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多久不能做人流可以做人流?唯一的一次放纵带来了一条不该存在的生命,怀孕多久不能做人流可以做人流,只想过回简单的日子

拒绝访问 | www.wenzhangba.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wenzhangba.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f6ff24f154c437c-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长期备孕怀孕都失败?可能你一直在做这些长期备孕怀孕都失败?可能你一直在做这些恒健海外辅助生殖百家号长期备孕怀孕都失败?别人怀孕都那么简单,为什么轮到自己就那么难?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相比于以前,女人生孩子也是比以前更有保障。按理说现代人吃得好,生活好,身体素质都会更好才对,可是似乎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在20年前,中国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只有2%到5%,但如今这个数据竟高达10%到15%,总人数已经超过了5000万,其中以25岁~30岁的人数最多。在不孕不育育龄夫妻中,女方的因素占到8%~22%。如果一直怀不上宝宝,长期备孕怀孕都失败?先看看以下这几件事你是否都做过吧!01在生理期同房,危险指数★★★★☆无论是从生理健康还是受孕可能性来讲,经期同房都不可取。生理期时,女性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子宫口呈张开状态,如果此时夫妻同房,可能会致使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进入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甚至不孕症。要注意的是,经期就算使用了避孕套,虽可阻止精子进入阴道,但也不能阻止细菌进入阴道。所以,为了夫妻双方的健康和未来,一定不要破例在生理期同房。02经常服用避孕药,危险指数★★★★★众所周知避孕药对女性身体的伤害很大,经常服用避孕药会导致内分泌失调、经期失调,甚至闭经、不孕。因此不要只图一时之快就服用避孕药,不然等你想怀孩子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03性生活放纵,危险指数★★★★☆过于频繁的性生活会导致夫妻双方身体素质变差,加重性器官负担,让性器官经常处于充血状态,诱发盆腔出血等妇科疾病,非常不利于女性身体健康。04妇科炎症就医不及时,危险指数★★★★☆女性的妇科炎症有轻有重,常见的妇科炎症有阴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等,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疾病。因为“脸皮薄、不好意思”就放任这些“小病”继续发展,不及时就医,严重了会导致输卵管癌、子宫癌也说不定。05饮食不当,不规律,危险指数★★★☆☆俗说“病从口入”,想生宝宝的女性注意了,孕前的营养补充很重要,不要再喝酒喝咖啡、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了,易对身体造成伤害,尤其是子宫!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为生下一个健康的小宝宝打好基础是每一位备孕妈妈都应该去做的事。06长期吸烟,危险指数★★★☆☆在不少大城市中,女性也变成了香烟的忠实“粉丝”。但是,香烟除了可诱发癌症,还会影响对女性的生育甚至腹中的胎儿。有研究人员曾进行过动物实验:给大白鼠投喂尼古丁后,结果发现雌性大白鼠会延迟卵子的输送、胚泡的形成和受孕着床。且着床位置也变得很狭窄,大多集中于输卵管开口部周围。在一些临床实验中,还能发现在尼古丁的影响下,输卵管的纤毛运动和功能会存在一定障碍。除此之外,吸烟会导致免疫功能减弱。一旦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输卵管和其他盆腔器官受感染,最终导致不孕或宫外孕。不仅如此,孕早期吸烟女性发生流产事件的几率也上升了。07压力过大,危险指数★★★☆☆城市生活节奏快,巨大的工作和社会压力会导致某些婚后女性无法正常孕育孩子。长期心理状态不佳,包括长时间得不到性满足,会造成男女盆腔血管持续扩张和充血,女性还会出现盆腔淤血症,对受孕不利。08过度减肥,危险指数★★★★☆不少女性以瘦为美,然而瘦腰细腿的代价却是可能无法生育宝宝。几乎每个女性每个月都会有一次月经来潮,而每次的月经都要消耗一定的脂肪量。只有保证正常的月经周期,女性才可能拥有生殖能力。而现在女性惟恐身上的脂肪太多,所以少吃少喝,以苗条的身材为最终目标。殊不知,成年女性脂肪过少会导致停止排卵甚至闭经。脂肪含量还会影响雌激素水平。体脂肪太低时,会使体内性激素失效球蛋白浓度升高,引起雌激素失效,进而造成女性丧失怀孕能力。如果你还想生育,就不要为了身材而失去当妈妈的机会。如果发生不孕,一定先查明原因对症下药,不要病急乱投医,不要盲从,自己要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对症治疗。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恒健海外辅助生殖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Peter育儿经分享助孕育儿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新妈必知:孕期0-9个月注意事项
新妈必知:孕期0-9个月注意事项
孕期0个月到9个月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将各个月的注意事项分别列出,希望对你有帮助。妊娠第一个月妊娠第一个月是指孕妇从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四周以内的时间。生理特点:如果孕妇的月经周期为28-30天,妊娠第二周末精卵结合。受精后约4天,分裂成细胞团的精卵沿着输卵管到达子宫。第三周,细胞团脱去外膜,为着床作准备。第四周,胚胞已牢固地种植入子宫里。妊娠三至妊娠第一个月四周,称为胎芽期。胎芽身上0。5-1厘米,状如小海马。孕妇须知:在妊娠第一个月大部分孕妇没有什么反应第一个月是神经管、四肢、眼睛开始分化时期,此时一旦遇到有害物质,这些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就停止发育而残缺不全,出现畸形。不要到剧院、舞厅、商店等人集聚的地方,避免与患流感、风疹、传染性肝炎等患者接触。尽量不用药。病毒和药物都可能影响宝宝的发育。远离电磁污染,听音响、看电视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少用电脑、微波炉、手机等。暖气刚停的时候,孕妇不要睡电热毯,因为它可以产生电磁场,对孕妇和胎儿存在危害。避免饮浓茶、浓咖啡及可乐型饮料,孕妇最理想的饮料是白开水。洗衣要用肥皂,不宜用洗衣粉;洗碗要选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洗洁精。你在切生肉后一定要洗手,炒菜、吃涮羊肉等时一定要把肉炒熟涮透。以防生肉中的弓形体原虫感染胎儿。淘米、洗菜不要将手直接浸入冷水中,寒冷刺激有诱发流产的危险。没有热水器的家庭要买几副胶皮手套。妊娠第一个月,宝宝需要的营养并不多。不过从现在开始必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持营养平衡。提示:在医生指导下继续补充叶酸,它将最大限度地保护受精卵不发生畸形。妊娠第二个月生理特点:在妊娠第二个月(5-8周),胚芽发育成胚胎。胚胎有躯体和“尾”,能分辨出眼,以及手和足上的小嵴,这些小嵴就是今后的手指和脚趾。本月是胎儿绝大部分器官的分化和形成期,故又称胚胎器官形成期。在妊娠第5周时,胚胎的神经管逐渐形成。这些神经管今后会发育成脑和脊柱。妊娠7周左右,胎儿身长2-3厘米,重约4克,已经长出了手和脚,眼睛、耳朵、嘴也大略可看出,脸部初步象人了。孕妇须知:第5周后,胚胎进入器官分化期,易感性最大,避开病毒、有毒化学物质、放射线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月经过期7天,就应到医院确证是否怀孕。早孕反应是从妊娠4-7周开始的,反应的时间、症状、程度因人而异。少数孕妇反应严重,80%的孕妇有反应,也有部分孕妇无反应。妊娠反应一般表现为恶心、食欲减退,空腹时要吐,头晕乏力,不能闻油烟或异味。这些反应怀孕三个月后会自然消失。每天增加一小时睡眠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氧气,每天到绿地或林荫中散步一小时。精神愉快十分重要。你和宝宝的神经系统虽然没有直接联系,但有血液物质及内分泌的交流,你的情绪变化会引起某些化学物质的变化。在饮食上,应选择清淡可口和易消化的食品。此时,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必太介意营养够不够的问题。注意不要缺水,让体内的有毒物质能及时从尿中排出。这一时期最容易发生先兆流产和自然流产,应避免用力的动作。提示:战胜妊娠反应,少不了丈夫的作用。更多地关心、体贴、照顾妻子,使妻子保持一个好心情,是帮助妻子战胜妊娠反应的最好办法。妊娠第三个月生理特点:妊娠第三个月,是指从第九周开始的四周内。到第十周,胚胎期结束,进入胎儿期。手指和脚趾已清晰可见,胎盘开始形成,脐带也逐渐长长。到第十一周末,孕妇的子宫已有拳头那么大,如果按压子宫周围,能够感觉到它的存在。此时胎儿的性器官形成。胎儿的身体每天长一毫米,到第三个月末时就有九毫米长了。第三个月早孕反应加剧,同时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底部,会引起排尿频繁,妊娠十二周左右,子宫超出盆腔进入腹腔,对膀胱压力减轻,尿频现象会好转。孕妇须知:本月仍然是胎儿最易致畸时期,怀孕的准妈妈们谨防各种病毒和化学毒物的侵害。如果胃口不好,要吃得精,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事物及新鲜水果、蔬菜等。制作上要清淡、爽口。如果你呕吐得厉害,要去医院检查,输液治疗很有效。如果你感到腰酸、腰痛,可吃一些阿胶,将十克阿胶与适量白糖加水蒸食。或者服用几天六味地黄丸,每日二次,一次一丸。一般而言,正常孕妇不会有腰痛的感觉,多为先兆流产征兆,应引起重视,及时治疗。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中午最好睡一到二小时。在体内大量雌激素的影响下,从本月起,口腔出现一些变化,如牙龈充血、水肿以及牙龈乳头肥大增生,触之极易出血,医学上称此为妊娠牙龈炎。孕妇要坚持早、晚认真刷牙,漱口,防止细菌在口腔内繁殖。温度适宜时每天应到公园、绿地散步一小时。蚊虫叮咬后,切忌涂用清凉油。提示:叶酸的补充应持续到第三个月末。本月末,你应该到街道办事处指定医院办理围产保健手册,以便今后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妊娠第四个月生理特点:妊娠第四个月是指第十三孕周开始的四周内。