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过敏可以吃复方磺胺甲唑脒片吗

磺胺药类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是用于治疗全身性细菌感染的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
磺胺药类磺胺类药
磺胺类药是最早用于治疗全身性细菌感染的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基本化学结构是对氨基苯磺酰胺。常用的有3类:
第一类是作用于全身的磺胺嘧啶(SD)及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等;
第二类是作用于肠道的磺胺脒(SG)及肽磺噻唑(PST)等,治疗溃疡结肠炎的柳氮磺吡啶;
第三类是外用的钠(SC)、磺胺嘧啶银(SD-Ag)及磺胺米隆等。该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比较弱,但它是一个广谱抗菌药,故有其应用价值。4位游离氨基为抗菌必需基团,若氨基上的氢原子被酰胺化,则抗菌作用消失;若被其他基团取代,则需经水解释放出游离氨基才具有抗菌活性。
由于它可产生明显的肾毒性(老年患者尤甚)及骨髓抑制、皮疹等,故目前作用于全身的复方制剂只有复方新诺明(SMZ+TMP)、增效联磺(SD+SMZ+TMP)还广泛用于临床。二者的半衰期是SD17小时,SMZ为11小时,故二者都只须一日服用2次,短期服药时,只须多饮水即可。服药时间超过3天或流脑治疗需加量服药时,则应伴服碳酸氢钠,以利安全。如重症流脑,需输注SD时,稀释液应采用生理盐水,稀释量应小于200毫升,以便在2小时内输完,以免在空气影响下,析出SD结晶。
磺胺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用于临床已近50年,它具有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生产时不耗用粮食等优点。特别是1969年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发现以后,与磺胺类联合应用可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治疗范围扩大,因此,虽然有大量抗生素问世,但磺胺类药仍是重要的化学治疗药物。  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药,口服后迅速在小肠上段被吸收,一般经2~4小时血中浓度达到高峰,长效磺胺较慢,约4~6小时左右。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口服难以吸收,在肠道内保持较高浓度而发挥抑菌作用。  细菌对磺胺药较易产生抗药性,当剂量、疗程不足时更易发生。其中以葡萄球菌最易产生,其次为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和链球菌。各种磺胺药间有交叉抗药性,当磺胺药与TMP合用时,不仅使前者的抗菌作用增强,而且还可减少或延缓抗药性的发生。  临床上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磺胺嘧啶(SD)为首选,其次可选磺胺甲基异恶唑(SMZ)、或SMZ+TMP。预防用药可选用磺胺甲氧吡嗪(SMPZ)、磺胺邻(SDM,)。  治疗一般性的全身感染,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丹毒、扁桃体炎、中耳炎、咽炎等),肺炎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葡萄球菌引起的疖肿,可选用SD、SMZ或SMZ+TMP等。  对于泌尿道感染,例如由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可选用磺胺异恶唑、磺胺间甲氧嘧啶(SIZ、SMM),因其乙酰化率低,排泄较快、尿中原形药达80%~90%,且溶解度大,在尿中不易析出结晶,也可用SMZ+TMP。  对于肠道感染,如肠炎、菌痢等,可用磺胺脒、酞磺胺噻唑、琥磺噻唑(SG、PST、SST),后两者极少吸收,不良反应少见,疗效也较SG为好。近年来,由于抗药菌珠的增多,对于肠道感染,磺胺药已不作为首选,但用SMZ+TMP对菌痢有较好疗效。  对于局部感染外用药磺胺酯酰钠(SA)疗效较好。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其钠盐接近中性,对组织刺激性很小;常用10%~30%溶液滴眼来治疗结膜炎、沙眼等。灼伤感染和创面感染可用(SML),该药对于绿脓杆菌作用较强,在坏死组织及脓液中仍有效。缺点是应用时局部有疼痛、烧灼感。磺胺嘧啶银SD-Ag()抗菌效力较SML强,且有收敛作用,而无明显刺激性,适用于烧伤、烫伤的创面感染。  磺胺类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其中有的比较严重。磺胺类可造成肾脏损害,当它从肾脏排泄时,因尿液浓缩使尿中药物浓度增高,容易在肾小管内析出结晶,损伤肾小管引起结晶尿、血尿、蛋白尿,重者可发生尿少、尿闭甚至尿毒症。
为了预防、避免肾脏损伤,在应用SD及大剂量SMZ时,应同时服用等量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增加药物溶解度。同时应嘱病人多饮水,使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以降低尿中药物浓度。避免长期用药,连续用药一周以上者,应定期查尿,如果出现结晶尿、血尿等立即停药。此外,老年人、肾功能不良、脱水、少尿及休克病人慎用或不用。  磺胺类药物也会引起过敏反应,有皮疹、药热等,常于用药后数天至数周出现;严重者可导致剥脱性皮炎。极少数患者可发生多形渗出性红斑,有时造成死亡。过敏反应以长效磺胺类较易出现,又因它们排,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即使停药,反应仍可继续发展;加以其血浓度低,疗效差,故已少用。局部给药尤易致敏,所以除主要供局部外用类外,其他磺胺类应尽量避免使用。此外,用药前要询问有无磺胺类药物过敏史;过敏反应一经出现,应改用其他抗菌药,并用抗过敏药处理。  