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护理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在哪

>>正文内容
贵阳医学院2013考研调剂第二批人体寄生虫学专业缺额情况
【字体: 】 【】 【】 【】
贵阳医学院调剂第二批缺额情况
人体寄生虫学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学校招生网所提供的招生考试等所有信息仅供参考,敬请网民(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作者: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日
上一篇:[ 04-25 ]下一篇:[ 04-25 ]
赞助商链接
免费发布招生信息
赞助商链接
本周排行TOP10
本月排行TOP10
2014年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第四届中国专业有害生物管理高峰论坛通讯录0312中国,届,专业,高峰论坛,第四届,论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第四届中国专业有害生物管理高峰论坛通讯录031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桉叶挥发油对几种寄生虫驱杀作用的研究--《贵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桉叶挥发油对几种寄生虫驱杀作用的研究
【摘要】:观察了不同浓度的桉叶油对体外培养环境下蠕形螨和阴道毛滴虫的杀虫作用 ,并用实验小鼠为对象 ,观察了桉叶油对三种常见传病蚊种的驱避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桉叶油对蠕形螨和滴虫均有较强的杀虫作用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 ,虫体死亡率明显升高 ,2 %和 5%桉叶油分别是杀滴虫和蠕形螨的有效而经济的浓度。 5%桉叶油对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均有明显驱避作用 ,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效果强于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 ,绝对保护时间分别为 :白纹伊蚊 170min ,中华按蚊和致倦库蚊均为 130min。桉叶油的抗寄生虫作用研究将有助于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285【正文快照】:
桉叶油有消毒、祛痰、降压等多种功能[1] ,民间还有用桉叶燃烧驱赶蚊蝇的习俗 ,但有关桉叶油对寄生虫作用的实验及应用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探索桉叶油对寄生虫的作用机制及药用价值 ,开发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 ,我们于 1 997年对桉叶油抗蠕形螨、阴道毛滴虫以及防止蚊虫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希明;;[J];海峡药学;2007年05期
白海燕;;[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5年04期
滑艳,邓雁如,汪汉卿;[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年05期
靖会,佐建锋;[J];西北药学杂志;2005年02期
毛庆祥,常文军,蔡全才;[J];药学实践杂志;2003年04期
谢胜新;;[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年08期
李俊凯,徐汉虹;[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4年06期
赵亚娥;郭娜;李琛;李小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年06期
李建华,周敏君,裘学丽;[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年03期
杨频,马雅军,杜昱光,廉振民;[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禺卿;[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高飞;[D];四川大学;2007年
杨频;[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边婧;[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何媛;[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李天伟;[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建华,周敏君,郎书源,康朝胜;[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敬芝,姚锋;[J];中国医刊;1980年12期
孙静,刘会敏,何金,余宏宇,叶忠,张佩华;[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8期
梁裕芬,周德喜;[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白海燕;;[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5年04期
毛樱逾;[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2001年04期
江腾春,李亚兰,彭伟,杨秀娣;[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王国英,王国建,都景芳,张军,王金喜;[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1期
史安奎,王江华,王汉华;[J];医药导报;1999年01期
任增书,杨苏菊,牛文江,秦富强,武凤英;[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6年03期
陈秀春,周世昌,刘锦华,李朝品;[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2年
刘莹;[D];山东大学;2005年
李天伟;[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频,马雅军,廉振民;[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陶武彬,谈燮峰,萧树德;[J];广州化学;1997年02期
宋希明;;[J];海峡药学;2007年05期
吴刚,戈峰;[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4年04期
郭谊,张文,蔡也夫;[J];金山油化纤;2003年01期
周正斌,程芝;[J];林产化学与工业;1992年03期
夏克坚,任宇红,聂丽娟,李响敏,秦中;[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1年04期
沈校军,姚雷,黄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4年01期
卢奎,刘延奇,赵英杰,路纯明,张小麟,姜永嘉;[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6年04期
李大红,姚雷,黄健;[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洪波;周欣;雷培海;王道平;彭炳先;;[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频;[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吕慧芳;[D];暨南大学;2005年
左安连;[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贺星亮;[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世宽,潘明,任路遥;[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年04期
