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卵的感染期是什么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沙汝明;
感染率感染度对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影响分析  为了解感染率、感染度对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的影响,我们选择钩虫感染本为1.75%、感染度为2.19只/g的昆山县南港乡唐村做调查点。共调查23。户、743人,用二项分布拟合法及二项分布齐性检验的G统计量方法(简称G检验),进行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分析。检验结果均无家庭聚集性(T=1.0315,P&。.05): 昆山县南港唐村为江南水乡,对钩虫卵和坳的发育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当地各户农民大部份有赤手赤脚参加劳动、接触土壤及用新鲜粪便施肥的习惯,这些因素适宜钩虫感染呈家庭聚集性分布。但本调查结果恰相反,这反映了在感染率,感染度很低的情况下,任何地区钩虫感染内传播仍会被切断,这一结果同何尚英(何尚英,等。阻断钩虫传播阂值的初步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7)报告的“当一个地区钩虫感率在2%以下,感染度4只/g以下的钩虫传播切断”相一致。 (蔡天德编校)感染率感染度对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影响分析@沙汝明$江苏省昆山县血防站&正& 为了解感染率、感染度对钩虫感染家庭聚集性的影响,我们选择钩虫感染率为1.75%、感染度为2.19只/g的昆山县南港乡唐村做调查点。共调查230户、743人,(本文共计1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5.00元/期全年定价:4.00元/期 共48.00元
      钩虫感染_钩虫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_医学百科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钩虫病已经自动替换为钩虫感染,可点此恢复原貌,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目录1 概述(hookworm diseases)是由(hookworm)所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有、肠紊乱、,严重者可致及障碍。轻型可无,仅在粪便中查获钩虫卵,称钩虫病(ancylostomatic infection)。
钩虫感染呈全球,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经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为明显,全世界钩虫病者约10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5,但有明显症状者仅约1%。在我国,钩虫感染系钩虫与美洲钩虫的混合,为四大之一,约2亿人受累。
在寄生人体道的中,钩虫的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及与贫血的症状。2 疾病名称钩虫感染3 英文名称hookworm diseases4 别名African cachexia;ancylostomatic infection;ancylostomiasis;dochmiasis;hookworm disease;钩虫病;;;5 分类感染内科 & 寄生虫病 & 病6 ICD号B767 流行病学7.1 传染源钩虫病患者及无症状带虫者为主要,症状明显的患者,粪便数量多,意义更大。猪、犬、猴等动物亦可成为传染源。而动物钩虫难以在人体内发育,传播意义不大。7.2 传播途径以丝状蚴经侵入人体为主,少数亦可经口感染。有些地区美洲钩虫以经皮肤感染为主,十二指肠钩虫则以经口感染为主。钩虫卵在水田中不易发育,而用未经处理的新鲜人粪肥较多的旱地,如桑、白薯、、、、麻、棉、茶、蔬菜、果树等田地,常成为感染钩虫的重要场所。矿区温度高、湿度大,如矿内随地,地面粪便,则易有钩虫感染流行。居家周围被钩蚴污染,易造成感染。偶可通过或哺乳由感染母亲传给或新生儿。生食被污染的蔬菜,则易引起经口感染。7.3 人群易感性人对钩虫普遍易感,凡从事与污染的或农田相接触的工作,都有可能感染钩虫。