磺胺类药物还有造成对血液系统的伤害,尚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头晕、头痛、全身乏力等,并可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安全起见,驾驶员或高空作业者应尽量谨慎使用。  甲氧苄胺嘧啶又名TMP、磺胺增效剂、抗菌增效剂,是一种非磺胺类抗菌药,其抗菌谱和磺胺类药相似而作用较强。当与磺胺药或抗菌素合用时,能显著提高前者的抗菌效果。和磺胺药合用不仅增强疗效,而且能减少抗药菌株的产生。因易产生抗药性,故很少单独使用。  甲氧苄胺嘧啶口服吸收迅速,服后l小时左右血中浓度即可达到高峰,可维持7小时,目前主要与磺胺甲基异恶唑合用治疗伤寒、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布氏杆菌病、菌痢、肾盂肾炎、尿路感染等。口服,每次0.1~0.2克,每日2次。  本品副作用轻微,有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现象,少数病人出现药疹,一般停药后可恢复。长期服用或大剂量连续用药时,应注意血像变化。肝、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妊娠早期及早产儿、新生儿不宜使用。
磺胺药类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和临床用途,本类药物可分为:
(1)口服易吸收可全身应用者,如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磺胺林、磺胺多辛、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SMZ-TMP)、复方磺胺嘧啶(磺胺嘧啶与甲氧苄啶SD-TMP)等;
(2)口服不易吸收者如柳氮磺吡啶(SASP);
(3)局部应用者,如磺胺嘧啶银、、磺胺醋酰钠等。
一、适应症
1.全身应用的磺胺类药:本类药物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等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敏感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中耳炎,脑膜炎奈瑟球菌所致的脑膜炎。
复方磺胺甲噁唑可治疗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所致的急性中耳炎,大肠埃希菌等敏感株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复杂性尿路感染、伤寒和其他,卡氏肺孢菌肺炎,以及星形奴卡菌病。复方磺胺嘧啶亦可作为脑膜炎奈瑟球菌脑膜炎的预防用药。磺胺林与甲氧苄啶合用对间日疟及恶性疟原虫(包括对氯喹耐药者)有效。磺胺多辛与乙胺嘧啶等抗疟药联合可用于氯喹耐药虫株所致疟疾的治疗和预防。
磺胺类药不宜用于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扁桃体炎或咽炎以及立克次体病、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2.局部应用磺胺类药:磺胺嘧啶银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Ⅱ、Ⅲ度烧伤继发创面细菌感染,如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肠球菌属等引起的创面感染。醋酸磺胺米隆适用于烧伤或大面积创伤后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磺胺醋酰钠则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等。柳氮磺吡啶口服不易吸收,主要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二、注意事项
1.禁用于对任何一种磺胺类药物过敏以及对呋塞米、矾类、噻嗪类利尿药、磺脲类、碳酸酐酶抑制剂过敏的患者。
2.本类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多见,并可表现为严重的渗出性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等,因此过敏体质及对其他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3.本类药物可致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周围血象变化。
4.本类药物可致肝脏损害,可引起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肝坏死,用药期间需定期测定肝功能。肝病患者应避免使用本类药物。
5.本类药物可致肾损害,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肾功能减退、失水、休克及老年患者应用本类药物易加重或出现肾损害,应避免使用。
6.本类药物可引起脑性核黄疸,因此禁用于新生儿及2月龄以下婴儿。
7.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应避免用本类药物。
8.用药期间应多饮水,保持充分尿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必要时可服用碱化尿液的药物。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正确使用磺胺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使用方便,可以口服,而且口服吸收迅速。有的磺胺药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中,故可以治疗流行性脑脊...
会起红疹,但其症状比青霉素类药轻很多!停药,症状即消失.
怎样的人才对磺胺过敏这倒说不准,吃了才知道.
磺胺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其主要经肾排泄,易在...
(1) 使用磺胺类药物应按照使用说明或医嘱服用,不宜随便加量或减量,因剂量过大会增加副作用,剂量过小不但不易起效果,而且易产生耐药性。
(2) 使用磺胺药...
