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百门急诊男女演员表入院人数衡量什么

当前位置:&&&&&&
《国家卫生统计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时间: &&字体:
国家卫生统计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数据采集系统
一、健康状况
性别、年龄、城乡、地区
人口普查/抽样调查
国家统计局/卫生部
& 健康寿命
性别、年龄、城乡
根据有关调查推算
性别、年龄、城乡、地区
人口普查/抽样调查
国家统计局
人口(自然)增长率
性别、年龄、城乡、疾病(109类)
人口普查/抽样调查
全国/死因点/160个疾病监测县(市)
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疾病控制局
&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性别、疾病(前10位)、城乡、流动人口
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
国家死因点/160个疾病监测县(市)/262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市)
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疾病控制局/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 婴儿死亡率
& 新生儿死亡率
性别、城乡
&&& 围产儿死亡率
& 孕产妇死亡率
性别、疾病(前10位)、城乡、流动人口
& 传染病报告死亡率
甲、乙、丙类传染病,地区
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病人
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疾病控制局
& 传染病病死率
& 职业病死亡率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局
& 食物中毒死亡率
居民死亡原因构成
性别、疾病(前20位)、城乡
国家死因点/160个疾病监测县(市)
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疾病控制局
&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构成
性别、疾病(前10位)、城乡
262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
妇幼卫生监测系统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 婴儿死亡原因构成
性别、疾病(前10位)、城乡
& 新生儿死亡原因构成
性别、疾病(前10位)、城乡
& 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
性别、疾病(前10位)、城乡
& 食物中毒死亡原因构成
实物中毒死亡事件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局
& 传染病发病率
甲、乙、丙类传染病,地区
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人
疾病监测信息系统
疾病控制局
& 职业病发病率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局
& 急性职业中毒发病率
& 两周患病率
性别、年龄、疾病(30类)、城乡
95个卫生服务调查县(区)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统计信息中心
& 慢性病患病率
& 高血压患病率
性别、年龄、城乡
132个样本县(区)
疾病控制局
& 糖尿病患病率
& 贫血患病率
& 常见妇科病患病率
国家卫生信息系统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95个卫生服务调查县(区)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统计信息中心
残障流行率
& 平均身高
年(月)龄、城乡
132个营养调查县(区)/9市和10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点
营养调查/儿童体格发育调查
疾病控制局/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 平均体重
& 出生缺陷发生率
性别、城乡、疾病
262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
妇幼卫生监测系统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 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 营养不良患病率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 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
&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 5岁以下儿童消瘦发生率
&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
& 5岁以下儿童肥胖发生率
& 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
& 居民食物摄入量
城乡、各类食物
132个营养调查县(区)
疾病控制局
& 居民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
城乡、各类营养素
& 居民膳食构成
城乡、膳食来源
二、健康促进
计划免疫接种单位
计划免疫专报系统
疾病控制局
&&& 1岁儿童疫苗接种率
卡介苗、麻疹、脊灰、百白破、乙肝
&&& 新生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
&&& HIV感染率
年龄、性别
医疗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艾滋病专报系统
疾病控制局
&&& 艾滋病病人感染途径构成
&&& HIV感染者接受ARV治疗率
&&&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 覆盖率(以县为单位)
医疗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结核病专报系统