国内主要见于农民、矿工,以青壮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故不同人群感染率的高低,与接触有钩蚴的土壤机会及人群的抵抗力有关。本病感染后,无终身,可反复感染。7.4 流行特征钩虫感染是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的寄生虫病之一,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均有流行。国内除干旱或严寒地区(在13℃以下),如青海、新疆、内蒙古、吉林及黑龙江诸省区迄今未见流行外,其余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如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区,一般年雨量>1000mm,温度20~30℃,相对湿度>70%,最宜钩虫发育,故流行较重。国内大部分地区为两种钩虫混合感染,华北与华东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华南与西南少数地区以美洲钩虫为多。四川、湖北及台湾曾见锡兰钩虫人体感染。本病流行因素包括:7.4.1 (1)地区性凡干旱或气候严寒地区(13℃以下),均不适宜钩虫卵及钩蚴的发育。如我国西北高原地区,因气候,温度低,且变化剧烈,少有本病流行。7.4.2 (2)季节性最适宜于钩虫发育的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60%~80%。故各地钩虫病与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北方感染季节较南方迟而短。四川每年以5、6月为钩虫感染流行高峰;山东以7、8月多见;浙江以6、7、8三个月感染最多,广东因气候适宜,感染季节较早较长,除冬季极冷时期外,全年几乎都可感染。最易感染时间,一般在施肥不久,雨后初晴的当天或次日清晨,以及久晴初雨等时候下地劳动。7.4.3 (3)与农作物的关系钩虫的传播与各种农作物的耕作、施肥次数和种植季节都有明显关系。国内调查,主要是旱地作物如红薯、玉米、甘蔗、、蔬菜、、、烟草、麻等,多因施用人粪肥,且这类作物较低矮,泥土少见阳光,土壤较湿润,均适宜钩虫卵的发育,故种植人员易造成严重的感染。其他如茶场、果园、桑园以及种植区的工作人员,感染率也较高。8 钩虫感染的病因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包括(Ancylostoma duodenale,简称十二指肠钩虫)及(Necator americanus简称美洲钩虫)两种。常寄生于狗、猫等的锡兰钩虫(A.ceylonicum)、犬钩虫(A.caninum)、马来钩虫(A.malayanum)偶亦可在人肠发育为,而巴西钩虫(A.braziliense)仅感染期幼虫能侵入人体,引起皮肤匍行疹,不发育为成虫。
钩虫成虫长约1cm,因虫种而异。雌虫较粗长,雄虫较细短,尾部扩展成伞形,称交合伞。活时呈半透明米黄色或淡红色,死后呈灰白色或砖灰色。两种钩虫成虫的区别要点见表1。
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58μm×36 μm。卵壳很薄。在新鲜粪便中虫卵常已发育至2~8个。各种钩虫的虫卵大体,不易鉴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杆状蚴相似,但两者的丝状蚴有明显差别。还可利用方法,扩增虫卵,再以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测定,以此鉴别两类钩虫。
钩虫生活史中不任何中间宿主,成虫寄生空肠,少数见于十二指肠与上中段。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温暖、潮湿、荫蔽、疏松土壤中,于24h内可发育为杆状蚴,破卵而出,以泥土中的及为食,需2次,经5~7天发育为丝状蚴。若气温低于13℃,虫卵不会发育。丝状蚴是钩虫的感染期,体表有鞘,对外界的抵抗力甚强,可在土壤中生存数周。它具有,当接触人体皮肤或黏膜时,可在5~10min内侵入人体,经或,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过肺微血管进入,沿上行至部,随人的,经胃进入小肠;第3次蜕皮,并形成,经3~4周,再蜕皮1次后,发育为成虫。雌虫经后。自幼虫侵入皮肤,至发育成熟产卵的时间,可有很大差异,一般为50天 ,但十二指肠钩虫则偶可长达6~8个月。成虫约可活5~7年,但多数于1~2年内被排出体外(图1)。
