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病能用鸡什么药治妇科病吗

>> 浏览文章
几种常见鹅病的特点及其防治
日 来源:农村致富经() 作者:现代畜牧科技/李伟民 &
内容摘要:近几年,养鹅业发展迅速,大小规模的饲养方式同时存在,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饲养者应该了解鹅常见几种疾病的特点,并且掌握防治措施,一旦鹅群暴发常见疾病,可以从容应对,降低损失。
李伟民(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畜牧兽医水产局,黑龙江大庆163515)摘要:近几年,养鹅业发展迅速,大小规模的饲养方式同时存在,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饲养者应该了解鹅常见几种疾病的特点,并且掌握防治措施,一旦鹅群暴发常见疾病,可以从容应对,降低损失。1 小鹅瘟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小于20日龄的雏鹅是易感群体而且感染后会比较严重,死亡率几乎超过90%。该病一年四季都会有流行传播,尤其是冬末春初比较严重。小鹅瘟的发病和流行通常都是具有暴发性的,突然发病然后就进行快速的传播,传染性和死亡率都很高。如果鹅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不够高,育雏温度低,鹅舍地面潮湿并且卫生条件不良,会导致小日龄的鹅发病并且发病率偏高。饲喂鹅群的饲料中含有的蛋白质成分过低,而且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不足,以及并发病的影响,都会引起小鹅瘟的发生并且加剧鹅群的感染和死亡。感染的鹅群如果同时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与单一疾病的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相比较要明显低很多。根据我国最近几年小鹅瘟的流行情况发现,个别鹅场有33日龄发病的情况,而且具有很低的死亡率。防治:小鹅瘟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孵坊进行,所以孵坊每个环节的消毒工作必须要做好并且彻底执行。如果发现有小鹅瘟,应该马上停止孵化工作,彻底的对全场采取消毒措施以后再继续开展孵化工作。可以采用小鹅瘟弱毒疫苗在母鹅产蛋前进行二次免疫接种。而对于刚出壳的雏鹅可以每羽注射Iml,小鹅瘟高免血清,患病鹅每羽注射2~3mL用于治疗。2. 蛋子瘟鹅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又名卵黄性腹膜炎,病原是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常见成鹅感染发病,最近也有育成鹅感染发病的情况出现。发病特征是卵巢、卵子和输卵管感染发炎,最终以弥漫性腹膜炎结束。产蛋鹅群中常可见蛋子瘟的流行和传播,产蛋初期就会有鹅只零星的发病,发病数量达到高峰是在产蛋的高峰期,而非产蛋期的鹅群对于该病呈现不易感的状态,母鹅一旦感染该病就会出现成批的死亡。一年四季的公鹅群都容易通过交尾而感染蛋子瘟,但是一般不会死亡。防治:药物防治采用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可以收到比较好的疗效。另外减少人工授精带来的污染。因为带菌的公鹅与母鹅交配时会进行病原的传播,所以要及时淘汰严重患病的公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交配器上的结节,清创消毒,肌肉注射抗菌药物,促进患鹅康复。目前从自场发病鹅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然后对2月龄、4月龄的后备种鹅群各注射1次,这种方法的免疫效果比较好,对于病情的发展具有控制作用[养殖网:/]。3 鸭瘟该病是由于鹅群频繁的与鸭瘟病鸭或者病鹅接触,或在鸭瘟病疫区进行放牧而感染鸭瘟病毒引起,具有区域性流行性,特别是雏鹅比较易感,死亡率会超过70%~80%。大于60日龄的鹅也有发生,尤其是产蛋母鹅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高达80%~90%。防治:禁止健康鹅与鸭瘟或鹅瘟的病群接触。一旦发生瘟病,要尽快对鹅群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鹅舍、运动场及其他用具通常用10%~20%的石灰水或5%漂白粉水溶液消毒即可。暂时不要引进新鹅,待病鹅痊愈并进行过彻底的消毒之后再引进新鹅。在铁锅内炒热大麦或稻谷适量,然后装入桶或缸内待温热时,再将现宰杀兔子的鲜血拌在温热的大麦或稻谷上。