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和焦虑症焦虑症

抗抑郁焦虑的最佳食疗方_养生妙方 - 美食杰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6520',
container: s,
size: '990,40',
display: 'inlay-fix'
&&&&&&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让有经前症候群的妇女服用了1千毫克的钙片3个月之后,3/4的人都变得不太紧张、暴躁或焦虑。低脂或脱脂牛奶是钙的最佳来源。
&&&&&& 香蕉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的最好来源,这些都可以帮助大脑减少忧郁情绪。
&&&&&& 葡萄柚不但香味浓郁,更可以净化繁杂思绪、提神醒脑;其所含的高量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细胞的浓度,增加抵抗力,而且是参与人体制造多巴胺、肾上腺激素等&兴奋&物质的重要成分之一。
&&&&&& 菠菜除含有大量铁质外,更有人体所需的叶酸。人体如果缺乏叶酸,则会导致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和早老性痴呆等。研究发现,那些无法摄取足够叶酸的人,5个月后都无法入睡,并产生健忘和焦虑等症状。
&&&&&& 樱桃中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可以减少炎症。专家认为,吃20粒樱桃比吃阿司匹林更有效;有报道指出,长期面对电脑工作的人会有头痛、肌肉酸痛等情况,可以吃樱桃来改善这种状况。
&&&&&& 南瓜能制造好心情,是因为它们富含维生素B6和铁,这两种营养素能帮助身体所储存的血糖转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正是脑部唯一的燃料,能帮助人体维持旺盛精力。
&&&&&& 推荐食谱:香蕉牛奶
&&&&&& 材料:香蕉1根,牛奶2500克。
&&&&&& 做法:香蕉洗净、去皮,切块备用。将牛奶、香蕉放入果汁机中,搅打均匀,倒入杯中即可饮用。
&&&&&& 锌在人体内主要以金属酶的形式存在,其余以蛋白结合物形式分布于体内,缺锌会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及氧化还原过程。食物中含锌量最高的是牡蛎,动物肝肾、奶制品中也有分布。体内缺铜也会使神经细胞的内抑制过程失调,使内分泌系统处于兴奋状态而失眠。乌贼、虾、羊肉、蘑菇等均含铜丰富。含硒的食物同样可以治疗精神抑郁问题。硒的丰富来源有干果、鸡肉、海鲜、全谷类等。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苏打饼干,其所含有的微量矿物质如硒,能改善情绪。
&&&&&& 推荐食谱:香菇豆腐
&&&&&& 材料:水发香菇75克,豆腐300克。
&&&&&& 调料:料酒8克,白糖10克,酱油20克,水淀粉适量,盐、味精、胡椒粉各少许。
&&&&&& 做法:豆腐洗净切条;香菇洗净去蒂。锅中放油烧热,下豆腐条,用小火煎至一面结硬壳呈金黄色,烹入料酒,下入香菇,放入白糖、酱油,加适量水,用大火收汁,以水淀粉勾芡,加盐、味精、胡椒粉调味,略翻动后出锅即可。
&&&&&& 推荐食谱:果仁巧克力
&&&&&& 材料:巧克力100克,杏仁、腰果、花生仁各15克。
&&&&&& 做法:将果仁切碎,铺在烤盘上入烤箱,以150℃烤约3分钟,至果仁碎稍变黄并有香味溢出即可。将巧克力切细碎状,以隔水加热的方式融化,勿超过40℃,巧克力才不会变质而保持光泽。将果仁碎倒入巧克力酱中,拌匀,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即可。
&&&&&& 坚果中含有很多抗抑郁营养素,巧克力所含的咖啡碱、苯乙胺等多种成分更是具有抗抑郁、兴奋神经的效果,能让人产生幸福、快乐的感觉。
抗抑郁焦虑的最佳食疗方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其中整体或任何部分内容。
评论排序:
看过抗抑郁焦虑的最佳食疗方的人还喜欢看...失眠焦虑和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核心提示:睡眠不好,总是失眠怎么回事?失眠会导致其他疾病吗?这是心理门诊科室的专家们经常听到的疑问。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判断出自己是否达到了长期失眠的程度。如果是,那么我们就需要去了解、关注长期失眠的原因和缓解、治疗的办法了。
  睡眠不好,总是怎么回事?会导致其他疾病吗?这是心理门诊的专家们经常听到的疑问。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判断出自己是否达到了长期失眠的程度。如果是,那么我们就需要去了解、关注长期失眠的原因和缓解、治疗的办法了。
  研究把长期失眠定义为难以进入睡眠状态或有睡眠问题的主观感觉,而这些情况至少持续了一个月。大多数晚上睡眠有问题可能象征着一种紊乱症或。长期失眠可能预示着会演变成焦虑紊乱症,也指出了当前的心情是的。
  研究者指出,长期失眠的人如果出现或抑郁现象,应该去看。这些研究者包括尼克门医学博士,他是挪威卑尔根户克兰大学精神学科的医学博士。
