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序贯治疗应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治疗方式
作者:echo1166
一线治疗和二线治疗HP根治率
序贯治疗能否代替三联治疗成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治疗还是未知之数。Jyh-Ming Liou等设计的研究旨在比较10天序贯治疗和14天的三联治疗的有效性,本研究的结果发表在Lancet 11月的期刊上。 本研究为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研究,研究者从台湾的6个中心中纳入了HP感染的20岁以上的患者。 采用电脑随机序列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受试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序贯治疗10天疗程组(S-10)或14天疗程组(S-14)及三联治疗组。序贯治疗组的方案为第一至七天兰索 拉唑30mg及阿莫西林1g口服,继之以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0mg和甲硝唑500mg口服,疗程也为7天,所有的药物皆为1日两次口服,S-10和S-14的疗程分别为10天或14天。 三联治疗组的治疗方案包括兰索拉唑30mg、阿莫西林1g和克拉霉素500mg每日两次口服,疗程为14天。试验双盲。 研究的首要终点为HP根治率,采用意向治疗分析和完成治疗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在ClinicalTrials.gov进行注册。 在日至日期间,研究者共纳入了900名受试者,每组300名。S-14组的根治率为90.7%、S-10组的根治率为87.0%、T-14组的根治率为82.3%。 无论采用意向治疗分析或完成治疗分析,S-14组的疗效优于T-14组,两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并未发现副反应事件或患者依从性在3组间存在差异。 本研究的结果指出,对于HP感染的患者而言,应将序贯治疗作为标准治疗。 作者专访
李宜家临床副教授为台大医院消化内科专科医师、台大医学院临床副教授、台湾消化系医学会指导老师、台湾消化系内视镜医学会指导老师、台大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硕士、台大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生物统计组博士,其工作及研究经验横跨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及生物统计学,长期致力于消化道疾病筛检,专门于各种筛检工具及筛检成效的评估。 & 丁香园:最新的中国抗Hp指南中指出,序贯治疗与标准三联疗法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结果与您的研究不同。您认为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也有研究结论指出序贯疗法和经典三联疗法在根除率上没有明显差异,而推荐包含铋剂在内的四联疗法,您对四联疗法怎么看? 另外,我国根除Hp治疗中的抗生素中克拉霉素、甲硝唑耐药率比较高,目前国内也很少推荐克拉霉素、甲硝唑联合应用,那么您的研究是怎么考虑的? 李宜家医师:这项研究最重要之处在于发现抗生素的耐药性是影响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疗效最重要的因素,由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耐药性组合来预测除菌的疗效()。 在台湾,克拉霉素的H. pylori耐药率约为10%,而甲硝唑的耐药率约为24%,我们的研究显示:序贯疗法优于三联疗法。在过去,拉丁美洲等多国进行的研究(Lancet : 507-14)表明,甲硝唑的抗药性可达80%,此时传统三联治疗的疗效就更具优势。而世界各地的不同族群中,其耐药菌株的盛行率也存在许多不同。这意味着即使相同的处方,在不同地区的除菌效果亦会有所差异。 若大陆地区的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疗效差异不多,我们可以推论甲硝唑的耐药性必然较高;倘若大陆地区克拉霉素的耐药性也较高时,双重耐药的菌株盛行率就相当高。如此一来,三联治疗及四联序贯治疗,以及其他非铋剂四联治疗(如concomitant及hybrid四合一治疗:&Nat Clin Pract Gastroenterol Hepatol. ):321-31),都将取决于质子泵抑制剂(PPI)&及阿莫西林两者联合治疗的疗效。然而双重治疗若使用14天,其疗效也只有50%,这说明在甲硝唑及克拉霉素双重耐药性高时,无论是三联治疗或非铋剂四联疗法,都无法达到满意(至少85%)的疗效。此时,当然可以考虑使用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其中四环素的耐药菌株较少,但是需要注意此药的副作用较大、患者的顺应性较差。四环素和铋剂也并非一些地区和医院的常备药。