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建设上海面积多大应该是多大

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建设新进展--《护理学报》2011年15期
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建设新进展
【摘要】:2009年卫生部下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卫生行业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笔者对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模式转变、消毒供应中心科学管理、消毒供应专业技术标准建设以及消毒供应中心建筑与区域控制趋向科学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认识误区,结合国内外行业标准,提出现阶段消毒供应专业人员需要更新观念,认真学习与正确理解卫生行业标准,结合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明确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目标,共同促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与建设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197.3【正文快照】:
2009年卫生部下发关于卫生行业标准WS310-2009《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1],《新标准》汲取国外消毒供应行业的先进理念和标准,结合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秀兰,张静;[J];护理学杂志;2005年22期
钱黎明;王雪晖;钱蒨健;;[J];中华护理杂志;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于翠香;梁云霞;吴可平;邓娟;沈峥;史艳梅;魏旺荣;胡卫;;[J];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07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秀玲;孙兰;周建玲;李静;赖雪莲;涂春兰;秦小琪;;[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06期
冯秀兰,张静;[J];护理学杂志;2005年22期
朱桂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年16期
焦明丽;吴群红;郝艳华;李斌;姜文海;裴建华;;[J];中国公共卫生;2007年04期
廖玉联,陈琼芳;[J];中华护理杂志;200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亚庆;常洪美;;[J];护士进修杂志;2006年08期
黄浩;成翼娟;赵自勤;;[J];中国护理管理;2007年01期
任伍爱;;[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年03期
钱黎明,钱蒨健,王雪晖;[J];上海护理;2003年02期
于翠香;梁云霞;吴可平;邓娟;沈峥;史艳梅;魏旺荣;胡卫;;[J];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07期
戴李中,郑柏湘;[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11期
罗维英;师清莲;李华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07期
王立波;张东航;董雨燕;王琳;贾淑梅;;[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09期
钱黎明;;[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鸿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13期
丁小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20期
梁飞凤;;[J];现代医院;2007年05期
朱小兰;;[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常洪美;张焰;彭叶;陈亚庆;;[J];四川医学;2008年12期
张利霞;郑蔚;;[J];医药论坛杂志;2010年06期
孙芳;;[J];全科护理;2011年25期
陈妙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05期
史丽珍;庞源;;[J];护理研究;2007年15期
袁园;;[J];中国护理管理;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秀云;崔晶;王青;;[A];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徐平;郭亚红;唐思思;;[A];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杨海轶;毕小红;;[A];中华护理学会第7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杨志立;;[A];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梅改芳;李鲜花;;[A];河南省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程华军;;[A];河南省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邵春梅;;[A];河南省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牛河襄;;[A];河南省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樊晓平;万惠芳;;[A];河南省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毛喜绒;;[A];河南省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刘平;[N];健康报;2000年
张启民?实习生
张志强;[N];赤峰日报;2008年
吴长锋;[N];科技日报;2011年
王震波 罗铁;[N];巢湖日报;2009年
实习记者 高菲菲 记者 王丹;[N];雅安日报;2010年
;[N];中国质量报;2004年
冯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陈枫 胡延滨
李雪;[N];南方日报;2010年
记者 刘侃;[N];科技日报;2005年
蒋炜宁 通讯员
马蝶翼;[N];宁波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翠敏;[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焦安秀;[D];山东大学;2008年
陈伟;[D];复旦大学;2008年