用沾有兔血的麦或谷粒饲喂病鹅,并在24h内禁止病鹅下水,不给饮水,疗效可达95%以上。病鹅或疑似病鹅可用鸭瘟高免蛋黄液每羽肌注3~Sml。,可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4 副黏病毒病该病是鹅的常见传染病,通常呈急性发病流仔,主要是以消化道的病理变化为特征。鹅群感染后的危害很大,一般都会出现死亡而且数量很大,其中雏鹅感染发病后会有超过90%的死亡率,给养鹅业带来比较惨重的经济损失。防治:日常的养鹅生产中要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工作,鹅群的饲养密度要控制得当,鹅舍及用具应该经常进行消毒处理。一旦发现有鹅感染该病,要尽快隔离或淘汰病鹅,然后将死鹅烧毁或者采取深埋的处理方式。此外,鹅群中没有发病表现的应该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健康鹅先进行免疫注射然后给假定健康鹅进行免疫,给鹅群进行免疫的时候应该勤换注射针头,避免污染用具而导致疾病的传播。5 维生素A缺乏症雏鹅以及刚产蛋的母鹅是维生素A缺乏症的易发群体,发病原因是鹅群采食的饲料中维生素A原不足。但是除此之外,鹅群缺乏运动、饲料中矿物质含量不足、饲养条件差以及鹅群患胃肠道疾病等,也都会引起鹅群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防治方法:鹅群的饲料中应该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物质,如胡萝卜、青草、南瓜、小虾、黄玉米及鱼粉等;一旦发现病鹅,及时用维生素A治疗,按每千克l万IU与饲料混饲,连用2~5天。需要进行大群治疗时,可以在每千克饲料中补充l万U的维生素A。
原文: > :几种常见鹅病的特点及其防治
网址:/yangyajishu/.html
下一篇:没有了
扩展阅读: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猪的一种以血痢为主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严重的黏液性、出血性和坏死性炎症。在自然条件下仅猪发生,尤以2~4月龄的断奶仔猪最易感染,其...
[]:在现代奶牛养殖业中,奶牛真胃变位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胃疾病,通常认为是由于饲喂过多精料,前胃迟缓,缺乏运动,翻滚、跳跃,妊娠以及分娩等因素导致。另外,奶牛患有乳房炎、生产瘫痪、酮血...
[]:奶牛不孕症是奶牛常见疾病之一,患病后无法妊娠,从而造成不能正常繁殖,推迟产期,延长产犊间隔,甚至个别奶牛由于长时间不孕而丧失生产能力,只能够被淘汰,给养殖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几年,我国奶牛的饲养范围越来越大,更多的饲养场重视奶牛的饲养,以期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饲养量的增多,奶牛患病的可能性也逐年增加,其中奶牛不孕的情况层出不穷,所以饲养...
[]:随着我国各地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也会产生许多疾病,如果饲养者在临床生产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导致鸡群发病,严重时会造成死亡,带来经济损失。所以,应了解几种常见且不应该忽...
[]:近几年,我国的蛋鸡饲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鸡群饲料原料中毒的情况,会给饲养者造成经济损失,其中常见的有食盐中毒、棉籽饼中毒、变质鱼粉中毒、菜籽饼中毒。笔者针对这四种原料中毒问题...
[]: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的养牛业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就是牛场发生的疾病增多,防治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当会给饲养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饲养者应该了解牛病的流行情况,从而掌握正确的防治...
[]:猪气喘病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是由于感染猪肺炎霉形体而引起,主要特征是出现气喘、咳嗽、腹式呼吸以及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通常该病具有较低的死亡率。但由于该病属于一种免疫抑...
