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丸引发水肿

目录1 拼音qián má zhěn 2 概述
荨麻疹(Urticaria)俗称风团,是一种常见的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暂时性炎性与大量。造成局部性的损害。其迅速发生与、有剧痒。可有发烧、、或其他全身症状。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与丘疹状荨麻疹等。其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鲜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一的风团,伴瘙痒或烧灼感。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大多数荨麻疹属,少数属。现代对本病尚无。对经常反复发作者,不易根治,且应用西药还会产生一些。
荨麻疹相当于中的“痦瘤”、“”、“”等证,民间俗称“块”、“”等。对本病的认识很早,《素问·四时刺论》中已有“瘾轸”之名,《诸病源候论·风痦痛候》说:“夫人外虚则汗多,汗出当风,搏于,与并则生痦痛。”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风邪关系密切。历代医著对本病都有一定的记载,如明代、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观察得颇为仔细。说“食及獐、鱼动风等物”会导致本病的发作。清代,根据本病非完全由风致,提出治疗“宜凉血”,“慎用风药”;则提出了“、清热、托疹”的治疗大法,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此外,在古代还创制了一些治疗本病的专方,如、等,也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现代荨麻疹,最早报道见于本世纪50年代,这是有关针刺的介绍。之后,随着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各地又介绍了许多针刺方法,如、、、刺络拔罐或单用拔罐等,不仅方法简单,而且确有良效。治疗方面,从50年代末起,在前验的基础上,以祛风解表为主治疗,或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选用和血之剂加减治疗。另外还有部分其他治法。至60年代中期,有文章专门就病因及治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和卫”、“凉血”、“”、“泻火”、“”等五个治疗法则。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因其缠绵,历久不愈,反复发作,故有时又称为顽固性荨麻疹。80年代以后,临床上对此病颇为重视,其病机多责之于虚、湿、风、瘀;治疗方面,主张固表、清理、祛风止痒、养血和营、活血祛瘀等,尤其是久邪人络,认为宜选用虫类搜剔之品。目前,有关治疗荨麻疹的临床报道,积累有300多篇,累计病例逾万例,无论是分型治疗,还是运用专方,均有很好的疗效,一般可达90%以上。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机理研究尚不够深入,大量的临床报道多限于治药介绍及病例的积累,且各医家对荨麻疹的病因病机的阐述和辨证分型的方法很不一致,今后应重视这方面的规范化研究,并从中筛选出有效方药,旨在进一步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诊断
根据风团皮损诊断不难,应积极询问病史与查体,尽量找出病因,应与相鉴别。后者水肿性风团呈弥漫性大片红色斑片,边缘不清。丘疹状荨麻疹应和相鉴别。
3 治疗措施
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为主,有时常须应用,对某些食物过敏时暂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荨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难确定或不能发现病因。
1.内用药& 抗胺药是治疗各种荨麻疹病人的重要,可以大多数病人症状,抗组织胺药物虽不能直接对抗和组织胺,不能阻止组织胺的释放,但对组织胺有争夺,可迅速风团的产生。抗组织胺药有各种,最好选用副作用较少者,尤其高空的工人、驾驶员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久用一种抗组织胺药容易引起耐药性,可另换一种。或交替或合并应用。的耐药性较成人大,因而相对用量也大。
抗组织胺药物的种类很多,结情及临床表现可选用()有良好及抗组织胺作用,对人工荨麻疹,能荨麻疹及寒冷性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
、能增加内而抑制组织胺的释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荨麻疹或巨疹的风团或水肿消退,尤其氨茶碱和抗组织胺药合用或和肾上腺素有,对并发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适用。
