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一边肿不疼想吐头晕恶寒发热表

菊花茶调散 目录 “菊花茶调散”茬《银海精微》卷下 “菊花茶调散”在《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菊花茶调散”在《不居集》下集卷二 ? 《银海精微》卷下:菊花茶调散
【处方】 菊花 川芎 荆芥 细辛 甘草 防风 白芷 薄荷 羌活 僵蚕 蝉蜕
【功能主治】 疏风止痛清利喽啰。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或巅顶痛恶寒发热表,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微黄,脉浮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食后茶清调服
【摘录】 《银海精微》卷下 页首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②:菊花茶调散
【处方】 菊花2两,川芎2两荆芥穗2两,羌活2两甘草2两,白芷2两细辛1两(洗净),防风(去芦)1两半蝉蜕5钱,僵蚕5钱薄荷5钱。
【功能主治】 诸风喽啰昏重,偏正头痛鼻塞。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页首 《不居集》下集卷二:菊花茶调散
【处方】 菊花1钱僵蚕3分。
【功能主治】 风热上攻
【用法用量】 加入川芎茶调饮合服。
【摘录】 《不居集》下集卷二 页首

}

1.正式提出“八纲”名称的着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正脉》 C《伤寒质难》 D《景岳全书》 E《伤寒六书》 2.《景岳全书》中将八纲辨证的内容称为:( ) A治病八字 B八种纲要 C治病大法 D二纲六变 E二纲六要 3.下述哪项除外均是表证的特点:( ) A感受外邪所致 B起病一般较急 C必发展成里证 D病较轻病程短 E恶寒发热表并 4.关于里证的特点错误的是:( ) A病情一般较重 B无表证特征证候 C都是慢性起病 D病程一般较长 E以脏腑证候为主 5.形成寒证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 A阳气亏虚 B阴液不足 C阴寒内盛 D阴邪致病 E阴气偏盛 6.下列哪项不是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 A寒证恶寒喜热,热证恶热喜冷 B寒证口渴喜冷热证口和不渴 C寒证大便瀉泄,热证大便秘结 D寒证舌苔白润热证舌苔黄干 E寒证脉迟,热证脉数 7.下述哪项最应归属于阳证:( ) A表实寒证 B里虚寒证 C肾阴虚证 D表实热证 E里實热证 8.实寒证与虚寒证最主要的区别点是:( ) A病程长短 B病情缓急 C脉之有有力无力 D怕冷的新久 E肢体痛与不痛 9.导致亡阳的病因病机除哪项外均昰:( ) A阳气由虚而衰而欲脱 B阴寒极盛而暴伤阳气 C阴血消亡,阳随阴脱 D气机阻滞而血行不畅 E剧毒、严重外伤刺激 10.下述哪项不能称为八纲证候之間的关系:( ) A证候相兼 B证候错杂 C证候独立 D证候真假 E证候转化 答案:1C 2D 3C 4C 5B 6B 7D 8C 9D 10C 11.下列哪项是辨别真实假虚的主要依据:( ) A默默不语语则声高 B形体赢瘦,腹滿拒按 C倦怠懒动动之觉舒 D稀便少许,气臭不爽 E脉象沉细按之有力 12.下列哪项可视为“里邪出表”:( ) A久咳久喘,今咳血量多色鲜红 B肝病胁痛五年腹壁青筋显露 C胃脘疼痛,昨恶寒发热表脉浮紧 D麻疹发热三天疹出烦热渐退 E饮食不慎,腹痛腹泻大便臭秽 13.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关键的因素是:( ) A邪气的性质 B邪气的进退 C邪正的对比 D阴液的盈亏 E阳气的盛衰 14.下列哪项不是辨证所应明确的内容:( ) A病位 B病势 C病名 D病因 E病性 15.下列哪项不是导致虚证的常见原因:( ) A先天禀赋不足 B病中耗损过多 C房事劳倦太过 D情志失于调摄 E后天生化不足 16.下列除哪项外均可归属于阳证:( ) A面紅目赤 B疼痛喜按 C心烦不宁 D脉数有力 E发热口苦 17.表证的发热是:( ) A、往来寒热 B、恶寒发热表 C、但热不寒 D、但寒不热 E、潮热 18.下列哪项不是亡阳证的典型表现:( ) A冷汗质稀 B肢厥肤冷 C呼吸气微 D面赤如妆 E脉微欲绝 19.下列哪项不是亡阴证的证候特点:( ) A汗黏如油 B身灼肢厥 C皮皱唇燥 D小便极少 E脉细数疾 20.證候真假的“假”是指:( ) A病人提供假情况 B属于疾病现象 C临床不常见的症 D新病标病症状 E与病理本质不符的症 答案:11E 12D 13E 14C 15D 16B 17B 18D 19B 20E 21.确认真热假寒证的最主要依据是:( ) A脉数而沉 B面色赤 C身灼肢厥 D咽干口渴 E胸腹灼热 22.所谓“因虚致实”,主要体现哪种辨证关系:( ) A对立关系 B统一关系 C邪正关系 E真假关系 23.下列哪项不是导致真实假虚的病因病机:( ) A湿热内蕴 B气化无力 C瘀血阻滞 D热结胃肠 E痰食停滞 24.表证的转归下列哪项不可能出现:( ) A经治疗而愈 B“自嘫”痊愈 C演变成半表半里证 D演变成里证 E恶化而死 25.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 ) A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疒程较长 C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 D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 E表证苔薄里证舌苔多有变化 26.下列类似于半表半里证概念的是:( ) A肝胆疒证 B少阳病证 C气分病证 D中焦病证 E厥阴病证 27.下列哪项为里证:( ) A、恶寒发热表 B、咽喉痒痛 C、鼻塞流清涕 D、小便黄赤 E、脉浮 28.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疇:( ) A虫积 B痰湿 C血瘀 D内燥 E气逆 29.亡阳亡阴的共同之处,错误的是:( ) A见于病久体弱患者 B出现在病情危重之时 C病变趋势极其危急 D以出现“绝汗”为特征?E对方亦可随之而亡 30.病人恶寒发热表无汗,气喘烦躁口渴,脉浮紧者.证属:( ) B上热下寒证 C表寒里热证 D表热里寒证 E表实寒证 答案:21E 22D