药物过是指敏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器官和组织的反应,又称为药物反应(drug reaction)。在药物副作用中,约1/3~1/4累及皮肤,故有人提出皮肤药...
大家还关注查看: 4221|回复: 6
哪些药物与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过敏反应
签到天数: 172 天[LV.7]常住居民III
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抗菌药,曾经被广泛地使用,后来因为过敏等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日趋减少。但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常用的很多药物与磺胺类结构相似,可能和它们存在交叉过敏。 1.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属于磺酰脲类降糖药。它们含有与磺胺类药物相似的基团——对氨基苯磺酰胺 基,容易与磺胺类发生药物交叉过敏反应。 2.利尿剂。噻嗪类和噻嗪样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以及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布美他尼,都可能与磺胺类发生交叉 过敏。 3.解热镇痛抗炎药。高选择性的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商品名西乐葆)结构中有苯磺酰胺基、尼美舒利含磺基, 不可用于已知对磺胺过敏者。 4.抗痛风药。痛风常用药丙磺舒是一种有机酸,含有磺酰基,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也要禁用。 5.治疗青光眼的药物。乙酰唑胺及布林佐胺属于碳酸酐酶抑制剂,由于磺胺基团与碳酸离子结构相似,不能耐受磺胺类药 物或其他磺胺类衍生物者。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一些含有上述药物的复方制剂。如含格列本脲的消渴丸等。
磺胺类药物抗菌谱广,药品性质稳定,易于保存,而且价格低廉。这些药大多是口服剂型,方便患者使用。在临床治疗和患者自 我药疗中,磺胺类药依旧占有重要位置。但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多,特别是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甚至可出 现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注意的是,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能对多种 与磺胺类结构相似的药物也过敏。以下几类药物,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禁用。 · 磺酰脲类降糖药 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
齐特(达美康)等,这些药物的说明书中均明确写明“对磺胺类过敏者禁用”。 · 解热镇痛抗炎药 · 降压药 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西乐葆),不可用于“已知磺胺过敏者”。
吲达帕胺,如寿比山、纳催离等,属于磺胺类降压药,说明书中也明确注明“磺胺过敏者禁用”。 乙酰唑胺及布林佐胺(派立明)属于碳酸酐酶抑制剂,不能耐受磺胺类药物或其他磺胺类衍生物者,
· 治疗青光眼的药物 也不能耐受本品。 · 利尿剂
磺胺类药物过敏者对利尿药呋塞米(速尿)和氢氯噻嗪亦可能过敏,应尽量避免使用。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Crohn's 病的药物柳氮磺吡啶,实际上属于磺胺类药物,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丙磺舒是常用的治疗痛风的药物,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也要禁用。 氨苯砜等砜类药物也是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除禁用上述药物外,还要特别注意一些含有上述药物的复方制剂(如消渴丸含格列
· 柳氮磺吡啶 · 痛风用药 · 砜类药物 · 复方制剂
本脲)也应避免使用。
帖子永久地址:<input type="text" onclick="this.select();setCopy('哪些药物与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过敏反应\nhttp://www.yaoq.net/thread--1.html',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到剪贴板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 value="http://www.yaoq.net/thread--1.html" size="40" class="px" style="vertical-align:" />&<button type="submit" class="pn" onclick="setCopy('哪些药物与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过敏反应\nhttp://www.yaoq.net/thread--1.html', '帖子地址已经复制到剪贴板您可以用快捷键 Ctrl + V 粘贴到 QQ、MSN 里。')">推荐给好友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主题: 41, 订阅: 24
签到天数: 734 天[LV.9]以圈为家II
很好的常识,来窜一下门
签到天数: 734 天[LV.9]以圈为家II
很好的常识,来窜一下门
签到天数: 167 天[LV.7]常住居民III
学习了,很不错
签到天数: 435 天[LV.9]以圈为家II
呵呵,明白了,一下豁然开朗。
谢谢楼主分享
签到天数: 73 天[LV.6]常住居民II
受教,不错
签到天数: 216 天[LV.7]常住居民III
学习。。。。。。。。。。。。。。。
Powered by口服复方新诺明和磺胺脒致过敏性休克一例--《临床医学》1991年05期
口服复方新诺明和磺胺脒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摘要】:正 患者,男、53岁、于日因“牙周炎”服复方新诺明二片,几分钟后出现皮肤潮红及瘙痒,即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 后仍觉头昏、乏力、畏寒、出汗。体检;血压:9.3/5.3kPa,/神志清,能回答问话,但说话乏力,皮肤湿冷,心音低弱,心率55次/分,律齐,诊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给吸氧,肌注肾上腺素及异丙嗪、补液、静注地塞米松治疗,40分钟后血压回升至15.29.3kPa,心率74次/分,一天后痊愈出院。两年后,又“腹泻”服磺胺脒(SG)二片,约15分钟后出现头皮搔痒、继而全身瘙痒,两上肢可见红斑,全身颤抖,软弱无力,胸闷,气促,不能说话。体检:血压测不出,脉搏细弱,缓慢,意识朦胧,呼吸浅快,心率缓慢。EKG 示窦缓,心室率32次/分,立即给予输液,吸氧,多次静注肾上腺素,阿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患者,男、53岁、于日因“牙周炎”服复方新诺明二片.几分钟后出现皮肤潮红及疫痒,即静注10肠葡萄糖酸钙10ml后仍觉头昏、乏力、畏寒、出汗.体检;血压:9.3/5.3kPa,/神志清,能回答问话,但说话乏力,皮肤湿冷,心音低弱,心率“次/分.律齐,诊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给吸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葛伟庭;李鹏;;[J];宁夏医学杂志;1987年04期
费阿佩;陈爱玉;;[J];中国急救医学;2006年02期