疾病控制局
&&&&&&&& DOTS检出结核病人率
&& &&&&&&DOTS下结核病人完成治疗率
&&&&&&&& 血吸虫流行区域
县、乡、村,控制、达到传播阻断、未控制
血吸虫流行区
血吸虫与寄生虫专报系统
疾病控制局
&&&&&&&& 居民血吸虫感染率
&&&&&&&& 血吸虫病化疗对象服药率
&&&&&&&& 家畜血吸虫感染率
&&&&&&&& 家畜圈养率
&&&&&&&& 实有钉螺面积
&&&&&&&&& 疟疾流行区域
县、乡、村,控制、达到传播阻断、未控制
疟疾流行区
血吸虫与寄生虫专报系统
疾病控制局
&&&&&&&&& 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
&&&&&&&&& 疟疾规范治疗率
&&&&&&&&& 疟疾休止期治疗(服药)率
& 重点寄生虫病
包虫病流行区
血吸虫与寄生虫专报系统
疾病控制局
&&& 包虫病流行区域
&&& 犬驱虫覆盖率(包虫病)
&&& 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土源性线虫
&&& 驱虫覆盖率(土源性线虫)
&&& 地方病
地方病病区
地方病与改水改厕专报系统
疾病控制局
&&&&&&&& 病区县数
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水型、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水型、燃煤污染型)
&&&& &&现症病人数
&&& 病区改水率
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
&&& 病区改炉改灶率
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
&&& 合格碘盐食用率
碘缺乏病流行区域
&&& 高血压治疗率
132个营养调查县(区)
疾病控制局
& 孕产妇保健
&&& 孕产妇建卡率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 高危孕产妇比例
&&& 产前检查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
&&& 孕产妇中重度缺铁性贫血患病率
&&& 产前筛查率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 产妇HIV检测率
&&& 产妇HIV阳性率
&&& 产妇梅毒检测率
&&& 产妇梅毒感染率
&&& 产前诊断率
&&& 住院分娩率
城乡、地区、高危产妇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 新法接生率
城乡、地区
&&& 剖宫产率
&&& 产后访视率
&&& 儿童保健
&&& 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
&&&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
&&& 母乳喂养率
&&& 妇科病查治
& 常见妇科疾病患病率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 常见妇科疾病治疗率
& 婚检与节育
&&&& 婚检率
地区、婚检疾病
&&&& 婚检查出疾病率
&&&& 婚前卫生咨询指导率
&&&& 各类节育手术例数
实施节育手术机构
&& 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 避孕普及率
人口计生委
行为和环境健康危险因素
&&& 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比例
各级爱卫办
改水改厕信息系统
疾病控制局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 15岁以上人口吸烟率
95个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县(区)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统计信息中心
&&& 15岁以上人口饮酒率
& 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
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
& 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艾滋病、结核病、乙肝、血吸虫病、高血压病
疾病控制局
医疗保障制度
& 医疗保障方式构成
各类医疗保障方式
95个卫生服务调查县(区)
统计信息中心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新农合信息系统
农村卫生司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率
三、医疗服务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 总诊疗人次
& 门急诊人次
分科、地区
& 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
& 两周就诊率
性别、年龄、疾病、城乡
95个卫生服务调查县(区)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统计信息中心
& 两周未就诊率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 入院人数
地区、分科
& 出院人数
& 出院病人疾病构成
疾病(173类)、年龄、城乡
&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
疾病(173类)
性别、年龄、疾病、城乡
95个卫生服务调查县(区)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统计信息中心
医疗服务质量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疾病(173类)、医疗机构
急诊、观察室、出院病人,疾病(173类),医疗机构
& 麻醉死亡率
& 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急诊、住院,医疗机构
& 诊断符合率
入出院、临床病理、住院病人手术前后,医疗机构
&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 医院感染率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 医生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
