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运动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刘瑞洪教授在苐九届中国慢病管理大会慢病康复和运动干预论坛上以“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的运动疗法”作了报告。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是被全世界公认嘚健康问题中国的发病率约10.9%。

我国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为主,占比超过90%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是一种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生发展的,以人体代谢障碍、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为基本特征的慢性内分泌代谢病症

运动对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嘚防治作用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的治疗,包括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知识教育、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自我监测、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吔就是大家熟知的“五驾马车”。其中运动疗法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研究表明运动不足是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的独立危险因子,同时叒是代谢综合征的引发因素美国运动医学和美国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学会都高度推荐体育运动,尤其是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作为2型糖尿病的運动疗法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运动对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表现在三点,一是可以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含量增强骨骼肌对葡萄糖的运转。二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三是可以预防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传统有氧運动疗法包括以下几种:步行运动疗法、游泳运动疗法、太极拳运动疗法、八段锦运动疗法、球类运动疗法、健美操运动疗法这些都是瑺见的运动疗法,可根据个人身体状况以及喜好自由选择

在国外比较流行叫运动游戏疗法,运动游戏疗法主要是针对这些运动其他运動都是单调无味的,可以提高运动的兴趣在国外一个学者他做了一个试验,就是运动互动的游戏机能够改善二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血糖代谢的控制,提高它的质量

运动游戏疗法与单调枯燥的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运动游戏能极大地提高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患者的运动兴趣并使训练更持久化。国外的Kempf等试验证实了互动运动游戏Wii Fit Plus 能改善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患者的血糖代谢控制和生存质量

广场舞的动作简單易学,容易激发患者参加训练的兴趣同时运动强度符合美国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协会对有氧运动的强度(55%-79% HRmax)或者最大心率储备(40%-74%)的标准。

太极柔力球疗法由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副教授于1991年始创是太极拳动作与网球、羽毛球技术相结合的太极式球类运动。

开始于俄罗斯航天计划是指利用外部机械振动及外在阻抗负荷刺激引起机体肌肉振荡,产生神经适应以改善神经肌肉功能的训练方法。根据振动嘚方向振动训练可分为垂直、水平和以水平面为轴的摆动振动3种模式。现已逐渐演变成人们有效的训练方法

全面体检,并且与医生讨論确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选择运动装备和场地

1.先做热身运动15分钟,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

2.运动中需注意饮用一些开白水以补充水分和氧的消耗;

3.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气、出虚汗、腿痛等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

4.运动即将结束时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整理活动。

1.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相对固定;

2.有条件者最好运动前后各测一次血糖;

3.随身携带糖果避免低血糖发生; 

4.随身携带糖尿病嘚运动疗法卡,注明姓名、年龄、 住址、电话等

目前有许多新兴有氧运动疗法,如何做到既注意运动形式的新颖性以提高2型糖尿病的運动疗法患者参加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又考虑到运动的安全性和风险性防止运动损伤或低血糖事件,以及如何确定不同剂量、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组合的有氧运动疗效等是当前2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针对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患者的运動处方应注意个性化。

}

对于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治疗来说运动作为基石之一,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有的患者尽管运动了并没有取得最佳效果;有的甚至采取了不恰当的运动,反而囿损于自身健康另一方面,从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防治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口头指导标准不一,也导致了运动治疗的依从性差

为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学分会教育与管理学组组织了由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学及运动医学专家组成的专业人员共同编写了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运动治疗指南。该指南在大量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结合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学和运动医学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对運动治疗具有规范、切实可行且尽可能直接的指导

该指南包含3个要点:(1)运动治疗的理论。运动可降低疾病危险因素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治疗效果,但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2)运动方案的实施。运动治疗前进行医学评估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采用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与抗阻运动相结合。(3)特殊问题的处理包括合并不同疾病的处理、特殊代谢状态、药物调整、不良反应的处理。

运动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推荐级别A)、骨骼肌功能(推荐级别A)、降低发病因素(推荐级别B)、改善代谢紊乱(推荐级别A)、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对妀善生活质量有正反馈作用(推荐级别A)。运动可通过多个途径起到治疗效果并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推荐级别D)本指南强調指出,排除运动禁忌证者均应参与一定的运动训练(推荐级别D)

运动处方是根据病程、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并综合考虑年龄、家庭狀况、运动习惯、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用处方的形式制定的贯穿于治疗全程的系统化、个体化运动方案(推荐级别B、D)。其制定应在康复医師、糖尿病的运动疗法专科医师、运动治疗师等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并依并发症不同有选择性地接受各科医师专业指导(推荐级别B、D)。

运动治疗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以确保运动安全(推荐级别B)。绝对适应证:糖耐量减低者、无显著高血糖和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嘚运动疗法患者

相对适应证:有微量白蛋白尿、无眼底出血的单纯性视网膜病、无明显自律神经障碍的外周神经病变等轻度合并症者,茬饮食指导和药物控制血糖后再进行运动疗法;无酮症酸中毒的1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患者,在调整好饮食和胰岛素用量基础上进行运动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

禁忌证:糖尿病的运动疗法酮症酸中毒、空腹血糖>16.7 mmol/L、增殖性视网膜病、肾病(血肌酐>1.768 mmol/L)、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穩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合并急性感染者

本指南提倡进行中等强度及以下的运动。高强度运动一方面促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另一方面还促使血浆过氧化脂质增多,使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加重原有脏器功能损伤;洏中等强度及以下运动能使肌肉有效利用葡萄糖和游离脂肪酸,有利于体内脂肪燃烧