9 发病机制钩虫幼虫可引起皮肤损害和肺部病变;成虫吸血可引起小肠黏膜慢性失血,而导致贫血。9.1 皮肤损害在丝状蚴侵入皮肤后的数分钟至1h内,局部皮肤、,中性与浸润,可出现红色小,1~2天内变成,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此过程俗称为“”。感染后24 h内,大部分幼虫仍滞留在真皮与皮下内,经淋巴管或微血管抵达肺部。9.2 肺部病变当钩虫幼虫穿过肺微血管至肺泡时,可引起肺间质和肺泡点状与病变。感染重者,可引起。当幼虫沿支气管向上移行至部时,可引起支气管炎与喉炎。9.3 小肠黏膜损伤钩虫借口囊咬附小肠黏膜绒毛,摄取、黏膜上皮与为食。钩虫的血液很快自虫体排出。钩虫分泌抗物质,即使钩虫移动位置,原有的黏膜伤口仍持续渗血。渗与虫体吸血量相同或略多。钩虫每日更换吸血位置4~6次,形成小肠黏膜散在点状或斑状出血。重者黏膜下层可有大块瘀斑。病变深可累及粘膜下层,甚至肌层。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成虫的吸血活动,致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不断耗损而导致贫血。由于缺铁,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体积变小、着色变浅,故而呈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9.4 心脏病变长期严重贫血与缺氧,可引起、扩大,甚至并发。
此外,钩虫病还可引起显著增生,的髓质化生,脂肪变性,与胃黏膜。
慢性失血是钩虫感染贫血的原因。根据51标记红细胞的方法测定人体失血量,美洲钩虫每条0.01~0.09 ml/d,平均0.03 ml/d,十二指肠钩虫每条0.14~0.4 ml/d,平均0.15ml/d,钩虫也可引起的丢失,用131I标记测定白蛋白丢失量,每100条钩虫0.1g/d,相当于血浆3ml。10 钩虫感染的临床表现10.1 皮肤钩蚴移行症(cutaneous larva migrans,CLM)10.1.1 (1)钩蚴皮炎(粪毒、粪疙瘩、肥水疙瘩、肥水疮)钩蚴(以美洲钩虫为主)侵入处,可在20~60min内出现瘙痒、水肿、红斑,继而形成丘疹,尤以足趾间,足底、及指间最为常见。1~2天内转为水疱。一般于1周后自行消失。如搔破,易继发细菌感染,愈合延迟。10.1.2 (2)钩蚴肺炎钩蚴移行过肺,可致肺部点状出血及炎症。一般在感染后3~5天内出现、、血丝痰、或症状,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类似(L?ffler’s syndrome)。重者可出现、剧烈、样发作。胸部X线片提示肺纹理增多或阴影增多,偶见肺部浸润病灶。感染症状与肺钩蚴数量多少有关,一般持续数日至数十日后自行消失。10.2 钩虫成虫所致症状轻度感染可无症状。较重感染可有下列症状:10.2.1 (1)消化系统症状病初食欲亢进,但、易倦,有“懒黄病”之称。肠壁受虫体损伤,形成慢性炎症,则有、、、及大便隐血。偶见成虫寄生,以致大便带鲜血。上腹部不适,按压或餐后减轻,常被误为病。食欲多见增加,部分患者有异嗜癖,喜吃生米、生豆、土块、瓦块、毛皮、木炭等。重度贫血,则减少,消化不良,多见萎缩。10.2.2 (2)贫血及循环系统症状由于钩虫附着肠壁,长期吸血及咬伤处不断渗血,造成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功能失调等改变,以致形成不同程度的缺铁性小贫血。血红蛋白>90g/L者,仅见轻度苍白、乏力、易倦、汗少、枯黄,劳动时易感、气急、、。血红蛋白在50~90g/L间者,可有明显的皮肤、黏膜、苍白,颜面委黄,下肢水肿,皮肤干燥,时感心慌气急,脉快,心脏轻度扩大,有收缩期杂音。血红蛋白在<50g/L者,严重贫血,颜面水肿苍白,休息时也觉心慌气急,有时伴有心前区不适或,、眼花、肢体水肿、心脏明显扩大,快,可有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啰音,肝脏肿大压痛。部分患者虽贫血严重,但因病程长,发展慢,机体代偿功能较好,故症状可不明显;一旦感染、、,则症状显著。10.2.3 (3)神经系统症状轻度患者有、乏力、力分散表现;中度以上者,喜食生米、生,更甚者喜食泥土、沙石、碎纸、木炭及破布,称为“异嗜癖”尚可出现或抑郁的表现。10.2.4 (4)其他长期缺铁及营养不良,可引起指趾扁甲、脆裂、反甲、毛发干燥易断。儿童患者重症可影响发育,成年可致能低落,孕妇则易致或死胎。11 钩虫感染的并发症钩虫感染的并发症有钩蚴炎、消化道出血、贫血性心脏病、、或死胎等。12 实验室检查12.1 血液呈低血红蛋白小细胞性贫血表现,红细胞总数减少,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着色变浅,中央无色透明区扩大;少数可查见及或含有嗜碱性点彩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降低较早。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在病初增加,后期因严重贫血而均降低。