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区体检医院,一般用哪一版的色觉检查图第一版?

把眼科医生装进手机
您当前的位置:>&
《色觉检查图(第2版)》★吴乐正 黄时洲 著★出版:2014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来源:中国眼网&作者:&时间:
色觉检查图(第2版)
作&&&& 者&&&&&&&& 吴乐正 黄时洲 著出 版 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印刷时间&&&& 版&&&& 次:&&&&&&&2印&&& &次:&&&&&&&1页&&&& 数:&&&&&&&40
字&&& &数:&&&&&& 100000开&&&& 本:&&&&&&&24开包&&&& 装:&&&&&& 精装ISBN&&&&&&&& &7所属分类&&&&&&&& &图书 & 医学 & 其他临床医学 & 眼科学
内容推荐:
色觉是人眼重要的视功能之一,色觉检查的方法主要有假同色图试验 (Pseudoisochromatic Plates)、彩绒试验 (Wool Skeins Test)、色彩排列试验 (FM-100 Hue Test,Panel D-15 Test) 和色盲镜检查 (Anomaloscope) 等。各种检查的侧重点不同,各有一定的优缺点。  色觉检查图是根据假同色原理设计的检查方法,具有检查简单、快速的特点,对于结果的确认也比较明了,用于筛选色觉异常已有百年历史。  本色觉检查图吸取国内外色觉检查图的优点,设置了多种类型的检查图式,有几何图形、数字图形、线条图形、物体图形等,可用于检测红绿色觉及蓝黄色觉异常。  几何图形和数字图形是最常用的检查类型,线条图形有助于语言困难者使用,物体图形可用于儿童检查。蓝黄色图则用于检测蓝黄色觉异常。根据受检者的年龄、智力状况等可选择全部或部分图片进行检查。色觉检查环境须光线明亮,但不宜有强反射及直射光,要求检查环境安静。检查时,将色觉检查图放置于眼前50 厘米处,可用自然光作光源,每张图阅读时间大约为5 秒钟。  本色觉检查图的临床意义见附件一,表中列举各类色觉状况受试者对图的辨认情况。附件二为检查结果的报告表模式,可供参考。
作者简介:
吴乐正 中山大学眼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亚非眼科学会副主席。曾任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眼科研究所所长、眼科教研室主任、首届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主任、美国斯坦福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及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访问学者及研究科学家;德国慕尼黑马克西梅兰大学等宾客教授,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视觉生理学组组长。第28届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术会议主席,第1 届国际热带亚热带眼科学术会议主席,第12 届亚非眼科大会主席。《中华》副总编辑、《眼科学报》总编辑。主要从事视觉生理、眼黄斑疾病和视觉补偿的诊治及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80 篇。  编著《人工视觉》《视网膜电图学》《眼病微量元素临床及实验研究》《现代眼科门诊手术指南》《临床视觉电生理学》《眼部症状的鉴别诊断》《眼科全书》(第一卷)《光明使者》《Advances in Ophthalmology》《临床多焦视觉电生理学》《中华眼科学》(第一卷)《临床眼黄斑病学》《Clinical Visual Electrophysiology》等书。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优秀奖,卫生部、国家教委等科技进步奖;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获美国防盲研究会奖,世界眼科基金会杰出服务奖,亚洲- 太平洋眼科学会杰出贡献奖,美国视光学学会及神经视光学康复学会贡献奖等国际奖项。  黄时洲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斑病科主任。