此时胎儿的眼、耳、鼻已完全形成。胎盘也发育成熟,母亲与胎儿已紧密连成一体。易造成流产的危险期基本结束,本月至七月为最安定的时期。到胎儿满十六周时,身长约十八厘米,差不多有母亲的手掌那么大,体重约一百二十克。胎儿泡在羊水里,就象宇航员在太空里一样,轻飘飘地来回转动。孕妇须知:进入第四个月,早孕反应消失。你需要增加营养,要保证食物的质量,使营养平衡。从各种食物中普遍吸收各种营养素。对生成胎儿的血、肉、骨骼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钙、铁等成分,这个阶段的需求量比平时大得多。由于维生素与钙的作用,促进骨骼生长的维生素D比平常的需要量多出四倍。热量只需增加百分之五至十。第四个月是宝宝长牙根的时期,你要多吃含钙的食物,让孩子在胎里就长上坚固的牙根。注意少吃含白砂糖多的食物,因为白砂糖有消耗钙是副作用,且易引起发胖。你可选用红糖,红糖中钙的含量比同量的白糖多两倍,铁质比白糖多一倍,还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有益气、补中、化食和健脾暖胃等作用。少吃含盐多的食品,盐分吸收太多,会在后期引起浮肿和妊娠中毒症。节制冷饮。夏季不要长时间地使用电风扇,在有空调的屋子里不要呆得太久。饭量增加后,容易便秘。预防便秘应多吃粗粮及粗纤维果菜,多饮水,多活动。还可以饮些酸牛奶和蜂蜜,起到润肠通便作用。切不可滥用泻药,有可能引起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早产。最好每天洗澡。洗澡不要过冷或过热,以34~35℃为宜,要选择淋浴或擦浴。内衣要选择通气性、吸湿性好的纯棉织品,每天换洗。有实验证明,化纤乳罩是产后乳水足的重要原因。提示:你应去医院做一次微量元素检查,以便补充不足的元素。好的心情是胎教的第一步。妊娠第五个月生理特点:妊娠第五个月是指第十七孕周之后的四个星期,此期胎儿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已开始发育,出现肌肉的细微活动。肝脏开始造血,全身开始长毛,头发、指甲长出来。胎儿的身长23~25厘米,体重有250~300克。孕妇下腹部的隆起开始明显。在18~20孕周内会感到胎动。孕妇须知:刚出现胎动时好象肠子在蠕动,这时的胎动不很活跃,而且不一定每天都能感觉到,不必由于有一天没有感到胎动就惊慌失措。注意你的体重。妊娠中的妇女体重平均要增加10~12.5公斤,母亲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妊娠中毒症等,引起胎儿发育不正常。有条件的话,在家中备体重计,一星期称一次。怀孕中期,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500克。增大的子宫使你必须采用侧卧位睡眠,尤以左侧位为好。不过,单一的左侧卧位会使心脏受压,所以适当的左右交替是必要的。为了翻身方便,不宜睡软床。由于怀孕后体内激素的变化,可能会发生皮肤瘙痒。孕妇皮肤瘙痒是妊娠期较常见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孩子出世后就会消失。经常洗澡、勤换内衣、避免吃刺激性食物、保证睡眠充足、保证大便通畅,都有助于减轻皮肤瘙痒。发生腿抽筋现象主要是因孕妇血液中缺钙造成的。面部出现蝴蝶形“妊娠斑”的孕妇外出时应戴遮阳帽。这个月的产前检查要做B超,以了解胎儿的大小、活动情况、心跳、羊水量、胎盘位置、器官发育情况等。提示:记着去上产前学习班,学习班有产科医院主持,或有妇幼保健机构组织,与许多准妈妈在一起听课,会增加你的信心。妊娠第六个月生理特点:满二十孕周后第六个月。这期,胎儿已长出头发、眉毛、睫毛,骨骼已经长得很结实,但还没有皮下脂肪,所以很精瘦。胎儿在充足的羊水中能够自由地移动身体的位置,甚至可以大头朝下“拿大顶”。皮肤表面开始附着胎脂。胎儿长约30厘米,重约650克。孕妇的肚子接近典型孕妇的体形。子宫底高18~21厘米。孕妇须知:应该穿上腹部宽松的孕妇服装。衣料选用轻软、透气、吸湿性好的真丝、纯棉织品为佳,不宜用化纤类织品。由于钙质等成分被胎儿大量摄取,你有时会牙痛或患口腔炎,注意口腔卫生。此期有的孕妇会出现脚面或小腿浮肿现象,站立、蹲坐太久或腰带扎得过紧,浮肿就会加重。一般浮肿不伴随血压高、尿蛋白,属于怀孕后的正常现象。如果浮肿逐渐加重,要到医院检查。注意防止便秘,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等,还应多饮水,每天至少喝六杯开水。有浮肿的孕妇晚上少喝水,白天要喝够量。妊娠期易患尿路感染。多喝水是保证尿流畅通的有效方法。实验证明,妊娠六个月的胎儿已具备了记忆、听力和学习的能力。可以开始音乐胎教。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活动及良好的营养补充。最关键的是保持愉快的心情。提示:介绍几种妊娠浮肿的食疗方:方一:鲤鱼片100克,入麦片粥内烫熟,加盐、味精、葱、姜末少许。方二:赤小豆30克,与麦片30克同煮粥,加饴糖一匙。方三:冬瓜250克,煎汤,日服两次妊娠第七个月生理特点:这个时期,胎儿眼睑打开,已经有眠睫毛。胎儿的大脑也发达起来,感觉系统也显著发达起来。胎儿的眼睛对光的明暗开始敏感,听觉也有发展,不过,听觉发育完成还要到妊娠第八个月的时候。身长35—38厘米,体重约1000克左右。孕妇宫高约26厘米。孕妇须知: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中母亲的脑下垂体会不断产生促进胎儿生长的荷尔蒙。食物的质比量重要,宜多供给动物性食品和豆类食品。提倡食物的多样化。要学会腹式呼吸,它可以将充足的氧气输送给胎儿。正确的姿势是:背后靠一小靠垫,把膝盖伸直,全身放松,把手轻轻放在肚子上。然后开始做腹式呼吸,用鼻子吸气,直到肚子膨胀起来;吐气时,把嘴缩小,慢慢地、有力地坚持到最后,将身体内的空气全部吐出注意吐气的时候要比吸气的时候用力,慢慢地吐。每天做三次以上。此期的胎教应继续给胎儿听音乐。此外,抚摩你的腹部也是很好的胎教方法。抚摩的动作有摸、摇、搓或轻轻拍等,一天3至4次,当能摸出胎头、背部及四肢时,可进行轻轻拍摸。在抚摩的同时,与胎儿对话,对胎儿更有好处。父亲也应参与对胎儿的抚摩和对话。要进行乳房清洗、按摩。此期孕妇脚容易浮肿,睡觉时,最好把脚稍微垫高一些。提示:避免拿重东西、向高处伸手、突然站起来等动作。为了防止便秘,你应每天早晨喝牛奶和水,多吃水果及纤维多的食物。妊娠第八个月生理特征:这时胎儿已接近成熟,即使到了母体外也可以生存了。他的小身体出现了一块块的小肌肉,双腿又蹬又蹦,胎动比原来强多了。听觉系统在这个时候发育完成。到第30孕周时,可以看到胎儿大脑的脑电波。此时,胎儿的意识活动开始萌芽。胎儿的头部慢慢向子宫下方移动,做出生的准备。胎儿的身长约40厘米,体重1800克。孕妇的子宫底高达到25~27厘米。孕妇须知:到了孕晚期,谨防妊娠中毒症。妊娠中毒症的主要表现有:浮肿、蛋白尿、高血压。控制体重,保持营养平衡和足够的睡眠是预防该症的有效措施。可以利用胎动对宝宝进行家庭监护。每天早中晚各测一小时,三次数字相加乘以四即为十二小时的胎动数。正常30~100次之间。如胎动每小时低于3次或比前一天下降一半以上,说明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现象,应到医院急诊。为了防止以后哺乳时发生乳头皲裂,经常擦洗乳头,然后涂一些油脂。对哺乳充满自信的心态将是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的基本保证。应多吃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含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要控制脂肪和淀粉类食物的摄入,以免胎儿过胖,给分娩带来困难。腹部擦液体维生素E或油脂,以增加腹部皮肤的弹性,减少妊娠线的出现。切忌慵懒,随意打发日子。提示:介绍几种消除分娩时肌肉无效紧张的方法,每天练习半小时。浅呼吸——象分娩时那样平躺着,嘴唇微微张开,进行吸气和呼所间隔相等的经而浅的呼吸。此法用于解除腹部紧张。短促呼吸——象分娩那样,双手换在一起,集中体力连续做几次短促呼吸。为的是集中腹部力量,使胎儿的头慢慢娩出。肌肉松弛法——肘和膝关节用力弯曲,接着伸直放松。这是利用肌肉紧张感的差异进行放松肌肉的练习。妊娠第九个月生理特点:第九个月是指满三十二孕周后的四个孕周内。此时胎儿大脑中某些部分还没有成熟,但已经相当发达了。对于外部刺激,他(她)不仅用整个身体动作,而且能够用面部表情作出反应了,有喜欢或讨厌的表情变化。这个月的胎儿对来自母亲体外的光开始有反应。胎儿的体内的各个器官都发育成熟,身体变成圆型,皮肤有光泽。身长约45厘米,体重约2500克。妊娠到了第九个月,宫底高达30 厘米左右。孕妇须知:越来越大的腹部使你心慌气喘、胃部胀满,要注意一次进食不要太多,少食多餐,把吃零食也算作饮食的一部分。不刺眼的温柔的光,能增强胎儿大脑对明暗反应的节奏性,促进大脑的发育和成熟。建议未来的爸爸用手电筒移动照射未来妈妈的腹部,训练宝宝对光的敏感性。随着腹部的膨大,消化功能继续减退,更加容易引起便秘。多吃些薯类、海草类及含纤维多的蔬菜。沉重的身体加重了腿部肌肉的负担,会抽筋、疼痛,你睡觉前可以按摩腿部或将脚垫高。许多孕妇会腰痛,不必太介意,分娩后自然痊愈。由于精神上的疲劳和不安,以及胎动、睡眠姿势受限制等因素,你可能会经常失眠。不必为此烦恼,睡不着干脆看一会书,心平气和自然能够入睡了。离预产期还很远,却多次出现宫缩般的疼痛,或者出血,这就是早产的症状,应立刻到医院检查。到了安排家事的时候了,因为你随时可能突然住院。不要因主妇不在,使家人措手不及。就要到冲刺的时候了,不要以肚子为借口放纵自己酣吃酣睡,适量运动有助于你顺利分娩。提示:多吃蔬菜又容易造成吃盐过多,你不妨试着作蔬菜色拉或把蔬菜用油炸了,放上萝卜泥,蘸柠檬汁吃。[转载]奇特的一生 作者:[苏联]格拉宁
已有 739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
|文章来源:转载
