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性阳性精神分裂症和阳性的区别

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怎么区分
精神分裂症阴性阳性怎么区分
基本信息:男&&31岁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精神分裂症 阴性 阳性 怎么区分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副主任医师
擅长:妇科,男科,精神心理科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建议:你好,阴性症状患者表现为安静、合作,不打也不闹,只是生活懒散、行为退缩,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缺乏兴趣和爱好,不参加任何社交和社会活动,只是孤独、呆坐,独居一隅,也无任何主动要求。而阳性患者相反。
擅长:对精神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治疗和针药并用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多年来忆诊治患者上万例,疗效显著。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邯郸钱氏中医院&&&
建议:您好,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在医学上妄想和幻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病表现.妄想也就是存在不正确的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危害的信念,被害妄想中,患者相信自己正被折磨,跟踪,戏弄或监视.幻觉就是凭空想象出并没有发生的场景。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缺损性)症状:相对于阳性症状来说,阴性症状表现得温和一点。阴性症状患者常常表现出安静、合作的特点,不打也不会吵闹,只是生活比较懒散、行为退缩,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缺乏兴趣和爱好,从来不会参加任何社交和社会活动。
擅长:针对失眠、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症、心理障碍、精神障碍、神经官能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自闭症、更年期综合症、网络成瘾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见解。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建议: 您好,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表现为精神亢奋,多动不安,狂躁易怒,中医诊断面色红热,苔黄厚腻,脉数有力,大便干燥。阴性症状表现为安静、合作,不打也不闹,只是生活懒散、行为退缩,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缺乏兴趣和爱好,不参加任何社交和社会活动,只是孤独、呆坐,独居一隅,也无任何主动要求。当有精神分裂症发病时,应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我院治疗精神分裂症采用中医现代化的治疗方法,脑源神经修复技术根本就是在于双管齐下,控制调节神经递质的动态平衡,同时,营养大脑神经细胞,修复受损脑细胞,从根源上彻底的治疗精神疾病,打破了复发――再治疗――再复发的恶性循环。
有关的更多问题,
疾病百科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精神病,美国六个区的调查资料显示,其年发病率为0.43&~0.69&,15岁以上为0.30&~1.20&(Babigian,1975),我国部分地区为0.09&,根据国际精神分裂症试点调查(IPSS)资料,18个国家的20个中心,历时20多年调查3000多人的调查报告,一般人群中精神分裂症年发病率在0.2&~0.6&之间,平均 0.3&(Shinfuku,1992)。就诊科室:精神病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青壮年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心理常用药品: 疾病自测: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患者依从性与精神分裂症阴性和阳性症状的关系
作者:restsli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科医师而言,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差,一直是一个棘手问题。无论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在出院之后,它都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并且增加了患者的复发风险。为了确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门诊治疗第一年中,阴性或阳性症状初始严重程度是否与药物治疗依从性有关。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Kenneth L. Subotnik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的抑制可能由阳性症状的减少来介导。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Schizophrenia Research》杂志上。这项研究涉及了64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利培酮治疗。使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每3个月对他们进行一次评估,药物治疗依从性和症状之间的Pearson相关分析每隔3个月检验一次。从交叉延宕分析来推断可能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的抗精神病药物服药依从性通常与低水平的现实扭曲(较低的阳性症状量表妄想和幻觉平均值)有关。在每3个月的基线间隔期间,依从性良好通常与较低的动机-冷漠和失语有关,并且贯穿整个门诊治疗期间。但是,服药依从性与动机-冷漠或失语的减少随着时间的增加不再显著相关。基于相关系数的交叉跌宕分析与初始药物治疗依从性和低水平的失语症的因果关系一致。从该研究来看,药物治疗依从性良好和低水平阴性症状的关联似乎可以由这两个变量和阳性症状的关系来解释。这表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的抑制可能由阳性症状的减少来介导。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精神分裂症相关文章
失语相关文章
近期热门文章
下载医学时间
每天10分钟成学霸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丁香园微信号家族史阴性和阳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比较 2007年第19卷第5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当前位置:&&&&&&&&&&&&&&&家族史阴性和阳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比较
家族史阴性和阳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比较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作者:王玉明,李增莲,白剑文
摘要: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家族遗传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偏执型发生率家庭史阴性组高于阳性组,而未定型阳性组高于阴性组。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三种阴性症状发生率,家族史阳性组高于阴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阴性和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亚型均有差异。...