骨髓中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的百分率大多很低,浓度显著降低,一般在9μmol/L以下,血浆增高,红细胞内游离原增高等缺铁性贫血表现。呈增生象。外周血及骨髓中还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重症患者血浆及血清铁含量均明显降低。12.2 粪便粪便检出虫卵或钩蚴培养阳性,即可确诊。12.2.1 (1)钩虫卵检查法12.2.1.1 ①直接涂片法直接涂片法方法简便,可作为临床或流行地区普查常规。感染较轻者易漏检。薄涂片宜采用三片法(连续查片三张)或厚涂片,以减少漏诊。12.2.1.2 ②饱和盐水浮聚法涂片阴性者适用,因钩虫卵较轻,其为1.055~1.090低于饱和盐水(相对密度1.20),取蚕豆大粪块入杯,加15%~25%饱和盐水少量,捣碎,搅匀,再加入饱和盐水至平杯口,在液面覆一载玻片,静置15 min左右,垂直提起玻片,迅速翻转,加盖片镜检。此法阳性率较高。此法简便,检出率远高于直接涂片法5~6倍。12.2.1.3 ③虫卵计数法依靠计数方法测定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以粗略推算患者体内寄生的钩虫数目,适用于疗效考核及调查。常用以下方法:A.饱和盐水浮聚计数法:采用洪氏改良计数法及方口圆底盒浮聚法。对轻度感染者较为准确,不易漏诊;重度感染,由于虫卵过于密集,其计数不易准确。B.钩蚴培养计数法:感染轻者可数清集于培养管底的全部幼虫(一般孵出率可达95.3%,故约相当于虫卵数);重度感染可适当稀释后再计数,比stoll稀释虫卵计数法更为准确,且可鉴别虫种。C.定量板-涂纸透明计数法:该法为近年国内学者在加藤厚涂片法的基础上改良设计的蠕虫卵定量计数方法,其方法简便、性较好。
钩虫病度的划分:轻度感染为<2000个卵/g粪;中度感染为个卵/g粪;重度感染为>11000个卵/g粪。12.2.2 (2)钩蚴培养法钩蚴培养方法较多,临床常用者为瓦片法、试管培养法等。在操作中须注意最适宜培养的温度为25~30℃,防止忽冷忽热;大便量为0.2~0.4g;本法较涂片法阳性率高7倍以上。13 辅助检查1.& 利用钩虫成虫或钩蚴制成做;在流行区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但对非钩虫感染患者其假阳性率较高。
2.采用感染钩虫的人做及,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3.其他& 血清及,显示清蛋白降低,增高;,明显增高。但低。14 钩虫感染的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 在流行区,有赤手裸脚接触农田土壤及曾有典型的钩虫皮疹史者。
2.临床特点& 起病缓慢,乏力,好食易饥,劳动力减退;慢性贫血及贫血性心功能不全;儿童有异嗜症、营养不良及发育障碍等。
3.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出钩虫卵或孵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不同程度的贫血(小红细胞低色素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浆清蛋白及血清铁含量在疾病后期显著降低。其他如皮内试验,方面检查等均有助于诊断,但无特异性。15 鉴别诊断钩虫感染在流行区诊断一般不困难。在诊断过程中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皮炎、贫血、营养不良等,如胃或病、、慢性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等。16 钩虫感染的治疗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16.1 驱虫治疗非极度衰弱的任何患者均应尽早,两种钩虫对物的性有显著差异,常需多次反复治疗才能根治。故在治疗后1~2周,应再次进行大便虫卵检查,若依然存在,应再予治疗。16.1.1 (1)甲苯达唑为广谱驱虫剂,对钩虫病具有低,少,疗效高的特点。成人剂量100~200 mg/次,3次/d,口服,共3天或4天;100 mg/次,1次/d,口服,共30天。钩虫病者的虫卵阴转率可达100%。但一般十二指肠钩虫的虫卵阴转率平均为95%;美洲钩虫的虫卵阴转率仅约80%。不良反应轻,极少数出现头昏、、恶心等反应,在短时间内可自行消失。孕妇与2岁以下儿童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16.1.2 (2)阿苯达唑为广谱驱虫药。成人剂量400mg/次,顿服,连服2天或3天。率可高达97%。