本博主按:&&&&我读俄国的书不多,但这四个人给我印象最深:托尔斯泰,普希金,米丘林和本文作者格拉宁,最后者或许您没听说过,我推荐您了解一下:、  && 《奇特的一生 》&&&&&&&&&&&&&&&&&&&&&&&&&&&&&&&&作者:[苏联]格拉宁 侯焕闳 唐其慈 译 & 第一章 作者想着怎样吸引读者,读者寻思值不值得看下去& &&   谈这个人的事,很想做到实事求是,又想写得生动些。这两个要求很难捏到一块儿。只有在不一定要实事求是的时候,事实才会叫人感兴趣。本来嘛,可以想办法发明一种新颖的手法,用它把事实地制成引人入胜的情节。又有秘密,又有斗争,又有险风恶浪。同时又翔实可靠。&   比方说,满容易把这个人写成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孤胆战士,单枪匹马对付强大的对手。独个儿对着大伙儿干。更精彩的是大伙儿对着池一个人干。以强凌弱,一下子读者就会同情他。可是事实上,恰恰是他一个人对着大伙儿干,是他主动进攻的,是他先跳出来开火的。他的学术斗争,意义相当复杂,相当成问题。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学术斗争,谁也不会落个绝对正确。自然罗,也可以替他把事情弄得简单些,编上一套。不过,这样一来,就不好用他的真名实姓了,其他许多人的姓名也该一笔抹去。结果,谁也不会相信我的故事。已经去世了,更有必要这样做。&   我想叫大家看看,人是多么了不起;看看我们这里有多么出色的人。&   真人真事当然是有妨碍的,捆住了手脚。虚构的人物好办得多。虚构的人物任人摆布,并且纤毫毕露——他的一切想法和意图,他的过去和未来,作者都一清二楚。&   另外,我还有一个任务:向读者灌输一些有用的知识,介绍些材料。这些知识,不用说,会令人惊诧莫名,但遗憾的是,对于文学作品并不相宜,倒是适合于科普小品。《三个火枪手》的半当腰,如果插进一段介绍剑术的文字,你看该多么煞风景。读者肯定会跳过这几页。我可是得让读者看我介绍的知识,因为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东西……&   我希望着这本书的人越多越好;我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才写这本东西的。自从我发现了我的主人公的主要秘密之后,我就开始构思。&   ……至于秘密,也大可利用一下。一说到秘密,总能吸引人;何况这一秘密并不是无中生育的:我确实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我的主人公的日记和文档;我从中得到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发现,使我参透了一个人一生的秘密。&   然而,说老实话,这一秘密并没有惊险百出的情节,没有跟踪追击,没有阴谋诡计,也没有险滩暗礁。&   我开门见山说清楚:&   这个秘密是——怎么生活得更好。&   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满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我可以宣布,这玩意儿是最佳生活方式最有教育意义的样板,提供了某种独一无二的生活方法。&   “任何领域,任何职业,本方法均能使你取得重大成果!”&   “即使才能十分平庸,本方法仍可保证取得最大的成就!”&   “你学到的方法并不抽象,而是可靠的,经过多年的经验验证,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消耗最小,效果最大!”&   “举世首屈一指!……”&   我也可以向读者预告,我要谈的是一位当代的杰出人物,是他们没有听说过的。我要描绘一位精神上的英雄,他的道德信条是如此崇高,以致如今看来似乎是不合时宜了。他的一生,表面上再平凡不过,从某几点上说,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以小市民的眼光看,他是个典型的不走运的人。然而就生活的内在涵义而论,这个人心灵和谐,很幸福,而且他的幸福是一种最高级的幸福。老实说,我原来以为这种气质的人已经绝种了。简直是恐龙……&   好比古代发现土地,好比天文学家发现星座,作家也有发现人的福气。有过一些伟大的发现,发现了性格和典型。冈察洛夫发现了奥勃洛摩夫,屠格涅夫发现了巴扎洛夫,塞万提斯发现了堂吉诃德。&   这也是一个发现。他不是普遍性的典型,算是我个人的典型;也不是典型,不如说是理想人物。不过,这个词也不贴切。柳比歇夫当理想人物也并不合适……&   我坐在一间不舒服的大教室里。没有灯罩的电灯刺人眼睛,照亮了斑白的鬓发、秃顶、研究生们朝后梳得服服帖帖的头发、乱蓬蓬的长发,还有时髦的假发、黑人们漆黑的鬈发。教授们、博士们、大学生们、记者们、历史学家们、生物学家们……最多的是数学家,因为就在数学系开的会——哀悼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的第一次纪念会。&   我没有料到会来那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他们来可能是出于好奇心。因为他们不大了解柳比歇夫。不知道他是搞生物的,还是搞数学的。是个半瓶子醋?是个业余爱好者?好象是业余爱好者。可是业余爱好者又怎么着!?图卢兹的邮局职员——伟大的数学家费尔玛不也是业余爱好者?贝塞麦也不是专门搞炼钢的,同发明炼钢新工艺的托马斯一样;托马斯不过是警务法庭的一个办事员。柳比歇夫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是活力主义者便是实证主义者,再不然是唯心主义者。反正是左道旁门。&   连做报告的人也没有说清楚。&   一些人认为他是生物学家,另一些人说他是搞科学史的,也有人认为他是昆虫学家,还有人说他是搞哲学的……&   每一个做报告的人都介绍了一个新的柳比歇夫,与旁人介绍的迥然不同。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评价。一部分人把他说成是革命者,是造反派,敢于向进化论、遗传学某些牵强附会的定理挑战。&   另外一部分人描绘了一位最善良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形象,对待对手宽宏大量得无边无际。&   “……不论哪一种哲学,其中切实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想,他都很重视!”&   “……他的力量在于不断地开动脑筋;他提出问题,他激发思想。”&   “……某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说过:‘天才的几何学家提出定理,高明的几何学家证明定理。’他就是这样一个提出定理的人。”&   “……他精力过分分散。他本来应当集中搞分类学,不该分心旁骛哲学问题。”&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是精力集中、创造精神有明确目标的样板,他一生贯彻始终……”&   “……数学家的禀赋决定了他的世界观。”&   “……他在哲学上知识渊博,所以能就物种起源问题提出新的见解。”&   “……他是个唯理主义者!”&   “……唯物主义者!”&   “……幻想家,往往迷途忘返,是个直觉主义者!”&   他们同柳比歇夫是多年之交,对他的著述也了解有年,但每个人都只是介绍了他所了解的柳比歇夫。&   他们过去当然也知道柳比歇夫博学多才。可是只有到现在,听了旁人的介绍,他们才明白,他们了解的柳比歇夫,只是他的部分面貌。&   在这次纪念会之前,我花了一个星期阅读他的日记和书信,探究他的脑力活动史。我开始只是泛泛地浏览。无非是些别人的信件,无非是些写得挺好的文字,表露了别人的心灵,记录了别人往昔的忧虑以及已经成为过眼烟云的愤怒。这种愤怒之情,我也是涓滴在心烟为我也想过同样的问题,只是没有想到底……&   用不了多少时间,我就相信我过去并不了解柳比歇夫。认识倒是认识,同他见过几次面,我知道他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但是他的个性如此恢弘开阔,却是我始料所不及的。我怀着羞愧的心情回想起我过去竟把他看成是个怪人,一个聪明可爱的怪人;我很痛心,错过了许多同他促膝相对的机会。有多少回,我打算到乌里扬诺夫斯克去看他来着,我以为来日方长。&   不知是第几次了,生活教我对什么事都不要因循拖延。仔细想想;生活实在是个任劳任怨的好当家,她一次又一次地给我机会,安排我同许多当代最有意思的人物见面。可是我不知忙些什么,来去匆匆,因循拖延,以致失之交臂。我拖拖拉拉是为了什么?忙些什么?当初瞎忙的那些事,如今看来是那么渺小,而损失是那么惨重,主要是再也不能挽回弥补了。&   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大学生耸耸肩膀,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讲话的人聚讼纷纭,他没有办法统一起来。&   柳比歇夫去世总共才一年,就弄不清楚地实际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死者是属于大家的。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做报告的人从柳比歇夫身上挑出他们喜欢的东西来讲,再不然就是选择他们需要的东西来做他们的论据。年复一年,他们塑造的柳比歇夫的各种形象会融合成某种中性的东西,说得确切些,融合成一种人人都能接受的折衷的东西,没有矛盾,没有难解的谜,给磨平了棱角,很难辨认出原型。&   然后,人们会对这个折衷的形象加以解释,判断他的错误所在,确定他在哪些方面走在他的时代的前面,把他的形象变得人人都十分理解。然而并不真实。&   当然罗,这还得看他就范不就范。&   讲台上方,挂着一帧镶在黑框里的巨幅遗像——一个秃顶老头儿,皱起蒜头鼻子,在搔后脑勺。他啼笑皆非地看着,不知是看着听众还是看着讲话的人,仿佛是在考虑怎么再干它一家伙。明摆着,所有那些自作聪明的讲话和议论,如今同他风马牛不相及了。他已经作古,再也见不到他,可又是那么需要他。我太习惯于他在世时的情形。当初,我知道什么地方有那么一个人,什么事情我都可以同他谈,什么事情我都可以同他争论。那时,我一念及此便感到心满意足。&   人一死,许多事情真相大白,许多事情便见分晓。我们对死者的态度,也能够盖棺论定了。我从做报告的人的发言中感觉到这一层意思。他们的发言很明确。在他们眼里,柳比歇夫的一生已经结束,现在他们打算对他的一生通盘推敲一番,作出定评。不言而喻,事到如今,他的许多思想将得到公认,许多著作将出版或再版。不知道为什么,死者比生者有更多的权利,有更多的机会……&   ……我也可以这样办;先跟读者打个招呼,说明本书索然无味,连篇累牍都是枯燥的、纯粹是事务性的散文,连散文都谈不上。作者很少花功夫去润色雕琢,叫读者看着舒服。作者本人对这些材料也感到很棘手。对这部叙事小说的体裁,作者自己也觉得别扭。作者所以要如此这般,原因将在小说结尾中交代。 && 第二章 谈谈爱的起因及其奇异之处& &  他的崇拜者对他倾慕的热忱,早就叫我瞠目结舌。他们在纪念会上,并不是破题儿第一遭使用那些形容得似乎过甚其词的字眼。过去,每当他来到列宁格勒,总有人欢迎,有人陪同,在他的周围总有一大帮人簇拥着。人们争先恐后,把他拖到五花八门的研究所去讲学。在莫斯科也是这样。干这种事的人,并不是那些喜欢起哄的人,并不是新闻记者(他们专门发掘未成名的天才:确实有这样的人)。恰恰相反,那都是些严肃的学者、年轻的博士——极其精密的科学方面的博士,是宁愿打倒权威而不愿树立权威的怀疑派。&   在他们的眼里,柳比歇夫能算老几?——似乎无非是一个小地方的教授,乌里扬诺夫斯克什么地方的,一不是奖金获得者,二不是学位最高评定委员会委员……他的学术著作吗?确实评价颇高,但有些数学家比他更有分量,有些遗传学家比他更有贡献。&   是因为他学识渊博吗?他确实博学,但在我们这个时代,学识渊博足以使人惊奇,却不能令人心折。&   是因为他的原则性和胆量吗?当然是罗……他不乏大胆的创见。&   可是。拿我来说,对这些大胆的创见,只有少数几处能够击节赞赏;大多数人对他的专门研究不甚了了……柳比歇夫发现了鉴别三种名叫海托克涅姆的昆虫类属的最好方法,但这同他们有什么相干?我不明白海托克涅姆是什么,至今没有搞懂。对鉴别功能也毫无概念。然而,难得同柳比歇夫见过的几次面仍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我扔下自己的工作,跟随着他,接连几小时倾听他速度很快、发音难听、象他的笔迹一样含糊不清的讲话。&   这种爱慕之情和强烈的兴趣,叫我想起了尼古拉·弗拉基米罗维奇·季摩菲耶夫-列索夫斯基,想起列夫·达维陀维奇.兰道和维克多·鲍里索维奇·史克洛夫斯基。自然,那会儿我知道他们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的出类拔萃是大家公认的。柳比歇夫可没有这样大的名气。