专题推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家族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69例住院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偏执型发生率家庭史阴性组高于阳性组,而未定型阳性组高于阴性组;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三种阴性症状发生率,家族史阳性组高于阴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阴性和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亚型均有差异。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家族史;临床比较
&&& 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家族遗传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本文收集了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369例,对家族史阴性和家族史阳性的临床症状、诊断亚型等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369例均来自2004年2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病例,其中男191例,女178例;年龄14~71岁,平均(35.03&12.16)岁;已婚247例,未婚110例,离异10例,丧偶2例;农民244例,工人59例,干部20例,学生24例,其他22例;大学6例,高中38例,初中231例,小学73例,文盲21例;性格内向304例,外向65例。
  1.2& 方法&
  通过住院号、姓名检索,查阅精神分裂症的病例,并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排除病史资料不全者。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一般统计学处理,对照资料采用x2和t。
  2& 结果
  2.1& 精神分裂症家族史发生率&
  在369例精神分裂症中,家族史阳性一级或二级亲属的患者66例,占17.89%,阴性家族史303例,占82.11%。
  2.2& 首次发病年龄&
  阴性家族史组15~55岁,平均(27.35&8.38)岁,30岁以前发病者175例(57.76%);阳性家族史组14~58岁,平均(25.95&6.97)岁,30岁以前发病42例(63.63%)。两组比较t=1.272,P>0.05,差异无显著性。
  2.3& 总病程&
  阴性家族史组病程1个月~24年,平均(46.58&61.09)月;阳性家族史组病程1个月~25年,平均(47.25&70.26)月。两组比较t=1.214,P>0.05,差异无显著性。
  2.4& 临床诊断亚型&
  见表1。表1& 两组临床诊断亚型比较(略)
&&& 由表1可见,家族史阴性组和阳性组进行亚型比较,偏执型和未定型发生率差别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其余无显著性。
  2.5& 临床症状&
  见表2。表2& 两组临床症状比较(略)
&&& 由表2可见,家族史阴性组和阳性组比较,思维贫乏、情感淡漠二项差别均有高度显著性,意志减退差别有显著性。上述三种阴性症状的发生率,家族史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
  3& 讨论
&&&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家系调查、孪生子调查和寄养子调查资料,证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国内外有关精神分裂症家系调查,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关系愈近,其患病率愈高[2]。一级亲属比二级亲属患病率高,证明精神分裂症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 本文对3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族史阴性和阳性调查显示,家族史阳性率为17.89%;首次发病年龄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大部分都在30岁以前发病,说明精神分裂症大多发病于青壮年;总病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在临床分型比较中,偏执型家族史阳性组少于阴性组,而未定型家族史阳性组高于阴性组,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未定型更具有遗传性,但也可能与临床医师在诊断中标准掌握得不一致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在临床症状表现中,两组存在着差异。家族史为阳性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其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三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此与有关报道相似[3],提示有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其阴性症状较无家族史者突出,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CCMD-3).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沈渔. 精神病学[M].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新学,曾昭祥,刘
琳,等. 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及智力功能的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452.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心理康复医院,山东
【】【】【】【】【】
热文点击榜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医源世界 版权所有
医源世界所刊载之内容一般仅用于教育目的。您从医源世界获取的信息不得直接用于诊断、治疗疾病或应对您的健康问题。如果您怀疑自己有健康问题,请直接咨询您的保健医生。医源世界、作者、编辑都将不负任何责任和义务。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传播信息促进医药行业发展,如果我们的行为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联系Email:弓形虫抗体阳性和阴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比较--《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6年
弓形虫抗体阳性和阴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比较
【摘要】:正目的:比较分析弓形虫IgG抗体阳性和阴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探讨弓形虫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弓形虫IgG抗体水平,比较该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评定结果,对弓形虫抗体水平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精神分裂症患者为13.7%(82/600),高于正常对照(4.5%,X2=12.50,P0.01)。2.弓形虫抗体阳性和阴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量表总分、阳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R749.3【正文快照】:
