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上长囊中3.1*4.1cm可以吃熊

咨询专家:
好大夫在线是医患沟通平台,医生基于患者自述病情所发表的言论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直接依据。
当前位置: &
得票大夫数:1人
普外科超声科肝胆外科
患者推荐热度
(2年内0票/总1票)
普外科罕见疾病和疑难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肝胆疾病、门脉高...妇科内窥镜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宫颈病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绝经后出血帕金森氏病,运动障碍疾病&
哈医大四院可咨询专家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 沟通更充分,90%当天通话!
哈医大四院 妇产科
哈医大四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哈医大四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哈医大四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哈医大四院 眼视光门诊
肝囊肿最新咨询
16小时前[]
16小时前[]
16小时前[]
17小时前[]
17小时前[]
17小时前[]
17小时前[]
18小时前[]
19小时前[]
22小时前[]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备案编号:29
好大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
向十一万名公立医院专家免费提问
请输入您的问题,我们帮您安排最合适的医生解答...*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韩医生你好!我的血清检查:白细胞是3.1,参考范围4-1...
韩医生你好!我的血清检查:白细胞是3.1...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韩医生你好!我的血清检查:白细胞是3.1,参考范围4-10(偏低);中值细胞计数0.2,参考范围0.3-0.8(偏低);红细胞计数3.7,参考值3.8-5.8(偏低);红细胞压积32.9,参考值35-50(偏低);平均血小板体积11.4,参考值6.5-11(偏高)。彩超检查: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包膜完整,肝实质回声均匀,肝脏内探及多个囊性团块,最大约2.1×1.9cm,壁薄液清,肝内血管清晰,门静脉主干未见扩张,内径约1.0cm.,。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壁稍厚,毛糙,壁上探及两个点状稍强回声,大小约0.4cm,壁上另探及一点状强回声,伴“慧星尾”征,内为均匀无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内径约0.6cm。诊断提示为肝囊肿;胆囊炎、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着,胆囊壁上点状稍强回声(息肉?)。请问我需要怎么治疗,该注意什么?谢谢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请问我需要怎么治疗,该注意什么?谢谢
补充提问:脑血管弹性减退;左右大脑中、前动脉供血不对称;左大脑前动脉供血不足;基底动脉狭窄(轻度)
补充时间: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205724
指导意见:一般主要是改善血液循环,可以在医生的 指导下使 用扩血管药物和银杏叶制剂等,常用的就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复方丹参片,芦丁片等。
问胆囊炎,胆息肉,肝囊肿是什么原因...
职称:医师
专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41195
指导意见:胆囊炎,胆囊息肉和肝囊肿三种肝胆疾患目前病因不清,肝囊肿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胆囊息肉是癌前病变,胆囊炎与细菌感染等有一定关系
问胆囊急病肝脏的问题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00011
问题分析:你好 ,这种情况属于胆囊炎的症状,可应用去氧胆酸或结合中药治疗。平时注意低脂饮食 不要吃的过多 过饱。意见建议: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 一般最好是手术治疗比较好,以免恶变,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即①单发,无蒂息肉;②息肉直径大于1③基底宽度;④50岁以上有症状的息肉;⑤胆囊壁增厚;⑥位于胆囊颈部的息肉样病变.当然还要注意低脂饮食和口服熊去氧胆酸减轻症状
问肝脏弥漫性改变胆囊炎胆息肉0.4厘米多发肝囊肿怎么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9683
病情分析:你好,肝囊肿,通俗点说就是肝脏中的“水泡”,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寄生虫性,非寄生虫性和先天遗传性.绝大多数的肝囊肿都是先天性的,即因先天发育的某些异常导致了肝囊肿形成.后天性的因素少有,如在牧区,如人们染上了包囊虫病,在肝脏中便会产生寄生虫性囊肿.外伤,炎症,甚至肿瘤也可以引起肝囊肿.囊肿可以是单发的,就只一个,小至0.2厘米;也可以多到十来个,几十个,甚至也可有一个是大至几十厘米的.多发性肝囊肿病人有时还合并其他内脏的囊肿,如伴发肾囊肿,肺囊肿及偶有胰囊肿,脾囊肿等.囊肿既不会影响肝功能,也不会发展为肝癌,所以这种囊肿通常不必理它,只要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它长得实在太大,让病人感觉不舒服时,可以进行治疗.治疗时也不必开刀。仅供参考,祝你健康。
问胆囊炎有息肉??