王万;原红果;陈博;吴纯洁;;[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05期
楼兴隆;李晓明;张鞍灵;丁虹茹;高锦明;;[J];西北农业学报;2006年03期
田晔,李朝品;[J];疾病控制杂志;2004年04期
李文戈;郑罡;曹煜;吴承龙;;[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09期
白海燕;;[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5年04期
王文元;顾丽莉;吴志民;;[J];食品与药品;2007年02期
刘玉明,李素芳,吴玉田;[J];中药材;2003年06期
徐莉娜,卢丽丹;[J];贵州医药;2005年03期
林?宁;;[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玉红;黄泰松;李桂湘;邹克兴;周俊;;[A];中南片2007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由彩云;王凯慧;石兴涛;王宏梅;郭淼;武馨;;[A];中国动物学会第八次全国寄生虫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孟舒;[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田玉红;[D];广西大学;2006年
杨早;[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刘玉明;[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禺卿;[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高飞;[D];四川大学;2007年
赵欧;[D];中南大学;2007年
豆传娜;[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徐宁;[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6年
甘付华;[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王淳凯;[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田晔;[D];安徽理工大学;2005年
何媛;[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李天伟;[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建华;;[J];贵州医药;1990年05期
李建华,裘学丽,周敏君;[J];贵州医药;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永贤;[J];江苏医药;1982年11期
汪万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82年05期
刘汉清,郭立玮;[J];中成药;1985年08期
刘崇悌;[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5年03期
张穗;[J];中成药;1987年08期
李炳强,庄海旗;[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0年Z1期
罗嘉梁;宋永芳;;[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1年03期
卢明星;;[J];云南林业;1992年05期
李炳强,庄海旗;[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3年Z1期
王春培;宫晓波;刘中申;;[J];中医药学报;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仲源;[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童顺鸣;[N];四川日报;2003年
纪国有;[N];云南日报;2004年
华欣;[N];云南经济日报;2005年
李武华;[N];大理日报(汉);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建娅;[D];浙江大学;2003年
贾春环;[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吴志民;[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及旗下全部分类
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圣才:
sc100xuexi
认证官方微博
认证官方微博
贵阳医学院人体寄生虫学考试试卷(本科)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A型题 又称最佳选择题。先提出问题,继以列出5个答案:A、B、C、D、E。按题干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人是刚地弓形虫的中间宿主
  B.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
  C.野猪是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
  D.牛是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
  E.人是疟原虫的中间宿主
  2.人感染疟原虫后的免疫类型多属于: (  )
  A.带虫免疫
  B. ADCC获得性免疫
  C.消除性免疫
  D.伴随免疫
  E.先天性免疫
  3.只需要一种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是:  (  )
  A.丝虫   B.弓形虫   C.蛔虫   D.疟原虫   E.华支睾吸虫
  4.蓝氏贾第鞭毛成熟包囊核的数目通常是:    (  )
  A. 1个   B. 2个   C. 4个   D. 5个    E. 8个
  5.旋毛虫最主要的保虫宿主是:   (  )
  A.人   B.犬   C.猫   D.牛    E.猪
  6.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现象的原虫是:   (  )
  A.Entamoeba histolytica  B.Plasmodium vivax
  C.Giardia lamblia     D.Trichomonas vaginalis
  E.Leishmania donovani
  7.对怀疑为黑热病的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  )
  A.免疫学检查      B.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C.外周血涂片检查    D.肝脏穿刺涂片检查
  E.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
  8.日本血吸虫卵能进入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肠蠕动增强     B.腹内压增高
  C.血管内压增高    C.粗糙食物的刺激
  E 卵内毛蚴分泌物破坏肠壁的作用
  9.病原体在昆虫体内仅有发育但不繁殖的是:   (  )
  A.杜氏利氏曼原虫  B.鼠疫杆菌  C.疟原虫  D.丝虫   E.以上都不是
  10.目前,治疗溶组织内阿米巴带虫者的首选药物是:  (  )
  A.海群生  B.丙硫咪唑   C.吡喹酮   D.甲硝唑   E.巴龙霉素
  X型题 又称多选题。先列出一个题干,继以列出A、B、C、D、E 5个备选答案。按试题要求在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11.新鲜人粪污染食物或饮水,可能感染:  (     )
  A.弓形虫      B.蛔虫
  C.溶组织内阿米巴  D.蓝氏贾第鞭毛虫
  E.猪带绦虫
  12.能引起肝脾肿大的寄生虫有:   (     )
  A.布氏姜片吸虫   B.血吸虫
  C.丝虫       D.杜氏利什曼原虫
  E.弓形虫
  13.下列寄生虫哪些能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
  A.疟原虫      B.血吸虫
  C.旋毛虫      D.似蚓蛔线虫
  E.弓形虫