  尼克门的小组成员调查了超过25000个有抑郁,焦虑和失眠现象的挪威成年人。参加者完成了一份健康调查,这份调查包括长期失眠的问题,焦虑紊乱的问题和抑郁的问题。他们进行了二次这个调查——第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了,再次做这个调查是在11年之后。
  失眠,焦虑紊乱和抑郁
  研究者排除了那些在接受第一次调查时就患有焦虑紊乱症或的参与者。在第一次调查中有长期失眠现象的人特别有可能在11年之后再次进行的调查中出现焦虑絮乱的症状。
  长期失眠并不预示着会发展成为心情沮丧。在第一次调查中有长期失眠现象的人不是最有可能会在11年之后再次进行的调查中被证实患有的人。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失眠和抑郁是没有关联的。有长期失眠症状的人目前的心情是焦虑或抑郁的可能性比那些没有失眠现象的人更大。当研究者考虑到其它的影响因素,包括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和接受教育的程度的时候,结果是出来了。
  睡得好是不是就焦虑感少一些了?
  尼克门的研究小组成员说,使长期失眠的症状得到缓解可能有助于防止其演变成焦虑紊乱症。然而,他们并没有直接做过这方面的理论测试。他们的调查研究没有证明失眠会引起焦虑紊乱症,也没有证明不再出现失眠症状就能防止出现焦虑症。
  当然具体到每个人,情况会不尽相同,有些时候我们会需要有更加针对自己的专门的心理咨询和指导,人们通常会选择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在心理老师的陪伴下,通过心理咨询,疏导情绪,找到导致失眠的心理原因,让我们脱离焦虑的困扰,拥有良好的睡眠,享受美好的生活。
  综上所述,失眠、焦虑和抑郁症之间既有一定的关联性也有区别。但不管怎样,它们都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只有通过正规途径,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治疗。
(实习编辑:郭婷婷)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推荐用药:
1.广泛性焦虑障碍;\n2.糖尿病性...[]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说法,想要睡一个好觉,睡前一杯温牛奶必不可少。虽然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牛奶能够安眠的本事还真不是胡乱吹的!只是光喝牛奶多无趣,不妨再略施手段,给自己一个美味甜蜜的好梦吧!今天食神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可口的牛奶炖蛋!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秋天是鼻炎的高发期间。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到秋天……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仅仅药物治疗,还不能有效建立睡眠周期,也就是不能维持疗效,心理治疗师会在简单教授催眠方法以外,根据患者的性格、情绪、家庭、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等诸多情况,进行情绪上的康复治疗。阳光心灵,千万不要让抑郁“缠”上你!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新闻时常见诸媒体报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热议。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与工作节奏,让人压力陡增,越来越多的人心理承受力出现“透支”进入所谓的“心理亚健康”:失眠头痛,兴趣减退, 精力不足,情绪低落、易怒、着急……,各种症状给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困扰,而这些症状其实多为抑郁、焦虑的躯体表现。如不及时纠正,一旦持续出现这样的状态,抑郁症很可能就此“缠“上你。对此,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表示:“抑郁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自杀想法和行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注自身心理的变化,如出现情绪低落、失眠、头疼等常见的躯体症状时,要引起注意,及时调整自己情绪,如果症状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生活与工作,则应积极就诊、寻求医生帮助。只要做到了快速识别、正确对待、及时处理,我们的生活依旧充满阳光。”去除抑郁病耻感,树立正确认知观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全球抑郁症的年患病率约为11%。