使用说明 色觉检查图及其临床应用 示范图 几何、线条图 数字图 物体图 蓝黄色型 色觉检查图的临床意义 色觉检查图的检查结果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色觉检查图及其临床应用  人视觉系统的适宜刺激为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人眼所能看到的这部分电磁辐射叫做光,又叫可见光或光辐射。按波长顺序排列起的全部可见光叫可见光谱。正常人仔细观察一个明亮的可见光谱,可清楚看到以红光为一端,紫光为另一端,排成红、橙、黄、绿、青、蓝、紫序列的各种颜色。但是色觉异常者却对光谱部分区域的颜色分辨不清。  色觉的形成是从光刺激视锥细胞的视色素代谢开始,通过神经兴奋从光感受器传递到视觉中枢,得到大脑的综合分析而获得颜色感觉。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颜色,从事交通运输、化工、矿业、美术、医学、生物等等职业者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色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工作中的色觉要求越来越严格,色觉测定不仅应用于对先天性色觉异常者的快速筛选,而且涉及需要精细颜色辨别力工作者和学员的选择。因而,色觉检查是就业、就学、服军役等必须的体检项目。根据世界各地报道,先天性色觉异常率高至4%~8%之间,男∶女为10∶1。  色觉异常可分为先天性色觉异常和后天性色觉异常。先天性色觉异常者出生后就具有色觉障碍,在一生中不变,可遗传给下一代,但没有其他视功能的损害。后天性色觉异常则是由于眼病、全身性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化学毒物、药物或年龄  因素等所致,因而也称为获得性色觉异常。后天性色觉异常者可两眼色觉不同,常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且以蓝黄色觉异常者居多,男女罹患率相同。根据病变程度或接触药物的程度不同,色觉异常的程度也不同。  一、色觉学说  关于色觉形成的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主要有下列学说。  三原色学说1807年Young提出了三原色的假设,Helmholtz于1860年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人的内有三种基本的颜色视觉感受器。这个学说认为视网膜中包含着感红、感绿和感蓝三种光感受器,通过这三种光感受器感受光线中不同的光谱成分,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如长波端为主为红色感觉,中波端为主为绿色,短波端为主为蓝色;三种感光细胞不同程度同时兴奋,经过混合,形成混合色。  对立机制理论1864年Hering提出对立机制理论,即四色理论。红和绿感受器、黄和蓝感受器是两对起对立作用的器官;黑和白感受器是第三对对立的感受器官,任何颜色光和白光都能传送黑-白机制的明度信息。基础研究已经证实红-绿对立和蓝-黄对立节细胞的存在。色调可能由四类对立细胞不同比例的活动所编码,饱和度由不同比例的非对立活动和对立活动所代表。  阶段学说Abramov于1968年提出颜色视觉过程可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视网膜的三种独立视锥细胞感光物质有选择地吸收光谱中的不同波长辐射,同时又单独产生白和黑反应;第二阶段,由视锥细胞引起的神经兴奋向视觉中枢传导过程中,  经重新组合,形成红或绿、黄或蓝、白或黑等三对对立性的神经反应。第三阶段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各种颜色感觉。  Land理论Land假设人的视觉包括三个独立的视网膜皮层系统(Retinex)。每一个视网膜皮层系统都对视野中的长、中、短波等各种颜色独立地起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就建立了三种独立的景物图像。Land认为这三种视网膜皮层图像不同明度地  相互比较决定了颜色知觉。如果三种视网膜皮层反应的明度基本上相同,就是中性色(即白色),失去平衡就产生颜色。但这个理论还存在争议。  二、色觉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Dalton于1798年首次发表了关于他本人色觉异常的科学论文,引起了对色觉异常的遗传学研究。以后通过家谱调查,明确了红绿色觉异常的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特征。  两个多世纪的光学、心理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实验证实了色觉取决于视网膜视锥细胞中三种光吸收分子(感光色素)。而Nathans等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证明视紫红质基因来自于第3对染色体,蓝色觉视色素基因来自于第7对染色体,红绿色觉视色素基因位于X染色体,确定编码红、绿、蓝感光色素的基因及其变异,是色觉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在色觉和进化的研究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三、假同色图检查  色觉检查有假同色图检查、排列试验和色觉镜检查等方法。假同色图检查,即色觉检查图检查,因为操作简单、方法快捷、费用低廉而得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假同色图的设计在最初是使用试错法(trial-and-error)进行的,即邀请有明确色觉异常者和设计者一起工作,由两者进行对比而筛选出色觉异常者混淆的颜色,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淘汰而保留理想的图形。