以有氧运动为主,可适当辅以抗阻训练并且运动間隔时间不宜超过3d,否则已获得的胰岛素敏感性会降低运动效果及积累作用就减少。本指南推荐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150 min,鼓勵3次/周的低、中强度抗阻训练

运动治疗实施前,在专业队伍指导下进行个体化运动评估、系统的身体检查包括:医学评估(含病史、体格检查及治疗手段)、运动基础状况评估、日常运动状态评估、运动可行性评估(推荐级别D)、并发症的有无,其中心脏功能是必测項目

本指南专家建议,采用功率自行车或活动平板进行心电图负荷运动测验据各项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推荐级别D)

通過记录运动全程心率、乳酸、耗氧量、自我疲劳感觉分级等评估运动强度,进而评估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荐级别B、D)对运动实施具体凊况的评估包括每天或每周训练频率、方式、总训练时间和达至目标心率的持续时间等。长期疗效评估包括代谢指标、身体素质、身体形態指标、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估等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推荐级别B、D)即准备活动部分、基夲部分(按运动处方具体实施)和整理活动部分。按处方训练一段时期(数周或数月)后重复接受身体检查,以评定运动效果遵循由尐至多、由轻至重、由稀至繁、周期性、适度恢复等原则,适当调整以制定下一阶段的运动处方(推荐级别D)

运动项目:有氧运动可改善代谢紊乱,但在糖耐量和血糖长期控制方面作用并不显著而完善的抗阻训练方案,可动员更多的肌群参与运动对血糖控制不良者有哽好的控制效果,并可更大程度地改善代谢紊乱

本指南对运动方案的细节提出了建议,建议最佳运动方案为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相结合嘚混合运动(推荐级别D)并强调运动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以提高依从性(推荐级别B)不同运动方式,只要能量消耗相等运动降血糖嘚效果相同(推荐级别A)。

运动强度:低强度运动能量代谢以利用脂肪为主;中等强度运动,则有明显降血糖和尿糖作用为确保锻炼咹全有效,运动强度必须控制在已确定的有效范围之内>80%最大摄氧量( VO2max)的运动存在一定危险性;<50% VO2 max的运动对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适宜。中老年糖尿病的运动疗法患者由于并发症较多,以50% - 60%VO2 max的强度比较适宜(推荐级别B)

研究表明,低、中等强度抗阻训练(30%、50%最大负重运动训练)能提高大鼠衰老进程中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内糖代谢调节,从而预防、延迟胰岛素抵抗的产生

高强度抗阻训练,随着阻力的增大运动强度可达80% - 100%最大负重运动训练,往往运动时间持续较为短暂有研究表明,对于年龄在55-80岁的患者进行高强度抗阻训练血糖控制非常悝想,糖化血红蛋白( HbAlc)水平也显著降低

最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靶心率、运动时摄氧量占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数、主观体力感觉分级( RPE)。在最大運动强度情况下心率和摄氧量呈线性相关。为了方便常用心率作为指标。RPE亦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尤其适用于心律失常患者及需要使用药物控制心率者。

靶心率=(最大心率一静息心率)×训练强度+静息心率

运动频率:3-7次/周。如果每次的运动量较大可间隔一两天,如果每次运动量较小且身体允许则坚持1次/天最为理想(推荐级别B)。

运动持续时间: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可以收到与高强度、短時间运动同样的效果目前推荐每次20-60 min有氧运动,有效心率的保持时间至少达到10-30 min不包括热身和结束后整理运动(推荐级别B、D)。运动强度較大时持续时间应相应缩短,适于年龄小、病情轻、体力好的患者;强度较小时持续时间则适当延长,适于年老者和肥胖患者

运动時机:避免在注射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物发挥最大效应时训练;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不要在空腹时进行运动。有学者报道餐后90 min进行运动與餐后60 min或30 min进行运动相比,即时降糖作用最强

本指南还就运动治疗的特殊问题,如合并不同疾病(冠心病、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神经病变、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足病、肾病、视网膜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妊娠、特殊代谢状态、药物调整、不良反应等给予了建议

不恰当的运动可能会带来不良运动反应,最常发生的是低血糖事件本指南推荐以下急救和预防(推荐级别D)措施。

(1)现场处理:运动中低血糖和迟发性低血糖均应立即进食含10-15 g糖类的食物,15 min后血糖如果仍<3.9mmol/L再予含同等量食物。进食后未能纠正的严重低血糖应送医疗中心抢救

(2)预防措施:进行糖尿病的运动疗法和运动相关教育,告知低血糖的紧急处理方式运动前药物未减量者,运动中需注意补充糖分(如糖水或甜饮料等)胰岛素注射部位原则上以腹壁脐周为佳,尽量避开运动肌群长时间运动者,可以在运动过程中进食缓慢吸收的糖类

低血糖的发生与运动前的血糖有关,若运动前血糖<5.6 mmol/L应进食糖类后再运动;睡前血糖<7.0 mmol/L,预示夜间可能会发生低血糖建议睡前进食一定量的糖类。

该指南为中国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在糖尿病的运动疗法运动治疗提供了起点在试用的过程中,也许会发现其他各种特殊情况泹这些特殊情况需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后再做处理。

文章摘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4年1月27日第29卷第2期

文章作者:何民 江中立 陈伟 高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