6-可用于寒冷性荨麻疹和巨大荨麻疹,或普鲁苯辛及可用于胆碱能性荨麻疹。
钙剂可用于急性荨麻疹,、安洛血等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
类应用于严重的急性荨麻疹及性荨麻疹,对压力性荨麻疹及激活的荨麻疹可用少剂量。荨麻疹并发更须应用。有人应用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
2.局部用药& 或都可达到暂时的疗效。
治疗各类荨麻疹有显效。急性荨麻疹型用,型用治疗。丘疹状荨麻疹用荆防汤治之,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同急性荨麻疹治疗;病程迁延者用活血化瘀,祛湿,温中补肾,辨证治疗。有热者用清热汤,有风寒者用永安止痒方,用,,用等治之。
3.1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治疗后皮疹及瘙痒完全消失,停药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
好转:皮疹基本消失,瘙痒等症状改善,但在3个月以内仍有1~2次发作,或仍有发作,但发作的程度和次数明显减少。
无效:治疗2个星期,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变。
3.2 分型治疗
(1)风寒型
治法:散寒祛风,止痒。
:12克,6克,6克,10克,6克,15克,6克。
加减:有加、;表卫不固加、防风、;久病体虚加、;瘙痒难忍加、白藓皮;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加。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99例风寒型荨麻疹,临床痊愈93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常用:可选麻黄、等加减。
(2)风热型
治法:清热疏风
处方:生地12克,10克,10克,10克,10克,12克,3克,6克,6克,10克,蝉蜕6克,白6克。
加减:反复发作者加、、;合并胃症状者加白芍、白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23例风热及风热挟湿型荨麻疹,全部临床痊愈。
常用成方:可选、消风散、麻杳石甘汤等。
治法:益气固表,祛风止痒。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12克,12克,当归12克,12克,24克,防风15克,白藓皮15克,乌梢蛇15克,甘草5克。
加减:疹色淡红,受风着凉者加麻黄、桂枝;冷痛,遇冷起白色风团加、;思饮,起红色风团者加生、、川连。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2周为一疗程。
疗效:上方共治疗慢性属气虚型荨麻疹例,临床痊愈89例,好转2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4.9%。
常用成方:可选、、。
治法:养血和营,祛风止痒。
处方:生地15克,赤芍10克,当归15克,10克,1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蒺藜15克,蝉蜕10克,地肤子10克,甘草6克。
加减:虚弱加黄芪、白术;湿甚作痒加、、;挟风寒加麻黄、、白藓皮;挟风热加银花、连翘;奇痒难忍加全蝎、地龙、乌梢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血虚型荨麻疹249例,临床痊愈199例,好转3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2%。
常用成方:可选、等加减。
(5)湿热型
治法:清热,散风止痒。
处方:苍术10克,厚朴9克,6克,甘草5克,10克,连翘10克,地肤子10克,茯苓10克,蝉蜕10克,丹皮10克。
加减:痒甚加、苦参、徐长卿;脘腹痛甚加炒炽壳、焦楂曲;疹红或咽红赤加银花、地骨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湿热型荨麻疹15例,临床痊愈12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
常用成方:可选用、或解醒汤合加减。
(6)血瘀型
治法:破瘀,祛风止痒。
处方:地龙12克,12克,赤芍A0克,10克,丹皮10克,10克,土茯苓14克,连翘14克,地肤子14克,6克,6克,甘草6克。
加减:痒甚加、;风热加蝉蜕、黄芩;血虚去丹皮,加当归、白芍;湿重加苦参、。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218例本型,临床痊愈193例,好转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9%。
常用成方:可选、等。
3.3 专方治疗
(1)加减九味羌活汤
组成:10克,防风6克,炒苍术6克,1。5克,川芎6克,白芷6克,生地10克,炒黄芩6克,甘草6克,生姜2片,头3枚。