我见过他平日的样子,头上没有任何光轮:衣着寒伧的一个老头儿,体态臃肿,其貌不扬,对文坛形形色色的奇闻轶事怀着小地方人的那种兴趣。他的魅力又在于什么地方呢?乍看起来,吸引人的,是他在观点上标新立异。他所说的一切,似乎都是离经叛道的。最最不可动摇的原理,他都能提出怀疑。他不怕冒犯任何权威——达尔文、季米里雅泽夫、泰雅尔·德·夏尔顿、施辽丁格……论据每每从别人没有想到过的地方突然冒出来。显而易见,他丝毫没有摭拾别人的牙慧。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是他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并经过他自己的验证。连讲话都是用他自己的字眼,并且用这些字眼的原始意义。&   “我是个什么人?我是个狄列坦特,杂家狄列坦特。这个词出自意大利文的‘狄列托’,意思是愉快。这是指这样一种人,他不管干什么工作,只要干起来便会感到愉快。”&   标新立异仅仅是表面现象,从中可以推测到一整套世界观体系,某种不平常的东西,犹如一座聛睨天空的巨型建筑的轮廓。这座尚未落成的建筑,形状奇特,引人入胜……&   但,这仍然不足以说明问题。这个人还有别的什么魅力。不仅仅是吸引了我。向他求教的,有教师、囚犯、科学院院士、艺术理论家、新闻记者、农学家以及我不知其身分的人。他们的来信我没有看过;我看过柳比歇夫的复信。详尽、认真、畅所欲言,有的写得妙趣横溢。每封信都文如其人。可以感觉得到他的不落俗套、独行其是。通过他的信,我更理解了我自己的感情。他在信中似乎比当面打交道时更加推心置腹。至少我现在是这样想的。&   他几乎没有学生,这不是偶然的。虽然许多创立了整个流派和学说的大科学家也大抵如此。爱因斯坦也没有学生,门捷列耶夫和洛巴切夫斯基也没有。学生和学派,并不是常见的事。柳比歇夫有他的崇拜者,有拥护者,有景仰者,也有读者。他没有学生,只有私淑弟子。也就是说,他并没有教他们,是他们向他学习。学习什么呢?很难说。主要是学习应当怎样生活怎样思考吧。似乎咱们总算找到了一个人,他知道他活着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目的……仿佛他有什么崇高的目的,甚至可能领悟了他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过一种合乎道德的生活,不仅仅是问心无愧地工作,似乎他明了他所作所为的内涵意义。显然,这只适用于他一个人。艾伯特·施维采尔并没有呼吁任何人到非洲去当医生。他选择了自己的道路,选择了自己的方法去身体力行自己的原则。然而,施维采尔的榜样仍然触动了人们的良知。&   柳比歇夫有他的历史。不是很清楚,大部被云雾笼罩着。云雾到如今才开始消散,但一直可以感到它的存在。不管怎么说,人撇开他的言行,他的智力和灵魂超越了一切已知的物理定律,具有一种特殊的放射性……灵魂越高尚,给人的印象越强烈。 && 第三章 作者介绍一些情况;不用说,这些情况全值得惊叹和发人深思 &&&   所有的人,连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   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五百多印张。五百印张,等于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科学史上,艾勒、高斯、赫姆戈尔茨、门捷列耶夫都曾留下巨大的遗产。对于这种多产,我老是迷惑不解。这一点很难解释,但也挺自然——古时候,人们写得比较多。至于今日的学者,多卷本的全集是一种罕见的甚至是奇怪的现象。连作家似乎也写得比过去少了。&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他讲课,当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个室的负责人,还常常到各地考察;三十年代他跑遍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在所谓的业余时间,作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到一九五五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三十五篇地蚤标本。共一万三千只。其中五千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总计三百种。这些地蚤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多五倍。他对跳甲属的分类,研究了一生。这需要特殊的深入钻研的才能,需要对这种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价值及其说不尽的新颖之处。有人问到著名的组织学家聂佛梅瓦基,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个杂家。&   他的知识面有多广,是很难测度的。谈起英国的君主制度,他能够说出任何一个英国国王临朝秉政的细节;说到宗教,不管是古兰经、犹太传经,还是罗马教廷的源流、马丁·路德的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他都是如数家珍。他懂复变数理论、农业经济、罗·费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古希腊古罗马,天知道他还精通些什么。这,不是他要当万宝全书,不是死背硬记。他之所以获取这些五花八门的知识,是有原因的,下文自有交代。我说,他的坐功当然也是极好的。坐功好,不也是某些天才的特点么。说起来,这种本事在昆虫学之类的专业中颇为普遍,同时也是必需的。柳比歇夫自己就说过,他属于这样一类的学者,给他们照相,不该照脸,该照臀部。&   根据列夫·贝尔格、尼古拉·瓦维洛夫、弗拉基米尔·贝克列米舍夫这一流专家们的反映,柳比歇夫的著作很有价值。今天,他的一些离经叛道的见解已升到有争议的等级,一些有争议的见解已升到无可争议的等级。对于他的学术声望乃至荣誉,大可不必担心。&   我不打算通俗地阐述他的思想或衡量他的贡献。我感兴趣的是另一个问题:他,我们同时代的人,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这是用什么方法达到的?最后几十年(他是八十二岁上死的),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效率有增无减。关键不是在数量上,而在他是怎么样、用什么方法做到的。柳比歇夫对我最有吸引力的精萃,核心正是这个方法。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不问他其余的工作和研究如何,这种工作方法是独立存在的。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取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的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并且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修饰语是没有计量单位的。甚至对一些永恒的一般性的形容词——善的、恶的、真诚的、残酷的,我们也会手足无措,无可奈何,不知道该同什么比较;不知道该怎样理解;谁是实在善良,谁挺善良;不知道真正的正派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这些品质的标准又是什么。柳比歇夫不仅仅是自己过着合乎道德的生活,他对这种道德似乎有一些精确的标准,是他自己规定的,并且同他的生活方法有着某种联系。&&&&   &第四章 谈谈有什么样的日记& &&   还在柳比歇夫生前,谁见过他的文档都免不了惊愕。他的文件都编了号,装订成册,好几十、好几百本。学术通信,事务信函,生物学、数学、社会学的教案,日记,论文,手稿,他的回忆录,他妻子奥尔珈·彼得罗夫娜·奥尔里茨卡娅(她花了好多力气整理这些文档)的回忆录,笔记本,札记,学术报告,照片,书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信件、手稿都用打字机重新打过,复本订了起来——不是出于虚荣心,不是为了传诸后世,丝毫没有这个意思。大部分文档是柳比歇夫自己要经常使用的,其中包括他本人书信的副本,原因在于他的书信独具一格;怎么个独具一格,下面再说。&   文档仿佛记载登录了柳比歇夫事业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把所有的纸片、所有的著述和信札,把一九一六年(!)记起的日记统统保存下来——这是我前所未见的。一个传记作家不能有更大的奢望了。柳比歇夫的生活和它的磋跎曲折,可以一年年甚至一天天地再现复制,简直可以一小时一小时地追忆回顾。据我所知,柳比歇夫从一九一六年开始记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在革命的岁月里,在战争的年代中,住院也罢,在出门考察途中的火车上也罢,始终坚持不懈。看来,没有任何原因、任何事件、任何情况能不让他在日记中写上几行。&   曾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为俄国天才思想家的尼古拉·费道罗夫,幻想使死者复生。哪怕有一个人死亡,他都不甘心。他得到各个学术中心的帮助,企图收集弥散的分子和原子,以便“把它们合成先人的躯体”。他的离奇的博爱众生的思想,包含着对死神的激烈的抗议,说明他不能容忍死神,不愿屈服于盲目的分解力——大自然。如果我们按照费道罗夫的意思去再现柳比歇夫,或者说,使柳比歇夫“复活”,做起来大概比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复活”都要容易、都要准确。因为有大量的资料和材料;换句话说,数据很多。他的一切空间和时间座标都可以复制——某一天他在什么地方,都干了些什么,看了些什么书,都见到谁了,到哪儿去了。&   他的文档中,我最感兴趣的,自然是他的日记。&   作家往往受到日记的诱惑。探索别人的心灵,涉足到它的隐秘世界,观察它的历史,以它的眼睛去看时间——这一切,作家都是心向往之的。任何一本日记,只要一年年认真地记,都是文学的珍贵材料。“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使人感到兴趣,”赫尔岑写道,“不是他的生活,便是他的环境、他的国家引人入胜,生活引人入胜。”日记要求不高,只要求老实、思想和意志。文学才能有时候竟会妨碍目击者的陈述做到公允客观。未经雕琢的、最最朴实无华的记载日常生活的日记——不知道为什么,如今是那么少……岁月流逝,蓦地发现,一些历史性、全民性的事件,虽然大家都是亲身经历了的,虽然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同时代人的记述却是贫乏得可怜。日记是最紧要的文献,而记述列宁格勒被围的日记竟是屈指可数。一部分明摆着被毁了,也有一部分散佚了;不过当时记日记的确实也不多,苦也就苦在这上头,——日记总赚数量不够。&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的日记并没有全部保存下来。他一九三七年以前的文档,包括日记,战时在基辅丢失了。第一册日记合订本倒是保全了——一本大账簿,用打字机打的,字是红蓝两色,打得挺漂亮,日期起自一九一六年一月一日。