地区、医疗机构
& 医生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
& 病床使用率
地区、医疗机构
& 病床周转次数
病人人均医疗费用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 病人人均医疗费用
门诊、出院,地区,五级医院
& 病人医疗费用构成
门诊、出院,地区,五级医院
& 单病种医疗费用
30种疾病,地区
& 年内病人欠费率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 基本用药目录使用率
& 持续获得基本药物人口比例
WHO规定的20种药品
采供血机构
采供血信息系统
& 供血服务人口
& 采集血液总量
& 调入血液总量
& 调出血液总量
& 临床供血总量
& 血液检测合格率
& 报废血液总量
四、卫生监督
被监督单位
①食品、化妆品、生活饮用水及涉水产品生产经营单位;②消毒产品生产单位;③公共场所;④大学、中学及小学;⑤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单位;⑥存在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⑦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局
& 卫生监督户数
食品、生活饮用水、化妆品、公共场所、消毒产品、放射、职业卫生
& 有卫生许可证户数
食品、化妆品、公共场所、消毒产品、放射卫生
&&&& 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企业数
&&&& 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学校数
&&&& 开设健康教育课学校数
& 从业人员体检率
& 从业人员培训合格率
& 学生体检率
行政处罚户次
被监督单位、处罚种类
①食品、化妆品、生活饮用水及涉水产品生产经营单位;②消毒产品生产单位;③公共场所;④大学、中学及小学;⑤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单位;⑥存在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⑦医疗卫生机构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局
& 行政处罚金额
被监督单位
卫生监督机构检验能力
卫生监督机构及卫生监督检验机构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局
& 检验室数
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
& 检验员数
食品、生活饮用水、化妆品、消毒产品
& 可检验项目数
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
食物中毒事件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局
& 食物中毒起数
& 食物中毒人数
& 食物中毒死亡人数
& 食物中毒死亡原因
存在职业病危害用人单位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局
&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
& 检出职业禁忌人员
& 检出疑似职业病人
& 职业病人数
现有、年内确诊及死亡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单位
卫生监督信息系统
卫生监督局
& 检出职业禁忌人员
& 检出疑似放射病人
& 放射病人
现有、年内死亡
& 个人剂量监测率
& 个人剂量超标率
五、卫生资源
各级各类卫生机构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 卫生人员
卫生机构、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分类管理、城乡、地区
&&& 卫生技术人员
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城乡、地区、卫生机构
&&& 执业(助理)医师
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科室、专业、城乡、地区、卫生机构
&&&& 注册护士
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城乡、地区
&& &卫生监督员
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科室、专业、城乡、地区
&&& 管理人员
&&& 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
城乡、地区
各级各类卫生机构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
&&& 每人人注册护士
&&& 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
&&& 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 医护之比
&&& 全科医师培训比例
地区、医疗机构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比例
&&& 医师继续医学教育比例
&&& 医学专业招生数
专业,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
高中等院校
教育信息系统
&&& 医学专业毕业人数
&&& 医学在校生数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分科、城乡、地区
& 家庭病床
& 每千人医院、卫生院床位
城乡、地区
& 医生与床位之比
地区、医疗机构
& 护士与床位之比
地区、医疗机构
& 专业设备台数
28种医院设备、28种CDC设备、8种乡镇卫生院设备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 专业设备配置率
& 设备阳性率
& 房屋建筑面积
卫生机构、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分类管理、地区
& 业务用房面积
& 危房比例
& 年内施工面积
& 年内竣工面积
& 卫生机构数
125类卫生机构、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分类管理、地区
& 卫生总费用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测算
