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qq心理测试在线咨询qq

网络心理咨询靠谱吗? 我国目前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如何?如果把心理咨询全部搬到网上来,是否解决了心理咨询的地域,时间的局限性,同时也消除了咨询双方的尤其是有问题方的羞怯,能更多地吸引用户到网上去咨询,那么如何将网络心理咨询办的和普通的心理咨询一样有效果,同时心理咨询师们也乐意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咨询? 按投票排序 我个人有在做skype的心理咨询,就我经验觉得还是有一定可靠性的。国外从很多年前开始也有电话心理咨询,常年来都作为咨询方式之一存在,总的来说只要咨访双方能建立起稳定直接的咨访关系,那么干预就能起效。当然,通过网络做心理咨询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有些人谈到的生物反馈疗法,或者是躯体接触比较多的疗法,通过网络就比较难实施;同时咨询师也需要一些特定技能,比如我认识一些做电话咨询的咨询师,对人声变化非常敏感;另外重症患者一般很难远程干预,比如自杀干预很困难(除非是专门做自杀热线的,可以跟警察局去报信息搜查),所以做网络咨询的一般不做重症。但总的来说, 多数谈话疗通过网络或电话治疗一般心理障碍都OK。另外就是,咨询其实是有两种的,一种是counseling(可以翻译成咨询),一种是consulting(可以翻译成顾问),在英文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词,但中文都翻译成了咨询,造成很多混淆。Counseling是心理咨询中用到的词,来访者要和咨询师建立关系,要有个人情感、思想上的互动,且咨询师主要是支持、干预、引导角色。而consulting是法律会计商业方面的咨询,一般咨询者为用户提供专家意见,保持职业关系界限。如果要做心理咨询的counseling,至少也要通过电话、skype等等手段,令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稳定直接的个人接触才可能完成。一般比如QQ文字聊天咨询,在论坛咨询,百度提问咨询之类的,本质上其实是consulting,是不能算作心理咨询的。 除了@清流说的用skype做近似于面对面的咨询,认知行为疗法这类强调技巧(strategies)的疗法,已经被证实在网络平台上也可以有效运用。MoodGym是一款用来改善mood disorder的online program,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开发。有中文版,免费使用。现在是第二版测试,网站虽然做的比较糙,但内容挺好的。目前为止,对青少年和成人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坚持完成MoodGym里的所有session,能缓解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此外,面对面的心理治疗加上MoodGym的疗效大于单独使用面对面心理疗法。MoodGym主页 相关链接相关文献Sethi, S., Campbell, A. J., Ellis, L. A. The use of computerized self-help packages to treat adolescen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 Human Services -160. [Abstract]Calear, A. L., Christensen, H., Mackinnon, A., Griffiths, K. M. & O'Kearney, R. The YouthMood project: 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n online cognitive-behavioral program with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 [Abstract]O'Kearney, R., Kang, K., Christensen, H. & Griffiths, K. A controlled trial of a school-based internet program for reducing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 girls. Depression & Anxiety ):65-72. [Abstract]Mackinnon, A., Griffiths, K. & Christensen, H. Comparative randomised trial of online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and an