大陆幅远辽阔,想要设定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除菌处方,我个人认为非常困难,最好是各地积极监控细菌的耐药性,设计最适合当地的处方。 丁香园:序贯疗法中的抗生素也有多种组合,您的研究中用的只有克林霉素、甲硝唑,您对其他抗生素组合是如何考虑的?临床中是否需要推广菌株培养及药敏实验?因为Hp的培养条件很苛刻,时间也长,对于效益比您怎么考虑? 李宜家医师:H. pylori是常见的致病菌,我们要先考虑使用常用药物,避免Hp及其他病菌耐药性的产生,导致日后无药可用。因此我们常选择克拉霉素及甲硝唑,它们都是常用的抗生素。此外,H. pylori相当特殊,单靠一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都需要同时并用多种抗生素,目前文献推荐的第一线处方举例如下: 14天克拉霉素三联疗法& & & & & & & & & & & & 14天甲硝唑三联疗法& & & & & & & & & & & 14天伴同疗法& & & & & & & & & & 14天序贯疗法& & & & & & & & & && 14天混合疗法& & & & & & 14天铋剂四联疗法 14天氟喹诺酮三联疗法 14天左氧氟沙星铋剂四联疗法& 14天铋剂-呋喃唑酮疗法 需要强调的是,14天治疗方案已达成共识,而如何选择复方抗生素组合,制定最适合不同区域人群的处方则依赖于各地的耐药情况。这可藉由医院常规内镜部分采样,以评估整体人群的耐药率,因为不可能实行所有患者的H. pylori细菌培养。或许未来有一天,我们不需活检就可以检测到细菌的耐药性,如此的话,所有病患就都可以根据耐药性给药。但是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之下,所有病患都做H. pylori细菌培养不会符合效益比,我们推荐藉由定期的监测,根据中央极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这些样本的耐药性率的估计值自然会相当接近全体的平均值。目前临床惯例的H. pylori培养及耐药性测试主要是针对接受第三线除菌治疗的病患(除菌治疗失败两次后)。 & 丁香园:虽然本研究中宿主本身CYP2C19的多态性以及HP的CagA基因以及VacA基因型对三种方案的根除率没有影响,但大家都知道CagA基因阳性的HP的毒性要更强,致癌性也更明显,是否有必要针对某个人群进行基因型的检测,是否有必要针对个体进行个体化治疗? 李宜家医师:我们都了解除菌治疗的疗效取决于抗生素的耐药性及患者的依从性,而此类问题与另一个层面相关,即&感染H. pylori后,谁应该要积极治疗?是否有人一辈子都与H. pylori和平共存相安无事?是否有些人无需治疗?& 我们了解CYP2C19的多态性是与PPI代谢相关,所以个体间的差异还是与疗效相关。但是华人的代谢较若、一般体型较西方人小,在高剂量的PPI除菌治疗下,一般不太会影响药物除菌治疗的效果。而与个体日后病程相关的基因多态性曾报告的是IL-1B 多态(Nature. 2000 Mar 23;404(2)。 此外,毒性较高的H. pylori自然致病性较高,在东亚胃癌高发病地区,若能够根据个体的基因敏感性及病毒毒性来决定积极治疗的对象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个仍有待努力。目前我们仍缺乏好的临床平台来实施这种做法,因而思考如何能够达到满意的除菌效果是较实际的做法。 丁香园:目前临床上应用Hp检测的方法中,您最推荐哪种?因为我们不会有所有患者进行三种HP检测,为了达到最佳的临床收益,如何安排检查? 李宜家医师:H. pylori检测可以分为有创和无创检查两种。以临床医师的角度看,我会采用氮素呼气试验去检验门诊患者是否有存在H. pylori感染,因为其敏感性及特异性都高于95%,同时无创。而血液检查的特异性不佳,无法反映病患目前是否仍存在感染H. pylori,并且容易出现假阳性。因而导致不必要的治疗。而若是在进行社区筛查,除了呼气试验之外,也可以采用粪便抗原检测(Gut -64及Gut-825),因为其价钱较低,收集及测试方便,只是敏感性可能略差。 而创伤性检查主要是内镜活检,由临床医师考量:
附: 三种非铋剂四联疗法说明如下: 14天伴同疗法& Concomitant therapy: (PPI-amoxicillin 1 g, clarithromycin 500 mg, metronidazole/tinidazole 500 mg, all b.i.d.) & & & & & & & 14天序贯疗法& & Sequential therapy: (PPI & amoxicillin 1 g for 5 or 7 days followed by a PPI & clarithromycin 500 mg & metronidazole/tinidazole 500 mg for 5 or 7 days, all b.i.d.). 14天混合疗法 Hybrid therapy (sequential-concomitant hybrid therapy): (PPI, amoxicillin 1 g for 14 days with amoxicillin 1 g, clarithromycin 500 mg, metronidazole/tinidazole 500 mg being given for the final 7 day, all b.i.d.). &&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胃溃疡相关文章
十二指肠溃疡相关文章