加减:无寒热,去生姜、葱白头;风热去;由药物引起者,重用甘草,加;引起者,加、肉;反复发作加蝉衣、浮萍草、地肤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儿童用量酌减。
疗效:共治疗152例急性患者,痊愈14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68%。
(2)抗敏灵
组成:党参20克,黄芪30克,当归20克,黄芩20克,香附15克,麻黄10克,细辛5克,陈皮20克,荆芥Z0克,10克,20克,甘草15克,大枣8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每次约150毫升,日服3次。儿童用量酌减。
疗效:共治疗136例风寒、风热及湿热型患者,痊愈92例,好转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
(3)祛风汤
组成:乌梢蛇15克,黄芪20克,生地10克,当ll5 1o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10克,白术6克,防风6克,6克,苦参6克,6克,2克。
加减:偏寒重用荆芥穗,加桂枝;偏热加牛蒡子、夏枯草;偏湿加苍术、羌活;腹痛,重用白芍,加、甘草;水肿,重用生地,加、;易者加、;水肿性红斑者加丹皮、;瘙痒难忍加地肤子、、白藓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第3次药液熏洗皮肤疗效:共治疗88例老年慢性荨麻疹,临床痊愈54例,(4)四虫汤
组成:乌梢蛇9克,地龙15克,9克,蝉蜕6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
加减:风寒加桂枝、白芷、丹参、徐长卿;风热去荆芥、防风,加银花、牛蒡子、、黄芩、丹皮;表卫不固加黄芪、党参、白术、;血虚加熟地、当归、白芍;胃肠加、、、山栀、、红藤;兼有湿邪加苍术、苦参、土茯苓。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忌腥辛之品。
疗效:共治疗178例慢性荨麻疹,痊愈102例,好转6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1.6%。
(5)过敏煎
组成:防风6克,黄芪15克,生乌梅15克,制首乌15克,地肤子10克,地龙1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
加减:遇冷即发者加桂枝8克,制附片6克;遇热加重者加生地、蝉衣;伴腹痛腹泻者加木香8克,生30克;者倍黄芪,加白术;皮肤阳性者倍乌梅,加防风;伴者加、槟榔。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上方共治疗65例各型患者,均于2周内获临床痊愈,有效率100%。
3.4 老中医经验
彭×,男,22岁,日诊。昨日食鲜虾肢出现米粒大小,瘙痒难忍,继而波及全身。经用西药,症状缓解,今晨风疹复现,颜色鲜红,融合成片,高出皮肤,伴有剧烈刺痛,(39.2℃),口渴饮冷。红绛少津,苔薄黄,脉弦细数。证属传营,气阴两伤。
处方:石膏60克,大生地、各30克,北、、丹参、连翘、、知母各9克,20克,银花15克,生甘草6克。
服1剂,降至38.2℃,风疹大部分消退。舌质红,舌面津液来复。再服3剂,痊愈。
按:急性期在除去病囚后,选用,佐用凉血药,一般能取效。但亦有桂枝方不获效者。本案为食鲜虾过敏的急重证候,炽盛,人营伤及气阴,故治以大剂甘寒,佐以甘苦,并根据叶氏“入营犹可”之论,加用辛凉之银花和连翘,使邪毒有出路。紫草凉血,钩藤平肝熄风止痒,均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3.5 用药规律
根据临床资料,选择处方完整、疗效确切的专方57首。这些专方共治疗了各型荨麻疹患者3000余例,疗效约90%左右。经统计,共涉及药物有130味,其中53味使用频度较高、应用较广。详见下表:
应用频度(例)
报道文献(篇)
甘草、防风、、当归、黄芪、蝉蜕。
荆芥、川芎、生地、苦参、蒺藜、地肤子、首乌、大枣。
党参、乌梢蛇、、地龙。
生姜、麻黄、桂枝、僵蚕、茯苓。
丹皮、陈皮、苍术、熟地、连翘、黄芩、。
浮萍、牛蒡子、大黄、细辛、胡麻、土茯苓、威灵仙、枳壳、香附。
白术、、乌梅、丹参、石膏、。
附子、、白芷、、肉桂、、、蛇床子。
由于各地对本病的病机认识备有所不同,专方中的辨证用药也有所侧重,疏风解表之荆、防、银、翘;之四君、四物都有所运用,故临床用药的面较广。然而,从上表可见,目前临床上仍以疏散风邪,养血和营为主。此外,燥湿止痒也是改善临床症状的重要手段,为临床所重视。对虫类药物治疗本病的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3.6 其他疗法
取穴:主穴:、、、。配穴:、、、透,透。
操作:选取2~3个主穴及1组透穴或1个配穴。主穴用泻法,1~2分钟,20分钟,其间可反复2~3次。透穴采用26号5寸长的,沿皮透刺,留针1~2小时。后溪、委中、尺泽,均以。
疗效:共治疗387例急性荨麻疹,有效率在76.9%~98.5%之间。
操作:患者仰卧。用闪火法迅速将扣在神阙穴上,3~5分钟后取下,用同样方法连拔3遍。每日1次,3日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34例,仅4例无效,有效率达98.8%。