该钩虫的特点为:①对两种钩虫的疗效较好;②对体内移行期幼虫有一定杀灭作用;③在肠道内可钩虫卵发育;④疗效显著优于相同剂量的甲苯达唑。在以美洲钩虫病为主的混合流行区,该药应作为首选。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昏、、、乏力等反应,其程度轻,多于服药后2~3天出现,无须任何处理。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有史者慎用。16.1.3 (3)氟苯达唑成人剂量为200mg/次,半空腹时顿服,连服2天或3天。儿童按5mg/kg,顿服,连服2天或3天。疗效与甲苯达唑相似。不良反应轻。有头昏,及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16.1.4 (4)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成人剂量为10mg/kg体重,睡前顿服,连服3天。对两种钩虫的疗效可达90%以上。服药后有部分患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少数可引起头痛、及等。有、溃疡病、急性肝肾功能不全及活动性等患者,应慎用。16.1.5 (5)奥苯达唑(oxibendazole)为国内近年研制的广谱驱肠虫剂,对钩、蛔、鞭虫均有明显作用,且对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的疗效均较好,优于其他驱钩药。成人剂量为10mg/kg体重,半空腹时顿服,连服3天。虫卵阴转率可达56%~100%。口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反应程度较轻,主要有乏力、头昏、嗜睡等,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根据国内临床应用观察,不影响肝、肾功能。16.1.6 (6)联合疗法目前驱治钩虫的药物种类较多,但尚缺乏单一的较的药物。故可考虑应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临床上可用甲苯达唑与;或甲苯达唑与双萘羟酸联用。也可用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与左旋咪唑联用等。其他驱钩药物均可酌情联用。16.2 一般疗法16.2.1 (1)钩蚴性皮炎的治疗由于钩蚴进入皮肤后24h内大部分尚停留在局部,故采用物理、化学等措施治疗钩蚴所致的皮炎,可收到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其方法较多,常用者如下:
①局部药物涂:可酌情选用以下药物:2%~4%碘酒,5%,3%,氧化化锌软膏及左旋咪唑涂肤剂等。均有止痒、消肿及杀灭皮内钩蚴的作用。
②皮肤透:包括热浸、热敷和热熏三种方法。
A.热浸法:用53℃间歇患处即浸2s、间歇8s,持续25min;或持续浸泡10~15min(必须不断加热水,热水原有温度)。
B.热敷法:用多层纱布或棉布或毛巾作布垫,浸于上述热水中,然后取出稍挤干紧贴在皮肤炎性部位。30s换1次,持续10min。
C.热:用川或草纸卷点火,在患部熏烫5min(应防止局部皮肤)。以上疗法对止痒、消炎效果较好。16.2.2 (2)铁剂疗法常用,0.3~0.6g/次,3次/d,口服;儿童可选用10%,0.5~2ml/(kg·d),分3次饭后服;成人10~20ml/(kg·次),3次/d。疗程一般为3~8周。可同时服 100mg/次,3次/d,或10%0.5~2ml(加水至10ml)/次,3次/d,以利的。服铁剂时,应禁饮茶,以防止降低药效。对于急性出血或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采用注射如卡古地铁,5ml/次,注射,1次/d,连用7~l0天。16.2.3 (3)其他在驱虫与补足铁剂的同时,应服用各种、高蛋白类饮食。对于贫血严重或孕妇,可在驱虫前予以,或边输血边驱虫。对于个别巨细胞贫血患者,可适当采用肝制剂,或12等。此外,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应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如继发感染、心力衰竭等。16.2.4 (4)异嗜症2%10ml/次,3次/d,连服3天或4天。16.3 治愈标准钩虫感染经彻底治疗后,2个月内不发生临床症状或体征,以及无虫卵即为治愈。17 预后钩虫感染预后良好,即使是中重度感染,伴有贫血性心脏病或合并妊娠的患者,若能及时补充营养,纠正贫血及驱虫治疗,仍有良好预后。18 钩虫感染的预防18.1 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冬季进行普查普治。