图片文章:国内最大养鹅平台最专业养鹅网站
& 鹅几种病毒性疾病的诊治
鹅几种病毒性疾病的诊治
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其中,以H N,和H N,为代表的由H 和H 亚型毒株所引起的疫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各季均可发生,但多爆发于冬春季节,尤其秋冬、冬季之交。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鹅均感染本病,其中 雏鹅的发病率可高达100%,死亡率可达40%~90%。其他日龄鹅群,发病率为60% 90%,死亡率一般为30%一80%。此病若与其他疾病合并感染,死亡率高达80%。鹅禽流感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也可由被污染的水源、羽毛、肉尸、排泄物、饲料及用具经消化道感染。在鹅群附近发生禽流感的鸡、鸭群,也是重要的传染来源。
发病鹅体温急剧上升,两脚发软,共济失调,排黄绿色稀粪,头、下颌、颈等皮下水肿,眼结膜潮红,出血,眼泪呈红色,俗称&血泪&,后期眼角膜混浊呈灰白色(俗称眼生白膜),严重的病例瞎眼,鼻腔黏膜充血、出血,鼻流浆液性分泌物,呼吸时发出锣音、咳嗽,曲颈歪头,脚磷出现紫色出血斑。病鹅眼结膜出血,溃疡;头、颈、胸部皮下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点状或条纹状假膜;腺胃、肌胃、肠道及泄殖腔黏膜下层广泛出血,坏死、溃疡;严重时肠内容物混有多量血液或小点状血凝块;肠管、肠系膜脂肪出血;胰脏出血,脾脏肿大、坏死、淤血和出血;喉头、气管黏膜水肿,出血,气管内有血样渗出物;心包积液,心冠脂肪与心肌出血,肺脏出血,水肿;胸壁出血。
不同管理条件的禽群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不同,临床表现不相同。禽流感病毒对常规消毒药敏感,在推荐使用浓度下,可将病毒杀灭。直射阳光也容易将病毒灭活。按规定免疫程序接种禽流感苗,一旦发病,立即上报国家防疫机关,不建议治疗。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出壳后3~4日龄至20日龄以内的雏鹅,1个月以上的雏鹅较少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可达95%一100%。死亡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鹅的免疫状态。在自然感染情况下,只感染鹅和番鸭,其他家禽均无易感性。病雏鹅和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成年鹅对病毒有较大的抵抗力,但可成为带毒者,将小鹅瘟传染给雏鹅和其他成鹅。该病大部分发生是由垂直传播引起的,带毒母鹅所产的蛋,在蛋内或蛋壳表面附带有此病毒。虽经1个月的孵化期也不能死亡,故孵化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患鹅精神萎缩,食欲废绝,严重排痢,有时是神经症状。主要病变为渗出性肠炎,小肠黏膜表面大片坏死脱落,与渗出物形成凝固性栓子,堵塞肠腔。
小鹅瘟主要是通过孵化室传播,要特别注意孵化室的消毒。其次,做好种鹅群的免疫接种,监测抗体滴度,确保母鹅群有坚强的抗体,种蛋不携带病毒是防止小鹅瘟的关键措施。
采用抗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卵黄液,可用于治疗预防本病,效果较好。刚出壳的雏鹅紧急预防0.5毫升;对已发病的雏鹅群,根据发病日龄注射1~2毫升,同时接种抗病毒药物,可及时控制本病的流行。
3副粘病毒病
副黏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引起的各种年龄易感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此病毒广泛存在于病鹅的肝、脾、肠管等器官内。人工感染鸡可引起死亡,但对鸭无效。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8%。鹅副黏病毒病对各种年龄的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死亡率越高,雏鹅发病后常引起死亡。发病鹅日龄大小不等,最小3日龄,最大250日龄,其中 30~50日龄鹅发病率最高,死亡率高达40%~100%。本病无季节性,各季均可发生,常引起地方性流行。
患鹅临床症状主要是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迅速下降。感染前期,排水样绿色稀粪,继而葱心绿稀粪,最后排血色米汤中心夹绿色粪块而死亡。出现扭颈、转圈等神经症状,发病后有甩头、咳嗽、并发出 &咕咕&声,死亡时从口腔流出粘液。病理变化特征是黏膜下出血,喉咽部、气管坏出血,肌胃和腺胃接触部出现出血带,十二指肠及后肠黏膜下有出血点,黏膜有坏死,溃疡和结痂。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肝肿大、充血,胆汁充盈,脾脏和胰腺呈灰白色坏死灶。
分享与收藏:&
本文关键字:
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神经病的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