目的:比较分析弓形虫IgG抗体阳性和阴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探讨弓形虫感染 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弓 形虫IgG抗体水平,比较该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 评定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文盛;周晓红;梁卫华;惠海鹏;梁黎明;林荔军;陈阳;陈昱;;[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年06期
王惠玲;王高华;李秋英;舒畅;王晓萍;吴建红;刘忠纯;;[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罗明强;高镇松;吴妙新;陈耿谊;陈政雄;肖攀攀;;[J];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03期
,许昌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78年02期
赵德明;;[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1年02期
高柏良;端义扬;;[J];医学研究杂志;1982年03期
王长贵;[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87年02期
金卫东;臧德馨;;[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93年02期
于建新;;[J];国外医学情报;1995年06期
吴洪军,刘六仔,丁跃庆,朱良君;[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惠玲;王高华;李秋英;舒畅;王晓萍;刘忠纯;;[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孔国强;;[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侯海荣;;[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郭俊花;蔡露;黄青;谭书平;;[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张群英;李义会;;[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李林;;[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简佳;唐茂芹;米国琳;邱惠敏;曹秉玉;;[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徐雪云;李亚惠;李神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黄金茹;;[A];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谭立文;;[A];河南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医师
郭志华;[N];北京科技报;2009年
崔界峰;[N];北京科技报;2008年
李颖;[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教授
张明园;[N];光明日报;2009年
章关春;[N];健康报;2005年
薛原;[N];大众卫生报;2007年
颜秋雨 通讯员
罗涛;[N];健康报;2010年
记者 项铮;[N];科技日报;2006年
李颖;[N];科技日报;2008年
翟金国;[N];健康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启文;[D];中南大学;2008年
魏钦令;[D];中南大学;2012年
蔡骅琳;[D];中南大学;2012年
郭素芹;[D];中南大学;2007年
张怀惠;[D];复旦大学;2007年
许琪;[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苏亮;[D];复旦大学;2010年
张伯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陈四军;[D];四川大学;2004年
刘铁榜;[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古孝勇;[D];吉林大学;2011年
骆宏;[D];浙江大学;2002年
周强;[D];汕头大学;2010年
周平;[D];汕头大学;2010年
李洁;[D];武汉大学;2005年
纪孝伟;[D];山东大学;2005年
王松波;[D];山东大学;2005年
崔明明;[D];吉林大学;2007年
贺佳;[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李鹏;[D];中南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与非精神病亲属中分裂型症状间的关系_中医中药秘方网
您所在的位置: >
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与非精神病亲属中分裂型症状间的关系
[ &]&点击数:
&&&&(Arch&Gen&Psychiatry&):669-73) &&&&8月28日&&在发现精神分裂症易感人群方面,精神病理学的连续检测比分类检测更具统计效能。但目前尚没有研究证实非精神病个体中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学维度和人格特质都可成为致病因素。为阐明精神分裂症先证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与其一级亲属中分裂型维度之间的关系,弗吉尼亚医学院的Fanous&A博士及其同事进行了一项Roscommon家庭研究。 &&&&研究人员采用回归分析验证了先证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对非精神病亲属中7种分裂型因素的预测能力,其中包括:阳性、阴性及回避症状,单调言语,多疑行为,社交功能紊乱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他们对三组先证者,即精神分裂症患者(127人),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178人),所有非情感性精神病患者(216人),及其非精神病亲属(分别为309人、477人和584人)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所有非情感性精神病先证者的阳性症状可预测亲属的阳性分裂型(β=0.1972,P=0.0004)、社交功能障碍(β=0.0719,P=0.0489)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β=0.1327,P=0.0084),而阴性症状可预测阴性分裂型(β=0.2069,P=0.0002)、单调言语(β=0.2592,P=0.0001)、多疑行为(β=0.2749,P=0.0001)和社交功能障碍(β=0.2398,P=0.0002)。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情感性障碍组中,先证者的阴性症状与亲属中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呈负相关(β=-0.1185,P=0.05)。 &&&&研究人员总结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可预测亲属中相应的分裂型症状。这为以下观点提供了证据:1)精神分裂症状因素彼此间的病因学截然不同;2)这些因素的发生是与人格基础相匹配的病因学统一体。
页面功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性阳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