职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专长:青少年心理咨询
&&已帮助用户:205
你好:胆息肉,一般认为直径5mm以下可以每3个月做B超进行观察;直径5mm以上,息肉内部会生成血管,息肉增长的速度加快,胆囊恶变的可能性增大,建议进行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胆囊炎,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应戒酒,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可选择复方胆通胶囊、消炎利胆片、舒胆片等,具体结合医生选用。
问我有肝血管瘤肝囊肿胆囊息肉肝脏实质回声略粗糙肝功正...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泌尿外科
&&已帮助用户:26771
问题分析:你好,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意见建议: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如果扩大了就会影响血液循环,直径大于5cm者为巨大肝血管瘤,该型血管瘤有潜在破裂出血的危险。须进行治疗
问胃炎、肝囊肿、胆囊息肉样病变该怎么治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77892
问题分析:胆囊息肉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阵发性呕吐、腹胀以及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但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B超查体时发现病变。而大多数病人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不适伴或不伴右肩背部放散痛,个别病例有胆绞痛。意见建议:对于息肉直径小(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前列腺结石是指前列腺组织或腺泡中形成的结石
按医嘱服药,并且在饮食上多注意,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医院检查得了肾结石,怎么办?
我得胆结石好多年,每到发作,苦不堪言,求助!
得尿结石多年,一直未找到好的治疗方法,求助!
肝囊肿相关标签
肝囊肿是一种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寄生虫性、非寄生虫性和先天遗传性。超声显像广泛应用以来,无症...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您好。医生。我B超显示右附件有一3.7*3.7*3.1囊实性混...相关问题
提问时间: 10:03:56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26岁
病情分析:如果同时伴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及性交痛盆腔有触痛性结节则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症(即巧克力囊肿).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意见建议:卵巢囊肿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早孕的时候流产。
回复医生:所在医院: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11:34:48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44
病情分析: 你好,我是超声科医生,这种情况下建议下一月月经后再复查一次超声意见建议:单单一次超声检查未必能看出是否有问题,建议下次复查,动态观察
回复医生:共2个回答
提问时间: 10:05:44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16岁
