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接种乙肝疫苗接种成功,体检时显示抗体不够,

我打乙肝疫苗是按016打的,打完未产生抗体专家说让我再按40微克打三次,如果打完后还不产生抗体这说明身体好还是不好,请专家详细阐述!
来自于:甘肃|
提问时间: 14:17:05|
病情描述:
我打乙肝疫苗是按016打的,打完未产生抗体,专家说让我再按40微克打三次,如果打完后还不产生抗体,这说明身体好还是不好,请专家详细阐述!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接种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抗体产生较晚,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
2、12个月的免疫疗程;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合
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卡介苗
或牛痘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
应答,可配合使用;
(2)5%~10%接种者即使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也不产生乙肝抗体,或只产生低
滴度的抗体,对这些无应答或低应答的人,应多次接种乙肝疫苗直至
抗体产生;
(3)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
检查正常,但乙肝病毒DNA(HBV-DNA)阳性,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
表面抗体形成。
TA帮助了1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1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今年单位体检,我的乙肝结果是全阴,接种了乙肝疫苗后结果显示,乙肝表抗阳性+,请问结果是什么意思啊?_百度知道
今年单位体检,我的乙肝结果是全阴,接种了乙肝疫苗后结果显示,乙肝表抗阳性+,请问结果是什么意思啊?
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说明染乙肝病毒已经产针病毒防护免疫力再染乙肝病毒;或注射乙肝疫苗发免疫应答已经产保护性抗体
其他类似问题
乙肝疫苗的相关知识
其他4条回答
明功乙肝表面抗体阳
接种了乙肝疫苗后结果显示,乙肝表抗阳性+,表示已经产生了乙肝抗体,不会被乙肝病毒感染了。
那是正常的,,因为打乙肝疫苗就是为了增加抗体。。。说明你已经可以抵御乙肝了。。
表示已经产生了乙肝抗体,不会被乙肝病毒感染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我注射乙肝疫苗还是没有抗体呢?_百度知道
为什么我注射乙肝疫苗还是没有抗体呢?
提问者采纳
乙肝疫苗:针到之处为何无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体(抗—HBs)转为阳性。可是。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疫苗按规定时间接种了3次,但几个月后复查乙肝病毒五项指标(俗称两对半),疫苗效果如同泥牛入海无影无踪——乙肝表面抗体始终不产生。为此,有不少人感到疑惑和恐惧——不打疫苗不行,打了疫苗又没反应。生活中乙肝病毒无处不在,少了“防弹衣”,面对乙肝病毒的“枪林弹雨”不就要坐以待毙了吗?注射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原因比较复杂,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检测方法不精确 实际已产生抗体,但因检测方法不精确而致结果阴性。这时应当用最灵敏的方法,如酶联免疫法或放射免疫法来重新检测。因为有的地方检测方法不先进或不灵敏而得出假阴性结果。
  免疫反应太弱 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太弱,只产生微量的抗体,以至用先进的检测方法仍未能发现表面抗体的踪迹。这时可加大乙肝疫苗的剂量(每次10微克),每月注射1次,共3次。同时,注射乙肝疫苗合用其他免疫刺激药物,如猪苓多糖、卡介苗等,被认为可以提高免疫效果。
  已发生隐匿性感染 如按规定时间接种后仍不产生表面抗体,则可应用PCR(体外核酸扩增技术)方法检测被接种者血清中的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因为,有少数病人实际上已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产量很少,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查不出来,或者乙肝病毒已经发生变异,与普通试剂不发生反应,另外还可能有其他原因。这些病人虽然已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产生免疫反应而机体呈免疫耐受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再注射乙肝疫苗,也不会产生表面抗体。或可检测其他肝病毒标志物,如核心抗体(抗HBc)、e抗体、e抗原等是否为阳性。如果为阳性则说明感染了病毒,在这种情况下,再注射乙肝疫苗也可能不会产生抗—HBs。
  有乙肝家族史或经常和乙肝患者接触的人,应特别注意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乙肝家庭成员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极高,有一些成员感染乙肝病毒后,至现出隐匿状态。乙肝患者所生的子女,在出生后一定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这样可以阻断大部分乙肝病毒的传播。但是,即便是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仍会有极少数新生儿免疫接种失败,这可能与母体孕期宫内感染乙肝病毒和遗传因素有关。对此家长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乱用药;定期复查,注意肝功能变化至关重要。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者 有类似情况的人不易产生抗体,如晚期肾病、器官移植后、艾滋病感染者等。
  乙肝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变异后的病毒,其生物特性有了新的变化,可使乙肝疫苗无法发挥作用。另外,一些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所不同。亚型种类有多种,乙肝疫苗是针对主要的病毒亚型而设,所以难免有顾及不到的亚型,如果是较为罕见的病毒亚型,乙肝疫苗也不会有保护作用。
  总之,打了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者,可以加打一个疗程;如果还不产生抗体,应注意排除是否为隐匿性或低水平乙肝病毒感染者,以及是否存在乙肝病毒变异情况。以后的复查工作须在水平较高的正规医院进行。
其他类似问题
乙肝疫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王某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
王某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属于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山东省会考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王某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主要考查你对&&免疫&&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抗原和抗体(1)抗原能引起人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是外来的,而不是自身的,如病菌、病毒和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异体血液和某些药物都是抗原。(2)抗体 ①概念:指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这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于血液、淋巴和组织液中。 ②特点:抗体是人体自身产生的,保护人体自身的蛋白质。抗体产生后在体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如天花病毒抗体会永久地存留,但感冒病毒抗体只能存留短暂的时间。免疫:(1)免疫的概念:免疫是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①抗体和相应的抗原结合后,可以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将抗原消除,使抗原失去致病作用。 ②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而且一种抗体只能受相应的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