information website for depression: 12-month outcome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0-134. [Abstract]O'Kearney, R., Gibson, M., Christensen, H. & Griffiths, K. Effects of a cognitive-behavoural internet program on depression,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and stigma in adolescents males: A school based controlled trial.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43-54.[Abstract]Christensen, H., Griffiths, K., Mackinnon, A. J. & Brittliffe, K. Onlin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brief and full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Medicine ):.[Abstract]Christensen, H., Griffiths, K., Groves, C. & Korten, A. Free range users and one hit wonders: Community users of an 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program.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62. [Abstract]Griffiths, K. M., Christensen, H., Jorm, A. F., Evans, K. & Groves, C. Effect of web-based depression literacy and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 interventions on stigmatising attitudes to depression: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9.[Abstract]Christensen, H., Griffiths, K., Korten, A., Brittliffe, K. & Groves, C. A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of spontaneous users and trial participants of a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website.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1-10. [Abstract]Christensen, H., Griffiths, K. & Jorm, A. F. Delivering depression interventions using the internet: Positive results from a larg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5. [Full 我们现在正在做一个在线咨询的网站,有幸看了一些这方面的论文,做了一些考察。我想拙见或许值得略加参考。在网络咨询之前,E-mail和电话咨询在过去十多年间已经被许多咨询师所使用。我时常见到一些咨询师写的关于E-mail咨询的特别技巧,包括初诊接待以及回复时机和面对面咨询确有不同。2000以后,IM工具的流行让心理咨询更多的依托IM甚至VOIP进行,譬如@清流使用skype咨询也颇为常见。国内亦有为数不少咨询师依托QQ进行咨询。不过国内的咨询界本就鱼龙混杂,所从业者参差不齐,所用疗法与理念,或有过时,或有不切。此处槽点良多,不一一赘述。英国和澳洲的研究(Kaltenthaler, Parry, Beverley, & Ferriter, 2008)显示,公众对于线上治疗的接纳度还是不错的。况且治疗费用昂贵,边远地区的患者往往治疗延误或者因为治疗影响工作,所以线上治疗有其市场优势。不过最近有些研究(Green & Iverson,2009)指出线上治疗的脱落率比之面对面治疗要高出不少。另外在自杀风险评估和干预上并不足。隐私也是许多人担忧的问题。另外,前些年web2.0大潮让一种新的在线咨询方式流行——CCBT(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rapy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我们做的就是与此相关。