问题分析:你好,你女儿的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一个生理性囊肿,你最好现在先不要治疗。意见建议:你是可以让她随时去医院做彩超观察的,如果月经来临以后,有可能这个生理性囊肿会自动消失。
回复医生:共3个回答
提问时间: 19:58:40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66-85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及临床资料分析,考虑采用手术治疗较好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20:05:34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26
病情分析: 由以上你的情况,是卵巢囊肿。可以使用妇科千金片,暖宫七味丸治疗,严重的话采用手术意见建议:卵巢囊肿有小腹痛,白带异味等表现。平时避免紧张的心情,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受寒。饮食宜清淡,禁忌辛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14:18:45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22岁
您好生理性囊肿一般是不能这么大的您的囊肿已经达到手术指证了以手术治疗为主您不想手术治疗可以吃桂枝茯苓胶囊定期观察看看平时保持愉快心情适当户外运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康复
回复医生:共2个回答
提问时间: 18:59:58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23岁
您好怀孕因为体内黄体增高就会引起卵巢囊肿但是这个是良性的到后期可能就让自身吸收了放松心情好好调理就行这个情况对您的怀孕没有影响所以不必担心按时进行孕期的检查即可
回复医生:共3个回答
提问时间: 22:53:53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26
病情分析: 你好,卵巢囊肿分为生理性囊肿与病理性囊肿,前者无需治疗便可自愈。意见建议:若为病理性囊肿,性质为实体,如畸胎瘤,那必须手术切除治疗。若性质为液性,如卵巢巧克力囊肿,那最佳的治疗方式就是中医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提问时间: 21:45:45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26岁
指导意见:卵 巢囊肿是 女性附件上常见的瘤样病变,一般使用维E胶丸、红金消结胶囊和甲硝唑片来治疗,也可使用氯化钠、克林霉素、替硝唑 来输液治疗,
回复医生:共1个回答
无需注册&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性别:男女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
*提问字数大于10字以上,描述越清楚医生回答越详细哦
向全国15万专家即时咨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肝气虚与肝阳虚的研究进展
肝气虚与肝阳虚的研究进展
  五脏皆有气、血、阴、阳,肝亦有其气、血、阴、阳肝主疏泄而藏血,体阴而用阳,自《内经》起即不乏有关肝气虚与肝阳虚的论述。近代秦伯未则明确指出“肝虚证有属于血亏而体不充者,也有属于气衰而用不强者,应包括气、血、阴、阳在内。即肝血虚、肝气虚、肝阴虚、肝阳虚四”。然世人偏于肝阴血之不足,略于肝阳气之衰微,以致影响脏象学说与阴阳学说的完整性。进步阐明肝气虚与肝阳虚证的本质,本文总结了近年肝气虚与肝阳虚证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
  1、肝气(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1.1肝气虚与肝阳虚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陈家旭提出肝气虚的诊断标准
  (1)具备气虚证的表现;