18.2 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管理,注意粪便无害化处理,禁止鲜粪施肥,采用高温堆肥法,或用药物杀灭粪内虫卵,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不吃不洁生蔬菜,防止钩蚴经口感染。18.3 保护易感人群在易受感染的中劳动时,避免赤手裸足操作;此外,在皮肤上涂布防护药物,也有一定效果。防护药物可酌情采用如下方法制备:、1%碘酒、95%乙醇100ml,浸泡l~2天,滤过,再加乙醇l00ml,15g。近来应用如下配方的松香乙醇,认为防护效果可靠:95%乙醇1000ml,加松香200g,另取20g,加20ml,再加碘片20g,溶解后加入上述松香乙醇中,摇匀即成。在拟暴露皮肤上进行涂布预防。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目前对预防钩虫病的研究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用线虫分泌蛋白-1(ancylostome secreted protein-1,-1)进行的初步研究显示能动物产生依赖性免疫,但用于人体尚为时过早。19 相关药品氧、甘油、阿苯达唑、、左旋咪唑、噻苯达唑、水杨酸、、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维生素C、稀盐酸、叶酸、硫酸锌、碘化钾20 相关检查血红蛋白、血清铁、骨髓红细胞系统、补体结合试验、血清蛋白电泳、维生素C、叶酸相关文献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钩虫感染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四 22:02:56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已有天涯账号?
这里是所提的问题,您需要登录才能参与回答。
"天涯问答"是天涯社区旗下的问题分享平台。在这里您可以提问,回答感兴趣的问题,分享知识和经历,无论您在何时何地上线都可以访问,此平台完全免费,而且注册非常简单。
钩虫病的传播途径通常是什么
钩虫病的传播途径通常是什么
09-01-10 &匿名提问 发布
2.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⑴消化道病变及症状:患者初期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及隐痛,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食欲多显著增加,而体重却逐渐减轻。有少数患者出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表现,称为“异嗜症”。发生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⑵贫血:患者出现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严重者作轻微活动都会引起心慌气促。部分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尤以下肢为甚,以及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贫血性心脏病的表现。肌肉松弛,反应迟钝,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妇女则可引起停经、流产等。⑶婴儿钩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此外,婴儿钩虫病还有以下特征:贫血严重,80%病例的红细胞计数在200万/mm3以下,血红蛋白低于5g%,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及直接计数值均有明显增高;患儿发育极差,合并症多(如支气管肺炎、肠出血等);病死率较高,在国外有报道钩虫引起的严重贫血及急性肠出血是造成1~5岁婴幼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岁以内的婴儿死亡率为4%,1~5岁幼儿死亡率可达7%,应引起高度重视。诊断鉴别粪便检查以检出钩虫卵或孵化出钩蚴是确诊的依据,免疫诊断方法应用于钩虫产卵前,并结合病史进行早期诊断。在流行区痰中有钩蚴及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确诊为钩虫病。