因为CBT(认知行为疗法)的许多技术,譬如心理教育,工作表(worksheet)等易于线上实现,加之咨询师辅助,效果不差。2008年以后,有许多关于CCBT的论文针对CCBT的Cost-Efficiency(成本效率)进行研究,不过结果各异,有的说CCBT是cost-efficient的,还有的说比之传统CBT和face2face的治疗,CCBT的cost-efficiency持平或者不如,不过不管这么说,CCBT都是有效的。()不过这种有效性建立在CCBT程序的设计上,程序设计之优良也决定CCBT有效性之高低。如英国的BeatingtheBlues就被NHS(英国医保体系)推荐,而且NHS和NICE的报告指出,其他的一些CCBT程序就不被推荐作为抑郁症的主治方案。还有个数据(MacLeod, Martinez, & Williams, 2009),英国10%的CBT治疗师运用CCBT治疗病人。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就像哲学分英美哲学和欧陆哲学一般,不管是广义的onlinetherapy还是CCBT,这样的方式更为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部分美国和北欧的咨询界所接受,在这些地方以外并不流行。之于中国,似乎一切都还未尽可知。最后,我非心理学出生,因此欢迎专业人士指点和指摘。 循证研究会倾向于认为,流派的差别,远远没有咨询师(治疗师)个体的差异给治疗效果带来的差异大。同样的句式,其实可以说,(承认网络咨询的局限的同时)网络咨询是否靠谱,和咨询师的能力更相关。 前提是,你选择的咨询师专业度是不是够。现在国内的情况是,很多刚刚到证的人就开始做咨询,而且一些不靠谱的网站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只要交多少钱,就可以把这个咨询师放到一个显著的位置,并做重点推荐。事实上,心理咨询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咨询师的人格足够健康,而普通人是很难知道如何筛选一个合格的咨询师的,而且国内目前寻找合格咨询师的途径并不畅通,所以很多人会上网搜索,而这种网站的推荐又十分不靠谱,所以很容易伤害到求助者,从而对心理咨询失去信心。目前刚刚起步的“简单心理”聚合了一批受训背景相对比较正规的咨询师,与其他网站比起来,可信度要高得多,可以考虑到那里搜索咨询师。因为网络咨询成本低,相对可能更容易找到专业成熟收费又低的咨询师。在咨询师专业能力足够的前提下,网络方式与面对面方式还是会有一些差别,但网络方式会是面询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很好的补充。网络方式与面对面方式的差别主要是缺少了路上的奔波,一开电脑双方就能见面,这样求助者很多为了见咨询师而付出的代价就看不到了,比如因堵车而迟到,因为跑远而不得不提早出门等压力,因为早到而在等候室的行为等等,所以可能会少了很多的处理机会。对于咨询师来讲,因为与面对面相比,少了很多的观察,所以咨询中难度会更大,而且因为时空的限制,咨询的容器空间会减小,比如当求助者悲伤时,如果面对面可能就更容易从咨询师的目光中感受到支持悲悯,但是网络中就不容易感受到,所以,网络方式对咨询师的要求会更高,难度更大。如果缺少地面咨询积累的大量经验,咨询师直接做网络咨询是不可取的。但是网络咨询最低配置也要视频的方式,如果是文字、电话等式,信息量太小了,根本算不上是心理咨询。 开头明言:心理咨询的话,肯定是面对面的咨询更有效果。因为毕竟一个好的咨询师呈现给来访者的,不仅仅是声音和一个上半身影像。这里提到的还是视频咨询,如果是文字咨询,又是差得更远,单纯从信息的摄取上来说,渠道就少,而且没有咨询师表情和语音的佐证,文字是容易被歧义理解的。但是,在现在,网络咨询又易于被大家所接受。这可能有以下的几个原因:1、网络咨询提供了一个防御给来访者,让他在他认为安全的距离进行咨询;2、他在一个安全的地点,例如在自己的家里被咨询。这也给了他一个不必太社会化的空间。3、他可以随时掐断与咨询师的链接。他在这样的情景里,他是有轻佻不用负太多责任的权利的,这也是大众对网络这个虚拟链接的薄情。对于咨询师而言:1、随时可以被掐断的链接,不利于咨询师跟来访者关系的建立。而一些流派是通过好的关系来治疗来访者的。2、网络咨询给咨询师带来了海量的咨客,不再是受空间距离的限制。3、但不稳定的治疗关系,和较差的效果可能使咨询师的自恋受挫。 我觉得心理咨询里面信任关系很重要吧,有些事情你要是觉得对谁讲都可以你就不需要心理咨询了。很多事情是隐私的,虽然泄露出去也许不会有什么事实上的伤害,但是对于想要咨询的人来说,确实非常难以和不信任的人开口的。接下来我们也知道网络安全是多么不靠谱,特别是中国的网络。。。。而且网络的话,那么身体语言,面部表情之类之类的信息会比较模糊不过做个论坛还是有可能的,我觉得在网络上比较难以进行心理治疗,但是简单的咨询还可以,深入就不太可能了,而且比较难以盈利。。。话说既然心理疾病也是病得话,那个好大夫可以借鉴一下吧,我觉得那个做得挺好的,想法也挺成熟的。 这个问题需要关注咨询的理论取向。