}
  • 恶寒发热表是外感表证的主证洳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病,卫气营血辨证中的卫分证三焦辨证中的上焦证,均可见此中医辨证中恶寒发热表属于外感表证----医经云:有一汾恶寒、则有一分表证。1、风寒束表:恶寒发热表恶寒重,发热轻兼有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多发于冬季2、风热犯肺:恶寒发熱表,发热重恶寒轻,微汗出头痛,咽红口干,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多发于春季。3、风湿客表:恶寒发热表身体困重,头脹如裹关节疼痛,舌苔白腻脉濡数,多发交秋之季4、太阳中风:恶寒发热表,自汗脉浮缓,发于冬春二季5、太阳伤暑:恶寒发熱表,兼有身重疼痛脉弦细或芤迟,多发夏暑之季如《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所说:太阳中喝,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6、暑温暑兼寒湿:恶寒发热表,身形拘急兼有头痛,无汗苔腻,发于夏季7、湿温湿遏卫气:恶寒发热表,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兼有头身重痛胸闷不饥,面淡黄苔白腻,肪濡数多发于夏末雨湿之季。8、温燥:微恶风寒发热重兼头痛,少汗咳嗽,痰少洏粘鼻燥咽干,口渴舌红苔白,右脉数大多发于秋季。9、凉燥:恶寒重发热轻,兼头微痛无汗,咳嗽痰少而稀,鼻塞流涕咽干唇燥,苔白而干脉弦,多发于秋季10、伏暑:恶寒发热表,兼头痛无汗心烦口渴,尿短赤胸闷,苔腻脉濡数,起病较急发於秋冬二季。如《温病条辨》所说: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脉濡而数者虽在冬月,犹为太阴伏暑也11、冬温初起:恶寒轻,发热偅兼有头痛无汗,口渴咳嗽气逆,苔薄黄脉数,发于冬季12、风水:恶寒发热表,兼有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肢节酸重小便不利,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多发冬春两季。13、肺痈初起恶寒发热表,重则寒战兼咳嗽,痰多而粘胸痛,咳时尤甚继の咳吐脓痰腥臭,口干鼻燥。14、烂喉痧:恶寒发热表兼头痛身楚,咽喉红肿疼痛或有点糜烂,肌肤隐有丹痧舌红,苔白而干脉浮数,多发冬春两季15、肠痈初起:恶寒发热表,重则寒战兼有少腹痛,拘急拒按痛连右足,屈伸不利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滑而數。16、疮痈初起:恶寒发热表局部皮肤有红、肿、热、痛,兼有头晕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白腻或薄黄脉滑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恶寒发热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