  (2)情志改变;
  (3)肝经所过部位不适;
  (4)女性月经不调或痛经。
  具备(1)(2)(3)(4)伴或不伴脾气虚即可诊断肝气虚[1]。麦氏指出肝气虚与脾气虚、肝阳虚与肾阳虚的临床表现皆同中有异,不可混淆[2]。一般认为肝气虚以懈怠乏力,不耐劳作,悒悒不乐,易恐善惊,胁肋隐痛,喜按喜击,视物不清,耳鸣耳聋,爪甲干枯,脉弦细为特点;脾气虚则以四肢乏力,脘腹胀满,便溏纳呆,脉微细为特点。由于木不疏土,肝气虚证患者也可见到脘腹胀满,便溏纳呆。肝阳虚则在肝气虚的基础上症见畏寒肢厥,筋脉拘急,巅顶冷痛,寒疝腹痛,脉沉弦;而肾阳虚则以腰酸背凉,足跟麻木,夜尿阳萎,周身浮肿,脉迟无力为特点。由于乙癸同源,肝阳虚症也可见到腰膝酸软等症。陈氏对520名气虚证的研究指出肝气虚占气虚证的18.85%,女性、中年、情绪不稳定者与肝气虚正相关,28.57%的肝气虚患者无明确的现代医学诊断,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3,4]。麦氏指出肝气虚与脾气虚、肝阳虚与肾阳虚的治疗也有不同[2]。一般而言,补气之药既能补脾,也能补肝,但补脾以人参为长,补肝以黄芪为优;温阳之药既能温肾,也能温肝,但温肾之药以附子、杜仲、菟丝子等为优,而温肝之药则以桂枝、肉桂、小茴香、高良姜、台乌、吴茱萸等为佳。若阳虚欲脱,则山茱萸尤长于补肝固脱。
  1.2从肝气虚与肝阳虚辨治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陈家旭通过对70例肝气虚患者的观察发现有44例为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的疾病(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3,4]。陈氏对30例肝气虚患者进行医院焦虑抑制情绪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的测定,发现人格特征不稳定、倾向内向或内向者占53.33%,情绪异常以焦虑抑郁的混合状态为主者占46.67%,从心理角度提高对肝气虚证的认识[5]。顾文忠用复方壮阳合剂(由黄芪、白术、当归、红花、仙灵脾、鹿角片、菟丝子、蛇床子、熟地、蜈蚣等20味中药组成)治疗阳虚证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结果发现治疗组中肝阳虚证与对照组(用古方右归丸治疗)同证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属于肝阳虚证者,用暖肝益气法能取得较好疗效[6]。不少学者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的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肝气虚证在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阐述上有异曲同工之处,遂借鉴中医辨证治疗肝气虚的方法疏肝益气、养血柔肝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7,8]。高玉芳等自拟消糖灵(黄芪、党参、枸杞各100g,苍术、山茱萸肉、何首乌、决明子、当归各80g,肉苁蓉、淫羊霍、葛根各60g,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治疗肝阳虚证糖尿病黎明现象60例,结果显效率51.7%,有效率91.7%,治疗后700血糖浓度平均值较治疗下降39.3%,同时胰岛素含量增高,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9]。
  1.3从肝气虚与肝阳虚辨治消化系统疾病刘氏确立舒肝补肝、调整脾胃的治疗原则,以肝脾双理丸加减为基础方(白术15g,黄芪9g,白芍12g,桂枝3g,厚朴9g,防风6g,陈皮6g,当归9g,干姜6g,甘草6g)治疗80例肝气虚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疏肝健脾益气法相比,疗效及症状改变有显著差异,提示肠易激综合征多属以肝气虚为特征的脾胃功能紊乱[10]。