从疾病负担看,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可能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焦虑患者已达9000万人,并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严重危害公众身心健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姚贵忠教授指出:“虽然抑郁焦虑作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病’,随着社会的压力逐渐增大,患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每个行业都有心理亚健康者,每个群体都存在患病的可能。但大多数人对抑郁焦虑认知不足,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抑郁焦虑障碍,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患有这种疾病,认为是种耻辱,多采取心理抵触和回避的态度,导致了我国抑郁症就医率不足10%。而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抑郁焦虑给很多患者健康、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这与高发病率形成强烈反差。”杨甫德教授表示:“抑郁焦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长期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中无法自拔,而又讳疾忌医。其实,患有抑郁焦虑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许多人一生中多少都会有这样的阶段,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态度应对,战胜抑郁焦虑其实是一场与自己的“心理”的对决,需要积极勇敢地面对。规范治疗抑郁焦虑,防复发是关键目前,抑郁焦虑的主要治疗方式是使用抗抑郁药物。有研究表明,未服用抗抑郁剂显著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 ,而在美国年间自杀率下降了13.5%也被证实,其与抗抑郁剂的处方增加显著相关。然而,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3%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同时,也存在着部分患者并没有严格按照医生叮嘱规范用药。主要是患者对药物治疗抑郁焦虑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忌讳”药物治疗,担心药物成瘾、戒断反应等副作用,或者认为抑郁焦虑难以彻底治愈,即使症状减轻了,总感觉回不到病前的状态。杨甫德教授对此表示:“抑郁焦虑对身心造成的痛苦和对工作、生活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药物的副作用。在药物选择时,应严格按照指南规范使用抗抑郁剂,选择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方便停药的药物,如舍曲林、文拉法辛等指南推荐一线用药,在获得满意疗效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副作用,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可以获得更多的完全缓解机会。临床经验也表明,通过规范治疗80%的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及焦虑症一般取得一次性治疗效果并不难,但容易复发。主要原因就是抑郁症患者没有按要求进行足量、足疗程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反复,伴随睡眠困扰、疲乏等残留症状持续存在,还可能转为长期难治愈的抑郁症。因此,在治疗期间,抑郁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指导和建议,即使在首次抑郁症发作治愈后,应维持用药至少6个月,选择去除抑郁症状更干净的药品” 姚贵忠教授为我们揭示了抑郁症治疗的关键。此外,杨甫德教授强调:“抗抑郁药物一般在治疗后1-2周左右才开始起作用,而并非患者臆想中的‘立竿见影’。应服用足够疗程抗抑郁剂,急性期一般治疗时间为6-12周,然后进入巩固期4-6个月,继续维持治疗4-9个月再逐渐停药,以防再次发作。治疗期间病人不能刚服药觉得没作用或者觉得症状缓解了就擅自停药。如果在急性期的治疗维持不下来,就更容易复发,对于控制病情和再次服药就更困难。”量化评估自测工具,鉴别抑郁 “有理有据”目前,我国抑郁症识别率仅为30%。由于对抑郁症识别缺乏科学依据,公众很难在早期自我评估和判断中发现是否患有抑郁症,等到症状严重后才选择就医,早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即使有部分患者在症状早期就诊,而有时医生诊治也缺乏科学指导,使患者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进而造成了目前我国抑郁症诊疗的困局。姚贵忠教授表示:“随着PHQ-9/GAD-7/PHQ-15量化评估工具的推出,识别抑郁焦虑不再是难事。如果我们觉得最近情绪不佳、身体不适,又不能确定是否是抑郁焦虑的时候,可以使用PHQ-9/GAD-7/PHQ-15三个简单便捷、可靠的自测量表工具,帮助我们及家人、朋友快速识别情绪问题,正确评估与及时调整,以更早判断病情,积极就医。”