取穴:主穴:肺、荨麻疹点、。配穴:心-、、肝。
操作、:常规。用5分毫针刺入至软骨,以重手法持续捻转刺溜,直至发热潮红,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二侧交替轮用。上述耳穴也可用籽压丸,或用揿针埋人,2~5天起针。
疗效:共治疗70例,有效率达95%~100%。
(2)外用方
组成:100克,白藓皮25克,20克,马勃15克。
用法:上药用纱布包好扎严,用开水浇透药包,再用60度开,倒于药包碗中,泡片刻后即可取药包擦患处。如药包变凉可将酒烧热后,再泡再擦,每日1~2次。
疗效:共治疗123例,全部痊愈。
组成:紫背浮萍150克(鲜品加倍),100克。
用法:上药至沸后约10分钟,毫升,待温度能耐受时,用毛巾蘸药汁,从上向下搽擦,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搽后切勿用水。
疗效:共治疗97例,效果良好。
3.7 其他措施
寻找病因并去除之。患病期间注意避风、保温,禁食鱼、蟹、虾及辛辣之品。
约3/4的患者不能找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其可由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复杂因子引起。常见的可以为:
1.药物& 许多药物常是引起本病、、、类药物。血清、等可由引起,、、阿托品等药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按等引起。
2.食物& 以含有特殊的鱼、虾、蟹、鸡蛋、等常见致病因素。
3.感染& 性感染、性感染、性感染与寄生虫。虫咬症如螨、跳蚤、等。
4.物& 各种、尘土等。
5.物理及化学因素& 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性和机械性或某些进入而发病。
6.因素& 如家族性冷性荨麻疹。
7.因素及内分泌的改变& 精神紧张、感情、、绝经、等。
8.内科疾病& 、癌肿、、和、SLE、高血脂病、、、、等。
5 发病机理
风团发生的机制可分两类: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两种。
1.变态反应型& 主要是第Ⅰ型,是与作用于肥大细胞与嗜碱性,使它们的颗粒脱落而产生一系列化学介质(组织胺及组织胺样物质包括慢性反应性物质、、缓与激肽类、、等)的释放。从而引起扩张、通增加、痉挛、分泌增加等。产生皮肤、粘膜、道和呼吸道等症状。
有的属于第Ⅱ型,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形成过敏,即C3与C5及释出趋化因子,吸引嗜中性白细胞释放酶,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与组织胺类物质而发病,例如痢特灵或注入异种血清蛋白引起荨麻疹等反应。
2.非变态反应型& 由某些生物的、化学的及物理的因素可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白细胞、使其释放颗粒而发病,皮肤末端增强,大量释放的乙可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扩张与通透性增强而发病。也可作用于肥大细胞,使其释放组织胺等介质而发病。
激肽与缓激肽也使毛细血管扩张与其通透性增加,和寒冷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与压力性荨麻疹等发病有关。5-羟色胺、等可与荨麻疹的发生有关、慢性反应物能引起哮喘,但是否与荨麻疹有关还未证实。
6 辨证分型
各家的分型方法,本致可分为以下数型。
1.风寒型 风团色白或淡红,稍沾冷水则可诱发,瘙痒异常,遇冷当风则加剧,遇热可减轻,口不渴,可伴有。舌淡苔殷白,脉浮缓。
2.风热型 风团色红,连接成片,暴痒难忍,可有针刺样感,遇热稍减,伴自汗口渴,甚则发热。苔黄,脉浮数。
3.气虚型 风团如大,成片,疹色与肤色一致,伴倦怠乏力,动则汗出。舌淡胖,脉弱。
4.血虚型 风团形似豆瓣,边缘红晕色淡,皮肤,伴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
5.湿热型 风团鲜红或中央色白、边缘鲜红,搔抓之后,皮肤迅即潮红水肿,局部或全身瘙痒及热感,伴恶心,头晕。舌淡苔白或黄腻,脉滑数。
6.血瘀型 大片风团遍布全身,色红,时起时消,历久不愈,瘙痒难忍,烦躁,。苔薄黄,脉弦细。
7 临床表现
迅速出现风疹块(风团),在风疹块出现前几分钟,局部常发痒或有麻刺感。有的病人在风疹块出现数小时或一两天内有些全身症状如食欲不好,全身不适,或发热。
风疹块扁平发红或是淡黄或苍白的水肿性斑,而边缘有红晕。有时,风疹块呈环形可称环状荨麻疹,几个相邻的环形损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图状,可称为图形荨麻疹。有时,损害中央有淤点,可称为出血性荨麻疹,及胃肠可以同时出血。风疹块中有水疱时称为水疱性荨麻疹。有大疱时称为大疱性荨麻疹。有时,水疱或大疱发生于似乎正常的皮肤上,但常有红晕,这类风疹块较易发生于儿童。