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 │    │    │    │  
您当前的位置:&>&&>&
&&& 【例1】女,30岁。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不适3月余,伴反酸、嗳气,以空腹时明显,进食后稍改善,自服斯达舒等药物,时有缓解,但停药后再发。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上腹偏右侧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莫菲征阴性,未触及包块。胃镜检查报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14C-UBT)dpm 520/mmol/CO2。给予抗幽门螺杆菌一线药物治疗: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均每日2次,连服7天。治疗第3天,病人出现舌面灼痛发胀,继之出现2个绿豆大小的血疱。口腔科拟诊阿莫西林过敏性舌炎,故停服该药,口服氯苯那敏(扑尔敏)、维生素B2,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依济复)喷洒舌部。继续服用奥美拉唑及甲硝唑,但舌炎加重,血疱破溃,伴低热。检查:左侧颌下淋巴结肿大,质软,触痛明显;舌面见血疱残留,有泡壁及界限清楚的糜烂、溃疡。诊断:甲硝唑过敏性舌炎。停用甲硝唑,继续应用氯苯那敏、维生素B2及依济复等,5天后,舌炎逐渐痊愈。半年后重新采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将甲硝唑更换为克拉霉素0.5g。停药1个月后复查14C-UBT转阴。
& & 【例2】女,46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急诊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经镜下喷洒凝血酶原及内科制酸、止血等综合治疗,出血停止后第3天自动要求出院。约半个月后再发上腹部疼痛而复诊。复查胃镜:十二指肠球部见1.2cm&0.8cm溃疡凹陷,周边稍隆起,底部覆少许白苔。14C-UBT为dpm 860/mmol/CO2。诊断: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②幽门螺杆菌感染。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甲硝唑0.4g,每日2次,连服7日。服药第2天病人出现舌面灼痛,继之舌背部出现多个水泡。病人联想曾因&急性胆囊炎&静脉注射甲硝唑时出现过类似症状,故自行停药后来院就诊。查体: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舌面一绿豆大小薄壁水泡,舌背中部见2个残余泡壁及糜烂。诊断甲硝唑过敏性舌炎,治疗同例1,1周后舌炎痊愈。半个月后继续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将甲硝唑换为克拉霉素。停药1个月后复查14C-UBT阴性。
& & 1.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药物选择:理想的根治幽门螺杆菌方案应符合根除率高、无不良反应、经济、简便、无耐药性的标准,但迄今为止尚无一方案臻于完全理想。近年,临床广泛采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克拉霉素)方案,其疗效高,剂量简单,病人顺应性较好。笔者在甲硝唑或克拉霉素二药间选用前者,多缘于费用低很多,且同属抗幽门螺杆菌基本用药。但半年中连续遇到2例甲硝唑过敏性舌炎,虽发生率很低,国内也少有报道,但却因其为抗幽门螺杆菌基本用药,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应引起医务人员注意。甲硝唑致药物性舌炎发病机制不详,推测可能为个体对该药高敏状态有关,尤其例2再度用药,舌炎复发,故认为舌炎可能与超敏反应有关,而服药剂量大小与损害轻重无关。
& & 2.本文2例应吸取的教训
& & ⑴避免以经验性的判断做出诊断。例1出现舌炎,口腔科医生按经验性判断做出&阿莫西林药物过敏&的诊断,结果停用阿莫西林,而留用了真正的致敏源甲硝唑,造成病情加重。
& & ⑵要注意对药物过敏史的询问。加强对甲硝唑过敏反应的认识。例2曾有甲硝唑过敏致舌炎史,此次属再度用药引发,虽然病人对该药的认识不足,未及时通告,但医生事先未能追问其有无药物过敏史,也有一定的责任。
& & ⑶阿莫西林及甲硝唑同用值得商榷,可改用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加呋喃唑酮。有文献报道,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平均已达30%~40%,而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目前还比较低,在15%以下。另外,呋喃唑酮抗幽门螺杆菌作用较强,目前尚很少有幽门螺杆菌对呋喃唑酮耐药的报道。因此,用克拉霉素或呋喃唑酮取代甲硝唑可能是一种较有前景的选择。