而对于医生来说,也可以通过指导患者填写PHQ-9/GAD-7/PHQ-15自评量表,可以及时发现和判断出患者是否伴发有抑郁焦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的同时,有利于规范与优化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监测、效果评估以及预后随访诊疗流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为疾病的康复和防止疾病复燃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欢迎收听“腾讯健康”官方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健康”(英文ID:qq-health)。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每天做到九个&3分钟&轻松延寿!】生活中九个起着神奇养生功效的3分钟:①刷牙持续3分钟;②水沸后再烧3分钟;③吃热喝凉间隔3分钟;④睡醒后赖床3分钟;⑤生气不超过3分钟;⑥如厕不超3分钟;⑦每天腹式呼吸3分钟;⑧运动间隙歇3分钟;⑨开水泡茶3分钟。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抑郁症焦虑症发病率上升 每5个人中有1人有心病( 07:32:00)
每5个人中,就有1人有“心病”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专家呼吁重视心理健康
近年来,抑郁症、焦虑症发病率大幅上升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 (记者张若凡)电影《失恋33天》中有句台词:“这年头,不得个抑郁症什么的,都不好意思跟朋友打招呼。”虽是调侃,还真有点依据。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据统计,每5个人里就有1个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既然“大家都有病”,就别藏着掖着了,能自己疏导最好,不行就及时求助,千万别“弃疗”。
原来“大家都有病”
选择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都市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和精神上的困扰。难怪有人说,朋友们聚在一起玩一轮“真心话”,就会发现原来“大家都有病”。
根据我国卫生部门的抽样调查,五分之一的中国人心理健康有问题,5%的人处于心理疾病状态,每年的自杀者达到几十万。其中,抑郁症是“大部队”,从发病率看,女性约为10%,男性约为7%~8%。据估算,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数量在一亿左右。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打击面”更大:全球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这些障碍有的轻,有的重,很多人只是短时间的失眠、焦虑、抑郁等,但有些则是较严重的精神疾病。这是大部分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必藏着掖着,正面面对,积极解决。
心理疾病就诊率较低
10月10日,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了“世界精神卫生日”义诊活动,心理医生也证实,近年来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尤其是抑郁症、焦虑症。
该院心理专家吴歆主任医师介绍,环境的变化是导致精神疾病增加的一个原因。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节奏快,竞争大、压力重,导致很多人心理无法适应。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心理疾病,主要看三个因素,一是人际关系,二是个人职业、学业,三是家庭关系。这三个方面出了问题,就很容易引发心理疾病。如果身边有亲人、朋友正在遭遇这三方面的变故,除了对他们多些关心,还有必要提醒他们去跟心理医生聊聊。
吴歆说,目前,心理、精神疾病的就诊率还是很低,如精神分裂症,就诊率只有5%。有问题要尽早治,置之不理会出大问题,例如抑郁症的人有可能会自杀,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危害社会。因此,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被定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据介绍,轻型的心理问题,很多情况下可以不上医院,具备心理健康知识的人通过自我调节就能恢复。但是,很多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当意识到自己无法“自救”的时候,就得求助医生了。
1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
2愁眉苦脸,看不到事物好的一面
4对自己的仪容(打扮自己)失去兴趣
5对任何事都抱悲观的态度
6感到情绪在渐渐低落
7不能欣赏一本好书或好的广播电视节目
8自责自罪,严重者有自杀企图