  陈家旭通过对70例肝气虚患者的观察发现有26例为慢性肝炎患者,认为肝气虚有肝病与非肝病不同,应重视肝气虚在慢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2,3]。陈氏亦用疏肝益气法(基础方柴胡、黄芩、陈皮、半夏、香附、郁金各10g,白术、云苓、苏梗各12g,党参、生薏苡仁各15g,生芪、怀牛膝各20g,炙甘草6g)治疗肝气虚证慢性活动性肝炎50例,总有效率88%[11]。此外有学者尚探讨了肝气虚与肝阳虚在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与慢性前列腺炎中的表现与治疗[12~14]。
  史俊芳刘建春:浅谈肝阳虚证
  历代医家及量中医药文献对五脏阴阳、气血,虚实和治法之补泻论及颇然而对于肝脏,医家大多持“肝常有余”、“肝有泻无补”之说而强调肝气肝阳易亢易逆,肝虚多在阴血。历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论及肝阳,只有肝阳上亢、肝阳化风,从未提及“肝阳虚”。果真没有肝阳虚吗?其实肝阳虚证在古文献中即有记载,又被称肝阳不足证、肝虚寒证、肝阳虚衰证等。本证常由肝气虚进步发展而来,亦可由禀赋阳虚、年高体衰、情志所伤、外邪侵袭及他病波及。病机为肝阳虚衰,机体失却温煦而阴寒内生,气机升降失调。临床主要表现在肝主疏泄、主藏血功能低下及肝经、筋、爪、目异常。治疗宜温补肝阳,用温而不燥之品及补益肝体之药,并佐以疏肝之品。《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指出“五脏皆有阴虚、阳虚之别”。肝阳虚证是确然存在的,其有独特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而且已经受到了一些医家的重视。
  文献记载汉·华佗《中藏经》云:“肝虚冷则胁下坚痛,目盲臂痛,发寒如疟状,不欲食,妇人月水不来,气急,其脉左关上沉而弱者是也。”指出了肝虚寒证的临床表现。唐·孙思邈《千金方》记载:“左手上关脉阴虚,足厥阴肝经也。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女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日肝虚寒也。”《重订严氏济生方·五脏门》云:“夫肝者,足厥阴之经……虚则生寒,寒则胁下坚胀,时作寒热,胀满不食,悒悒不乐,如人将捕,眼生黑花,视物不明,口苦头痛,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怒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沉细而滑者,皆虚寒之候也。”其他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太平圣惠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均有“肝虚寒”的论述,可见人已经认识到了肝阳虚证。
  病因禀赋阳气不足,或年高体衰,致肝阳自衰。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若逢阳虚之体,则病从寒化虚化;或操劳久虑,不仅暗耗肝之阴血,亦耗伤肝之阳气,成肝阳虚之证。
  寒邪直中肝经,久而不解,内传人脏;或风寒袭表,克伐肝阳“主为将,使之外候”(《灵枢·师传》)的卫外功能。《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芽于肝”的论述,即说明元阳有赖于肝阳之升发条达才能布于全身,而作为人身阳气一部分的卫阳才有化生之始。
  肝阴血不足,阴病及阳。
  他脏阳气不足,累及于肝,致肝阳不足。
  症状表现虚寒证的一般表现:面色光白或苍白,畏寒肢冷,倦怠乏力,舌淡白或紫暗胖嫩,苔白润或滑,脉沉迟涩或迟弦无力,左关尤甚。
  肝脏生理功能的异常:肝主疏泄,其性升发,喜条达恶抑郁,以舒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和津液运行。肝阳虚,疏泄无力,水液内停可见水肿、臌胀;血行不畅可致妇女月经不调。肝疏泄胆汁,助脾胃运化,木不疏土,胆汁排出不畅,则出现纳呆、便溏、黄疸。肝主疏泄,调畅情志,为将军之官,主谋略。肝阳虚,则见意志消沉、多疑善虑。肝主藏血,血舍魂,肝阳虚,肝血不温,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即为当归四逆汤所治证)。