& & 总之,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如有甲硝唑参与的方案,医师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对甲硝唑的致敏性保持一定警惕性,若发现异常反应要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措施。
&&&&来源:程秋云.临床误诊误治,):64.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甲硝唑可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吗_百度知道
问:甲硝唑可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吗
来自辛集医院(二级甲等)
确定具体病情,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胶囊 克拉霉素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丽珠得乐可以做一下胃镜看看,按疗程治疗,.注意不要吃生冷食物
什么医生给你开的,是权威的医生,我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疗法,是不是最新的治疗方法,不...
问题分析: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病的主要原因,一般药物很难根治,雷贝拉唑钠...
该情况可以考虑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建议:服用甲硝唑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不是很...
:您好: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表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病的主要原因...
病情分析:
你好,上述几种药物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的!
指导意见:
* 百度知道专家平台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成本-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甲硝唑片 替硝唑..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成本-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_胶态铋加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_中医世家
& > 2.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西医药疗法胶态铋加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非溃疡化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疾病。有报道指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胃炎可能是NUD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试图用胶态次枸橼酸铋和甲硝唑治疗伴有Hp感染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观察其对Hp消除情况,临床症状及胃粘膜组织学改善的相关性,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收集62例资料完整的NUD病例,并除外近2周内曾接受过抗生素和其他含铋化合物治疗者。年龄23岁~72岁,男39例,女23例。均符合国际通用诊断标准。1.2 方法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8例,给得乐(De-Nol)和甲硝唑治疗。文献报道硫糖铝对Hp的清除及胃粘膜炎症的消退作用甚微,故对照组24例给硫糖铝进行治疗。服药方法:得乐冲剂(珠海丽珠制药厂生产),1.2g(含铋110mg)加水30ml,甲硝唑0.4g,每日4次,硫糖铝0.5g,每日4次,餐前半小时及睡前口服,服药后半小时内禁食。服药第4及第8周分别复查胃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皆由同一位医师进行内镜检查,在胃窦部取胃粘膜活检5块并涂片,分别进行尿素酶试验,微生物有病理学检查。其中44例诊为活动性慢性胃炎,并观察了其胃粘膜组织学动态变化。1.3 Hp感染的诊断胃粘膜标本首先进行尿素酶试验;组织涂片进行革兰染色;组织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或同时进行W-S(Warthin-Starry)银染色。然后分别在光镜下观察Hp。尿素酶试验,涂片,组织切片三种方法中的两种或三种方法能证明有Hp感染者即肯定诊断。胃粘膜炎症程度分级 胃粘膜炎症程度分级按全国胃癌防治协作组标准,即炎细胞浸润累及粘膜全层的浅层1/3以内者为轻度;1/3~2/3者为中度;超过2/3者为重度。