风疹块往往在一两小时或几小时内最多1~2天内消失,但别处常有新损害陆续出现,风疹块已消失处在24小时内一般不再发生新损害。风疹块消失后,皮肤恢复正常,有时有暂时的色素斑而称为有色素沉着荨麻疹。风疹块的大小及数目不定,可出现于任何部位的皮肤,粘膜。风疹块引起剧痒,针刺或灼热感,但各人的程度不同,严重的病人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尤其急性荨麻疹病人可发热达40℃左右,可降低甚至发生和,须及时处理,大多数病人只有发痒的风疹块而无其他症状。
风疹块的病程不定,有的病人在一日之内可发生数次皮疹,经过几天或一两周至数周后停止发作,可称为急性荨麻疹。但不少病人天天发生皮疹,或是断续地屡次出现或加重、缓解或消失,可达数月或若干年之久,可称为慢性荨麻疹及特殊类型荨麻疹。
1.急性荨麻疹& 常是急性发作,全身瘙团皮疹,可伴高烧,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病程1~2周内自然痊愈应积极治疗。
2.慢性荨麻疹& 不断发生风团皮损,持续1~3个月或数年之久,病情与发病情况也可因人而异,有很大差异。有时可并发人工荨麻疹,多在腰带等受挤压处发生。由于接触冷水或冷风吹拂而引起的风团叫冷性荨麻疹。多为阵发性小片的风团,有红晕,可泛发全身,这类病人对乙酰胆碱敏感,可用乙酰甲基胆碱0.01mg作。注射后10分钟,可出现直径1~1.5cm大小的风团,即为阳性,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不等。
3.血管神经性水肿& 又称巨大荨麻疹。是由于和组织中C1酯酶抑制物水平的减低,或无活性所致。是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小血管受累,等介质导致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自血管进入疏松组织中形成局限性水肿,具有发作性、反复性及非凹陷性的特点,一般不痒,可单发,突然在口唇、面侧部或四肢局部出现正常皮肤颜色的肿胀或由于肿胀严重、压迫皮肤浅表的毛细血管而呈白色肿胀损害,边缘不清,局部有紧张感,一般痒感不明显,该类损害可在数天内自然消退,但可以复发生,有些病人也可出现两片以上的损害,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病人可因发生在咽峡部而造成。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
4.丘疹状荨麻疹& 是儿童常见皮肤病,成年人也可见到,在季节反复出现,本病是一个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实际上本病部分患者即为虫咬症。尤其以类叮咬而引起的性,是一种迟发性反应需10天左右,再受叮咬则促使皮疹发生,反复叮咬后产生脱敏作用。
皮疹为纺锤形的红色似粒大小的风团样损害,可散发可群集,可有、水疱,搔后皮疹呈风团样肿大,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1~2周消退,留下暂时色素沉着。常复发,瘙痒极剧,但无全身症状,局部肿大。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荨麻疹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一 10:27:41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是由哪些原因引发的
发表于:日 来源: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 点击:次
按不同的发病特点可将和一般可分为补体介导及特发性。那么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是由哪些原因引发的?下面就由北京的专家为您具体的介绍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1、仅IgE的依赖和IgA缺陷患者中由IgG介导的这几种情况发生的此病症属于速发的性反应。
2、时常伴有发荨麻疹的酯酶抑制剂严重缺陷的血管性红肿可能是先天染色体可呈现遗传,也可能是获得性的;时常伴有血清病症或特发性皮肤坏死而呈现的荨麻疹,是与免疫复合物激系统有直接的关系。
3、非免疫性的发病机理主要是非免疫性类的一些物质进入体内皮肤表层等,或由于情绪过度紧张、运动和热等多种因素可促进乙酰胆碱所引发的。
通过以上京城专家为您介绍的关于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是由哪些原因引发的相关知识,大家都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吧。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此病症的相关信息,可随时拨打专家电话:010-,在线专家将会给您一个满意的回答。
专家推荐阅读:
专家推荐阅读:
专家推荐阅读:
专家推荐阅读:
专家推荐阅读:
本文章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在线专家答疑
京城专家为您全天在线解答
最新热门回答
在线推荐专家
擅长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白癜风、体癣、手...