吕嘉品;[D];复旦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发展与管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5页¥3.005页¥3.005页¥3.005页¥3.005页¥3.004页¥5.003页¥3.003页¥3.001页¥0.502页¥1.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7页免费95页免费4页免费68页免费5页1下载券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发展与管理|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5.31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医院消毒供应室(下简称供应室)的建筑和布局, 对所供应无菌器材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能满足高质和高效提供医疗所用消毒和灭菌器材,尤其应考虑其位置是否合理,三区(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的划分是否严格,布局对工作的进行是否有利,建筑的防污染条件是否可靠。
  卫生部对供应室的建设极为重视,制定了对各级医院供应室建筑和布局的要求(见《医院分级管理文件汇编》,1989),还在年组织了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县以上医院调查。对供应室的建设起到有力的推动。现将我国医院供应室有关建筑及布局改进的情况介绍于下。
  1 对各级医院供应室建筑和布局的要求
  对供应室建筑和布局的一般要求主要有:① 位置接近临床各科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② 全室需形成一独立区域。③ 内部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物品处理按序前进,不得逆行。④ 室内通风采光良好,清洁无尘,以避免消毒与灭菌器材再污染。⑤ 墙壁、天花板无缝隙,地面光滑,有排水道,便于清洗和消毒。⑥ 灭菌用压力蒸汽的供应和质量要有保证。⑦ 设回收室、洗涤间、敷料制作间、物品晾晒场所、清洁组装间、灭菌间、无菌贮存间、发放间和更衣间等。有条件者,还可设热原监测室、办公室和卫生间。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以及一些医院的经验和专业人员的建议,将对三级、二级与一级的甲等医院供应室建筑和布局的要求分述于下。
  1.1 三级甲等医院
  供应室建筑面积较宽敞,并尽量满足上述一般要求。特别是布局应合理,能避免污染,方便工作和防止外人干扰。必须设有回收间、洗涤间、敷料制作间、局部洁净度较高的清洁组装间,以及灭菌间、无菌物品贮存间、发放间、质量检测室、更衣间、卫生间等。
  现举所知建筑与布局较好的4个医院的特点,以供参考。例如,北京医院供应室位于病房大楼一层,总面积为2 000 m 2 ,设有单独入口。其内部污染区、清洁区与无菌区严格划开。外层门窗为双层中空玻璃密闭结构。地面铺水磨石板,平整而有一定斜度,并有排水道。墙面刷乳胶漆。其布局符合下述工作流程:污物回收(污物间)→清洗消毒(清洗间)→物品干燥(准备间)→检验、分类、包装(包装间)→灭菌(灭菌间)。解放军总医院供应室在医疗大楼第一层一侧。流程与布局合理,并设有专用电梯至各病区。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供应室为独立建筑。内部布局合理,四周地面为硬化与绿化带。解放军304医院吸取国内有关消毒专家和日本樱花公司的意见,在进行供应室扩建和改建时,使“三区”界线清楚,流程合理。具有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密,有效面积使用率高等特点。
  1.2 二级甲等医院
  应设有清洁的清洗组装间、灭菌室、更 衣室与包布干燥晾晒场所。亦可参考三级甲等医院供应室布局,适当增加一些其它工作间。下列布局图可供参考:
清洗组装间
无菌贮存间
附图 二级甲等医院供应室布局参考示意图
  1.3 一级甲等医院
  应有独立的供应室,设有不易受污染、确保无菌器材质量的清洗组装间。可参考二级甲等医院供应室,根据医院规模自行布局。
  2 供应室建筑与布局现存的主要问题
  我国卫生部医政司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县以上医院调查表明,虽然多数供应室进行了改建或新建,但仍有近20%供应室的“三区”划分不清,有的仅有标志而无实际屏障,难以保证清洁区包装物品不再被污染。尤其是1991年、1992年与1994年检查中,“三区”划分清楚的供应室比例分别为94.0%、83.3%与80.0%,呈下降趋势。供应室建筑与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3方面。
  2.1 供应室位置不当及外环境不良
  其表现是:① 周围存在污染源,如垃圾、煤堆、厕所、畜圈,产生花粉或花絮的花草树木,易起尘土的地面,产生粉尘的生产场所等。② 供应室座落在门诊和病房之间的走廊上,供应室与走廊间无缓冲地区,供应室各工作间的门都朝向走廊。其结果,既易造成供应室环境与物品污染,又使工作受外界干扰。
  2.2 供应室内部布局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① 回收间与清洗组装间未隔开。在回收物品过程中,拆包整理分类的操作对洗涤、组装的物品造成污染。② 敷料制作间(制作敷料时可产生大量纤维飘浮空气中)与清洗组装间靠近。③ 缺少存放物品场所,如在清洗组装间堆积非生产用品,在各工作间放置日常生活用品等。④ 缺少限制非生产人员进入岗位的建筑结构,形成人员自由穿行。非生产人员往往既是污染源,其进入又干扰与影响工作秩序,使工作效率下降。
  2.3 建筑质量欠佳
  在要求洁净度较高的精洗组装间,墙壁、地面的建筑材料或涂料质量不合标准。墙壁表层剥落,地面破损。缺少通风降温设备,致需开门、开窗工作等。
  3 供应室建筑与布局改进的原则
  供应室的规模可根据医院规模、等级及供应室任务多少而定。一般均应考虑下列原则:① 周围无污染源,地面应尽量绿化或硬化。② 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应有明显的标志与界限。有条件者可将污染区分为一般工作区和缓冲区。一般工作区设有通过缓冲区进入清洁区的通道。除此通道外,清洁区不再设其它通道。亦可在一般工作区与清洁区之间以所设更衣室、卫生间、休息室等组成缓冲区。经常与外部联系或易对洗涤过程造成污染的办公室、库房、敷料间等,应设在一般工作区。清洁区的工作人员工作中不可走出缓冲区,一般工作人员未更衣前只能进入缓冲区,不得进入清洁区。③ 供应室各房间应按流水作业要求安排,尽量将相连 工序设在相邻房间内,通过墙壁上开设的传递窗传送物品。④ 室内装修宜按不同工作性质进行。洗涤间墙壁、地面、天花板应光滑且无剥落或破损,便于清扫擦拭。注射器、输液器清洗组装室应是供应室洁净度最高(即微生物与尘埃粒子最少)的房间,有条件者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灭菌与蒸馏水制备场所应安装通风降温设备,以排出大量蒸汽和降低室温。⑤ 各工作间、或工作间与走廊之间的隔墙,最好选用透明轻型材料,如玻璃。
  4 结语
  供应室建筑与布局合理,是确保供应室无菌物品质量的重要条件,已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目前,我国一些较大医院供应室的建筑与布局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还有相当医院存在不同问题有待改进。
(收稿 修回)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图片新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面积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