直觉模拟计分 我们设计了直觉模拟计分表,把病人的自觉症状上腹痛、腹胀、烧心、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及饭后饱胀等分别进行评分,由病人自己进行记录。从0分到100分,0分代表无症状,100分代表症状多且程度重。各组的平均症状评分是该组中患者各自病状计分的平均数。平均症状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多越重,反之表示症状越少越轻。统计学方法 直觉模拟计分采用t检验,治愈与好转率采用X2检验。2 结果2.1 Hp的清除疗程结束时,治疗组中34例Hp转阴,Hp清除率89.5%(34/38);而对照组中仅1例Hp转阴,Hp清除率4.2%(1/24)。两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1)。2.2 胃粘膜的组织学变化44例活动性慢性胃炎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中18例(64.3%)在治疗4周时胃粘膜组织学有改善,急性炎症的表现减轻或消失。至治疗8周时共有25例(89.3%)胃粘膜组织学有改善,其中16例(64%)胃粘膜炎症消失,9例(36%)胃粘膜炎症由重度改善为中度或由中度改善为轻度。治疗4周与8周相比,胃粘膜炎症改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中1例(6.3%)在治疗4周时粘膜组织学有改善,至治疗8周时共有3例(18.8%)胃粘膜急性炎症减轻或消失。治疗与对照组8周时结果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2.3 症状改善在服药前平均症状评分,治疗组为58.3±12.,对照组为58.1±17.6,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服药8周后,治疗组平均症状评分为19.7±14.3,改善38.6±7.1;对照组平均症状分为43.2±21.3,改善14.9±6.8。平均症状评分的改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服药结束后,在治疗组中Hp转阴的患者平均症状评分为14.3±9.8,Hp 未转阴的患者为47.2±10.8,差异亦极显著(P<0.01)。治疗组显示胃粘膜组织学改善的患者平均症状评分为10.4±8.9,组织学未改善者平均症状评分为41.0±12.7,差异极显著(P<0.01)。3 讨论NUD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Hp在NUD中的阳性率达43%~79%,甚至有报道达87%者,可见NUD与Hp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的观察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的Hp清除率高(89.5%与4.2%),平均症状评分改善亦明显(38.6±7.1与14.9±6.8),差异极显著(P<0.001)。由此说明,Hp感染在NUD的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与上述观点相符。但是,能否确定与Hp有关的胃十二指肠炎症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是否由于Hp感染干扰胃泌素平衡、酸分泌或引起运动失调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组病例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服药后症状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组内症状改善程度,胃粘膜组织学改善的患者亦明显优于胃粘膜组织学未改善者,这说明胃粘膜组织学改善与症状善呈正相关。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这些症状改善明显的患者与Hp的清除密切相关。Hp感染后可引起烧心、嗳气、饱胀或溃疡样症状,些症状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炎症时中性白细胞的活动破坏炎症组织,释放强力的炎症介质,活化痛觉神经末梢,并引起平滑肌功能失调;也可能由于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使H+逆扩散,继发微血管功能失调。然而NUD的症状评价是有困难的。我们尽管想通过评分来对症状进行评价,但症状往往会受到治疗的安慰作用和医师的注意等非客观指标影响,所以评价仍不可避免的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我们的观察说明,胶态次枸橼酸铋伍用甲硝唑治疗8周,Hp清除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4.2%),亦高于文献报道的单纯得乐冲剂组(80.8%);症状改善和胃粘膜组织学改善明显,不失为一良好的治疗对策。患者对得乐冲剂和甲硝唑的耐受性良好,除偶有便秘和一过性恶心外,无其他严重副作用。
& 中的相关章节:
  胶态铋加甲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当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