  肝脏系统(肝经、筋、爪、目)异常:足厥阴经起于足大趾丛毛之际,上循阴器,抵小腹,布胸胁,会于巅,其支脉环唇内。肝阳虚则见巅顶空痛而晕,胁肋痞硬或隐痛绵绵不止_,少腹拘急不适,男子囊冷或寒疝。肝为女子之先天,肝阳虚则冲任受损,妇女可见漏下、月经不调或腰骶少腹冷痛。诸症遇寒尤甚,得热则舒。肝主筋,其华在爪,肝筋失其温养,则其人动作迟缓,不耐劳作,膝胫酸软,不为休息所减,或见爪甲不荣,粗糙无华。肝开窍于目,肝阳气不升,气血不能上布于目,则视物不清,或不耐久视。《医学求是》云“肝为五脏之贼。”《知医必辨》亦载:“他脏有病,不过自病。惟肝一病即延及他脏。”肝阳虚证,每易兼他脏症状,如脾失健运、肺失肃降、心失温煦、肾阳不足,则又当细辨。
  证候鉴别本证与心阳虚、脾阳虚、胃阳虚、肾阳虚诸证均有面白神疲、形寒肢冷、舌淡胖嫩、苔白、脉沉迟无力等阳虚证的共同表现。所不同者,心阳虚以心悸怔忡、胸闷或痛、面色口唇青紫等为特点;脾阳虚典型表现为腹部隐隐冷痛、喜暖喜按、纳呆食少、下利清谷,甚或肢体浮肿,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胃阳虚则脘部隐痛、纳呆、泛吐清水或不消化食物;肾阳虚应见腰膝酸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男子阳痿或女子宫寒不孕;而肝阳虚证则为胁肋隐痛、少腹拘急、巅顶冷痛、爪甲不荣、多疑善虑、月经不调或寒疝等。
  本证与肝气虚证:笔者对肝气虚证曾有过论述,二者均为肝之虚证,其区别在于肝阳虚有阳虚生寒之症,多表现为形寒肢冷、阳痿、阴部冷缩、脉迟或左关沉弱;肝气虚主要表现在胁肋满闷、神疲乏力、善恐、易怒、易悲、月经不调、口干口苦、纳呆食少等症。
  治法及方药治疗肝阳虚证,宜温补肝阳。因肝体阴而用阳,有肝阴易损易虚、肝阳易动易亢的特点,故治疗肝阳虚证应用温而不燥之品助养肝阳,如肉苁蓉、巴戟天、杜仲,稍加肉桂、吴茱萸等辛热之品;并臣以补益肝阴肝血之药,如白芍、五味子、木瓜、山茱萸、枸杞子、当归以柔肝体,阴中求阳;肝喜条达,肝阳虚常致气血运行迟滞,故常佐以柴胡、香附、通草、细辛等行气活血。
  典型病例例1.患者,女,52岁。失眠3年余,睡中常易惊醒,日间常感巅顶隐痛,胆怯易惊,遇事忧愁犹豫,且伴有纳呆食少、便溏。来诊时闻其声低懒言,脉沉细而弦,舌淡苔白。诊为肝阳不足,木不疏土。药用:黄芪25g,吴茱萸6g,枸杞子15g,五味子5g,菟丝子10g,柴胡3g,怀山药18g,炒白术6g.5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进6剂,诸症十去八九。
  按:失眠一证,人多责之于心神,涉及肝胆者亦仅止于胆郁痰扰,而本案病人声音脉象均提示病证属阴属虚,再结合胆怯易惊醒,不难确定病位在肝。方中重用黄芪,以其为补肝气之主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愚自临证以来,凡遇肝气虚不能条达,用一切补肝之药皆不效,重用黄芪为主,而少佐以理气之品,服之覆杯即见效验。”本例失眠的治疗中,并未用一味安神之品,却收到寐安神爽之效。
  例2.患者,女,31岁。近5年来,四肢末端尤其手部经常感觉发凉、麻木,冬季或天冷时尤甚,伴有手指疼痛,手部时而苍白时而紫绀,西医诊断为雷诺氏病。症见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脉证合参,显系肝阳虚衰,阳气不能达于四末,血脉不得温通,气血失荣所致。遂予当归四逆汤加减以温肝散寒,通络和营。服药30余剂,诸症消失,基本恢复正常。
  按:本例中以桂枝温助肝阳;当归、细辛助其行气活血;肝体当柔,以白芍柔养肝之阴血。诸药合用,肝之阳气得补,血脉得以温通。
  讨论临床中肝阳虚证确实存在,主要表现为肝疏泄无力及肝血不温。疏泄无力,则气、血、津液运行缓慢,胆汁排泄不畅,脾胃运化受纳功能低下,情志失调。肝血不温,则可致血寒证,此证不同于肝血虚及肝不藏血的出血证。
  肝阳虚证的治疗,当首选性温而不燥之品,既温补肝阳,又不伤肝阴,可臣以补益阴血及行气活血之品。
  肝血虚肝血虚病证名又称肝血不足。指肝藏血不足的证候。肝主藏血,脾肾亏虚,生化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均可导致肝血虚。临床表现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血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症状主,兼有虚烦多梦,易惊善恐,月经不调等症。治宜养肝补血。
  肝气虚初探