一九三七年以后直至他临终前最后几天的日记,共有几大厚册:已不是账簿了,而是用练习簿订起来的,后来又装订过——都是自己动手干的,不太美观,但很结实。&   我翻着他的日记,一会儿看看一九六0年的,一会儿看看一九七0年的,瞅一下一九四0年,看一眼一九四一年,——哪一年都是一模一样,千篇一律。天哪,实在谈不上是什么日记。哪一天都是一篇短短的明细账,记着当天干过的事,注明用了几个钟头几分钟,还注了些莫名其妙的数字。我看看战前的日记,也如出一辙。没有记叙,没有细节,没有思考,——一般构成日记中心内容的那些东西一概不见。&&&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二小时二十分。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1.0)。&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三小时二十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五分,《消息报》——十分,《文学报》——二十分;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三十分。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四十五分。”&   几十、几百页都是这种枯燥无昧、事务性的记载,每天五至七行。如果不是搞昆虫学,那就是连着几个月记着写那本大书《文化史上德漠克利特和柏拉囹两个流派》,或者是《形态学的发展》,或者是《应用生物学中的统计方法》,再不然是他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二年编写的教程。他总是注明一天用了多少时间写这部或那部稿子。他的日记,内容就是如此。至少猛一看给人这样的印象。&   我本来应当把这些日记摆到一边,没有理由再去研究。干巴巴的统计,既挖掘不出感情,也挖掘不出饶有兴味的时间的细节;语言苍白单调;没有暴露任何隐秘;几乎丝毫没有痛苦,没有欣喜,没有幽默。偶或透露的一点细节,也是象电报一样的乏味:&   “舒斯托夫三兄弟今晚来此。”&   “病后虚弱,整日足不离户。”&   “下雨两场,未游泳。”&   这些日记再看下去是没有意思了。&   最后,我出于好奇,看了看关于卫国战争开始的记载。&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基辅。对德战争第一天。约&   十三时得悉……”&   接下去又全是他惯常的那种结算表,统计每天干过的事。&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三日。空袭警报几乎持续竟日。生&   物化学研究所开大会。夜间值班。”&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九日。基辅。九至十八时在动物研究&   所值班,研究线解法并写报告。夜间值班……会计五小时二十&   分。”&&&   他送他的大儿子上前线,后来又送小儿子;两次送别,他的记载也是同样的不动感情。一九四一年七月,他同妻子孙儿搭乘轮船从基辅疏散。在轮船上,他还是那么简短地、一丝不苟地记他的日记:&   “一九四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德国飞机空袭科托夫斯基号轮船——轰炸,机枪扫射。船长及不知姓名的一位大尉殒命,伤四人。明轮损坏,因此未在鲍格鲁奇停靠,廷驻克列曼楚格。”&   一九四一年节节败退的悲伤口子以及后来我们在冬季初次获胜的喜悦,在他的日记中几乎没有反映。关系到全国每个人的事件似乎没有触动日记的作者。一九四五年的五月、战后生活的复苏、供应卡的废除、农业的困难……他的明细账上一概没有列入。学术性的和非学术性的辩论此起彼伏。那几年,生物学战线上的战斗也十分残酷。柳比歇夫没有回避,他参加了战斗,他发表意见,他愤慨,他写信写文章,争论不休,有时候竟成了众矢之的。他被撤过职,挨过整,受到过威胁恫吓;但也有过胜利,有过喜庆的日子,有过天伦之乐——这一切,我在他的日记里没有发现一点痕迹。不说别人,柳比歇夫可是同农业有密切联系的,了解战前农村的情况,也了解战后的,在报告和专著中都谈到过,但在日记中却无片言只语。他为人极富同情心,是个积极的公民,然而他的日记历年来都是如此的干涩冷漠,活象会计账目。拿他的日记来看,什么事情也不能打乱这个人规定的工作节拍。我要是不了解柳比歇夫,面对着这些日记,我会不知所措,我会以为他精神空虚,无所用心,两耳不闻窗外事,灵魂麻木不仁。可是,我了解这些日记的作者;这样,我更觉得奇怪,我想搞清楚柳比歇夫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几十年来那么详细地记这个——就算这不是日记,而是详细地计算他的时间和工作的账目,这么一本账对记账的人又有什么用处?短短的记载,不能勾起回忆。不错,舒斯托夫三兄弟来过,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记载的方式并不是为了提供回想的线索,其中也没有任何密码暗语。同时,这不是供阅读的日记,更不是供别人阅读的。这可是叫人奇怪。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日记,即使是最最秘不示人的,也总是下意识地,在心灵察觉不到的地方,隐隐约约地期待着它的读者。&   但是,这如果不算日记,又是什么呢?又是为了什么目的?&   当时我的冥思苦想,如今看来很可笑,我觉得我是个木头疙瘩。我相信,历来如此:任何一个发现,即使是天才的发现,发现之前的各种推理假想如果都记下来,那末,废料和各种各样愚蠢荒谬的推断,数量之多会使我们大吃一惊。&   日记怎么个记法,没有任何一定的框框;何况这又不是日记。柳比歇夫本人并没有要求人家承认这是日记。他认为他那些本本是“时间统计”。好比是账簿,他是在用他的方法统计支出的时间。&   我发现,每个月到月底他都要做小结,画了一些图,列了一些表。到年终,又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   图是用铅笔画在方格纸上的,忽而这样,忽而那样,旁边还注着一些数字,又是加,又是乘。&   这都是什么意思?无人可问。这一套统计的内情,柳比歇夫跟谁也没有谈过。倒不是保密。绝不是。他大概是认为具体细节是次要的问题。我们知道他曾把年度总结分送给朋友们。但那些年度总结只有总数,只有答案。&   乍一看来,可能会把这种计算方法当作一天的工时标定。晚上临睡前,他坐下来计算。他都把时间花在什么上了,花了多少,最后算出基本工作消耗的时间。似乎再简单也没有了。可是马上又产生了问题:什么是基本工作?基本工作以外的时间为什么也要计算,而且又是那么详细?这种工时标定到底有什么用?日程表里那些0.5和1.0的数字代表什么?&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值不值得去研究他这种时间统计法,推敲琢磨它的细致微妙之处,寻求上面那些问题的答案?何苦呢?……我这样问我自己。然而我仍然继续揣摩,绞尽脑汁去参透他这种方法的奥秘。我隐隐约约地预感到它似乎同我本人的生活有些关系;由于这种预感,我役有把那些日记撂到一边。 && 第五章 谈谈时间,谈谈自己& &&   “噢,路齐利,一切都不是我们的,而是别人的,只有时间是我们自己的财产,”赛纳卡写道,“造物交给我们,归我们所有的,只有这个不断流逝的、不稳定的东西。就连这个东西,谁只要愿意,都可以把它从我们手里剥夺走……人一点也不珍惜别人的时间,虽然它是唯一再怎么想也无法收回的东西。你可能会问,我对你训诲开导,我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老实说,我的所作所为同那些挥霍浪费然而有条理的人一样,对自己的每一笔支出都要记账。我不能说我一点也没有浪费,但我总是心中有数,我浪费了多少,是怎么浪费的,为什么浪费的。”&   你们看,早在纪元初,公元五十年,科学工作者——赛纳卡满可以算作科学工作者——就已经在计算自己的时间,努力节约时间。哲学家,古代的哲学家,是最先理解时间的价值的。肯定在赛纳卡以前,他们就试着想个什么法子去给时间戴上笼头,使它驯服,了解它的本质,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对时间的奔驰感慨系之了。&   但是我们出于我们的自食不凡,深信古人的时间绰绰有余。古人只有日晷、水漏、沙漏,连计算时间都不象个样子,还谈得上什么珍惜时间。按照实于家的见解,进步不就是在于替这位实干家节约时间嘛。为了节约时间,实干家下了马车坐上火车,下了火车坐上飞机。发明了电报和电话来代替书信,电视代替了剧院,拉链代替了扣子,圆珠笔代替了鹅翎。电梯、计算机、百货公司、电传打字机、电动制刀——这一切发明,都是为了替人节省时间。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人越来越感到时间不够用。实干家加快了速度,推广了电子计算机,把百货公司翻修成自动售货公司,采用照相制版法来印报纸。连说话都尽量说得简洁些,也不动手写了,而是利用录音机口授。但时间却越来越紧张。不仅是实干家,人人都感到时间的匮乏。没有时间看朋友;没有时间写信;没有时间照料孩子;没有时间去想;没有时间到秋天的树林里去站一会,什么也不想,光去听听飞舞的落叶飒飒作响;没有时间吟诗;没有时间去给父母上坟。小学生也好,大学生也好,老头儿也好,大家都没有时间。时间不知哪里去了,越来越少。手表再也不是奢侈品,每个人手腕上都戴的有,走得很准,校正过,还防水;人人都有一座闹钟滴滴答答走着。但是时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时间的分配几乎同两千年以前赛纳卡时代一摸一样:“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一部分虚抛浪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   如果能把用于工作的时间一笔勾销,那倒是满有必要的。这两千年来,情况当然有些好转,有许多著作问世,探讨自由时间、物理时间、宇宙时间,研究时间的节约以及如何正确地利用时间。时间原来是不能倒转的,也不能储存起来,把多余的时间放到仓库里,要多少取多少。如果能这么做,倒是挺方便,因为人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时间的。有时候他压根儿无处可用,只好磨时间。时间的令人烦恼之处正是在于它不能不用。结果,人们随兴之所至,乱花滥用,用来干五花八门的荒唐事。有些人,时间对他们是个累赘,他们不知道把它怎么办,怎样开销打发。&   大家知道,幸福的人是不看表的;反过来说也对,不看表的人是幸福的。但是,柳比歇夫不是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不是出于不得已,而是自愿地担当起“看表”的苦差使。&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的女儿讲过,她在童年时代,有时和弟弟一起到书房去找父亲问问题;每当他开始耐心地回答的时候,他总要在纸上做什么记号。哪一回都是这样。多年后她才知道父亲是在记时间。他无休无止地进行自我工时标定。任何活动——休息。看报、散步,他都记下时间,多少小时多少分钟。他这是一九一六年一月一日开始的。当时他二十六岁,在部队里服役,是在化学委员会,在著名的化学家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伊格纳节耶夫手下工作。时逢元旦,人们往往在这一天发下誓愿:什么再也不干了,什么该干起来。