并发症钩蚴性皮炎、消化道出血辅助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轻度感染者容易漏诊,反复检查可提高阳性率;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虫卵比重约为1.06,在饱和盐水(比重为1.20)中,容易漂 。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在大规模普查时,可用15%、20%的盐水,其检查效果与饱和盐水相同;钩蚴培养法:检出率与盐水浮聚法相似,此法可鉴定虫种,但需培养5~6天才能得出结果。此外,饱和盐水浮聚法、钩蚴培养法,亦可进行定量检查。免疫诊断方法应用于钩虫产卵前,并结合病史进行早期诊断。方法有皮内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等,但均因特异性低而少于应用。在流行区出现咳嗽、哮喘等,宜作痰及血液检查,如痰中有钩蚴及表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确诊为钩虫病。钩虫病的治疗得了钩虫病应及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免发生严重贫血及营养不良。一般疗法:必须注意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给高蛋白质、多维生素饮食。贫血者应补充铁剂,并同时服用稀盐酸每次10滴和维生素C以助铁剂的吸收。贫血严重者应考虑少量输血,每次25~50ml,或5~10ml/kg。出现严重心力衰竭者,先给毒毛旋花子甙K。驱虫治疗:驱钩虫药物种类很多,但尚无较理想的药物,需多次反复治疗才能根治。此外,农村钩虫病患者大多伴有蛔虫等多种线虫感染,故以采用广谱驱肠线虫药为宜。如甲苯咪唑、噻嘧啶、丙硫咪唑、左旋咪唑等,用法同治疗蛔虫病。国内钩虫病多系两种钩虫混合感染,若用一种驱钩虫药未驱尽时,可换用另一种药物,藉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驱钩药物的选择,应根据钩虫虫种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的合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热门搜索:
常见疾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 &
& 猫咪钩虫病传染到人体的几率大不大??...
猫咪钩虫病传染到人体的几率大不大??
提问者:127688 悬赏:5分 | 来自:山东,青岛市,平度市 |
分类:猫类
| 浏览 635次
问题详细描述:
养了只小猫,朋友那里听说猫咪有钩虫病&特别是还没生孩子的女生,传染到后后果很严重&重的话就像瘫痪一样沟在床上起不来了,请问猫咪传染钩虫病到人体这样的概率是不是很大?要怎样预防呢,貌似没有此类的疫苗可以打&
曾经处理的情况:
想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请问猫咪传染钩虫病到人体这样的概率是不是很大?
已经有 1 条回答
该问题发表于: 14:48:45
&&病原与传播钩虫病对猫咪的致害较严重,一般而言对猫咪具感染性的钩虫有4种,较常见的为猫钩虫和犬钩虫感染。感染途径包括:经口感染吃下具感染性的幼虫或老鼠等中间传染媒介。经皮肤感染传染性幼虫可直接穿过无伤痕的皮肤和毛孔而侵入体内。经胎盘感染钩虫在母猫体内移行感染子宫中的小猫,或在小猫出生后吃到受污染的母乳而传染。症状钩虫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主要为贫血、黏膜苍白、局部皮肤出血、体力衰退、食欲不振、下痢,小猫严重急性感染时有时会见到排出混血之黏液便或具腐臭味的咖啡色泥状便。这些症状皆非特异性病征,因此本病之判定须仰赖专业的兽医师帮您检查。防治为了维护爱猫的健康,您必须定期带爱猫至兽医院检查并驱虫,若病情严重,则须注院治疗。投药的方法可请教您的兽医师,但须要注意的是在治疗的同时,必须将室内外环境消毒干净,以防再次感染。
2525 | 来自:河南,,
曾回答过 262 个问题 &&被采纳 166 个问题
积分商城:
看图说病:
发病初期,常有数只病鸡突然死亡。患鸡初期有鼻液,半透明状,眼...
突然发病,体温40-42C。,稽留3天,故称三日热。皮温不均...
主要症状和病变:急性病例精神沉郁,排多量鲜血便,1-2日内死...
病牛最初高热,体温41-42C。,稽留热。肌肉震颤,寒战,食...
24小时客服电话
上网找兽药 就到35941
供应商服务
采购商服务
35941微信公众号
关注有惊喜,好礼码上到!
2006-版权所有 吉ICP证B-2-4-号
吉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钩虫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