  14.可直接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有:    (     )
  A.钩虫        B.日本血吸虫
  C.弓形虫       D.猪带绦虫
  E.曼氏迭宫绦虫
  15.生活史为虫媒传播型的寄生原虫有:  (     )
  A.杜氏利氏曼原虫    B.刚地弓形虫
  C.阴道毛滴虫      D.疟原虫
  E.溶组织内阿米巴
  16.下列哪些属于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     )
  A.Ascaris lumbricoides
  B.Plasmodium falciparum
  C.Giardia lamblia
  D.Taenia solium
  E.Toxoplasma gondii
  17.在病人的粪便中不能查到虫卵的寄生蠕虫是:  (     )
  A.斯氏狸殖吸虫    B.日本血吸虫
  C.卫氏并殖吸虫    D.旋毛虫
  E.细粒棘球绦虫
  18.土源性蠕虫的防治原则包括:        (     )
  A.防止昆虫的叮咬      B.加强健康教育
  C.不食生的或半生的肉类食品 D.管理好粪便和水源
  E.消灭苍蝇、蝉螂等
  19.生活史中幼虫穿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腔的寄生虫有:
  A.钩虫      B.班氏丝虫
  C.牛带绦虫    D.蛔虫
  E.血吸虫
  20.仅雌虫吸血,而雄虫不吸血的节肢动物有:   (     )
  A.蝇          B.蚤
  C.蚊          D.虱
  E.白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可作为中间宿主又可作为终宿主的寄生虫是  、  、  。
  2.溶组织内阿米巴带虫者的粪便中只能查到  ,肠外阿米巴病病灶抽取物中只能查到  。
  3.生食溪蟹有可能感染的常见寄生虫是  、  。
  4.青蒿素主要杀灭疟原虫的  。
  5.常能引起人脑部和眼部疾患的绦虫幼虫  是  ;常引起肝脏病变的绦虫幼虫是  。
  6.能经接触感染的节肢动物有:  、  、  。
  7.影响着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性因素中,有三种致病因子已在分子水平上被广泛研究,它们是:  、  、  。
  8.我国传播疾病的蚊虫有三个属,它们是 、  和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2.疟疾贫血的原因
  3.全变态
  4.transport host
  5.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四、论述题(共4题,40分)
  1.疟原虫最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病原学检查法的检出率?(10分)
  2.生吃猪肉可以感染哪些寄生虫?它们的感染时期及致病时期分别是什么?(12分)
  3.蝇属于哪一类变态昆虫?它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8分)
  4.患者,女,农民。1998年12月因右侧大腿发现一个指头大小的肿块到医院就诊。病史:有用生青蛙肉捣烂敷贴伤口的习惯和病史。体检:右侧大腿内侧皮肤红肿并隆起一个2cm&2cm的肿块,边缘清楚,质中,轻度压痛。拟诊:右大腿肿物病因待查。手术:局部麻醉后切开皮肤行肿物离体摘除。切除的肿物经剖开发现一条乳白色会蠕动的虫体,长19.8mm,宽2mm,虫体扁平呈链状,在生理盐水中能不断伸缩活动。(10分)
  (1)患者最有可能患的是什么寄生虫病?
  (2)该患者最有可能的感染方式是什么?
  (3)防治本病的原则是什么?
  人体寄生虫学试卷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B 2.A 3.C 4.C 5.E 6.B 7.B 8.E9.D 10.E
  11.CDE 12.BDE 13.BCE 14.ABCE 15.AD16.CE 17.ADE 18.BDE 19.AD 20.CE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旋毛虫、猪带绦虫、曼氏迭宫绦虫
  2.包囊、滋养体
  3.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4.红内期疟原虫
  5.囊尾蚴、裂头蚴、棘球蚴
  6.疥螨、蠕形螨、耻阴虱
  7.凝集素、穿孔素、半胱氨酸蛋白酶
  8.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有些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这种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2、疟疾贫血的原因:疟原虫直接破坏红细胞;脾功能亢进;免疫病理损害;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3、生活史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时期,各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完全不同,称完全变态。
  4.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后,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转续宿主。
  5.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体内寄生时,通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则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明显增强,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死亡。这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四、论述题(共4题,40分)
  1.本题10分
  疟原虫最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是薄血膜及厚血膜染色法(2分).影响的因素有:血膜的制作及染色质量(2分);显微镜的质量(1分);检查者的技能及责任心(2分);选择适宜的检测方法和采血时间(2分);原虫的感染密度等(1分)
  2.本题12分
  可感染的寄生虫   感染时期         致病时期
  旋毛虫      幼虫囊包         幼虫囊包   1.5分
  卫氏并殖吸虫   囊蚴童虫         童虫成虫  2.5分
  猪肉绦虫     囊尾蚴虫卵        成虫囊尾蚴 2.5分
  曼氏迭宫绦虫   原尾蚴裂头蚴       成虫裂头蚴 2.5分
  弓形虫      滋养体(假包囊)包囊卵囊  滋养体包囊 3分
  3.本题8分
  蝇属于全变态昆虫(1分),蝇对人体的危害:
  直接危害:吸血骚扰(1分)、寄生即引起蝇蛆病(1分);
  间接危害即传播疾病,机械性传病,蝇传播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等疾病(2分)。生物性传播病,蝇传播锥虫病(2分)、结膜吸吮线虫病(1分)。
  4.本题10分
  分析:患者最有可能患的是裂头蚴病(2分),该患者最可能的感染方式是用生的青蛙肉敷贴伤口,蛙肉中的裂头蚴经皮肤感染(2分)。防治原则:不生吃动物肉类,如蛙、蛇、猪等肉(2分);不用生的青蛙肉敷贴伤口、疮疖等(2分);不饮用生水(2分)。
e书题库免费下载
推荐的课程
&临床执业医师网授班 
&中医执业医师网授班 &
&执业兽医全科网授班 502 Bad Gateway
502 Bad Gateway
The proxy server received an invalid response from an upstream server. Sorry for the inconvenience.
Please report this message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to us.
Thank you very much!
.cn/Index/search?msg_key=%E8%9B%8B%E7%99%BD%E6%8A%98%E5%8F%A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阳医学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