柳比歇夫也是在这一天起的誓。&   我上面说过,头一本统计册保存下来了。头一本用的方法还挺原始旧记也同后来不一样,思考和感想挺丰富。他的方法是逐步形成的,在一九三七年的日记中已臻于完善。&   不管怎么样,从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七二年他去世的那一天,五十六年如一日,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一丝不苟地记下他的时间支出。他的历史长编一天也没有中断过;连儿子的夭亡也挡不住他在这份没完没了的结算表上记上一笔。时间之神克罗诺斯不也是这样嘛,不也老是挥舞自己的辫子,一次也不放过。&   柳比歇夫每天都要结算他度过的时间,算出这个那个都用了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柳比歇夫如此忠于自己的方法,这本身便是一个独特的现象;这样的日记,单单它的存在,说不定便是独一无二的。&   多年来经常看表的结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作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一小时三十五分”、“一小时五十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明在冷冰冰地流逝。&   我测览了他《论生物学中运用数学的前景》一文的手稿,在最后一页我看到了这篇论文的“价格”:&&&   “准备(提纲、翻阅其它手稿和参考文献)  十四小时三十分&   写                    二十九小时十五分&   共费                   四十三小时四十五分&&&   共八天,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二日至十九日。”&   看起来,早在一九二一年他对时间统计已经研究停当,可以准确地算出每项工作的时间消耗。&   他做时间统计,也善于做时间统计。&   有些作者在稿子上注明竣稿日期。写上具体日子的较为少见;写明从几日到几日的,那就更少了。至于用了多少小时,我是头一遭见到。&   柳比歇夫的每篇论文,都有“成本”核算。这个核算是怎么做的?原来根本没有专门做过什么核算。他的时间统计法仿佛是一架计算机,自动提供了数据:写一篇文章,看一本书,写一封信,不管干什么,每道工序的时间都算得一清二楚。&   ……时间比过去少了,时间的价格比过去高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现代的人对他宝贵的、奇缺的、干什么都不够用的时间,总是要这样那样地计对这个时间统计法已经习惯了,没有它就没法工作。”但为什么要养成这个习惯呢?为了什么要创造这个方法?实干家为什么需要这个方法,它为什么对实干家有好处——这样泛泛而论,我们倒是明白的。笼统的说明,我们总是能够明白的。可是为什么柳比歇夫地要这样做?是什么迫使他这样做的?&&&第六章 作者想追根究底,了解事情的起源& &  一九一八年,亚历山大·柳比歇夫从部队复员回来,开始从事纯学术工作。那会儿,他已经提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要创立这样一种分类法,必须先找出某种类似的原子量;我想对没有直接功能作用的机体结构中的曲线进行数学研究,通过这个办法来找……”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在一九一八年这样写道,“这项工作在数学上看来困难极大……我起码要过五年,等数学基础打得好一些,到那时候才能着手完成这项主要任务……我立意要写一部数学生物学;一切企图把数学运用于生物学的尝试,都将兼容并蓄于这部书中。”&   在那几年,人们对他的想法,反应颇为冷淡。应该说,柳比歇夫于一九一八年到那里去工作的辛菲罗波尔市的塔夫利达大学,当时委实是人才济济:数学家H.克雷洛夫和B.斯米尔诺夫,天文学家O.司徒卢威,化学家A.白柯夫,地质学家c.奥布鲁契夫,矿物学家B.维尔南茨基,物理学家Я.弗伦凯尔和И.塔姆,森林学家Г.莫罗卓夫,自然科学家弗拉基米尔·帕拉金和亚历山大·帕拉金两兄弟,Π.苏希金,Г.维索茨基;最后还有柳比歇夫终生崇敬的老师亚历山大·加夫里洛维奇·古尔维奇。&   这位青年教师并没有因为泰斗们的怀疑而仿惶踌蹰。岁月递嬗,具体的方法有所修正,某些东西不得不重新审议,但是总的任务不变——一旦干了起来,他一辈子也不背离既定的目标。&   传说施利文起誓要找到特洛伊遗墟的时候才八岁。施利曼的例子所以广为人知,原因之一,是这种向目标直线进军、终生换而不舍的情况在科学史上极为罕见。柳比歇夫二十多岁刚开始从事学术工作的时候,也明确地知道他要达到什么目标。真是幸福而不平凡的命运啊!他自己提出了他的工作纲领,并从而预决了他的活动的整个性质,事实上是至死不渝。&   这样到底好不好?——给自己的生活定了框框,定得那么死。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戴上了笼头,错过了其它的机会,人变得干巴巴的……&   然而在事实上(这个事实很值得注意),柳比歇夫的命运并非如此。他的一生是生气勃勃、和谐协调的一生。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他生活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他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且在旁人的眼里,他的生活由于目标明确,也是令人羡慕的。&   二十三岁的维尔南茨基写道,他立意“要在智能、知识和才华上尽量取得实力,这样我的智慧便会无比的丰富多彩……,”他在另一处写道,“我充分意识到,我可能是致力于错误的、靠不住的东西,误入歧途;但我不能不走这条路。我憎恨对我的思想有任何束缚,我不能也不愿我的思想顺着这样一条道路发展下去,它虽然在实际上是重要的,但它不能使我对那些折磨着我的问题有起码的了解……这样一种探索,这样一种企求,正是任何一种学术活动的基础。这只会使我们不致成为在故纸堆中讨生活的书蠢,只会使我们真正地生活,在学术工作中找到喜怒哀乐……追求真理。我完全知道,我可能在追求真理中死去,可能因此而丧身,但我重要的是找到真理,即使不是找到,那也是力求找到,不管这个真理是多么令人苦恼,是多么虚无缥缈,多么卑鄙龌龊。”&   这些青年时代的誓言总是激动着人心。赫尔岑、奥加廖夫、克鲁泡特金、梅契尼柯夫、贝赫捷列夫——几代俄罗斯知识分子立誓献身于追求真理的斗争。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但某种共同的东西把他们这些如此不同的人联系在一起。这不能简单地说成是对科学的忠诚,而且他们之中谁也不是光研究一门科学。他们都是又搞历史,又搞美学,又搞哲学。俄罗斯作家的精神探索史是众所周知的。俄罗斯科学家追求道德的历史也并不逊色,其精彩与深刻不亚于作家。&   但,立誓忠于科学(哪怕是心爱的科学)是一码事,给自己规定具体的目标又是一码事。&   万一特洛伊根本没有存在过呢?万一它是荷马虚构的呢?这样一来,施利曼岂不是白白磋跎了一生?&   万一柳比歇夫确定的目标是不能达到的,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呢?万一过了二十来年,证明创立这样一种生物自然分类法是不可能的呢?或者说,万一现代数学机器不适合于这方面的用途呢?这样一来,虚度了年华,当初的目标原来是虚幻的东西,目标明确变成了漫无目的。&   这是冒险吗?不,比冒险更可怕;这是押宝;未来、才华和希望——这些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统统拿来孤注一掷。谁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幻想家在无声无臭中死去,没有达到可望而不可即的目的!&   狂热、偏执、禁欲——科学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什么代价没有付出过!&   在科学中,着迷是危险的东西:对某些气质的人来说,或许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但代价太大了。着了迷的人对科学为害甚烈;着了迷,往往不能批判地对待事物,连牛顿这样的天才也在所难免——我们只要提一下牛顿对虎克不公道的行为,便足以说明问题。&   柳比歇夫在青年时代,他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是满脑袋虚无主义、唯理主义的巴扎洛夫。在那个年代,柳比歇夫的许多同窗学友都模仿巴扎洛夫。这又是一个例证,说明文学主人公不止是对一代而是对几代俄罗斯知识分子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在青年时期,同巴扎洛夫一个腔调,眼里只有自然科学;什么历史,什么哲学,统统是扯淡。捎带说一句,文学也不能幸免。柳比歇夫当时只承认文学是学好外语的一种工具:《安娜·卡列尼娜》他看的是德文版,“因为译文要比原文易懂。”&   一切服从于生物学;凡是无助于此的,一概置之不理。他那时憧憬着建功立业,遵循着英雄主义的陈腔滥调;首先是工作,一切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不惜牺牲一切。&   事业代替了伦理,决定了伦理,它本身就是伦理,把存在和哲学的一切问题一笔抹煞;为了事业,人世间的一切喜悦和乐趣都不屑一顾。&   舍此取彼,他取了自我牺牲。&   这是我们熟知的那种科学任。他为之献身的生物学任务相当重要,其余的事情与他都不相干。科学要求付出最大的努力,作出最严格的自我克制。不是这,便是那。司空见惯的两个极端。不是圣贤和英雄,便是庸人、坏蛋、哪方面都不配做人的人。我们在这里是没有中庸之道的。如果不能成为榜样,不能成为理想人物,那就什么都无所谓了——是骗子也罢,是正直的科学家也罢,对艺术有兴趣也罢,不学无术,下流无耻也罢……只有完人才能得到承认;一个人仅仅做到有良心、规矩正派,那是不够的。&   柳比歇夫开始的时候同旁人差不多,跟所有年轻人一样,渴望着建树功勋,成为拉赫美托夫,成为超人。一步步,他才逐渐回复天性,冒出人的弱点,他鼓起勇气继续前进,攀登越来越陡峭的高峰——追求人性,追求那最最朴实的人性。&   需要好多年才能懂得,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象易卜生所说的,生活在世界上。&   这样,对人、对那门科学都要好一些。&   柳比歇夫的长处首先在于他懂得这些道理要比其他人早得多。&   帮助他做到这一点的,正是他的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工作要求……不过那是后话,至于在初期,根据一切计算(柳比歇夫是喜欢计算也善于计算的),他的工作要求付出与正常人无法比拟的精力,需要消耗比人的一生更多的时间。他当然相信他能做到,但总是要从另外什么地方再去挖掘一些力量,再去挖掘一些时间。 && 第七章 他的方法是怎么起的头&&  “我象是果戈理笔下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他在抄抄写写中找到乐趣……我在学术工作中也很愿意摄取新的事实,做纯技术性的工作,等等;从中找到乐趣。再加上我从我念念不忘的父亲那里遗传来的乐观主义,结果我写了许多东西备而不用。这些东西,我根本没有指望发表。