卫生总费用测算系统
规划财务司
& 卫生总费用构成
政府、社会及个人卫生支出,城乡
&&&& 中央政府卫生支出占&&&& 政府卫生支出比例
& 人均卫生费用
& 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
& 卫生消费弹性系数
&&&& 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
卫生机构、各类收入
国家卫生信息直报系统
统计信息中心
卫生机构、各类支出
&&&& 总资产
卫生机构、各类资产
&&&& 净资产
&&&& 卫生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字号大小
&&打印文件
&&公众互动
&&联系我们
&健康咨询电话:12320
&行政值班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版权所有&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中心&&内容管理与技术支持&建议使用 分辨率,IE6.0以上浏览器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邮编:102206 行政值班电话:010- 健康咨询电话:12320
&&邮箱: && &&医疗保险如何支付职工住院或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时的费用
_百姓保险_中国保险网
医疗保险如何支付职工住院或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时的费用
[ 保险评述
] [ 日 ] 编辑整理:&[ 中国保险网 ]     双击自动滚频&
在职职工住院或者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所发生的由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设起付标准。起付标准为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医疗帐户历年结余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职工自负;职工在一个医保年度内住院或者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累计超过起付标准,且低于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部分,由统筹基金支付85%,其余部分由个人医疗帐户历年结余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职工自负。职工在一个医保年度内住院或者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所发生的在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80%,职工自负20%。
  退休人员住院或者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所发生的由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设起付标准。日前退休的,起付标准为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日前参加工作、日后退休的,起付标准为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8%;日后参加工作并在以后退休的,起付标准为上一年度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医疗帐户历年结余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退休人员自负。退休人员一个医保年度内住院或者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累计超过起付标准的部分,由统筹基金支付92%,其余部分由个人医疗帐户历年结余资金支付,不足部分由退休人员自负。退休人员在一个医保年度内住院或者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所发生的在统筹基金支付最高限额以上部分的医疗费用,由附加基金支付80%,退休人员自负20%。
┊┊┊┊┊ ┊
Copyright &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财富经典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本网凡所涉及保险条款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均以投保当时的保险合同为准。本网法律顾问: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2001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当前位置:
浏览字体: 【、、】
2001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各级卫生部门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并按照上海、青岛会议要求,积极推进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事业继续稳步发展。
一、卫生事业发展概况
卫生人员总数首次出现减少。2001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558.39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50.77万人,占80.7%;管理人员41.28万人,占7.6%;工勤人员50.55万人,占9.1%。与上年比较,卫生人员减少0.71万人(主要由于管理和工勤人员减少所致),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69万人,管理人员减少1.40万人,工勤人员减少1.04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生209.97万人,比上年增加2.38万人;护师、士128.69万人,增加2.01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62人、每千人口医生1.69人、每千人口医师1.32人、每千人口护师(士)1.03人。