免疫的功能:免疫具有三方面的功能: ①防御功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②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特别提醒:过敏反应:当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某些食物、药物)的刺激下,人体就会发生过敏反应。免疫功能的双重性:人体通过免疫可以减少疾病的产生,维持人体的健康,这是对人体有利的,但是免疫的有些功能有时对人体是不利的。如对人体移植器官的排异反应,使移植的器官难以存活;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强,可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如下表:
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区别:&&& 预防传染病有三个环节,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预防传染病时针对人或动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一般属于控制传染源(吸血的节肢动物是生物媒介,属于传播途径);而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因此预防传染病时只要不是针对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就是切断传播途径。人体的三道防线(1)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图所示)。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菌)的作用。(2)第二道防线(如图所示) 一旦病原体穿过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后,分布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就会与病原体发生“战斗”。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上述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作非特异性免疫。(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组成,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它们能产生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病原体(抗原)侵人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消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出生以后才建立的,它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作特异性免疫。
易错点:误认为免疫就是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免疫蛀初的含义就是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除了能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外,还能够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人体的免疫系统&&&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的最重要的保卫系统。&&& 1.训练场地:胸腺&&& 就像为赢得战争而训练海军、陆军和空军一梓,胸腺是训练各军兵种的训练厂。胸腺指派T细胞负责战斗工作。此外,胸腺还分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荷尔蒙。&&& 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因而T细胞亦称胸腺依赖性T淋巴细胞。骨髓中的T淋巴系前体细胞(前体T细胞)经血液循环进入胸腺后,也称胸腺细胞。它们在胸腺激素影响下,最终分化为成熟T细胞,随后被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中。&&& 成熟T细胞和B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组织或器官,它们分别定居在周定的部位,成为机体的常驻警卫部队。若遇到病原体等抗原物质入侵,就能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产生免疫物质与之对抗。我们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创伤炎症时,该部位附近的淋巴结便会肿大,这就是这些部位增加了“警卫部队”并在和病原体作战。在感染过程中,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 2.战场:淋巴结&&& 淋巴结是一个拥有数十亿个白细胞的小型战场。当人体发生炎症时,外来的入侵者和免疫细胞都聚集在这里,淋巴结就会肿大,甚至我们都能摸到它。肿胀的淋巴结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它正告诉你身体受到感染,而你的免疫系统正在努力地工作着。作为整个军队的排水系统,淋巴结肩负着过滤淋巴液的工作,把病毒、细菌等废物运走。人体内的淋巴液大约比血液多出4倍。&&& 3.血液过滤器:脾脏&&& 脾脏是血液的仓库。它承担着过滤血液的职能,除去死亡的血细胞,并吞噬病毒和细菌。它还能激活B细胞使其产生大量的抗体。&&& 4.咽喉守卫者:扁桃体&&& 扁桃体对经由口鼻进入人体的入侵者保持着高度的警戒。那些割除扁桃体的人患上链球菌咽喉炎和霍奇金病的几率明显升高。这证明扁桃体在保护上呼吸道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免疫助手:盲肠&&& 盲肠能够帮助B细胞成熟发展以及抗体(IgA)的生产。它也扮演着交通指挥员的角色,指挥白细胞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盲肠还能“通知”白细胞在消化道内存在有入侵者。在帮助局部免疫的同时,盲肠还能帮助控制抗体的过度免疫反应。&&& 6.肠道守护者:集合淋巴结&&& 病原微生物最易入侵的部位是口,而肠道与口相通,所以肠道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集合淋巴结是肠道黏膜固有层中的一种无被膜淋巴组织,富含B细胞、吞噬细胞和少量T细胞等,对入侵肠道的病原微生物形成一道有力防线。
发现相似题
与“王某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029412097061642533345184539220701我的孩子今年两岁11个月,打了三次乙肝疫苗,但近期幼儿园入托体检,发现没有抗体,我需要给她重新补打吗
来自于:河北|
提问时间: 12:25:45|
病情描述: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2岁11月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我的孩子今年两岁11个月,打了三次乙肝疫苗(03年7月24日、8月26日、04年2月3日),但近期幼儿园入托体检,发现没有抗体,我需要给她重新补打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在我国,即使接种全程乙肝疫苗,也有5%~10%接种者不产生乙肝抗体或只产生低滴度的抗体,对这些无应答或低应答的儿童应多次接种乙肝疫苗直至抗体产生。此外,对一些感染乙肝病毒几率高的儿童,例如在其父母或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则应定期监测其抗体水平和乙肝感染指标,一旦抗体降至低水平或完全消失,则应及时复种。
所以您的孩子需要补打。
TA帮助了1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1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疫苗接种成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