重要的论著,我做的摘要十分详细,甚至弄到现在我在这上面仍花很多的时间。我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同时,凡是最重要的著作,我都要写个提纲,再进行分析研究。所以我手头有大量的存货,一旦有可能出版,存货立刻能派上用场;文章写得很快,因为事实上它不过是我平日储备着的材料,随用随取。&   “我在青年时代,我的读书方法使我在某种程度上落后于别人,因为我看的书,比我的同志少。他们看书比较浮皮潦草。但是,浮皮潦草地看书,有许多精彩的东西消化不了,看过的东西很快会忘记。至于我看书的办法,能使我得到十分清晰牢固的印象。所以,随着岁月的推移,我的库存要比我的同志丰富得多。”&   年复一年,这个方法以及他的其它工作方法,优点越来越突出。他仿佛什么都提前几十年计算好、没想好。仿佛连他的长寿都是事先估计到、考虑到的。&   他的一切计划,甚至最后一个五年计划,制订的出发点,都是没想他起码应当活到九十岁。&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暂且他只是想方设法利用每一分钟,利用任何所谓的“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   还是在克里米亚,他已经注意到边走路边打毛衣的希腊女人。&   每一次散步,他都用来捕捉昆虫。在那些废话连篇的会议上,他演算习题。&   他规定,短距离,二三公里路,最好步行,省得为了等车浪费时间、损害神经。步行还有一个好处,因为反正需要散步。&   他对“时间下脚料”的利用,考虑得无微不至。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举个例,英语他就是主要利用“时间下脚料”学会的。&   “我在全苏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常常出差。一般我要带一定数量的书上火车。如果是长期出差,我就把书打成邮件,寄到一定的地点。带多少书,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决定。&   “我在一天之内是怎么安排读书时间的?清早,头脑清醒,我看严肃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的)。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著作。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在路上看书有什么好处?第一,路途的不使你感觉不到,很容易将就;第二,神经系统的状况比在其它条件下良好。&   “坐电车,我看的不是一种书,有两三种书。如果是从起点站坐起(例如在列宁格勒),那就可以有位子坐,因而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写字。如果电车很挤,有时候只能把着扶手杆勉强站住,那就需要小册子,而且要比较轻松的。现在列宁格勒有许多人在电车上看书。”&   可是,“下脚料”越利用越少,而对时间的需求越来越大。&   工作越深入,面也越宽。先是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数学,后来又轮到哲学。他逐步发现生物学同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所钻研的分类法,促使他批判地对待达尔文主义,特别是那种认为自然淘汰是进化主导因素的理论。他不怕人家责备他陷入活力主义、唯心主义,但应当研究哲学。&   已经晚了,但他终于明白,他不懂历史不懂文学是不行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还需要懂一点音乐……&   应当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明摆着,人不能者是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应当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从时间中去找时间。&   实际上,正如柳比歇夫亲身体验到的,需要高深学识的工作,他一天至多能干七八个小时。&   他记下工作起讫的时间,误差不超过五分钟。&   “工作中的任何间歇,我都要创除。我计算的是纯时间,”柳比歇夫写道,“纯时间要比毛时间少得多。所谓毛时间,就是你花在这项工作上的时间。&   “常常有人说,他们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人可能是有的。可是拿纯时间来说,我一天干不了那么多。我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纪录是十一小时三十分。一般,我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最高纪录的一个月是一九三七年七月,我一个月工作了三百一十六小时,每日平均纯工作时间是七小时。如果把纯时间折算成毛时间,应该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我逐渐改进我的统计,最后形成了我现在使用的方法……&   “当然,每个人每天都要睡觉,都要吃饭。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时间用在标准活动上。工作经验表明,约有十二——十三小时毛时间可以用于非标准活动,诸如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社会工作、娱乐,等等。”&   计划的复杂性在于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他决定,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他从事的工作相称。也就是说,比方写一篇有独特见解的论文吧,占用的时间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头脑清醒的时候应当钻研数学,累了便看书。&   应当学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用在工作上的三个小时应当是真正做工作的三个小时,不想不相干的事,不听同事的谈话,不听铃声和笑声,也不听收音机……&   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依靠经常的计算和检查。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就象某些研究所那样,光会做计划,却不去操心这计划能不能完成。&   应当学会计算一切时间。&   他把一昼夜中的有效时间即纯时间算成十个小时,分成三个单位,或六个“半单位”,正负误差不超过十分钟。&   除了最富于创造性的第一类工作外,所有规定的工作量他都竭力按时完成。&   第一类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着参考书,做笔记,写信)。&   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   我们随便拿一天的日记来做例子——一九六五年夏季的一天:&   “索斯诺戈尔斯克。0.5。基本科研(图书索引——十五分,陀布尔让斯基——一小时十五分)。分类昆虫学,参观——二小时三十分,安置捕捉器两个——二十分,分析——一小时五十五分。休息,第一次在乌赫塔河游泳.《消息报》——二十分,《医学报》——十五分,霍夫曼的《金罐子》——一小时三十分,给安德朗写信——十五分。共计六小时十五分。”&   整个一天的活动,直至看报,都经过分析,分门别类登记上了。&   怎么是“共计六小时十五分”?从记录着,这仅仅是第一类工作时间的总数。其余经过计算的时间是第二类工作或其它。每天只合计第一类工作的时间,然后再把一个月的加起来,就拿这个一九六五年的八月来说,第一类工作的总时间是一百三十六小时四十六分。其中又包括哪些项目呢?请看吧,一切情况在每月小结中都有说明。&   “基本科研       ——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   分类昆虫学       ——二十小时五十五分&   附加工作        ——五十小时二十五分&   组织工作        ——五小时四十分&   合计 ——       一百三十六小时四十五分”&   “基本科研”这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包括什么内容?用在什么上了?&   “1.分类工作——《分类法的逻辑》报告草稿 ——六小时二十五分&   2.杂事                   —— 一小时0分&   8.校对《达达派研究》            ——三十分&   4.数学                   ——十六小时四十分&   5.日常参考书:里亚曾诺夫          ——五十五分&   6.日常参考书:生物学            ——十二小时O分&   7.学术通信                 ——十一小时五十五分&   8.学术札记                 ——三小时二十五分&   9.图书索引                 ——六小时五十五分&   合计                    ——五十九小时四十五分”&   我们还可以随便拿哪一项继续分析下去,就拿第六项吧——日常参考书:生物学——十二小时。这十二小时花在什么上面,一目了然,误差不超过一分钟。&   “1.陀布尔让斯基《人类的进化》,三百七十二页,看完(共十六小时五十五分)——六小时四十五分&   2.亚诺什·卡罗埃《动物有没有思想》,九十一页    ——二小时0分&   3.P.贝尔格的手稿——二小时0分&   4.聂考洛,奥斯维尔陀,十七页            ——四十分&   5.拉特纳的手稿                —— 一小时三十分&   合计                     —— 十二小时五十五分”&   大部分学术著作都做了摘要,有的还做了分析研究。所有摘要和评论都规规矩矩地装订成册。这些用打字机打的合订本,犹如读书总结,是地融会贯通了的知识的存放处。只要翻一下提要,就可以记起荣本书中需要的东西。&   柳比歇夫有种罕见的才能——随便哪本书的作者,凡有独特的见解,他都极善于汲取。有的书,一张纸就够;某些大部头书,需要几张纸来归纳。它们的菁华同它们的厚度怎么也不相称:大量的是插图、表格、附页、书皮……&   除了第一类工作,第二类工作的统计也是同样的详细。为什么要这样精打细算,就比较难解释了。文艺作品的阅读花了二十三小时五十分。有什么必要开列出来,—一计算呢!其中:“霍夫曼,二百三十八页——六小时”;“米里尔斯基论霍夫曼——一小时三十分”;等等,等等。&   接着是八本英文书,共计五百三十页。&   写了七封计划内(!)的信。&   报章杂志看了多少多少小时,给亲人写信花了多少多少小时。&   这样详细,可以说是多此一举,但我已经学会小心谨慎,避免匆匆忙忙作出结论。我相信,柳比歇夫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不过他的道理,人家并不是永远都能明白的。要是没有好处,只会浪费时间,他总不会年复一年地进行时间分析。&   然而,事情还是弄清楚了。