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吃什么药用药问题,乌梅丸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哽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王男,34岁初诊,泻下稀水便20余日患者20日前因为食冷饮后出现稀水便5-6次,当时经过西医输液好转以后每天清晨出现腹痛随之出现稀水便2天,曾经用中药治疗10余日没有效果颏下,仍然每天早上腹痛泻下稀水便2次,无口干口苦食欲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数
辩证上热下寒乌梅汤主之。
乌梅15黄柏6黄连6,干姜6附子15,当归9红參10,细辛6肉桂5川椒5,7副
这个患者无口干口苦舌苔也看不出热象,但脉定热所以用了乌梅汤。
}

【摘要】:正乌梅丸出自《伤寒論》本为治疗蛔厥而设,原文中有"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药物有乌梅、细辛、花川、桂枝、附片、干姜、黄连、黄柏、人参、当归、十味组成慢性结肠炎在祖国医学中,属于久利的一种,历代文獻中有下利、滞下、肠澼泄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刘桂娥;[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4期
樊遂明,张素义,唐云华;[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年06期
王星;[J];南京Φ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耿照宁;邹山莲;吴飞翼;;[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张继成;;[A];2011中国针灸学會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郑建芝;;[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保健;;[A];中国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会议专刊[C];1997年
谢力子;熊之焰;何永恒;謝涛;王真权;姚静倭;王爱华;景湘川;罗学军;;[A];中西医结合肛肠病研究新进展[C];2000年
佟立成;佟秉权;李亚欣;;[A];中西医结合肛肠病研究新进展[C];2000年
叶毅;;[A];江西省第㈣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曾升海;田新峰;;[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孫兰荣;刁玺;;[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付河 南中医学院;[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湖北十堰市中医院 任冰堂;[N];医药经济报;2011年
浙江省临安市龙岗镇卫生院 许向明;[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文华;[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闫曙光;[D];成都Φ医药大学;2012年
裘惠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陈文曾;[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徐光勋;[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陈薇莉;[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李宗庭;[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姩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金付;[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纪小亮;[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莎比亚·沙吾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尹晓娟;[D];北京中医药大學;2010年
徐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

方用乌梅丸加味药用乌梅炭20克,黄柏10克炮姜15克,黄连10克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人参10克焦白术15,当归10克肉桂5克,花椒3克灶心土250克。

      龚某男,43岁2008年2月25日初诊。自述其近半月来节日加餐杯盘满桌,鸡鸭鱼肉毫无口福,时常晨起腹痛

或溏或如水样,泻后稍舒每日3~5次,病情时轻时重服用柳氮磺吡啶或黄连素片、庆大霉素片等药可缓解。

  追述病史:15年前曾患“急性菌痢”病后调养不当,嗣后稍食油腻或剩菜剩饭则腹痛发作。两年前因同类症状曾住院半月运用灌肠法,常规治疗好转后出院刻见:神萎少华,消瘦口淡乏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細不能多食肥甘厚味,时时腹痛欲便大便常规查见少量红、白细胞,X线片提示慢性溃疡性

  治宜温阳健脾,涩肠止泻扶正祛邪。方用乌梅丸加味药用乌梅炭20克,黄柏10克炮姜15克,黄连10克附片15克(先煎30分钟),人参10克焦白术15,当归10克肉桂5克,花椒3克灶心土250克。

  煎法:用灶心土加水1000毫升煎上药取汁500毫升,分3次温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燥辣,少食油腻滑肠之品一療程后,精神转佳腹痛缓解,能食少量荤菜继以上方去当归加淮山药20克,再服一疗程三诊时体重有所增加,上述症状明显缓解嘱其以上方药共研细末为丸,每服6~9克每日服3次,淡盐水冲服连服2~3月以善其后,并加强饮食卫生忌食生冷燥辣,肥甘厚味两年后隨访,腹痛偶有发生如上方治疗即愈。

  慢性分溃疡性和结核性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慢性疾病,中医学属“久泻”、“久痢”范畴多因饮食不节(不洁)、外感寒湿或湿热而发,致病久脾虚运化失职,清浊相混合走肠间而泻。久病伤阴累及脾肾,终致阴阳俱虚寒热错杂,正虚邪实故反复发作。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篇》,张仲景专为“蛔厥”症而设,并主久痢。笔者运用本方加灶心土温阳健脾,涩肠止泻。腹痛甚者加花椒20粒玄胡索15克;甚者去当归,加地榆炭30克葛根20克;久痢久泻者加诃子12克,罂粟壳10克;伴肛脱者加黄芪30克升麻10克。乌梅丸治疗久泻久痢,慢性配方精当,灵活运用随病情变化或汤或丸,嘱其加强饮食调养用之每获良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