抑郁症患者
如何“自救”
1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应当就医。
2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利于改善情绪。如果有想死的念头,要让家属或自己信任的人知道,以便及时提供帮助。
3如果出现失眠,可以使用睡眠剥夺疗法,如连续两天或几天不睡,然后睡足的方法进行调整。
4阳光是天然的抗抑郁剂,海边休息有利于摆脱抑郁症。
(张若凡整理)
作者:张若凡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余金龙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很多“难治性抑郁症”实为焦虑症
全网发布: 13:15
昨天有一个病人由我们医学院学生处的老师介绍而来,说是治疗了1年效果不好,我详细检查后诊断:1、焦虑症;2、社交恐惧症;3、。按最新美国诊断标准,这3种神经症都属焦虑障碍。再上周中山医附三院的专家主持疑难病例讨论会,我作为特邀点评专家出席他们的讨论会。两例所谓的难治性,我都诊断为焦虑症。我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出诊,接诊了大量从外院或外地转诊而来的治疗效果不好的“”,经详细认真的检查、观察,或治疗一段时间后,其中很多重新诊断为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而不是。精神疾病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各有侧重。的病因以内在生物学因素为主,治疗以抗药物为主,且药物疗效大多较好(近期有研究发现,重度存在颞叶、海马等脑组织结构的缩小,用抗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心理治疗通常是作为辅助治疗,尤其是重度。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例如:神经症、神经衰弱、适应性障碍、,癔症、躯体形式障碍、社交恐惧症、疲劳综合症等)的病因以外在的心理社会因素、人格特征等为主,因而心理治疗及患者积极的自我调整更重要,药物作为辅助治疗。如果只是单用药物治疗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则病情易波动、停药后易复发、易慢性化,从而成了所谓的“难治性”。焦虑症虽然也用抗药物治疗,但通常会选用其中抗焦虑作用好的抗药物(注:有些新型抗药物宣称是抗焦虑作用好,实际上不是这样,有时还远不如旧药,但有些病人和家属总是迷信越贵的药疗效越好,余金龙)。焦虑症用抗药物的目的是快速控制症状,为心理治疗或患者的自我调整创造条件。而用抗药物的目的是直接治病,重视的是足量足疗程治疗。而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剂量和疗程是很灵活的,有的剂量很大,有的只需要很小的剂量,有的疗程很长,有的疗程很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医生去全面深入了解患者的情况。在联合治疗及辅助用药方面,与焦虑症则相差更远,有时甚至是相反,因这方面内容多,这里不讲了,另文再述。病情好转,经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后,减药停药通常不难。焦虑症往往是如何减药和停药更考验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水平。焦虑症的患病率比要高很多(由于文化因素,我们国家可能尤其如此),但我们国家已诊断的要远多于焦虑症,这提示我们国家精神科医师对焦虑症的识别率低,治疗方面就更显不足,因为心理治疗目前在我们国家还处于起步阶段,掌握了规范的心理治疗技术的精神科医生还很少。再次呼吁我们国家精神医学界的同行们高度重视焦虑症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严重焦虑症和焦虑相关疾病带给病人的慢性折磨和痛苦,没得过这种病的人是无法想像的。注:1、以上个人临床体会,都未必正确,仅供参考;2、未经我本人同意,不可转发此文,多谢支持和理解!余金龙参考文章:1、 2、焦虑症怕死,想死;3、;4、难治性(TRD)的治疗技术;5、,减奥氮平导致焦虑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09:42
余金龙大夫的信息
余金龙大夫电话咨询
余金龙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余金龙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余金龙大夫提问
余金龙的咨询范围: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失眠症,社交恐惧症,双相障碍,儿童期各类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
余金龙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焦虑症热点问题推荐
临床心理科好评科室推荐
临床心理科相关标签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郁症和焦虑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