若是贝克认知疗法,确实可以在网络进行,因为关注的是来访者的表达;精神分析就很难,因为关注的是两个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就像是一种场,只有两个人面对面才会发生。综上所述,那些需要心理咨询师将自己的人格放进咨询当中的,就不适合网络;那些需要将知识放进咨询中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网络。但是上述内容属于理论下的,实际的工作中,很难出现咨询师人格与咨询分离开,因此网络咨询效果往往略低=====================感谢 同学提醒~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网络咨询是弥补面谈困难的有效手段,但不可替代。 在资质和架构合理的情况下,网络咨询和培训都靠谱。这里有很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面对面的咨询和培训效果绝大多数情况下优于网络。面询和网询会出现一些有趣的不同特点,如:网询有可能帮助外出恐惧的来访者,面询不能;一些重症心理问题的来访者,不适宜网询;儿童咨询基本无法通过网络咨询进行;网询往往表现出更好的连续性;网络的状况极大影响了咨询的质量,可能会让双方感到不安;网询会丢失掉一些咨询的细节,但会呈现一些面询不可能出现的信息(如来访者房间的细节)网询时双方都能看见自己的脸,这会带来一系列有趣的变化......总的来说,个人认为网络咨询还是很可以做的。但网询和面询存在差异,是咨访双方都需要留意和适应的。 即便免费也不靠谱,何况楼主看起来没打算免费 谢邀! 都回答了。靠谱是当事人的缘故,和网络关系不大。 网络确实比面对面屏蔽了很多信息,但是也不至于没有效果不靠谱。 我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只是看了些年关于心理学的一些书籍而已(真的是专业书,不是伪心理学)知道的越多有时会越迷茫,有时会很清醒,所以我一直在清醒的迷茫。 前些年经常在百度知道心理分类的问题下回答一些问题,然后可能留了一个QQ,然后这些年来经常有人通过QQ或者手机或者邮件等方式来向我咨询一些问题,大都是情感类的。现在已经基本不会再去帮人“分析解答”了。发现自己挺不靠谱,我所回答的都是我个人认知的而已。 心理学是一个门很严谨的科学。简单就心理咨询师而言,就有非常多的分类。通常我们得根据一个心理咨询所擅长的进行咨询。但也一定是很严谨的,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知道,仅通过网络,或者只要是不当面进行心理咨询的,那么其结果。一定是不全面的说的好乱啊。。。不说了 之前做过网络咨询,效果是有的,但是相对与面对面效果肯定是有差距的,这种差距来自于双方,来访者的防御机制较难打破,咨询师也难以产生共情。 但是因为网络咨询的便捷与较强隐私性,发展也是一种必然趋势,为了弥补上一段中的两个缺陷,可以选择更多的运用认知治疗的方式。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认知治疗。 为了方便非心理学专业者看懂,我就用自己的语言处理,对此有兴趣的可以看钱怡铭先生的《变态心理学》。 “情绪没有错,错在认知”。运用认知治疗这一技术的咨询师,一般都会把这个当作整个治疗框架的基础。简单解释一下,社交恐惧症,一个女性曾经遭受男性骚扰,受伤之后就逃避与任何人接触。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人之常情,但是她错误的将那个男人,和所有人混淆了,也就是“泛化”。所以,这样的治疗就是需要与她探讨认知。 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分为期望、归因、认知评估、图示。 以抑郁症为例,解释这4种过程。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能量的,这种能量有可能是压力,也可能是动力。就动力而言,我们做这件事,是有一个好的预期才会做,而抑郁症患者,对待这件事的发生总是抱消极态度,所以就会“不如不做”。 如果考试失利,抑郁症患者的归因方式一般是“整体的、固定的、绝对的”,这样的对失败的思维模式,会让其失去努力的欲望,因为“失败的必然”“我考试不好。什么都不好”“我永远不可能考好”。 认知评估: 一个抑郁症患者参与一次演讲,当然,他是被逼的,或许为了工作吧。他的表现很棒,完全不似一个抑郁症患者,只是有点紧张,但不影响整体。可是,他的想法是这样的“我真是太失败了,别人一定看出我的紧张,他们一定笑死了,我再也不用被人当作傻子”,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习惯,几乎是自动的。 这点相信大家深有体会,例如听到“隔壁小王和小红在一起了”,有人会这样想“真是幸福的一对。希望他们幸福”,有人会这样想“小王一定是为了得到什么才和小红在一起的”。。。