医院和卫生院床位略有增加。2001年末,卫生机构床位总数达320.12万张,比上年增加2.42万张,增长率为0.8%。其中:医院床位222.96万张,占69.6%;卫生院床位74.65万张,占23.3%;疗养院9.45万张,占3.0%;妇幼保健所、站3.26万张,占1.0%。与上年比较,全国医院床位增加2.29万张,卫生院床位增加0.53万张。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39张。
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据测算,2000年卫生总费用4764亿元,比1999年增长590亿元。卫生总费用构成:政府预算卫生支出709.5亿元,占14.9%;社会卫生支出1167.7亿元,占24.5%;居民个人卫生支出2886.7亿元,占60.6%。2000年人均卫生费用376元,比1999年增加45元。城市居民人均卫生费用771元,比1999年增加124元;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224元,比1999年增加12元。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由1999年的5.1%上升到2000年的5.3%。
卫生机构总数有所增加。2001年末,全国各类卫生机构总数33.03万个,比上年增加5577个。医院16781个,比上年增加49个;卫生院4.86万个,减少 1134个;门诊部3716个,增加38个;诊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24.43万个,增加7089个;疗养院461个,减少10个;妇幼保健所、站2548个,减少50个(主要由于部分妇幼保健所、站改为妇幼保健院计入医院);专科防治所、站1783个,减少56个;卫生防疫监督机构4253个(其中:卫生防疫站3550个,比上年减少5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9个;卫生监督机构113个)。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1年底,全国已设立独立和非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17万个。
& &&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
县级卫生机构稳定发展。2001年末,全国有县医院2018所,平均每所医院有床位172张、卫生技术人员195人;县妇幼保健所(站)1393所,平均每所卫生技术人员30人;县卫生防疫站1663所,平均每站卫生技术人员43人。与上年比较,三类机构略有减少,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行政区划变更,部分县改为县级市;县妇幼保健所(站)和县卫生防疫站的卫生技术人员略有增加。
乡卫生院床位和医务人员增加。2001年末,全国乡镇卫生院4.81万个,比上年减少1139个;床位74.01万张,增加5253张;卫生人员116.89万人,减少894人。卫生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102.79万人,增加1697人(内:医生51.93万人,增加5199人;护师和护士18.88万人,增加6606人)。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0.81张、人员数1.28人。
村卫生室减少。2001年末,全国设置卫生室的村数达71.0万个,占行政村数的89.7%。共设置村卫生室69.9万个,其中:村或群众集体办28.91万个,乡村医生与卫生员联合办9.26万个,个体办25.54万个。比上年比较,村卫生室减少10492个(主要原因是部分乡村划归城市,行政村数减少),其中村或群众集体办减少11773个,乡村医生与卫生员联合办增加2727个,个体办增加24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9.06万人,减少28762人。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41人。
三、医院、卫生院工作
诊疗人次数稍有下降。2001年,全国医院、卫生院总诊疗人次数为20.87亿次,其中:门、急诊人次数为19.53亿次。与上年比较,总诊疗人次数减少0.36亿次,其中:门、急诊人次数减少0.14亿次。医院、卫生院总诊疗人次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2.03亿次,占57.64%;其他医院0.47亿次,占2.25%;卫生院8.37亿次,占40.11%。县及县以上医院总诊疗人次中:卫生部门医院8.74亿次,工业及其他部门医院3.00亿次,集体所有制医院0.25亿次;私人开业及其他医院0.04亿次。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门诊人次主要科别构成:内科占31.05%,外科占12.31%,妇产科占8.50%,儿科占7.18%,中医科占8.16%。医院、卫生院提供的平均每一居民年诊疗次数约为1.7次,其中:门、急诊诊次约为1.6次。
入院人数有所增加。2001年,全国医院、卫生院入院人数5464万人,比上年增加167万人。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入院人数3719万人,占总数的68.06%;其他医院入院人数40万人, 占0.73%;卫生院入院人数1705万人,占31.20%。县及县以上医院入院人数中:卫生部门医院3030万人,工业及其他部门医院633万人,集体所有制医院44万人,私人开业及其他医院12万人。医院、卫生院每百总诊疗人次的入院人数为2.6人,比上年增加0.1人;每百门、急诊人次的入院人数为2.8人, 比上年增加0.1人。全国医院、卫生院提供的平均每万人口入院人数约为439.2人。
医院医生人均工作量略有下降。2001年,卫生部门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平均每个医生每天担负的诊疗人次为4.7人次,比上年减少0.1人次;每个医生每天担负的住院床日为1.4床日,与上年持平。各级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医生人均工作量情况:卫生部属医院医生每天担负的诊疗人次为7.5人次,住院床日为2.0床日;省属医院医生每天担负的诊疗人次为6.3人次,住院床日为1.8床日;省辖市属医院医生每天担负的诊疗人次为4.9人次,住院床日为1.6床日;地辖市属医院医生每天担负的诊疗人次为4.4人次,住院床日为1.2床日;县属医院医生每天担负的诊疗人次为3.8人次,住院床日为1.2床日。