  肝气虚一直是中医理论界探讨的疑点,长期以来,中医理论界围绕有无“肝气虚”的问题争论不休。本文旨在探讨肝气是否存在。
  1、肝气虚的概论
  长期以来,为什么无“肝气虚”之说?一方面受朱丹溪“气有余,便是火”的影响:他认为人体总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后世亦有“肝气肝阳常有余,肝血肝阴常不足”之说。二是《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篇》中厥阴为“多血少气”之经,由于阴阳有盈亏之差,所以经络脏腑的气血有多少之别。肝气有协调其他脏器功能活动的作用,肝血有濡养其他脏器物质基础的功能,肝气的作用是靠肝藏血的功能来发挥的,因而前人的论述肝则多“血虚”而少“气虚”。如“木之性主于疏泄,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在病理上,把肝气虚的症状强加给了其他脏器,而把其他脏器的“阳亢”之证强加给了肝脏。如“然非脾气之外,则肝气不升”,“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难免”。故独有“肝阳上亢”而独无“肝气虚”之说。
  肝气真无虚吗?就肝气、肝血来讲,肝气是肝脏功能的活动,肝血是肝脏的物质基础。血属阴,气属阳,肝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按照阴阳学说观点,肝气、肝血同时存在于肝脏这一统一体中,相互依存。按照整体观念,在生理上,肝气、肝血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肝气、肝血又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所以,肝的虚证,并非仅有肝阴虚和肝血虚,还有肝阳虚和肝气虚。
  肝气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肝气虚又称肝气不足,为本脏的精气虚损,包括肝血虚。狭义的肝气虚是指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升发不足,气亏不用所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肝气虚既有生理性的又有病理性的:凡是符合人体正常生理规律的衰老现象,为生理性肝气虚。如“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五十岁,肝气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凡是受邪气、疾病等因素所致的肝的功能减退,疏泄升发不足的病理现象,为病理性肝气虚。如“肝气虚则恐”,“肝病者……虚则目疏疏无所见,耳无所闻,喜恐,如人将捕之”。
  综上所述,肝气、肝血无论是在人体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中,都是密切联系的,不能认为只有肝血虚,而没有肝气虚。应该说血亏而体不充的属于肝血虚,气衰而用不强的属于肝气虚。所以,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对于肝的虚证,不仅要考虑肝血虚,而且还应重视肝气虚的客观存在;在治疗肝虚证时,只重视肝血虚,而不考虑肝气虚,显然是不全面的。
  2、肝气虚的病损趋势
  肝在人体生理中,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肝脏本身的功能较多:除了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荣在爪的主要功能外,还具有主疏泄、主升发、主动摇的特殊功能。二是肝经循行部位广,覆盖面积大:下起于足大趾,中经脏器而络腑腔,上连目系至巅顶。三是肝在人体病变中最为繁多:在内科病变中,人体上、中、下部位出现多种病证;在妇科疾患中则可见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或流产等病。在男科疾患中则可见遗精滑泄或精液不泌泄、阳痿无用等病症;在儿科疾患中则可见五迟五软、惊风、疝气等病证。由于肝的功能多,经脉循行部位广且面积大、病变繁多,所以肝气虚所致人体各部位的病损趋势也较特殊。有以下三个方面。