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心理现象,我们看别人的方式是通过自己--举个例子:某男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常常去看女朋友,女孩很难过,和另一个男性朋友倾诉,然后那位男性朋友觉得可能是这位男孩脚踏两船,女孩更伤心了,后来解释清楚,男孩确实没劈腿,可是为什么这个男性朋友会给出“一脚两船”的假设呢?因为----------他做过。这便是心理学中所谓的投射,在相亲时可以运用,心中有善,则人人是佛,心中有恶,则万物皆魔。 基本原理阐述了,下面就是治疗了,谈话的基础是事件,很好用的一个模型:ABC。A是事件,C是情绪,一件事发生了(A),不会直接达到C,中途会经历B--认知。咨询师所做的,便是与来访者探讨不合理的认知。或许你会认为这很难,这些患者都患病这么久了,一定什么都懂了,很难改变他们的认知。其实不难,因为你是外人,你不会被情绪打败,来访者被心理疾病困扰时,他们的思维是很狭窄的,他们或许只要一点点播,就会顿悟。或许你会认为这很简单,不就是聊天嘛,不就是讲道理嘛。其实不简单,你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很深的共情能力,让来访者觉得你是“自己人”。当然,还有其他模型,比如人本主义,就不多说了。 作为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助理一枚,我直接抛给你的答案是:靠谱的网络心理咨询是靠谱的,不靠谱的网络心理咨询是不靠谱的!是的,这看起来是一句废话,但是国内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这就好像你问我感冒是致命疾病么一样,一般的不会是,但是要是得上禽流感那就说不好了)国内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也不用我多多赘述了。这当然和国外正规发展起来的没法比。在心理咨询的发展史上,无论是咨询技术还是方式都是在不断改进发展,并且适应时代的,直到今天也是。而个人认为网络心理咨询服务更能适应中国目前的国情,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国内正规机构的收费机制,本身国内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主要都分布在大城市之中,这样其他城市的来访者想做心理咨询怎办?离开自己生活的城市,工作怎么办?邀请咨询师来自己的城市,且不算出诊费,本身心理咨询师一个长期的过程,总不能一直把咨询师养在身边吧。综上,网络心理咨询的确会对很多技术的应用产生阻碍,并且对咨询师了解来访者信息产生一定的困难,但这并不是说网络咨询就不可取,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仍会付出同等的努力来帮助来访者一起走出困惑,这对于来访者的获得以及咨询师的付出都是没有打折扣的。 每人写的都有一些道理,但是感觉却似乎都有些片面,有些问题必须考虑国情和个人情况:1、从技术上来说,有些治疗方法是没有办法网上进行的,如生物反馈等等,有些是可以网上进行的。所以网上咨询,对一些案例及治疗方法是可行的。2、从求助者来说,在我国,心理咨询还不是很普及,有很多人不认为自己心理有问题,但是又觉得自己需要一些帮助,所以就尝试网络上去咨询一下,看能否给自己对症或者进行下一步治疗。另外有些人不好意思面对面把自己的真实情况说出来,所以就从网上匿名去咨询。在当下的心理咨询普及情况下,网上咨询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咨询展示及普及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咨询是种什么东西,从而接受它。3、从咨询师来说,需要一个平台去展示自己,心理咨询是需要一定的知名度的,目前的互联网社会,大家有很多的信息汇集点,网络就是主要一个。心理咨询师也需要通过网络去展示自己,推销自己。有人认为网上咨询不靠谱,一是因为非面对面的咨询,求助者会有种“藏着掖着”的心态,二是因为咨询师,尤其是有经验的咨询师,在让求助者入门之后,则不再深谈,转而让求助者接受进一步的、深度的、收费的咨询。这是一种方式,有好处--保证了咨询师的劳动成果的价值;也有坏处--有点江湖骗子让你上钩的感觉。见仁见智,就看求助者怎么去想了。4、从从业的角度来说,初级咨询师不可能去收费,起码不能收较高的咨询费,他就需要一个平台,去快速的吸取经验、熟悉案例,网络就是最好的了。而网络咨询,大大消弱了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台。5、从收费的角度来说,国人的心态,仍然没摆脱“幻想免费午餐”的状态,仍然想“花小钱办大事”,而对于收费的正式咨询,则有太多的顾忌、或者挑剔、或者怀疑。所以,先从网上免费的做起,反正“如果效果不好,我也没失去什么”。心态,决定了态度。 总之,网上咨询有较大的局限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心理咨询普及程度下,仍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体验过没有?