医院病床使用率上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下降。2001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61.1%,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61.3%,其他医院48.5%;卫生院31.3%。与上年相比,医院病床使用率提高0.5个百分点,卫生院下降1.8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上医院中:卫生部门医院病床使用率65.3%;工业及其他部门医院51.0%;集体所有制医院49.4%;私人开业及其他医院52.5%。病床使用率较高的卫生部门医院:卫生部属综合医院87.1%,省属综合医院84.2%,医学院校附属综合医院87.1%,肿瘤医院83.1%。卫生部门其他各类医院(包括县综合医院)病床使用率均在80%以下。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缩短。2001年,全国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1.8天(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1.8天,其他医院为14.9天),比上年缩短0.4日;卫生院为4.5天,缩短0.1日。县及县以上医院中:卫生部门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1.3天;工业及其他部门医院14.2天;集体所有制医院12.5天;私人开业及其他医院9.2天。
四、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
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继续增加,增长幅度下降。 2001年,县及县以上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平均每一门、急诊人次医疗费用93.6元,比上年增加7.8元,增长9.1%;平均每一出院病人住院医疗费用3245.5元,比上年增加161.8元,增长5.2% 。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前比较,病人医疗费用涨幅明显下降(年门诊病人医疗费年平均增长25.9%,其中药费年平均增长24.5%;住院病人医疗费年平均增长23.7%,其中药费年平均增长22.0%)。
各类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医疗费用情况:卫生部属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185.9元,出院病人人均住院医疗费用9007.6元;省属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138.1元,出院病人人均住院医疗费用6829.7元;省辖市属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98.5元,出院病人人均住院医疗费用3807.1元;地辖市属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79.4元,出院病人人均住院医疗费用2451.6元;县属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58.2元,出院病人人均住院医疗费用1643.6元。
药费比重下降,检查治疗费比重上升。2001年,县及县以上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病人医疗费中,药费占57.7%,检查治疗费占20.1%;与上年比较,药费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检查治疗费比重增加0.5个百分点。住院病人医疗费用中,药费占45.5%,检查治疗费(含手术费,下同)占31.6%;与上年比较,药费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检查治疗费比重基本持平。
各级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构成情况:卫生部属医院门诊病人药费占医疗费用的59.0%、检查治疗费占18.2%,住院病人药费占医疗费用的42.0%、检查治疗费占34.7%;省属医院门诊病人药费占医疗费用的61.3%、检查治疗费占19.8%,住院病人药费占45.4%、检查治疗费占33.1%;省辖市属医院门诊病人药费占医疗费用58.4%、检查治疗费占20.0%,住院病人药费占医疗费用的45.0%、检查治疗费占32.9%;地辖市属医院门诊病人药费占医疗费用的56.2%、检查治疗费占18.9%,住院病人药费占医疗费用的46.8%,检查治疗费占27.9%;县属医院门诊病人药费占医疗费用的52.4%、检查治疗费占23.2%,住院病人药费占医疗费用的47.1%,检查治疗费占28.7%。
五、疾病控制与居民病伤死亡原因
传染病报告发病和死亡率。据2001年26种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月报统计,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88.62/10万,死亡率0.29/10万,病死率0.15%。与上年比较,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基本稳定。发病率较高的依然为病毒性肝炎(65.15/10万)、肺结核(44.04/10万)、痢疾(39.52/10万)、淋病(14.62/10万)和麻疹(7.22/10万)。
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2001年卡介苗(BCG)接种率97.6%,脊髓灰质炎疫苗(OPV3)接种率98.3%,百白破(DPT3)接种率98.3%,麻疹疫苗(MV)接种率97.7%。
地方病防治。2001年血吸虫流行县(区)418个,累计达到消灭标准县(区)247个,年底实有病人82万人,期内治疗病人36.71万人。克山病病区县326个,累计控制/消灭县256个,现症病人4.25万人。大骨节病病区县352个,累计控制/消灭县187个,现症病人81万人。碘缺乏病监测县2702个,累计控制/消灭县1826个,现症病人871万人。地方性氟中毒(水型)病区县1069个,累计控制/消灭县204个,现症病人134万人;地方性氟中毒(煤烟污染型)病区县201个,累计控制/消灭县24个,现症病人159万人。