  2.1肝气虚病损于上凡是固肝的升发不足所致的脑贫血、脑缺血、脑栓塞等一系列病症均属于“肝气虚损于上”的趋势。肝调节血量的功能,是肝的疏泄功能在血液运行中的一种表现。肝气虚,升发不足,升举无力,不能助宗气贯心脉以荣于脑,亦无能载血上行荣于脑。脑为髓海,髓失血养必空,脑髓空失其司知觉、司运动之机能。则见:晕、眩、欲、仆,头摇,肢体不仁,语言不利。甚则突然昏仆,随即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体痿废、偏枯无用。
  2.2肝气虚病损于中凡是因肝的疏泄无能所致胸腔及上腹部各脏器(包括心、肺、脾,尤以脾为重要)所发生的一系列病虚之症,均属于“肝气虚病损于中”的趋势。肝主疏泄,不但为本脏所藏之血起着调节作用,同时也为心气调畅情志、为脾气散精、为肺气调节升降出入起着重要作用。肝气虚、疏泄无能和不及,人体就会出现精神、情志活动、消化水谷、气血运行等方面的异常。证见:精神疲倦、惊骇多梦,梦游恍惚,心悸汗自出;或见腔腹胀满下坠、食少纳呆,便溏不爽或便意频而虚作,甚则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或见气短不足以息、咳嗽无力,努力呼吸动则喘息不定。
  2.3肝气虚病损于下凡是因肝的气亏不用所致下焦所属脏器(指肝包括胆、腑、肾)发生的一系列病虚之症,均属于“肝气虚病损于下”的趋势。肝气冲和条达,既为本脏协调藏血与疏泄功能之间平衡,又为胆腑之精汁的化生和排泄、肾气摄纳封藏起着调节作用。肝气虚损,其气亏不用。本脏首当其冲,名为“肝气虚”;波及胆腑为“肝胆气虚”,累及肾脏为“肝肾气虚”。其因多为情志所伤,情志抑郁(情志抑郁:本为实证,肝胆气虚、气亏用不强所致的抑郁亦为虚证)或卒受惊恐、或因久病失养、年老体衰房事过度。证见:短气、懒言、神疲、倦怠乏力,自汗、精神不爽,易悲怯,意志消沉、善太息,或易惊胆怯,虚烦不寐,多梦易醒,触事善恐;或头晕眩,腰背酸软、骨精早泄,小便清长频数或失禁,喘咳无力或咳则遗尿。甚则男子阳痿无用,女子经闭不孕,小儿五迟五软,脉细无力;或见黄疸其色晦暗。
  3、肝气虚的治法
  3.1肝气虚治疗法则的依据《本草求真》中说:“昔人云:肝无补。非无补也。实以肝气过强,则肝血不足,补之反为五脏害,故以无补为贵。讵知肝气不充,是犹木之体嫩不振,则折甚易,非不用以山茱萸、杜仲、续断、鸡肉壮气等药以为之补,乌以制夭折之势乎?”这段话,围绕“补肝”与否的问题。用问答的形式进行了认证。首先提出:补肝不当,则“无补为贵”,补之得当,能达到“制夭折之势”的目的。其次提出补肝气的药物。《金匮要略》提出了治肝虚的方法。如“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盖用甘味之药调之”。《中医名家学说》引用内经之语提出了补肝气的治法。如“被者,补其虚也,……人参芪之属也。……肝脏,以辛补之,细辛……”。张锡纯提出升提肝气的治疗法则,他常以大剂量黄芪升补肝气。“黄芪之性温而上升,以之补肝,原有同气相求之妙用”。综上所述,对肝之虚证,不是单纯补肝而补肝,亦当以酸收、甘缓、辛散等方法来调补肝气,以达到恢复其正常之疏泄功能为目的。
  3.2肝气虚的治法由于肝的功能多,经络循行广,肝之为病,范围最广,证候繁杂,变化多端,治法亦多。根据肝气虚的病损趋势,特拟定以补肝气为主,以治疗兼症为辅的补肝气八法:(1)补肝气益肝血法:为治肝之气血两虚法。(2)补肝气舒肝郁法:为治肝之疏泄不及所致肝郁之治法。(3)补肝气散肝瘀法:为治肝气亏虚,无力载血运行所致瘀血内阴之治法。(4)补肝气清肝热法:为治肝气虚兼阴虚之法。(5)补肝气温肝阳法:为治肝虚损日久,损及肝阳之治法。(6)补肝气通经络法:为治肝气虚所致的经络病变之治法。(7)补肝气潜肝阳法:为治肝气虚所致的肝风内动之治法。(8)补肝气利湿热法:为治肝气虚所致的黄疸症之治法。
  4、结语
  本文对“肝气虚”这一中医理论界的疑点,进行了粗略探讨。给肝气虚下了一个结论;既有生理肝气虚,又有病理性的肝气虚;有广义的肝气虚,也有狭义的肝气虚。而本文探讨的肝气虚是指狭义的、病理性的肝气虚。不但把肝气虚病损于上、中、下部位的病变框架勾画出,而且根据肝气虚的依据描出了治肝气虚八法的草图。肝气虚的病因病机已在“肝气虚的病损趋势”中间接讨论了,故不单独赘述。
  作者单位:404600重庆,重庆奉节县医学会(编辑:守中)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列腺小囊肿1cm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