擅长治疗痤疮、皮炎、湿疹、白癜风、红斑狼疮、银屑病等...
擅长“内外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荨麻疹、真菌性...
就诊大夫:
所患疾病:
看病过程:
一个肛周湿疣患者的心声。我患肛周湿疣近2年...
就诊大夫:
所患疾病:
看病过程:
为病人的健康负责,有如今社会从...
就诊大夫:
所患疾病:
看病过程:
我是银屑病患者,三年前初患,治愈。于今年...
热门皮肤病常识
最新更新皮肤病常识
皮肤疾病导航(京城皮肤病知识库搜索,开展各种皮肤疾病的检查、诊断、治疗。)
常见皮肤病
||||||||||||||||||||||||||||||||||||
常见性病:
||||||||||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三级皮肤病专科医院
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 版权所有(京)ICP备号-1
乘车路线:乘公交车305、307、315、328、379、407、618、518、625、510、909运通109等到双泉堡下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桥北双泉堡甲4号 北京京城皮肤病医院 咨询电话:01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
微信扫一扫在线专家帮你解决皮肤困扰为何荨麻疹会引起喉头水肿
发布时间: 15:51&&&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kangdongxu&&&&&&
  喉头水肿是非常凶险的一种临床表现,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则会导致患者窒息,严重威胁患者的的生命。为何荨麻疹患者会出现后头水肿呢?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类,其中免疫性荨麻疹主要是由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I型变态反应又可称为速发型反应,变应原第一次进入人体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这些IgE结合在外周血的嗜碱粒细胞和组织内肥大细胞表面的IgE Fc受体,此时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当相应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可以与致敏细胞表面的特异性lgE结合,促使效应细胞脱颗粒,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生物介质,包括组胺、白三烯、缓激肽等,也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释放大量乙酰胆碱。这些物质可使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而且反应在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反应在皮肤血管可出现风团和水肿性红斑;反应在消化道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当这些物质反应在支气管平滑肌和血管时则会引起喉头水肿。
  因此,荨麻疹患者如出现胸闷、喉头梗阻、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
||||||||||
||||||||||
|||||||:|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根会大夫本人发表
荨麻疹引起手脚关节水肿,怎么消肿?
状态:就诊前
根据你的描述,不敢确定是哪种情况,是不是荨麻疹?还是荨麻疹性血管炎?检查清楚以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王根会大夫的信息
血管性疾病如鲜红斑痣、各种婴幼儿血管瘤;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黄褐斑、面部复发性皮炎、激素性皮炎各...
王根会,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医学硕士,曾经到国内外著名的皮肤科...
王根会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中医皮肤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广安门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广安门中医院
上海曙光医院东院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广安门中医院您现在的位置: >
引发荨麻疹的病因你了解多少
文章来源:杭州京都医院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本病较常见,约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病因如下:
1、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疾病均可成为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的病因。
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一般较急性者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偶可急性发作,表现类似急性荨麻疹;部分患者皮损发作时间有一定规律性。
2、动物及植物因素
如动物皮毛、昆虫毒素、蛇毒、海蜇毒素、荨麻及花粉等。
3、精神因素
精神紧张可通过引起乙酰胆碱释放而致病。
温馨提示:麻疹的病因是需要结合患者病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和康复,更多了解荨麻疹病因,请咨询在线医生,祝您早日康复。
皮肤病要因人因病分型分期施治。盲目用药,容易因药不对症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不断加重。
专家提醒,发现皮肤病症状后,最好先咨询专家,让专家分析诊断,后根据专家建议科学就医。如需就医,请提前网上预约(免挂号费,到院优先就诊)。
张淑华 皮肤科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特聘专家,从事皮肤病临床治疗...
宋连清 学科带头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特聘专家,师从多位国内皮肤泰...
温馨提示:网上预约挂号,免专家挂号费,到院无需排队,优先就诊。如需就医,请提前网上挂号。
医院电话:99
医院地址:杭州市下城区绍兴路400号
乘车路线:乘47路、220路、K403、K347、K72、K22、K219、K93、K41路公交到杨六村站下即到
Copyright (C) 2013 .cn Jindu Hospital Hangzhou All Rights Reserved
注:本站所有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生诊疗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荨麻疹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