越贴近于内心的东西越是单纯理性思考“鞭长莫及”的……“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不是我们遵循了感觉,而是我们过多地屈从于理性“(甚至屈从到为自己的逃避行为合理化) ……哪知思维的后面还有思维,结果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不知不觉进入到了“用自己的思维观察思维中的不协调”的“悖论情景" ——把有限而又宝贵的精力用在在过度的关注理性上(请注意是过度;虽然社会是建立在理性的规则下的,并非理性一定比感性好,而是理性的思维与行动比较有效,容易交流,也容易遵循,便于人类的交流与交往),让我们没有机会、疏忽甚至排斥对自己感觉和情绪的照顾和处理,我们进入了越思考越痛苦的“循环怪圈”。 道理是直的,道路却是弯的;道理在嘴上,路却在我们每个人脚下……欢迎各位有缘人到我QQ空间()做客,这里有比较全面的对心理咨询的常识的普及和对误解的澄清,尤其是置顶的文章。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的发展而受益,让心理咨询为你拓展出更广阔的生命视野…… 不论是电话咨询,网络咨询,还是各种通过其他媒介的咨询方式,都没有face to face 来的好。面对面,包括咨询师可以觉察到你的动作,表情,还有你自己都注意不到的轻微变化,很可能就是问题的关键。仍然建议采用最传统最有效的咨询方式。 靠谱,最少可以有更多选择,线下,本地城市不一定有不错的心理咨询师,线上的话,就会有很多选择,比如心理圈这个平台,全国各地,偏远地区,都可以互联网咨询。主要优势:1.远程2.价格更低3.更多的选择余地4.时间上更自由 1、首先,心理咨询靠不靠谱依靠的是咨询师的水平以及咨询师的匹配程度,而不是沟通途径。2、不过网络咨询途径中,我中心采用的只有网络电话咨询、网络视频咨询这两种方式。而网络打字的方式,我们中心仅作为预约沟通的方式。———————————————————————————————————————————用事实详解:1、正如以上许多咨询师们所言,其实来访者们所期待的打字沟通,很多情况下是为了不付费。我们的一位老师分享:心理咨询的设置中就要求付费,哪怕是10块钱建立起的咨访关系,这样才有可能帮助来访者实现他的咨询目标,如果是免费的就脱离了这种约束。 其实这里面就涉及了低价的困难程度,突破设置更是如此。这是咨询靠谱的关键。2、心理咨询是情绪情感层面的工作。如果的确有地缘条件不可逾越,建议采用视频咨询;再其次是电话咨询;而打字咨询在情绪交流上就更弱了。所以,对于加大咨询难度的事情,可以避免就尽可能的不让它发生。3、另外,在国内许多个案不稳定的咨询师,会用免费的打字进行简单咨询,进而预约个案。或者用免费的个案进行练手,类似于学校里的心理咨询中心实习。以上。 认真对待,一样有效。郑州心理qq咨询 | | | | | | | | | | 郑州心理qq咨询   郑州心理qq咨询【郑州金水中医院精神科★省市医保定点医院★免费预约-0元挂号-无须排队&】研究发现,人体的健康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以往让人们烦恼的是身体疾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受到的心理疾病的困扰渐渐的大于身体疾病困扰。心理疾病日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心理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也会逐渐的躯体化,此病不容忽视,治疗更需重视。郑州金水中医院精神科不断将国际上最新的心理疾病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凭借着对心理疾病诊疗的透彻解析,成为国内心理疾病医院的专业典范,并且以权威的专家、尖端的设备、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闻名华中地区,全力打造全国心理疾病重点品牌,目前已经有数万多名心理疾病患者恢复健康。       ◆郑州金水中医院—国家卫生部直属医院◆    郑州金水中医院精神科,座落河南省郑州市政七街,医院集门诊、住院、体检、预防和康复为一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院内绿树成荫,花草满院。郑州金水中医院秉承“公立医院的承诺”,本着“人才兴院、特色办院、质量建院”的总体思路,走“适宜发展、创新发展”的路子;坚持“以医养疗、以疗促医、疗治结合、自主创新、质量至上,特色取胜”的原则;以高度尊重生命质量的态度建设科室,打造“官兵满意、百姓放心”的典范。郑州金水中医院严格执行卫生监督部门的文件条例,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方针,引进“首诊负责制”等先进诊疗模式,以专业树特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心理测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