农村改水和改厕。截止2001年底,累计农村改水受益人口86113万人,其中:当年受益人口2018万人。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人口的91.0%。饮用自来水人口占农村人口的55.1%。农村累计卫生厕所11405万户,其中:当年新增卫生厕所712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46.1%,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49.5%。
人口死亡率。据2001年36个市和90个县(县级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城市地区居民死亡率为5.44‰,其中:男性为5.92‰,女性为4.93‰。农村地区居民死亡率为5.94‰,其中:男性为6.51‰,女性为5.33‰。
&&& 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城市地区前十位死因顺位为:①恶性肿瘤135.59/10万;②脑血管病111.01/10万;③心脏病95.77/10万;④呼吸系病72.64/10万;⑤损伤和中毒31.92/10万;⑥内分泌、营养和代谢及免疫疾病17.18/10万;⑦消化系病17.06/10万;⑧泌尿、生殖系病8.55/10万;⑨精神病5.37/10万;⑩神经系病5.20/10万。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2.0%。农村地区前十位死因顺位为:①呼吸系病133.42/10万;②脑血管病112.60/10万;③恶性肿瘤105.36/10万;④心脏病77.72/10万;⑤损伤和中毒63.69/10万;⑥消化系病24.14/10万;⑦泌尿、生殖系病9.09/ 10万;⑧新生儿病791.2/10万(以出生活产数为分母);⑨肺结核7.38/10万;⑩内分泌、营养、代谢及免疫疾病6.59/10万。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2.1%。
恶性肿瘤死亡率。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135.59/10万,其中:男性163.77/10万,女性106.27/10万。城市地区恶性肿瘤前五位死因顺位:①肺癌40.31/10万;②肝癌20.87/10万;③胃癌17.00/10万;④结肠、直肠和肛门癌10.25/10万;⑤食管癌7.77/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5.36/10万,其中:男性130.85/10万,女性78.31/10万。农村地区恶性肿瘤前五位死因顺位:①肝癌24.58/10万;②肺癌20.23/10万;③胃癌19.22/10万;④食管癌13.08/10万;⑤结肠、直肠和肛门癌6.58/10万。
六、卫生监督
食品卫生。据不完全统计,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接受经常性卫生监督,覆盖率达97.8%,合格率达90.8%。依法执行处罚50.7万户次。21类食品共抽查监测142.1万件,平均合格率为88.1%。抽检食品用产品3.4万件,合格率为78.9%。餐具消毒抽检505.1万件,合格率为77.3%。食物中毒624起,中毒20124人,死亡143人。
劳动卫生。据200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缺西藏)统计,生产环境中有害物质测定合格率为74.8%。各类职业病发病13218例,其中:尘肺10505例,慢性职业中毒1166例,急性职业中毒759例,职业性眼病329例、职业性耳鼻喉疾病160例。对7.5万个有害作业厂矿的劳动卫生实施经常性卫生监督,监督合格率为64.3%。对3493个厂矿实施预防性卫生监督,验收合格率为98.1%。
环境卫生。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55.5万户,监督率97.6%,监测合格率92%。2029家化妆品生产企业接受卫生监督,监督率为96%。共抽检化妆品产品40470件,合格率为91.9%,其中进口化妆品合格率72.6%,国产化妆品合格率93.1%。生活饮用水水源监督165.6万个,监督覆盖率25.2%;监测样品数51.7万件,合格率83.9%。
放射卫生。据2001年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放射卫生经常性监督合格率92.5%;预防性监督合格率93.0%。发生放射事故27起。外照射水平监测合格率95.3%,空气污染检测合格率98.1%,表面污染监测合格95.6%。
学校卫生。据2001年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学校卫生监督合格率为70.8%;学生体检人数1140万人,体检率22.8%。学生生长发育情况:身高上等率14.7%,下等率6.2%;体重上等率15.8%,下等率5.5%。常见病患病情况:营养不良学生占10.2%,肥胖学生占4.1%,视力不良学生占29.5%,患沙眼学生占7.1%,贫血学生占10.5%,蛔虫感染率6.7%,龋患率13.9%。常见病防治情况:患龋齿学生平均补牙0.28颗,沙眼治疗率79.6%,贫血治疗率75.6%,驱虫投药率25.6%。
七、妇幼卫生
孕产妇保健。2001年新法接生率97.3%(其中:市99.0%,县96.1%)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住院分娩率达76.0%(其中:市87.0%,县69.0%),比上年增加3.1个百分点。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由1999年的58.7/10万下降到2000年的53.0/10万。2000年城市孕产妇死亡率29.3/10万,农村孕产妇死亡率69.6/10万。
八、医学科研和教育。2001年医学科研机构397个,科技人员2025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036人,其他技术人员5217人。与上年比较,医学科研机构减少8个,科技人员减少1393人。卫生系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科技进步奖3项。全国高等院校医药专业招生17.42万人,比上年增加2.43万人;在校生52.94万人,比上年增加10.65万人;毕业生6.26万人,增加2781人。全国中等学校医药专业招生19.76万人,比上年增加1.88万人;在校生64.78万人,增加7.97万人;毕业生14.20万人,增加1.21万人。全国现有独立高等医学院校96个,比上年减少4个;中等医药学校447个,减少42个。
&&&& &&&&&&&&&&&&&&&&&&&&&&&&&&&&&二OO二年四月十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诊男女演员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