194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Internationaleof  Eclairage,CIE)根据很多色觉正常观察者的平均颜色匹配设计了x,y色度图(x,ychromaticitydiagram),以后发现在色度图上,某些连接线的颜色在色觉异常者的感觉上是一样的,称为同色线(isochromaticline)或混淆线(confusionline),许多假同色图根据色混淆线进行设计。  假同色图是在不同颜色点的背景上呈现不同颜色的图案、数字或曲线。依据假同色图的设计方式可分为消失型同色图(vanishingdesign)、定性诊断型同色图(qualitatively  diagnosticplate)、转移型同色图(transformationplate)和隐字型同色图(hidden  digitplate)。消失型同色图包含着正常人容易读出而色觉异常者不易读出的数字或图案;定性诊断型同色图也是一种消失型同色图,可以把红色觉异常与绿色觉异常区分开来;转移型同色图则在一个背景上有两个图形或数字,其中一个图形或数字正常人容易辨认而另一个图形或数字色觉异常者容易辨认出来,也有的设计是红色觉异常者看到其中一个图形或数字而绿色觉异常者则看到的是另一个图形或数字;隐字型同色图对正常人来说其数字或图案消失了而色觉异常者则易于辨认。此外,在多数假同色图检查中还设计了示范图,它是在均一颜色的背景上呈现相同或不同颜色的数字或图案,可用于对患者示范或检出伪色盲者。  假同色图检查快速而容易进行,且较为便宜,适合一般检查使用;但照明光源的光谱质量会影响图案的阅读。此外,还没有根据试验结果区分色觉异常类型的精确标准。检查时,将假同色图放置于眼前50厘米处,使用自然光作为光源,每张图阅读时间大约为5秒钟,根据受试者阅读错误的数量及读错的图形类型进行判断。目前,假同色图检查仍然作为一种筛选的手段,将正常人和色觉异常者分开。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眼网”,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猜您会喜欢:
指定推荐眼保健淘宝官方商城
眼健康淘宝官方商城,面向眼病患者和眼部亚健康群体提供眼健康辅助保健一系列方案,包括医用辅助睿特保眼镜、干眼按摩仪等。
中国眼科医生 微信公共平台
超过80%眼科医生关注专业微信平台欢迎关注「中国眼科医生」微信公共平台,我们将定期推送眼科时讯、学术新闻、行业热点、视频分享、每日试题学习,还有精心收集的外文新鲜资讯,让您第一时间了解眼科新动态、新技术、新发展!
Copyright (C)
.cn 版权所有 眼网
联系电话:86-024- 咨询QQ:139   网站备案:辽ICP备号-2 
本站注明"来源:×× "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共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е????????鷽?
ó????????й
飺??????????Ч??????????????????????????????????????Ч
???棬????????????医院体检色觉检查一般用的哪个版本
时间: 12:08:39
健康咨询描述:
问题描述:色觉异常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28097称赞:2629
你好,版本并不是太重要的,只要有辨视力的异常那么检查都不会过关的.
百度智能推荐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正常人视觉器官能辨识波长380-760um的可见光,由紫、蓝、青、绿、黄、橙、红7色组成。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两大类。色盲是指辨色能力消失,色弱是指对颜色辨认能力降低。色觉异常者在择业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如从事交通运输、冶炼...
其他信息专家观点、医患问答、经验分享
参考价格:4.9
参考价格:5
参考价格:7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辅酶类药。本品用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症,各种急慢...
参考价格:¥4.9
辅酶类药。本品用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症,各种急慢...
参考价格:¥5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404 - 未找到文档
您在寻找什么商品吗?
很抱歉。您输入的网址在我们的网站上无法正常显示网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觉检查图第一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