要采用这种方法,必须知道一切有效时间,洞察时间中一切曲里拐弯的地方和空白点。这个方法不承认有什么不能利用的时间。所有的时间一视同仁,一样的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时间。所谓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就象是正确的困问轮作制。&   无话可说,这自有它的道理。因为每个小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个小时和那个小时都是平等的,每个小时都要结算。&   结算同时也是对计划的总结。一总结马上提出下个月的计划。举例来说,一九六五年九月的计划包括哪些内容?规定:十天在新西伯利亚的学院里讲课,十八天在乌里扬诺夫斯克,两天花在路途上。接着是哪一项工作要用多少多少小时,巨细无遗。比如,写信二十四封——三十八小时。开出必读书单。在照相上要干些什么。要给谁写一份评语。&   与学院里的职务有关的工作,也要做个计划,参考以往的经验,把时间大致安排好。……&   “制订年度计划或月计划时,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例如我计划要看一本什么书。根据老经验我知道,我一小时能看二十——三十页。我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订计划。至于数学,我计划每小时看四一五页,有时更少。&   “所有看过的东西,我都要仔细研究。怎么研究?如果一本书谈的是我不大了解的新东西,我就尽量做摘要。凡是比较重要的书,我都尽量写一份评论性的简介。根据以往的经验,需要做这些工作的书,可以走出一定的量。&   “如果认真办事,实际工作时间对预定工作时间的误差一般为百分之十。需要做摘要评论的书,常常没有完成预定的数目,拉下很多。兴趣往往转到别的事情上去了,欠了很多债,一下子还清又不可能,结果就完不成计划。有时候,完不成计划是由于工作精力暂时衰退。完不成计划也有外界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我知道,我的工作有必要做计划。我以为,我所取得的成就,有许多是靠了我的方法。”&   基本工作的时间也要计划一番:备课、生态学、昆虫学及其它科研工作。第二类工作的时间一般要比第一类多百分之十左右。&   他完成计划的精确程度,每每使我惊诧不已。有时自然也有预计不到的情况。一九三八年的年度总结中,柳比歇夫写道,第一类工作没有完成,差百分之二十八:&   “主要的原因是奥丽雅和瓦丽雅病了,结果同人们打交道多了。”&   他的时间好象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失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他由于做了统计,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年度总结是篇幅浩瀚的报表,整整有一本。什么都有记录。以一九三八年为例:多少时间用于生态学、昆虫学、组织工作、动物研究所、基塔耶沃的水果研究所;多少时间用于同人们打交道、路途往返、家务。&   从这份年度总结中可以了解到看了多少书,都是什么书,各国文字的文艺作品看了多少页。一年竟看了九千页,共用二百四十七小时。&   这一年写了五百五十二负学术著作,其中有一百五十二页付印出版。&   每一年过去,柳比歇夫都要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学的一切办法都用上了。素材有的是——那便是每个月的小结。&   总结完上一年,就该制订下一年的计划了。下一年的计划根据柳比歇夫提出的任务大致地安排一下工作。&   “中心任务(一九六八年)是八月份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昆虫学会议,我准备在会上做个报告,谈谈经验分类法的任务和道路。”&   他写道,哪些论文该在会议开幕前写完,在鉴定跳甲属上要做哪些工作,在乌里扬诺夫斯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各呆多少天,那几年中他的主要著作《德模克利特和柏拉图两个流派》写多少页,分类学和进化论方面的《论分类学的未来》写多少页。然后大致安排一下时间,用他的计算单位来表示:&     “第一类工作  五七O(五六四·五)&     路途往返   一四0(一四二· 0)&     交际     一三o(一二九)&     私事      十(八.五)”&   诸如此类,一共是一O九五。&   招号内是完成数字。括号内外的数字相差无几。说明他能多么精确地提前一年计划他的生活。&   他在总结中吹毛求疵地记上一笔:&   “第一类工作完成五六四·五,原计划五七O,赤字为五.五,即百分之一。”&   也就是说,一切都相符,误差仅为百分之一!&   每月小结虽然巨细备载,年度总结中仍把所有干了的、读了的、看了的统统收集到一起,加以计算,分门别类。一年来的工作和休息——简直是什么事情都要结算累计。&   “娱乐——六十五次”,接着是一张清单,列举了看过的戏和电影、听过的音乐会、参观过的展览会。&   六十五次——是多还是少?&   似乎是多了。话说回来,我也没有把握,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个比法。同我比吗?问题正在这儿——我就没有计算过,说不出我一年看几场电影,听几回戏,参观几次展览会。连大约摸的数字,我也一下子说不上。更说不出情况有什么变化: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这个数字发生什么变化,我看多少书。看的书是逐年增加还是逐年减少。科学书籍和文艺作品的比重有什么变化?我写多少封信?每年有多少时间用在路上,用于交际和运动?&   我心中没有一个准数,对自己没有一个准数。我有什么变化,我的工作精力、我的爱好和兴趣有什么变化……说起来,我原来倒是以为了解自己的,可是一接触到柳比歇夫的那些总结,我才明自我其实是对自己一无所知,一点也不了解。&   “……一九六六年,第一类工作共计一九o六小时,原计划为一九00小时。与一九六五年相比,增加二十七小时。平均每日五·二二小时,即五小时十三分。”&   了不起!每天有五小时十三分钟搞纯学术工作,天天如此。整整一年没有休假,没有节假日!五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也就是说,五个小时内没有什么歇一会抽支烟的工夫,没有聊天谈话,没有遛达散步。仔细想想,这可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一连几年的数字结算如下;&      “一九三七年 一八四0小时&       一九三八年  一四O二小时&       一九三九年 一三六二小时&       一九四O年 一五六o小时&       一九四一年  一三四二小时&       一九四二年 一四四六小时&       一九四三年 一六一二小时”等等。&   这是基本科研工作的时间,其它一切辅助工作都没有计入。这是创造和思考的时间……&   任何一项最最繁重的工作,恐怕都不会规定这样的制度。人要给自己规定这样的制度,只能出之于自己的主动。&   柳比歇夫的工作比有的工人还重。他大可以象大仲马那样,举起双手,叫大家看看他手上的老茧,以此证明其言不虚。一年写了一千五百页!洗印了四百二十张照片!这是在一九六七年。他可是已经七十七岁了。&     “俄文书共读五十本 四十八小时&     英文书共读二本     五小时&     法文书共读三本   二十四小时&     德文书共读二本    二十小时&     七篇论文付印……。&   “……由于长期住院,阅读的时间自然多了,但主要工作的计划还是超额完成了,虽然有许多事没有办好,例如《科学与宗教》一文占用的时间要比原先预计的多四倍。”&   年度总结的详细,比得上整个企业单位的总结。逝去的时间,轮廓勾勒得多么精致多么清楚——那么些表,那么些图,那么些系数。柳比歇夫被公认是最高明的分类学家和数学统计专家之一,确是名不虚传。&   在其它项内,列入没有看完的书留下的尾巴——欠下的债。&    “达尔文《造物的神殿》      五小时&     德·布洛埃尔《物理学中的革命》  十小时&     特林格《生物学与情报》      十小时&     陀布尔让斯基          二十小时”&   欠债的账单每年重复一次,债务没有减少。&   有些材料是出人意表的:游泳四十三次,同朋友、学生交往——一百五十一小时,最欣赏哪几部影片……&   他的总结看起来挺枯燥,研究起来却很有味儿。&   人在一年内能干多少事,能见识多少东西啊!太多了!每一份总结都显示了人有多大的潜力,每一份总结都使我们为了人有那么充沛的精力而感到骄傲。人的精力,如果明智地利用它,能创造多少成果啊!此外,我头一次发现,一年原来有那么大的容量。&   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把他一生的时间制订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把度过的时间和平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的鉴定。&   “……一九六四至一九六八年……在跳甲属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如果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论述大田跳甲属的专著,就满意了。搜集完毕,但我并不指望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能确定各族系之间的差异……由此可见,虽然在形式上我哪一项都是连一半也没有完成,然而各项工作都有显著的进展……”&   他的工作,面一般铺得很广。上面提及的那个五年计划,要搞数学、分类学、进化论、昆虫学和科学史。所以,总结也好,计划也好,都分成许多项、许多小项。&   时间统计好当然是好,可是对不起,这到底有什么用呢?有做统计的时间,是否不如去干些实际的事呢?节约出来的时间是否浪掷在这些思绪上了?&   尽管我们赞佩惊叹,还是有人提出许许多多讥讽嘲笑的问题。&   当然罗,首先在心灵深处一定是在挖苦:谁需要这些总结?说实在的,谁会去看它?不客气地说一句,他要向谁汇报呢?并且还用书面汇报。&   不管怎么说,心灵并没有把做这些总结简单地看成一项自愿的、从实用出发的工作,所以总在探究某种秘密的原因和动机。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有想到是关心自我——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对自己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关心和兴趣。是研究自我?真奇怪。他反正是怪人。我们要做到心安理得,最好把他看成怪人:人世间怪人还少吗……&&&第八章 这一切需要多少代价,这代价值得不值得付……&&  这些总结要用多少时间?这项支出原来也统计过了。每份小结、总结的末尾都注明了它们的代价——多少小时多少分钟。详细的每月小结要耗费一个半到三个小时。统共才这些。再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孕多久不能做人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