楼方岑;[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1年06期
陈金亮;;[J];广东医学;1996年12期
纪树生;;[J];中国医刊;1979年02期
谭会斌;蒋绍先;;[J];吉林医学;1991年04期
刘洪波,张志文,申尚道;[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92年02期
郭杨;朱继红;;[J];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21期
王爱军,崔文华,郭天然;[J];山西医药杂志;1993年06期
郭航燕;;[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长深;徐德琴;杨玉兰;尹长奎;吴闺英;;[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邓云新;范秋维;;[A];200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C];2006年
王跃光;江平;;[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刘蜀晋;;[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胡嫦;;[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王莺;陈石妹;莫军军;龚芝萍;;[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蔡振林;刘梅;郑挺;朱洪松;周敏;;[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席淑华;;[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李智;黄文全;孙逵宗;;[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王立毅;李明意;彭礼飞;;[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夏场村卫生室
张海滨?博士;[N];健康报;2008年
陈琳 黄红云;[N];健康报;2006年
;[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赵志刚;[N];健康报;2006年
陈金伟;[N];医药经济报;2006年
王乐民;[N];健康报;2007年
雷招宝;[N];中国医药报;2009年
;[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副主任医师 傅永怀;[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付德明;[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亦梅;[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赵文忠;[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高彩荣;[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李忻红;[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吴嘉瑞;[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宋凤卿;[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陈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彭应心;[D];浙江大学;2005年
孙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李园园;[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洁;[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王蓉;[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谷美龄;[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李航;[D];遵义医学院;2012年
王磊;[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李洪坤;[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刘诚;[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白吉伟;[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刘涛;[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张恺芳;[D];南华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8大类药物要当心
我的图书馆
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8大类药物要当心
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8 大类药物要当心
09:00来源:作者:徐志超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磺胺类药物是指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结构的一类药物的总称,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化学治疗药物。在门诊西药调剂室的实际工作中,经常有患者提及磺胺类药物过敏。经临床研究发现有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具有磺酰氨基结构的药物,尽量避免相关的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下面就此类患者应该慎用或禁用的药物进行分类总结。
1. 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柳氮磺吡啶等;
2. 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含有与磺胺类药物相似的基团对氨基苯磺酰氨基);
3. 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氨苯磺胺的衍生物),袢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化学结构含磺酰氨基);
4. 解热镇痛抗炎药:如环氧合酶 -2 抑制剂塞来昔布、尼美舒利(化学结构含磺酰氨基);
5. 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如乙酰唑胺、布林佐胺、醋甲唑胺(均属碳酸酐酶抑制剂,碳酸(根?)离子与磺胺基团结构相似);
6. 抗痛风药:如丙磺舒(含磺酰氨基);
7. 砜类药物:如氨苯砜、苯丙砜等砜类药物(含磺酰氨基);
8. 复方制剂:对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除禁用上述药物外,还要特别注意一些含有上述药物的复方制剂(如降糖药消渴丸含格列本脲)也应避免使用。
综上所述,有磺胺类抗菌药过敏史的患者,往往对相关药物的过敏易感性较高 。选用药物应依据药品说明书及患者既往过敏史情况,谨慎用药。
参考文献:
[1] 郝建阳,陈瑞玲. 与磺胺类抗菌药过敏有关的交叉过敏 [J]. 药品评价,):41~43.
[2] 徐慧敏,蔡宏文,李天元,等. 磺胺类药物过敏和交叉过敏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发表评论:
馆藏&39592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方磺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