。
copyright & 2003
哈尔滨医科大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床医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